① 现代网络都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当前网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安全问题:
1、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系统安全主要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物理、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等安全问题。
2、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信息在网络的传递过程中面临的信息被窃取、信息被篡改、信息被假冒和信息被恶意破坏等问题。
如电子的交易信息在网络上传输过程中,可能被他人非法修改、删除或重放,从而使信息失去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网络硬件和软件问题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谬误及一些恶意程序的破坏而导致电子商务信息遭到破坏;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内容被第三方窃取或交易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的文件被第三方非法使用等。
3、网络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问题是指在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交易主体真实性、资金的被盗用、合同的法律效应、交易行为被抵赖等问题。如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必须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进行身份识别,第三方就有可能假冒交易一方的身份,破坏交易,损害被假冒一方的声誉或盗窃被假冒一方的交易成果,甚至进行欺诈。
(1)网络安全问题分析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加强设施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注重在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线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实体安全。
2、强化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但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② 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有哪些
网络安全可以从狭义及广义两个定位进行分析。狭义方面,网络安全主要可以分为软硬件安全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信息安全,需对其中数据进行保护,保证相关程序不会被恶意攻击,以免出现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广义方面,会直接涉及到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及安全完整性,会随重视角度变化而变化。
1、计算机技术方面
网络设备及系统安全是网络系统中安全问题的潜在问题,计算机系统实际运行中会因为自身设备因素,导致相应安全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网络信息技术相关优势一般会体现在信息资源共享及资源开放上,所以更容易被侵袭,计算机网络协议在整体安全方面也存在潜在问题。
2、由于病毒引起的安全风险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为病毒,病毒是由黑客进行编写的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指令,可以对计算机中相关数据造成严重破坏。按照数据实际摧毁力度分析,可以分为良性及恶性,这两种病毒都能够进行迅速传播,具有较强的摧毁性能力,病毒可进行自行复制。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逐渐普及,病毒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更加迅速,通过网页浏览或邮件传播等,都可以受到病毒影响,使得计算机系统内部收到计算机病毒攻击而瘫痪。
3、用户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用户对安全问题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及正确的态度,使用非法网站、下载安全风险较大的文件、不经常清除病毒、为设置安全保护软件及防火墙等问题,用户的不重视很容易让黑客对网络安全进行攻击。互联网用户使用网络时,并不能看到病毒,所以对病毒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相关防范意识。用户一般情况下只能看到网络带来的便利,忽视安全问题,部分用户不注重隐私保护,随意泄露隐私,所以近年来网络欺诈事件层出不穷。
③ 我国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迅速普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固有的脆弱和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使网络安全存在很多潜在
的威胁。在当今这样“数字经济”的时代,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
关注。
· 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④ 请结合实际,分析说明日益突出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安全
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上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尖锐复杂。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具有跨时空、跨国界、信息快速传播、多向互动等特性,对现实社会问题和矛盾具有极大的催化放大作用,极易使一些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给国家治理带来挑战。
2011 年初,突尼斯、埃及等国相继爆发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街头政治运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民众组织串联、宣传鼓噪的重要平台。
突、埃反对势力利用推特、脸谱等网站,频繁发布集会通知、游行示威等信息,大量传播极具刺激性、煽动性游行画面,不断激发民众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反抗意识,使抗议浪潮迅速爆发。
新兴媒体发挥的强大组织和煽动作用,直接影响和改变了突、埃民众的思维和行动,产生了连锁反应和“滚雪球”效应,引发抗议力量迅速聚积,最终导致两国剧变甚至政权更迭。
2、经济安全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一旦遭受攻击,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3、社会安全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利用网络煽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发布网络恐怖袭击,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
2014 年6 月24 日,中央网信办发布《恐怖主义的网上推手—“东伊运”恐怖音视频》电视专题片,揭示了暴恐音视频危害及与暴力恐怖违法犯罪活动之间的联系。据统计,在中国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中,涉案人员几乎无一例外观看、收听过宣扬、煽动暴力恐怖的音视频。
(4)网络安全问题分析扩展阅读:
影响网络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结构因素
网络基本拓扑结构有3种: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一个单位在建立自己的内部网之前,各部门可能已建造了自己的局域网,所采用的拓扑结构也可能完全不同。在建造内部网时,为了实现异构网络间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牺牲一些安全机制的设置和实现,从而提出更高的网络开放性要求。
(2)网络协议因素
在建造内部网时,用户为了节省开支,必然会保护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另外,网络公司为生存的需要,对网络协议的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使众多厂商的协议能互联、兼容和相互通信。这在给用户和厂商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在一种协议下传送的有害程序能很快传遍整个网络。
地域因素由于内部网Intranet既可以是LAN也可能是WAN,网络往往跨越城际,甚至国际。地理位置复杂,通信线路质量难以保证,这会造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和丢失,也给一些“黑客”造成可乘之机。
(3)用户因素
企业建造自己的内部网是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之后,用户的范围必将从企业员工扩大到客户和想了解企业情况的人。用户的增加,也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因为这里可能就有商业间谍或“黑客”。
(4)主机因素
建立内部网时,使原来的各局域网、单机互联,增加了主机的种类,如工作站、服务器,甚至小型机、大中型机。由于它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尽相同,某个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如某些系统有一个或几个没有口令的账户),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大隐患。
(5)单位安全政策
实践证明,80%的安全问题是由网络内部引起的,因此,单位对自己内部网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视,必须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6)人员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选择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做网络管理员,制订出具体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7)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也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⑤ 谈谈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对我们来说,可以是离不开它了。网络的信息传输是那么的迅速和快捷,只要我们想找某些方面的信息,你只要上网简单的输入几个关键的字,搜一搜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了。是那么的快捷,他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以前必须面对面完成的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实现了。如:在网上购物,网上办公,远程网络手术,网络游戏等等。现在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自然,由于有它,我门的生活变的多采了,社会的发展也迅速了,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了。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的,网络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我们并不想带来的东西。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在上面你可以,以任何一个你想出现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上,当然这就造成了下信用的下降,使我们感到不是那么的安全。有些不法的分子,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制造骗局,使好多无心人上当受骗。给社会带了很大的损失,同时也给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带了了很大的损失。由于,网络可以以非真实的身份畅游,是网络分子大胆的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犯罪活动。这个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⑥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手机存在安全隐患,Pegasus恶意软件可能会入侵用户的iPhone手机,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大数据时代用户或无隐私可言。
实际上,我国对打击大数据泄露安全事件有着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点击链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入侵用户的手机,窃取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户的摄像头,此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大数据时代无隐私可言,网络安全问题堪忧,实际上,在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有着强大的决心,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综合来看,滴滴事件对国家数据安全层面敲起了警钟,而iPhone此次网络安全漏洞问题针对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铃,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案的不断完善,我国个人网络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⑦ 网络安全面临哪些问题
新型木马病毒、DDo S、APT 等各类网络攻击带来的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和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010 年,“震网” 病毒的例子表明,网络攻击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互联网本身,而扩大到了重要工业控制系统、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军事国防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系统等对网络和信息技术高度依赖的关键基础设施,这种恶意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成为国家网络安全的致命新威胁。
⑧ 如何看待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在大数据的发展下,我国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政策促进网络安全的发展
实际上,我国政府较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仅在2020-2021年,我国就发布了多条政策规范网络安全的发展。2021年3月份,国信办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旨在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收集个人信息行为,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划分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在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滴滴依然选择了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对我国网络安全的极大挑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⑨ 网络安全主要问题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以下几个:
黑客的恶意攻击。
网络自身和管理存在欠缺。
软件设计的漏洞或“后门”而产生的问题。
恶意网站设置的陷阱。
用户网络内部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引起的安全问题。
那就还有人为的误接收病毒文件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