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可以通过直接捐赠的方式捐款;
2、个人可以通过参加志愿者团队的方式捐款;
3、个人可以通过专门选择购买慈善消费品捐款;
4、个人可以通过捐款网站或者第三方服务软件以及相关官方平台进行捐款。
个人捐款是身为公民为社会贡献自己尽绵薄之力的爱心之举,但个人捐款一定要注意一些重要方面。个人捐款需要注意捐款对象需要援助的原因的真实性,有部分人因为贪婪或者好逸恶劳会进行诈捐行为,欺骗善良的人为他们捐款。除了甄别捐款对象的真实性外,还要注意组织或发起捐款的机构以及相关平台是否合规,是否遵纪守法,有些平台会克扣个人捐款,欺骗需要帮助的人,欺骗捐款者。个人捐款要利用好多样的捐款方式,注意鉴别真实性。
‘贰’ 靠谱的捐款渠道有哪些你知道吗
如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非常大,而有一些比较富有的爱心人士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上一些生活条件比较差的人贡献自己的一部分爱心,就会通过捐款的方式给予他们帮助。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利用善良人的爱心筹资一些不合法的捐款,所以靠谱的捐款有哪些,那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何人们现在不敢随意的捐款,就是因为网络上存在许多以捐款的名义来实施诈骗的行为,让人们产生了许多畏惧心理。所以国家一定要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塑造健康的公益氛围,让人们能够放心的捐款,最好还能保证捐款人的捐款的走向是透明的。
‘叁’ 从我住的地方捐款到别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1
最安全的捐法:亲自捐款
直接捐款。很多时候,我们在街上会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譬如行动不便的老人家,还有一些抱婴者,我们需要给予一些捐款的,那么可以直接向他们捐款。虽然有一些媒体曾经报导其中有很多欺骗者,那么我们更需要用自己的良心去感受,哪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捐款。
2
最快捷的捐法:短信捐款
现在很多慈善基金会已经开通了短信捐款,譬如壹基金、中国红十字会等,都已经接受短信捐款,操作方式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发一个简单的指令到指定的号码,然后会有相应的回复,譬如红十字会的捐款,都可以在其网站上查到短信的发送方法。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捐款方便,还可以指定月捐及日捐。譬如发送5至10699999,代表的就是一次捐5元给红十字会。
3
大笔捐款方法:汇款捐款
近年来,天灾人祸比较多,一些突发事件需要要求大笔的资金,那么汇款捐款就是最好的方式,通常在大灾难之后,基金组织会向社会公布汇款的方式,这时候只需要记录下相应的汇款银行及账号等,然后可以进行汇款捐款,当然,最好先打电话明确款项的用途,让你的钱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4
爱心展现捐款:现场募集
一些大型灾难之后,单位或者学校都会组织现场募集,只需要抱着爱心,帮助别人的心,捐多少是随心的,佛家所说的,布施凭的就是一颗心。
5
持续帮助人:定期捐款
现在很多银行或者信用卡,都可以允许你开通定期捐款服务,譬如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就可以在网上银行上设置定期捐款,这类服务的话,其实还是非常实用的,不过在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有信用的机构,这样在执行你的捐款的时候就更好了。
6
最大范围助人:网络捐款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捐款也是主要的捐款方式,譬如腾讯的公益频道,就相当不错,允许你通过网上进行捐款,我也在公益频道有一些捐款,感觉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很清楚看到款项的一些明细使用等。
注意事项
捐款的时候,一定要从多方面了解款项的用途及背后的组织机构,同时根据自己的财务力量来进行捐款。捐款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的款项要能真正帮助到别人,需要有客观的监督办法。
‘肆’ 如何对待道德绑架式捐款
捐款是情分,不捐是本分。首先小编认为没有任何人能去要求别人捐款,更不能要求别人捐多少。说起这个小编想起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有一次和朋友在成都春熙路坐着休息的时候,就有一个老爷爷来要钱,说实话对这种小编内心是拒绝的,正如一句俗话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后我就摇摇头表示拒绝,那个老爷爷就很生气,指着我们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应该是骂我们。让我们觉得特别生气,难道救助别人成了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了吗?我们自己也是学生,拿着父母的钱有什么好逞强的,有什么能力去捐助别人呢?由于自己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所以特别理解不愿意捐助的朋友,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难处。
02
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更不能做双标狗。在学校发起的捐款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看看别人捐多少,再决定自己捐多少。自己如果捐得多,别人捐得少,就有种吃了大亏的感觉,如果自己没捐,觉得很不好意思,也巴不得别人也不捐。针对之前的天津爆炸事件马云未捐款一事,有记者采访马云,他这样说:“花钱比挣钱难太多,捐款是对的,不捐也是对的,但自己不捐让别人不捐是错的。”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捐款是自己的事,捐的是自己的心意。现在还有些网友更加过分,很多大灾大难自己一分钱没捐,但是觉得自己是对的,没钱嘛,当然不捐,但是看到一些土豪不捐或捐得少就在网络上一顿臭骂,还一再强调自己如果这么有钱一定不会捐这么少......得了吧,暂且不说会不会有朝一日这么有钱,就算有了还真说不准能捐多少呢!这样的就属于双标狗了,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圣人的标准去评估别人。来来回回就那句,因为我穷,我没钱嘛,所以我捐不了啊,没钱还这么嘚瑟的吗?谁给你的勇气,梁静茹吗?当然这些只是说极小部分人,各位不要对号入座。
03
一遇到天灾人祸就首先考虑别人的捐款,这是乞丐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捐款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之前也有新闻报道,有富商资助大学生读书,一直以来都有资助,然后却因为要撤资,遭到报复。这不就是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吗?本以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事实很多时候都并非如此。捐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受灾受难的人们我固然应当表示同情,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倾囊相助,精神上的鼓励也一样应当得到尊重。
04
鲁迅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都应当有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为别人的批判而热血沸腾跟
‘伍’ “罗尔事件”后该怎样看待网络捐款
网络募捐性质如何认定?
在深圳罗尔网络捐赠事件中,仅依靠个人和一家没有慈善资质的公司发布的两篇微信文章,就在几天内募集到200多万元捐赠款。这让人见识到国内网络捐助的蓬勃力量。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个人捐赠达到169.30亿元,其中,个人小额捐赠(单笔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的总额从2014年的58.6亿元上升到75亿元。而国内主要网络捐赠平台共筹款9.66亿元,较2014年增长127.29%。
然而,快速增长的网络慈善却常常“遇人不淑”。去年6、7月间,4岁南京重病女孩柯某获648万余元捐款,但其父母却被质疑滥用捐款,有数十名网友以涉嫌“诈捐”的名义报案,要求返还善款。
公众号、朋友圈等社交圈中,时常会遇到各类求助信息,有的是患病求医疗费、有的是贫困求学费……感动之下,动手转发或解囊相助的很多,但当事人如此募捐是否合法?信息发布方是否需要具有相关资质?
“按照慈善法的规定,个人进行公开慈善募捐,应当与慈善组织合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说,个人和不具有慈善资质的公司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布具体个人的求助信息属于“个人求助”,而非慈善法规定的慈善募捐,法律并不禁止个人求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杨思斌则认为,个人求助是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私人行为,但是通过互联网公众号转发就带有了公共性,而“罗尔事件”中小铜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并非慈善组织,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该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要由执法部门根据事实来认定。
信息披露怎样避免“鱼目混珠”?
“罗尔事件”之所以遭遇舆论围剿,是由于部分重要信息未向公众披露。互联网时代,网络慈善最怕信息失实失真。记者梳理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多个网络募捐热点事件发现,舆论都在聚焦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披露不充分。比如“罗尔事件”中,罗尔只提及女儿的遭遇、妻子长期没有工作、父亲得重病等信息内容,而未披露其家庭有房有车,以及白血病女儿的治疗费用情况。
无中生有说假话。去年8月,广西防城港市一女子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谎称家人遇难,不仅骗取了数千网民同情,还诈骗近10万元捐款。
部分真实但“借鸡生蛋”。去年10月,安徽利辛女子李某自称下班路上为救女童而被恶犬咬成重伤,收到数十万善款。后经调查,李娟其实是在男友的狗场被咬伤的。从“见义勇为”到“骗捐善款”,舆论哗然。
家有难事向社会求助无可非议,但前提是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广东融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胜柱说,“罗尔事件”表面上看是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通等问题,实则暴露了现有募捐体系缺乏必要的信息证实机制,仍待规范。
艾瑞咨询分析师李超认为,网络募捐突破了传统募捐的时空限制,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效率高,可及时有效地为受助者排忧解难。但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募捐信息真假难辨,这就需要提供空间服务的网络平台具有较高的甄别募捐信息真伪的能力,在信息发布前进行核实验证,让受捐者尽量披露更多的个人真实信息资料,并及时公布资金的使用情况。
吕胜柱表示,根据国家网信办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平台要对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如果网络平台出现诈骗、诽谤等事故,平台如未能提供溯源用户的实名信息,要承担相应责任。随着网络募捐的普及与社会慈善需求的扩大,募捐平台的数量也将越来越多。对于网络募捐平台的管理,宜从事前逐步发展到事中事后监管,比如对于网络募捐的信息公开与操作规范制定硬性要求,对接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监管如何平息“花错钱”焦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网络募捐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今年慈善法实行后,民政部通过了首批13家慈善互联网募捐平台。在不少法律界专家看来,13家“正规军”之外,不少带有慈善筹款性质的网络互助平台,以及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论坛等形式发起的“个人求助”行为等,均面临资金监管公信力缺乏的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类似案例共同点是“个人求助”者发布信息后,常利用个人账户接收善款,在缺乏第三方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即使求助的情况如病情属实,也可能面临质疑。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互助平台也面临这样的尴尬:资金善款流向缺乏公信力的第三方监管。在当前行业仍缺乏监管细则的情况下,不少网络互助平台的资金监管常受到网友质疑。保监会于11月发布消息称,网络互助平台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及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其资金风险、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难以管控,容易诱发金融风险。
蚂蚁互助创始人廖晓平说,网络互助平台多处于经营灰色地带和监管真空地带,希望监管部门推进设定行业行为准则,制定相关监管规则,对潜在风险进行管控。
“网络募捐是个新生事物,希望这次事件成为相关制度完善和成长的契机,更好监督和管理网络募捐资金的使用。”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兰金说。
‘陆’ 如何化解网络慈善中的信任山东申论
化解网络慈善中的信任,第一点是要积极的去输入正能量,把那些网络上慈善的好榜样积极宣传,第2点,制定法律法规。对利用网络慈善炒作的人加以严厉的制裁,对那些破坏了网络慈善规则的人进行严厉的抨击。第三点,是公开捐款项目的资金走向,把公众捐出来的慈善款,花费到哪里去,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账目
‘柒’ 慈善太艰难!如何才能真正把捐赠的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这几天为新型肺炎捐款事件弄得沸沸扬扬,许多捐款不知所踪,甚至被中途掉包,或是直接被官员拿走私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也寒了很多人的心,那我们捐款做慈善就是要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不然有什么意义?
总之,做慈善公益是很好的事情,但有了这份心,还要多一份心眼,毕竟你也不想自己为灾区捐的东西被有心人截胡,我们也希望这些东西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所以请睁大你的双眼,识别真假,将善心给到那些被困在病魔中的人们吧!
‘捌’ 如何在网络上发起一场公益活动
现在这个社会,网络快速的发展,所以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依赖网络去完成的,我们购物喜欢用淘宝,订餐喜欢用美团,买单喜欢用支付宝微信,联系朋友喜欢用QQ微信。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我们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活。虽然网络也是有负面影响的,但是大部分的作用还是比较好的。它们可以很快速的让我们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不用费一丝一毫力。
除了轻松筹之外,还有一个和它比较类似的软件叫做水滴的,我想它的寓意应该就是集滴水穿石之力,汇聚成万里江河,积小成大。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软件的,因为它的名字和寓意都比较有深意。像现在APP也是在利用互联网做工作的,之前QQ推出了运动捐步做公益,后来随着它的一次次更新,我就没见着这个功能了。支付宝我有那种公益活动。其实不管是什么软件,只要利用网络做公益,就已经让我很钦佩了,在盈利的同时,也不忘为社会带来一点福利。
‘玖’ 怎么申请求助捐款
天涯网络求助信息的建议
1. 规范天涯网络求助要求,凡不按本规定之要求发布的网络求助贴将全部删除处理。
2. 网络求助过程要公开透明,严格按规范程序进行,凡在过程中出现不按规定要求进行网络求助的,天涯社区将封贴处理。
3. 天涯社区法律部要对本规范进行修订,尽可能用合适的法律用语来规范本标准。
4. 希望天涯社区能在网络个人救助方面为广大民间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并以此推动民间网络救助的规范化发展。
网络求助天涯社区规范标准格式
一、 求助信息
要尽可能详细的说明需要捐助对象的真实情况,并注明信息来源,在征得受捐助对象同意的前提下,可提供照片。
必须公布信息:
1. 求救事由(尽可能详细)
2. 受助者身份(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
3. 受助者家庭背景(父母子女及直系亲属收入情况)
4. 求助证明(医院证明、政府证明、媒体证明或其它组织证明等方式之一,以上证明需于网络进行公布,包括文件影印件、相关固定电话、照片)
5. 是否获得过社会及相关捐助,是否求助过第三方募捐,受捐助情况。
二、发起募捐者信息
发起人应该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并确认经过受助人同意接受委托。
必须公布信息:
1. 与受助者关系
2. 本人真实身份(真实姓名,生活所在地,联系电话)
3. 发起人与受助者之间联系的方式(电话、邮件、实地)
4. 受助人网络募捐授权委托证明(书面形式,发起人可用网名,扫描公布于网络)。
三、募捐时间、地点、额度、用途
发起人及受捐人必须公布募捐时间期限和募捐额度。
必须公布信息:
1. 募捐起止时间(终止时间需确认在何种情况下终止捐助)
2. 募捐地点(网络募集地、实际募集地)
3. 募捐额度(额度证明)
4. 用途(募捐款只用于救助本身用途,严禁用于与救助目的以外的地方,用于与救助相关用途时需要在网络中公布相关信息)
四、受捐帐户开设
发起人与受助人必须确认受捐帐户并保证该帐号为真实有效,保证该帐号内所有受捐款用于募捐事由。发起帐号需为官方所认可的公开帐号,专款专用。(社会相关慈善救助机构名单附后并不断更新增加)天涯社区不接受私人帐号募捐。
必须公布信息:
1. 帐户名称
2. 开户行
3. 帐号
五、募捐款管理和监督及过程情况公布
发起人与受捐人需对所提供的帐号进行管理并对其结果负责,接受捐助人的询问与监督。
必须公布信息:
1. 发起人及时在网上报告捐助进展,定期公布捐助款账目,账目应该包括收支情况明细。
2. 发起人定期公布受助人动态信息,及时公布受助状态,不得隐瞒实情或发布虚假信息。
3. 余款管理。如果捐助出现余额或因受助人死亡等客观因素出现救助失败,需在捐助发布贴声明余款处理,内容为“根据捐助人意愿,除按比例退还、继续由受助人处理外,其它全部转交第三方慈善机构或转交其他受助者”等,并于募捐前受助人书面确认同意。
4. 募捐活动结束后发起人与受助人应发布停止募捐声明,之后再有针对该募捐活动进入该帐户的款项如数返还或转第三方机构(汇入时间以汇款人手中汇款证明为准)
六、捐助人捐助信息
捐助人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对受捐人进行针对性捐助,并注明捐助基本信息与条件。
必须公布信息:
1. 网络ID/真实姓名:
2. 联系方式(可选:邮箱/即时聊天工具/电话等):
3. 来自社区:
4. 捐款数额:
5. 捐款时间:
6. 声明留言:(捐助出现余额请按比例返还/捐助出现余额同意转赠第三方/捐助出现余额同意继续赠与受助人或其有效继承人/其它)以上内容任选其一。
7. 捐助凭证:(请做好保留,以备落实确认是否到帐)
8. 其它留言:
七、发起人与受助人声明
活动发起人与受助人需于活动初发表声明,保证所有公布信息真实并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并承担由于信息不实所造成的相关法律责任。声明需要发起人或受助人签字并扫描上网公布。
八、落款
1.发起网络社区、联合网络社区
2.发起人网络签名、受助人或代理人网络签名
3.联系方式
4.发起时间
附:本网络救助标准为民间自发组织操作,在网络救助过程中出现的一切法律问题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由司法部门解决,天涯社区不承担相关责任。
‘拾’ 中国网名半年捐款18亿,网上捐款怎么有效监督
还是需要有关部门以及群众的监督的,也要靠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