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指南文档

网络安全指南文档

发布时间:2022-06-08 13:12:38

1. 学习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学习网络安全一般来说不会需要特别的基础知识。你可以完整性地将网络安全由基础到高阶进行学习。这里整理了一份网络安全所需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你可以参考进行学习。

希望能够帮到你!!!

2. 我国网络安全等保制度创造的世界第一有哪些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方法和定级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网络运营者开展等级保护对象的定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25069-2010 信息安全技术 术语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1167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17859-1999、GB/T 25069-2010、GB/T 22239和GB/T 311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等级保护对象target of classified protection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作用对象,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网络、工业控制系统、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使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网络、其他网络以及大数据等。

3.2

基础信息网络 basic information network

为信息流通、网络运行等起基础支撑作用的网络设备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互联网、业务专网等。

3.3

网络 network

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3.4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金融、交通、水利、公共服务和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的网络。

3.5

大数据平台 big data platform

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提供大数据的访问、处理和存储,支撑大数据应用安全高效运行的软硬件集合。

3.6

客体object

受法律保护的、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7

客观方面 objective

对客体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侵害方式和侵害结果等。

4定级原理及流程

4.1安全保护等级

根据等级保护相关管理文件,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五级:

a)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b)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c)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d)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e)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3. 谁有比较详细的网络安全管理程序文件

玖玖泰丰,十年验厂老品牌,助您一次性通过验厂!以下资料由深圳玖玖泰丰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提供,
一、 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内的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 范围
本程序主要适用于公司内的网络使用人员。
三、 工作程序
1. 公司通过使用防火墙、员工密码以及防病毒软件,保护其 IT 系统免被非法使用和进入。
• 公司必须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保护其 IT 系统
• 公司必须要求使用者输入登录名/密码后,方可进入 IT 系统。
• 其它安全措施:
o 锁上存放主服务器的房间:服务器和设备的实际保护。应将其存放在上锁的房间内。
o 128 位加密:针对Internet 通信和交易的最高保护级别。加密时会以电子方式将信息打乱,这样在信息传送过程中,外部人员查看或修改信息的风险就会降低。
o 公钥基础架构 (PKI):保护通过 Internet 发送的机密/秘密电子信息的方式。信息发送人持有私钥,并可向信息接收人分发公钥。接收人使用公钥将信息解密。
o 虚拟专用网络:此方法将所有网络通信加密或打乱,提供网络安全或保护隐私。
2. 公司定期将数据备份。
• 公司必须备份数据,确保即使主要 IT 系统瘫痪(出于病毒攻击、工厂失火等原因),记录也不会丢失。
• 数据可以不同方式备份,较为简单的方式有软盘或光盘,较复杂的方式有异地备份服务器。
• 计算机系统每日创建或更新的关键数据应每日备份。
• 所有软件(不管是购买的还是自行开发的)都应至少进行一次完整备份以作出保护。
• 系统数据应至少每月备份一次。
• 所有应用程序数据应根据“三代备份原则”每周完整备份一次。
• 所有协议资料应根据“三代备份原则”每周完整备份一次。
• 应制定数据备份政策,确定数据备份归档的方式。要有条理并高效地备份资料,归档是必要的。每次备份数据,应将以下几项内容归档:
a. 数据备份日期
b. 数据备份类型(增量备份、完整备份)
c. 资料的代数
d. 数据备份责任
e. 数据备份范围(文件/目录)
f. 储存操作数据的数据媒体
g. 储存备份数据的数据媒体
h. 数据备份硬件和软件(带版本号)
i. 数据备份参数(数据备份类型等)
j. 备份副本的储存位置
• 每日备份应在办公时间过后、计算机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备份数据应储存在磁带备份驱动器中,因为其容量大、可以移动;也可将备份数据储存在硬盘中。对于大型企业,强烈建议使用备份服务器和异地存储。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的异地位置。所有备份媒体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点。所有每周备份媒体应存放在防火保险箱内。所有软件完整备份和每月备份媒体应存放在异地备份文件室。
3. 公司制定相应的程序,确保员工定期更改密码。
• 所有可以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员工必须至少每年更改密码两次。
• 程序示例:员工必须至少每半年更改密码一次。
• 网络管理员应负责通知计算机用户更改密码。网络管理员应指定更改密码的频率和日期,服务器运行软件将提醒员工进行更改。
• 对于未能在指定日期内更改密码的员工,应锁闭其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直至系统管理员解除锁闭为止。
• 密码应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长度至少为六个字母和符号。不应采用“明显”密码,例如出生日期、城市名等。
• 为防止密码有可能会被泄漏或破译,员工应经常更改密码。如果员工怀疑密码已被泄漏,应立即使用新密码。
4. 公司制定政策,决定哪些员工有权进入其 IT 系统。
• 公司必须制定书面程序,确定哪些员工有权进入其 IT 系统。
• 程序示例:仅允许以下部门员工进入 IT 系统:行政、薪酬、仓储、订单以及销售部门。
• 公司根据员工的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权限。例如,只负责发薪的员工不能使用发票或订单表格。
• 雇用新员工后,其直接主管必须确定该员工是否需要进入 IT 系统。如果确实需要,主管应为此员工申请使用权。主管应向 IT 经理递交一份书面申请表格,注明员工的姓名及其需要使用的应用程序。
5.其他措施
• 公司制定书面的灾后重建计划,以恢复计算机网络及其数据。
• IT 团队应每年至少预演一次灾后重建计划。
• 灾后重建计划可以定义为计划、制定并执行灾后重建管理程序的持续过程,目的是在系统发生意外中断的情况下确保重要的公司运作可以迅速有效地恢复。所有灾后重建计划必须包含以下元素:
o 关键应用程序评估
o 备份程序
o 重建程序
o 执行程序
o 测试程序
o 计划维护
IT 灾后重建计划应为公司企业灾后重建计划的一部分。
o 公司委派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领导 IT 灾后重建小组。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识别公司网络架构的组件,以便制定并更新应急程序。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对公司的 IT 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并将其归档。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评估并区分需要支持的关键和次要业务功能的优先次序。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为所有关键和次要业务职能制定、维护并记录书面策略性重建程序。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确定、维护并分发可协助工厂灾后重建的关键和次要业务功能人员名单。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制定、维护并向所有 IT 员工和每个关键及次要业务功能的负责人分发书面的 IT 应急计划培训纲要。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从各方面测试 IT 应急计划 - 至少每年一次。这对应急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
o IT 灾后重建小组应制定、维护并记录有效的IT 应急计划年度评估。

4. 中国梦下的网络安全word文档 doc

把word文档的DOC格式转换成电子书的TXT格式的方法: 1、单位窗口左上角的office按钮,在弹出的下拉选项中选择另存为命令; 2、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保存类型处选择纯文本(*.txt)即可,如图所示。

5.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内容是什么

<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行政、技术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精辟地阐述了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工程实践,包括从信息安全角度识别信息系统及资源的方法和分类原则,识别并针对信息系统资源的脆弱性、威胁、影响等因素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识别与对抗风险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从资源分析、风险分析与评估、安全需求分析到安全保护策略和措施选择的工程实践和实务操作等。
本书是“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教材”之一,适于用作与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是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值得优选的参考书。

目录: 1 信息安全概述
1.1 信息安全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1.1 总体要求
1.1.2 基本原则
1.2 信息安全管理的范围
1.2.1 信息基础设施
1.2.2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1.2.3 基础通信网络
1.2.4 广播电视传输网
1.2.5 信息系统
1.3 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信息安全管理和组织机构
2.1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问题
2.1.1 信息系统生命期安全管理问题
2.1.2 信息安全中的分级保护问题
2.1.3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
2.2 信息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
2.2.1 策略原则
2.2.2 工程原则
2.3 安全过程管理与0SI安全管理的关系
2.3.1 安全管理过程
2.3.20SI管理
2.3.3OSl安全管理
2.4 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
2.4.1 行政管理机构
2.4.2 信息安全服务与技术管理机构
3 信息安全管理要素与管理模型
3.1 概述
3.1.1 信息安全管理活动
3.1.2 安全目标、方针和策略
3.2 与安全管理相关的要素
3.2.1 资产
3.2.2 脆弱性
3.2.3 威胁
3.2.4 影响
3.2.5 风险
3.2.6 残留风险
3.2.7 安全措施
3.2.8 约束
3.3 管理模型
3.3.1 安全要素关系模型
3.3.2 风险管理关系模型
3.3.3 基于过程的信息安全管理模型
3.3.4PDCA模型
4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4.1 安排和规划
4.1.1 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
4.1.2 信息安全的组织
4.1.3 风险分析方法
4.2 管理的技术方法

4.2.1 信息安全的目标、方针和策略
4.2.2 组合风险分析法
4.3 安全措施的选择与实施
4.3.1 基础性评估
4.3.2 安全措施
4.3.3 根据信息系统类型选择基线安全措施
4.3.4 根据安全重点和威胁选择安全措施
4.3.5 根据详细风险评估选择安全措施
4.3.6 安全措施的实施
4.3.7 安全意识
4.4 后续活动
4.4.1 维护安全措施
4.4.2 安全遵从性
4.4.3 监控
4.4.4 事件处理
5 管理要求与人员安全
5.1 概述
5.2 信息安全策略
5.2.1 信息安全策略文档
5.2.2 评审与评估
5.3 组织对安全的管理
5.3.1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结构
5.3.2 第三方访问的安全问题
5.3.3 委外管理
5.4 人员安全
5.4.1 岗位定义和资源分配的安全
5.4.2 用户培训
5.4.3 对安全事件和故障的响应
5.5 符合性要求
5.5.1 符合法律要求
5.5.2 符合安全策略和技术标准
5.5.3 系统审计方面的考虑
6 资产分类与物理安全管理
6.1 资产分类与管理
6.1.1 资产分类与责任落实
6.1.2 信息分类与标记
6.2 物理和环境安全
6.2.1 安全区域
6.2.2 设备安全
6.2.3 日常性控制措施
7 运行安全管理
7.1 网络安全管理
7.1.1 概述
7.1.2 任务
7.1.3 识别和分析
7.2 通信和操作管理
7.2.1 操作程序和责任
7.2.2 系统规划和验收
7.2.3 脆弱性和补丁
7.2.4 防范恶意软件

7.2.5 内务处理
7.2.6 网络管理
7.2.7 介质处理和安全
7.2.8 信息和软件的交换
7.3 访问控制
7.3.1 访问控制的策略
7.3.2 用户访问管理
7.3.3 用户职责
7.3.4 网络访问控制
7.3.5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
7.3.6 应用系统访问控制
7.3.7 监控系统访问与使用
7.3.8 移动计算和远程工作
7.4 系统开发和维护
7.4.1 系统的安全需求
7.4.2 应用系统中的安全
7.4.3 加密控制
7.4.4 与工程有关的系统文件安全
7.4.5 开发和支持进程的安全
7.5 业务持续性管理
7.5.1 业务持续性管理
7.5.2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7.5.3 制订和实施持续性计划
7.5.4 业务持续性计划框架
7.5.5 测试、维护和再评估业务持续性计划

6. 什么是网络安全,常用的安全措施有那些

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指利用网络技术、管理和控制等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和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即保证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得到完整、准确、连续运行与服务不受干扰破坏和非授权使用。ISO/IEC27032的网络安全定义则是指对网络的设计、实施和运营等过程中的信息及其相关系统的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站点安全、病毒与防护、访问控制、加密与鉴别等方面,具体内容将在以后章节中分别进行详细介绍。从层次结构上,也可将网络安全相关的措施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网络安全措施及体系见图书。

1)实体安全。也称物理安全,指保护网络设备、设施及其他媒介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他环境事故破坏的措施及过程。&具体参见1.5介绍。

2)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包括网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数据库系统安全。主要以网络系统的特点、条件和管理要求为依据,通过有针对性地为系统提供安全策略机制、保障措施、应急修复方法、安全要求和管理规范等,确保整个网络系统安全。

3)运行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和访问控制安全,如用防火墙进行内外网隔离、访问控制、系统恢复。运行安全包括:内外网隔离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配套服务、网络系统安全性监测、网络安全产品运行监测、定期检查和评估、系统升级和补丁处理、跟踪最新安全漏洞、灾难恢复机制与预防、安全审计、系统改造、网络安全咨询等。

4)应用安全。由应用软件平台安全和应用数据安全两部分组成。应用安全包括:业务应用软件的程序安全性测试分析、业务数据的安全检测与审计、数据资源访问控制验证测试、实体身份鉴别检测、业务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检查、数据唯一性或一致性、防冲突检测、数据保密性测试、系统可靠性测试和系统可用性测试等。

5)管理安全。也称安全管理,主要指对人员、网络系统和应用与服务等要素的安全管理,涉及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策略、机制、规范、标准、技术手段和措施等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管理、政策策略管理、规范标准管理、人员管理、应用系统管理、软件管理、设备管理、文档管理、数据管理、操作管理、运营管理、机房管理、安全培训管理等。

7. 网络安全学习什么内容

一些典型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来梳理一下: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指南文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联通网络电视如何充值 浏览:540
网络电视怎么连接手机投放器 浏览:919
论网络营销对企业的发展 浏览:926
苹果手机蜂窝移动网络不好怎么办 浏览:81
自家的网络怎么没了 浏览:445
网络同步记事软件哪个好用 浏览:135
新人适合在哪个平台写网络小说 浏览:35
地推和网络哪个转化率高 浏览:68
网络连接总是叉 浏览:134
移动网络信号耗电异常是什么原因 浏览:80
电脑被网络禁用怎么重新连接 浏览:500
家里两台路由器网络差 浏览:501
荣耀手机怎样换网络 浏览:109
电脑设置了后网络不能用了 浏览:635
附属医院的网络是多少 浏览:617
遴选网络安全 浏览:953
网络主播在哪里可以找到 浏览:149
吴江区计算机网络工程产品介绍 浏览:495
机电安装如何利用网络接单 浏览:108
网络安全的是指 浏览:9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