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智能家居产品会不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网络安全由来已久。智能家居产品,很大部分都是接入互联网的产品,所以自然也承袭了网络安全的隐患。
用户行为收集。系统会收集你的行为习惯,上传到服务器,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正向来看这是好的,反向来看,如果被对自己不利的人获取到,那么就毫无隐私可言,坏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你的行为习惯。
用户追踪。接入互联网的产品,基本上都可以进行定位,如果智能产品被入侵,则会有被追踪的风险。
隐私泄露。如摄像头一类的智能产品,一旦被攻击者破解,那么用户的所有家庭生活将被监控,而且可能实时现场直播
产品失控。如果智能产品的控制权限被攻破,那么所有产品的控制权将由入侵者掌控。
所以,如果要使用智能产品,一定要小心为上,随时注意网络安全
㈡ 智能家居怎样做才能更安全
网络安全需厂商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家居,主要依赖于家庭互联网技术实现。与传统家电产品不同,智能家电产品不是单一产品的冰箱、电视,还包括家庭互联网等相关设备。
目前,刚刚新兴的智能家居制造商专注于智能家电产品技术,却忽略了对其网络控制媒介——家庭互联网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使智能家电产品基本处于网络安全的“裸奔”状态。因此,厂商在生产制造智能家电产品时,还应当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能,对智能产品的网络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用户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
许多消费者都没有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的习惯,在购买新的家电产品后,往往根据导购人员简单的介绍,就开始正常使用家电产品。
据了解,黑客之所以能够每天轻松入侵大量的智能家居产品,是由于大多数智能家电产品的用户在使用方法上不够熟悉和专业,他们没有为产品设置正确的安全密码。在失去了安全密码的保护下,网络攻击就会更加有机可乘。
目前,我国的智能家居虽然还未得到普及,但是,僵尸网络的出现,无疑是对智能家居提出了安全性上的考验。如何让消费者用上舒适、安全的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智能家居生产厂商提供技术上的相应保障。
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望采纳!
㈢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有哪些
近年来,在网络安全防御中出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一般来说,AI主要应用于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恶意软件检测、态势分析等领域。
1、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在网络入侵检测中。
入侵检测技术利用各种手段收集、过滤、处理网络异常流量等数据,并为用户自动生成安全报告,如DDoS检测、僵尸网络检测等。目前,神经网络、分布式代理系统和专家系统都是重要的人工智能入侵检测技术。2016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PatternEx联合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平台AI2。通过分析挖掘360亿条安全相关数据,AI2能够准确预测、检测和防范85%的网络攻击。其他专注于该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Vectra Networks、DarkTrace、Exabeam、CyberX和BluVector。
2、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预测恶意软件防御。
预测恶意软件防御使用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来发现恶意软件家族的特征,预测进化方向,并提前防御。目前,随着恶意病毒的增多和勒索软件的突然出现,企业对恶意软件的保护需求日益迫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品和系统。2016年9月,安全公司SparkCognition推出了DeepArmor,这是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Cognition”杀毒系统,可以准确地检测和删除恶意文件,保护网络免受未知的网络安全威胁。在2017年2月举行的RSA2017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就人工智能在下一代防病毒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预测恶意软件防御的公司包括SparkCognition、Cylance、Deep Instinct和Invincea。
3、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在动态感知网络安全方面。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利用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直观地显示和预测网络安全态势,为网络安全预警和防护提供保障,在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系统的防御水平。美国公司Invincea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旗舰产品X,以检测未知的威胁,而英国公司Darktrace开发了一种企业安全免疫系统。国内伟达安防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动态防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与“动态防御”六大“魔法”系列产品的整合。其他参与此类研究的初创企业包括LogRhythm、SecBI、Avata Intelligence等。
此外,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运行管理、网络系统安全风险自评估、物联网安全问题等方面。一些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应对物联网安全挑战,包括CyberX、network security、PFP、Dojo-Labs等。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是什么?这个领域才是最关键的》,近年来,在网络安全防御中出现了多智能体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人工智能安全的发展,可以点击本站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㈣ 如何保障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
新型智能电表有漏洞
近日,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GCHQ发现家庭中安装的新型智能电表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能够窃取智能电表用户的个人信息,并且通过篡改账单来获取利益。
安全作为新信息化时代最为引人注目的核心话题,如何防范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单针对智能家居存在的安全隐患而言,从源头上保护好智能家居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是为第一步。具体为:一方面,加快智能家居产品的顶层设计方案,在设计智能产品的过程中将安全性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增强安全管控功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此外,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不定期对市面上在售的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抽检测试,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智能家居产品因不必要的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
㈤ 智能家居连网之后会不会被入侵怎么保障这个安全
现在路由器都是比较安全,防盗的,一般是无法破解的,可以打开防火墙,设置好密码,基本上是安全的!专业黑客也不至于侵入你家的智能家居联网,所以说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㈥ 智能家居产品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一是现阶段大多智能产品都必须连接网络才有功效,这必然给黑客入侵设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黑客入侵并控制了智能家居的控制服务器,可以想象你的一切将变得透明,再无隐私可言。
二是智能家居产品的系统大都存在各色安全漏洞,企业并不能及时提供应对之策,所以这些漏洞也给黑客留下了用武之地。
三是现阶段的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同一个行业标准,制式五花八门,并且对于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缺少监管与引导。所以,面对这一块大蛋糕的诱惑,众多企业蜂拥而至,产品也鱼龙混杂,行业混乱。
㈦ 如何应对智能家居可能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其实,对于目前智能家居的安全风险现状,要进行改善的关键就一条。那就是无论是产品设计者,还是产品使用者,首先必须要提高安全意识。当安全成为你的一种意识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考虑这些安全风险,那么设计者就会将信息安全防御设计在产品之中,使用者也会因为产品的安全而买单。智能产品的安全风险也就会逐步减弱。
㈧ 2017,你的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了么
前言: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7年,如果说网络安全领域最热门的关键词有哪些,这其中一定少不了“人工智能”的身影。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各个行业产业中发挥着重大的变革与影响。对于网络安全而言,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似乎是不同于以往的颠覆模式。在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态势的挑战之下,人工智能之于网络安全,究竟是一道新的曙光,还是又一个新的挑战?
2017年末,比特网“数客”平台组织了针对中国百家企业对有关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的看法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如下几个观点与趋势:
观点一: 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双刃剑”
在有关“人工智能对于网络安全意味着什么”的调研问题中,“人工智能对于安全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选项高居榜首,69%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该选项。同时,也有55%的被调研者表示人工智能在对网络安全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其本身的缺陷以及一旦被黑产利用,也将制约其对安全的积极作用,并加剧网络安全的威胁态势。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出现的确为当下的网络安全带来一道新的曙光。在2017年,在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安全的议题中,越来越多的如何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的保护和侦测机制中的话题被谈及。由于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更强、更快、更多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得其在对海量数据以及网络流量的分析方面有着相当强的优势。数客认为:这一点,对于应对当下大数据时代攻击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的确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与此同时,业界也开始关注到网络罪犯将会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发动攻击的可能性。数客认为:鉴于当下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开源工具来进行开发,这些开源工具同样也可以被黑客轻松获取加以学习和利用,而这或许也将进一步助长黑客的攻击手段,引发一系列在此之前从所未有的新型攻击。
观点二: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脚步不可阻挡
尽管人们对人工智能之于网络安全的态度存在两方面对立的观点,但这并不能够阻挡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脚步。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有62%的被调研者表示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分析识别威胁、进行关联性的风险评估、以及通过机器自学习进行应急响应等方面可以与网络安全产品进行结合。
在需求方面,有24%的被调研者表示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安全的结合仍需进一步探索,但仍有56%的被调研者认为“人工智能与安全结合将是大势所趋”。另外,认为“急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安全”以及对人工智能“没有什么需求”的被调研者也各占10%左右的比例。
在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的态度上方面,尽管有14%的被调研者认为目前市场上尚无真正的人工智能安全产品,但更有高达76%的被调研者表示“人工智能安全产品将成为未来安全的主流发展方向”。
但从总体调研结果来看,数客认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脚步,已是不可阻挡。
观点三: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处刚刚起步阶段
尽管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
在本次调研中,尽管有超过半数(59%)的被调研者表示目前已有人工智能技术与安全产品及方案相结合的尝试,但仍旧有20%的被调研者认为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目前尚处概念阶段,无真正应用。
表示“已有大量厂商推出相关人工智能安全产品”的被调研者只占比14%;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防御中”的被调研者也有7%的比例。数客认为:在当下对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尚无明确的概念和标准的情况下,这一结果或与被调研者对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不同认知差异有关。
同时,被调研者普遍认为目前将人工智能引入网络安全领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人工智能的学习系统容易被篡改攻击(10%)、人工智能的识别解读能力仍存在误差(18%)、人工智能在现阶段还不具备抽象思考能力从而无法催生出能力去解决新问题(14%)等。超过半数的被调研者(58%)认为以上问题全部存在。
如前所述,尽管对于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但在对待将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相结合的应用上,仍旧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数客认为:现阶段人们对于采用人工智能的安全产品更倾向于保守和观望态度。
这一态度在本次调研中也体现为:表示对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安全产品或解决方案“有相关的计划,但仍需对相关产品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占比42%,更有51%的被调研者表示“人工智能的安全产品目前尚不成熟,暂不考虑”。目前,在本次调研中的被调研用户,尚无已经部署并开始使用相关人工智能安全产品者,更有7%的被调研者表示“不会考虑使用结合了人工智能的安全产品”。
总结
通过数客的本次调研,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引入网络安全领域已成为当下不可阻挡的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其所面临的各方问题也成为制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相结合与实践的关键点。数客认为:任何新兴技术在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经历这一阶段,但未来一年,人工智能下的网络安全时代大幕已开启,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㈨ 智能家居设备接入网络哪些方式可以保证数据安全
虽然智能化的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大行其道,但就其本质还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还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所以,智能家居或者说智能化的安全问题说到底还是信息安全的问题,而信息安全的本质又是数据安全,在复杂而多样的安全威胁面前,只有保证了数据本源的安全才是最可靠地安全防护。而为了应对多样的安全威胁,同时能对数据本源起到防护效果,采用多模加密技术是最好的选择。
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它在确保了数据本源防护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能更灵活的应对各种防护需求和安全环境。
生活需要家,家需要家居。而在信息时代,智能的生活需要智能的家具。生活的幸福、美满需要安全的保证,而智能家居的安全需要仰赖信息安全。所以在威胁越来越复杂的智能生活时代,采用灵活且本源的数据加密软件防护自身最需要安全防护的数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㈩ 智能网联汽车有风险85%关键部件存网络安全漏洞
[汽车之家行业]?随着车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9月5日,在2020泰达论坛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发言时指出,与车联网蓬勃发展,网联化、智能化加速深化相比,车联网网络安全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相关安全本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
为了解决行业关注的问题,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总体信息安全保障能力,9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汽车企业、科研机构等16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的汽车行业车联网网络信任支撑平台正式上线。平台主要应用数字证书、国产密码算法技术,为车联网V2X通信提供安全证书签发、统一身份认证、安全消息加密多方面的服务。
中国汽车行业车联网网络信任支撑平台作为汽车行业首个CA服务中心,已完成网络信任平台根节点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生产系统的部署、测试,实现了多行业、多地域、多车型、多场景的网络信任应用,平台上线后将实现多行业、多企业智能汽车的网络身份互信互认。(文/汽车之家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