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都市安全管理资料目录
请仔细看,老君论文,只要我回答了,就铁定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网上随便搜的我就不给你了,你自己能找,我给的是文后参考文献。由于文献较多,我不可能全部上传给你,请选择自己需要的篇目,然后按照最后说明的地址免费求助文献全文。 共有记录66条 :序号 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问题 张成现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12-30 期刊 1 30 2 校园网安全架构与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孙晓华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30 期刊 0 54 3 校园网的安全管理 郭军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15 期刊 0 9 4 PKI技术在校园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陈伟川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6-09-15 期刊 0 29 5 利用802.1x技术加强校园网安全管理 刘素平; 唐鹤权; 顾爱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15 期刊 1 91 6 谈校园网的建设与安全管理 周莉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08-23 期刊 0 47 7 利用ACL在校园网内实现安全管理 杨丕仁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11-08 期刊 0 16 8 校园网的安全管理 杨怀卿; 杨红元; 张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08-30 期刊 0 15 9 利用准入控制实现校园网的安全管理 李兴国; 雷若寒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4-25 期刊 0 60 10 校园网安全管理方法 陈智慧 软件导刊 2008-06-30 期刊 0 28 11 一种新型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技术——网络自防御攻击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薛卫萍; 姜开达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5-11-10 期刊 0 109 12 校园网的安全管理 祝海宁; 陆平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5-12-15 期刊 0 19 13 校园网的规划及其安全管理策略 鲁宏伟; 李灵玲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10-30 期刊 1 78 14 校园网的分布式安全管理 李 鹏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06-25 期刊 0 14 15 用Cisco路由器实现校园网中基于数据包过滤的安全管理机制 王春东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0-09-30 期刊 0 12 16 基于SNMP的校园网IP地址安全管理 姜良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1-06-30 期刊 8 42 17 校园网安全管理策略 廖常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02-15 期刊 0 21 18 校园网行政MIS中的用户分组安全管理 吴相林; 匡亚兰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8-01-28 期刊 1 7 19 校园网内部IP地址的安全管理 杜秀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15 期刊 1 77 20 移动Agent在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刘庆江; 王建华; 郭昕 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7年学术交流年会 2007-08-01 会议 0 17 21 谈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 王元国; 张乃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26 期刊 0 48 22 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李声威; 乔芃喆; 陈志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30 期刊 1 104 23 基于安全策略的万兆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郭红芳; 黄伟强; 郑凯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7-07-10 期刊 2 46 24 Linux在校园网中的安全管理 涂俊英 福建电脑 2008-11-01 期刊 0 11 25 数字化校园网软件平台系统集成之安全管理 胡昌杰; 唐新国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25 期刊 0 6
B. 安全网关千兆的和万兆的有什么区别
DCFW-1800S-L-V3多核安全网关是神州数码网络公司推出的的新一代多功能安全网关产品,它主要是向中小型企业分支机构、中小型教育机构、商业网点、网吧等网络使用环境,DCFW-1800S-L-V3安全网关采用了领先的64位多核MIPS体系架构和高速交换总线技术,这让它不但在防火墙性能上实现了全面的跨越,而且在防病毒、IPS、VPN、流量整形及应用层行为管理等方面的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DCFW-1800S-L-V3安全网关支持的如防ARP 欺骗、上网行为管理、带宽管理、多PPPOE链路捆绑和用户认证等诸多丰富的功能特性,让它成为了中小型网络安全部署的首选产品。DCFW-1800S-L-V3安全网关提供5个GE接口,可充分满足中小型网络对于安全设备的接口使用需求
C.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高校校园网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本文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从设计目标、思想和原则入手,分析并设计了高校校园网方案。
〔关键词〕校园网核心设备设计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校园网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向智能化发展。它是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和高等院校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校园网以信息资源为根本,硬件网络系统为物质基础,同时以网络软件系统实现系统的管理与使用,是一个具有宽带通路和交互功能的专业性局域网,应具有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等四大功能。
一、设计目标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二、设计的关键
1.网络技术选型
在校园网网络的建设中,主干网选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适合校园网络需求特点的主流网络技术,不但能保证网络的高性能,还能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和扩展性,能够在未来向更新技术平滑过度,保护用户的投资。所以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的主干网,因为作为整个校园网的信息交换中心,网络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各子网的性能;在建设多媒体教室时,由于网络中将会有很多的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因此对带宽和传输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采用快速以太网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其他一些只有诸如简单文件传输之类的应用的环境,采用以太网就能满足要求。不同网络技术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校园网的维护、管理和使用效果。千兆以太网继承了以太网的技术简单,容易学习掌握的特点,是校园网的首选技术。
2.校园网的出口解决方案
目前,高校校园网IP资源及注册域名基本来源于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但资费比较高,除了重点高校,带宽也受到了很大限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多数高校原有CERNET接入带宽已不能满足需求,扩大校园网出口带宽迫在眉睫,但扩大出口带宽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便是网络信息费的急剧增大,与CERNET相比,通过本地ISP接入CHINANET,在相同接入带宽的情况下费用较低。所以,采用双出口方案是高校校园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综合运用了静态、网络地址转换和策略路由等技术,充分整合了CERNET及本地ISP的优势资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校园网出口瓶颈解决方案。
3.网络核心设备的选择
(1)骨干带宽的选择。网络应用的增加对网络带宽提出了直接的需求。事实上,从1983年802.3标准的正是成立开始,以太网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已进入万兆以太网(802.3ae标准)的时代。校园网络应用也是极其丰富的。并且随着组播技术在校园的应用,校园网核心层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出于对网络发展的考虑,基于网络业务的发展,在拥有近万个信息点的高校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构建核心层是可行的。目前业务还没完全开展起来,先采用千兆骨干,但核心设备必须支持万兆,并且在教育行业有应用,证明核心产品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在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的同时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
(2)处理能力。核心层是网络高速交换的骨干,被设计成尽可能高速包转发率,同时能够提供高速的Internet的接入和高冗余性能,同时由于各高校基本采用了Internet和CERNET双出口,而且出口的速率不同,所以所选择的网络核心层设备应该能够提供多网络出口的智能选择的功能,本身能够提供冗余特性。核心层设备须能够支持多种不同模块的插槽和提供多种不同的网络模块,支持到流媒体所需的网络的组播协议和网络的多播协议的处理能力,需要线速的数据转发和数据交换功能,即高背板带宽支持和高性能网络处理芯片的支持;由于是核心设备,还必须考虑整体网络的灾难备份和设备冗余,在设计中考虑的设备冗余需要有设备支持和协议支持,设备支持就是指在核心不能由单台设备进行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需要有至少两台设备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支撑,并已经具备灾难备份的硬件支撑能力。在协议上,需要支持冗余协议,实现整体网络冗余。支持在单台设备失效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切换,避免网络损失。
对于核心交换机在整个网络的设计,还要考虑整体业务的支撑方式,因为设备只是物理承载层面,而用户需要在该物理层面实现其业务,达到职能和流程的有效快捷,这样,物理设备的业务支撑能力就至关重要。核心设备应提供分布式L2/3/4层接口板处理应用流(视频、话音、数据)、重要用户的优先级,支持NAT、MPLS、VPN、策略路由等应用;支持基于端口、MAC、VLAN、IP、应用类型等多种Qos;支持四个优先级队列和WRED、WRR、PQ、WFQ等流分类、排队、调度和整形机制。赋予交换机高度的智能性,高效支持各种应用业务。
对于核心设备在网络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安全对于整个网络来说也整个网络的至关重要的,对于外部的黑客攻击和内部的病毒攻击的屏蔽,是保证整个网络运行的关键。核心设备要提供完善的ACL访问控制策略的定制,防止非法内容的访问;广播包抑制及广播源定位功能,保证网络用户安全。
(3)对于未来的扩展设计。对于在中心位置的核心设备的设计而言,随着时代的改变,其业务结构和规模也会改变,这样需要整个网络设备能够对未来的变化具备应对措施;由于核心设备是数据和业务的核心,所以,不能轻易的进行更换,同时,考虑到成本的因素,除非核心设备已经完全不能支撑目前业务的进行,否则,基本都会采取在原来的设备增加功能支撑来满足新业务的需求。这样,对于未来的扩展性就变得异常重要,核心设备扩展槽,接插模块类型,端口密度数应有所考虑,以保证整体设备的高性价比。
4.安全方案的部署
从各高校网络现状分析,目前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Internet的安全威胁,各高校有自己独立的链路通往Internet。从Internet上的任意接入点对本局域网发起的基于网络的攻击,以及对外公开的应用服务器的攻击,这样可以造成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应用服务器的瘫痪。使整体网络正常的内、外双向通信、存储等服务受阻或中断;二是来自校内局域网内部的恶意安全攻击,网络连接学生的计算机,学生有可能基于学习的目的可能使用各种入侵的软件,给系统造成隐含的威胁;三是高校内各相关部门的数据上报采用FTP 方式逐级复制,处于完全敞开和透明的模式,只要掌握IP地址,传输数据就可以被轻易截获,从而造成保密信息的泄露;再有来自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本身的漏洞及来自互联网、内部局域网的病毒安全威胁的攻击。学校范围内的病毒防护不能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应当从网关、服务器、客户端多个层面来统一部署,实施整体病毒防护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病毒的发作和传播,有效地保护学校内部资源,同时对新出现的病毒有一个很好的、快速的响应系统。作为学校网络安全的防线,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有效的对来自外网和内网的攻击做出及时告警,并给予一定的响应措施。
5.专网的设计
近来年,各高校依托校园网线路的其他各项应用也相继加入。如校园一卡通工程,涉及到全校师生及校财务、图书馆、餐饮等多个部门。既有用户的身份识别,有又用户的消费,所以,应考虑到此类应用的专网设计。包括设备选择、VLAN划分、IP规划、访问列表设置等。再有,校保安系统视频监控、冬季取暖温度采集系统都将工作在校园网上。
6.其他注意问题
在用户管理、计费方面,要保证计费数据的准确,交换机可以支持用户账号、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VLAN的绑定,保证了用户上网期间IP地址不被盗用,支持基于流量/时长/包月/带宽的计费及其组合计费方式。
在用户日志管理方面,业务管理平台和接入交换机配置可以实现完善的用户日志功能。用户访问日志的内容包括用户名、源MAC、VLANID、源IP、目的IP、访问时间。用户的目的IP地址改变时会产生一条日志。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很方便的定位用户在某个时间段访问了那些内部服务器,与服务器的日志相对应追查出一些事故的责任人。
在网络管理方面,网络管理软件支持多种操作平台,并能够与多种通用网管平台集成,实现从设备级到网络级全方位的网络管理。提供统一拓扑发现功能,实现全网监控,可以实时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并根据网络运行环境变化提供合适的方式对网络参数进行配置修改,保证网络以最优性能正常运行。
此外,高校用户数较多,所以,故障管理、集群管理、流量性能监控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结束语
高校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高性能的校园网需要与新的网络设计理念紧密结合,以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先进的服务质量(Qos)为核心,将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在校园网的平台支撑下更上一个台阶。
(如果我的回答能够解决你的问题,请采纳,谢谢……!!!)
D. 校园网络安全需求内容
这种可以做成一个网络安全规划,从需求入手,结合技术和管理两具层面,对整个校园网进行规划即可。
技术层面需要考虑的有:网络架构、VLAN、安全域、访问控制、流量、网络冗余。。。。
管理层面需要考虑的有:人员培训、技术能力、技术管理方法。。。。
成都优创信安,专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网络安全评估、网站安全检测、安全应急响应。
E. 校园网络安全需求内容跪求!
大学网络主要条件:
(1) 某大学具有行政部门(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学生处等),教学部门(电子与信息工程、外语系、服装系等)和教学辅助部门(图书馆、网络管理中心、后勤管理中心等)。
(2) 共拥有4000台PC。建筑物数量各同学自己确定(一般包括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饭堂、学校超市、报告厅或大礼堂等)。师生员工数目前4500人,规划人数6000人。
(3) 大学已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有关机构申请了IPv4地址块58.193.144.0/20;申请的带宽是500M,光纤接入。万兆以太网作为整个核心层、千兆构成汇聚层的主干、百兆到LAN/主机构成了接入层。
望采纳!
F. 河南工业大学什么专业好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国家精品课程:材料力学
省级精品课程:电子商务、运筹学、基础会计学、粮油储藏学、储藏物昆虫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西方经济学、土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应用、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分析化学、无机化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传播、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级英语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财务会计1、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饲料科技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动物科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河南工业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历史沿革
从 1956 年建校至上世纪末,为中央部属院校; 1959 年开展本科教育, 1981 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98 年划归河南省管理; 2010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国家首批“
2011
协同创新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磨料磨具行业和河南省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
2 .学科专业
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现有 20
个教学单位, 68 个本科专业, 18 个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 113 个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拥有 6 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1 个省级特色专业, 6 个双学位专业, 18
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涵盖 99 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
3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 2177 人,副高级职称以上 912 人,专任教师 1600 余人,博士 597
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1 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河南省中原学者 1 人,省级特聘教授
10 人,校级特聘教授 4 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90
余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 140 余人。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 9
名。学校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璠、张国贤教授等着名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着,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
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4 .人才培养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3000 余人,其中本科生 28000 余人,专科生 3500
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300 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 18000 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输送了 10
多万名合格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连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十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2 年荣获全国就业 50 强高校称号。 2009 ~ 2014
年分别荣获“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 20 强”
、“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 2014 值得推荐的 20
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 20
多所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招生和校际交流项目,为在校生出国学习、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
5 .办学条件
占地总面积 193.8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93 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教学科研设施先进、齐全,校园环境优雅宜人,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教育管理中心、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有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18 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 1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仪器设备超过
5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 4.4 亿。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教育网、联通、电信、移动四大网络接入总带宽达
21G
,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了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平台。
学校图书馆早在 1992 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
5.06 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 235 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 300 多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近 2000 种, SCI 、 EI 、
IEL 、 Elsevier 、 SpringerLink 、 EBSCO 、 CNKI 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
43 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 2
个专题特色数据库。网上图书馆系统使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达国内先进水平。
6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的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7 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07
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961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106 项;主持、参加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74
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 1 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 10421 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等收录 2108 篇;出版学术着作 398 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
2011 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等
29
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14
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
“ 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 “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 ”;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 54 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
7 .社会服务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着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8 .交流合作
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模式。建有“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承办各类培训班 46
期,累计培训全国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 2700
多人。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
积极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 5 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 2007 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迄今已培训来自 86 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 500 余名。
9 .校园文化
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
10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和谐校园,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G. 网络教育计算机网络作业,这道题不会,急求答案,完全一窍不通
答:
一、本院建设概况
本院系一家三甲医院,2004年开始建设新院,从原城区中心位置迁建到新规划城区的中心位置,新院占地228亩,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500张,至2007年10月底已整体启用。新院设计网络信息点1万余个,涉及整个医院三幢大楼,网络布线设计采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点与电话通讯一体化六类线设计,医院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联接INTERNET)物理分离设计。三幢大楼共设计70个弱电间用于安装接入层交换机,主机房与每个弱电间至少使用3根四蕊室内光纤联接,每个弱电间离任一网络信息点的线路路由距离不超过100米。大楼之间不超过500米的采用多模室外光纤,超过500米的采用单模室外光纤联接。
二、不同功能区域信息点覆盖
医院功能分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医院网络信息的覆盖不同于其他办公大楼。根据医院的当今应用需求并考虑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增长适当冗余,同时在弱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综合使用部门与医院基建部门的意见不断变更覆盖需求,最终形成不同功能区域信息点覆盖的设计需求。在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部门结合实际环境,又对信息点覆盖进一步提出修改要求。信息点覆盖范围,既考虑未来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考虑医疗设备、智能设备的网络接入。综合整个过程,至新院正式启用.
主要功能区域网络信息点覆盖情况见表1。
表1 主要功能区域网络信息点覆盖情况表
功能分区
信息点数量
用途
住院医生办公室
内网16个
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等
住院护士部
内网6个
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等
病区走廊天花板
每20米内网1个
用于病房无线覆盖
住院主任办公室
内外网各1个
HIS应用及联接外网
护士长办公室
内网1个
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等
主诊医生办公室
内网1个
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等
示教室
内网6个
学生学习与工作
普通病房
外网1个
联接INTERNET,备用
贵宾病房
外网1个
联接INTERNET,开通
重症监护室
每床位内网3个,其中2个位于吊臂,1个位于墙面
监护设备联接
住院大厅
内网1个
触摸屏
门诊诊间
内网2个
门诊医生工作站,1备1用
门诊诊间门框上方
内网1个
排队信息显示
诊区预检
内网4个
分诊及就诊排队管理
门诊挂号及收费
每1.2米柜面内网2个
收费1个,联银行POS机1个
门诊大厅
内网8个
自助挂号及检验单打印,触摸屏
手术室
内网6个,其中2个位于吊臂
麻醉监护设备及计算机、医学影像
复苏室
每床位内网1个,位于设备带
麻醉监护设备
放射报告室
内网24个
PACS、计算机阅片报告
放射机房控制室
内网4个
放射设备及计算机联接
放射机房门框上方
内网1个
排队信息显示
检验科操作室
每五平方内网1个,采用地插
LIS计算机联接
检验收样室
内网4个
收样及核收样本
门诊报告发放
内网4个
报告发放
B超室
每机房内网2个
B超报告,一备一用
B超服务台
内网4个
排队及网络打印机
病理报告室
每工位内网1个
病理阅片报告
停车场
出入口处内网各2个
停车管理及图像传输
门诊药房
每1.2米柜面内网2个
药房软件,一备一用
大会议室
主席台内外网各4个
联接内外网演示
大小会议室天花板
内外网各1个
用于内外网无线联接
重点科室门禁
内网1个
用于门禁控制
三、本院网络构架情况
总体网络构架采用二个核心交换机冗余设计,会聚交换机到核心交换机双链路上行,核心交换机故障不影响业务运转。接入层按业务性质分关键业务区、非关键业务区、服务器区、放射科区,详见图1。
(一)关键业务区:主要是门诊及医技科室,其业务性质决定计算机网络一旦中断就会立即影响正常业务运转,业务高峰停顿五分钟就会导致大量病人滞留,造成不良影响。故该区域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双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采用冗余设计,任一链路、核心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上行模块故障均不会引起业务中断。
(二)非关键业务区:主要是医院住院病区及职能科室,其业务性质决定计算机网络中断后在一个小时内修复对业务影响比较小。故该区域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单链路上行至会聚层交换机,如链路中断或上行模块故障会导致业务中断。因留有备用链路及备用上行模块,故修复时间可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三)服务器区:其端口用于联接主机房服务器,如交换机故障或链路故障将影响医院所有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医院业务的影响最大。故该区域接入层交换机先堆叠后采用双链路与核心交换机万兆联接,任一主交换机故障或链路中断不影响业务,若任一接入层交换机故障也可在短时间内将联接服务器的网络从故障交换机切换到非故障交换机。
(四)放射科区域:因放射科PACS系统信息传输流量较大,故接入层交换机采用二条万兆线路不通过会聚层交换机直接与核心交换机相联接,千兆传输带宽到桌面,保障图像传输的速度。任一核心交换机故障或链路中断不会影响放射科正常业务。
图1 本院网络拓扑图
四、体会
(一)新建医院在设计阶段,医院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即需提前介入,为弱电设计公司提供适合医院未来需要的信息点覆盖方案。医院功能分区的专业性、复杂性决定了只有医院本身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才有可能提供覆盖需求,也只有在弱电设计公司详细了解医院功能与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医院未来冗余才有可能设计出符合医院使用要求的信息网络,防止漏装信息点影响房间功能使用。本院在建设过程中某些信息点设计时未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予以补救,但也给施工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天花板封顶的情况下,增加信息点致施工异常困难。因此,在设计初期弱电设计公司与医院信息管理部门详细沟通并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提供分区域分功能的详细覆盖方案是新建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初期的重点工作。
现很多医疗设备拥有网络接口可以通过TCP/IP协议传输信息,故医院信息系统覆盖时除了需要考虑计算机应用,还应考虑诸如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放射设备等医疗设备通过医院网络达到监护与诊断信息的共享。智能大楼部署了很多智能型设备,如门禁、楼控、停车场、视频监视系统以及机房的UPS、精密空调等,均需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通讯,故信息点覆盖时也应综合考虑上述设备的网络接入。本院在建设过程中未考虑急诊ICU、心内科ICU、神经科ICU的监护仪网络接入,在设备采购到位监护仪厂家提出相关问题后着力补救才解决。
弱电设计公司在明确信息点覆盖方案后,医院建设部门应及时提供房间家具分布图,以方便弱电设计公司根据家具分布图确定信息点插座的位置,最大程度避免日后办公桌在左边而信息点在右边,需要从过道走线或重新为网线走线安装线槽的情况出现。
(二)随着门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全院性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系统故障会导致医院业务停顿,病人就不能正常就诊。因此,建立高可靠性与高稳定性的医院计算机网络就非常重要。本院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对门诊、医技等关键业务区域进行了交换设备与链路冗余设计,将由于网络故障导致业务停顿的机会降到最少。但对于非关键业务区域,接入层采用单链路,采用出现故障尽快用备件更换的方法,最大程度减少设备投资。本院这种核心与会聚层冗余设计,接入层分业务关键与非关键的网络建设方案,保障了投资的有效性又将网络故障导致大面积信息系统瘫痪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网络设备进行了冗余设计,但是否能真正达到设计要求起到冗余作用,在故障发生时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转呢?这就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订详细的演练方案,模拟核心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故障或冗余链路中断的情况下,是否真正起到冗余作用。我院在设备正常运行二个月后制订详细演练方案进行正常业务环境下的实战演练,在按方案陆续强行关闭冗余设计的核心交换机、会聚层交换机电源以及拔掉冗余链路情况下测试是否会对业务产生影响。通过演练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其演练方案与测试文档为真正故障情况下从容应对提供了实践经验。
H. cernet是什么的简称
cernet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简称。
cernet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校承担管理和建设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教育教育和科研计算网CERNET在疫情期间,勇挑重担,快速反应,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cernet打赢了网络保障、视频服务和资源共享三场硬仗,有力护航了全国高校顺利在线开课,保障了数千万师生的居家在线学习和科研攻关。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发展现状:
CERNET主干传输网是承载各业务网的根本和基础,它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网的安全运行,为避免带宽免费升级对CERNT主干网带宽支撑的压力,CERNET网络中心加大了流量监测力度,以便及时掌握情况,提前做好处置,确保网络运行质量。
同时,由于疫情期间广大师生居家教学和科研,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较多,为应对疫情需要,CERNET网络中心快速升级了与中国联通在北京互联的4个万兆线路。
I. 关于校园网网络安全的论文
高校校园网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校园网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校园网的安全性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校园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园网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校园网 安全问题 分析 对策
高校是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摇篮,也是最早应用网络技术的地方。校园网是当代高校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促进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在校园网建设初期,网络安全问题可能还不突出,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用户的不断增加,高校校园网上的数据信息急剧增长,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校园网既是大量攻击的发源地,也是攻击者最容易攻破的目标”[1],校园网络安全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对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加强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的对策。
1 高校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
1.1 高校校园网的特点
与其它局域网相比,高校校园网自身的特点导致网络安全问题严重、安全管理复杂。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用户群体的特点。高校校园网用户群体以高校学生为主。一方面,用户数量大、网络水平较高。随着高校的扩招,现在各高校的在校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校园网用户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而且往往比较集中。高校学习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决定了高校学生可供自主支配的时间宽裕。通过学习,高校学生普遍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其计算机水平比普通商业用户要高,而且他们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另一方面,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版权意识普遍较为淡薄。高校学生往往对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部分学生甚至还把校园网当成自己的“练兵场”,在校园网上尝试各种攻击技术。另外,由于资金不足和缺乏版权意识等原因,导致高校学生在校园网上大量使用盗版软件和盗版资源。攻击技术的尝试和盗版软件的传播既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又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校园网建设和管理的特点。一方面,校园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而高校的经费普遍是比较紧张的,有限的投入往往用于扩展网络规模、增加网络应用这些师生都能看到成果的方面,而往往忽视或轻视师生不容易看到成果的网络安全方面。由于投入少,缺少必要的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和软件,致使管理和维护出现困难。另一方面,各高校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目前基本上都建立了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甚至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校园网,高带宽的校园网给校园网用户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网络完全管理的难度。
1.2 当前高校校园网面临的主要网络安全问题和威胁
(1)安全漏洞。校园网内普遍存在用户操作系统漏洞和应用软件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影响用户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被黑客或病毒利用,甚至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2)病毒和攻击。网络病毒发病和传播速度极快,而许多校园网用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不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造成网络病毒泛滥,不仅严重地危害到了用户计算机安全,而且极大的消耗了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给每一个用户都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用户的攻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校园网的正常使用。
(3)滥用网络资源。在校园网内,用户滥用网络资源的情况严重,有私自开设代理服务器,非法获取网络服务的,也有校园网用户非法下载或上载的,甚至有的用户每天都不断网,其流量每天都达到几十个G,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了校园网的其它应用。
(4)不良信息的传播。不良信息的传播对正在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大学生而言,危害是非常大的。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有违反人类道德标准或法律法规的,如果不对这些信息加以过滤和处理,学生就会有在校园网内浏览淫秽、赌博、暴力等不健康网页的机会。要确保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就必须采取措施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和处理,使他们尽可能少地接触网络上的不良信息。
(5)垃圾邮件。垃圾邮件对校园网的破坏性很大,它占用网络带宽,造成邮件服务器拥塞,进而降低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是网络病毒、攻击和不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电子邮件服务器为校园网用户提供邮件服务,但由于缺乏邮件过滤软件以及缺少限制邮件转发的相关管理制度,使邮件服务器成为了垃圾邮件的攻击对象和中转站,大大增大了校园网的网络流量,浪费了大量的校园网带宽,造成校园网用户收发邮件速度慢,甚至导致邮件服务器崩溃。
(6)恶意破坏。恶意破坏主要是指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的破坏。设备破坏是指对网络硬件设备的破坏。现在各高校校园网的设备数量多、类型杂、分布比较分散,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个别用户可能出于某些目的,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它们损坏。系统破坏是指利用黑客技术对校园网络各系统进行破坏,如:修改或删除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篡改学校主页等等。而这两个方面的破坏均会影响校园网的安全运行,造成校园网络全部或部分瘫痪,甚至造成网络安全事故。
2 加强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的对策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网络安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努力。
2.1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网络安全尤为如此。各高校要根据校园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网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主干管理与维护制度、校园网非主干维护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主页维护管理制度、校园网信息发布与管理制度、病毒防治管理制度、重要数据备份与管理制度等。此外,为更加有效控制和减少校园网络的内部隐患,各高校必须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和违反该规范的具体处罚条例。
2.2 做好物理安全防护
物理安全防护是指通过采用辐射防护、屏幕口令、状态检测、报警确认、应急恢复等手段保护网络服务器等计算机系统、网络交换路由等网络设备和网络线缆等硬件实体免受自然灾害、物理损坏、电磁泄漏、操作失误以及人为干扰和搭线攻击的破坏②。如:将防火墙、核心交换机以及各种重要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尽量放在核心机房进行集中管理;将光纤等通信线路实行深埋、穿线或架空,防止无意损坏;将核心设备、主干设备以及接入交换机等设备落实到人,进行严格管理。物理安全防护是确保校园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免受干扰破坏的最基本手段。
2.3 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网络安全教育使用户对校园网络所面临的各类威胁有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这些威胁对他们的危害,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让所有校园网用户都来关心、关注网络安全。通过对校园网用户的培训,使他们能尽量保证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安全,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安全问题,从而减少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做好记录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2.4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高水平的网络管理人员能够根据校园网的实际安全状况,通过对校园网的重要资源设置使用权限与口令、通过对相应网络安全设备尤其是核心设备进行系统配置以有效地保证校园网系统的安全。因此要保证校园网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安全管理意识的网络管理员队伍,提高他们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应对各种攻击的能力。各高校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对现有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引进高水平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提升网络管理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2.5 规范出口、入口管理
为适应管理和工作的需要,现在高校校园网都有多个网络出口(如:教育网、电信网等),要实施校园网的整体安全策略,首先就要对多出口进行统一管理,以解决校园网多出口带来的安全问题,使校园网络安全体系能够得以实施,为校园网的安全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如:不同出口间的隔离,封锁病毒端口,阻止入侵者的攻击,应用ACL拒绝IP地址欺骗等。
2.6 配备网络安全设备或系统
为减少来自校园网内外的攻击和破坏,需要在校园网中配置必要的网络安全设备,如网络入侵保护系统、主页防篡改系统、防火墙、网络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内容过虑系统、补丁升级系统、服务器的安全监测系统等等。通过配置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实现对校园网络的控制和监管,能够阻断大量的非法访问,能够过滤来自网络的不健康数据信息,能够帮助网络管理员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迅速定位。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安全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校园网的安全级别。
2.7 建立全校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
身份认证系统是整个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是校园网上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是保证校园网内各应用系统安全运行的依靠。各高校要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全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校园网用户上网进行身份认证。这样不仅可以阻止非法用户的上网行为,而且也能统一监控合法户上网的行为。
2.8 建立更安全的电子邮件系统
目前有些优秀的电子邮件安全系统具有强大的高准确率和低误报率,独特的策略模块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实现邮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有的电子邮件系统判别垃圾邮件的准确率接近百分之百。各高校要多方分析、比较,选择优秀的电子邮件安全系统保证校园网的邮件系统安全,以改变邮件系统存在垃圾邮件、邮件病毒、邮件泄密等安全隐患的现状。
2.9 做好备份和应急处理
对校园网来说,一套完整的备份和恢复方案是迫切需要的。备份既指对校园网重要数据的备份,也指核心设备和线路的备份[3]。对网页服务器,要配置网页防篡改系统,以防止网页被更改;对校园网中的核心设备的系统配置要进行备份,以便设备出故障时能及时恢复;对校园网中的核心线路要留有冗余,以便线路出故障时能立即启用冗余线路以保证校园网络主干的运行。应急响应是校园网整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校园网络管理部门要制定网络安全的有关应急处理措施和制度,以保证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要及时按照应急处理措施处理以减少损失。
3 结束语
校园网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措施。各高校要在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分析校园网中的安全问题,并研究方法,制订措施,确保校园网正常、高效、安全地运行,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服好务。
参考文献
[1] 沙桂兰.浅谈校园网络安全控制策略[M],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3.
[2] 高冰.网络安全措施探讨[M],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4.
[3] 林涛.网络安全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www.eol.cn 中国教育在线.
J. H3C是什么
H3C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三通信), 主要提供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华三通信在中国设有38个分支机构,目前公司有员工50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55%。
H3C不但拥有全线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还在网络安全、云存储、云桌面、硬件服务器、WLAN、SOHO及软件管理系统等领域稳健成长。据知名调研机构IDC发布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WLAN市场增长迅速,同时,市场份额也逐渐向少数厂商集中。
(10)万兆网络安全教育扩展阅读
主要产品
1、云计算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是为企业数据中心量身定做的虚拟化和云计算管理软件。借助华三通信的研发与产品优势,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可以为企业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业界先进的虚拟化与云业务运营解决方案。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基于业界领先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实现了数据中心IaaS云计算环境的中央管理控制,以简洁的管理界面,统一管理数据中心内所有的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不仅能提高IT人员的管理能力、简化日常例行工作,更可降低IT环境的复杂度和管理成本。
2、路由器
从1996年推出中国第一款窄带路由器到今天,持续18年的市场考验和研发投入,华三通信已经成为全球路由器领域产品系列最全、解决方案最完善的领先者之一。据最新统计,华三通信中低端路由器累计销售已过百万台,高端路由器累计销售达三万余台。
3、交换机
华三通信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市场交换机已累计出货两百万台,2010年Q4市场占有率36.4%,交换机领域内综合技术实力和销售排名均达到业界第一,广泛应用于政府、运营商、金融、教育、企业和医疗机构,成为网络建设的首选品牌。
在国际市场经广泛进入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包括英国沃达丰、韩国三星电子、巴西机场管理局、美国夏威夷教育厅、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美国梦工厂、法国国铁、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法国欧尚集团、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客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