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家为什么不关闭滴滴平台
首先国家是支持高科技网约车市场的!所以他不会关闭滴滴平台。而国家要治理违法运营车辆和司机!是因为国家政策必须有网约车司机驾驶证和网约车运营资格证!才可以跑网约车!
如果没有证件是属于违法运营,所以交管部门肯定要查你了。滴滴平台是我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占领网约车市场的百分之90以上!国家如果关闭滴滴平台就会造成很多人下岗,也会对很多人出行造成困难!
国家现在是要出租车往网约车转变!除非还有一个跟滴滴平台一样实力的网约车平台,才有可能治理滴滴平台!不然不会关闭滴滴平台的!然而国家政策要网约车车辆和司机有正规证件!因为现在滴滴平台有很多没有证件的黑车!所以才会经常治理网约车司机正规化管理!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公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据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 App 由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现已被下架。官方公告显示,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2021年7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Ⅱ 如何看待网传滴滴为赴美上市把中国道路信息和用户数据泄露给美国
滴滴的行为令人气愤,网信办官方微信发文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国家网信办不会在没有证据,没有调查,没有核实的前提下说出“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请感受一下这简短有力的措辞,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恐怕今晚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听到这句话,晚上都睡不着觉。
各位可以结合知乎之前那个滴滴网络审查的回答就可以明白,非常多的人对具备行业垄断性质且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滴滴倒下,根本不算什么,影响不了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转。复制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滴滴跟玩似的,滴滴倒了反而会加速行业的改革、优化、规范。
滴滴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各位心里要有数。别真以为滴滴有什么芯片级的核心竞争力,连国家都要敬着它。
希望国家拿出扫黑除恶的气势来对待互联网企业违法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的行为,严查大数据杀熟,严查用户隐私数据倒卖,严查快递金融信息灰产,严查企业垄断。
你整治得好,老百姓就拍手叫好,老百姓才会更加拥护你。同时,也希望中国互联网企业认真想一想,究竟是用户离不开你,中国市场离不开你,还是你离不开用户,你离不开中国市场。
最后,千万不要觉得滴滴事件中的网络安全只有“国家安全”,人民不安全,才是真正的不安全。在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面前,不会管你姓马还是姓柳。
我国地图数据特殊性:
由于我国测绘资质的特殊性外国是一直拿不到我国地图数据的,GoogleMap中缅边界啥的甚至有商家出现在海上。
这是因为我国地图和GPS匹配时为了国家安全采用了和外国(一般是WGS84)不同的定位标准(GCJ-02,网络额外添加加密算法的为BD09/0911)。
GCJ-02会通过一套特殊的算法加密+偏移源数据,解密后才能正确显示在地图上。
如果是真的这次滴滴相当于至少直接把车能开进去的地方的GCJ-02偏移结果全都汇报了。
带来的直观后果就是如果美帝想要开战定位重大基础设施/机场/军用设施就更容易了。
Ⅲ 滴滴打车2019年的新政策
2019年滴滴率先发声:1月1日起网约车司机必须持有“双证”才能在网约车平台接单即“网络出租车经营许可证”和“网络出租车驾驶员证”。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货运 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09月09日由“滴滴打车”更名而来。
2020年2月27日,为了满足用户复工出行用车需求,小桔车服旗下的小桔租车已陆续在全国几大城市推出了“全国万台车 免费用7天”的租车服务。用户可通过小桔租车App或滴滴App进行免费预订。8月4日,《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发布,滴滴出行排名第3位。
2021年6月1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实现营收为422亿元。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公告称,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
据国家网信办通报,滴滴出行 App 由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现已被下架。官方公告显示,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 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2021年7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Ⅳ 滴滴遭网络安全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对公司会产生哪些影响
本来人们认为滴滴公司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上市,却万万没想到滴滴公司因为网络安全审查却面临着软件下架以及停止新用户的注册。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许多网友在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些网友选择卸载滴滴以及注销滴滴用户。
无论事情的结果怎样,这件事情总会对公司产生一定的非正面影响。比如公司用户为了信息安全考虑,也许他们会停止使用滴滴APP,公司的营业额随着用户数量的下降也会呈现出下滑趋势。最终影响滴滴正常上市。
总的来说,我觉得滴滴公司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导致滴滴公司的忠实用户数量有所下降,并且会造成公司的各方面遇到平静以及营业额下降。更何况市场上充满着大量的相同的打车软件,虽然这些软件的打车价格不尽相同,但是总会满足消费者打车的想法和要求。既然滴滴公司出现了比较重大的问题,那么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打车软件完成出行,这就会造成滴滴公司的用户数量有所下降啊。
Ⅳ 滴滴成立信息安全科技新公司,其目的是什么
近日,一些网友在天眼查APP上发现,滴滴成立了信息安全科技公司。该公司涵盖的业务范围有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等。从这些业务中我们可以看出,滴滴成立此公司的目的是希望拓展自己的业务渠道,拓宽更多业务范围,为将来滴滴的发展带来更多益处。
滴滴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有积极的影响。此次滴滴的这一行为相信也是许多用户希望看到的,因为很多人都想滴滴可以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来支持滴滴的发展,让他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Ⅵ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频繁指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本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凸显出相关部门的又一重视,无疑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施加一项重任和使命。
近年,随着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升级,相关部门对该领域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只有立法受到了监管,才能给企业带来管制和约束,从而为网络安全建设发力。
1、网络安全建设投入将提升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及最近的网络审查事件,会让企业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依据目前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条例,来完善和整改自有业务的缺陷,以防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突然袭击”。这对于自认为没有攻击价值的企业明显是个很好的管制,不再吝啬投入预算于网络安全工作。
2、网络安全再次引起重视
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网络安全再次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滴滴早已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该应用,“滴滴出行”通报被下架整改,大范围普及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可逆向而行。此外,也给相关处罚企业和其他广大企业一个提醒,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
3、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防范网络攻击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近期被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均于近期在美国上市。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都将时刻约束着企业,企业的系统、网站或APP等业务支撑平台都应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来做好相关工作。企业做到自身内部审查,发现安全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在网络安全审查面前才能从容应对。
Ⅶ 如何看待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相信很多朋友在生活中都会用到滴滴出行这个app,因为他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面改变了,或者影响到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是现在一家比较着名的互联网企业巨头。最近国家相关机构宣布称,将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那怎么样去看待这件事情呢
一、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很多人都说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确实我们因为这个时代也享受了很多红利。很多企业也充分利用了现在这个时代的特点,在他们的经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数据这个大宝藏。可以说,如果谁可以在数据上面获得更多的价值,挖掘到更多有意义的价值,将会很大程度到影响到这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大家都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所以很多企业都会去收集用户的数据信息,但是同样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很多时候他们收集的信息并不是他们所必需,如果任由这些企业无限制,无底线的去收集用户的信息,可能会对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害
Ⅷ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滴滴事件何时才能尘埃落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托于互联网的平台,我们在获得信息的时候,总是会非常的及时和非常的快,能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相关的信息,比如说这段时间在网络上非常让大家关注的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这件事情更是让大家非常的关注,很多网友都想知道滴滴事件究竟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尘埃落定,实际上想要尘埃落定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不过至少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不应该过分的去担心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总会有一个结果的,只不过在结束审查之后,究竟要多长的时间,我们必须还是要等待之后才知道。
Ⅸ 近日,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滴滴以后还能重新上架吗
进行安全审查是为了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堵住滴滴在运行期间信息外流的漏洞,因此在审查结束以后,滴滴重新上架运营的可能性还是相对较大的,只不过短期内很难结束这一轮的审查,尤其是审查结果的严重程度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即便滴滴目前已经处于被审查的状态,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也并没有采取一棒子打死的处置措施,这就说明依然存在重新上架的可能,至于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只要能够及时整改并不会成为企业无法上架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滴滴重新上架运营还是应该持乐观态度,至于此次的网络安全审查,究竟何时结束以及会审查出什么样的内容,则只有时间给出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滴滴重新上架的时间节点依然无法明确。
Ⅹ 我国已对滴滴、BOSS直聘等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知道,其实现在人们出行一般都会选择乘坐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而且现在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安全问题了,因此现在国家为了能够保障人们的安全,就对各种各样的车子进行了相关的审查,那么当我们在网上看到我国已对滴滴boss直聘到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就是这意味着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我个人的了解中,一般这就会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危险事故发生,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要更多的去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对每个人而言,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对我们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当然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要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每当我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的时候,先要考虑一下他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