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怎么办
网瘾络综合症完全是人为的,只要加强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发生。1、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2、注意操作姿势。荧光屏应在与双眼水平或稍下位置,与眼睛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敲击键盘的前臂呈90度。光线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击键盘的频率不宜过快。3、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4、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5、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休息。6、一旦出现IAD,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网瘾的病因很多,可以总体归纳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内因主要是指满足感缺失、生理及人格方面的影响。
Ⅱ 青少年很容易沉迷于网络,特别是一些大型游戏,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
想要孩子学习好,家长其实就应该从孩子的行为上去帮助他们,就比如有的孩子他非常沉迷于网络,甚至是一些大型游戏,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出一些举措去防止他们沉迷网络。
家长在教育孩子,不要玩游戏的过程当中,一定不要展现出太过于敌对的想法。如果太过于敌对的话,孩子也会因此对家长形成一种敌对的想法,所以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但是这不是说让家长跟孩子一起沉迷于网络,而是跟她探索在游戏当中的乐趣,才能够有所帮助。当家长理解了孩子在游戏当中乐趣的时候,才能很好的体验孩子在游戏当中想要获取的东西,这样的才能针对性去解决他沉迷网络的问题。
Ⅲ 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1.首先作为青少年应该有自己青少年的意识,现在正式学习最好的时候,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吗,只有意识正确了才不会被网络的诱惑带偏。所以青少年在面临网络是要以学习为重。
2.限制上网时间
对于青少年来讲,更多的时间应该用在学习上而不是整天的沉迷与网络世界。也许你会说窝上网只是看资料,所以时间可以自己来安排,但是窝告诉你,现在网络上的各种游戏,各种娱乐广告那么多,你可能会抵挡不住它们的诱惑,所以限制一定的上网时间是很有必要的。
3.上网查资料
对与青少年来讲肯定会有好多东西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每天上上网查下资料,无穷无尽的网络知识对你的帮助肯定是很大的,网上还会有你需要的题库,在网上做做题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对眼睛都是有一定的伤害的,所以最好是看15-20分钟休息一下再看。
4.看新闻
青少年在网上看看时事新闻,了解世界和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能开阔自己的见识,这对你的帮助是很大的,不但是你的学习成绩大增,而且你知道的事情其他同学不知道岂不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吗!有句话说:有文化的人不懂得实时新闻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这就凸显了看新闻的重要性。
其实青少年上网倒不是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在学习之余还是可以上网玩玩游戏,看看视屏之类的来放松一下,就当休息,岂不是很好的事情吗。作为青少年一定到抵制不良网络诱惑,抵制不良网站。
Ⅳ 请用哲学中矛盾的观点,谈谈如何消除网瘾,
网瘾即是对上网产生极大兴趣的一种表现,此瘾有害也有利,即过度上网会影响其它正常生活,绝对不上网将会不知日新月异产生的信息,落后信息时代的主流,故适当上网,适当按排上网时间是解决''网瘾''的关健。这即网瘾的潜在矛盾:过渡上网与不上网的矛盾是''网瘾''矛盾的普遍性,当你重视了上网过长的危害后,就应寻找合适的上网方法,与网瘾做斗争,将有害向有利方面转变,逐渐达到正常上网规道上来,这即矛盾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常的合适的上网与过渡无限的上网''网瘾''有本质的区别。
Ⅳ 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小编这里有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现在的生活条件相比之前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了很高的提升,电子产品娱乐设施也是越来越多,让很多的学生都非常的着迷。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兴趣,而是每天沉迷于这些网络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一些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孩子沉迷游戏,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法。跟孩子去沟通,这样才是有效的,如果一味的责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对我们更加的厌烦。起不到很好的效果。这个办法,家长们可以来看一看,对于孩子沉迷网络游戏还是非常的优秀的。
Ⅵ 高中生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你每一个周出去少玩一次,是不是可以?一开始拒绝上网是不可能的,因为网瘾也是瘾,是瘾就是会痴迷的,这个网瘾最长的时间是10年。但是你不能任由网瘾发展,因为你只有一年的时间就到高三,之后就考大学了,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每个周减少一次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间,把这个时间放在哪里呢?放在你最喜欢的科目上,无论是哪一科目,无论是三大主科还是你选择的其他科目(现在高中一般是6选3,辅科什么的,那么你就选你最喜欢的科目),你就在这段时间里学这一科目。
Ⅶ 中学生网瘾如何解决
对中学生家长来说,还有比孩子沉迷网络更让他们烦恼的事情吗?恐怕是没有了。面对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1.认清本质
沉迷本质上是注意力的分配问题,网瘾也是如此,无非是孩子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网络游戏上。
和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说,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不和睦,性格有缺陷等等)比起来,孩子在网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刺激和快乐,尤其是成就感和荣誉感,而这些是现实生活给不了他们的。
认清了沉迷网络的本质,家长们就不必惊慌。
总是,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家长们如果能正确带领孩子认识网络并使用网络,那么孩子将受益无穷。
Ⅷ 高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说明孩子在其他方面是空虚落寞的,比如说:亲情、温暖、理解、信任等因素,孩子缺少这些条件因素,就会在其他方面去寻找自我存在的感觉,或者是自我价值感,比如说:游戏、赌博、吸毒、打架、心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等,在这些因素里面,一个是心理空虚,寻找自我存在感,一个是麻醉自己,减去心理压力。
只有这样,才是改变孩子当前不良嗜好的最佳方法,再晚一点,谁都无法挽回,只能听天由命!!!!
Ⅸ 沉迷网络的哲学思考或追星的哲学思考
一、网络,我们都在同一个方向迷失
在小说家雅克·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中,以一种讽喻式的笔法敲击着网络电信时代精神文明的暮钟。与我们一样,他也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的那些文字,也许是他的轮椅令他的屁股坐立不安又或是屏幕视觉引发的疲劳综合症,人一痛苦,就会有哲学式的思考。
我不知我的轮椅怎么了,在我敲打关于网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德里达,想起了明信片。我没有确切地读懂那本小说所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我知道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事,一如明信片一样,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而另一些东西在时代的门缝中挤了进来。在我坐车经过海边的一座山庄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广告标语:走近自然,品味人生。字很大,天高云淡海水蓝的背景,引人注目。我知道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走近自然,而是向另一个迷城走去:网络。
在我的网络生涯里,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在网络里挣扎、浮沉,在那群浩浩的队伍中,这其中也有我自己;听到过不少人都在叫着戒网,然后,一个ID消亡,另一个ID重生,人来人往,我知道他们还是躲在网络的另一端。网络生命力的顽强在于可以重生,正如蝉蜕一样,当厌倦了一个自己(ID)的时候,另一个自已(ID)又产生了。它的生命过程经历新奇——激情——平淡——疲惫——厌倦——消亡——憩息——重生等几个阶段而循环不息。对于网络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总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热闹与舞台。这象极了那些漂泊旅行者,对一个地方熟悉到乏善可陈没有感觉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启程了。不同的是,这样的行走,更方便更容易也更令人诱惑。俄国有一篇小说是《不穿鞋的行走者》,说的是出行是需要扔掉很多精神包袱的。相比于网络,人困在现实中,因为生存、责任、社会的目光等因素,因而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行走者。
很多时候,网络既象一片森林,又象是沙漠。森林中千奇百怪丛草蔓生,当我们途经森林的时候,我们抵抗不了新奇而又刺激的诱惑,我们为眼前出现的从末有过的各种景象而感到欣喜万分,而忘了自身所处的环境。我们以为自己抓到了很多东西,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只不过是一片沙漠,走进来易,走出去难。
我们都在同一个方向迷失。一九九九年,我的一个朋友因沉迷于网络而最终导致轻度精神分裂症后,写下了这一句,一首诗歌的开头:“我读到了一种忧伤,感到一阵阵的心悸,这样的情绪迅速的燃烧起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年,更多的人在网络中走不出来。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上网来的感慨声,此起彼伏,也许,他们只是一时的情绪抵触,一时的牢骚发泄。而灵魂却仍在网络中游溺,无法自拔。的确,这是一种迷失,是以忘却时间、青春、家庭、理智甚至爱情、婚姻为终极目标。这样的迷失是悄无声息的,在下意识里,由不得你抵抗或者疑虑。
一个时代产生了,一种精神正在消亡。伴随着一些东西的消失另一些东西正在滋生。网络三分天下,在这个宏观的超时空的纵坐标系中,很多人的灵魂都被钉在三点上:游戏、聊天、论坛。当一大堆人群走向同一个终极方向时,总会有一些回头者摇旗呐喊:给他们一把照妖镜!
精神依附在网络何处?没有人能给出照妖镜。尼采说,上帝死了。因此人类只能对自己负责,每个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
二、游戏——是从虚拟走向真实,还是从真实走向虚空?
一直在想,是什么使人们沉迷于游戏、乐此不彼呢?
青年文摘里有一段话,说的是人过了三十后,就要承认自己平凡。不要再老想着自已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创出一片天地来。先不论这段话有多少道理,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想法,梦想着自己的不平凡。苏州病人在虚拟日记中写过一段文字:在一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都市里每个人都无法再回复到曾经的平静中去,说做到平静与无欲则是很虚伪了。平静只是视觉外观上的,搭建文字的架构再精巧也还是映射了我们内在的虚弱真相。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总是平淡的,如一杯白开水。生活的无聊,恰巧是在于没有故事发生;当真正有故事来临的时候,也许痛苦与疑惑也接踵而来,这真是要命的生活矛盾。而游戏的魅力,就是在于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故事”,让我们身临其境,却又不必担心那些“发生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负加的痛苦与压力。虽然,人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总有各种不同的理由,却离不开前面所说的大前提。这就象哲学命题“生存权”与“发展权”一样,没有了“生存权”,也就谈不上“发展权”了。
由大前提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小理由,也就比较好理解了。一种是体验人生的观点。现实中的阅历毕竟比较少,为了增加阅历丰富人生,而让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又得担风险。没有多少阅历的人,总是会被人嘲笑的。看来,网上游戏是最佳选择了,当然,最初玩的时候,也许只不过是好奇心的驱使。网友苍桑说“在游戏中看人性,更直接一些”。所谓直接,就是在现实中你也许看不到的场面、人性的纠缠、人性的善恶争斗,在游戏中却能一一看到。这就象小说,尖锐的矛盾冲突是通过集中的故事表现出来的。角色扮演者都知道,再恶,也不能跳出屏幕给真实的人捅上一刀踹上一脚;再善,也不用花钱或者给自己带来多少损失。于是,善与恶在网上得到了无限制的膨胀,满足了人内心的各种欲念,上演着一幕幕悲欢离合剧。当一件事物没有底线标准的时候,就会向极致发展。正因为游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人们才会去尽情的体验,过把瘾也不会死。曾一度沉迷于游戏的江月说“游戏人生,人生如戏,有时在这些游戏中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但也有很多游戏之外的东西,能增长见识,丰富情感体验。”要在游戏中体验精彩,就得投入,不投入也就什么都体验不到,一投入,就易着迷。曾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网吧老板看到有一个年轻人在上网的时候,失声而哭。老板问他发生什么事了,青年人答道,他在游戏中的爱侣被仇敌追杀而亡。呵,多么“珍贵”的泪水,多么“真挚”的感情,真够投入了。
另一种则是在游戏中获得一种心理平衡,寻找一种认同感。譬如,成都晚报曾有一篇文章《传奇帮主“巨款”保王位》,说的是成都网络游戏玩家扬“胖子”,“胖子”是他的诨名,曾经是成都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的副总。因为玩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传奇”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面对着记者的采访,他仍然坚持说:“如果我能够在行会林立,有几十万人参加的混战中独占沙巴克城,我就是一个优秀的将军;如果我能够长期坚守这个代表荣耀和权力的城市,我就是一个最优秀的国王。”他在网络世界中带领“部下”企图找回现实中失落的辉煌。这位网络中的绝顶游戏高手,曾经在现实中凭双手打下一片天地,只是打天下易,守江山难。不久之后,他的业绩急转直下,令他疲倦不堪。当接触到游戏后,在网络中重新拾回到他的信心与荣誉。后果则是,他的妻子与他离婚,公司开除了他。有人问他,这一切为的是什么?他回答的是:“梦想。”梦想,如此崇高的字眼。这个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词汇,却在网络中重新散发出“光芒”。
有人说,在网络中,更能发挥出一个人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很轻易地就能在某一个“领域”成功。在一个喧哗而又浮躁的年代,很多人都需要获得一种认同感,期望着众星捧月的光环。在通往“梦想”的山巅,人的本能是避开一条荆棘横生的路,而选择捷径。而网络游戏,正是这样的一条捷径,在游戏中,可以过一把英雄主义的梦,或者当一回令出必行的霸者。在纵横网络游戏的同时,向众人昭示着自己的智慧与才智。
游戏,是从虚拟走向真实,还是从真实走向虚空?对于体验人生的来说,他们的答案或许会偏向于真实。只是他们忘了,一切的人性判断,是不能基于一个虚假的前提的。人的内心,永远是在善与恶中两种方向左冲右突。很多时候,网络中的一切,只不过夏娃受了蛇的诱惑。而后一种在网络游戏中获得成功感的人,只不过是在逃避现实。人类是最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当一个受了欺骗的人高叫,“不,我决不再相信什么了”,他的确是在相信着自己的“不相信”。呵,很滑稽,是不?
古人有过一句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人在快乐的时候,人在沉迷的时候,是不愿意睁开眼来看看的。只愿就这样子一直下去,哪怕是坠落。直到冰冷的现实将自己拉回地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空。抽一把单刀,纵横一回蝴蝶翻飞溪口的江湖,岁月却漂白了白发。
三、聊天,沉迷于语言的泡沫
看过一部默片,即无声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象一根细针一样击打着我的神经末梢:那里面的人在疯狂地舞动着手势,无序而混乱,都在竭力地表达着一些什么,却淹没在人潮中。这是一个孤独的时代,也许每个人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无声的或者有声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声音在人潮车流在淹没,希望有人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可悲的却是现代的人群都有一种相似的“豪猪心态”:在冬天的时候,一群豪猪因为怕寒冷,就会相互靠近而取暖。挤得太紧,豪猪身上的刺就会彼此刺痛得嚎叫起来,于是豪猪们就会在痛时相互走开。过不了一段时候,豪猪因冷又相互走近。这样的过程是不会停止的。
网中人是不是豪猪?恐怕是有些相象的。网络里的聊天,不但解决了人类渴望交往的内心欲望,它的优势在于每个人都可以戴上一层面具。一般而言,聊天的对象也许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在同一个单位,不在自己现实生活圈子的范围内,在倾诉内心的时候,就不会担扰这个人将自己的内心隐密说出去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网络的聊天,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它不仅可以无限制的制造语言垃圾,发泄内心淤积的情绪,而且,只要我们愿意,从各种名着或者各种经典影片中摘抄一些对话,每个人的言语都可以变得,风趣幽雅,妙趣横生。一些平时在现实中口讷的人,在网络中也能滔滔不绝,舌灿莲花。
网络的聊天,不但可以解决渴望交往、排遗孤独无聊,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必去担心聊天对象的后备输送。随便去哪个网站,随便从oicq上找几个人,人总有孤独的时候,总有相似的一面,因此也总有谈得来的时候。当对一个聊天对象产生厌倦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象现实中那样麻烦,只要随便打几个字,或者将此人从oicq上删除,就从此天各一方。谁也见不到谁的表情。
有了以上所说的网络聊天的种种优势,因着人的孤独与寂寞,因此很多人都沉陷在聊天中。大凡是沉迷过网络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群称兄道弟呼姐吆妹的人,因一时的契合,在聊天室中高谈阔论、谈笑风生、互吐心事直至东方晓白,方意兴萧索。语言泡沫的产生,是借助于一定的情境的。在那情那境,无可否认,绝大多数人都是真情实意的。人类的沉迷某一物事,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在渴望着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的欲望驱使。越是真实越是美好的时候,人类也就越会放松自己,一任自己如此沉陷下去。却不明白,一切的真实与美好,都具有时效性,都只是短暂的一刻。没有一种节制与限定,事物就会变味。这就正如网络聊天,当长久的沉陷之后,回过头来时,这样的语言,只不过是一堆任人拼搭的褪了色的积木。更刻薄一些,就是王鸿生教授所说的“岂不是一场即兴表演,一片虚张声势的叫嚷?”
曾经写过一篇《十四万字的爱情》小说,讲述的就是因聊天而陷于网恋的故事。在语言泡沫中沉溺而挣扎。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表达,却又不知在表达一些什么,也许这就是被一些学术专家评定的“失语”时代。沉迷而又无法自拔的人,往往是缺少对一种事物的深刻认识,治标不治本。在《交往者自白》中有一段话令人深思:害怕孤独的人总喜欢寻求交往,但交往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克服,有时反而加深了孤独,它驱走的往往是寂寞。
四、论坛,披着文化的外衣一路狂奔
网络时代,在文化的路上,狂奔的人是很多的。
参与过一次网络文学是否会取代传统文学的辩论,我笑言网络文学是穿着小马褂就以为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新潮流。网络文学君临天下的时代会不会到来,这是一个末知数,可以看到的却是不少人一心扑在论坛中上九天揽月下五海捉鳖。网络论坛的出现,无疑是在时间的灰烬中点燃了很多人的作家梦,栽培了无数前仆后继的文学青年。当然,不是在论坛里混的每一个人都想成为一个专业写手。其中,有些人也只是灌灌水,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结交一些朋友或者纯粹是为了消磨时光。
论坛的自由导致了网络文化繁荣与泛滥。人们在此逗留,完全是因为,发表什么文章,再也不需要如过去步入圣堂一样艰难险阻。也没有多少编辑对这些文章掐头去尾。一经发表,立即有人随声附和,大声赞好。怎么说文章也算是人家自个儿的“孩子”,有棒有赞,心里面就会变得舒坦。大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欣喜心情。前面说过,每个人都有着社会的群体认同感。表现在论坛方面,就是求得一些点击率。希望自己的文章一贴出去,鼠标就蜂拥而至。且时不时的要回头来看看有些什么人回了一些什么话,能不沉迷吗?俗话说,在林子里呆久了,也会来几句鸟语。刚来论坛的新手,也许只是看看文章,然后就发现,哦,原来文章是这么写的。再过一段看得多了,心中不免纳闷,咦,原来文章还可以这么写。慢慢地自己就开始写那么一豆腐块的文章,呵,原来文章真的是这么写的。我也可以写啊,还不比别人差嘛。一个新时代的网络写手就这么诞手了。
文章叫好叫坏,众人的目光扫视之下,契合了自己的心情,自免不了有人来相和。再说了,一如网友二泉所说,在网上贴点文字本来就只花钱不挣钱,你看了还要说几句风凉话,你还有没有良心?其实,在论坛,大多人也只不过是混了一个熟脸,晃得久了,也许会有这么一帮子人跟着转着,阳光也跟着灿烂起来。要离开的时候,也就有难舍难分之感,更多的人是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了。
对于论坛,其中有些部分与聊天是相似的,都是隶属于于文字的交往。一种是即兴式的表演,一种是经过了修饰巧扮描眉画目隆重出台。人们往往认为这些是触及了灵魂的深处,以为在荒芜的沙漠中找到了珍贵的水源,却不知网络恰巧是灵魂的吸盘,越陷越深。在文字交流热闹的背后,在印象的视网膜冲击中,我们任自己沉浮、梦游。这是一群精神的盲者,失语症患者,已想不起生活究竟为何物记忆丢失者,一群闹夜惊的人。
五、结束篇——戒网难,难于上青天
据说,人已被逐出自己的家园了。但人真的被逐出家园了吗?人们把自己创造的一个隐喻当成了真实,结果倒是真正地失去了它。——节选自王鸿生语。
和朋友闲聊时说起网络,她说,再也找不到比网络更好玩的地方了。是的,正如一句很通俗的话:网络很精彩也很无奈。在网络中,一生中没有遇到过的,一年中有可能全部遇上了。只要愿意花上时间、精力,就可以在网上扮演任何一种角色。也许正因为网络好玩,也因为网络允许人消亡、重生,因此才有了戒网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人们可以选择生存于网络的任何一种形式:聊天、游戏、论坛。一个地方厌倦了,又可以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一段时间累了,又可以消隐积蓄力量再重生,寻回当初的感觉。当人们找不到一片更好玩的地方更吸引人的事物时,就会流连忘返,就会沉陷于其中。为寂寥的鞭子所抽子,出没于一座看不见的虚拟的城市中,恍若一个癫狂独舞的精灵,寻找遁身的法门。
曾经写过很多篇关于网络的文章,也戒过网,并反反复复。在一篇《告别网络的岁月》中写道:在网络里所有的孤寂与内心里的欲望都被唤醒,却找不到一个出口,所有的伤痛被一层一层的剥开却得不到医治的方法。在你完全进入net这扇充满诱惑与美丽的门后,有一天你不得不回归现实时,你才发现通向平凡幸福世界的门一扇扇在我面前关上了,发现自己其实被放逐在了孤寂的荒野里,周围是冷硬的铜墙铁壁。
也许只有走过,才会真正的保持与网络一定的距离,才不会沉陷在网络里任自身沉浮,才不会放弃身边的事物,却把手伸向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有信念的人,总是会跟着自己内心的欲念而走,飘飘荡荡,浮游于世,而有信念的人,却在荆棘中前行。生活中的幸福是什么,一直没有人能告诉我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叔本华所说的,学会适当的节制与控制自己,能有效的帮助我们敲响生活的幸福之门。
Ⅹ 初中生沉迷网络游戏怎么办
初中生玩游戏更可怕,在初二就玩游戏,而初二这个阶段却是很关键的时期。如果初二玩游戏上瘾,那么到了初三基本上就不学习了,而且初中的孩子自制力比高中生、大学生都差很多,所以能够去自制自己不玩游戏的初中生并不常见。有这样的人的话,应该是把游戏当做乐趣,而不是沉迷。通过你的描述觉得你是沉迷于游戏当中了,所以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你的精力转到学习上具体的办法。
第3个就是在每一周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是不玩游戏的这个小目标,一定要给自己的奖励奖励的东西,学习用品或者是喜欢的一个小物品就好。这样就会给自己一个正面的动力和暗示,能够更好的帮助自己解除这个隐,这个网瘾你可以隐藏着,隐藏到了大学以后,你再释放你这个音,我会觉得更好。你觉得呢?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你的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