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如何抵御网络低俗之风
你是写论文吧,在网上找了篇讨论这个的,作者是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博士生导师,根据你的要求自己再改改
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仅靠一两次“突击”或“一阵风”式的整治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网络低俗之风的形成由来已久,要从根本上消除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网络低俗之风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网站往往会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故意发布一些低俗内容来吸引点击率,加上部分网民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淡薄,常常不负责任地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低俗信息,这就给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尽快构建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下大力气把这项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当前,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战役”已经初见成效。要使这一战役取得彻底胜利并使其成果得到长期巩固,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尽快建立健全整治网络低俗之风的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合力负责机制。整治网络低俗之风首先必须明确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负起责任,主动做好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建立网络管理责任制,明确任务职责,定期检查考核,坚决杜绝各种放任自流和不负责任的现象。
二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网络内部管理、规范网络自律措施是消除网络低俗之风的重要环节。各网站要坚持自我约束,实施行业自律,健全网站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和发布流程,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科学的内部考评机制,绝不能以访问量作为从业人员考核的唯一标准;加强对网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编辑低俗内容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严厉处罚。
三要建立健全多维监督机制。网站要将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网络信息公众评议、公众举报等制度,发动群众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督;开设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建立全天候举报制度,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不断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加大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整治行动的积极性;加强舆论监督,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在全社会形成抵制网上低俗之风的良好氛围。
四要建立健全定期清查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网络监管机构,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本地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进行调查摸底,清理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并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落实责任,对有害信息发现不及时、不处置的迅速进行整顿,对违法网站依法关闭,对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对网上传播低级趣味信息等不良行为采取警告、整改等方式予以治理。
五要建立健全审批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出版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时政论坛的审批管理,加强对网上视听节目和影视网站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违规网站的查处工作,规范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的经营行为,督促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六要建立健全巡查跟踪机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建立网上巡查跟踪制度的做法,如德国联邦内政部和联邦警察局就24小时跟踪分析网络信息,并调集相关力量成立“网上巡警”监控网络内容。我国各重点网站、论坛应设立网上“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做到网上主动接受群众举报、求助,网下对群众举报的有害信息及时处置。
七要建立健全文明宣传机制。各网站要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网络要有的放矢地对广大用户尤其是未成年网络用户进行正面教育,增强他们自觉分辨和抵御淫秽色情信息和有害信息的能力。要宣传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坚持文明办网,努力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
八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互联网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协调性、联动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各地网络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管理协调机制,健全信息通报和处罚联动制度。
九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机制。当前,我国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总体来看还不够健全。执法资源不足、执法协调不够、执法速度不快、执法成本过高、执法手段相对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网络违法犯罪成本过低,信誉体系和追责体系还没有健全起来,这是导致网络内容低俗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消除这种现象,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网络法规体系,以便有效保证网络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要建立健全查办惩处机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现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进行查处和严厉打击,尤其要重点打击网上团伙犯罪,捣毁网上淫秽色情窝点。对那些群众举报集中、影响恶劣的网上淫秽色情案件线索,要集中力量,迅速侦破,努力健全打击违法、震慑犯罪的长效机制。
(作者系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博士生导师)
2. 针对短视频文化低俗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加强文化建设
,加强用户账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3. 说一说如何如何规范和整治网络文化
网络实名制。
很简单的措施,可惜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
网络实名制根本没有推行。
4. 同学们怎样正确面对低俗文化现象
国家: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加大对网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等。互联网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同时,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责。学校:加强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文明教育,开展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低俗信息及其它不良文化的抵抗能力。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上网,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当发现孩子浏览网络低俗信息时,要及时劝阻。网民: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善于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充分认识到网络低俗信息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浏览,不传播网络低俗信息,做一个文明守法的网民。
5. 如何看待网络文化低俗之风整治活动
我国政府开展整治互联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体现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现。②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③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体现了政府履行政治职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蔡名照说,网上低俗信息不仅有悖于社会公德,而且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蔡名照指出,一些网站钻政策法规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发布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甚至低级下流信息,严重败坏网上风气。网上低俗之风泛滥,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殃及千家万户,祸及子孙后代,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广大群众反映强烈,许多家长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强烈要求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加以整治。
蔡名照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网上低俗之风泛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充分认识整治网上低俗之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把此次专项行动组织好、开展好,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6. 要怎样克服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
①国家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 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
②文化生产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 生产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公民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 朽文化的能力,自觉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7. 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教育部于2014年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语言状况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粗鄙化需要治理,规范网络语言的必要性逐步得到社会认同。低俗化的网络语言,误导广大受众,不应任其泛滥。治理网络语言粗鄙化,是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网络语言是一个阶段内社会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投射,是网民交流不可缺少的要素。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语言随之日新月异,富有想象力的网民创造了“蛮拼的”“给力”“点赞”等一大批简洁、清新、向上的网络语言。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成为沟通心灵、传递友善的工具。 但与此同时,“逼格”“尼玛”等粗鄙化的网络语言广受诟病。这些低俗的网络用语,或是情绪发泄式的网络谩骂,或是以恶意中伤为目的语言暴力,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部分网民的消极情绪,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低俗化的网络语言充斥屏幕,人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特别是一些青少年,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保有好奇心,对新鲜网语接受快,容易不加辨别地使用网络语言。长此以往,难免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治理网络语言粗鄙化,作为网民,应自觉抵制低俗的网络语言。古人云,言为心声,语为人镜。一个人的修养离不开语言的文明。无论是在虚拟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用文明的语言与他人沟通,这是一条底线。负有公共责任的各类机构,应充分发挥作用,携手遏制低俗网络语言的蔓延。 网络不是单个网民的“自留地”,而是数亿人的“公地”。使用网络语言,应恪守普遍被社会认同的公序良俗、道德规范和语言文明,扫除低俗的网络用语,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回答不易,望采哦! 希望令君满意!你的采纳,就是我的缘动力!!期待解决你的问题
8. 如何才能有效揭制网站的低俗之风给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建议
首先,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大力度加强对网络监督管理,利用三结合网络建立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由司法人员、教师轮流对网吧进行监督,看是否有非法图片、信息、视频等,一经发现随时举报;看是否有青少年进入非法网吧。
还有次各中小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信息课教师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创设出适合本学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各中小学微机室每周二、五课外时间向学生开放各一小时,由教师监督,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
第三,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家长起到了示范、监督作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家长也学会上网,而且是文明上网,上文明的网、绿色的网,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最好的老师。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它大大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堵疏并举,合力打造网络文明环境,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农村青少年学生将会有一个晴朗的网络天空。
并且倡议如下:
1、不上传、不下载、不观看网络低俗内容;发现网络低俗内容及时向网络管理部门和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等地方进行举报。
2、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参与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未经同意不通过网络透露他人**,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3、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有用知识;与网友讨论、交流时做到友善、坦诚,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4、认真践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坚持自我约束,树立对待网络的正确意识,在学生中营造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
让我们携起手来,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网络而努力。
PS: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现实生活中的低俗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抵制,比如一些场所(例如:理发铺、足浴店 等等等等),坚决不进,远离它们。
9.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要怎样克服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
①加强互联网阵地建设和内容建设,。(2分)(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传媒等思想文化阵地,唱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也给2分)
②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规范文化市场秩序。(2分)(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方面的需求。也给2分)
③网络、电视媒体等文化从业人员和单位要加强行业自律,创建文明行业。(2分)
④作为公民,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影响。
10. 如何抵制低俗网络文化
——马家庄乡中小学堵疏并举打造网络文明环境
随着我国政府对网络环境净化工作的不断介入,“健康上网,拒绝网瘾”专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在大力打击之下,一些网吧老板却钻政策空子,“积极开辟农村市场”,农村青少年学生因缺乏网瘾抵抗力,辨别是非能力差,上网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马家庄乡中小学针对学生在上网时存在的问题,积极教育学生认清网络利弊,科学合理上网,倡导网络文化, 堵疏结合,多措并举,不断抵制网络低俗之风,营造了一个家长放心、学校满意的网络文明环境。
首先,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大力度加强对网络监督管理,利用三结合网络建立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由司法人员、教师轮流对网吧进行监督,看是否有非法图片、信息、视频等,一经发现随时报警;看是否有青少年进入非法网吧;
其次,各中小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信息课教师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整合,创设出适合本学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各中小学微机室每周二、五课外时间向学生开放各一小时,由教师监督,引导学生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
第三,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家长起到了示范、监督作用。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家长也学会上网,而且是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绿色网,通过言传身教做学生最好的老师。
网络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它大大充实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堵疏并举,合力打造网络文明环境,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农村青少年学生将会有一个晴朗的网络天空。
在此提出倡议如下:
一、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网络低俗内容;发现网络低俗内容及时向网站管理部门和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
二、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参与不支持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不通过网络窥探他人隐私,未经同意不通过网络透露他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注意文明用语,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
三、积极通过网络传播文明风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有用知识;与网友讨论、交流时做到友善、坦诚,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四、认真践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坚持自我约束,树立对待网络的正确意识,在学生中营造出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
让我们携起手来,上文明网,文明上网,坚决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网络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