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不清楚你提问的目的是什么,两个路由器之间,纯6类以上网线,100米以下,可以上网,网速衰减严重,很少有人这样做了。
2、多数的方法都是路由器A--1米左右的网线---光电收发器A---光纤----光电收发器B--网线---路由器B。
3、光纤的成本不高,两端可以用冷接方式(热熔方式需要机器),无距离限制。
㈡ 有线宽带连接最远距离是多少
你好,QQ达人很高兴,为你解答!
如果是普通超五类的线的话,最长不要超过100米,500米太长了,直接拉一根线肯定用不了,最好叫电信公司帮你连接,他们肯定有办法的!
如果帮到你了请采纳,谢谢!
㈢ 普通网线的有效距离是多少
一般在80-100m左右,超过100以后理论上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信号不稳定。上网时网络时好时坏。
2、网络信号衰弱,连接不上服务器。
3、没有任何信号。
如果超过不是特别长的情况下,可以在网线间加装交换机或者中继器,起到一定的信号放大作用,距离实在过长的,只有考虑光纤了。
㈣ 宽带用网线连接有效距离是多远
双绞线100m以内,一般都是50m的,超过100m损耗太大几乎没法用。双模光纤2-3千米最好,单模几十上百公里。
㈤ 有线的路由器能接多远。
理论上是100米,超过100米信号就衰减得厉害,不实用了。
㈥ 手提电脑用有线网络时,网线传输最长距离有多少米
理论上,网线的最长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如果网线的质量好,抗拉性和屏蔽干扰的性能强,最长的长度可以达到120左右,不建议再长。
网线不能过长的原因:
电脑能识别的语言就只有0和1,网络得传输信号就是0和1。这些信号通过网线的时候变成了电流,而网线的电流强度是-15v和+15v之间,电流通过网线传输的时候会有电阻。所以,根据高压输电原理,线路越长,就要用越大的电压等级来输电。如果网线过长,但是这么低的电压,就会导致信号减弱,直至丢失。因此网线不宜过长。
㈦ 网线距离最长可以多少米
从家用的路由器到电脑之间的网线最长可以达50米。
连接局域网网线必不可少,双绞线是由许多对线组成的数据传输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对绞来抵御频率小于25MHz以下电磁波干扰,价格便宜,被广泛应用。它是用来和水晶头相连。
T568A和T568B是双绞线端接的两种标准;它的连接方法有两种,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
当网线超过90米时,会使网络信号衰减,干扰增加,传输数据容易出错,到时上网卡顿,网页出错,给用户造成网速变慢的感觉。直通线缆的水晶头两端都遵循T568B标准,交叉线缆水晶头一端遵循568A,另一端采用568B标准。
(7)有线网络连接距离是多少扩展阅读
局域网其它类型中常见的网线:
1)同轴电缆:由一层层的绝缘线包裹着中央铜导体的电缆线;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也便宜,同样被广泛使用;
2)光缆:是目前最先进的网线;因价格便宜,得到普及。由许多根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即光纤外加绝缘套组成的。
㈧ TP -LINK路由器有线传送距离是多少
网线理论最大100米,实际考虑网线质量95米就可以。
但是在布线中为了延长传输距离,也就是在每100米(实际90米左右)加一个交换机,信号可继续延长!只要小于100米就可以!
所以TP -LINK路由器有线传送距离单根最远95米
㈨ 两个路由器用网线连接的距离最大为多少
100米以内。这个是理论值
实际上根据网线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有一些差池,多或少都有可能
但一般为了保证网络质量,都不会超过100米
㈩ 有线网最远的距离是几米可以连接
有线的只要有网点的地方都能连接太远了别人没这么长的线就不会为了你一家单独给你搞这么长的网线了用无线网卡吧
无线网卡定义
所谓无线网络,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构成的无线局域网(WLAN),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只可惜速度太慢。
无线网卡是终端无线网络的设备,是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下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进行上网使用的无线终端设备。具体来说无线网卡就是使你的电脑可以利用无线来上网的一个装置,但是有了无线网卡也还需要一个可以连接的无线网络,如果你在家里或者所在地有无线路由器或者无线AP的覆盖,就可以通过无线网卡以无线的方式连接无线网络可上网。
无线网卡标准
1.IEEE 802.11a :使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与802.11b不兼容;
2.IEEE 802.11b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
3.IEEE 802.11g :使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4.IEEE 802.11n(Draft 2.0) :用于Intel迅驰4笔记本和高端路由上,即将全面推广,可向下兼容,目前还是草案
无线网卡使用
光有无线网卡无法连接无线网络,还必须有无线AP,相当于有线网络的集线器。只有在无线AP可以覆盖的区域内,进行适当的设置,才能连接无线网络。
无线上网是靠无线网卡,当然,配套的还需无线路由(无线猫)。
无线网卡相当于是接收器,无线路由(无线猫)相当于发射器。其实还是需要有线的Internet线路接入到无线猫上,再将信号转化为无线的信号发射出去,由无线网卡接收。
一般无线路由可以拖2~4个无线网卡,工作距离在50米以内效果较好,远了通信质量很差。这种无线方案严格的说,只是无线布网,工作环境必须紧挨着有线网络。
一套的售价在300~800不等。
另外一种就是纯粹的无线了,这就需要通信器材,比如卫星接收器,或可以上网的手机等等,这些东西通过专用的数据线接入电脑,由他们接收来自卫星或无线网络服务的信号,但是速度不怎么样,通信费用超贵。并且卫星接收器和手机的价格也不菲,通常在3000~5000不等,优点就是,即使你在荒山野岭也能上网(当然要有电脑)。
这两种方案都可以用在笔记本和台式机上,当然,台式机本来移动就不方便,无线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无线网卡发展
无线网卡的起源
说到无线网卡的历史起源,就不能不提到无线局域网的的历史。无线局域网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就采用了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技术,并且采用非常高的加密技术。 后来,这项技术就在美军和盟军中间广泛使用了;这让一些学者对此产生了兴趣并从中得到了灵感。
1971年,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的研究人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被称为ALOHNET网络,是最早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这个WLAN包括了7台计算机,采用双向星型拓扑(bi-directional star topology)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Oahu Island)上。从这时起,无线局域网可以说是正式诞生了。
虽然从有限的资料中我们无法找到有关无线网卡的只言片语,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必定出现了今天无线网卡的始祖。如果从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网络实验成功开始计算,那么到现在为止无线网卡的历史也就短短的35年。事实上,无线局域网的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
1997年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提出并制定了最早的无线标准IEEE 802.11;在1999年9月又提出了IEEE 802.11a标准和IEEE 802.11b标准。
随着IEEE802.11a、IEEE802.11b标准的出台以及WI-FI组织的成立促进了无线局域网产品的兼容化、标准化以及市场化。从此以后,无线局域网随着电脑的普及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线网卡的发展及现状
小编第一次和无线网络面对面接触是在2001年的第21届大学生运会期间,大运会组委会第一次为记者和大运会工作人员提供了最新的宽带无线上网服务。
组委会在国际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所在地)、首都工人体育场(大运会开幕式举办地点)和大运村等区域,实施了WLAN覆盖;新闻记者、工作人员仅需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无线局域网卡,就可以通过WLAN宽带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的服务有文字发稿、照片传送、高速Web浏览、文件下载、视频点播等,用户可以通过WLAN,现场在新闻中心收看其它场馆开幕式、比赛的赛事直播等内容。
当时,小编经常在工作之余为这小小的无线网卡能有如此神通而感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大运会期间,无线网络也吸引了多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目光,被人们称为“大运会通信技术的闪亮焦点”。
无线网卡虽小,却牵出一个庞大的市场,只要给笔记本电脑装上一张无线网卡,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实现自由自在的网上办公或冲浪。这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正悄悄成为现代生活潮流的组成元素。在随后的2002年笔记本大战中,很多厂商都把无线网卡作为提升自己笔记本科技含量的有力武器。一时间,无线网卡漫天飞只要是笔记本广告必提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也成了无线网络的代名词。其实,当时最为盛行的是一种GPRS的无线上网卡。时间转瞬疾逝到了2003年迅驰来了,无线网卡有幸被迅驰收入麾下更是出尽了风头。而“无线上网”的地位终于从虚张声势的噱头一下子成为PC厂商、运营商、设备商们实实在在的利润。
目前,由于无线上网方式不拘一格,导致市场上无线网卡琳琅满目。目前,无线上网方式按照途径不同可分为: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前者可以是基于蓝牙、802.11a/b/g等无线网络技术把整个办公室(或家庭)组成一个无线局域网,然后通过宽带运营商接入广域网。
后者主要基于GPRS、CDMA等手机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覆盖,实现了随时随地无线上网。虽然现在无线网卡很庞杂,但我们按照设备接口的差异可分为:PCI无线网卡、PCMCIA无线网卡、USB无线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