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及格线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及格线是70分
良被测对象中存在安全问题,但不会导致被测对象面临高等级安全风险,且系统综合得分山碧80分以上,包含80分。中被测对象中存在安全问题,但不会导致被测对象面临高等级安全风险,且系统综合得分70分以上,包含70分。
拓展资料:
自主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强制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专控保护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Ⅱ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常见问题汇总
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这种保护包括对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等级保护标准规范得以更新,提出了“等级保护2.0”这一概念,以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正式实施为标志。
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监管部门、适用对象和等级分类上。等级保护由公安部门监管,适用于非涉密系统;分级保护则由国家保密局监管,适用于涉及国家秘密的系统。等级保护分为5个级别:一级(自主保护)、二级(指导保护)、三级(监督保护)、四级(强制保护)、五级(专控保护);分级保护分为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
“等保”与“关保”主要区别在于“关保”是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保护的主要内容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第二节规定。目前,“关保”的基本要求、测评指南和高风险判例等已基本完成,相关试点活动已启动。
等级保护测评是指专业第三方测评机构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非涉密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相关的安全保护义务,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等级保护是强制性的,网络运营者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这包括对系统的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或整改、等级测评、监督审查等环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主要包含规划、建设或整改、运维、测评等费用,费用因单位现状、业务功能、重要程度、所在地区等因素差异较大。建议聘请专业的等级保护服务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
等级保护测评的周期一般为1-2个月,其中现场测评周期大约1周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信息系统的数量、规模以及测评方与被测评方的合作情况。小规模的安全整改(如管理制度、策略配置等)通常需要2-3周,报告出具时间大约1-2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有单独规定的测评实施周期。
等级保护测评结果通常包括得分和结论评价。得分采用百分制,及格线为70分;结论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测评、建设整改、监督审查等多个环节,测评仅是其中一项,重点在于通过测评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等级保护工作涉及多个安全标准、规范和指南,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工控、大数据等扩展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等级保护的实施流程包括系统定级、系统备案、安全建设或整改、等级测评和主管/监管单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业务系统在云上部署时,云平台服务商根据提供的服务模式承担不同的安全责任,而部署在云平台上的系统或数据所有者需承担相应的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企业需根据自身业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和等级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策略和实施计划,同时持续关注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
Ⅲ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及格线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及格线:70分。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哗轿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要求的测评机构。
依据《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技术标准,定期对信息系统开展测评工作。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等级保护工作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定级、备案、建设整改、等级测评和监督检查。其中定级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概念:
网络安全,通常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际上也可以指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将若干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互连起来,在通信软件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系统。
而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共享资源为目的,利用通信手段把地域上相对分散的若干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和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并在协议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源共丛芦启享,通信网络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