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共享 > 网络防病毒分哪个三个技术

网络防病毒分哪个三个技术

发布时间:2022-08-09 14:13:23

A. 网络上防病毒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病毒查杀能力

病毒查杀能力是衡量网络版杀毒软件性能的重要因素。用户在选择软件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可查杀病毒的种类数量,更应该注重其对流行病毒的查杀能力。很多厂商都以拥有大病毒库而自豪,但其实很多恶意攻击是针对政府、金融机构、门户网站的,而并不对普通用户的计算机构成危害。过于庞大的病毒库,一方面会降低杀毒软件的工作效率,同是也会增大误报、误杀的可能性。

2、对新病毒的反应能力

对新病毒的反应能力也是考察防病毒软件查杀病毒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防病毒软件供应商都会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建立一个病毒信息收集、分析和预测的网络,使其软件能更加及时、有效地查杀新出现的病毒。这一搜集网络体现了软件商对新病毒的反应能力。

3、病毒实时监测能力

对网络驱动器的实时监控是网络版杀毒软件的一个重要功能。很多企业中,特别是网吧、学校、机关中有一些老式机器因为资源、系统等问题不能安装杀毒软件时,就需要用该功能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实时监控还应识别尽可能多的邮件格式,具备对网页的监控和从端口进行拦截病毒邮件的功能。

4、快速、方便的升级能力

和个人版杀毒软件一样,只有不断更新病毒数据库,才能保证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对新病毒的查杀能力。升级的方式应该多样化,防病毒软件厂商必须提供多种升级方式,特别是对于公安、医院、金融等不能连接到公共互联网络的用户,必须要求厂商提供除Internet以外的本地服务器、本机等升级方式。自动升级的设置也应该多样。

5、智能安装、远程识别

对于中小企业用户,由于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网络管理员可以手工安装相应软件,只需要明确各种设备的防护需求即可。但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复杂的用户(跨国机构、国内连锁机构、大型企业等)选择软件时,应该考虑到各种情况,要求能提供多种安装方式,如域用户的安装、普通非域用户的安装、未连网用户的安装和移动客户的安装等。

6、管理方便,易于操作

系统的可管理性是系统管理员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那些多数员工对计算机知识不是很了解的单位,应该限制客户端对软件参数的修改权限;对于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科技企业,根据员工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工作需要,可适当开放部分参数设置的权限,但必须做到可集中控管。对于网络管理技术薄弱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远程管理的措施,把企业用户的防病毒管理交给专业防病毒厂商的控制中心专门管理,从而降低用户企业的管理难度。

7、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防病毒程序进行实时监控都或多或少地要占用部分系统资源,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带来系统性能的降低。如一些单位上网速度太慢,有一部分原因是防病毒程序对文件过滤带来的影响。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网络的特点,灵活配置网络版防病毒软件的相关设置。

8、系统兼容性与可融合性

系统兼容性是选购防病毒软件时需要考虑的事。防病毒软件的一部分常驻程序如果跟其它软件不兼容将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引起某些第三方控件的无法使用,影响系统的运行。在选购安装时,应该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免影响正常系统的运行。对于机器操作系统千差万别的企业,还应该要求网络版防病毒能适应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

B. 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一.虚拟网技术

虚拟网技术主要基于近年发展的局域网交换技术(ATM和以太网交换)。交换技术将传统的基于广播的局域网技术发展为面向连接的技术。因此,网管系统有能力限制局域网通讯的范围而无需通过开销很大的路由器
由以上运行机制带来的网络安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只到达应该到达的地点。因此、防止了大部分基于网络监听的入侵手段。通过虚拟网设置的访问控制,使在虚拟网外的网络节点不能直接访问虚拟网内节点。但是,虚拟网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执行虚拟网交换的设备越来越复杂,从而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基于网络广播原理的入侵监控技术在高速交换网络内需要特殊的设置。
基于MAC的VLAN不能防止MAC欺骗攻击。
以太网从本质上基于广播机制,但应用了交换器和VLAN技术后,实际上转变为点到点通讯,除非设置了监听口,信息交换也不会存在监听和插入(改变)问题。
但是,采用基于MAC的VLAN划分将面临假冒MAC地址的攻击。因此,VLAN的划分最好基于交换机端口。但这要求整个网络桌面使用交换端口或每个交换端口所在的网段机器均属于相同的VLAN。
网络层通讯可以跨越路由器,因此攻击可以从远方发起。IP协议族各厂家实现的不完善,因此,在网络层发现的安全漏洞相对更多,如IP sweep, teardrop, sync-flood, IP spoofing攻击等。

二.防火墙枝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以及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类型.
虽然防火墙是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自从1986年美国Digital公司在Internet上安装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提出了防火墙概念后,防火墙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已有数十家公司推出了功能各不相同的防火墙产品系列.
防火墙处于5层网络安全体系中的最底层,属于网络层安全技术范畴.在这一层上,企业对安全系统提出的问题是:所有的IP是否都能访问到企业的内部网络系统如果答案是"是",则说明企业内部网还没有在网络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公共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墙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产品之一.虽然从理论上看,防火墙处于网络安全的最底层,负责网络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但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网络应用的不断变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1、使用Firewall的益处
保护脆弱的服务
通过过滤不安全的服务,Firewall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安全和减少子网中主机的风险。
例如,Firewall可以禁止NIS、NFS服务通过,Firewall同时可以拒绝源路由和ICMP重定向封包。
控制对系统的访问
Firewall可以提供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如允许从外部访问某些主机,同时禁止访问另外的主机。例如,Firewall允许外部访问特定的Mail Server和Web Server。
集中的安全管理
Firewall对企业内部网实现集中的安全管理,在Firewall定义的安全规则可以运用于整个内部网络系统,而无须在内部网每台机器上分别设立安全策略。如在Firewall可以定义不同的认证方法,而不需在每台机器上分别安装特定的认证软件。外部用户也只需要经过—次认证即可访问内部网。
增强的保密性
使用Firewall可以阻止攻击者获取攻击网络系统的有用信息,如Finger和DNS。
记录和统计网络利用数据以及非法使用数据
Firewall可以记录和统计通过Firewall的网络通讯,提供关于网络使用的统计数据,并且,Firewall可以提供统计数据,来判断可能的攻击和探测。
策略执行
Firewall提供了制定和执行网络安全策略的手段。未设置Firewall时,网络安全取决于每台主机的用户。
2、 设置Firewall的要素
网络策略
影响Firewall系统设计、安装和使用的网络策略可分为两级,高级的网络策略定义允许和禁止的服务以及如何使用服务,低级的网络策略描述Firewall如何限制和过滤在高级策略中定义的服务。
服务访问策略
服务访问策略集中在Internet访问服务以及外部网络访问(如拨入策略、SLIP/PPP连接等)。
服务访问策略必须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可行的策略必须在阻止己知的网络风险和提供用户服务之间获得平衡。典型的服务访问策略是:允许通过增强认证的用户在必要的情况下从Internet访问某些内部主机和服务;允许内部用户访问指定的Internet主机和服务。
Firewall设计策略
Firewall设计策略基于特定的firewall,定义完成服务访问策略的规则。通常有两种基本的设计策略:
允许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禁止;
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
通常采用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策略。
3、 Firewall的基本分类
包过滤型
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 ,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判断规则.
包过滤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但包过滤技术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网络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网络信息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有经验的黑客很容易伪造IP地址,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
网络地址转换(NAT)
是一种用于把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它还意味着用户不许要为其网络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
在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卡访问外部网络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网络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网络地址.在外部网络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网络时,它并不知道内部网络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OLM防火墙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映射规则来判断这个访问是否安全.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用户只要进行常规操作即可.
代理型
代理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应用层发展.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再由代理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由于外部系统与内部服务器之间没有直接的数据通道,外部的恶意侵害也就很难伤害到企业内部网络系统.
代理型防火墙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侦测和扫描,对付基于应用层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代理服务器必须针对客户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应用类型逐一进行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监测型监测型
防火墙是新一代的产品,这一技术实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防火墙定义.监测型防火墙能够对各层的数据进行主动的,实时的监测,在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监测型防火墙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各层中的非法侵入.同时,这种检测型防火墙产品一般还带有分布式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安置在各种应用服务器和其他网络的节点之中,不仅能够检测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同时对来自内部的恶意破坏也有极强的防范作用.据权威机构统计,在针对网络系统的攻击中,有相当比例的攻击来自网络内部.因此,监测型防火墙不仅超越了传统防火墙的定义,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超越了前两代产品
虽然监测型防火墙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过滤型和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但由于监测型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在实用中的防火墙产品仍然以第二代代理型产品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监测型防火墙.基于对系统成本与安全技术成本的综合考虑,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某些监测型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实际上,作为当前防火墙产品的主流趋势,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称应用网关)也集成了包过滤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混合应用显然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这种产品是基于应用的,应用网关能提供对协议的过滤.例如,它可以过滤掉FTP连接中的PUT命令,而且通过代理应用,应用网关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部网络的信息外泄.正是由于应用网关的这些特点,使得应用过程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多种网络应用协议的有效支持和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上。
4、 建设Firewall的原则
分析安全和服务需求
以下问题有助于分析安全和服务需求:
√ 计划使用哪些Internet服务(如http,ftp,gopher),从何处使用Internet服务(本地网,拨号,远程办公室)。
√ 增加的需要,如加密或拔号接入支持。
√ 提供以上服务和访问的风险。
√ 提供网络安全控制的同时,对系统应用服务牺牲的代价。
策略的灵活性
Internet相关的网络安全策略总的来说,应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有以下原因:
√ Internet自身发展非常快,机构可能需要不断使用Internet提供的新服务开展业务。新的协议和服务大量涌现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安全策略必须能反应和处理这些问题。
√ 机构面临的风险并非是静态的,机构职能转变、网络设置改变都有可能改变风险。
远程用户认证策略
√ 远程用户不能通过放置于Firewall后的未经认证的Modem访问系统。
√ PPP/SLIP连接必须通过Firewall认证。
√ 对远程用户进行认证方法培训。
拨入/拨出策略
√ 拨入/拨出能力必须在设计Firewall时进行考虑和集成。
√ 外部拨入用户必须通过Firewall的认证。
Information Server策略
√ 公共信息服务器的安全必须集成到Firewall中。
√ 必须对公共信息服务器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否则将成为系统安全的缺口。
√ 为Information server定义折中的安全策略允许提供公共服务。
√ 对公共信息服务和商业信息(如email)讲行安全策略区分。
Firewall系统的基本特征
√ Firewall必须支持.“禁止任何服务除非被明确允许”的设计策略。
√ Firewall必须支持实际的安全政策,而非改变安全策略适应Firewall。
√ Firewall必须是灵活的,以适应新的服务和机构智能改变带来的安全策略的改变。
√ Firewall必须支持增强的认证机制。
√ Firewall应该使用过滤技术以允许或拒绝对特定主机的访问。
√ IP过滤描述语言应该灵活,界面友好,并支持源IP和目的IP,协议类型,源和目的TCP/UDP口,以及到达和离开界面。
√ Firewall应该为FTP、TELNET提供代理服务,以提供增强和集中的认证管理机制。如果提供其它的服务(如NNTP,http等)也必须通过代理服务器。
√ Firewall应该支持集中的SMTP处理,减少内部网和远程系统的直接连接。
√ Firewall应该支持对公共Information server的访问,支持对公共Information server的保护,并且将Information server同内部网隔离。
√ Firewall可支持对拨号接入的集中管理和过滤。
√ Firewall应支持对交通、可疑活动的日志记录。
√ 如果Firewall需要通用的操作系统,必须保证使用的操作系统安装了所有己知的安全漏洞Patch。
√ Firewall的设计应该是可理解和管理的。
√ Firewall依赖的操作系统应及时地升级以弥补安全漏洞。
5、选择防火墙的要点
(1) 安全性:即是否通过了严格的入侵测试。
(2) 抗攻击能力:对典型攻击的防御能力
(3) 性能: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网络吞吐能力
(4) 自我完备能力:自身的安全性,Fail-close
(5) 可管理能力:是否支持SNMP网管
(6) VPN支持
(7) 认证和加密特性
(8) 服务的类型和原理
(9)网络地址转换能力

三.病毒防护技术

病毒历来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网络的广泛互联,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速度大大加快。
我们将病毒的途径分为:
(1 ) 通过FTP,电子邮件传播。
(2) 通过软盘、光盘、磁带传播。
(3) 通过Web游览传播,主要是恶意的Java控件网站。
(4) 通过群件系统传播。
病毒防护的主要技术如下:
(1) 阻止病毒的传播。
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SMTP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群件服务器上安装病毒过滤软件。在桌面PC安装病毒监控软件。
(2) 检查和清除病毒。
使用防病毒软件检查和清除病毒。
(3) 病毒数据库的升级。
病毒数据库应不断更新,并下发到桌面系统。
(4) 在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及PC上安装Java及ActiveX控制扫描软件,禁止未经许可的控件下载和安装。

四.入侵检测技术

利用防火墙技术,经过仔细的配置,通常能够在内外网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保护,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但是,仅仅使用防火墙、网络安全还远远不够:
(1) 入侵者可寻找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后门。
(2) 入侵者可能就在防火墙内。
(3) 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焰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
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记录证据用于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
实时入侵检测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它能够对付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其次它能够缩短hacker入侵的时间。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两类:
√ 基于主机
√ 基于网络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保护关键应用的服务器,实时监视可疑的连接、系统日志检查,非法访问的闯入等,并且提供对典型应用的监视如Web服务器应用。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网络关键路径的信息,其基本模型如右图示:
上述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
(1) Passive protocol Analyzer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器、将结果送给模式匹配部分并根据需要保存。
(2) Pattern-Matching Signature Analysis根据协议分析器的结果匹配入侵特征,结果传送给Countermeasure部分。
(3) countermeasure执行规定的动作。
(4) Storage保存分析结果及相关数据。
基于主机的安全监控系统具备如下特点:
(1) 精确,可以精确地判断入侵事件。
(2) 高级,可以判断应用层的入侵事件。
(3) 对入侵时间立即进行反应。
(4) 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特点。
(5) 占用主机宝贵资源。
基于网络的安全监控系统具备如下特点:
(1) 能够监视经过本网段的任何活动。
(2) 实时网络监视。
(3) 监视粒度更细致。
(4) 精确度较差。
(5) 防入侵欺骗的能力较差。
(6) 交换网络环境难于配置。
基于主机及网络的入侵监控系统通常均可配置为分布式模式:
(1) 在需要监视的服务器上安装监视模块(agent),分别向管理服务器报告及上传证据,提供跨平台的入侵监视解决方案。
(2) 在需要监视的网络路径上,放置监视模块(sensor),分别向管理服务器报告及上传证据,提供跨网络的入侵监视解决方案。
选择入侵监视系统的要点是:
(1) 协议分析及检测能力。
(2) 解码效率(速度)。
(3) 自身安全的完备性。
(4) 精确度及完整度,防欺骗能力。
(5) 模式更新速度。

五.安全扫描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中,另一类重要技术为安全扫描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网络。
安全扫描工具源于Hacker在入侵网络系统时采用的工具。商品化的安全扫描工具为网络安全漏洞的发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安全扫描工具通常也分为基于服务器和基于网络的扫描器。
基于服务器的扫描器主要扫描服务器相关的安全漏洞,如password文件,目录和文件权限,共享文件系统,敏感服务,软件,系统漏洞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建议。通常与相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紧密相关。
基于网络的安全扫描主要扫描设定网络内的服务器、路由器、网桥、变换机、访问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的安全漏洞,并可设定模拟攻击,以测试系统的防御能力。通常该类扫描器限制使用范围(IP地址或路由器跳数)。网络安全扫描的主要性能应该考虑以下方面:
(1) 速度。在网络内进行安全扫描非常耗时。
(2) 网络拓扑。通过GUI的图形界面,可迭择一步或某些区域的设备。
(3) 能够发现的漏洞数量。
(4) 是否支持可定制的攻击方法。通常提供强大的工具构造特定的攻击方法。因为网络内服务器及其它设备对相同协议的实现存在差别,所以预制的扫描方法肯定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5) 报告,扫描器应该能够给出清楚的安全漏洞报告。
(6) 更新周期。提供该项产品的厂商应尽快给出新发现的安生漏洞扫描特性升级,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安全扫描器不能实时监视网络上的入侵,但是能够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

六. 认证和数宇签名技术

认证技术主要解决网络通讯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认可,数字签名作为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具体技术,同时数字签名还可用于通信过程中的不可抵赖要求的实现。
认证技术将应用到企业网络中的以下方面:
(1) 路由器认证,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的认证。
(2) 操作系统认证。操作系统对用户的认证。
(3) 网管系统对网管设备之间的认证。
(4) VPN网关设备之间的认证。
(5) 拨号访问服务器与客户间的认证。
(6) 应用服务器(如Web Server)与客户的认证。
(7) 电子邮件通讯双方的认证。
数字签名技术主要用于:
(1) 基于PKI认证体系的认证过程。
(2) 基于PKI的电子邮件及交易(通过Web进行的交易)的不可抵赖记录。
认证过程通常涉及到加密和密钥交换。通常,加密可使用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及两种加密方法的混合。
UserName/Password认证
该种认证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认证方式,用于操作系统登录、telnet、rlogin等,但由于此种认证方式过程不加密,即password容易被监听和解密。
使用摘要算法的认证
Radius(拨号认证协议)、路由协议(OSPF)、SNMP Security Protocol等均使用共享的Security Key,加上摘要算法(MD5)进行认证,由于摘要算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在认证过程中,由摘要信息不能计算出共享的security key,敏感信息不在网络上传输。市场上主要采用的摘要算法有MD5和SHA-1。
基于PKI的认证
使用公开密钥体系进行认证和加密。该种方法安全程度较高,综合采用了摘要算法、不对称加密、对称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很好地将安全性和高效率结合起来。后面描述了基于PKI认证的基本原理。这种认证方法目前应用在电子邮件、应用服务器访问、客户认证、防火墙验证等领域。
该种认证方法安全程度很高,但是涉及到比较繁重的证书管理任务。

C. 防病毒技术的基本方法

在网络环境下,防范病毒问题显得尤其重要。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网络病毒具有更大破坏力。其次是遭到病毒破坏的网络要进行恢复非常麻烦,而且有时恢复几乎不可能。因此采用高效的网络防病毒方法和技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网络大都采用“Client-Server”的工作模式,需要从服务器和工作站两个结合方面解决防范病毒的问题。在网络
上对付病毒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 以NetWare为例,在NetWare中,提供了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与属性两种安全性措施。“访问权限有:防问控制权、建立权、删除权、文件扫描权、修改权、读权、写权和管理权。属性有:需归档、拷贝禁止、删除禁止、仅执行、隐含、索引、清洗、读审记、写审记、只读、读写、改名禁止、可共享、系统和交易。属性优先于访问权限。根据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操作能力,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和属性。例如,对于公用目录中的系统文件和工具软件,应该只设置只读属性,系统程序所在的目录不要授予修改权和管理权。这样,病毒就无法对系统程序实施感染和寄生,其它用户也就不会感染病毒。
由此可见,网络上公用目录或共享目录的安全性措施,对于防止病毒在网上传播起到积极作用。至于网络用户的私人目录,由于其限于个别使用,病毒很难传播给其它用户。采用基于网络目录和文件安全性的方法对防止病毒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毕竟是基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的设计,存在着局限性。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抵御计算机病毒侵染的网络操作系统,从网络安全性措施角度来看,在网络上也是无法防止带毒文件的入侵。 这种方法是将防病毒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以便经常性地保护工作站及其通往服务器的路径。工作站是网络的门户,只要将这扇门户关好,就能有效地防止病毒的入侵。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保护能力合二为一插在网卡的EPROM槽内,用户也可以免除许多繁琐的管理工作。
Trend Micro Devices公司解决的办法是基于网络上每个工作站都要求安装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上有一个Boot Rom芯片,因为多数网卡的Boot Rom并没有充分利用,都会剩余一些使用空间,所以如果安全程序够小的话,就可以把它安装在网络的Boot Rom的剩余空间内,而不必另插一块芯片。
市场上Chipway防病毒芯片就是采用了这种网络防病毒技术。在工作站DOS引导过程中,ROMBIOS,Extended BIOS装入后,Partition Table装入之前,Chipway获得控制权,这样可以防止引导型病毒。Chipway的特点是:①不占主板插槽,避免了冲突;②遵循网络上国际标准,兼容性好;③具有他工作站防毒产品的优点。但目前,Chipway对防止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文件型病毒能力还十分有限。 Station Lock是着名防病毒产品开发商Trend Micro Devices公司的新一代网络防病毒产品。其防毒概念是建立在”病毒必须执行有限数量的程序之后,才会产生感染效力“的基础之上。例如,病毒是一个不具自我辨别能力的小程序,在病毒传染过程中至少必须拦截一个DOS中断请求,而且必须试图改变程序指针,以便让系统优先执行病毒程序从而获得系统控制权。引导型病毒必须使用系统的BIOS功能调用,文件型病毒必须将自己所有的程序代码拷贝到另一个系统执行文件时才能复制感染。混合型病毒和多形体病毒在实施感染之前也必须获取系统控制权,才能运行病毒体程序而实施感染。Station Lock就是通过这些特点,用间接方法观察,精确地预测病毒的攻击行为。其作用对象包括多型体病毒和未来型病毒。
Station Lock也能处理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性问题,例如存取控制、预放未授权拷贝以及在一个点对点网络环境下限制工作站资源相互存取等。Station Lock能根据病毒活动辩别可能的病毒攻击意图,并在它造成任何破坏之前予以拦截。由于Station Lock是在启动系统开始之前,就接管了工作站上的硬件和软件,所以病毒攻击Station Lock是很困难的。Station Lock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防治病毒比较有效的方法。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一旦服务器被病毒感染,就会使服务器无法启动,整个网络陷于瘫痪,造成灾难性后果。目前基于服务器的防治病毒方法大都采用了NLM(NetWare Load Mole)技术以NLM模块方式进行程序设计,以服务器为基础,提供实时扫描病毒能力。市场上的产品如Central Point公司的AntiVirus for Networks,Intel公司的LANdesk Virus Protect以及南京威尔德电脑公司的Lanclear for NetWare等都是采用了以服务器为基础的防病毒技术。这些产品的目的都是保护服务器,使服务器不被感染。这样,病毒也就失去了传播途径,因而从根本上杜绝了病毒在网上蔓延。
(1)对服务器中所有文件扫描
这一方法是对服务器的所有文件进行集中检查看其是否带毒,若有带毒文件,则提供给网络管理员几种处理方法。允许用户清除病毒,或删除带毒文件,或更改带毒文件名成为不可执行文件名并隔离到一个特定的病毒文件目录中。
(2)实时在线扫描
网络防病毒技术必须保持全天24小时监控网络是否有带毒文件进入服务器。为了保证病毒监测实时性,通常采用多线索的设计方法,让检测程序作为一个随时可以激活的功能模块,且在NetWare运行环境中,不影响其它线索的运行。这往往是设计一个NLM最重要的部分,即多线索的调度。实时在线扫描能非常及时地追踪病毒的活动,及时告之网络管理员和工作站用户。
(3)服务器扫描选择
该功能允许网络管理员定期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带毒,例如可按每月、每星期、每天集中扫描一下网络服务器,这样就使网络用户拥有极大的操作选择余地。
(4)自动报告功能及病毒存档
当网络用户将带毒文件有意或无意地拷入服务器中时,网络防病毒系统必须立即通知网络管理员,或涉嫌病毒的使用者,同时自己记入病毒档案。病毒档案一般包括:病毒类型、病毒名称、带毒文件所存的目录及工作站标识等,另外,记录对病毒文件处理方法。
(5)工作站扫描
考虑到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不能保护本地工作站的硬盘,有效的方法是在服务器上安装防毒软件,同时在上网的工作站内存中调入一个常驻扫毒程序,实时检测在工作站中运行的程序。如LANdesk Virus Protect采用Lpscan,而LANClear for NetWare采用world程序等。
(6)对用户开放的病毒特征接口
大家知道病毒及其变种层出不穷。据有关资料报道,截止1994年2月25日,全世界流传的MSDOS病毒达2700多种。如何使防病毒系统能对付不断出现的新病毒?这要求开发商能够使自己的产品具有自动升级功能,也就是真正交给网络用户防治病毒的一把金钥匙。其典型的做法是开放病毒特征数据库。用户随时将遇到的带毒文件,经过病毒特征分析程序,自动将病毒特征加入特征库,以随时增强抗毒能力。当然这一工作难度极大,需要不懈的努力。在上述四种网络防毒技术中,Station Lock是一种针对病毒行为的防治方法,StationLock目前已能提供Intel以太网络接口卡支持,而且未来还将支持各种普及型的以太令牌环(Token-Ring)网络接口卡。
基于服务器的防治病毒方法,表现在可以集中式扫毒,能实现实时扫描功能,软件升级方便。特别是当连网的机器很多时,利用这种方法比为每台工作站都安装防病毒产品要节省成本。其代表性的产品有LANdesk、LANClear for NetWare等。 早在80年代未,就有一些单机版静态杀毒软件在国内流行。但由于新病毒层出不穷以及产品售后服务与升级等方面的
原因,用户感觉到这些杀毒软件无力全面应付病毒的大举进攻。面对这种局面,当时国内就有人提出:为防治计算机病毒,
可将重要的DOS引导文件和重要系统文件类似于网络无盘工作站那样固化到PC机的BIOS中,以避免病毒对这些文件的感染。
这可算是实时化反病毒概念的雏形。
虽然固化操作系统的设想对防病毒来说并不可行,但没过多久各种防病毒卡就在全国各地纷纷登场了。这些防病毒卡
插在系统主板上,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对类似病毒的行为及时提出警告。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其实时性和对未知病毒的
预报功能便大受被病毒弄得焦头烂额的用户的欢迎,一时间,实时防病毒概念在国内大为风行。据业内人士估计,当时全
国各种防病毒卡多达百余种,远远超过了防病毒软件产品的数量。不少厂家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还将防病毒卡的实时反病
毒模式转化为DOSTSR的形式,并以应用软件的方式加以实现,同样也取得了较不错的效果。
为什么防病毒卡或DOSTSR实时防病毒软件能够风行一时?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当时静态杀毒技术发展还不够快,而
且售后服务与升级一时半会也都跟不上用户的需要,从而为防病毒卡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
因为以防病毒卡为代表的产品技术,较好地体现了实时化反病毒的思想。
如果单纯从应用角度考虑,用户对病毒存在情况是一无所知的。用户判断是否被病毒感染,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反
病毒产品对系统或数据进行检查,而用户又不能做到每时每刻都主动使用这种办法进行反病毒检查。用户渴望的是不需要
他们干预就能够自动完成反病毒过程的技术,而实时反病毒思想正好满足了用户的这种需求。这就是防病毒卡或DOSTSR防
病毒软件当时能够大受用户欢迎的根本原因。
实时反病毒技术一向为反病毒界所看好,被认为是比较彻底的反病毒解决方案。多年来其发展之所以受到制约,一方面是因为它需要占用一部分系统资源而降低系统性能,使用户感到不堪忍受;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其他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008-2009年来,随着硬件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实时化反病毒技术所造成的系统负荷已经降低到了可被大家忽略的程度,而Windows95/98和NT等多任务、多线程操作系统,又为实时反病毒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所以从1998年底开始,实时反病毒技术又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表面看来这也许是某些反病毒产品争取市场的重要举措,但通过深入分析不难看出:重提实时反病毒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同时运行多个任务的情况,传统基于DOS的反病毒技术无法在Windows环境下发挥正常的反病毒功能,因为它无法控制其他任务所使用的资源。只有在较高优先级上,对系统资源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才有可能解决Windows多任务环境下的反病毒问题。 由于防病毒卡存在与系统不兼容、只预防不杀毒、安装不便、误报警等原因,已使其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虽然在传统DOS环境下有些反病毒产品使用了TSR实现了病毒防治的实时化,但它们却普遍存在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大家将看到Windows 仍将它作为实模式窗口(有时又被称为DOS虚拟机)打开,这种实模式窗口所能访问到的资源是固定的,是由Windows分配的。出于安全性考虑,Windows不允许这个TSR访问不属于它的资源(特别是系统关键数据)。如果此时系统遭受病毒入侵(比如病毒企图改写硬盘主引导扇区),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一般情况下,TSR检测不到这种病毒行为, 即发生了所谓“漏报”。更严重的情况可能是TSR发现了这种病毒行为,但由于系统认为所涉及的资源与该TSR所属于的实模式窗口无关而产生了操作冲突,这种情况下,TSR非但杀不了病毒,还很有可能造成系统被挂起或系统崩溃。

D. 网络防病毒技术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答

1、病毒查杀能力
2、对新病毒的反应能力
3、病毒实时监测能力
4、快速、方便的升级能力
5、智能安装、远程识别
6、管理方便,易于操作
7、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8、系统兼容性与可融合性
希望解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详细的可以查看参考资料:

E. 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护有哪些管理和技术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着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技术层面对策
在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 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4) 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5) 切断传播途径。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6) 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7) 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就要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法信息系统原则、合法用户原则、信息公开原则、信息利用原则和资源限制原则,自觉地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教育计算机用户和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种资料管理制度、机房保卫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和严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
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 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 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第三,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F.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哪些

1、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互联设备,用于加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网用户通过外网非法进入内网,访问内网资源,保护内网运行环境。它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检查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路模式,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允许,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

目前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代理服务器)、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

2、杀毒软件技术

杀毒软件绝对是使用最广泛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因为这种技术最容易实现,但是我们都知道杀毒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杀毒,功能非常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这种方式可能还是能满足个人用户或者小企业的需求,但是如果个人或者企业有电子商务的需求,就不能完全满足。

幸运的是,随着反病毒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主流的反病毒软件可以防止木马等黑客程序的入侵。其他杀毒软件开发商也提供软件防火墙,具有一定的防火墙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硬件防火墙的作用,比如KV300、金山防火墙、诺顿防火墙等等。

3、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

与防火墙结合使用的安全技术包括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界窃取、截获或破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

目前,各国除了在法律和管理上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外,还分别在软件和硬件技术上采取了措施。它促进了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根据功能的不同,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判别等。

(6)网络防病毒分哪个三个技术扩展阅读:

首届全VR线上网络安全大会举办

日前,DEF CON CHINA组委会正式官宣,历经20余月的漫长等待,DEF CON CHINA Party将于3月20日在线上举办。

根据DEF CON CHINA官方提供的信息,本次DEF CON CHINA Party将全程使用VR的方式在线上进行,这也是DEF CON历史上的首次“全VR”大会。为此,主办方构建了名为The DEF CONstruct的虚拟空间和赛博世界。在计算机语言中,Construct通常被译为结构体。

G. 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包括

实体的安全性:实体安全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它用来保证硬件和软件本身的安全。
运行环境的安全性:运行安全包括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和应急,它用来保证计算机能在良好的环境里持续工作。
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防病毒、访问控制、加密、认证,它用来保障信息不会被非法阅读、修改和泄露。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技术,可以减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安全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必须大力发展。

H. 保护网络安全的常用技术手段有哪些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备份技术来提高数据恢复时的完整性。备份工作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自动完成。现有的操作系统一般都带有比较初级的备份系统,如果对备份要求高,应购买专用的系统备份产品。由于备份本身含有不宜公开的信息,备份介质也是偷窃者的目标,因此,计算机系统允许用户的某些特别文件不进行系统备份,而做涉密介质备份。

2、防病毒。定期检查网络系统是否被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对引导软盘或下载软件和文档应加以安全控制,对外来软盘在使用前应进行病毒诊断。同时要注意不断更新病毒诊断软件版本,及时掌握、发现正在流行的计算机病毒动向,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3、补丁程序。及时安装各种安全补丁程序,不要给入侵者以可乘之机。

4、提高物理环境安全。保证计算机机房内计算机设备不被盗、不被破坏,如采用高强度电缆在计算机机箱穿过等技术措施。

5、在局域网中安装防火墙系统。防火墙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平时需要加以监察和维护。

6、在局域网中安装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在要求较高的网络系统中,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是与防火墙系统结合在一起作为对系统安全设置的防范措施。

7、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可视要求而定,如:通讯两端设置硬件加密机、对数据进行加密预处理等。

I. 网络防病毒的工作方式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原意是:网络安全中的30%依靠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保障,而70%则依靠用户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及管理模式的更新。具体到网络版杀毒软件来说,三分靠杀毒技术,七分靠网络集中管理。或许上述说法可能不太准确,但却能借以强调网络集中管理来强调网络杀毒系统的重要性。
从原则上来讲,计算机病毒和杀毒软件是“矛”与“盾”的关系,杀毒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病毒在形式上的不断更新而更新的。也就是说,网络版杀毒软件的出现,是伴随着网络病毒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中国计算机报》联合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九款网络版杀毒软件进行了评测。
互联网下的病毒新特点
病毒从出现之日起就给I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病毒在感染性、流行性、欺骗性、危害性、潜伏性和顽固性等几个方面也越来越强。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传播网络化 目前通过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网页浏览)进行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最近几个传播很广的病毒如“爱虫”、“红色代码”、“尼姆达”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网络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 此类病毒主要是“红色代码”和“尼姆达”。由于IE浏览器的漏洞,使得感染了“尼姆达”病毒的邮件在不去手工打开附件的情况下病毒就能激活,而此前即便是很多防病毒专家也一直认为,带有病毒附件的邮件,只要不去打开附件,病毒不会有危害。“红色代码”则是利用了微软IIS服务器软件的漏洞来传播。
传播方式多样 如“尼姆达”病毒,可利用的传播途径包括文件、电子邮件、Web服务器、网络共享等等。
病毒制作技术新 与传统的病毒不同的是,许多新病毒是利用当前最新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术实现的,易于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软件的搜索。另外,新病毒利用Java、ActiveX、VB Script等技术,可以潜伏在HTML页面里,在上网浏览时触发。“Kakworm”病毒虽然早在去年1月就被发现,但它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由于它利用ActiveX控件中存在的缺陷传播,装有IE5或Office2000的电脑 都可能被感染。这个病毒的出现使原来不打开带毒邮件附件而直接删除的防邮件病毒方法完全失效。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这种病毒被赋予了其他计算机病毒的恶毒的特性,它所造成的危害很有可能超过任何现有的计算机病毒。
诱惑性 现在的计算机病毒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例如,曾经肆虐一时的“裸妻”病毒,其主题就是英文的“裸妻”,邮件正文为“我的妻子从未这样”,邮件附件中携带一个名为“裸妻”的可执行文件,用户执行这个文件,病毒就被激活。又如“库尔尼科娃”病毒的流行是利用“网坛美女”库尔尼科娃的魅力。
病毒形式多样化 通过对病毒分析显示,虽然新病毒不断产生,但较早的病毒发作仍很普遍,并向卡通图片、ICQ等方面发展。此外,新病毒更善于伪装,如主题会在传播中改变,许多病毒会伪装成常用程序,或者将病毒代码写入文件内部,长度而不发生变化,用来麻痹计算机用户。主页病毒的附件并非一个HTML文档,而是一个恶意的VB脚本程序,一旦执行后,就会向用户地址簿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带毒的电子邮件副本。
危害多样化 传统的病毒主要攻击单机,而“红色代码”和“尼姆达”都会造成网络拥堵甚至瘫痪,直接危害到了网络系统;另一个危害来自病毒在受害者身上开了后门,对某些部门而言,开启了后门带来的危害,如泄密等,所造成的危害可能会超过病毒本身。
也正是由于计算机病毒的这些特性,导致了新一代网络杀毒软件的出现,正所谓矛尖必然盾利。
网络版杀毒软件新趋势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日益猖獗,也正因为“矛”越来越锋利,我们的“盾”的防护能力也越来越强大,其发展趋势如下。

集中式管理、分布式杀毒 对局域网进行远程集中式安全管理,并可通过账号和口令设置控制移动控制台的使用。并且先进的分布技术,利用本地资源和本地杀毒引擎,对本地节点的所有文件进行全面、及时、高效的查杀病毒,同时保障用户的隐私,减少了网络传输的负载,避免因大量传输文件而引起的网络拥塞。目前,杀毒软件中较为流行两种集中管理方式:以策略为中心,如图1所示,以逻辑上的策略域进行杀毒策略的部署,一般通过策略服务器(或中心服务器)负责实现网络杀毒策略的部署,这种方式可以脱离网络拓扑结构,部署较灵活;以服务器为中心,如图2所示,以物理上的网络服务器为中心,进行网络杀毒的管理,这种方式与网络拓扑结构融合,管理更加方便。

上面两种方式均有其好的方面,选择哪种方式的网络杀毒软件,主要是依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定。

图1 以策略为中心的集中管理方式

数据库技术、LDAP技术的应用 由于网络杀毒工作的日益复杂,一些网络杀毒软件厂商已经开始使用数据库技术和LDAP技术进行策略和日志的存储、用户管理等功能,不但增强了用户管理能力、策略组织能力,提高了策略调用速度,而且便于以后向日志分析等方面扩展。

多引擎支持 我们谈到网络安全,只能是相对安全而没有绝对的安全,而对于杀毒引擎来说,我们并不能说,任何一种杀毒技术或杀毒引擎能够查杀任何病毒。因此,对于多引擎技术来说,就是使用多项杀毒技术进行网络杀毒,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杀毒的成功率,但是必然会增加网络杀毒软件的复杂度。

图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集中管理方式

从入口处拦截病毒 网络安全的威胁多数来自邮件和采用广播形式发送的信函。许多专家建议安装代理服务器过滤软件来防止不当信息。目前已有许多厂商正在开发相关软件,直接配置在网络网关上,弹性规范网站内容,过滤不良网站,限制内部浏览。这些技术还可提供内部使用者上网访问网站的情况,并产生图表报告。系统管理者也可以设定个人或部门下载文件的大小。此外,邮件管理技术能够防止邮件经由Internet网关进入内部网络,并可以过滤由内部寄出的内容不当的邮件,避免造成网络带宽的不当占用。从入口处拦截病毒成为未来网络防病毒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全面解决方案 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增加,导致计算机病毒入侵途径日益增多,并且对于某些网络环节,如Linux、UNIX服务器来说,虽然系统本身受病毒侵害的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却也成为病毒存储的温床和发源地。因此,网络杀毒体系将会从单一设备或单一系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并与网络安全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服务器、邮件服务器,还是客户端都应该得到保护。目前,现有的网络杀毒软件通常都可以扩展到对于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Lotus服务器的病毒防护。

客户化定制 客户化定制模式是指网络防病毒产品的最终定型是根据企业网络的特点而专门制定的。对于用户来讲,这种定制的网络防病毒产品带有专用性和针对性,既是一种个性化、跟踪性产品,又是一种服务产品。这种客户化定制体现了网络防病毒正从传统的产品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化。并且大多数网络防病毒厂商不再将一次性卖出反病毒产品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是通过向用户不断地提供定制服务而获得持续利润。

扩展性 由于目前反黑与反病毒的结合趋势,目前网络杀毒系统越来越朝着与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扫描、SNMP网络管理融合的方面发展。这是目前网络杀毒软件的一个发展的动向。

远程安装或分发安装 由于网络杀毒软件可能需要对不同物理区域的数十台甚至上百台、上千台客户端服务器进行杀毒模块的安装,因此要求管理员本地安装是不现实的,目前系统一般提供两种方式进行客户端的远程安装,一种是通过Windows系统远程控制命令进行批量客户端的远程安装,另外一种是让所有的用户通过Web页面下载客户端自行安装,任何一种方式都需要通过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实现
评测综述

为了向广大的最终用户推荐优秀的网络杀毒软件,《中国计算机报》联合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对网络杀毒软件进行了专题测试,参加测试的厂商包括趋势科技、熊猫软件、美国网络联盟(NAI)、朝华科技、启明星辰、交大铭泰、冠群金辰、江民科技、赛门铁克的九款产品,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杀毒软件厂商,产品基本体现了国际和国内最先进的网络杀毒技术(这次送测的产品为25用户的中小型企业版)。

由于对于网络杀毒软件来说,管理重于杀毒能力,并且考虑到时间和周期的限制,因此本次专题的测试重点体现在网络杀毒软件产品的可管理性、安全性、兼容性、易用性四个方面,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深入涉及网络杀毒软件的杀毒能力和效率,请广大的读者谅解。下面对测试的四个指标进行简单的介绍。

可管理性 详见表1、表2、表3、表4,体现了网络杀毒软件的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了集中管理功能、杀毒管理功能、升级维护管理功能、警报和日志管理功能等几个主要部分,是网络杀毒软件杀毒能力在管理层次的体现。

安全性 详见表5,主要是对于用户认证,管理数据传输加密等方面的考虑,同时也涉及到管理员对于客户端的某些强制手段。

兼容性 详见表6,主要是用于管理、服务、杀毒的各个组件对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直接体现了网络杀毒软件或解决方案的可扩展能力和易用程度。

易用性 详见表7,主要是指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作为中国境内销售的软件,易用性中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文本地化的问题,还有就是对用户文档在易理解性和图文并茂等方面要求,可以有效地保证用户在短时间内掌握网络杀毒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

以上特性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有些特性,像安全性与易用性,是一种需要平衡的矛盾,也就是说安全性高的产品通常易用性就会有所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根据产品面向的行业、领域和应用规模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我们领略一下九款网络杀毒软件的风采吧!
参考资料:http://e.itbulo.com/200511/57914.htm

J.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有哪些

网络安全攻击形式
一般入侵 网络攻击 扫描技术 拒绝服务攻击技术 缓冲区溢出 后门技术 Sniffer技术 病毒木马
网络安全技术,从代理服务器、网络地址转换、包过滤到数据加密 防攻击,防病毒木马等等。
安全 内容,分别有:安全基础;系统安全(Windows&Linux);黑客攻防、恶意代码;通讯安全;常见应用协议威胁;WEB&脚本攻击技术;防火墙技术(FireWall);入侵检测系统技术(IDS);加密&VPN技术;产品安全;安全管理。可以去了解一下。

阅读全文

与网络防病毒分哪个三个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挑选网络科技公司 浏览:186
大悟警方网络安全检查 浏览:695
网络安全为人民幼儿园活动 浏览:138
电脑网络怎么设置优化 浏览:141
阳泉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年费多少 浏览:307
脑点子手机显示无网络 浏览:46
网络货运平台是哪个 浏览:518
网络安全自查软件 浏览:67
通信网络规划如何实现16个波段 浏览:307
电视室外线能增强手机网络吗 浏览:668
贴吧网络用不了别的软件都可以 浏览:691
虎丘区提供网络服务有哪些 浏览:526
海天考研计算机网络 浏览:623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平台运维 浏览:557
中传821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网络 浏览:223
如何宣传网络媒体部 浏览:698
东南亚商务网络安全会谈 浏览:187
如何平衡网络语言和正式语言 浏览:188
网络连接正常打不开网络 浏览:657
手机连接联想打印机网络拒绝请求 浏览:6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