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是指数据中心的所有基础设施都是虚拟化的,并且能够以一种所要即所得的服务方式来提供。数据中心的控制是完全由软件自动化来完成,同时所有的硬件配置维护都是通过智能软件来完成。一般来说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分成四个部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
其核心是让客户以更小的代价来获得更灵活的、快速的业务部署、管理及实现。
三大优势:
1.敏捷性(agility): 更快、更灵活的业务支撑与实现(以及软件开发模式的优化与变更);
2.弹性(Elasticity):随业务需求的资源的动态可伸缩性(水平+垂直);
3.省钱(Cost-efficiency):软件实现避免了重复硬件投资和资源浪费。
基于超融合搭建的数据中心作为近年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热门方案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医疗,金融,大型制造业等。
⑵ SD-WAN企业组网的方式是什么
SD-WAN具体实现形式就是智能组网,可以即插即用,分支设备零配置上线,比如我们配一个盒子、配一个数据中心的地址,剩下的事情你所有的策略需求都是下发到盒子里面去了。
当然还要做一些设备自己的认证,不能让别的盒子接到你的网络上去。在简单方面,你只需要对设备做一个基本的验证和授权,注册账号,云管理平台会自行运行。
如此一来,解决了不少连锁企业组网的难题,SD-WAN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对连锁企业来说,也省去了不少组网的高昂费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SD-WAN解决方案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一、安全的SD-WAN系统
(1)所有经由SD-WAN隧道进行传递的数据都是经过了AES/3DES加密算法的128-168位的加密,可以有效的防止数据的被窃听或篡改。
(2)严格的密钥认证,只有知道密钥的用户才可能接入,防止非法用户闯入,密钥由公司网管统一保管,可随时变更。
(3)iNAS数字证书技术,支持PKI认证体系,绑定SD-WAN用户的计算机硬件信息(硬盘、CPU、网卡等),只有用户名、密钥、用户数字证书全面通过认证才能接通,即便用户名和密码被人窃取,SD-WAN网络依旧牢不可破。
(4)强大的内网管理功能,分支机构通过SD-WAN连到总部局域网后,只能访问总部管理员为其分配的内网资源,不同的分支机构可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避免有人利用内网进行恶意攻击,有效保障网络的安全。
二、速度快
SD-WAN采用内核驱动技术及数据流实时压缩算法(LZO),可以使带宽利用率高达90%以上,特别适合于数据库、文件传输等应用。文件在传输过程中,最大压缩比可达180% 。
三、高效稳定SD-WAN系统
SD-WAN支持全动态IP地址组网,同时支持各种接入方式,如 ADSL/PSTN/IP/GPRS/WLAN 等,SD-WAN寻址的稳定性,真正实现专有的内部网络。
⑶ 什么是软件定义
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SDS)(参考资料:网络:SDS)
软件定义存储工作机制
SDS 软件通过虚拟数据平面对底层存储进行抽象化,这使得虚拟机(和应用)成为了存储调配和管理的基本单元。
通过在应用和可用资源之间实施灵活的隔离措施,常见的 hypervisor 可为应用均衡分配所需的全部 IT 资源(包括计算、内存、存储和网络连接)。
软件定义存储 vs.传统存储架构
虽然没有官方的定义,但软件定义存储就是将存储硬件中的典型的存储控制器功能抽出来放到软件上。这些功能包括卷管理、RAID、数据保护、快照和复制等。软件定义存储允许用户不必从特定厂商采购存储控制器硬件如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并且,如果存储控制器功能被抽离出来,该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础架构的任何一部分。它可以运行在特定的硬件上,在hypervisor内部,或者与虚机并行,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构。
软件定义存储特点
自动化:管理得到简化,成本也随之下降。
标准接口:用于管理和维护存储设备和服务的应用编程接口 (API)。
虚拟化数据路径:可通过应用写入数据的块、文件和对象接口。
可扩展性:能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横向扩展存储基础架构。
透明:能够监控并管理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并清楚知晓有哪些可用资源以及相应的成本。
软件定义存储优势
您可以自行选择运行存储服务的硬件。您所选购的 SDS 和硬件不一定要来自同一家公司。您可以使用任意商用或 x86 服务器来构建基于 SDS 的存储基础架构。这意味着,您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硬件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从而做到经济高效。SDS 采用了横向扩展(而非纵向扩展)的分布式结构,允许您对容量和性能进行单独调整。
您可以加入大量数据源,以构建自己的存储基础架构。您可以将目标平台、外部磁盘系统、磁盘或闪存资源、虚拟服务器以及基于云的资源(甚至是工作负载的专用数据)连接到同一网络中,以创建统一的存储宗卷。
SDS 可以基于您的容量需求自动进行调整。由于 SDS 不依赖于硬件,所以 SDS 的自动化也可自动实现,可从连接的任意存储宗卷中调取数据。这种存储系统可以根据数据需求和性能进行调整,且无需管理员干预,也无需添加新的连接或硬件。
不存在任何限制。传统的存储区域网络受限于可用的节点(已分配 IP 地址的设备)数量。从定义来看,SDS 不存在类似限制。这意味着,在理论上,SDS 可以无限扩展。
软件定义存储用途
容器:通过在容器应用中运行持久存储,更加充分地利用您的容器应用;或者,通过在容器中运行 SDS,更加充分地利用您的存储。
云基础架构:支持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架构,并能实现所需的敏捷性和可扩展性。
大数据分析:快速安全地分析大型数据湖,以提升业务洞察力。
超融合基础架构:消除离散存储层,并能与您企业中的各种虚拟化服务器实例搭配使用。
对象存储:灵活可靠地存储、备份和检索 PB 级的数据。
富媒体:您的富媒体存储会日益扩展,因为您总是需要更多内容。
⑷ 互联网软件的定义是什么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进行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管理与维护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能力
⑸ 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SDN
技术名词解释:什么是SDN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N ),是Emulex网络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
⑹ 软件定义存储(SDS)这个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说到软件定义存储(SDS)的由来,不得不先说一下SDN与SDDC。
SDN起源于2006年斯坦福大学的Clean Slate研究课题。2009年,Mckeown教授正式提出了SDN概念。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开来,并实现可编程化控制,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2012年8月,VMware在其VMworld 2012大会上首次提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简称SDDC)的概念。作为VMware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五大组成部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和安全)之一,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概念也首次被提出。
⑺ 万物互联之软件定义网络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传统网络中部署 4-7 层服务存在哪些问题呢?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4-7 层服务节点不能和位置解耦,这些节点成为网络拓扑的一个网元,和基本网络部分紧耦合,服务节点的增删改都会导致网络拓扑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不停地调整网络的配置以适应,导致维护非常困难。其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容易成为性能瓶颈,而且对于不想过服务节点的流量无法绕开,造成带宽的浪费,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性能更雪上加霜;旁挂方式的问题在于要逐跳配置复杂的策略路由,一旦网络节点增删改,或者进行服务节点的替换,就需要调整很多策略路由的配置,而且理解困难,又复杂又容易出错。所以 SDN 服务链功能在这里就特别重要了,把园区传统的通过策略路由方式的复杂引流策略转换为一种简单的按需使用,自由编排的引流方式来快速实现。这种通过软件实现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可编程的、弹性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万物互联的软件定义网络还有个核心功能是自动部署, SDN 控制器将整网的接入设备配置完全整合变成一份完全相同的配置文件,同时汇聚层设备也进行整合,变成一份相同的配置。这大大简化预配置文件编写的复杂度, 使得各层次设备配置模板化,自动部署的成本很难度大大降低,同时也避免了人为误操作的风险,使得万物自动部署从理论变成现实。
⑻ 什么叫软件定义制造
软件定义存储(SDS)简介: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软件定义存储。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安全等资源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义,并且能够自动分配这些资源。
软件定义存储的核心是存储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通过现有资源和应用程序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提供支持,从而实现IT灵活性。
其核心思想是将资源池化——处理器、网络、存储和可能的中间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生成计算的原子单位,并根据业务流程需求很容易地分配或取消 。可以安装在商用资源(x86硬件、虚 拟机监控程序或者云)和/或者现有计算硬件上的 任何存储软件堆栈。
⑼ sdn是什么意思
SDN指软件定义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slate课题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使网络作为管道变得更加智能,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SDN的设计思想
利用分层的思想,SDN将数据与控制相分离。在控制层,包括具有逻辑中心化和可编程的控制器,可掌握全局网络信息,方便运营商和科研人员管理配置网络和部署新协议等。在数据层,包括哑的交换机,仅提供简单的数据转发功能,可以快速处理匹配的数据包,适应流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两层之间采用开放的统一接口(如OpenFlow等)进行交互。控制器通过标准接口向交换机下发统一标准规则,交换机仅需按照这些规则执行相应的动作即可。
⑽ “软件定义”的概念
所谓软件定义,就是用软件去定义系统的功能,用软件给硬件赋能,实现系统运行效率和能量效率最大化。软件定义的本质就是在硬件资源数字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编程去实现虚拟化、灵活、多样和定制化的功能,对外提供客户化的专用智能化、定制化的服务,实现应用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解除了软硬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推动应用软件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硬件资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系统功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API之上,一切皆可编程;API之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软件定义有三大特点或者发展趋势,即:硬件资源虚拟化、系统软件平台化、应用软件多样化。硬件资源虚拟化是指将各种实体硬件资源抽象化抽象化,打破其物理形态的不可分割性,以便通过灵活重组、重用发挥其最大效能。系统软件平台化,实现,是指通过基础软件对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管控、按需分配按需配置与分配,并通过标准化的编程接口解除上层应用软件和底层硬件资源之间的紧耦合关系,使其可以各自独立演化。在成熟的平台化系统软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应用软件不受硬件资源约束,将得到可持续地迅猛发展,整个系统将实现更多的功能、,对外提供更为灵活高效的和多样化的服务。软件定义的系统,将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算法效能的改进、应用数量的增多,逐步向智能系统演变。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万物皆可互联、一切皆可编程”,的新时代,软件代码将成为一种最为重要的资产形式,软件编程将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生产方式。软件定义将迅速引发各个行业的变革。从软件定义无线电,、软件定义雷达,到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数据和知识中心,到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卫星,再到软件定义制造、软件定义服务,甚至汽车、航空航天器等载运工具。软件定义将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推手,极大地提高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程度和整个社会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电子学会软件定义推进委员会 刘光明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