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网络时代的文学江湖
很早以前就听说文学有通俗文学的说法,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通俗”二字。难道文学会不通俗?后来才知道,原来文学的地头上,也有江湖,也有各种盘踞的势力。虽然没有了解过什么作协之类组织,我想大概也就是江湖上的名门正派罢。
据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童话看多了,还是金庸的童话写得最好。江湖传说北大曾经聘请金庸做教授,因而引发名门正派群情汹汹。虽然不知道最终如何,但是仅就金庸的遒劲笔力和故事构架,我还没有看到出其右者,以至于坊间有抱怨金庸祸害了历史学家的生意。
然而,自从十年前看了几部网文,忽然觉得其实名门正派也就是那么回事。
网络文学这些年的突飞猛进,固然和网络的体验者,尤其是手机的体验者越来越多有关,但就文字水平而言,今日的网文也不可同日而语。这一年来关于IP的神话传说,更让网文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等闲不敢仰视的高度。
有了网络的江湖,有趣多了。
网络带给这个世界万般变化,也许方便、也许莫测。有一个变化显而易见,似乎那些高不可攀、曾经神圣的文学——或者可以着书立说者——已经不再神秘了。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往寻常百姓家。
即便过去曾经话事的那一杆子武林盟主,江湖上也未必还有多人愿意听从号令。以往号令英雄的江湖令,如今也许发都发不出去了。
想一想当年的文学青年,曾经为了发一文章而绞尽脑汁,曾经因为一个豆腐块而欣喜若狂。而如今一切都变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编辑们,反而有些惶恐。纸媒体的今天,不仅是纸媒体们的今天,也是江湖话事权的变迁。
如今能够在文学市场话事的,居然是一些网站,间或还有游戏公司。当然笔力雄浑的作者们始终都有一席之地,只不过作者们的江湖地位,不写点啥有读者的东西,很快也会被江湖忘却。混江湖不太容易。
名门正派借着名头做了几年生意,再回头江湖已然被好勇斗狠的侠客们占了。江湖中没有了名门正派的声音,似乎也很和谐?至少读者们没有感觉,反正过去也没怎么听到过名门正派的声音。
于是,江湖忘却了名门正派,江湖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江湖。
② 写武侠小说的金庸是文学家,为何网文小说排第一的唐家三少不是文学家
我认为网文小说排第一,仅仅是看销量和受欢迎度,并不代表他的作品就一定是非常好的值得流传的。我们都知道金庸的作品是家喻户晓,值得大家鉴赏品读的,他在武侠小说方面也造诣极深,刻画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我认为他的文字中不如大家那般有震撼性,都是一些平凡的刻画描写。他甚至没有像郭敬明那般把自己的小说做好做大,又怎么能拿来与金庸这样的大家来想比拟呢?是否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③ 是金庸小说好看,还是古龙小说好看
当然是金庸的小说,好看,古龙的小说不如进用的,不然怎么禁用惠氏大师?古龙不是,金庸的小说,步步都是经典,别人无法超越他的,古龙的小说,你会看不明白,火彩八卦,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谁料侠侣之类的都是非常好的?古龙的小说不是死了就活了活了,还能死死了,还能活
④ 金庸如果穿越到网络时代,能称为成功的网文作家吗
必然是可以的,并且凭借着金庸高超的文学创作水平,在网文中也是受屈一指的存在,那样的地位也是其他的网文作者所无法比拟的。金庸作为我国当代着名的武侠小说泰斗,其文学的创作能力和在文学界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他与古龙,梁羽生被称为我国的武侠小说三剑客,不仅如此,更是我国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足以可见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和影响之深远。他生活的年代大部分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的信息技术还没有像如今这样发达。但是,这样的社会条件并没有禁锢住金庸的才华横溢。即便条件极其的艰苦,金庸先生依旧创作出了一部一部经典而又无法超越的武侠巨作。
⑤ 说实话古龙写得好还是金庸写得好哪个有文采
我觉得古龙写得更有文采一些,它的作品更有一点哲思。当然,金庸有比古龙更能吸引读者的地方,在于他能将作品里的一些武学、故事往历史真实事件和经史子集上边靠。总的来说,古龙偏向于个性,金庸偏向于传统。
⑥ 金庸客栈在网络文学中有怎样的地位
金先生的通古博今,更是把自己的欲望,转化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并让现世的生命,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中,看到了一种爱国的精神,从而激发了人们狂热的爱国情怀。但这种心灵鸡汤的武侠小说,却使人们在看书的过程种,不断的产生绚烂的梦想,从而不断通过意淫,麻醉自己。为此,他的武侠书,便成为一个时代的毒药,更是在一个缺失了法治精神的国度,人们无力伸张自己冤屈之时,而以对侠客的向往,来麻痹自己的灵魂。
⑦ 世界文学史中,金庸、韩寒、郭敬明分别属于哪个层次
金庸的作品毫无疑问属于最高层次之一,将会被我们中国人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他的作品,就故事情节本身而言非常好看,就文笔和创作态度而言非常到位并且用心,就艺术高度而言几乎可谓前无古人。武侠属于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精神,这与绅士精神、骑士精神、武士道精神等具有很大不同。武侠小说虽然属于通俗小说,目前仍不被主流学者所认同,但这不能决定它今后的地位,也不能无视它里面承载的很多优秀元素。譬如哈利波特这样的小说,在英国以及全世界具有如此强的吸引力,部分与全国国民的态度,以及营销等因素是分不开的跟进的电影、游戏、衣饰、主题公园等诸多商业模式。武侠的世界观今后会如何,谁都无法判断,但个人觉得,侠义精神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特点与素质,请别联想到不相关的《水浒传》。当代中国的出版、电影等方面都没有展现出活力,80后作家韩寒与郭敬明的作品虽然十分畅销,但就本质而言,是他们的语言风格吸引了许多读者,比如好笑、犀利、忧伤等文字的单一展示。但他们的作品没有继承和包涵太多内容,如同精致华丽的纸杯,不耐用也不耐看。将来如果出现新的韩愈柳宗元等人兴起一场什么革新的话,那么我们现在的处境可以用八代之衰来形容。
⑧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看现代网络小说也不看金庸的小说
先说好赖,金庸小说要比绝大多数的网络小说好看,可读性更强。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愿意看金庸,反而去追求小白文的网络小说呢?
我觉得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阅读次序问题。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的巅峰,人物故事离奇,情节引人入胜,虽然飞檐走壁啥的不现实,但是有逻辑有条理,反复阅读仍能得到很多不同的体会感想。而比金庸小说难读的就是一些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着,比如国内的四大名着,郭鲁茅巴老曹,国外的托尔斯泰,卡夫卡,巴尔卡克等等。如果读书的时候先读后者再度金庸,那会觉得金庸的小说好容易读啊,看起来真痛快真过瘾啊。如果顺序反过来,先读金庸再度那些名着,那难度就大多了,可能看个几页就会头疼,读完一本要咬牙切齿方可罢休。
我觉得如果是只喜欢网文不喜欢金庸,不妨看看黄易,现在什么穿越玄幻种马,这些黄易老早就写了,而且写的很精彩,文笔也比大部分网文好千百倍。黄易作品诞生早于网络时代,但是很多网络小说都借鉴了他的风格,可以算是网络小说的祖师爷。大部分网络小说都是看了一个痛快的,以前有报道说有个女的沉迷网络小说,整天不出门最后饿死的事情,所以网文这些,看看就好,千万别沉迷。
⑨ 古龙和金庸相比较,谁的小说更好看,谁的成就更高
谁的小说好看,这点见仁见智,但是论成就,肯定是金庸更高。谈及武侠小说领域的两座高山仰止的“泰山北斗”,毫无疑问,就是金庸,古龙这两大宗师。他们各自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武侠小说,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可以说,他们共同构建了如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揣的“武侠梦”。金庸,古龙的作品,时至今日,还是影视界的“大IP”。今年年初,央视热播的《新绝代双骄》,也打破了多项收视纪录;新版的《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也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中。
相比之下,古龙更像是纯粹用文字来赚钱的商人。他的作品良萎不齐,还经常去找代笔,质量也是参差不一。
⑩ 《四大名着》和金庸的武侠小说,哪个更好
这个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吧,只有更适合某个人群读的,而没有更好这一说,好不好是相对的。
四大名着成书于元末至清初,而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近代武侠小说的最高峰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小说,从形式上来说,可能除了红楼梦以外,四大名着中其余三种中都还残留着话本的迹象,但是这也不能否定其艺术价值,金庸的武侠小说可能一开始商业成分重一些,但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修改,也已经臻于完美,所以只能说更适合某个群体阅读,而不能判断其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