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网络建成后交付内容

无线网络建成后交付内容

发布时间:2022-05-17 19:25:07

㈠ 家里安装无线网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需要进行如下一些步骤。

1、购置设备:
购置一只无线路由器,一根宽带双绞线。无线路由器通常带一个WAN接口和4个LAN接口。最好购买好一些的品牌,质量可靠一点。

2、设备连线:
将宽带双绞线(小区宽带或ADSLMODEM、CableMODEM等)接到无线路由器WAN口。用另一根宽带双绞线,一端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接口,另一端接到笔记本网卡接口。

3、参数设置:
线路连接完成后,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无线路由器的网关地址(如192.168.0.1或192.168.1.1,具体地址可参看路由器说明书),回车,出现登录画面,输入用户名admin,确定,即可打开无线路由器的WEB配置界面,利用设置向导按步骤进行参数设置。
一般家庭所使用的宽带是ADSL,在“选择WAN型态”窗口选择PPPOE。

在“设定PPPoEthernet”窗口,填入上网帐号和密码(即原来宽带上网时用的帐号和密码)。
在“无线通讯联机”窗口中设定无线网络ID名称及WEP密码。

4、网络连接
设置完成后,去掉无线路由器到笔记本之间的宽带线(或将笔记本一端网线转插到台式电脑网卡上),在任务栏无线网络图标上(屏幕右下角)双击,在出现的“无线网络连接”窗口中单击“刷新网络列表”搜索无线网络。
找到无线网络后(可能有多个无线网络)选择刚刚设定的无线网络ID名,并单击“连接”,输入密码后即可正常使用。

㈡ 以下哪些选项是无线网络规划的主要内容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是一项持续性长的系统工程,无线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有三个步骤:采集数据、分析性能、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 采集数据是指对网络设计目标、网络总体运行和其工程情况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对网络性能和质量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采集数据的方法有话务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种。 其中,话务数据采集主要有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拥塞率、掉线率、话务转换成功率、话统报告图表等。路测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路测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转换、质量现状等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过上面的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对采集的数据主要从干扰、掉话、转换、话务均衡四个方面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发生的故障有: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高错误帧率。 导致掉话的故障则可能是:覆盖盲区、硬件故障、交换链路失败、搜索窗长度设置不正确、深度衰落、阴影衰落、其他网络干扰等;而引起高误帧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差、前向/反向链路功控问题、导频污染、导频信号差等。 另外,在对关于通话干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GSM系统正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干扰使得错误率增加,进一步降低语音通话的质量。 最后,在对无线网络的性能分析完成后,就要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实施的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盖优化、设备优化、硬件系统优化、话务量优化、干扰信号分析、网络结构优化、无线参数优化、容量优化及领区优化等。实施优化方案后必须重新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测试的重点是对无线网络中的覆盖、接入、干扰、掉话、容量等的测试。

㈢ 以下哪些选项是无线网络规划主要内容

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是一项持续性长的系统工程,无线通信网络优化主要有三个步骤:采集数据、分析性能、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 采集数据是指对网络设计目标、网络总体运行和其工程情况的系统数据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对网络性能和质量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分析。采集数据的方法有话务数据采集和路测数据采集两种。 其中,话务数据采集主要有网络接入性能数据、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拥塞率、掉线率、话务转换成功率、话统报告图表等。路测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路测设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转换、质量现状等进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过上面的两种数据采集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对采集的数据主要从干扰、掉话、转换、话务均衡四个方面来分析通信网络性能。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发生的故障有: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高错误帧率。 导致掉话的故障则可能是:覆盖盲区、硬件故障、交换链路失败、搜索窗长度设置不正确、深度衰落、阴影衰落、其他网络干扰等;而引起高误帧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差、前向/反向链路功控问题、导频污染、导频信号差等。 另外,在对关于通话干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GSM系统正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干扰使得错误率增加,进一步降低语音通话的质量。 最后,在对无线网络的性能分析完成后,就要实施和测试优化方案。实施的优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盖优化、设备优化、硬件系统优化、话务量优化、干扰信号分析、网络结构优化、无线参数优化、容量优化及领区优化等。实施优化方案后必须重新对无线网络进行测试,测试的重点是对无线网络中的覆盖、接入、干扰、掉话、容量等的测试。

㈣ 毕业论文:校园网的建设 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方案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正成为一种世界性行为,尽快尽早地建设校园网好处将是显着的和长远的。然而,管好、用好校园网才是网络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校园网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字教育
面临21世纪,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建构现代教育新型教学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 管好校园网,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网概括地讲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也就是利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网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
建设校园网,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同时对于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我国着名的空间科学家奠基人钱学森院士认为: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将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将带来巨大变化。然而,网络建成后,管好用好校园网,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1.1 莫使校园网成摆设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硬件,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几个月就降价50%。有的学校资金短缺,建立一个校园网动辄投资上百万元,但使用率严重不高甚至闲置,眼看着教育资源在浪费。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可能还是在于管理者的观念。
一是没有建立一个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同时也使教育风格更加精细和个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时空的局限更具开放性,同样也丰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是发挥网络功能的基础。在一个好的校园网环境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对教育的挑战,也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没有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没有合理配置终端设备……。更新观念,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现代化,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教师现代化教育意识,确立现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观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改革。教师也要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快捷充分为教育服务。也鼓励、培养学生实现网上“个性化学习”,学会从网上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为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确保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有相当的重要性
1.2 网管人员的网络技术管理水平
网络功能的强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赖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水平。网络建成后,学校应及时设置网络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两个具有良好思想业务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来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保证线路设备正常运转,制订校园网管理条例,负责网络的系统管理、信息管理、网页维护,确保网络的畅通和安全,开展各种网络应用的培训,推动各种管理软件的使用和数据维护。并不断对他们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网络技术应用和开发的骨干。校园网络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围广、技术要求高,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
1.3 加强网络队伍建设
要发挥校园网络的巨大能力,培养和培训大批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才,加强网络队伍的建设是确保校园网的运作和教育科研顺利进行成败的关键。这些人才应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技术、视音频多媒体制作、素材资料收集、培训维护等人员。要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懂得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充分享受校园网带来的方便快捷。学校应为通过信息技术考核的教职工和学生班级优先配置网络电脑,提高教师、学生学习和使用校园网的积极性,并建立教师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的评估机制和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的价值,提高网络的效价比。
2 用好校园网,应用才是它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硬件的建设可以在几个月内完成,但基于校园网的应用则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精心组织和实现,这是一项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的长期任务。
2.1 应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校园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应用两个方面:
学校管理是办好一个学校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办公,让每个办公室通过校园网进行办公、管理和获取校内外的信息,同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即时通信和协同工作,加强对学校资源、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调动和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学应用是校园网最主要应用。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师资源中心、多媒体教室、网上学校、网络教室、课件制作中心、家长访问系统、网上选课……。网络应用功能多种多样,有待于不断开发和完善,它的每一个功能都会使教育产生巨大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教育结构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学习方法等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改革。社会在进步,教育同样在不断改革。
E-校园和现代远程教育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方向:
“数字教育”是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长期任务。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先开展校园信息化,即数字化校园-E校园。数字化校园的营建将更充分体现“以教育教学为本,以教师学生为本”的思想。
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形式将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学历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了;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人类社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服务,开放教学资源,实现校园网与互联网、教育城域网互联,共享国内外教育资源,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局势、新动态、新信息是校园网应用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2.2 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站的建设
校园网络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资源能够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库才是信息化的实质内容。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教育管理资源和教学资源两大部分。在校园网平台上,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确保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的网络化,提供学校教师制作课件的环境、备课工具和资讯,确保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计算机进课堂,为学生的交互式、自主探索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
建立一个强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是势在必行,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校园网使用上巨大的浪费。当然,资源库的建设也不是容易的,尤其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识点、文字、图片、声音、图象等等都收集齐,又编辑入库,真是谈何容易,需要做长期的工作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协作,更需领导的组织和支持。
学校网站建设是一个对内提供服务,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园网应用集中表现的地方。校园新闻、教学科研、网上图书馆、视频点播、资源中心、家长访问、网上选课、聊天室等等栏目的建设,传递信息、了解教育发展动态、反映教学发展变化、为师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间和舞台。因此必须加强网站建设的技术力量、加强信息的收集和编辑工作,为网站的信息资源提供保障,并使网站能更好地为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服务。
校园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它的功能有待于不断的研究、开发、探索和创新。学校领导应以充分的支持和实践,带领广大教师确立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建好、管好、用好校园网,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桑新民.“网校”远程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畅想〔N〕.中国教育报,1999-06-28

论文质询 [email protected]

㈤ 无线局域网络方案编写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这个问题我来答:
无线局域网方案,说起来还相对复杂,通常包含如下接方面:
1、客户的原始网络诉求及建设标准;
2、要求分析及初始建议;
3、目标逻辑组网图;
4、容量性能及规格要求;
5、具体设备数量及基本配置;
6、IP地址规划;
7、无线信号覆盖;
8、网络优化等;

一般都有常用的工具来辅助分析,大的WIFI设备厂商都有软件帮助分析。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哈!

㈥ 室外无线网络架设完毕了,验收我应该测试那些内容

速度,稳定性.主要是前者.

最简单的办法是复制大文件,双向都要测试.

在复制大文件的同时,使用ping来检查网络稳定性.

㈦ 我想在家里建成一个无线网络,我有三台无线路由器。如何设置我是用电信的宽带网给的设备是一个小交换机

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通俗地讲就是这些网络设备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4]1. 星型结构
这种结构是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企业网络中几乎都是采用这一方式。星型网络几乎是Ethernet(以太网)网络专用,它是因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
这种拓扑结构网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容易实现:它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米也仅1.5元左右,而同轴电缆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缆那更不用说了。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网中;
(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维护容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
(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任何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网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网中使用影响不大;
(5)网络传输数据快: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网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其实它的主要特点远不止这些,但因为后面我们还要具体讲一下各类网络接入设备,而网络的特点主要是受这些设备的特点来制约的,所以其它一些方面的特点等我们在后面讲到相应网络设备时再补充。
2. 环型结构
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之为“令牌环网”。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不会是所有计算机真的要连接成物理上的环型,一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一个阻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的,因为在实际组网过程中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方便真的做到环的两端物理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这种网络结构一般仅适用于IEEE 802.5的令牌网(Token ring network),在这种网络中,“令牌”是在环型连接中依次传递。所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是同轴电缆。
(2)这种网络实现也非常简单,投资最小。可以从其网络结构示意图中看出,组成这个网络除了各工作站就是传输介质--同轴电缆,以及一些连接器材,没有价格昂贵的节点集中设备,如集线器和交换机。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种网络所能实现的功能最为简单,仅能当作一般的文件服务模式;
(3)传输速度较快:在令牌网中允许有16Mbps的传输速度,它比普通的10Mbps以太网要快许多。当然随着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普遍都能提供100Mbps的网速,远比16Mbps要高。
(4)维护困难:从其网络结构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各节点间是直接串联,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中断、瘫痪,维护起来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同轴电缆所采用的是插针式的接触方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中断,而且这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这一点相信维护过这种网络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5)扩展性能差:也是因为它的环型结构,决定了它的扩展性能远不如星型结构的好,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动节点,就必须中断整个网络,在环的两端作好连接器才能连接。
3. 总线型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直接与总线相连,它所采用的介质一般也是同轴电缆(包括粗缆和细缆),不过现在也有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型传输介质的,如后面我们将要讲的ATM网、Cable Modem所采用的网络等都属于总线型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组网费用低:从示意图可以这样的结构根本不需要另外的互联设备,是直接通过一条总线进行连接,所以组网费用较低;
(2)这种网络因为各节点是共用总线带宽的,所以在传输速度上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增多而下降;
(3)网络用户扩展较灵活:需要扩展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接线器即可,但所能连接的用户数量有限;
(4)维护较容易:单个节点失效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但是如果总线一断,则整个网络或者相应主干网段就断了。
(5)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
4. 混合型拓扑结构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由前面所讲的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解决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编辑本段]局域网与广域网、城域网的区别
早期的局域网网络技术都是各不同厂家所专有,互不兼容。后来,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推动了局域网技术的标准化,由此产生了IEEE 802系列标准。这使得在建设局域网时可以选用不同厂家的设备,并能保证其兼容性。这一系列标准覆盖了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等多种传输媒介和组网方式,并包括网络测试和管理的内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这一系列标准仍在不断的更新变化之中。
以太网(IEEE 802.3标准)是最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方式。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以太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更新的标准则支持1000Mb/s和10000Mb/s的速率。
其他主要的局域网类型有令牌环(Token Ring,IBM所创,之后申请为IEEE 802.5标准)和FDDI(光纤分布数字接口,IEEE 802.8)。令牌环网络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但是网络结构不能很容易的改变。FDDI采用光纤传输,网络带宽大,适于用作连接多个局域网的骨干网。
近两年来,随着802.11标准的制定,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大为普及。这一标准采用2.4GHz 和5.8GHz 的频段,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11Mb/s和54Mb/s,覆盖范围为100米。
局域网标准定义了传输媒介、编码和介质访问等底层(一二层)功能。要使数据通过复杂的网络结构传输到达目的地,还需要具有寻址、路由和流量控制等功能的网络协议的支持。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最普遍使用的局域网网络协议。它也是互联网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其他常用的局域网协议包括,IPX、AppleTalk等。
[1][2][3]二、广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一种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通常跨越省、市,甚至一个国家。广域网包括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网,子网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小型的广域网。
三、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局域网是在某一区域内的,而广域网要跨越较大的地域,那么如何来界定这个区域呢?例如,一家大型公司的总公司位于北京,而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如果该公司将所有的分公司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那么一个分公司就是一个局域网,而整个总公司网络就是一个广域网。
什么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 WLAN)
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这些问题都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限制了用户联网。
WLAN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的解决以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与有线网络相比,WLAN具有以下优点:
安装便捷:一般在网络建设当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的施工了。在施工过程时,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这部分繁杂的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经济节约:由于有线网络中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的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需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时的预期,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易于扩展:WLAN又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这样,WLAN能够胜任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Roaming)”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
由于WLAN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其发展十分迅速。在最近几年里,WLAN已经在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不适合网络布线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权威调研机构Cahners In-Stat Group预计,全球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在2000年至2004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5%。无线局域网市场的网卡、接入点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总销售额也将在2000年轻松突破10亿美元大关,在2004年达到21.97亿美元。打开路由器自动拨号就行了
一般路由器的后面的铭牌上会注明它的ip地址和用户名密码,如果没有就是在说明书中有,如果说明书中也没有,就上网找找
进去之后,就是配置界面了,其中有一栏就是自动拨号的设置,把你的宽带的用户名和密码写上,选中自动连接.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这时,只要你的路由器一开就会自动拨号连接了.你电脑的ip地址设成自动获取就ok了,不在需要什么拨号软件了
如果你的是国产的路由器,那么里面的配置界面是中文的,很好理解的.如果不是中文界面,看看语言里有没有中文,要是没有,那你就得懂点英文了.
宽带mondem(摩登、猫)+路由器即可多台机器共享上网
路由器与adsl及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方式:把adsl
modem连接到宽带路由器上,然后通过宽带路由器的10m
/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和交换机或hub相连,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共享
上网的硬件安装工作。最后,只要在连接到交换机的主机上安装相应
的adsl拨号软件,设置相关的用户名和口令,我们就可以通过宽带路
由器共享上网了。
2、设置pc共享上网:
好了,能过上面这些对宽带路由器的设置,宽带路由器已经能为需要共享的pc提供nat转换功能了,但这时我们的pc还不能上网,因为还需要在客户机器上进行一些tcp/ip选项的设置以后才能实现上网。其实用户也可以开启宽带路由器的dhcp功能,这样就不需要在pc机上进行设置便可以自动获得ip地址及默认网关、dns等信息。但由于dchp开启以后对于宽带路由器的性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里我们建议大家使用这种静态分配ip地址的方法,来获得更高的性能。
首先,和刚才配置宽带路由器的机器一样,我们右键点击网上邻居的本地连接属性,打开对话框,选择tcp/ip选项,在tcp/ip选项中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输入ip地址、默认网关、dns这几个选项,在局域网中,我们的ip址一般使用的是私有c类ip地址,这里我们键入192.168.0.x,这里的x每台机器都应该是不同的,如192.168.0.2、192.168.0.3 等子网掩码xp操作系统会根据你所输入的ip地址自动生成,建议用户不要随便修改。
这里还需要切记一点,一般我们的宽带路由器都被设置为192.168.0.1这个地址,所以我们的客户机就不能使用这个ip地址了,否则会因为ip地址冲突而造成所有的机器都不能共享上网的问题。
设置完pc的ip地址后,我们将默认网关设置为宽带路由器的ip地址192.168.0.1,我们的pc在进行上网的时候就会向宽带路由器发送连接请求了。
最后我们设置dns服务器,这个选项根据地区的不同和线路供应商的不同,都会不同,这里我们输入202.100.96.68,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申请的宽带线路,来具体进行设置。好了,通过这样的设置以后,局域网中的pc就可以通过宽带路由器进行共享上网了。
四、城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MAN,基本上一种大型的LAN,通常使用与LAN相似的技术。只所以将MAN单独的列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已经有了一个标准: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Distributed Queue Dual Bus),即IEEE802.6。DQDB是由双总线构成,所有的计算机都连结在上面。
所谓宽带城域网,就是在城市范围内,以IP和ATM电信技术为基础,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的多媒体通信网络。
它能够满足政府机构、金融保险、大中小学校、公司企业等单位对高速率、高质量数据通信业务日益旺盛的需求,特别是快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用户群对宽带高速上网的需求。
一、业务特点:
传输速率高——宽带城域网采用大容量的Packet Over SDH传输技术,为高速路由和交换提供传输保障。千兆以太网技术在宽带城域网中的广泛应用,使骨干路由器的端口能高速有效地扩展到分布层交换机上。光纤、网线到用户桌面,使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0M、1000M。
用户投入少,接入简单——宽带城域网用户端设备便宜而且普及,可以使用路由器、HUB甚至普通的网卡。用户只需将光纤、网线进行适当连接,并简单配置用户网卡或路由器的相关参数即可接入宽带城域网。个人用户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块以太网卡,将宽带城域网的接口插入网卡就联网了。安装过程和以前的电话一样,只不过网线代替了电话线,电脑代替了电话机。
技术先进、安全——技术上为用户提供了高度安全的服务保障。宽带城域网在网络中提供了第二层的VLAN隔离,使安全性得到保障。由于VLAN的安全性,只有在用户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才能互相访问,非用户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都无法通过非正常途径访问用户的计算机。如果要从网外访问,则必须通过正常的路由和安全体系。因此黑客若想利用底层的漏洞进行破坏是不可能的。虚拟拨号的普通用户通过宽带接入服务器上网,经过账号和密码的验证才可以上网,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自行控制上网时间和地点。
二、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高速上网——利用宽带IP网频带宽、速度快的特点,用户可以快速访问Internet及享受一切相关的互联网服务(包括WWW、电子邮件、新闻组、BBS、互联网导航、信息搜索、远程文件传送等),端口速度达到10M以上。
互动游戏——“互动游戏网”可以让您享受到Internet网上游戏和局域网游戏相结合的全新游戏体验。通过宽带网,即使是相隔一百公里的同城网友,也可以不计流量地相约玩三维联网游戏。
VOD视频点播——让你坐在家里利用WEB浏览器随心所欲地点播自己爱看的节目,包括电影精品、流行的电视剧集,还有视频新闻、体育节目、戏曲歌舞、MTV、卡拉OK等。
网络电视(NETTV)——突破传统的电视模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网上实现无限频道的电视收视。 通过WEB浏览器的方式直接从网上收看电视节目,克服了现有电视频道受地区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约束的弊病,而且有利于进行一种新型交互式电视剧枣“网络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
远程医疗——采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和宽带通信技术,医务人员为远在几百公里或几千公里之外的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远程医疗是随着宽带多媒体通信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疗手段。
远程会议——异地开会不用出差,也不用出门,在高速信息网络上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远程教育----从根本上克服了基于电视技术的单向广播式、基于WEB网页的文本查询式和基于昂贵得无法进入家庭的会议电视等三种方式的缺陷,运用宽带网最新产品和技术,将图、文、声等多媒体信息,以交互的方式进入普通家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学生可通过宽带网在家收看教学节目并可与老师实时交互;可上Internet查资料,以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布置作业、交作业,解答提问等;缺课可检索课程数据库以VOD方式播放老师讲课录象等。
远程监控(WEBCAM)----枣对远程的系统或其他东西进行监控,授权用户通过WEB自由进行镜头的转动、调焦等操作,实现实时的监控管理功能。监控系统采用数字监控方式。数字监控方式很好地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宽带城域网的带宽优势。这是未来监控系统发展的流行趋势。
家庭证券交易系统----可在家里交互式地进行证券大户室形式的网上炒股,不但可以实时查阅深、沪股市行情,获取全面及时的金融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分析工具进行即时分析,并可进行网上实时下单交易,参考专家股评。
宽带业务还可为广大用户提供Internet信息浏览、信息查询、收发电子邮件、网上游戏、多媒体网上教育、视音频点播等多项服务。
局域网就是将单独的微机或终端,利用网络相互连接起来,遵循一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网线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㈧ 无线网络的典型与组方案有哪几种

在局域网中为了维持直径为200米的最大碰撞区域,最小CSMA/CD载波时间,以太网时间片已从目前的512比特扩展到512字节(4096比特),最小信息包大小仍为64字节。载波扩展特性在不修改最小包尺寸的条件下解决了CSMA/CD固有的时序问题。虽然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小信息包的性能,然而这种影响已经被CSM/CD算法中称作信息包突发传送的特性所抵消。千兆位以太网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对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 同100M位以太网一样,千兆位以太网使用与10M位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和帧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协议。这意味着广大的以太网用户可以对现有以太网进行平滑的、无需中断的升级,而且无需增加附加的协议栈或中间件。同时,千兆位以太网还继承了以太网的其它优点,如可靠性较高,易于管理等。 千兆以太网相比其他技术具有大带宽的优势,并且仍具有发展空间,有关标准组织正在制定10G以太网络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基于以太网帧层及IP层的优先级控制机制和协议标准以及各种QoS支持技术也逐渐成熟,为实施要求更佳服务质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伴随光纤制造和传输技术的进步,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距离可达百公里,这使得其逐渐成为构建城域网乃至广域网络的一种技术选择。 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的好处在于:千兆位以太网将提供10倍于快速以太网的性能并与现有的10/100 以太网标准兼容。同时为10/100/1000 Mbps 开发的虚拟网标准 802.1Q以及优先级标准 802.1p 都已推广,千兆网已成为构成网络主干的主流技术。 1998 年六月已制定完成的第一个千兆位以太网标准 802.3 以使用光纤线缆和短程铜线线缆的全双工链接为对象。针对半双工和远程铜线线缆的标准 802.3ab 于 1999 年内出台。 千兆位以太网将提供完美无缺的迁移途径,充分保护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千兆位以太网将保留802.3和以太网帧格式以及 802.3 受管理的对象规格,从而将使企业能够在升级至千兆性能的同时,保留现有的线缆、操作系统、协议、桌面应用程序和网络管理战略与工具。 千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原有的快速以太网、FDDI、ATM等主干网解决方案,提供了另一条改善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骨干连接和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连接的可靠、经济的途径。网络设计人员将能够建立有效使用高速、任务关键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备份的高速基础设施。网络管理人员将为用户提供对Internet、Intranet、城域网与广域网的更快速的访问。 千兆位产品提供商,具有完整的千兆以太网产品线,可契合用户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核心的网络主干交换机到边缘的客户机服务器千兆接入,有针对用户需求设计的高性能的产品。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部署,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技术。目前,许多厂商的交换机把第2层交换和第3层交换融于一体,不论交换还是路由,都能提供至少1000万pps的转发速率,甚至有的产品还可达到2000万pps。这些高性能的特点对于Intranet来讲已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传统的局域网流量80/20自然法则(即80%的流量在本地工作组网络内和20%的流量流向骨干网)已经过时。 千兆以太网高速的多层数据包转发能力是千兆以太网技术能提供最好的性能价格比的有力例证。不仅如此,千兆以太网技术对于降低网络的长期拥有成本也是大有裨益的。 2.千兆网交换技术 从1996年底开始,有些公司陆续推出集成了第2层交换和第3层路由的交换机产品,这种技术称之为“多层交换(multilayer switching)”。它为第2层交换技术增加了路由层服务,支持有选择的广播和组播抑制,支持VLAN及VLAN之间的数据包转发和防火墙功能,全面支持TCP/IP和IPX路由。 经过将近4年时间的发展,这些功能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和加强,使得多层交换机比传统的路由器的性能价格比高出8至16倍。而新一代多层交换机以千兆以太交换技术为核心, 可以提供更加吸引人的性能价格比,是部门级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中替代传统路由器的最理想的可以提供多层交换的交换机。同时,其直接传输距离目前已达到130公里,完全可以实现以千兆以太网为骨干的大的企业局域网,骨干传输速率为2Gbps(全双工模式)。 推动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推动高速多层交换技术发展的最大因素是采用廉价的10/100M自适应网卡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大量部署。目前的网络已经离传统的c/s计算模式的层次结构越来越远,传统的c/s模式的80/20流量法则已成为过去。在网络设计方面, 传统的路由器加Hub或第2层交换机的网络部署模式也将变成历史。 另外,Intranet支持更加复杂的和对带宽敏感的各种多媒体数据流,如数据、文件、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一个Intranet最终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至少要比非Intranet 用户多50%~100%。同时,宽带接入已成为发展趋势。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为用户提供快速以太网连接可以提供更多的带宽余量来处理突发的交通量,这点是10BASE-T技术无法比拟的。突发流量是IP网络应用的特点之一。廉价和高带宽使得快速以太网不论在用户端还是服务器端都得以广泛的应用。 为了在无阻塞和处理突发交通流量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新一代交换机平台必须提供高于用户请求连接的8~16倍速率的主干连接,而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正好满足了用户端的快速以太网连接的服务请求。这对于充分处理突发流量非常重要。 同时,在校园网或城域网中,不管跨越几个网络层,对于随机的Intranet交通量都要求提供端到端的持续不变的高性能。为了实现这一点,在一台交换机中同时具备高性能的第2层和第3层转发能力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无阻塞能力和有选择的转发功能是用户的主要需求。而各种非常有效的网管工具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有效且高效地把业务策略注入转发引擎中,其性能可以通过网管软件实时监测。这将从根本上有助于用户根据公司的短期和长期业务发展需要确定和交付所需的网络服务。新一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支持这些特点和服务,同时也支持通用的路由协议,如IP/RIP或IP/OSPF等。这也大大降低了网络设备的复杂性。 3.网络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网络系统的高性能要求核心交换机满足网络中心海量数据交换的要求,上连中心的通讯链路带宽能够满足应用对网络的性能要求。不管是企业网还是城域网、广域网,其上的信息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的多媒体应用及新的数据应用对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企业普遍采用Intranet网络模式来说,其 WWW 服务器,FTP服务器,Lotus Notes 群件应用服务器,Novell Server等服务器群支撑着整个企业的信息服务环境。企业各部门用户客户端应用软件,透过网络访问中心服务器,请求应用,查询数据库。网络的负载流量主要是从边缘设备到核心的数据交换,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网络规模的扩展,以及应用的信息交换量增加,使得企业网络通常首先在核心发生通讯瓶颈现象。改善企业园区局域网的网络数据交换性能,往往是首先扩充核心交换机的交换性能,增加边缘设备到核心的数据通讯带宽,以减轻整个网络的瓶颈,使得应用软件的性能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设计企业园区局域网的原则上,首先应该考虑满足网络规模所要求的核心设备数据交换处理能力,以及边缘设备到核心的链路带宽。 3.1可靠性与可用性 网络系统设计中的设备高可靠性和系统高可用性;要求核心交换机所有关键部件可以实现冗余工作,可以在线更换(插拔),故障的恢复时间在秒级间隔内完成。多级容错设计基于单个设备高可靠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就企业应用来说,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无纸办公自动化,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和水平。支持企业应用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的园区网络,它的工作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办公应用环境,交易、生产、开发、设计等业务环境,财务管理,部品管理等环境,信息检索、数据库查询、Internet浏览等支持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服务设施功能。网络的可靠性要求是保障企业应用环境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网络要求可靠性的同时,要求网络具有高可用性。网络设备的选择,尤其是核心机箱式设备,应该可以配置冗余部件,关键部件不存在单一故障点,也就是说,像交换机的电源、风扇、交换引擎、管理模块这些部件可以冗余备份,其中之一任何部件的损坏,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会影响网络的连通。提供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容错性的另一个要求是设备损坏部件更换时,不需要停机,更换部件后不需要重新启动,也就是说部件的更换可以进行在线操作,这样可以使停机的时间降低到最小。在设计企业园区网的原则上提高网络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原则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求设备的部件冗余,同时要求网络的链路冗余,可结合物理层、链路层及第三层技术实现,以保证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信息访问服务。 [page_break] 3.2可扩展性 网络设计的可扩展性要求,包括交换机硬件的扩展能力以及网络实施新应用的能力。核心交换机的灵活扩充性要求:核心交换机应该具备灵活的端口扩充能力,模块扩充能力,满足网络规模的扩充;同时提高性能,满足更高性能的要求。支持新应用的能力:产品具有支持新应用的技术准备,能构方便快捷地实施新应用。 3.3规模与用户 在设计网络的方案时,首先是满足现有规模的网络用户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应该设计网络具有用户端口灵活的扩充能力。核心设备是整个网络的枢纽,用户端口数的扩充,需要增加配线间边缘工作组的设备,增加边缘设备的同时,要求连接核心骨干设备的端口数相应增加,因此核心设备应该可以通过增加模块来灵活地增加端口数。核心设备的机箱设计应该具备强大的背板带宽,足够多的负载插槽容量。对于交换机来说,核心交换引擎应该可以满足最大配置下,无阻塞的进行端口数据包交换,模块的扩充不影响交换性能。采用分布式交换结构是实现这一原则的最佳方案,分布式交换机结构实现了交换机的并行数据交换处理,优化了网络的性能,本地交换和全局交换相结合的分布式结构减少了核心交换引擎的压力。因此在设计大规模园区网络的原则上普遍采用分布式交换机实现灵活的模块、端口扩充能力。 3.4安全性 网络的安全性对网络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网络安全控制,可以使应用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的访问,灵活的实施网络的安全控制策略。在企业园区网络中,关键应用服务器、核心网络设备,只有系统管理人员才有操作、控制的权力。应用客户端只有访问共享资源的权限,网络应该能够阻止任何的非法操作。在园区网络设备上应该可以进行基于协议、基于Mac地址、基于IP地址的包过滤控制功能。在大规模园区网络的设计上,划分虚拟子网,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隔离子网内的大量广播,另一方面隔离网络子网间的通讯,控制了资源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在设计园区网的原则上必须强调网络安全控制能力,使网络可以任意连接,又可以从第二层、第三层控制网络的访问。 3.5可管理性 网络的可管理性要求:网络中的任何设备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进行控制,网络的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都可以通过网管平台进行监控,通过网络管理平台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选择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管理软件应用于网络的设备配置,网络拓扑结构表示,网络设备的状态显示,网络设备的故障事件报警,网络流量统计分析以及计费等。网管软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减轻网络管理人员的负担。网络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零管理,基于策略的管理方式,网络管理是通过制定统一的策略,由管理策略服务器进行全局控制的。基于Web的网管界面,是网管软件的发展趋势,灵活的操作方式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设计园区网的设备选择上,要求网络设备支持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同时支持RMON/RMONII协议,核心设备要求支持 RAP (远程分析端口) 协议,实施充分的网络管理功能。在设计园区网的原则上应该要求设备的可管理性,同时先进的网管软件可以支持网络维护、监控、配置等功能。 3.6协议的标准性 网络设备采用开放技术、支持标准协议:采用标准的协议保护用户的投资,提高设备的互操作性。网络设计所采用的设备要求采用主流技术、开发的标准协议,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支持同一厂家的不同系列产品,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的无缝相互连接与通讯。在设计园区网络的原则上,发挥不同厂商产品的专用先进技术同时,必须强调考察设备的技术、协议的标准性,减少设备互连的问题,网络维护的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得到有效保护。 应当考虑选择的设备是否是可升级的,在新的标准出现以后,系统应能够升级到新的标准。因而注重产品厂商在相应产品和技术领域内的地位和参与标准化的能力。 当今世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设计既要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保证系统的先进性,也要兼顾技术上的成熟性,降低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中不成熟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4.校园网解决方案 千兆位以太网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对现有以太网的兼容性。同100M位以太网一样,千兆位以太网使用与10M位以太网相同的帧格式和帧大小,以及相同的CSMA/CD协议。这意味着广大的以太网用户可以对现有以太网进行平滑的、无需中断的升级,而且无需增加附加的协议栈或中间件。同时,千兆位以太网还继承了以太网的其它优点,如可靠性较高,易于管理等。在园区网主干网中,目前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 作为校园网应用的一个特点,大部分应用对延迟及带宽不太敏感,可以通过TCP/IP“慢启动”机制自动识别延迟的变化,动态地适应TCP所提供的带宽,部分应用要求实时业务传输支持,QoS服务保障。这部分应用目前所占比例很小,随着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逐步普及,多媒体课件的逐步丰富,该比例预期将逐步提高。IP网络传输实时业务的主要瓶颈是路由器采用软件实现路由识别、计算和包的转发,由于路由识别、数据转发的速度慢,时延和时延抖动大,不能保证服务质量(QoS)。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公司陆续推出采用硬件专用电路(ASIC)进行路由识别、计算和转发的新型线速路由交换机。这种线速路由交换机的结构与L2交换机相似,兼有L3路由器包转发功能和L2交换功能,有些厂商还在其中加入一些L4应用层功能。 在包交换的IP网上提供QoS,必须对服务进行分类,实行分类服务(CoS)。设备生产厂商一般采用拥塞管理保证网络性能,为一些专门的业务提供所要的带宽。一种做法是采用RED(随机早期丢失)探测和智能识别流量的瞬时剧增,将其与真正的网络拥塞区别开来,以避免网络拥塞。通过从IP包头中IPv4服务分类标识(TOS)识别服务类别(802.1P),确定该数据流的优先级,并根据某种队列优先算法以保证QoS的能力。还可使用访问控制表(ACL)定义策略,确定数据流的优先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预见,高速IP网络上的QoS能力将达到FR/ATM网类似的水平。 在分析比较市场上多种L2/L3/L4线速路由交换机性能、价格、服务的基础上,选择美国朗讯(Lucent)公司的Cajun P550R路由交换机共11台,作为校园网主干交换机。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 背板能力 45.76 Gbps 交换吞吐能力 22.88 Gbps 第2层交换能力 33,000,000 pps 第3层交换能力18,000,000 pps 多种L2/L3接口模块 冗余风扇、电源 OpenTrunk/VLAN互操作性 CoS/QoS/RSVP支持 在网络设计中,主干交换机彼此之间通过千兆位以太网互连。所有交换机均配置L3交换引擎,实施分布式的路由策略,从而降低对中心交换机L3路由解析、包转发的压力并控制广播域的范围。网络设计和设备配置中仔细地考虑了设备与线路及路由的物理与逻辑冗余、网络中心服务器群的防火墙设置及安全策略。

㈨ 无线路由或者无线网络是如何发送信号给电脑和手机的,手机和电脑是如何接收的

简单说就是发送固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互相传送接收.网络下无线连接的原理把

㈩ 什么是无线网

无线网络指的是任何型式的无线电计算机网络,普遍和电信网络结合在一起,不需电缆即可在节点之间相互链接。无线电信网络一般被应用在使用电磁波的摇控信息传输系统,像是无线电波作为载波和物理层的网络。

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通用无线网络技术”,即在单个设备下统一各种无线网络。英特尔正在开发一种芯片,该芯片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同一芯片上处理不同的无线技术,如wifi、wimax和dvb-h数字电视。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是“通用无线网络技术”,即在单个设备下统一各种无线网络。英特尔正在开发一种芯片,该芯片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同一芯片上处理不同的无线技术,如wifi、wimax和dvb-h数字电视。

(10)无线网络建成后交付内容扩展阅读:

无线网络比较容易受到攻击,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尝试去入侵无线网络的信号。许多网络提供有线等效加密(WEP)防护系统,但它其实也相当容易受到攻击。虽然WEP能够挡掉一些入侵者,但许多公司基于安全性考量,仍坚持使用有线网络直到问题改善为止。另一种无线网络防护系统为WPA(Wi-Fi Protected Access)。WPA提供了比WEP更安全的无线网络环境,而这道防火墙可以帮助易受入侵的无线网络修补漏洞。

阅读全文

与无线网络建成后交付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样修改网络密码oppo手机 浏览:830
怎么看无线网络电视台 浏览:537
领克01网络连接重置不了 浏览:480
组成一个电脑网络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224
网络中梯子是什么意思 浏览:731
四维地球苹果版无法加载网络 浏览:756
无线网卡驱动后怎么连接网络 浏览:161
为什么是同一网络却不能投屏 浏览:176
最新的华为手机网络 浏览:100
房间里面有wifi信号但是网络不行 浏览:683
怎么禁用无线网络打开有线 浏览:898
网络安全法多少日内完成 浏览:776
酷划软件显示网络错误 浏览:247
什么叫抢购网络 浏览:530
如何应用电脑上的网络连接到手机 浏览:566
无线网网络差怎么解决oppo 浏览:789
预警网络如何形容 浏览:695
电脑上如何改无线网络 浏览:509
影楼行业怎么做网络运营 浏览:1002
室内的无线网络会加大吗 浏览:5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