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第8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8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发布时间:2022-08-22 01:23:52

A.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

结构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EndDevice、汇聚节点Router和管理节点Coordinator。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传感器节点
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弱,通过小容量电池供电。从网络功能上看,每个传感器节点除了进行本地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外,还要对其他节点转发来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融合,并与其他节点协作完成一些特定任务。
汇聚节点
汇聚节点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对较强,它是连接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
等外部网络的网关,实现两种协议间的转换,同时向传感器节点发布来自管理节点的监测任务,并把WSN收集到的数据转发到外部网络上。汇聚节点既可以是一个具有增强功能的传感器节点,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和更多的、Flash和SRAM中的所有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汇编软件,可很方便地把获取的信息转换成汇编文件格式,从而分析出传感节点所存储的程序代码、路由协议及密钥等机密信息,同时还可以修改程序代码,并加载到传感节点中。
管理节点
管理节点用于动态地管理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的所有者通过管理节点访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资源。
无线传感器测距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量节点间距离的方法主要有TOA(Time
of
Arrival),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超声波、RSSI(Received
Sig
nalStrength
Indicator)和TOF(Time
of
Light)等。

B. 简述无线传感网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的技术特点

无线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的组成模块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在工作时它将由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提供电源,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它可以采集设备的数字信号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无线网关,直接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需要,无线传感器也可以实时传输采集的整个时间历程信号。
发展历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IEEE正在努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波士顿大学(BostonUnversity)还于最近创办了传感器网络协会(Sensor Network Consortium),期望能促进传感器联网技术开发。除了波士顿大学,该协会还包括BP、霍尼韦尔(Honeywell)、Inetco Systems、Invensys、L-3Communications、Millennial Net、Radianse、Sensicast Systems及Textron Systems。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中。可以预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是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出现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
应用现状
虽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商业应用CONTROL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待时日,但是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1 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采集的环境数据也越来越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出现为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并且还可以避免传统数据收集方式给环境带来的侵入式破坏。比如,英特尔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曾经将32个小型传感器连进互联网,以读出缅因州"大鸭岛"上的气候,用来评价一种海燕巢的条件。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跟踪候鸟和昆虫的迁移,研究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监测海洋、大气和土壤的成分等。此外,它也可以应用在精细农业中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来监测农作物中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

C.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的无线传输功能,常见的无线传输网络有RFID、ZigBee、红外、蓝牙、GPRS、4G、2G、Wi-Fi、NB-IoT。
与传统有线网络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特点,主要的要求有: 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网络拓扑、安全、实时性、以数据为中心等。

D.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内容简介

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
1、找相关专业书籍来深入学习,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知识等
2、找相关企业去请教交流,最好能够针对某个实例进行探究。比如深圳信立,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长达10年,在这方面应该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成功的合作案例。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E.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有哪些其传感器结点由哪些模块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非常多,无线传输,自动化调控,无需布线,安装时无需改动建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传输速率快,传输距离远等等,具体实际推荐到信立科技无线传感器去看看,传感器节点有由低功耗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传感器元件等,希望对你有利

F.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目录

第1章 现状与发展
1.1 WSN研究历史
1.2 WSN与Ad hoc网络
1.3 WSN体系结构
1.4 WSN的应用
1.5 WSN研究
1.6 WSN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部分 网络支持技术
第2章 路由协议
2.1 概述
2.2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2.3 集群结构路由协议2.4 地理位置信息的路由协议
2.5 WSN路由协议的发展
第3章 MAC协议
3.1 概述
3.2 竞争型MAC协议
3.3 分配型MAC协议
3.4 混合型MAC协议
3.5 MAC层与跨层设计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物理层设计
4.1 概述
4.2 频率分配
4.3 通信信道
4.4 调制解调方式
4.5 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设计
4.6 物理层非理想特性研究
4.7 射频前端功耗分析与低功耗设计考虑
4.8 本章总结
第5章 通信标准
5.1 IEEE 802.15.4标准
5.2 ZigBee标准
5.3 6LowPan草案
5.4 本章总结
第二部分 服务支持技术
第6章 时间同步技术
6.1 基本概念
6.2 传统与挑战
6.3 典型时间同步协议
6.4 新型同步机制
6.5 本章总结
第7章 节点定位技术
7.1 概述
7.2 基于测距的定位技术
7.3 无需测距的定位技术
7.4 其他技术主题
7.5 典型定位系统
7.6 展望
第8章 容错设计技术
8.1 概述
8.2 故障模型
8.3 故障检测与诊断
8.4 故障修复
8.5 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8.6 本章总结
第9章 安全设计技术
9.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挑战
9.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需求
9.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威胁
9.4 基本安全技术
9.5 传感器网络加密技术
9.6 节点安全技术
9.7 传感器网络服务组件安全
9.8 本章总结
第10章 服务质量保证
10.1 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概述
10.2 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OoS研究
10.3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OoS研究
第三部分 应用支持技术
第11章 网络管理
11.1 网络管理概述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概述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1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的发展
11.5 本章总结
第12章 操作系统
12.1 概述
12.2 TinyOS操作系统
12.3 MANTIS操作系统
12.4 SOS操作系统
12.5 TinyOS、MOS和SOS的设计实现比较
12.6 本章总结
第13章 开发环境
13.1 概述
13.2 协议设计
13.3 实现验证
13.4 本章总结

G.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的目录

第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 引言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关键技术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主要思路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分类
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基本思想
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的分类
1.3.5 平面路由的主流算法
1.3.6 分簇路由的主流算法
1.4 ZigBee技术
1.4.1 ZigBee技术的特点
1.4.2 ZigBee协议框架
1.4.3 ZigBee的网络拓扑结构
1.5 无线传感器安全研究
1.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需求
1.5.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进展
1.5.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研究方向
1.6 水下传感器网络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1.7.1 存在的问题
1.7.2 性能评价
1.7.3 基于测距的定位方法
1.7.4 非测距定位算法
1.7.5 移动节点定位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能量有效非均匀成簇算法
2.1 引言
2.2 相关研究工作
2.2.1 单跳成簇算法
2.2.2 多跳成簇算法
2.3 DEEUC成簇路由算法
2.3.1 网络模型
2.3.2 DEEUC成簇算法
2.3.3 候选簇头的产生
2.3.4 估计平均能量
2.3.5 最终簇头的产生
2.3.6 平衡簇头区节点能量
2.3.7 算法分析
2.4 仿真和分析
2.5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多跳能量均衡路由算法
3.1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
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3.2.1 平面路由
3.2.2 单跳分簇路由算法研究
3.2.3 多跳层次路由算法研究
3.3 LEACH-L算法
3.3.1 LEACH-L的改进思路
3.3.2 LEACH-L算法模型
3.3.3 LEACH-L描述
3.4 LEACH-L的分析
3.5 实验仿真
3.5.1 评价参数
3.5.2 仿真环境
3.5.3 仿真结果
3.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
3.6.1 总结
3.6.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生成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通信协议
4.1 引言
4.2 无线传输能量模型
4.3 基于时间延迟机制的分簇算法(CHTD)
4.3.1 CHTD的改进思路
4.3.2 CHTD簇头的产生
4.3.3 CHTD簇头数目的确定
4.3.4 CHTD最优簇半径
4.3.5 CHTD描述
4.3.6 CHTD的特性
4.4 CHTD簇数据传输研究
4.4.1 引言
4.4.2 改进的CHTD算法(CHTD-M)
4.4.3 CHTD-M的分析
4.5 仿真分析
4.5.1 生命周期
4.5.2 接收数据包量
4.5.3 能量消耗
4.5.4 负载均衡
4.6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
4.6.1 总结
4.6.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自适应蚁群系统的传感器网络QoS路由算法
5.1 引言
5.2 蚁群算法
5.3 APAS算法的信息素自适应机制
5.4 APAS算法的挥发系数自适应机制
5.5 APAS算法的QoS改进参数
5.6 APAS算法的信息素分发机制
5.7 APAS算法的定向广播机制
5.8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8.1 仿真环境
5.8.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9 总结及未来的工作
5.9.1 总结
5.9.2 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选择算法
6.1 引言
6.2 LEACH NEW算法
6.2.1 网络模型
6.2.2 LEACH NEW簇头选择机制
6.2.3 簇的生成
6.2.4 簇头间多跳路径的建立
6.3 仿真实现
6.4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中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
7.1 引言
7.2 相关工作
7.3 网络模型
7.3.1 问题的数学描述
7.3.2 网络模型
7.4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协议
7.4.1 基于向量转发协议的分析
7.4.2 基于向量的低延迟转发算法
7.5 仿真实验
7.5.1 仿真环境
7.5.2 仿真分析
7.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8.1 引言
8.2 节能路由算法
8.2.1 平面式路由算法
8.2.2 层状式路由算法
8.3 数据融合模型
8.3.1 数据融合系统
8.3.2 LEACH簇头选择算法
8.3.3 簇内融合路径
8.3.4 环境设定和能耗公式
8.4 数据融合仿真
8.4.1 仿真分析
8.4.2 仿真结果分析
8.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
9.1 超宽带技术
9.1.1 系统结构的实现比较简单
9.1.2 空间传输容量大
9.1.3 多径分辨能力强
9.1.4 安全性高
9.1.5 定位精确
9.2 物联网技术
9.2.1 物联网原理
9.2.2 物联网的背景与前景
9.3 云计算技术
9.3.1 SaaS软件即服务
9.3.2 公用/效用计算
9.3.3 云计算领域的Web服务
9.4 认知无线电技术
9.4.1 传统的Ad-hoc方式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不足
9.4.2 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10.1 军事应用
10.2 农业应用
10.3 环保监测
10.4 建筑应用
10.5 医疗监护
10.6 工业应用
10.6.1 工业安全
10.6.2 先进制造
10.6.3 交通控制管理
10.6.4 仓储物流管理
10.7 空间、海洋探索
10.8 智能家居应用

H. 传感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目的,起源是什么呢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是:由大量、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以协作的方式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在网络覆盖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用户。无线传感器网络起源于美国军方的研究,它具有自组织、无中心、动态性、多跳网络、硬件资源有限、能量受限、大规模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特点,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体现了多个学科的相互融合。

I.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汇聚节点(sink node)和管理节点。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sensor field)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如下四个基本单元:传感单元(由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由嵌入式系统构成,包括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以及电源部分。此外,可以选择的其它功能单元包括:定位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发电装置等。

J. 什么是无线电传感网络

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 System, MEMS)、片上系统(SOC, System on Chip)、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并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阅读全文

与第8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闪烁几秒自动连接 浏览:480
普拉斯为什么只有2g网络 浏览:888
网络营销软件运营 浏览:244
班级班班通电脑网络怎么修 浏览:550
5G建设基础网络在哪个省 浏览:900
网络封包修改了器哪个最好 浏览:110
添加网络助手的软件 浏览:665
网络营销沙盘实训 浏览:969
电脑网络连不上有红叉怎么回事 浏览:81
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记录 浏览:125
计算机网络运用是干什么的 浏览:617
广东无线网络覆盖 浏览:170
涉疫情网络安全备案 浏览:970
wifi突然断开网络 浏览:514
二楼wifi信号满格有时候没有网络怎么办 浏览:840
哪个品牌手机数据网络快 浏览:614
小雅音箱无法连接无线网络怎么办 浏览:524
win10有wifi但不能连接不上网络怎么办 浏览:32
特别的声音为什么会出现在网络 浏览:267
智能网络摄像机安装哪个软件下载 浏览:2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