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网络IC

无线网络IC

发布时间:2022-09-21 14:08:32

❶ wifi模块工作原理

WiFi模块的工作原理

Wi-Fi模块又名串口Wi-Fi模块,属于物联网传输层,功能是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协议栈。传统的硬件设备嵌入Wi-Fi模块可以直接利用Wi-Fi联入互联网,是实现无线智能家居、M2M等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WiFi模块通过指定信道号的方式来进行快速联网。在通常的无线联网过程中,会首先对当前的所有信道自动进行一次扫描,来搜索准备连接的目的AP创建的(或Adhoc)网络。串口wifi模块提供了设置工作信道的参数,在已知目的网络所在信道的条件下,可以直接指定模块的工作信道,从而达到加快联网速度的目的.

❷ 长虹电视3d39b3100ic如何使用无线网络

如果电视机支持无线功能的话,在设置里应该是可以看到网络的功能的。

❸ 802.11a 802.11b 802.11g三种无线电局域网的标准

802.11a
IEEE 无线网络标准,指定最大 54Mbps 的数据传输速率和 5GHz 的工作频段。
802.11a标准是已在办公室、家庭、宾馆、机场等众多场合得到广泛应用的802.11b无线联网标准的后续标准。它工作在5GHzU-NII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s,传输层可达25Mbps。可提供25Mbps的无线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

802.11的第二个分支被指定为802.11a。承受着风险将802.11带入了不同的频带——5.2GHzU-NII频带,并被指定高达54Mbps的数据速率。与单个载波系统802.11b不同,802.11a运用了提高频率信道利用率的正交频率划分多路复用(OFDM)的多载波调制技术。由于802.11a运用5.2GHz射频频谱,因此它与802.11b或最初的802.11WLAN标准均不能进行互操作。
IEEE 802.11b
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的带宽最高可达11Mbps,比两年前刚批准的IEEE 802.11标准快5倍,扩大了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另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5.5Mbps、2 Mbps和1 Mbps带宽,实际的工作速度在5Mb/s左右,与普通的10Base-T规格有线局域网几乎是处于同一水平。作为公司内部的设施,可以基本满足使用要求。IEEE 802.11b使用的是开放的2.4GB频段,不需要申请就可使用。既可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也可独立组网,从而使网络用户摆脱网线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应用。
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与我们熟悉的IEEE 802.3以太网的原理很类似,都是采用载波侦听的方式来控制网络中信息的传送。不同之处是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载波侦听/冲突检测)技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侦听网络中有无信息发送,当发现网络空闲时即发出自己的信息,如同抢答一样,只能有一台工作站抢到发言权,而其余工作站需要继续等待。如果一旦有两台以上的工作站同时发出信息,则网络中会发生冲突,冲突后这些冲突信息都会丢失,各工作站则将继续抢夺发言权。而802.11b无线局域网则引进了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技术和RTS/CTS(请求发送/清除发送)技术,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冲突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效率。这里的CSMA/CA技术与正常情况下的CSMA/CD技术原理有所不同,原理是:站点在发送报文后等待来至接入点AP(基本模式)或来至另外站点(对等模式)的确认帧(ACK)。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受到确认帧,则假定发生了冲突并从发该数据。如果站点注意到信道上有活动,就不发送数据。RTS/CTS的工作方式与调制解调器类似,在发送数据之前,站点将一个请求发送帧发送到目的站点,如果信道上没有活动,那么目的站点将一个清除发送帧发送回源站点。这个过程成为“预热”其他站点,从而防止不必要的冲突。RTS/CTS只用于特别大的报文和重发数据时可能出现严重带宽问题的场合。
功能 & 优点
速度:2.4ghz直接序列扩频无线电提供最大为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无须直线传播
动态速率转换:当射频情况变差时,降低数据传输速率为5.5mbps、2mbps和1mbps
使用范围:802.11b支持以百米为单位的范围(在室外为300米;在办公环境中最长为100米)
可靠性:与以太网类似的连接协议和数据包确认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送和网络带宽的有效使用
互用性:与以前的标准不同的是,802.11b只允许一种标准的信号发送技术。weca将认证产品的互用性
电源管理:802.11b网络接口卡可转到休眠模式,访问点将信息缓冲到客户,延长了笔记本电脑的电池寿命 漫游支持:当用户在楼房或公司部门之间移动时,允许在访问点之间进行无缝连接
加载平衡:802.11b nic更改与之连接的访问点,以提高性能(例如,当前的访问点流量较拥挤,或发出低质量的信号时)
可伸缩性:最多三个访问点可以同时定位于有效使用范围中,以支持上百个用户同时语音和数据支持
安全性:内置式鉴定和加密
基本运作模式:
802.11b运作模式基本分为两种:点对点模式(ad-hoc mode)和基本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如图1所示。点对点模式是指站点(如:无线网卡)和站点之间的通信方式。只要PC插上无线网卡即可与另一具有无线网卡的PC连接,对于小型的无线网络来说,是一种方便的连接方式,最多可连接256台PC。而基本模式是指无线网络规模扩充或无线和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这是802.11b最常用的方式。此时,插上无线网卡的PC需要由接入点(AP)与另一台PC连接。接入点负责频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挥工作,一个接入点最多可连接1024台PC(无线网卡)。当无线网络节点扩增时,网络存取速度会随着范围扩大和节点的增加而变慢,此时添加接入点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频宽与频段。无线网络需要与有线网络互连,或无线网络节点需要连接和存取有线网的资源和服务器时,接入点可以作为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的桥梁。
应用
功能 优点
不易接线的区域 在不易接线或接线费用较高的区域(如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有石棉的建筑物,以及教室)中提供网络服务灵活的工作组 为经常进行网络配置更改的工作区降低了总拥有成本网络化的会议室 用户可在从一个会议室移动到另一个会议室时进行网络连接,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并且可
在决策时相互交流
特殊网络 现场顾问和小工作组的快速安装和兼容软件可提高工作效率
子公司网络 为远程或销售办公室提供易于安装、使用和维护的网络
部门范围的网络移动 漫游功能使企业可以建立易于使用的无线网络,可覆盖所有部门
一般地说,802.11b允许使用任何现有在有线网络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或网络服务。
多接入点解决方案
当网络规模较大,超过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时,可以采用多个接入点分别与有线网络相连,从而形成以有线网络为主干的多接入点的无线网络,所有无线终端可以通过就近的接入点接入网络,访问整个网络的资源,从而突破无线网覆盖半径的限制。
无线中继解决方案
无线接入器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即充当有线网络的延伸。比如在工厂车间中,车间具有一个网络接口连接有线网,而车间中许多信息点由于距离很远使得网络布线成本很高,还有一些信息点由于周边环境比较恶劣,无法进行布线。由于这些信息点的分布范围超出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我们可以采用两个接入点实现无线中继,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冗余解决方案
对于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比如金融、证券等,接入点一旦失效,整个无线网络会瘫痪,将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可以将两个接入点放置在同一位置,从而实现无线冗余备份的方案。
多蜂窝漫游工作方式
在一个大楼中或者在很大的平面里面部署无线网络时,可以布置多个接入点构成一套微蜂窝系统,这与移动电话的微蜂窝系统十分相似。微蜂窝系统允许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接入点覆盖区域内任意漫游,随着位置的变换,信号会由一个接入点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接入点。整个漫游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虽然提供连接服务的接入点发生了切换,但对用户的服务却不会被中断。
802.11g
IEEE802.11工作组近年来开始定义新的物理层标准IEEE802.11g。与以前的IEEE802.11协议标准相比,IEEE802.11g草案有以下两个特点:在2.4GHz频段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使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20Mbit/s以上;能够与IEEE802.11b的Wi-Fi系统互联互通,可共存于同一AP的网络里,从而保障了后向兼容性。这样原有的WLAN系统可以平滑地向高速WLAN过渡,延长了IEEE802.11b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的投资。2003年7月IEEE802.11工作组批准了IEEE802.11g草案,该标准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IEEE802.11WLAN实现的关键技术
随着WLAN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室内这个较为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多经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其它干扰源的存在使得无线信道中高速数据传输的实现比有线信道困难,因此WLAN需要采用合适的调制技术。
IEEE802.11WLAN是一种能支持较高数据传输速率(1~54Mbit/s),采用微蜂窝、微微蜂窝结构,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其关键技术大致有3种,直序列扩频调制技术(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及补码键控(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技术、包二进制卷积(PBCC: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stiplexing。每种技术皆有其特点,目前扩频调制技术正成为主流,而OFDM技术由于其优越的传输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
1.DSSS调制技术
基于DSSS的调制技术有3种。最初IEEE802.11标准制定在1Mbit/s数据速率下采用差分二相相移键控(DBPSK:Differential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如果要提供2 Mbit/s的数据速率,可采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这种方法每次处理两个比特码元,成为双比特。第三种是基于CCK的QPSK,是IEEE802.11b标准采用的基本数据调制方式。它采用了补码序列与直序列扩频技术,是一种单载波调制技术,通过相移键控(PSK)方式传输数据,传输速率分为1,2,5.5和11 Mbit/s。CCK通过与接收端的Pake接收机配合使用,能够在高效率传输数据的同时有效克服多径效应。IEEE802.11b通过使用CCK调制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1 Mbit/s。但是当传输速率超过11 Mbit/s,CCK为了对抗多径干扰,需要更复杂的均衡及调制,实现起来非常困难。因此,IEEE802.11工作组为了推动WLAN的发展,又引入了新的调制技术。
2.PBCC调制技术
PBCC调制技术是由德州仪器(TI)公司提出的,已作为IEEE802.11g的可选项被采纳。PBCC也是单载波调制,但与CCK不同,它采用了更多复杂的信号星座图。PBCC采用8PSK,而CCK使用BPSK/QPSK;另外PBCC使用了卷积码,而CCK使用区块码。因此,它们的解调过程是十分不同的。PBCC可以完成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其传输速率为11,22,33Mbit/s。
3.OFDM技术
OFDM技术其实是多载波调制(MCM:Multi-CarrierMolation)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这样减少了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平坦的,大大消除了符号间干扰。
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于是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还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在各个子信道中的这种正交调制和解调可以采用反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来实现,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DSP技术的发展,IFFT和FFT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FFT的引入,大大降低了OFDM实现的复杂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无线数据业务一般都存在非对称性,即下行链路中传输的数据量要远远大于上行链路中的数据传输量。因此无论从用户高速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还是从无线通信自身来考虑,都希望物理层支持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而OFDM很容易通过使用不同数量的子信道来实现上行和下行链路中不同的传输速率。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所有的子信道不会同时处于比较深的衰落情况中,因此可以通过动态比特分配以及动态子信道分配的方法,充分利用信噪比高的子信道,从而提升系统性能。由于窄带干扰只能影响一小部分子载波,因此OFDM系统在某种程度上能抵抗这种干扰。
OFDM技术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IEEE802.11a/g标准为了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都采用了OFDM调制技术。目前,OFDM结合时空编码、分集、干扰〔包括码间干扰(ISI)和信道间干扰(ICI)〕抑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大程度提高了物理层的可靠性。如再结合自适应调制、自适应编码以及动态子载波分配、动态比特分配算法等技术,可以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4.IEEE802.11g协议帧结构及其技术细节
从网络逻辑结构上来看,IEEE802.11只定义了物理层及MAC子层。MAC层提供对共享无线介质的竞争使用和无竞争使用,具有无线介质访问、网络连接、数据验证和保密等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所传数据单位为比特。物理层定义了通信设备与接口硬件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维持和释放物理连接。物理层由三部分组成:物理层管理层、物理层会聚协议(PLCP)和物理介质依赖子层(PMD)。
IEEE802.11g的物理帧结构分为前导信号(Preamble)、信头Header和负载Payload。Preamble主要用于确定移动台和接入点之间何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传输进行时告知其它移动台以免冲突,同时传送同步信号及帧间隔。Preamble完成,接收方才开始接收数据。Header在Preamble之后 用来传输一些重要的数据比如负载长度、传输速率、服务等信息。由于数据率及要传送字节的数量不同,Payload的包长变化很大,可以十分短也可以十分长。
在一帧信号的传输过程中,Preamble和Header所占的传输时间越多,Payload用的传输时间就越少,传输的效率越低。
综合上述3种调制技术的特点,IEEE802.11g采用了OFDM等关键技术来保障其优越的性能,分别对Preamble,Header,Payload进行调制,这种帧结构称为OFDM/OFDM方式。
另外,IEEE802.11g草案标准规定了可选项与必选项,为了保障与IEEE802.11b兼容也可采用CCK/OFDM和CCK/PBCC的可选调制方式。因此,OFDM调制为必选项保障传输速率达到54Mbit/s;采用CCK调制作为必选保障后向兼容性;CCK/PBCC与CCK/OFDM作为可选项。IEEE802.11g的帧结构比较见表1。
(1)OFDM/OFDM
Preamble,Header和Payload都使用OFDM进行调制传输,其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OFDM的一个好特点是它有短的Preamble,CCK调制信号的帧头是72μs,而OFDM调制信号的帧头仅为16μs。帧头是一个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帧头占有时间的减少,提高了信号传送数据的能力。OFDM允许较短的Header给更多的时间用于传输数据,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因此,对于11Mbit/s的传输速率,CCK调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要继续提升速率必须使用OFDM调制技术。它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IEEE802.11g协议中的OFDM OFDM方式也可以和Wi-Fi共存,不过它需使用RTS/CTS协议来解决冲突问题。
(2)CCK/OFDM
它是一种混合调制方式,是IEEE802.11g的可选项。其Header和Preamble用CCK调制方式传输,OFDM技术传送负载。由于OFDM技术和CCK技术是分离的,因此在Preamble和Payload之间要有CCK和OFDM的转换。
IEEE802.11g用CCK/OFDM技术来保障与IEEE802.11b共存。IEEE802.11b不能解调OFDM格式的数据,所以难免会发生数据传输冲突,IEEE802.11g使用CCK技术传输Header和Preamble就可以使IEEE802.11b兼容,使其可以接收IEEE802.11g的Header从而避免冲突。这样保障了与IEEE802.11bWi-Fi设备的后向兼容性,但由于Preamble/Header使用CCK调制,增大了开销,传输速率比OFDM OFDM方式的有所下降。
(3)CCK/PBCC
CCK/PBCC和CCK/OFDM一样,PBCC也是混合波形,包头使用CCK调制而负载使用PBCC调制方式,这样它可以工作于高速率上并与IEEE802.11b兼容。PBCC调制技术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33Mbit/s,比OFDM或CCK/OFDM的传送速率低。
IEEE802.11g的性能分析
尚未正式成为标准的IEEE802.11g草案由于其不同的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IEEE802.11g与IEEE802.11b的兼容性,与同频设备的共存能力及OFDM技术自身的问题将成为研究热点。
1.IEEE802.11g的兼容性
IEEE802.11g兼容性指的是IEEE802.11g设备能和IEEE802.11b设备在同一个AP节点网络里互联互通。IEEE802.11g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要保障与IEEE802.11bWi-Fi系统兼容。IEEE802.11g可以接收OFDM和CCK数据,但传统的Wi-Fi系统只能接收CCK信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在两者共存的环境中如何解决由于IEEE802.11b不能解调OFDM格式信息帧头所带来的冲突问题。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IEEE802.11g采用了RTS/CTS技术。
最初,IEEE802.11引入RTS/CTS机制是为了解决隐蔽站问题,即发送站检测不到另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因而在接收站发生碰撞的情况。
IEEE802.11b与IEEE802.11g混合工作的情况与隐蔽站问题非常相似,IEEE802.11b设备无法接收OFDM格式的IEEE802.11g的信息帧头,因此可以采用RTS/CTS机制来解决。

IEEE 802.11n
IEEE 802.11n :使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传输速度300Mbps,最高可达600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802.11g,目前还不是一个正式的标准,
1月19日讯,Broadcom公司推出新型无线LAN(WLAN)芯片组Intensi-fi系列,这是和IEEE 802.11n标准(草案)兼容的首个解决方案. Intensi-fi技术提供了在家庭或办公室优异的性能和功能强大的无线连接,使得下一代Wi-Fi设备能提供完美的多媒体体验,支持新兴的语音,视频和数据应用.
Intensi-fi技术集成了IEEE 802.11n标准(草案)所有强制性的元件,一当标准完成即可进行软件升级.忠于标准是Broadcom的工作重点,因为它不需要考虑兼容性和使用户烦恼的非标准产品的性能问题.Broadcom和业界其它一流厂商紧密配合,当草案802.11n产品变成现实时,在分支中演示真实的互连性.Broadcom还向Wi-Fi联盟提供技术资源,来加速802.11n互连测试程序.
Intensi-fi技术支持在多个发送和接收天线上多个同时发生的数据(或"空间")流,提供的数据速率高达300Mbps,比以前的802.11产品(它采用一个发送器和一个接收器,支持单一数据流),其覆盖范围更广.它提供了足够的带宽,范围和可靠性,对家庭中每个房间提供高清晰视频(HD).为了提供完美的多媒体体验, Intensi-fi技术把传统的PC和网络设备扩充到消费电子和娱乐设备,在线缆/DSL/卫星机顶盒,个人视频记录仪,DVD播放器,游戏系统,音频设备照相机,手机和其它手提设备提供了发送电影,照片,音乐,语音呼叫和数据所需的基础设备.
Intensi-fi解决方案包括MAC/基带芯片以及能配置各种高速无线应用的无线电芯片.Broadcom还提供两个网络处理器,使用户能优化无线路由器设计的性价比.完整的系列产品包括下面所有的CMOS器件:
BCM4321:业界首个和802.11n标准(草案)兼容的MAC和基带,提供超过300Mbps的PHY速率,并和PCI,Cardbus和主机PCI-Express接口,
BCM2055:Broadcom第五代802.11无线电,集成了多个2.4GHz和5GHz无线电,支持用于802.11n产品的同时发生的空间数据流,并具有2x2,3x3或4x4天线配置.BCM2055是最佳性能的802.11无线电,具有更小的芯片尺寸,更低的功耗,更低的相位噪音和误差向量幅度(EVM).所有这些对于高吞吐量的802.11n(草案)系统都是至关重要的.
BCM4704:Broadcom已验证过的第五代无线网络处理器,提供先进的路由/桥接功能,并能满足802.11n(草案)芯片组的目标性能,用于路由器和网关的设计.
BCM4705:Broadcom第六代无线网络处理器,支持同时工作的2.4GHz和5GHz无线电,集成的吉比特以太网MAC使得802.11n(草案)和以太网网络间的吞吐量大于200Mbps.
现在可提供Intensi-fi芯片组的样品,以及参考设计.
美国Atheros公司于2月16日在日本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推出了其符合IEEE 802.11n规格的无线网络芯片组“AR5008”,这款芯片组已经于1月24日在美国上市。
Atheros公司将其面向IEEE 802.11n的产品群总称为“XSPAN”,这款AR5008保持了其公司原来对应IEEE 802.11a/b/g产品的连续性,无线传输的最高速度达到300Mbps。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最高速度,在实际的通讯过程中,加载了如TCP之类的协议后,实际速度应为此速度的60%左右。不过即使如此,802.11n的效率也比目前最快的802.11g要高上许多。实际速度802.11n预计能够比802.11g提高8~9倍。
据Atheros Communications称,AR5008系列芯片组为架构于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1月20日确认的802.11n草案规格之首款产品。这些新一代的WLAN解决方案,将充份利用MIMO技术潜力,发挥突破性性能与业界互通性。AR5008解决方案将以更大的覆盖范围及更佳的可靠性,达到802.11g与802.11a/g产品的6倍数据传输量。由于802.11n规格草案已制定,消费者终于能在家庭、办公室以及行动时的各种装置与应用上,享受MIMO的互通技术。
Atheros创新的XSPAN引进讯号持续技术(Signal-Sustain Technology,SST)大幅加强讯号可靠性与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传输量,全面释放MIMO的潜力。这一切皆因全球首颗单芯片三射频设计而获得实现。AR5008的实体数据速率为300 Mbps (每秒兆位)而实际终端使用者数据传输量可达150至180 Mbps,较2x2 MIMO系统平均多出50%的覆盖范围持续数据传输量。
讯号持续技术同时通过不同空间讯号路径进行传送,并且在接收器进行讯号处理时,同时合并来自三个接收器的资讯,因此大幅增加联机强度与数据传输量。若只是在额外的天线间切换较少的同时发射器,是无法达到这样的强度。Atheros将三组完整的射频发射链与接收链整合至单一芯片的作法,加上内建SST基频处理,以接近于强度较差而不具竞争力的2x2 MIMO方案之价格,实现无法匹敌的覆盖范围与强度。

❹ 常用的wifi芯片有哪些

拍明芯城电子元器件网常用的wifi芯片:
1、BCM4325
标准:802.11a/b/g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游戏设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音频/媒体/游戏设备,打印机
备注:iPhone4,HTC,LG,SAMSUNG手机上都用过
2、BCM4329
标准:802.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便携式音频/多媒体/游戏设备
应用:手机、平板、OTT盒子等。

3、BCM433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iphone4S用过

4、BCM4390
标准:802.11b/g/n

5、BCM4334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备注:iphone5用过,村田331S0171模块的核心芯片

6、BCM4335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三星手机i9500,note3,19508,Galaxy S4,HTC One有使用
7、BCM4336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8、BCM4339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应用:低端智能手机、平板或 PC nubia Z5S使用过

9、BCM4343W
标准:802.11b/g/n

10、BCM4383
频段:2.4GHz

11、BCM401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12、BCM4334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13、BCM43241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14、BCM43341
标准:802.11 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NFC + FM
15、BCM43362+M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16、BCM43364
标准:802.11b/g/n

17、BCM43438
标准:802.11b/g/n
18、BCM43907
标准:802.11a/b/g/n

1、AR1021x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 Mbps
应用:MID,网络摄像头,机顶盒GPS,电子书,硬盘播放器,网络收音机,PSP等需要实现无线联网设备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2、AR9271
标准:802.11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应用:笔记本无线网卡,外置扩展无线网卡
应用:网关、机顶盒、游戏控制台、打印机、IP摄像机等

3、AR9285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模组AW-NE785H

4、AR93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应用:无线路由器的主芯片
5、QCA95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应用:无线路由器

6、QCA6174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BLE4.1

7、QCA9377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 +BLE4.1
8、QCA4004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5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居,物联网

1、 88W8686
标准:802.11a/g/b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手持终端
2、 88W8688
标准:802.11a/g/b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 WiFi+BT3.0 1X1
应用:支持WLAN/蓝牙的手机
支持WLAN/蓝牙的数码相机和打印机
3、 88W8782
标准:802.11a/g/b/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消费类电子设备(TV、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等)
手机和其他移动应用
4、 88W8797
标准:802.11ac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
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光播放器,机顶盒数字电视
5、88W880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Mbps
功能:Wi-Fi+MCU 1x1
应用:物联网、智能家居,在小米智能模块、Broadlink智能家居产品中使用
6、88MW3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2Mbps
功能:WiFi+MCU

1、TI CC32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WL183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3、WL1833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4、WL1801
标准:802.11b/g/n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村田LBEP5CLXRC

1、MT7688A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CPU
2、MT7688K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3、MT7688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4、MT7688A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5、MT768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灯泡、门锁、插座等小型设备、IOT
6、MT7681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7、MT7601U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8、MT760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9、MT333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0、MT761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奥金瑞模组GWF-5M01

11、MT7620A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MT7620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3、MT7632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4、MT7662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功能:单WiFi
15、RT5572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6、RT2700E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AW-NE766模块

17、RT207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旭瑞升3A

18、RT307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9、RT3072
20、RT535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APSoC、路由
21、RT5350F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2、RT5370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USB 2.0界面,PC端USB 2.0界面单晶片
23、RT537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24、RT5572
标准:802.11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25、MT59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智能手机,手持终端

1、RTL8189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RTL8189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3、RTL8189E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4、RTL8188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5、RTL8188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6、RTL8188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7、RTL8188C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8、RTL8188EU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9、RTL8188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0、RTL8192D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1、RTL8192E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RTL8192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3、RTL8192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4、RTL871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5、RTL8711AF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6、RTL87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54Mbps
17、RTL87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8、RTL8811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19、RTL8812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20、RTL8187SE
标准:802.11b/g
应用:无线网卡主控芯片,
1.无线串行总线适配器
2.无线笔记本迷你卡适配器
21、RTL81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22、RTL81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1、ESP8266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2、ESP828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NL6621(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Cortex-M3
集成了MAC、PHY、AFE、RF和PA
应用:智能家居,WiFi音乐盒等

W50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医疗监护、无线音视频、智能玩具、汽车电子、智能电网与工业控制等

SSV6060P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M88WI6032D
标准:802.11 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1)EMW5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2)EMW30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3)EMW3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4)EMW316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5)EMW1088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WiFi芯片:88W8801

(6)EMW31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7)EMW324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8)EMW10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9)EMW3081A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10)EMW323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BT

❺ wifi芯片和WIFI模块有什么区别

wifi芯片和WIFI模块区别为:组成不同、功耗不同、用途不同。

一、组成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是嵌入式Wi-Fi模块,主控芯片一般为功能简单的32位单片机(MCU),内置Wi-Fi驱动和协议,接口为一般的MCU接口如UART等。

2、WIFI模块:WIFI模块集成了射频收发器、MAC地址、WIFI驱动、所有WIFI协议。

二、功耗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在功耗上做了很大的改善,比较适合对功耗控制比较严格的无线家电设备。

2、WIFI模块:WIFI模块需要非常强大的电脑CPU来完成应用才能正常工作,功耗比较高。

三、用途不同

1、wifi芯片:wifi芯片适合于各类智能家居或智能硬件中,比如带WiFi功能的电视、空调、冰箱等。

2、WIFI模块:WIFI模块适合用在笔记本、平板电脑上的USB接口或者SDIO接口上。

❻ IC 有哪些封装所指的意思又是什么

封装,就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封装形式是指安装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的外壳。它不仅起着安装、固定、密封、保护芯片及增强电热性能等方面的作用,而且还通过芯片上的接点用导线连接到封装外壳的引脚上,这些引脚又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线与其他器件相连接,从而实现内部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因为芯片必须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对芯片电路的腐蚀而造成电气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封装后的芯片也更便于安装和运输。由于封装技术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和与之连接的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它是至关重要的。
衡量一个芯片封装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指标是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这个比值越接近1越好。封装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1、 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比为提高封装效率,尽量接近1:1;
2、 引脚要尽量短以减少延迟,引脚间的距离尽量远,以保证互不干扰,提高性能;
3、 基于散热的要求,封装越薄越好。
封装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进程:
结构方面:TO->DIP->PLCC(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带引线的塑料芯片载体。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QFP->BGA ->CSP;
材料方面:金属、陶瓷->陶瓷、塑料->塑料;
引脚形状:长引线直插->短引线或无引线贴装->球状凸点;
装配方式:通孔插装->表面组装

一、DIP双列直插式封装
DIP(DualIn-line Package)是指采用双列直插形式封装的集成电路芯片,绝大多数中小规模集成电路(IC)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不超过100个。采用DIP封装的CPU芯片有两排引脚,需要插入到具有DIP结构的芯片插座上。当然,也可以直接插在有相同焊孔数和几何排列的电路板上进行焊接。DIP封装的芯片在从芯片插座上插拔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坏引脚。
DI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1.适合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穿孔焊接,操作方便。
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Intel系列CPU中8088就采用这种封装形式,缓存(Cache)和早期的内存芯片也是这种封装形式。

二、QFP塑料方型扁平式封装和PFP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
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的芯片引脚之间距离很小,管脚很细,一般大规模或超大型集成电路都采用这种封装形式,其引脚数一般在100个以上。用这种形式封装的芯片必须采用SMD(表面安装设备技术)将芯片与主板焊接起来。采用SMD安装的芯片不必在主板上打孔,一般在主板表面上有设计好的相应管脚的焊点。将芯片各脚对准相应的焊点,即可实现与主板的焊接。用这种方法焊上去的芯片,如果不用专用工具是很难拆卸下来的。
PFP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
QFP/PF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于SMD表面安装技术在PCB电路板上安装布线。
2.适合高频使用。
3.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4.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较小。
Intel系列CPU中80286、80386和某些486主板采用这种封装形式。

三、PGA插针网格阵列封装
PGA(Pin Grid Array Package)芯片封装形式在芯片的内外有多个方阵形的插针,每个方阵形插针沿芯片的四周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根据引脚数目的多少,可以围成2-5圈。安装时,将芯片插入专门的PGA插座。为使CPU能够更方便地安装和拆卸,从486芯片开始,出现一种名为ZIF的CPU插座,专门用来满足PGA封装的CPU在安装和拆卸上的要求。
ZIF(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是指零插拔力的插座。把这种插座上的扳手轻轻抬起,CPU就可很容易、轻松地插入插座中。然后将扳手压回原处,利用插座本身的特殊结构生成的挤压力,将CPU的引脚与插座牢牢地接触,绝对不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而拆卸CPU芯片只需将插座的扳手轻轻抬起,则压力解除,CPU芯片即可轻松取出。
PGA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1.插拔操作更方便,可靠性高。
2.可适应更高的频率。
Intel系列CPU中,80486和Pentium、Pentium Pro均采用这种封装形式。

四、BGA球栅阵列封装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集成电路的封装要求更加严格。这是因为封装技术关系到产品的功能性,当IC的频率超过100MHz时,传统封装方式可能会产生所谓的“CrossTalk”现象,而且当IC的管脚数大于208 Pin时,传统的封装方式有其困难度。因此,除使用QFP封装方式外,现今大多数的高脚数芯片(如图形芯片与芯片组等)皆转而使用BGA(Ball Grid Array Package)封装技术。BGA一出现便成为CPU、主板上南/北桥芯片等高密度、高性能、多引脚封装的最佳选择。
BGA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1.I/O引脚数虽然增多,但引脚之间的距离远大于QFP封装方式,提高了成品率。
2.虽然BGA的功耗增加,但由于采用的是可控塌陷芯片法焊接,从而可以改善电热性能。
3.信号传输延迟小,适应频率大大提高。
4.组装可用共面焊接,可靠性大大提高。
BGA封装方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1987年,日本西铁城(Citizen)公司开始着手研制塑封球栅面阵列封装的芯片(即BGA)。而后,摩托罗拉、康柏等公司也随即加入到开发BGA的行列。

五、CSP芯片尺寸封装
随着全球电子产品个性化、轻巧化的需求蔚为风潮,封装技术已进步到CSP(Chip Size Package)。它减小了芯片封装外形的尺寸,做到裸芯片尺寸有多大,封装尺寸就有多大。即封装后的IC尺寸边长不大于芯片的1.2倍,IC面积只比晶粒(Die)大不超过1.4倍。
CSP封装具有以下特点:
1.满足了芯片I/O引脚不断增加的需要。
2.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之间的比值很小。
3.极大地缩短延迟时间。
CSP封装适用于脚数少的IC,如内存条和便携电子产品。未来则将大量应用在信息家电(IA)、数字电视(DTV)、电子书(E-Book)、无线网络WLAN/GigabitEthemet、ADSL/手机芯片、蓝芽(Bluetooth)等新兴产品中。

六、MCM多芯片模块
为解决单一芯片集成度低和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把多个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芯片,在高密度多层互联基板上用SMD技术组成多种多样的电子模块系统,从而出现MCM(Multi Chip Model)多芯片模块系统。 MCM具有以下特点:
1.封装延迟时间缩小,易于实现模块高速化。
2.缩小整机/模块的封装尺寸和重量。
3.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PS: 2.54厘米=1英寸(也叫一个IC间距、是器件的规范标准)

❼ 图片数据无线传输IC模块有哪些

数据无线传输埃辛模板,有很多种,有大概八种,不用所以你的。

❽ 关于笔记本无线网卡各个编码的意思(FCCID、IC、SPS、TA、WFM、BDM等等)

FCCID、IC、SPS、TA、WFM、BDM分别代表:
FCCID-无线产品
IC-集成电路
SPS-放电等离子烧结
TA-每日、电流互感器
WFM-自动化的工作流管理
BDM-调试接口、背景调试模式

有SPS码的,不一定就是拆机网卡,新卡也是有SPS码的;
厂商生产出的一系列网卡,在出厂的时候全部都是有SPS码的!

无线网卡的标注有:传输速率、网络标准、频率范围、工作信道、调制技术、灵敏度、RF功率、接口类型,但最主要的还是-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越大越好。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增益显然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的关系,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阅读全文

与无线网络IC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广网络宽带肥西一年多少钱 浏览:476
只看微信的话网络速度限制多少 浏览:897
ps5网络设置里的nat类型是什么 浏览:37
靠写网络小说生活的作家有多少 浏览:585
移动网络可以带起电脑么 浏览:875
网络1米之多少钱 浏览:644
手机移动网络最高130k 浏览:803
修改了密码后网络为什么不稳定 浏览:912
网络和信号有什么关系 浏览:502
网络营销能自学吗 浏览:176
组装机电脑怎么连接网络 浏览:110
登录电脑显示网络无法连接 浏览:119
廊坊哪个网络宽带最便宜 浏览:89
华为荣耀5g网络路由器 浏览:769
无线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的研究 浏览:51
无线网络连接有什么好处 浏览:209
自动分配网络路由器还能桥接吗 浏览:470
三星商店显示无网络连接 浏览:848
腾讯即玩网络异常是怎么回事 浏览:872
网络数据传输有哪些协议 浏览:9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