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无线网络发展第二阶段主要目标

无线网络发展第二阶段主要目标

发布时间:2022-11-17 20:53:14

‘壹’ 关于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有哪些

蜂窝无线移动网络么?目前发展了4代
第一代是模拟技术的,就是手机是大哥大的那一代,目前早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代是以gsm和cdma为代表的数字蜂窝技术,严禁版本加入了gprs,edge,cdma1x等数据业务网络。
第三代是以wcdma,tdscdma,cdma2000位主流的网络技术
第四代是我们所说的4G,或者LTE,也是目前商用了的最先进的技术
第五代还在研究中预计2020前后出商用系统

‘贰’ 互联网发展史的4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4个阶段,我为大家整理了这四个阶段中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互联网发展史的4个阶段

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移动互联网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 亿,同比增长17.5%,增长势头强劲。这个阶段的产品呈现跨平台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上都有产品战略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如下四个主要阶段。

1.互联网发展史第一阶段(2000 年—2002 年)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初级阶段。2000 年11 月10 日,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2002 年5月17 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ICP(InternetContent Provider,互联网内容服务商)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2002 年5月17日,中国移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 业务。这个阶段的主要产品有文字信息、图案及铃声。

2互联网发展史第二阶段(2003 年—2005 年)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时期,用户主要在移动互联网上看新闻、读小说、听音乐,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如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产品经理或WAP 产品经理等。

3 .互联网发展史第三阶段(2006 年—2008 年)

这时的中国移动互联网除了内容之外,开始有了一些功能性的应用,比如:手机QQ、手机搜索、手机流媒体等,手机单机游戏和手机网游起步,移动互联网开始作为传统互联网的补充,占据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这是一个互动娱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产品经理的需求也逐渐在扩大。

4.互联网发展史第四个阶段(2009 年至今)

随着3G 的应用,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应用、iPhone 的移动APP、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手机上广泛应用,互联网上的应用移植,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SoLoMoCo——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Commerce(商务化)。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发展态势,逐渐受到重视,有的公司设立专门的移动终端部门,负责公司产品在移动终端上的战略布局和发展。

纵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行业起步较晚导致产品经理的起步也比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5~10 年的时间,产品经理和产品管理体系不成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照,目前产品经理和产品管理体系及规范还处于探索阶段。

‘叁’ 无线网络技术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和网络计算的新时代等4个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连接多个终端,组成一个远程联机系统。只有中心计算机具有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将多台计算机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里的多台计算机都有自主处理能力,不存在主从关系。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的特点是计算机互连,并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守统一的国际标准化协议,这样可以使不同的计算机方便地互连在一起。
网络计算机的新时代的特点是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每台计算机必须以某种形式连网,并共享信息或协同工作,否则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效用。

‘肆’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1、第一阶段: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初级的计算机网络模型。此阶段网络应用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这个阶段的网络严格说来仍然是多用户系统的变种。

2、第二阶段: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完整的计算机网络。此阶段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网络通信、保障网络连通,网络数据共享和网络硬件设备共享。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网络。

3、第三阶段:计算机解决了计算机联网与互连标准化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RM)”,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此阶段网络应用已经发展到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信息服务时代。

4、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向互连、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并且迅速得到普及,实现了全球化的广泛应用。代表作是Internet。

(4)无线网络发展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类型:

1、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LAN) 通常我们常见的“LAN”就是指局域网,这是我们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局域网随着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普及,几乎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局域网,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局域网。

2、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这种网络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做骨干网。ATM是一个用于数据、语音、视频以及多媒体应用程序的高速网络传输方法。

3、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这种网络也称为远程网,所覆盖的范围比城域网(MAN)更广,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可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

4、互联网

互联网,英文是internet,又称国际网络,属于传媒领域。指的是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

‘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

标志计算机网络的真正产生,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第二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络(LAN)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局域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开始进入产业部门。局域网技术是从远程分组交换通信网络和I/O总线结构计算机系统派生出来的。

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网(Ethernet),它成功地采用了夏威夷大学ALOHA无线电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使之发展成为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络。

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开发了着名的剑桥环局域网(Cambridge Ring)。这些网络的成功实现,一方面标志着局域网络的产生,另一方面,它们形成的以太网及环网对以后局域网络的发展起到导航的作用。

第三阶段: 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局域网络完全从硬件上实现了ISO的开放系统互连通信模式协议的能力。

计算机局域网及其互连产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网与局域互连、局域网与各类主机互连,以及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连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综合业务数据通信网络(ISDN)和智能化网络(IN)的发展,标志着局域网络的飞速发展。

第四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现在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计算机网络化,协同计算能力发展以及全球互连网络(Internet)的盛行。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完全与网络融为一体,体现了“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口号。

目前,计算机网络已经真正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采用。另外,虚拟网络FDDI及ATM技术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并迅速走向市场,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

(5)无线网络发展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陆’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各个阶段标志性的技术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1、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理论准备阶段 。
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的特点与标志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1)数据通信技术日趋成熟,为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奠定了技术基础;
(2)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为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技术分组交换开始;ARPANET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研究对促进网络技术发展和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出现了三项标志性的成果: (1)ARPANET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分组交换理论的正确性;
(2)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为更大规模的网络互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E-mail、FTP、TELNET、BBS等应用展现出网络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3、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第三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时期,国际上各种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技术发展迅速,各个计算机生产商纷纷发展自己的计算机网络,提出了个自的网络协议标准;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标准化的研究,对更大规模的网络互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推动“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标准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它也面临着TCP/IP协议的严峻挑战;这个阶段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OSI参考模型的研究对网络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在网络协议标准化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TCP/IP经受了市场和用户的检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Internet应用的发展,成为业界标准。

4、第四阶段:Internet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发展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阶段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Internet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等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Internet作为全球性的国际网与大型信息系统,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Internet大规模接入推动了接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电信通行网与有限电视网的“三网融合”;
(3)对等(Peer-to-Peer,P2P)网络技术的研究,使得“即时通信”等新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与共享的方式;
(4)无线个人区域网、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城域网技术日益成熟,并已进入应用阶段;无线自组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
(5)Internet应用中数据采集与录入从人工方式逐步扩展到自动方式,通过射频标签RFID。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Sense Network),以及光学视频感知与摄录设备,能过方便、自动地采集各种物品与环境信息,拓宽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更为广泛的信息交互,促进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6)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递增长,社会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强烈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

‘柒’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一共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什么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在此期间我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因特网,从此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因特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等多个因特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因特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1996年底,我国因特网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因特网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因特网在我国快速最为快速的阶段。我国因特网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据我国因特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6800万人。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捌’ 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

“宽带中国”战略:
通知提出了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其长期演进技术(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32.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3G/LTE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国务院近日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将“宽带中国”计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方案起草组专家称,这一战略关乎国家如何通过创新争取未来,最大限度实现决策的透明和民主等。这一方案实施后,改变的将不仅是网络。
“把‘宽带网络’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这是以往任何文件没有提到过的。”方案起草组组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把宽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提升发展“科技含量”,有助于我国在世界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此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有类似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宽带网络是未来整个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改变的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对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也会带来根本的变化。让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公开。”北京邮电大学舒华英教授说。
信息化的加强,让政府网站服务意识增强,信息公开力度加大。2012年各级政府网站的政府文件等栏目及时更新比例超过80%,部、省、市政府网站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公众来信来电比率达73.8%。
“信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也带来了无限商机。”余晓晖说,此次战略的出台,可看做是促进信息消费的配套政策,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政策措施,将成为带动消费、拉动投资的利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工信部一位官员曾介绍,基于信息技术的投资和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达到18%。中国科学院院士邬贺铨指出,金融危机后,不少发达国家出台了由国家主导的宽带战略。如美国建立了宽带扶持基金,日本政府对宽带运营商提供无息贷款,瑞典政府承担农村宽带网建设成本的1/2、地方政府承担11%。而中国的宽带设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却在拉大,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不相匹配。
自2009年3G业务牌照发放以来,全国3G累计投资达到5846.9亿元。基础设施规模显着扩大,有效拉动智能终端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上半年3G手机出货量达到2.05亿部,同比增长86%。
2010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启动“光网城市”行动,分别在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实施“光进铜退”,光纤入楼、入户成为现实。此后两年,工信部连续启动宽带提速工程。
2011年中国宽带发展水平在全球排78位,作为全球经济体量第二大的国家,还退后一位。“上网慢、上网贵”成为消费者对信息消费的最主要不满。
2012年,新增光纤入户4900万。2013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3500万,前四个月就完成了目标。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从中长期的战略考量制定了宽带发展目标。
2012年起,中国将会展开“宽带中国”战略。大意是用几年大的时间对中国的网速进行“降价提速”。这项工程由工信部实施,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争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达到4兆以上,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家庭达到100兆。
2012年我国将以提速度、广普及、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同时,继续推动建立普遍服务资金,深入实施通信村村通工程和信息下乡活动。继续推进TD-LTE研发、产业化及扩大规模试验。积极稳妥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演进,开展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探索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
工信部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宽带投资为3700亿元,加上互联网企业的投入,累计超过5000亿元。 尚无权威数据显示,“宽带中国”战略将会拉动多少投资,但工信部的一项数据显示,2012年宽带投资为3700亿元。LTE、光通信相关股票的涨势已经显示资本市场对宽带投资的青睐。
2013年8月17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着进展,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国务院2013年8月17日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要求到2013年底,城市重要公共区域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宽带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 为信息消费补短板
中国国务院2014年3月17日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14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信息消费的若干意见。
官方预计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20M,农村达到4M。到2020年,城市宽带接入速率达到50M,农村达到12M。方案还对宽带网络的覆盖提出要求,到2015年,行政村通宽带比率达到95%,2020年达到98%,通过基础设施的均衡化缩小“信息鸿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也需要多种技术手段。在城市,主要实施“光纤入户”,但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海岛等,固定网络接入、3G/4G无线接入、同轴电缆、微波、卫星等多种方式都有可能被采用。
根据方案,“宽带中国”建设资金来源为多管齐下,既有基础电信企业的投资,也有专项资金、地方政府的投资,更有可能使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得以运行。但专家表示,“宽带中国”的诸多细节仍有待于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

‘玖’ 从2G到5G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1G、2G、3G、4G、5G,可是你真的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这里的G可不是计算机里的Gb,而是Generation“代”的意思,也就是第几代,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无线网络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通信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前进,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1G、2G、3G、4G、5G各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演进的过程
1G:The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就像早期港片里面猪脚拿的那个“大砖头”,使用的通信技术就是1G技术,那是模拟通信技术,只能打电话,不能上网。1G是已经淘汰的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在那个时代,由于技术限制,设计上因为使用模拟调制、FDMA(频分多址),其抗干扰性能差,频率复用度和系统容量都不高。

1G主要系统为AMPS,另外还有NMT及TACS,该制式在加拿大、南美、澳洲以及亚太地区广泛采用,而国内在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产业还属于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在第1代行动通信系统在国内刚刚建立的时候,我们很多人手中拿的还是大块头的摩托罗拉8000X,俗称大哥大(一般人可用不起哟!)。那个年代虽然没有现在的移动、联通和电信,却有着A网和B网之分,而在这两个网背后就是主宰模拟时代的爱立信和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大哥大
2G:由于1G有着很多缺陷,经常出现串号、盗号等现象。1999年A网和B网被正式关闭,2G时代也来到了我们身边。1G到2G就是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的过程,相比较第一代通信,2G在技术上更成熟,系统容量以及通话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能打电话还能发短信、上网。那个时代,诺基亚彻底崛起,成为了手机界的霸主持续近十年。2G系统几个主流的网络制式:GSM、TDMA、CDMA。

3G: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不断加大,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在新的频谱上制定出新的标准,享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3G之下,有了高频宽和稳定的传输,影像电话和大量数据的传送更为普遍,行动通讯有更多样化的应用,因此3G被视为是开启行动通讯新纪元的重要关键。而支持3G网络的平板电脑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苹果,联想和华硕等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板产品。3G系统的几个主要制式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4G:第四代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实质上现在我们所说的4G应该是LTE-Advanced,LTE只是作为3.9G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网络制式有:TD-LTE(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二者相似度达90%,差异较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TD-LTE,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联将5G应用场景划分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5G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无线通信技术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开始成熟并商用,2010年4G开始成熟并商用,现在研究5G,2020年成熟应该是符合规律预期的,5G的诞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从1G到4G,从只能打电话到现在的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浏览网页、玩游戏,通信技术不仅更加成熟了,手机功能也更加丰富了,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相信5G时代,不仅带来的是上网,在其他技术领域也将有更大帮助,未来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拾’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啊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并即将经历第四个阶段(以主要流量来源和用户行为目标为划分依据):
第一阶段是传统网络,主要是传统的网站当道,这个阶段持续了十几年。
第二阶段主要是网站和内容流型社交网络并存,这个阶段目前正在趋于尾声,已经持续了七、八年。
第三阶段,则是网站弱化、移动app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并存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却也持续有两、三年了。
第四阶段则是即将发生的。超级app将以用户为基础,承载一切的内容与服务,最终完成互联网信息的全面整合。

阅读全文

与无线网络发展第二阶段主要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92寸液晶电视网络连接失败 浏览:402
苹果经常性检测网络 浏览:245
5g无线网络技术就业方向 浏览:239
室内无线网络装哪里好 浏览:617
把广电网络wifi如何调差 浏览:327
网络猫上有网路由器为啥没电 浏览:838
电信手机取消2g网络信号 浏览:620
什么叫智能网络wifi 浏览:105
荔枝水果网络营销 浏览:392
西城区网络软件有哪些 浏览:292
用户名怎么设置网络连接 浏览:282
同学wifi老是显示网络 浏览:479
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网络机型是什么 浏览:270
杭州工厂网络布线多少钱 浏览:545
唐山无线网络有哪些 浏览:578
网络安全工作制度机制情况 浏览:527
移动网络电视盒子算不算路由器 浏览:615
电脑有网找不到wifi网络连接 浏览:183
手机家中网络连不上 浏览:164
龙江网络电视信号灯不亮 浏览:4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