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iFi用什么模式最好
WiFi用什么模式最好内容如下:
模式11bgn mixed意思是:802.11b;802.11g;802.11n 三种模式混合!mixed就是混合的意思。
流量控制模式根据自己网络的支持和需要选择11b 就是11M ,11g 就是54M ,11n 就是150M(300M )。
这些控制是控制无线的接入速度 如11g 54M 实际整个无线网络的带宽 也就1M多/S。
如果使用无线网的用户比较多 推荐使用带 IP带宽控制 功能的路由器 那是限制客户端上网的接入速度 如果是ipad的话,自己根据自己的无限网型号进行选择吧。
如果你家里的无线设备都支持11n不需要其它模式的话,选11n only无疑是最好的。
B. 无线路由器选择哪个模式好
设成11n only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别家的路由器发生信号重叠。
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修改这个设置而保持默认的6信道。
通常情况下,默认的信道是“6”,这在单一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可以正常使用。
但如果处于多个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内,无线路由器都使用默认的信道“6”,肯定会产生冲突的,影响无线网络的性能。
C. wifi工作模式选什么
模式11bgn mixed意思是:802.11b;802.11g;802.11n,三种模式混合mixed,就是混合的意思。
流量控制模式,根据自己网络的支持和需要选择。
11b 就是11M ,11g 就是54M ,11n 就是150M(300M )
这些控制是控制无线的接入速度,如11g 54M 实际整个无线网络的带宽,也就1M多/S 。
如果使用无线网的用户比较多,推荐使用带“IP带宽控制”功能的路由器,那是限制客户端上网的接入速度。如果是ipad的话,自己根据自己的无限网型号进行选择吧。
D. wifi模式选择哪个好
您好,将无线路由器的网络模式改为802.11g模式,20MHZ,重启路由器即可。路由器一般默认为802.11bgn混合模式,但是手机用g模式才能最好的支持
E. 请问无线路由器-无线设置里的模式选什么最好
网络环境不同,设置需要因地制宜,一般默认即可,当然可以通过试用后选优了。
F. 无限网络模式选择哪个好
网络模式和无线标准都与传输距离无关。
前者是设置你无线类型,一般家里用选第一个AP,就是说你的终端设备(电脑、手机)要无线接到这个设备,WDS和repeater是扩展无线网络用的,一般是多个无线路由组网,client是将该无线路由器用无线上联,有线端口下联。
后者的802.11都是无线协议标准,要与你的网卡相匹配。
802.11b为2.4GHz直接序列扩频,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s,理论上室内最长为100米
802.11g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20Mbit/s
802.11n带宽可达到300M
下面的b+g、b+g+n是说兼容这三种模式,一般你的无线网卡逃不出这3种协议,所以选最后一个肯定与你的无线网卡兼容。
传输距离一般与你的无线路由器的功率有关,可以加放大器来放大信号。但是不要一味追求强信号,对身体有影响。
G. 路由器无线网络模式 智能模式 高性能模式 高带机量模式 选哪个模式好
首先要确认使用环境,简单描述一下这几种模式的区别,以便于你对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
顺序调整一下会更好理解:
高性能模式:路由器会首先满足连接用户的网络需求,并确保该部分网络需求被全部满足,适用于追剧、大型联网游戏、下载较大文件等。
高带机量模式:路由器会首先满足所有用户的接入需求,并可能降低用户的网络响应性能,比如同时链接20台终端,由于路由器将更多的性能分配给了满足用户接入,而忽略了带宽速率、稳定性需求。
智能模式:高性能/高带机量的综合版本,路由器会自行判断,当带机量较少时,以高性能模式工作,当带机量大时,以高带机量模式工作。
希望可以帮到你
H. wifi的三种工作模式
wifi的三种工作模式
wifi的三种工作模式,WIFI无线路由器非常普及其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现在家庭上网应用更是必不可少,现在而今眼目下哪家只有一台电脑就能使用,下面分享wifi的三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Ad-hoc(IBSS)模式
Ad-hoc又称为独立基本业务集,用以创建一个无线网络,此网络中不需要热点(AP),此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此模式用以连接几个不能通过基站进行通信的电脑。ad-hoc模式就和以前的直连双绞线概念一样,是P2P的连接,所以也就无法与其它网络沟通了。一般无线终端设备像PMP、PSP、DMA等用的就是ad-hoc模式。
在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大家都知道最简单的莫过于两台安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实施无线互联,其中一台计算机连接Internet就可以共享带宽。Ad-Hoc结构是一种省去了无线AP而搭建起的对等网络结构,只要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即可实现无线互联;其原理是网络中的一台电脑主机建立点对点连接相当于虚拟AP,而其它电脑就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点对点连接进行网络互联与共享。
由于省去了无线AP,Ad-Hoc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架设过程十分简单,不过一般的无线网卡在室内环境下传输距离通常为40m左右,当超过此有效传输距离,就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通讯;因此该种模式非常适合一些简单甚至是临时性的无线互联需求。
第二种:WDS模式
WDS全名为无线分布式系统。以往在无线应用领域中它都是帮助无线基站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联系通讯的系统。WDS的功能是充当无线网络的中继器,通过在无线路由器上开启WDS功能,让其可以延伸扩展无线信号,从而覆盖更广更大的范围。WDS可以让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而在中继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无线设备覆盖效果的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两个无线设备,让其之间建立WDS信任和通讯关系,从而将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到原来的一倍以上,大大方便了我们无线上网。
第三种:mesh模式
Mesh接口使设备之间动态建立路由,从而实现通信。无线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信。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最近的AP由于流量过大而导致拥塞的话,那么数据可以自动重新路由到一个通信流量较小的邻近节点进行传输。依此类推,数据包还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继续路由到与之最近的下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直到到达最终目的地为止。这样的访问方式就是多跳访问。
1、透明传输模式
USR-WIFI232-A/B/C模块支持串口透明传输模式,可以实现串口即插即用,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用户使用的复杂度。在此模式下,所有需要收发的数据都被在串口与WiFi接口之间做透明 传输,不做任何解析。
在透明传输模式下,可以完全兼容用户原有的软件平台。用户设备基本不用做软件改动就可以实现支持无线数据传输。
透明传输模式是复杂度最少的数据传输。用户也打开串口的硬件流控(CTS/RTS)功能,这样可以使误码率降到最低。如果用户不需要串口的硬件流控功能,只需要把相应pin脚(CTS/RTS)悬空就可以。
2、串口指令模式
在此模式下,用户可以将串口的数据发往不同的服务器地址,此模式可以用udp或是tcp client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客户MCU按照下面的格式发送数据包,模块解析完成后,只将n字节的数据发送到目标地址。当有数据返回时,不做解析直接将数据从串口输出。
3、GPIO模式
高性能WIFI模块,支持GPIO模式。GPIO模式下UART的`4个引脚定义为GPIO,nReady,nLink也定义成GPIO。
模块工作在GPIO模式时,PC或其它网络设备可以通过WIFI与模块建立连接(TCP/UDP),然后通过命令控制GPIO或读GPIO状态。命令如下:
GPIO n IN:设置GPIOn为输入,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OUT 0:设置GPIOn为输出低电平,返回命令OK或命令NOK
GPIO n OUT 1:设置GPIOn为输出高电平,返回命令 OK或命令 NOK
GPIO n SW:设置GPIOn为输出并改变原来高低电平状态,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PWM m1 m2:设置GPIOn输出一个高低变化的电平,m1为高电平时间,m2为低电平时间(时间单位ms,最小10 ms),返回GPIO OK或GPIO NOK
GPIO n GET:读取GPIOn状态,返回I0,I1,O0,O1分别表示输入低,输入高,输出低,输出高。
注意:n可以为3,4,5,6,8,9,与模块Pin脚对应。其中GPIO 4只能做输入,GPIO 3只能做为输出。
GPIO READ返回当前所有IO的状态,与GPIO n GET的表示方法一致。如,I1I1I0I0I0I0O1,I表示输入,O表示输出。0表示低,1表示高。
4这个引脚是取反的。读到1实际为0,读到0实际为1。
1、 热点模式(Access Point)。
这种模式是WIFI无线路由早期的典型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下WIFI无线路由的配置比较简单,只需配置无线SSID和安全策略即可。此时本机不具备路由功能,纯粹只相当于一个带无线接入功能的交换机。它能实现有线和无线多个设备的局域网接入。为了避免和前端网络设备的DHCP冲突,通常会关闭本机的DHCP功能。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DNS地址需要手动配置或通过前端的DHCP自动分配。这种模式下的有线接口为LAN口。此模式适用于:商务、酒店、学校等环境的无线接入。
2、 无线路由模式(Router)。
这种模式是WIFI无线路由在家庭的典型工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机器除具有接入交换机功能外还具备路由功能。此时有线口中应该有一个为WAN口,用于和ADSL Modem或小区有线宽带相接。WAN口能使用PPPoE协议自动登录进入ISP提供的Internet接入。多个用户设备可通过无线或有线接入本机网络,共享Internet连接。这种模式下需要配置无线SSID、无线安全策略、WAN口连接方式。通常本机的DHCP功能需要开启,所有接入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DNS地址等通过本机的DHCP自动分配。这种模式适用于:家庭、公寓等环境的Internet共享。
3、中继模式(Repeater)。
这种模式用于扩展热点AP接入或无线路由接入模式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这种模式需要设备支持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即无线分布式系统)。它是利用设备的无线接力功能,实现无线信号的中继和放大,并形成新的无线覆盖区域,最终达到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目的。此时SSID、安全策略和通讯信道都必须保持和前端无线路由一致,网内有线、无线的接入控制基本由前端无线路由确定。相当于是将前端无线路由器的无线或有线接入范围进行了物理距离上的延长。如果前端路由器同时支持WDS的话,甚至可以实现无线网络的无缝漫游。当然开启WDS功能后无线连接的带宽将减半。为了避免和前端无线路由的DHCP冲突,通常会关闭本机的DHCP功能。用户设备的IP地址和DNS地址需要手动配置或通过前端的DHCP自动分配。这种模式适用于:单个无线路由不能覆盖的大面积场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