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也称空中接口)是无线通信的关键问题。它是指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应遵循一定的协议,这些协议即构成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内容。无线接入技术与有线接入技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可以向用户提供移动接入业务。 无线接入网是指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电波这一传输媒质连接用户与交换中心的一种接入技术。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系统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网的一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延伸、补充和临时应急系统。 无线接入系统可分以下几种技术类型:(1)模拟调频技术:工作在470MHz频率以下,通过FDMA方式实现,因载频带宽小于25KHz,其用户容量小,仅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传真等低速率数据通信业务,适用于用户稀少、业务量低的农村地区。在超短波频率已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在超短波频段给无线接入技术规划专用的频率资源不会很多。因此,无线接入系统在与其他固定、移动无线电业务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可共用相同频率。 (2)数字直接扩频技术:工作在1700MHz频率以上, 宽带载波可提供话音通信或高速率、图像通信等业务,其具有通信范围广、处理业务量大的特点,可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本需求。 (3)数字无绳电话技术: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中速率数据通信等业务。欧洲的DECT、日本的PHS等技术体制和采用PHS体制的UT斯达康的小灵通等系统用途比较灵活,既可用于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也可用于专用网无线接入系统。最适宜建筑物内部或单位区域内的专用无线接入系统。也适宜公众通信运营企业在用户变换频繁、业务量高的展览中心、证券交易场所、集贸市场组建小区域无线接入系统,或在小海岛上组建公众无线接入系统。 (4)蜂窝通信技术:利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TACS、AMPS等技术体制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GSM、DAMPS、IS-95CDMA和正在讨论的第3代无线传输技术等技术体制组建无线接入系统,但不具备漫游功能。这类技术适用于高业务量的城市地区。
B. 无线接入系统可分几种技术类型
在超短波频率已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在超短波频段给无线接入技术规划专用的频率资源不会很多。因此,无线接入系统在与其他固定、移动无线电业务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可共用相同频率。 (2)数字直接扩频技术:工作在1700MHz频率以上,宽带载波可提供话音通信或高速率、图像通信等业务,其具有通信范围广、处理业务量大的特点,可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本需求。 (3)数字无绳电话技术: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中速率数据通信等业务。欧洲的DECT、日本的PHS等技术体制和采用PHS体制的UT斯达康的小灵通等系统用途比较灵活,既可用于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也可用于专用网无线接入系统。最适宜建筑物内部或单位区域内的专用无线接入系统。也适宜公众通信运营企业在用户变换频繁、业务量高的展览中心、证券交易场所、集贸市场组建小区域无线接入系统,或在小海岛上组建公众无线接入系统。 (4)蜂窝通信技术:利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TACS、AMPS等技术体制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GSM、DAMPS、IS-95CDMA和正在讨论的第3代无线传输技术等技术体制组建无线接入系统,但不具备漫游功能。这类技术适用于高业务量的城市地区。
C. 无线接入有哪些方式
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无绳电话系统
移动卫星接入系统
D. 当今流行的无线接入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无线接入目前常用的有wlan、蓝牙、nfc、调频等,Wlan即无线网络也被称为wifi,是目前常用的无线技术,这种技术有民用和商用两种方式,商用的主要是以移动等运营商为代表的公共wlan,是需要付费的。民用的则是家庭、某些公共场所如酒店、宾馆、机场等地使用的无需付费(有些需要登陆或注册才能使用)的wlan。这种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它上网无需再用网线,传输距离较远,速度也比较快。蓝牙是很早就有的一种技术,目前已使用的是4.0版本,但其传输范围最大只有十米,不过速率已经从原来的几十k,提升至24m。一般用于耳机、距离不远的设备间的连接,如自拍杆等。nfc是近距离无线通讯,与蓝牙相比,其传输距离更小,某些应用下需要将两个设备紧贴或接触才可以传输,一般应用于门禁、公共场所或公交的门票、车票等场景,还可以用来支付消费等,目前的应用场合还不多。调频是一种无线广播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抗干扰力强、失真小,这种技术普遍被用于广播、教学、汽车影院等场合
E. 几种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概念及主要应用
以LMDS、MMDS、Wi-Fi、WiMAX等技术为代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是宽带接入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与有线接入方式相比,这类技术具备启动资金少、初期投入少、建设周期短、提供服务快速,发展具备很大灵活性、可按用户需求动态分配系统资源,系统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而其高速接入速率,甚至令一些有线接入技术也难以企及,为发展宽带数据综合业务提供了可能。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及电信市场竞争重心的转移,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中国逐步兴起,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链雏形初步显现,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其中,Wi-Fi和WiMAX技术备受关注。Wi-Fi已经在我国普遍应用于酒店、园区、校园。其潜在用户很庞大,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探索一种多赢的商业模式,让其迅速健康的发展起来。
而在传输距离以及传输带宽上,WiMAX(IEEE802.16)技术在众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中备受业界关注。由于其高速上传数据的距离和容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WiMAX不仅仅可以为无线城域网提供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接入,而且还是广域网宽带服务的理想选择。对于运营商、Wi-Fi服务商和广域移动运营商,WiMAX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网络解决方案。在低端市场和园区市场中,WiMAX是扩展DSL和有线服务最理想的选择。当然,WiMAX还有很多新的应用在不断创新中。
F.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七)】企业WLAN网络中你必须知道的概念!
无线专题共12篇,本文为第七篇(点击标题跳转历史文章):
无线专题(一):无线网络的前世今生
无线专题(二):Wi-Fi6与5G之战
无线专题(三):无线网络是通过空气传输数据吗?
无线专题(四):你家Wi-Fi网速为什么这么慢?
无线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无线专题(六):企业无线网络设备介绍
无线专题(七):这些无线基础概念你绝对没听过!
无线专题(八):无线网络典型组网架构分析
无线专题(九):典型室内场景无线网络部署方案
无线专题(十):无线网络工勘与设计案例分析
无线专题(十一):无线网络常用软件与工具
无线专题(十二):无线网络常用优化手段
……
在上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企业无线网络的组成,包括AP、AC等,相信大家对于企业级无线网络设备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企业WLAN网络中还有哪些常用概念呢?本文将为你一一介绍。
1 、 SSID(Service Set ID ) :服务集识别码
SSID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线信号,大家平时手机或笔记本电脑打开无线后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名称即为SSID。
2 、 BSS(Basic Service Set) :基本服务集
BSS指的是一台无线路由器释放的某个SSID的覆盖范围。
图中还涉及到一些名词:
STA (Station) : 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AP (Access Point) : 即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点),企业级无线路由器有胖/瘦之分。
BSSID : 终端要发现和找到AP,就需要AP有一个身份标识通告给终端,这个身份标识就是BSSID,一般为AP radio口MAC地址。
3 、 DS(Distribution System) :分布式系统
BSS解决了1个区域内多个终端无线通信的问题,但终端的通信对象往往不在本区域,而是在分散在各个地方,甚至在地球的另一端,这就需要AP可以连接到一个更大的网络,把不同区域的BSS连接起来,让终端可以通信。这个网络就是AP的上行网络,称为BSS的分布式系统,一般指的是AP上行的有线网络。
而如果是通过AP桥接或者MESH组网,则称为WDS。
WDS (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 :无线桥接
4 、 ESS(Extended Service Set) :扩展服务集,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
BSS的有效覆盖半径一般是10m~15m,为了覆盖更大面积,可以通过多个BSS实现扩展 。
同时,为了消除用户对BSS变化的感知,可以让每个BSS都使用相同的SSID,这样不管用户移动到哪里,可以认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WLAN。
这种扩展BSS范围的方式称为扩展服务集(Extend Service Set,ESS),它以BSS为单位自由组合,让WLAN部署变得极为灵活。
大家可以类比有线网络的VLAN技术来帮助理解,在同一个二层网络中,不同交换机的接口划入相同VLAN则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5 、 无线漫游 :WLAN漫游是指STA在不同AP覆盖范围之间移动且 保持用户业务不中断的行为。
从应用上讲,漫游是WLAN网络提供给终端在ESS区域内不受限制的移动,并保证业务不中断、终端IP地址不改变的一种服务。
实现WLAN漫游的两个AP必须使用相同的SSID和安全模板(安全模板名称可以不同,但是安全模板下的配置必须相同),认证模板的认证方式和认证参数也要配置相同。
漫游又分为二层漫游和三层漫游,具体细节在后续文章中给大家分享。
6 、 射频收发器(RF Transceiver) : 也叫射频芯片或射频卡,无线信号之源头。它直接产生高频电磁信号,也能对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进行调制解码。
无线路由器中最重要的部分,AP中射频收发器的多少也决定着AP的待机量和AP性能。在之前文章中我们介绍过企业级AP一般都有2个射频卡或者三个射频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四):你家Wi-Fi网速为什么这么慢?》 这篇文章。
7 、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用户实际接收信号强度
上图为RSSI计算公式,也就是终端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通常是负值,单位是dBm。关于信号强度的计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 《无线网络技术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这篇文章。
其实企业无线网络中专业概念还有很多,小伙伴们是否有其他的补充?
无线专题共12篇,本文为第七篇(点击标题跳转历史文章):
无线专题(一):无线网络的前世今生
无线专题(二):Wi-Fi6与5G之战
无线专题(三):无线网络是通过空气传输数据吗?
无线专题(四):你家Wi-Fi网速为什么这么慢?
无线专题(五):Wi-Fi信号满格网速就一定快吗?
无线专题(六):企业无线网络设备介绍
无线专题(七):这些无线基础概念你绝对没听过!
无线专题(八):无线网络典型组网架构分析
无线专题(九):典型室内场景无线网络部署方案
无线专题(十):无线网络工勘与设计案例分析
无线专题(十一):无线网络常用软件与工具
无线专题(十二):无线网络常用优化手段
……
G. 无线接入网技术专业论文范文(2)
无线接入技术论文篇二
无线接入在网络融合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 ,全球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 企业 转型和 网络 融合(FMC),它使原本经渭分明的移动与固网的界限正在被一步步地“模糊化”,二者在多个层面的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基于融合的思路来看未来的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多样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无线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的关键之一,与核心网趋于融合的趋势不同,接入网层面将有众多技术百花齐放。如英国的“蓝色电话”采用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对移动和固网进行无缝连接。国内“灵通无绳电话”是利用目前的小灵通无线网络直接与固网相连。而正在试验中的“家庭网络”是采用“蓝牙技术”或Wi-Fi无线技术来进行内部各终端之间的互连。还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WiMAX无线宽带技术 应用 于局域网和移动通信等领域。
无线接入是网络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蓝牙技术”,现在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对蓝牙技术的定位是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个人网络设备,如手机、电脑以及汽车免提系统。由于蓝牙技术目前专为个人网络应用而设,通过改进技术可以增加蓝牙技术在其它全新领域的应用。例如 环境传感、家用电器遥控、家庭网络内部终端间的连接等。但是蓝牙技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一是它的传输距离仅在十公尺左右。二是蓝牙芯片的价格仍不令人满意。三是蓝牙兼容性方面的一些 问题 。四是随着各种近距离无线技术的出现,它们与蓝牙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要在一些应用领域存在重叠和竞争。更重要的是无线宽带技术的出现,在超宽带的技术优势面前蓝牙将会遭遇极大的挑战。
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在其未来的3年 发展 蓝图中,已提出了一系列改进蓝牙规范的 计划,包括提升性能、增强安全性、优化耗电量及可用性,来借以保有蓝牙技术在个人通信技术领域的市场地位,并在新的市场领域确定其发展方向。具体计划是2005年蓝牙技术联盟将测试并推出一项全新的蓝牙规范。新规范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是当前速率的3倍)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降低了功耗。这将大大改善蓝牙用户使用多个蓝牙设备协同 工作以及传输大型数据文件时的体验,同时还将延长移动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2006年蓝牙技术联盟将继续致力于改进蓝牙规范在可用性、安全性及性能等方面的表现,并采用多播(Mutti-cast)功能,允许用户将同一信息同时传送至多个装置,改进性能将可使耗电量极低的蓝牙传送范围扩大至100公尺。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一种,通常是指802.11b产品,它的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建网速度快\简便、可移动性好、网络结构弹性化、组网灵活、组网成本较低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Wi-Fi工作在2.4GHz频段。最高速度达11mb/s,传输距离可达100公尺,在全封闭区域可达300公尺,是目前的主流WLAN技术。近年来Wi-Fi在市场上欣起一股热潮,据预测,到2007年美国将安装53万个点,欧洲安装70万个点,亚洲也将安装100多万个点,Wi-Fi有着“无线版本以太网”的美称,由于目前的以太网标准(IEEE802.3标准)几乎已经成为局域网的代名词,世界上至少有80%以上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而WLAN同样为IEEE制定的标准,所以其几乎可以视为以太网标准在无线领域的延伸,这使WLAN在应用上具备无痕过渡和顺利安装的特点。
Wi-Fi的安装和设置相当简单,在某个区域要建立网络接入连接时,只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设立相应的接入点就可以了。规划、布线、测试等传统工序可以被忽略,如在家里引入Wi-Fi整个接入工序不到10分钟。同时Wi-Fi的综合成本非常低(预计为有线以太网的50%左右)。Wi-Fi拥有许多优点,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它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个致命的缺点。Wi-Fi采用的是RF(射频)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所以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甚至进入未受保护的公司内部局域网。
WiMAX全称是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是一种类似于Wi-Fi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它具有覆盖范围更广、传输速率和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等优点。它所采用的IEEE 802.16标准是一种基于微波和毫米波频段(2GHz~11GHz)的新的空中接口标准的技术,可以替代现有的有线和DSL连接方式,来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无线宽带接入。WiMAX将提供固定、移动、便携式的无线宽带连接,现在WiMAX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最初的应用方向。增加了移动通信方面的服务。通过加入移动特性,一方面WiMAX可以像原来设想一样,作为服务和提高电信运营商最后一公里接入的技术手段。同时还可以成为FMC(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主流接入技术。
WiMAX具有以下优点:一是WiMAX执行IEEE802.16a标准,较长的传输距离(50公里)和较大的无线覆盖范围(6-10公里),传输速率最快75Mbps。二是具有理想的非视距传输特性,因此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获得最佳的传输性能。三是集中了有线/无线接入的优点,并结合了Wi-Fi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性与灵活性。四是WiMAX还能够通过将无线接入系统上升到无线接入网络,多中心站之间通过负荷分担的方式大大增加了网络容量。五是基站建设方面,WiMAX不同于过去所采用的无线技术,需建高高的基站。从而可大大降低运营商的成本。六是目前正在制定中的IEEE 802.16e,面向移动终端,最大传输距离为3千米~5千米。当前,人们特别关注的是规范已确定的802.16-2004,它主要用于连接互联网服务的接入线路,也就是替代使用电话线的ADSL等,将通信运营商与用户连接起来。
接照WiMAX的商用计划,预计到2006年802.16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就可以不间断地享用高于3G十倍的速率而构成的宽带精彩 内容 服务。而且WiMAX还能作为Wi-Fi的备份,使用户可快速,方便地在Wi-Fi和WiMAX间自由切换和访问互联网。
无线接入与业务融合和创新
灵通无绳电话(QBOX),为了使小灵通更加具有活力,继短信互连,七彩铃音,机卡分离等新业务推出之后,近日 中国 电信又在上海、西安、温州、惠州等六城市推出“灵通无绳电话”新业务,。这一业务在国内第一次将有线、无线(小灵通)两种通信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它的优势待以充分的互补。它的推出预示着固网运营商的运营重点已渐渐脱离传统的运作模式。而转向具潜力的业务和市场增长点。QBOX业务优点突出,首先是解决了一直以来让运营商深感头痛的小灵通小区覆盖的盲区 问题 ,使小灵通能凭借单向收费的价格优势,更为广大用户所欢迎。二是QBOX将增强固话终端的竞争力。灵通无绳电话一举改变了固话终端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的传统观念。加快了固网终端向个性化、智能化演进的步伐。三是固网和小灵通 网络 在中国都属同一运营商经营,这种组合方式能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二个网络的资源提供新业务。使用户首次享受到了无线与有线结合的融合业务。四是具有绿色环保功能。灵通无绳电话与小灵通的基站和其手机发射功率都只有10毫瓦,而无绳电话机的发射功率也有35毫瓦左右,因此辐射小,对人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符合人们的健康要求。
灵通无绳电话是中国电信运营商首次在无线,有线融合中的尝试,这项业务本身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缺憾。如一是灵通无绳电话终端在QBOX私网与小灵通公网动态(通话过程中)转移时无法保特不间断通话。二是QBOX系统在其私网中只对预先指定的几个终端( 目前 是10个)提供通话服务。而对其它的小灵通手机无法提供服务。三是在小灵通公网信号没有覆盖的区域,QBOX座机的固网用户线路只允许一个小灵通或固话用户与外界通话,而无法对二个和二个以上的用户同时提供通话服务.因此虽然“灵通无绳电话”业务使固网业务得到有益的补充和延伸,但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使它成为真正的FMC业务之一。
“蓝色电话”是由英国电信提出并在以阿尔卡特为首,包括爱立信、朗迅和莫托罗拉等在内的诸多设备制造商协助下共同完成的。实际上蓝色电话就是一种可以在通话状态下实现移动和固话网络之间自由、无缝切换的服务。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和优势。
首先是它开创了固话和移动融合(FMC)的先河,这是蓝色电话最突出的优势,也是一项创 历史 性的先进技术与服务。其次是能在通话过程中自动判断用户所处的位置并提供不同的网络为其服务。如用户在室外或室内通话时能自动在GSM移动网络和DECT无绳电话系统之间进行无缝切换。三是,保证良好的通话质量,这也是蓝色电话要实现移动和固网相融合最大的难点和成功之处。它在实现了固话网络和移动网络无缝切换的同时保证其通信质量的等级。四是,先进、便捷的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目前蓝色电话在室内是通过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转接至固定宽带网络上去,今后也可以采用蓝牙技术或者性能更优的Wi-Fi技术来进行接入。并能够使系统在室内和室外的各种使用 环境中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自动的无缝切换,而保证通话过程不会间断。五是,具有高性价比的通话资费,蓝色电话在定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固话和移动两个网络的不同运营成本来确定价格。这样的资费方案融合了固话和移动的资费特点,且最大限度地提供给用户方便和实惠。
“家庭网络”作为固话的业务创新,首先是融入了信息 时代 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的理念,其次打破了原有仅仅提供点对点通信的模式,而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三是在实际操作中,对网络进行重新的设计和集成。四是加强整合现有资源,进行业务的重新组合和包装,家庭网络并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业务,而实际上所谓的创新,大部份是在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通过对已有业务或技术的组合,来产生新的业务和新的功能,这种类型的业务创新在通信产业 发展 的过程中也屡见不鲜。因此在“家庭网络”的技术业务创新过程中,一定要将重点放在网络集成和资源整合上。
蓝牙技术是一种低成本、近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将它 应用 于家庭网络中,可将家庭内部的各类终端如无绳电话、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等组成一个家庭或个人领域的网络,使各种信息化或智能化的终端设备在近距离内不用电缆就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实现无缝覆盖并相互操作进而达到资源充分共享。
WLAN无线连接。由于WLAN可以使用户在家庭实现无线快速连接,因此该技术可谓代表了家庭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具备较高传输速率和较长传输距离的Wi-Fi更是如此。虽然现在很多家用设备还不支持Wi-Fi,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日本各大厂商推出的新型等离子电视已经开始配备Wi-Fi功能,各种各样的Wi-Fi网卡也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表明WLAN无线连接将蕴含极大的市场潜力。
市场的需求, 企业 的转型将推动移动核心网和固定核心网最终融合,接入层面充分开放,不同的接入技术有不同的应用领域。给用户带来不同的通信体验。总之无线接入与固定接入一起,将支撑起未来的无缝覆盖的网络,用户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通信终端,都可以轻松接入网络,获得高性价比的优质通信服务。
看了“无线接入技术论文 接入网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无线接入技术论文
2. 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论文
3.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
4. 接入网技术论文
5. 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
H. 无线接入技术
网页链接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手段。典型的无线接入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操作维护中心、基站、固定用户单元和移动终端等几个部分组成。
GSM接入技术
CDMA接入技术
GPRS接入技术
蓝牙技术
WCDMA接入技术
3G通信技术....5G等
你所说的wifi,其实是无线局域网WLAN-----常用,2.4G/5G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接入站(AccessPoint,AP,亦译作网络桥通器)、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来实现。在业内无线局域网多种标准并存,太多的IEEE802.11标准极易引起混乱,应当减少标准。除了完整定义WLAN系统的三类主要规范(802.11a、802.11b及802.11g)外,IEEE目前正设法制定增强型标准,以减少现行协议存在的缺陷。这并非开发新的无线LAN系统,而是对原标准进行扩展,最终形成一类——最多是保留现行三类标准。
802.11a扩充了802.11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Hz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正交频分)调制技术,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共有12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这样的速率既能满足室内的应用,也能满足室外的应用。
802.11b规定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802.11g是第三个传输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它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由于该标准中使用了与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使网络达到了54Mbps的高传输速率,而基于该标准的产品价格也只略高于802.11b标准产品。
802.11e将解决802.11网的QoS特性。它不像以太网那样,采用MAC层,而是代之以时分多路接入(TDMA)技术,并对重要通信增加额外纠错功能。目前标准还没有定案,原因在于对服务级别仍存在争议,另外,如何具体实现特定服务级别也还是个问题。
802.11f主要解决802.11在网间互连方面存在的不足。用户在两个不同的交换网段(无线信道),或两种不同类型无线网的接入点间进行漫游时,如何更好地维护网络连接,无线LAN具备蜂窝电话那样的灵活性显得至关重要。
802.11h力图在传输功率和无线信道选择上比802.11a更胜一筹,它与802.11e一道将成为欧洲广为接受的标准。802.11i主要是克服802.11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像WEP,主管这个标准的工作组目前还未选定认证协议:一些成员想采用一种称为“办公化的电报密码本(OCB)”的新系统,但它分属三种不同的专利;它是一类基于AES加密算法的完整新型标准。另一些成员则倾向于采用通用密码。
802.11j尚在酝酿中,IEEE还没正式成立专门任务组来讨论,现在处于草拟阶段,它将采用802.11a与HiperLAN2网共用的频段。
802.11n,下一个无线新规范,这一新规范的数据传输速率尚未确定,但至少将在100MBps以上。
I. 无线网络技术接入方式主要有哪些
移通信系统: 移通信系统由第代模拟制式第二代数字制式第三代CDMA技术基础移通信即商用第四代移通信系统实验5面世
线本环路系统: 线固定电用户线式接入公用电网称线本环路系统式比较经济、现实降低维护本缩短建设周期同设备扩容便特别适合远离城市边远区GSM标准、CDMA、FDMA、TDMA技术应用线本环路线本环路主要针固定线用户接入其工作频率与公众移通信网相同主要布1.8GHz~2.5GHz间频段点址微波通信设备实际种典型线本环路设备般采用TDMA址式站通用户与公用电网联接通全向线与布周围外围站通信提供固定电服务
绳电系统: 线固定电终端延伸绳电系统突特点灵便类固定线终端同带几线机机除母机通外机间通信类工作频率般45MHz线覆盖100米左右另类DECT、PHS等标准绳电系统工作频率800MHz~1.9GHz
移卫星接入系统: 通同步卫星实现移通信联网种理想线接入式真实现任何间、任何点、任何移通信种系统通需要卫星运行低轨道并且需要较卫星投资卫星接入系统特点利用卫星通信址传输式全球用户提供跨度、范围、远距离漫游机灵移通信服务陆移通信系统扩展延伸边远区、山区、海岛、受灾区、远洋船、远航飞机等通信面更具独特优越性
线局域网: 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计算机网络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物受电缆束缚移能解决线网布线困难等带问题并且组网灵扩容便与种网络标准兼容应用广泛等优点WLAN既满足各类便携机入网要求实现计算机局域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邮件等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