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信号增强器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直放站,可以放大某个频段的无线信号。我们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手机信号放大器产品,但是其实这些都是属于通信业里的无线直放站。信号放大器有工作频率的限制,可以放大某个频段的无线信号。现在我们的某些区域信号不好,是由于该区域缺少基站覆盖,比较远的基站的无线信号经过穿透建筑物后进一步的减弱,所以导致室内信号更差。
信号放大器需要安装专门的室外天线,接收信号后通过室内天线覆盖室内部分,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现在我们主要是使用4G网络,信号放大器对于4G网络可以说是有效的。4G里定义手机信号强度,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手机信号有几格,主要的参考参数是RSRP(参考信号接收强度)。但是现在决定手机下载速度的参数,在不考虑基站负荷的前期下,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手机的SINR值,这个值是信干噪比,相当于是有用信号和有用信号加上干扰信号的比值。
现在在部分区域,室内信号非常弱,安装了信号放大器之后,可以让手机的信号显示强一些。不过由于信号放大器是针对某一个频率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在放大了有用的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干扰信号,所以手机整体的SINR值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上网也就不会更快了。
B. 手机信号增强贴有用吗
事实上,手机信号贴对手机信号无任何改善作用。
增强贴原理是通过拉长手机内置天线接收信号的波长来增强信号的接收范围这种说法,从原理上就讲不通。河北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侯华说,首先,波长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长”;其次,放大任何东西都需要能源,而贴纸属于“无源天线”,无法为有效放大信号提供能源。
“手机信号的强弱主要和手机与基站的距离以及遮挡情况有关。”侯华介绍,比如在少数结构复杂的大楼、过道、地下室等区域,信号强度经层层穿墙衰减后已大幅降低,可能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导致信号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周围大多数用户都用同一个网络运营商的时候,人流激增,大家同时抢取信号,而基站能够同时服务的用户又是有限的,这时就可能发生网络拥塞,导致呼叫失败或话音断续。
C. 信号增强器红米手机用贴在手机背盖的什么地方
不一定的。手机信号增强器可以根据型号和在使用的过程中它说明书来操作。有的是直接贴在手机背面的中间,有的是直接贴在顶端。
由于忙于工作,还有手机的兴起,电视机我们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家庭装修还有新装房,电视机是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而购买电视的时候,有些朋友总是懵懂的不知道从哪方面下手。下面我们就以多方面入手来介绍一下电视机该如何选择。
画质始终是电视机的第一诉求,画质理解其实并不难:就是画面还原度。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一方面来判断电视机的好坏呢?基本上是从分辨率,对比度,色彩和动态是有关电视机画质最基本的评判标准。
分辨率:在尺寸相同和片源相同的前提下,电视机的屏幕分辨率越高,它的画面就越清晰。就目前来说,电视机的市场主流为4k电视,或者是称为uhd电视,uhdtv标准的4k电视指的是3840×2160像素。2020年是8k电视商业化的元年,8k 7680×4320的分辨率,是4k电视机的四倍,就分辨率而言,是值得关注的。
这时候有人可能就会说,我需要购买一台4k电视机吗,因为现在的数字电视信号基本都以720p和1080p为主,我几乎也不怎么看4k片源。
如果你是这个观点的话,坚持购买1080p电视,你只能选择最大不超过45寸,画质非常一般的低端电视,或者是你的预算不足,但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最便宜的4k电视价格不到两千元。对于新装修或者是新房装修的朋友来说,还是建议选择主流的4k电视。
那么我们买一台多大尺寸的电视机最为合适呢?以目前国内一线品牌的主流4k电视为例,下图表是屏幕尺寸与最佳观看距离参考标准。
根据可视范围上下夹角在30°到40°之间计算出来的参考距离。参考这组图表可以保证画面填充整个视野,得到最佳的沉浸式观看体验。然而对大多数的朋友来说,预算是制约尺寸选择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此,有以下几点参考建议。
1、55寸到65寸是目前出货量大,产品最丰富,最具性价比的尺寸。如果平时基本只看看电视节目而不追求观影体验,可以按照上面图标来选择55寸到65寸的电视机。
2、如果用电视机来看高清电影,球赛,注重观看体验,那么在合理的范围内屏幕越大越好,推荐尺寸为75寸左右,因为75寸是目前市场上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性价比尺寸的上限。
3、在画质差距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即使超预算也要优先选择更大的电视,因为大屏幕的观看体验的提升更加明显。
对比度 : 电视画面的对比度一般都是指静态对比度。就是在同一帧测试画面下,屏幕最亮区域白色与最暗区域黑色之间亮度的比值。更加准确的来说,亮度范围是显示画面与真实场景差距最大的地方之一。对比度高是准确还原明亮和昏暗场景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OLED电视机来说,对比度没有参考的意义。因为OLED像素可单独关闭,亮度为零,对比度理论上趋近于无穷大。这也就说明OLED的最大亮度没有高端的led电视机更加的具有参考价值。
色域和色深 :目前市场上电视机的色域是CIE色彩空间的子集,家电市场也定义了若干色域的标准,比较常见的有NTSC、Rec.709、DCI p3、sRGB、Adobe RGB、Rec.2020等等,其中Rec.2020是UHD电视机的色域标准。
广色域(Wide Color Gamut):广色域是良好的色彩表现的基础,对于支持HDR的电视机来说,色域效果是影响HDR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同一种类型不同档次的电视机色域覆盖率差距相当明显,根据各个厂家宣传时采用的色域标准不同,在同一标准状态下,色域的覆盖率一般都是QLed-OLed-Led。
色彩深度也叫色彩位数,是综合了光明度和色彩度的色彩数量,色彩与色域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色深考虑了灰阶的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来说,色域取决于背光的光谱特性以及滤色片语背光的匹配程度,与面板无关,色深是关于面板的参数。如果说一个屏幕的色深是nbit,那么相对应的灰阶就是2^n,可以表现的色彩数为(2^n)^3。设为每增加1bit,色深就会变为原来的八倍。中低端的电视机普遍采用8brt面板(256灰阶),而中高端电视机普遍采用10bit面板(1024灰阶),会接级数越高,色彩过渡的越自然。
大家好,我是生活电器维保。关于电视机的选择这一章我们就更新到这里,下一章我们会继续更新电视机应该怎样选。
D. 所谓的信号增强贴,是否真的能改善手机信号
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信号增强贴没有任何的用处,无法真正改善手机信号。网络上出现了一种信号增强贴,据说把这种东西贴在手机上就可以增强手机的信号,这样一来在地下室或者是一些信号比较差的地方,就不需要再担心了。那么这种东西真的有用吗?事实证明这种东西没有任何的用处,完全就是智商税。
所以不要再相信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了,白白把血汗钱贡献给了别人。只要大家能够寻找正规商家购买,一般都能够避免这种陷阱。
E. 手机信号增强贴的原理是什么真的有用吗
小伙伴兴致勃勃地向我安利了一款神器,那就是手机信号贴,并且侃侃而谈,他在购买时商家是这么对他描述的:咱们手机里面都有专门来接收信号的波长,只要将这个手机信号贴纸放在手机的背面,那么就可以扩大信号的接收范围,不管你在哪里都能够接收到信号。然而实验表示,信号贴纸并没有任何作用,尤其是在地铁或者是电梯里面测试时,贴上信号贴之后的手机,反而还会出现信号下降的现象。
现在网络上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思考,千万不要交这种智商税,尤其是对于中老年的人群而言,虽然很便宜,但是该省就得省哦!
F. 手机信号增强器与WlF信号贴两张都贴在一台方机上吗
两路由器的IP地址(就是管理IP)要在同一个网段且不相同,假如路由A为192.168.1.1,那么路由B则设为192.168.1.2,IP地址不得冲突;
将两路由的信道(频段)设为相同,最好设为6或9;
路由器A不需要开启WDS(即bridge)桥接功能,路由B则要开启,并且点击扫瞄,填入路由A的密钥类型和密钥,路由A没有设置密码则无需要填;
路由A要开启DHCP,路由B则需关闭;
最后重启路由B即可。这个桥接可能桥接不了,还是连线吧。
2个路由器有线连接方式:
1. 下级路由器当做无线AP 使用 关闭下级路由器的DHCP,修改其IP地址,确保和上级路由器IP地址不冲突,把上级路由器的LAN口线接到下级路由器的LAN口
2. 下级路由器当做路由器使用 WAN口连接方式选择DHCP或者静态地址(上级路由器在同一网段),确认上下级路由器的IP地址段不同,上级路由器的LAN口线接到下级路由器的WAN口市民陆先生正在测试贴有信号增强贴片手机的通话效果。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几块钱买的一张金属贴片,只需粘贴在手机背部,信号就能立马满格,是不是很神奇?最近,深晚记者在多家电商平台上发现一种叫做“手机信号增强贴片”的“黑科技”产品,该贴片价格从5元到80多元不等,在有些平台上,单个店铺的销量甚至超过4万件。
为此,深晚记者近日花费20多元从某平台购得一块“八代版”的信号增强贴,商家表示,该贴片适用于所有手机和运营商网络。但深晚记者在多个场景实测发现,有贴片加持的手机通话质量和上网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多位通信行业人员向深晚记者表示,信号贴的宣传无科学依据,售卖商家其实就是在收取“智商税”。
实测
信号贴并不能明显改善网络
为了取得较为准确的数据,深晚记者按照说明书要求将贴片粘贴至一部崭新的一加8手机背部,分别选取地铁、电梯和开阔室外三个场景进行测试。
通话方面,无论是在运行的地铁内还是电梯里,有无贴片的手机信号状态图标均不满格,通话质量也时断时续。在上网速度方面,手机测速软件显示,贴上贴片之后网速并无明显提升。
在快速运行的地铁3号线晒布至老街段内,未贴贴片的手机下载速度为3.78MB/S,上传速度787KB/S;贴片之后,深晚记者进行了6次测速,下载速度最高只有2.60MB/S,上传速度最高764KB/S,网速不增反降。
在上升的电梯内,手机普通下载速度为3.82MB/S,上传速度970KB/S;贴片之后两次测速最高下载速度3.67MB/S,上传速度932KB/S,数据基本持平。
在开阔的户外,手机普通下载速度9.56MB/S,上传速度2.4MB/S,贴片之后5次测速最高下载速度10.16MB/S,最高上传速度3.1MB/S,略微有所改善。
对于通话与网络信号未取得明显改善的问题,客服回复深晚记者称有的区域信号会受到干扰,信号格显示并不准确,但实际上网速度其实很快。当深晚记者将测速截图发给客服后,其表示有的手机后壳是玻璃材质,对信号反射较强,而深晚记者明确告知测试手机是金属后壳,她再次回复称有时需要静待24小时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分析
信号贴可能会使信号变差
对于信号贴的工作原理,据简易的产品说明介绍,信号贴是通过拉长手机内置天线接收信号波长来增强信号的接受范围。宣传文字表示,手机信号贴正面是信号发射区,反面是信号接收区,天线采用纯镀金设计,在加强信号时还能有效防辐射。
深晚记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天线的长短和波长成正比,波长越短,天线也就可以做得越短,而波长越长,电磁绕过越障碍物的能力就越强。如此看来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深圳电信一位通信专家告诉深晚记者,商家的宣传存在着技术上的硬伤。
这位专家表示,手机天线是要根据特定的频率进行接收,波长变长,频率变短,何来信号增强?其次,信号接收范围跟信号增强无任何关系,每个运营商的网络、或者每个手机的特定制式都是工作在特定频率范围内,有最低的接收信号强度、有特定的信号频率范围,信号增强只跟手机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有关系。
“如果花几十块钱就能改善信号接收质量,中高端手机早就内置此解决方案了,还需运营商和手机终端商苦苦研究,优化升级?此类贴片在某种情况下还可能屏蔽了信号,影响了手机天线接收的信号强度,信号更差。”该专家表示。
深晚记者发现,目前各大平台上出售的信号贴以一个叫做AOLOKOM的品牌居多,阿里巴巴1688官网显示,该产品是由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而深晚记者通过天眼查APP查询发现,该企业是一家生产加工、经销批发的私营公司,并不具备科研能力。
来源: 深圳晚报
展开剩余内容
G. 贴了信增强器后还能用保护壳吗
iPhone 4,一台 10 年前发布的手机,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成为了不少人心中完美的苹果手机。
10 年后,iPhone 12 发布了,活脱脱就是 iPhone 4 的一次秽土转生。
只不过,在新的工艺和技术下,iPhone 12 以一种更现代的姿态,回归到我们的眼前。
今天这期视频,我们就来聊聊,苹果最新发布的 iPhone 12 和 12 Pro。
没了充电头和耳机,包装盒变小了
依然是直角的边框,纯平的玻璃,依然扎实的包装,呃,不太一样的包装盒。
以前我是不太在意 iPhone 包装盒的,但 iPhone 12 的盒子,却很难被人忽视。
省去了充电头和有线耳机以后,iPhone 12 的包装盒比前代薄了整整一半,如果说以前苹果一卡车车只能拉 5000 台 iPhone,那么现在,一卡车大概能运 10000 台手机了。
运输成本的下降,物流效率的提升,我只能说,库克真不愧是鬼才式的生意人。
按理来说,成本下降了,终归应该体现在产品定价上,但今年 iPhone 12 仅有 Pro 系实现了“加量不加价”,可标准版的 12,价格还涨了 800 元。
原因是什么?咱们还是得从 iPhone 12 本身说起。
直角边框的复活
机器一上手,我的第一感觉,是熟悉,又有些许陌生感。
之所以说 iPhone 12 熟悉,不全是因为 iPhone 4。毕竟这个直角边框的设计,更容易让人联想到 iPhone 5。
区别在于,iPhone 12 的边框边缘没有了那一圈倒角切边,那么握在手上,它也就不会再像当年那样硌手。
但陌生感,同样是这道边框带来的。回看过去四五年的 iPhone,每一款产品,都是以圆润的侧边曲线,勾勒出其结构形体,来贴合我们的手掌。
到了 iPhone 12 这代,你的手指就再也感受不到弧度了,不仅是边框拍扁了,就连屏幕表层的玻璃,也都从原来的 2.5D 玻璃,变成了纯平面的设计。
这是好事吗?我说不上来,这就好比是你每天都在相见的人,突然改变了模样,那么第一直觉,肯定是有些不习惯的。
iPhone 12 的手感变化也是类似,想要接受它肯定得花点时间。但我很开心的是,iPhone 12 足够薄,又能立起来,这倒是为我们的拍摄带来了颇多帮助。
聊完 12,我们再来看看 12 Pro。咦,这不是同一台手机吗,不翻过来看,其实连我都看不太出区别。也正因为如此,今年 iPhone 12 和 12 Pro 的手机壳完全通用。
根据苹果官方提供的 CAD 数据图,我们整理出了这几代 iPhone 的边框数据。iPhone 12 和 12 Pro 不仅拥有同样的屏幕尺寸,在边框宽度,厚度部分,它们都是一样的。
还有屏幕上这块“超瓷晶面板”,号称能使 iPhone 12 的抗跌落能力增至四倍。是不是真的耐摔,我还不知道,但在这几天评测后,我们手上的 iPhone 12 屏幕,已经能看到一道细微的划痕了,看来贴膜的生意,还是能继续做下去的。
iPhone 12 和 12 Pro 还有其它几种配色。除了新增的蓝色外,12 的绿色不再是 11 的 Tiffany 蓝,白色版也带有些金色高光,而 12 Pro 金色版的边框也会比另外三个颜色更亮。
在这些相同点面前,这很让人怀疑 iPhone 12 Pro,为何为 Pro,尤其是当我们重新拿出 iPhone 11,来和 12 做对比,就更会发自内心地感叹道,今年的 iPhone 12 是真的值。
但 12 Pro 仍然保留了一些独特性。不锈钢打磨而成的高亮边框,以及不容易沾指纹的磨砂玻璃,这些都是彰显质感的部分,但也只有在你上手后,才能体会到差异。
对,iPhone 12 Pro 确实会比 12 重一些。
另外,两者屏幕也有细微差异。iPhone 12 Pro 的最大亮度比 iPhone 12 稍高,但这种优势只有在户外强光下才能体现出来。
5G 速度快,信号也好多了
聊完外观,我们谈一下大家等了很久的 5G。
拿到手机第一时间,我就满怀期待,将 5G 卡插到 iPhone 里。当看到信号栏弹出 5G 的图标后,不由得感叹,iPhone 终于熬到头了。
针对 5G 网络,苹果为 iPhone 12 提供了三种选项,分别是“启用 5G”、“自动 5G”,以及“4G”。
系统默认选择的是自动 5G 模式,这就是当时发布会上提到的“智能数据模式”。当你不需要使用 5G 速度时,比如后台更新,iPhone 12 会自动转用 4G 网络,以节约电量。而在玩游戏、缓存电影等对速度有要求的场景,则会优先使用 5G。
为了测试今年 iPhone 12 的网络稳定性,我们使用了一台 iPhone 11 Pro Max,插入联通 4G 卡;一台 iPhone 12 Pro,插入联通 4G 卡;还有一台 iPhone 12,插入联通 5G 卡。
这么做,主要是想搞清楚 3 个问题:
一。相比前一代机型,iPhone 12 的联网效率是否有改善?
二. 5G,能够为 iPhone 12 带来了什么?
三。如果我只有 4G 卡,还没开通 5G 套餐,使用 iPhone 12 会有变化吗?
我们在微博上募集广州信号比较差的区域,最终锁定了以体育西为中心的天河 CBD 区域,测试点涉及户外、室内、地下负一层、电梯和地下车库等 5 个场景,同时还在地铁站台,以及车厢内,共采集了近 30 组对比数据。
就结果来看,iPhone 12 是占优的。在大家都用 4G 网络的情况下,iPhone 12 的每秒下载速率,都能快 1-2 MB。
但这种差距在实际使用时,并不明显,何况在一部分场景中,也会有 iPhone 11 Pro Max 反超的状况。
更大的差异是由 5G 带来的。只要测试场景能搜到 5G 信号,那么,对比 iPhone 11 Pro Max,iPhone 12 都能在速率上比它快 6-7 倍。
这种由 5G 网带来的提升,也适用于没有开通 5G 套餐的用户。
我们手上就有一张没开 5G 的联通 4G 卡,插到 iPhone 12 后,信号栏上也显示了 5G 的标志,速率上也会比 4G 卡插 4G 手机要快。
在测试时,我们还遇到了这样一个状况:iPhone 11 Pro Max 的 4G 信号栏满格,但却没有网速,iPhone 12 Pro 也是如此。
唯独只有 iPhone 12,保持了应有的 5G 速度。而它里面所插的 SIM 卡,正是开通了 5G 套餐的 5G 卡。
在功能部分,iPhone 12 还有一个“独立 5G”的选项。这个开关默认是关闭的,因为它涉及到当地“独立组网”的覆盖。
假如你所在的城市或地区,仍处于非独立组网与独立组网混用的阶段,那么我们并不建议打开该功能。
双卡双待不能用 5G?假的
昨天网上出现了一则传闻,称 iPhone 12 在双卡双待的情况下,无法使用 5G 网络。
这无疑是一则谣言,但最好的辟谣方法,还是得靠测试来解答。
我们将一张联通 5G,以及一张电信 5G 卡,同时插入到 iPhone 12 里使用。测试的过程就不展开说了,这里直接谈结论:
1.iPhone 12 支持在双卡模式下使用 5G 网络。
在设置页面里,你可以将联通 5G 用于上网,电信用于通话;也可以切换至电信 5G 上网,联通用于通话,过程很简单,并不会有双卡下,无法使用 5G 的状况。
2.iPhone 12 支持 5G 的双卡双待,但不支持双卡双待双通。
从测试的情况来看,当 iPhone 12 里的联通 5G 设为上网卡,电信 5G 设为通话卡时:联通卡接入电话,联通 5G 会降至 4G,且此时电信卡无法接入来电;而当电信卡接入来电时,联通卡的 5G 也会降至 4G。
3.iPhone 12 插入两张 5G 卡时,将无法启用“独立 5G”的开关。
也就是说在双卡状态下,iPhone 12 只能使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下的 5G,但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苹果会在之后的软件更新中,补上双卡独立 5G 的功能。
总结,网络关乎着智能手机的最底层的体验,5G 的支持让我们摆脱了对 iPhone 长达三年的信号焦虑。
不管你多么喜欢 iPhone 12 设计,多么纠结它的价格,相信这些都随着时间而黯淡,而 5G—— 才应该决定你是否升级 iPhone 12 的终极动力。
A14 芯片,依旧顶级的性能
iPhone 12 配备了 4GB 的运存,和去年 iPhone 11 保持一致,但 iPhone 12 Pro 运存则跃升为 6GB。
运存的高低,主要关系到 iPhone 的多任务体验。
我们试着拿 iPhone 12 和 12 Pro,分别开启 16 个比较占内存的 pp 然后进行多任务切换操作,这个测试应该说还是比较极端。
你可以看到,当我们重新切换回微信后,iPhone 12 遇到了重载的情况,熟悉的微信小地球界面又出现了,但在 iPhone 12 Pro 上,则可以直接进入到微信聊天界面。
性能部分,两款 iPhone 基本是一致的。
今年全系 iPhone 12 都用上了 A14 仿生芯片,根据 GeekBench 5 的测试数据,对比 iPhone 11 Pro Max 的 A13,A14 在 CPU 单核有着 20% 的提升,而多核部分也有 15% 的提升。
图形处理器部分,我们使用 3D Mark 的基准测试软件“3DMark Wild Life”,再输出帧率图,iPhone 12 的帧率表现,同样会比 iPhone 11 要稳定。
当然,好性能不能只为跑分为服务,我们原本的计划,是用画面质量较好的游戏《原神》,来进一步查看 iPhone 12 的性能潜力。
但我们没想到的是,这两台 iPhone 12 都预装了最新的 iOS 14.1 系统,而这个固件,在我们评测时并未正式发布。这就导致 iPhone 12 在连接 macOS 系统时,会出现连接错误,同时也无法被软件抓取到测试数据。
遗憾肯定的有的,不过使用 iPhone 12 玩《原神》,在极高画质下的流畅度,确实会比 iPhone 11 有所提升。
更具体的数据,或许只能等到 11 月份,iPhone 12 mini 以及 12 Pro Max 评测里,我们才能完成了。
影像能力,是 12 与 12 Pro 差距最大的部分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另一点差距,体现在镜头模组的配置上。前者依然是超广角 + 广角的双摄组合,后者是超广角 + 广角 + 长焦的三摄组合,同时还有激光雷达的加持。
依然都是 1200W 像素,但夜间模式支持了所有摄像头,包括前置摄像头,智能 HDR 升级到第三代。
去年 iPhone 11 系列首次加入了超广角摄像头,但老实说这颗摄像头素质一般,而且不支持夜景模式。
在超广角样张对比中,可以看到,iPhone 11 和 iPhone 11 Pro Max 的边缘出现了色散,而 iPhone 12 和 12 Pro 边缘画质更好。到了夜晚,支持夜间模式的超广角则可以说是碾压了。
广角摄像头的光圈从 f/1.8 提升至 f/1.6,大光圈理论上可以带来了更好的暗光表现。不过我们的测试中 iPhone 12 没能跟 iPhone 11 拉开太大差距。另外我们发现,iPhone 12 的色温偏暖偏黄,而 iPhone 11 偏冷偏青。
长焦镜头是 iPhone 12 Pro 的专属,依然是 52mm,可以提供两倍于主摄的光学变焦,从白天和夜晚的样张的两组样张来看,iPhone 12 Pro 的画面解析力没有拉开差距。
这组人像模式的样张对比,iPhone 12 和 12 Pro 对于头发丝的细节处理稍好一些。
其实不止人像,我知道很多人把“人像模式”当成“杯具模式”,之前用人像模式拍咖啡或奶茶,杯口边缘大概率会与空气融为一体。
而今年 iPhone 12 和 iPhone Pro 已经学会认玻璃了。
第二组人像模式我们选在了暗光环境下,iPhone 12 Pro 不仅噪点控制更好,而且色彩还原更接近于真实环境。
第三组人像我们选择了一个更昏暗的环境下,昏暗到什么程度呢?旁边的小姐姐掏出 iPhone Xs,取景器漆黑一片,瞟了眼我的手机然后悻悻而去。
在这种情况下,四台手机中,只有 iPhone 12 Pro 可以调用人像模式,而画质也可以说是碾压了,亮度更高,噪点更少,虚化更明显,但也存在一些过度锐化的问题。
夜间人像模式的实现主要拜激光雷达所赐,这个在 iPad Pro 上用于 AR 场景的模块,如今成为了 iPhone 12 Pro 拍照的利器,极大地提升了 iPhone 12 Pro 的暗光对焦能力。
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监控摄像头的夜视功能帮我们记录下了按下快门前惊人的一幕,人脸上密密麻麻的斑点,就是 iPhone 12 Pro LiDAR 投射的红外激光束。
红外可以看透黑暗中的物体,通过触及物体再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测量其绝对深度,从而理解物体间的前后关系,从而实现背景和主体的分离。
自拍方面,iPhone 12 依旧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色,这次前置的原深感摄像头支持了夜景模式,让自拍照的解析力提升不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颗摄像头在变焦切换的顺滑度又有提升,0.9 到 1 倍之间、1.9 倍和 2 倍之间画面的错位感更低了。
很多朋友关心夜间拍摄灯光出现的鬼影问题,我们也测了一下,并没有什么改善。
总结,iPhone 12 系列的拍照依旧稳定,今年的提升主要放在超广角和暗光环境的表现,特别激光雷达的运用,大幅提升了手机一贯的短板 —— 暗光的对焦性能,令人印象深刻。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苹果在影像领域的策略非常不同,它没有像一众 Android 厂商那样选择高像素和长变焦,去突破手机影像的上限,而是把手机影像的短板提升得非常高。
10 位杜比视界视频拍摄,能带来什么?
讲完拍照,我们再来看看视频环节。iPhone 12 支持了夜间模式的延时摄影,还改进了防抖,不过我们实测区别不大,其实 iPhone 防抖性能已经相当出色了,日常手持拍摄 vlog 完全没有问题。
最让我兴奋的是,iPhone 12 全系支持 10 位杜比视界的视频拍摄,唯一的区别在于 iPhone 12 Pro 支持 4K 60 帧的杜比视界,而 iPhone 12 仅支持 30 帧。
相对于影视行业超长链条的制作流程,iPhone 12 全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直接拍摄、解码播放,甚至是在自带相册 app 中编辑杜比视界的 HDR 视频,加上自带屏幕峰值亮度很高,不用像摄影机另配监视器才能监看。
其实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就明显感受到 iPhone 12 的取景画面里的高光区域,异常的亮。
尽管如此,由于目前国内播放平台不支持,我们没有办法直观地展现杜比视界有何特别之处,你看到的画面依然是 SDR(标准动态范围)的视频,这就好比你没办法在黑白电视机上看到原本彩色的画面。
MagSafe 磁吸充电器很好用,但保护套还是很难戴
iPhone 12 的另一个全新功能,是与之配套的 MagSafe 磁吸无线充电。
啪啪啪,一拍即合。就像苹果官网的那句宣传语一样,这个磁吸充电器能够显着提升 iPhone 12 无线充电的 xìng 福指数。
你不用自己对准位置,只需将 iPhone 12 靠近充电器,它就会自动“贴”上去,享受最高 15W 的 MagSafe 无线充,充满后,单手取下来也丝毫不费事。
这个只有手心大的充电器,还可以当成普通的 Qi 无线充电板来使用。所以换成其它支持无线充电的 iPhone,甚至是 Android,也可以靠它来充电,但充电速率就比较慢了。
至于这两个保护壳,则是内置了磁环以及磁力计的 MagSafe 配件。因为只有这样设计,套上保护壳的 iPhone 12 才不至于影响 MagSafe 充电器的吸附性能。
让我比较意外的是,这个保护套的磁吸力度实在是有点小。我本以为,在 MagSafe 磁吸帮助下,给 iPhone 12 拆装保护壳会变得稍微轻松一些,但就结果来看,我还是得使点劲,才能把手机装进去。
唯一的不同,在于你套上壳的那一瞬间,iPhone 12 屏幕会闪过一个动画。看到了吗,这个动画颜色,其实和手机壳的颜色是相匹配的。
续航,变化不大
续航也是很多朋友关心的一点。按照苹果官方数据,iPhone 12、12 Pro 的续航与前代 iPhone 11 基本是一致的。
我们拿 iPhone 12、iPhone 12 Pro 与前代的 iPhone 11,展开了一次三小时的续航测试。为了控制变量,三台手机都统一打开了飞行模式,连接同一个 Wi-Fi,并将屏幕亮度限制为 80%,外放音量设为 50%。
就结果来看,几台手机的续航表现确实很接近。尤其是 iPhone 12 与 12 Pro,每个环节的剩余电量差,仅在 2%-3% 左右。
但如果拿 iPhone 12 与 iPhone 11 对比,三小时过后,两款手机的剩余电量也有着 5% 的差距,说大不大,但这点电,也能让你多看 30 分钟视频。
总体而言,iPhone 12 无疑是三款手机里续航最好的一款,其次则是 iPhone 12 Pro。只要你对去年 iPhone 11 的续航没什么不满,那么今年,两款 12 也能让你用得很舒服。至于 5G 对于续航的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测试。
不标配充电器后,用 20W 充电要多久?
今年 iPhone 12 系列均支持 20W 的快充,但并没有附送充电器。
为了测试,我们准备了一个售价 149 元的官方充电器,同时也购入了一个最近很热的 Anker 安克 Nano 20W 快充充电器,优惠后到手只要 69 块。
我们测试了一下 iPhone 12 的充电速度。同样是 30 分钟,苹果官方 20W 充电器将 iPhone 12 从 10% 充到了 66%,Anker Nano 从 10% 充到了 67%,完全充满,耗时都在 85 分钟左右。
所以,如果你不是原装主义者,完全可以考虑市面上平价的第三方充电器,理论上只要支持 20W 的 PD 快充都可以达到同等体验。
当然,回归到充电头本身,我们选择 Anker 来测试,一来是它刚好是 20W 快充,和苹果官方功率一致,对比原装 5W 充电提速 3 倍,二来体积小巧便携,比苹果 20W 充电器体积小 50%,甚至做到了跟苹果传统五福一安一样。
另外,Anker 使用的是苹果原装同厂芯片,也有产品在 Apple Store 销售,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整体来说,在充电同等快速、同等安全的情况下,Anker 的体积和价格只要官方 20W 的一半,是个不错的选择。
iPhone 12,自 iPhone X 之后改变最明显的一代
聊到这里,本期视频的内容基本也说得差不多了。值不值得买 iPhone 12,相信看到这里的你,多少也应该心中有数。
对我来说,iPhone 12 应该是自 iPhone X 之后,改变最明显的一代;再加上 5G 的关系,它也是所有仍在使用 4G iPhone 的用户们,最值得考虑更换的一代。
但,为什么一定要选 iPhone 呢?很多朋友告诉我说,支持 5G 的 Android 有不少了,国内厂商的手机也做得越来越优秀,确实不需要只盯着苹果一家来选手机。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iPhone 在我心中的地位从未有过动摇,如无意外,iPhone 12 也将成为我第一款,会主力使用的 5G 手机。
因为我知道,我选 iPhone,不是为了要炫耀什么,仅仅只是因为,它带来的不是费心,而是安心。
也只有在这个目标下,苹果才能做到删繁就简,维系着自己的技术脉络,把控着合适的产品迭代节奏,实现一个从设计到芯片,再到传感器和软件,都能为用户体验服务的设备。
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下个月的 iPhone 12 mini,以及 iPhone 12 Pro Max 的产品表现了。
不为夺目,而增加半点花哨;也不为炫技,而流于繁冗堆砌。
实用主义,仍然是我们认可 iPhone,喜欢苹果的最大原因。
H. 手机信号增强器怎么贴
你好!手机信号增强器不是贴的,而是一个设备,这些设备在线上平台都能够搜索购买,购买完成之后按照提示,安装到路由器上面就可以。
I. 手机信号增强器怎么使用
以下是信号增强器怎么用的方法:
1.将购买的wifi信号增强器插入插座,并使其通电。
2.将手机连接上信号增强器单独发出的没有密码的wifi。
3.在信号增强器底部找到管理页面的域名,然后登录。帐户和密码均可用。
4.wifi信号增强器将自动扫描周围的wifi,找到并单击要增强信号的wifi,然后输入wifi密码。
5、wifi信号增强器,又叫做:wifi信号放大器、无线信号增强器、无线信号放大器、无线扩展器等。不同厂家生产的wifi信号放大器,用来放大wifi信号时,在具体的设置上可能不一样。
J. 网络热销的“手机信号增强贴”,是真有用还是智商税
网络热销的手机信号增强贴并没有多大的用,所以可能是部分网友们交了智商税。
然后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十万加的销量就会更加纳闷了,一是纳闷,竟然会有如此多的人会因为手机信号不好而产生这种需求;而另一种则是纳闷他们在网络的宣传下成功的买了这种没有多大作用的信号增强贴。其实大部分的网友也应该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这种信号增强贴的价格不贵,对于那些想要增强手机信号有很大的需求的人来说,确实是充满诱惑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