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线网络 >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2-02-28 11:58:25

㈠ TD-SCDMA网络优化 河岸优化

方位角调一下,别让他对着河面打,避免河面反射。调不了。干扰大可以通过改频点解决啊。

㈡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

2000年5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WARC会议上,正式确立了FDD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国际公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3大主流标准,从而进入3G的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3G市场的启动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由我国主导提出的3G标准——TD-SCDMA的商用化进程,更是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眼球。

为了推动TD-SCDMA技术标准在即将到来的3G商业化高潮中的广泛应用,急需建立一个能够与其他2个3G技术标准抗衡的完整的TD-SCDMA产业链。TD-SCDMA产业链应该包括上、中、下游3个部分,上游的基本内容为技术标准的确立和基础技术内容的研究,中游的基本内容为网络及终端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下游的基本内容为网络的建设和业务的运营。经过几年的发展,TD-SCDMA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从芯片、终端到网络设备等各方面均达到了商用化的要求。网络建设的各个环节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2005年由信产部相关研究院负责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外场测试表明,3G网络设计规划和优化将作为未来3G的第一挑战,网络规划、系统仿真和网络优化在3G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的成本非常巨大,尤其是无线接入网部分。3G网络规划要以竞争优势和效益为导向,其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未来围绕3G的竞争非常激烈,设法降低成本应该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目标。TD-SCDMA成为国际标准的时间还不长,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商用网,任何规划技术仍然是纸上谈兵,把它从基本的技术原理上升为可以支持实际应用的实用技术还有待实践检验。从无线接入的特点来看,TD-SCDMA的组网和规划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重要改变。

1 传播模型

在无线网络规划中,无线传播损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它决定着规划结果的正确性。由于实际应用中的无线传播环境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测试的方法归纳出无线传播损耗与频率、距离、天线高度等参量的数学关系式,称之为传播模型。常用的传播模型可分为3类:经验模型、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型、确定性模型。其中,经验模型是根据大量的测量结果统计分析后归纳导出的公式;确定性模型则是对具体现场环境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公式;半经验(或半确定性)模型是基于把确定性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市区或室内环境中导出的公式。鉴于无线网络规划的复杂性,目前,仍然只能使用经验或半经验模型。

然而,经验模型和半经验模型通常具有预测误差大、适应性差的缺点。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通常采用分段传播模型和进行传播模型的校准的方法来减小预测的误差。

1)分段传播模型

对于不同的传播距离,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特性也是不同的。企图用单一的传播模型进行大范围的预测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为此,对不同的传播距离应调整不同的模型系数或采用不同的模型,这对于WCDMA和cdma2000来说尤其重要。因为FDD模式的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网络的覆盖、容量和服务质量主要受系统内的干扰限制。一个用户受到的干扰可以来自距离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的基站。为了对干扰进行准确的预测,必须对8~10km以内的传播损耗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必须采用分段模型。

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它的时分特性和智能天线带来的空分特性,使得干扰源与有用信号在时间上或空间上错开。干扰在TD-SCDMA系统中显得并不太重要,更重要的是对有用信号的预测。而有用信号通常来自距离很近的宿主基站,因此,在TD-SCDMA系统中,短距传播模型对规划结果的正确性影响将更为重要。

2)传播模型的校准

传播模型的校准是提高预测准确度的另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每个地方的传播环境是不一样的,需要对传播模型进行本地校准,然后再进行无线传播损耗的预测。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每对一个地区进行规划,就进行大量的CW测试是不可行的。这样不仅使规划成本提高了很多,而且耽误了工程进度。为了减少校准的工作量,在工程中,常常在某些地方进行校准,得到1~2个传播模型,然后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地区和基站。这样的规划模式仍然给规划带来了很大的误差。

一般来说,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是一对矛盾,模型越准确,其适用范围就越小。可以选取若干典型区域进行校准,得到一系列适用于这些区域的传播模型。这些传播模型对于各自的典型区域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因为准确度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就变小了。如果应用的传播环境不匹配,就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应该以小区为单位,通过数字电子地图,依据小区的传播环境选择相匹配的传播模型,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2 业务模型

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为话音业务设计的,而3G系统则是为多媒体通信而设计的,通过该系统提供的高质量图像和视频,使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TD-SCDMA所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为384kit/s,3GPP在R5引入了HSDPA技术,单载波的峰值速率可以达到2.8Mbit/s。这样高的传输速率使得业务的接入能力大大增强了,支持更为广泛的业务类型,包括各种视频和音频业务。因此,业务模型的预测将是3G网络规划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众所周知,TD-SCDMA系统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它的时分双工模式。它的优点是可以为上下行时隙分配不同的比例,从而更好地支持不对称业务。这个优点使得TD-SCDMA更适合承载非对称的数据业务。然而,如果组网和规划不合理,这一优点非但不能够得到体现,相反还可能出现反作用。

首先,上下行时隙比例的规划必须建立在一个准确的业务模型的基础上。这在现阶段仍然很困难。由于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用户还不习惯于利用无线接入的方式上网,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无线数据网络可供统计分析,许多无线数据业务模型是参考互联网的数据模型而建立的。这样,很难得到准确的无线数据业务模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TD-SCDMA商用网的建立,用户的行为习惯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们应该对无线数据业务始终进行跟踪分析,及时修正时隙比例规划。

其次,目前的时隙比例规划大多依据上下行的业务流量来制定。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必须考虑业务的优先级。如一个话音业务的流量为12.2kbit/s,一个视频点播业务的流量为几十或几百kbit/s。话音业务是上下行对称的,而视频点播业务则是以下行业务为主的。如果完全按照流量进行规划,则视频点播业务的大流量会导致时隙比例规划的不平衡,从而使许多话音业务没有足够的信道资源。由于话音业务的容量必须首先保证,建议在建网初期先采用对称的时隙比例,同时跟踪业务流量变化,逐步调整上下行时隙。

另外,在依据业务模型制定时隙方案时,要同时考虑系统的干扰。数据业务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容易使我们倾向于不同的小区采用不同的时隙方案。但是,相邻小区的上下行时隙不一致会产生干扰,而如果所有小区都采用统一的时隙方案则会牺牲容量。相应的也有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牺牲某些边缘小区的交叉时隙。这些方法有待在应用中验证。

3 干扰分析

基于CDMA的系统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网络容量和服务质量由干扰水平决定。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cdma20001x网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些区域的无线信号电平值比较高,掉话仍有可能发生;而某些地区的电平值比较低,通话质量却很好。可见,码分多址的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主要取决于干扰水平。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预测网络的干扰,并尽可能控制干扰,使网络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TD-SCDMA系统由于具有时分和空分的特点,在干扰方面与其他2种3G系统(WCDMA和cdma2000)并不完全相同。在TDD模式下,通过空分(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和时分(在不同的时隙分配信道)方式,可以使系统的自干扰非常轻,系统容量不再受限于干扰,而是主要受限于码字。另外,对于FDD系统来说,当用户数增加时,干扰加大,小区半径收缩,小区边缘的用户可能处于覆盖盲区或弱区,小区呼吸现象非常明显。在TDD模式下,新增的用户通过智能天线赋形和发射时隙的分隔,减轻对已激活用户的干扰,小区呼吸作用不明显。这样,TD-SCDMA的小区覆盖范围比较稳定,切换区域不易受系统负荷影响。因此,在TD-SCDMA的网络规划中,干扰比较容易估计,可以认为接近于0,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

4 扰码规划

依据协议规定,cdma2000的导频相位共有512个,相邻2个导频相位相差64chip。WCDMA有8192个扰码,分为512个集合,每个集合包含1个主扰码和15个辅扰码。可以看到,cdma2000和WCDMA的扰码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另外,cdma2000和WCDMA的导频/扰码之间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需要产生很大的位移才会发生混淆。而产生足够大的位移需要信号在空中传播很长的距离,这时,信号的电平通常已经弱到不足以产生混淆。因此,cdma2000和WCDMA的导频/扰码规划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TD-SCDMA系统共有128个长16chip的基本扰码序列,这128个基本扰码按编号顺序分为32个组,每组4个,每个基本扰码用于下行UE区分不同的小区。TD-SCDMA的扰码是PN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由于码序列比较短,当码经过位移后,码之间的相关性会随之不同。实验可得,扰码移位后,码字之间的相关性会发生变化,并且不同的码,其变化的程度也不同。

可以看到,TD-SCDMA系统中的扰码具有扰码资源少、码长度短、经过位移后码之间的互相关性变差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统扰码分配的难度。在规划时,应该考虑位移导致相关性能恶化的影响,在邻近的小区中应该尽量选用相关性比较好的扰码,并且应为新小区预留一定的扰码。

5 规划工具

目前,在规划工具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公认的比较成熟的TD-SCDMA规划工具。而对于TD-SCDMA这样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通信系统,没有一个好的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设计是无法做好的。与WCDMA和cdma2000相比,TD-SCDMA的规划软件工具的开发和选择要更困难。

首先,规划工具必须贯穿整个规划设计过程的始终。在前期准备阶段,规划工具提供传播模型校正、业务预测等功能;在预规划阶段,提供链路预算和容量估算等功能;在详细规划阶段,提供仿真分析等功能。另外,TD-SCDMA规划工具还要提供上下行时隙规划和扰码规划等功能。

其次,规划工具必须适应大计算量的要求。在现实的网络中,基站和模拟用户的数目是非常大的,这使得仿真分析的计算量很大,同时,输出高精度分析图也使得规划软件必须面对海量计算的要求。另外,TD-SCDMA的智能天线赋形和分时隙规划,也给规划软件的计算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庞大的计算量对TD-SCDMA规划工具的开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天线模型的建立也是TD-SCDMA规划工具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天线只需给出360°的水平增益和垂直增益,即可近似算出空间任意一点的增益。天线模型比较简单,不同厂家的天线只要给出水平增益图和垂直增益图即可为其建立天线模型。而智能天线是一种自适应的天线,其空间的增益与用户的具体位置、天线的自适应调整算法等有关,是一个动态模型。不同厂家的实现方法可能会不一样,规划软件应该建立一个智能天线的备品库和算法库。当一种新的智能天线生产出来时,还必须能以某种手段录入到规划软件中。

关于业务模型,根据QoS要求和数据流特征,目前标准里建议分为4类,即会话类、浏览类、流类和后台类。TD-SCDMA的一个优势在于对数据业务的支持非常灵活。随着应用的深入,新兴的业务会不断涌现。规划工具除了支持目前划分的4类业务模型外,对业务建模还应提出如下要求:

a)良好的扩展性,使用户在无需修改代码的基础上简单快捷地加入新的业务模型;

b)灵活的配置性,提供方便的修改和定制新的业务模型的途径;

c)准确地反映具体业务的特征,要求对每个具体业务都能够定义与实际情况符合的该业务的QoS和GoS需求及具体业务特征。

另外,对规划软件的另一个重要要求是要有友好的操作界面。规划软件的使用贯穿整个规划过程,使用者众多,水平不等,友好的操作界面是规划软件得以推广的重要条件。目前,开发规划软件的厂家比较多,不同规划软件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规划软件的操作流程通常也比较复杂,没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操作规范,很容易导致软件操作不当,从而产生不正确的规划结果。

㈢ TD-SCDMA网络规划 简要描述

TD-SCDMA网络建设大体可分为三个步
骤:网络规划 工程实施 网络优化 网络规划是
建设高质量TD-SCDMA网络的关键,它对以后
网络的好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网络规划是网
络优化的基础,网络优化是规划的修正与补充,
同时为后续的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中网络
规划按照专业可分为无线专业规划,电源规划,
传输规划,线路规划,核心网规划以及相关配套
专业的规划,无线专业规划在整个规划过程中
起决定性作用,所有其它规划都是以无线网络
规划为基础

㈣ TD-SCDMA规划设计流程包括哪些要点

TD-SCDMA系统采用多种关键技术使得小区内和小区外的干扰基本被抑制,因此具有更大的频谱利用率和容量。TD-SCDMA系统容量特点主要有:各种业务基本同径覆盖、小区呼吸效应不明显、接力切换没有宏分集、切换比较容易控制、上下行容量与时隙比例和最大发射功率有关。
多种干扰抑制技术的采用,使TD-SCDMA系统中的容量受限呈现出多样性(即功率受限、码资源受限和干扰受限),但以码资源受限为主。在密集城区和复杂环境中会表现为干扰受限,在一般城区、郊区、农村等环境和区域中表现为码资源受限,因此TD-SCDMA系统容量规划应针对不同环境区别对待。目前TD系统的容量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公式法、BRU法和坎贝儿法。BRU法和坎贝尔法引入了基本资源单元、业务资源强度等概念,适用于TD-SCDMA这种资源受限系统,不适用于WCDMA这类干扰受限系统。WCDMA系统容量规划一般采用基于干扰受限的公式法,但计算公式和TD-SCDMA有所不同。

㈤ TD-scdma大型场馆的无线网络优化毕业设计

大型场馆覆盖方案

大型场馆在室内覆盖建设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往往是重大集会所在地,所以大型场馆的网络建设意义重大。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北京奥组委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承诺举办一届有史以来最高水平的奥运会,在无线通信方面,要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奥运史上技术最先进、业务最丰富、服务最周到的移动通信服务。这给我国的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而通信服务的基础是优质的网络覆盖,因此做好奥运城市,特别是体育场馆的网络覆盖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型场馆覆盖的关键因素

大型场馆的无线传播环境和话务特点与写字楼、住宅小区等建筑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室内覆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独特性。

大型场馆作为重大活动和赛事的举办地,场地都比较开阔,可容纳人数众多,是一般的室内建筑无法比拟的,例如奥运主会场鸟巢可容纳9万人、沈阳奥体馆可容纳6万人。在活动期间,这些场馆大部分时间容量饱和,用户密度高、话务量大,因此首先要解决网络容量问题;其次,为实现高容量,场馆内部一般分为若干个小区,在场馆内传播环境良好,一般为视距传输,各小区之间的干扰大,需要考虑如何消除干扰;此外,大型场馆的话务量会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在活动期间需要满足最大话务容量,而非活动时间话务量极低,合理调度资源、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损耗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大型场馆网络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容量、话务调度、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二、大型场馆“多通道”覆盖方案

“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是中兴通讯首创的新一代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它结合TD多通道的特点,借助定制的中兴通讯小型化BBU+RRU特色室内覆盖产品,将室外智能天线思想引入室内形成“多通道”隔离干扰。用特色室内“多通道”算法替代室外智能天线算法,不仅能降低室内系统的干扰,大幅提升覆盖质量,还可以实现覆盖和容量的独立规划,为网络后续的良性发展打下基础。在大型场馆的网络规划中,采用“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能够解决容量、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诸多问题。诸多大型场馆网络规划案例充分证明:无论仿真结果还是测试结果该方案性能都优于传统覆盖方案。

1. 恰当选择信源是精品网络的基础

大型场馆需要支持几万用户的通讯需求,对于特大型场馆甚至需要支持数十万用户的通讯需求,对系统的容量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大型场馆的场地较开阔,设备要求集中维护,提高网络维护效率。大型场馆TD-SCDMA室内覆盖的信源建议采用BBU+RRU方式,将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分开,基带池(即BBU)集中放置共享基带,便于网络的集中管理,而射频部分(即RRU)可以灵活放置在室内任何地方,为场馆的各个角落提供信源,通过光纤与基带池(即BBU)连接。基站分离成BBU和RRU两个部分,在设备的选择上可以有更多的组合方式。例如,从容量出发可以选择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BBU;从功率考虑,可以根据覆盖场景选择2W或12W的RRU。该方式应用于大型场馆具有组网灵活、施工简便的优势,便于网络规划和工程施工。采用这种组网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调整网络容量,覆盖不同区域的RRU可以按需进行小区合并或分裂,只需后台对RRU归属进行相关配置,无需改造天馈就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小区规划。

此外,从节省成本和快速建网的角度出发,大型场馆的TD-SCDMA分布系统建议采用与2G共天馈方式。BBU+RRU的灵活组网,最大限度避免了与2G合路建设带来的限制。

沈阳奥体中心体育场是中兴通讯承建的众多大型场馆之一,占地25.4万m2,建筑面积10.4万m2,长278m,宽235m,高82m,地上6层,看台分为上、下两层,奥运会净容量6万人。效果示意如图1所示。

该场馆进行TD网络覆盖时,采用BBU+RRU组网方式, RRU分别与2G系统各区的室内覆盖系统合路共用天馈系统,完成看台和功能房的覆盖,共使用了8个RRU覆盖整个场馆,共享一个大容量的BBU。在这种组网方式下,通过共享能尽量减少网络设备,对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给赛会期间网络维护带来极大便利。

2.合理的网络规划提升网络品质

大型场馆室内无线信号传播为视距传输,能量以直达径为主。室内覆盖在缺少智能天线和良好的空间隔离时,小区间的干扰较严重,所以在满足容量的同时,将干扰降到最低是网络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大型场馆的覆盖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多通道”算法的优势。上行方向,用户分散在多个通道隔离干扰;下行方向,每个用户的信号只在其上行归属的通道下发射,不会影响其他通道用户信号,有效降低了用户间的干扰;切换区或信号弱区可在归属通道和次强通道均进行信号收发分集。“多通道”覆盖实现了在同一小区内降低干扰的目的,配合高指向性天线可以进一步降低干扰。

根据场馆的容量需求,小区划分还要考虑网络性能和频点复用。大型场馆与周围的宏覆盖之间一般采用异频组网。根据TD的网络频率原则:一般室内覆盖占用3个频点,宏覆盖占用3~6个频点。考虑到大型场馆的容量要求,推荐大型场馆覆盖使用6个频点,周围宏覆盖采用3个频点。一般室内分布系统,不同小区间可以通过建筑物本身增加隔离,小区之间可以同频组网。而大型场馆小区之间的空间隔离小,完全同频组网情况下,由于小区间的干扰严重影响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和实测,采用频率1:1复用的组网形式,将整个场馆划分为6个小区,这种条件下,可以基本达到满码道工作,提供最大的系统容量。如果容量不需要这样大,可以减少小区数目。典型情况下,可以将看台划分为4个小区实现覆盖。

沈阳奥体中心看台覆盖使用的8个RRU,可以自由组合组成8小区、4小区和2小区覆盖。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看台覆盖异频4小区组网为最佳组网方案。在实际组网中,将原来规划的8小区进行通道合并,组成异频4小区组网。即每个小区包含2个通道,利用“多通道”算法在小区内隔离干扰的同时,频点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测试结果显示:本规划案例中,容量与功率相对平衡,容量能够达到最大值,手机通话质量好,手机发射功率处于较低水平,TCP(发射载波功率)比较平稳,测试效果优良。

三、 总结

大型场馆由于无法使用智能天线,使得TD-SCDMA系统由码道受限变为干扰受限。因此在设备的选择和网络规划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网络容量、话务调度、网络质量及稳定性等多种因素。

中兴通讯承建了2008年奥运会绝大部分奥体场馆的室内覆盖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场馆覆盖经验。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BBU+RRU组网方式、运用“多通道”算法,并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场馆的容量和干扰问题。

作者:原均和 金康虎 刘星 来源:中兴通讯技术

㈥ TD-SCDMA网络规划 毕业设计

TD-SCDMA网络规划开题报告概述

内容提要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已经逐步迈入了商用状态,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主要有3大主流技术标准:TD-SCDMA、WCDMA、cdma2000。其中TD-SCDMA通信标准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本书对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描述。先就TD-SCDMA的技术特点、网络结构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在考虑了TD-SCDMA特有的智能天线、上行同步、联合检测、接力切换等关键技术在无线网络规划中的特殊性后,对TD网络的无线规划步骤分章节地进行了介绍。同时根据其固有的上、下行不对称数据传送特点,给出了TD-SCDMA在不同话务场景下的应用实例。

TD-SCDMA网络规划设计内容

TD-SCDMA的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的各个环节,从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TD的技术特点、TD的规划原则和流程、TD网络建设需求分析、TD业务分析和预测、TD无线环境分析、TD天线选型、TD网络规模估算、TD网络拓扑结构设计、TD无线网络勘察、TD无线参数规划、TD频点规划、TD码资源规划、TD无线小区规划、TD规划案例、TD无线解决方案、TD室内覆盖、TD系统互调干扰与隔离度等环节都进行了叙述.

TD-SCDMA网络规划技术指标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的原理及步骤基本相通,对于曾从事过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规划且具有一定规划经验的专业人员来说,本书能够引导规划人员尽快熟悉TD网络的规划要求,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学习,找出TD网络规划的技术特点,区分TD网络规划上的特殊要求,实现快速掌握TD无线网络规划方法的目的。对于未参与过第三代移动通信规划的规划人员来说,在进行TD规划时,以下几个因素应值得关注:
1、工作频段穿透能力差,要充分考虑各种地形地物对高频段无线信号的衰减影响。
2、定时提前对覆盖半径的影响,适当选定定时提前值。
3、多业务并发的特点,要充分考虑覆盖区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的容量需求及覆盖需求。
对于新介入无线网络规划的人员来说,觉得本书对规划的通用性步骤方面的介绍较为全面,已具有较完善的学习、参考等指导作用,但在具体规划案例分析、实用性指导等方面略显不足,理论性偏强,实用性偏弱,主要规划步骤的案例分析及指标参数的选择指导等方面介绍偏少,缺乏足够的深度。新手学习起来会比较费劲。
第1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这些知识和2G网络差不多,如果有2G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不用再仔细阅读了,其中涉及很多公式,我也没有认真地去理解它,感觉不是非常必要。
第2章介绍了TD的技术特点,这一章非常重要,它让我们了解了TD和其它网络的不同之处,应该要做必要的了解。不过认真读下来之后,发现自己对midamble码还不了解,本想在后面的内容中会有介绍,可惜看到后面还是没有,对midamble码的作用还是不清楚。
第3章介绍了无线网络规划的原理与流程,感觉这章中最主要的要记住两点,一个是TD的频段,还有一个就是TD的最大覆盖距离。
第4章介绍了网络建设需求分析,这章最主要的是要关注网络指标要求。
第5章介绍了业务分析与预测,主要讲解了一些话务模型和预测方面的知识,个人主要理解了些话务模型中涉及到的指标。
第6章介绍了无线环境分析,重点关注传播模型的校正,因为这是在网络规划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内容,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很可能会接触到。可惜在书中最后给出的几个案例图是黑白的,看不出效果来。如果可行的话建议改成彩图,有助于读者快速有效地理解消化。
第7章介绍了天线选型,更深入地讲解了智能天线的相关知识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选取天线类型。主要关注终端接收功率和基站接收功率的计算,还有在下倾角要求较大时不能只采用机械下倾,因为这样容易导致天线的波瓣变形。
第8章介绍了网络规模估算,讲解比较详尽,列了很多表格,让人一目了然。
第9章介绍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主要讲解了MapInfo的使用,这个很实用,在实际工作中是经常要用到的,当初选这本书,也是因为看到它里面有介绍这个,我想这本书应该比较适合做工程的人员。
第10章介绍了网络勘察,这个和2G基本相同。
第11至13章分别介绍了无线参数、频点及码资源的规划,是本书也是TD规划在工程实践中的重中之重,在开站的过程中,这个是关键的一步。
第14、15章介绍无线网络小区规划,主要讲解如何在规划软件中进行小区数据、邻区的规划,这个还是要靠实际操作,我玩过百林的TD仿真软件,感觉和书中介绍的差不多。
第16章介绍了无线解决方案,粗略讲解了新技术BBU+RRU的建网方案,这个在工作中我也略有涉及,现在新开TD基站应该都用这个方案了,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可以到网上下些这方面的资料看。第2节中,各种无线情况下的覆盖解决方案也很实用。
第17章介绍了室内覆盖,这章的这点是给出了各种典型场景的解决方案。
第18章介绍了各种干扰的概念,主要介绍TD与DSC1800系统间的相互干扰,还介绍了室内外干扰的解决方案。

㈦ 郑州哪里有卖《TD-SCDMA网络规划优化方法与案例》这本书的

你可以到卓越网买.搜索“scdma 网络”,看看是否是你要的.开发票还可送到家.www.amazon.cn/?source=viphhs

㈧ 求找TD-SCDMA的网络优化的案例

TD网络干扰定位方法与青岛TD-SCDMA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TD-SCDMA联盟 点击数:154 更新时间:2007-4-17 10:18:53
速度快,防病毒,堵漏洞,就要用火狐浏览器

三、干扰源定位

1. TD系统自身干扰的排除

干扰源的大致方向基本判定之后,在距离E座3扇天线正下方2米处,通过用Sitemaster扫频测试,发现E座3扇方向TD频段内的信号比另外两个扇区方向的要强,初步怀疑是TD系统内的干扰。为了证实这种判断,闭塞手机能接收到的所有TD小区,通过LMT查看E座3扇区底噪,3个频点的底噪在闭站前后基本没有变化,TD系统内部的干扰可能性排除。

2. 小灵通基站干扰的排除

该工业园除TD基站外另有16个小灵通基站,其中在E座天面上能目测到的只有4个。 小灵通的频段1900~1920MHz,是当前除了3G其他制式外离TD频段最近的无线通信系统,如果个别设备不理想,其带外杂散很可能落到TD频段内,对TD系统产生上行干扰。

该工业园内距离E座3扇方向较近的小灵通基站约为60m,TD天线和小灵通天线之间有建筑物阻挡,并且有一定垂直隔离度。关闭了距离较近的3个小灵通基站后,从扫频结果来看,小灵通信号明显有所减弱,但TD频段内的信号并无明显变化。

从Sitemaster扫频效果图可以看出,小灵通基站关闭前后TD频段信号并无明显变化,且3个小灵通关站后底噪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将干扰定位于小灵通基站理由并不充分。根据以往经验来看,受到小灵通干扰的基站一般干扰存在较大的信号波动,并且各个时隙之间会存在明显差异,和时间段也有关系,原因是和小灵通基站用户数目相关。用FSU扫频的结果来看, E座3扇区看到的干扰在各上行时隙基本一致,并且全天都没有变化,由此也可以排除小灵通的干扰。

确认干扰源

排除小灵通基站干扰之后,进一步寻找新的干扰源。在后台把第3扇区TMB改为全收模式,FSU同步到基站后,通过TMB的馈线测量5ms内的信号,截图如下:

图中可以看到,除了TS0接收到其他TD扇区的功率外,其他所有时隙都受到同样的干扰,应该说,该干扰不区分时间。如果是一个外界的干扰源,原则上来说,指向干扰方向的扇区都应该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接下来,把前面已确定的干扰方向上的几个典型基站进行统计,发现都存在底噪偏高现象,和从LMT上看到现象是一致的。接下来又对所有的基站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十几个基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

将干扰较大的站点的底噪在地图上进行标注,以进一步确认外界干扰源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㈨ gsm系统和td-scdma系统网络优化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GSM是2G网络,TD-SCDMA是3G网络

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
GSM标准的无处不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电话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2015年,全球诸多GSM网络运营商,已经将2017年确定为关闭GSM网络的年份。
TD-SCDMA
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根据野村证券的统计,截至2014年底,TD-SCDMA网络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880亿元。加上中国移动投入的终端补贴、营销资源,保守估计投入远远超过2000亿元。

㈩ 请问大家有没有《TD-SCDMA无线网络设计与规划.pdf》的电子书

卓越上面去买呀,有需求的话也不算很贵。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_1?_encoding=UTF8&s=books&qid=1273068674&asin=B0011F7FCO&sr=8-1

目录

第1章 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
1.1 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特性
1.2 无线传播模型

第2章 TD-SCDMA技术特点
2.1 TD-SCDMA网络结构
2.2 TD-SCDMA关键技术

第3章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原则与流程
3.1 TD-SCDMA网络特性
3.2 TD-SCDMA规划原则
3.3 TD-SCDMA规划流程

第4章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4.1 需求分析概述
4.2 区域划分
4.3 用户预测
4.4 话务分布
4.5 无线环境
4.6 客户的网络建设策略
4.7 网络指标要求

第5章 TD-SCDMA业务分析与预测
5.1 3GPP中的业务分类
5.2 话务模型介绍
5.3 业务渗透率和用户密度
5.4 业务建模举例

第6章 无线环境分析
6.1 清频测试
6.2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
6.3 无线传播模型校正

第7章 天线选型
7.1 智能天线概述
7.2 智能天线的种类
7.3 智能天线性能参数的选择
7.4 典型场景下的参数选择
7.5 天线选型案例

第8章 TD-SCDMA网络规模估算
8.1 无线网络预规划流程
8.2 网络规模估算的定义
8.3 网络规模估算的流程
8.4 站型和覆盖面积的关系
8.5 覆盖估算方法
8.6 容量估算方法
8.7 覆盖与容量的关系
8.8 基站规模确定

第9章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9.1 拓扑结构设计概念
9.2 基站布点和预规划仿真
9.3 拓扑结构设计工具
9.4 Mapinfo软件在网规布点中的应用
9.5 Google Earth在网规布站中的应用
9.6 使用规划软件进行预规划

第10章 TD-SCDMA无线网络勘察
10.1 无线网络勘察的目的
10.2 无线网络勘察流程
10.3 勘察仪表和工具
10.4 站点选择规范

第11章 TD-SCDMA无线参数规划
11.1 网络识别类参数
11.2 小区类基本参数
11.3 覆盖功率类参数
11.4 小区接入参数
11.5 小区选择/重选参数
11.6 小区切换参数

第12章 频点规划
12.1 干扰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12.2 频率复用
12.3 频率规划的定义和方法
12.4 单载波异频组网条件下的频率规划方案
12.5 N频点同频组网条件下的频点规划方案

第13章 码资源规划
13.1 TD-SCDMA码资源
13.2 扰码规划方法

第14章 TD-SCDMA无线网络小区规划
14.1 网络仿真目的
14.2 仿真的前期工作
14.3 仿真电子地图知识
14.4 网络仿真基本流程
14.5 仿真实例和图层
14.6 网络仿真结果分析

第15章 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案例
15.1 规划前分析
15.2 规模估算
15.3 无线网络勘察
15.4 网络仿真
15.5 参数规划
15.6 规划报告输出

第16章 TD-SCDMA无线解决方案
16.1 创新的BBU+RRU建网方案
16.2 TD-SCDMA覆盖解决方案

第17章 TD-SCDMA室内覆盖
17.1 室内场景分类
17.2 室内话务模型
17.3 室内传播模型
17.4 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17.5 多通道方案室内场景应用
17.6 室内覆盖频率规划
17.7 引入TD-SCDMA系统改造方案案例

第18章 系统间互干扰与隔离度
18.1 干扰的基本原理
18.2 互干扰确定性计算举例
18.3 TD-SCDMA和其他系统互干扰研究结果
18.4 室外抗系统间干扰措施
18.5 室内分布系统中干扰解决方案
18.6 空间隔离估算
参考文献
……

阅读全文

与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计算机网络教育统考模拟题 浏览:526
网络信号放大器数据线用处 浏览:492
如何缓冲网络 浏览:876
北京信息化网络技术服务怎么样 浏览:656
电脑网络交换指标 浏览:899
网络商业写作怎么设置 浏览:703
徐州网络软件电话多少 浏览:331
电信网络宽带是多少兆 浏览:8
网络测速到哪里去 浏览:292
主板什么问题会导致网络连接断开 浏览:2
撤销网络安全测评 浏览:279
华为手机流量网络错误 浏览:953
河南移动网络塔 浏览:131
为啥抖音提示网络连接错误 浏览:307
播报器网络异常怎么办 浏览:290
举例说明你对酒店网络营销 浏览:217
陌陌显示网络设置 浏览:711
网络机顶盒怎么看香港台湾台 浏览:648
安卓手机蓝牙共享网络是什么意思 浏览:629
计算机网络重点图解 浏览:5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