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判断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常用的办法:输出短路法。就是说假设输出电压为零,或者令负载电阻RL=0,然后看反馈信号是否存在,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了,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就是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还存在,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不成比例,而是与输出电流成比例,是电流反馈。
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指的就是反馈信号在输出端的取样是电压还是电流。若反馈信号等于是输出电压或者是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那么就是电压反馈,如果反馈信号等于输出电流或者是输出是电流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就是电流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态,根据从输出端的取样方式来说可以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在信号输入端的运算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所以基本组态有四种: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
(1)怎么判断反馈网络的反馈信号扩展阅读
相关判定:
1、找反馈桥梁,确定反馈网络
反馈桥梁是直接连接输出和输入的最短路径,它跟输出和输入的其他公共部分一起统称为反馈网络。反馈桥梁可以从输入端开始采取“顺藤摸瓜”的办法向输出端寻找。
2、判断反馈的基本形式
反馈桥梁在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的“上端”(或“下端”),就形成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反馈桥梁在输入端连接输入信号的“前端”(或“后端”)就为并联反馈(或串联反馈)。
3、判定反馈极性:
用瞬时极性法判定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具体方法是:先假设输入电压信号。
在某一瞬时的极性为正(相对于参考地而言),并用⊕标记,然后顺着信号的传输方向,逐步推出输出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并用⊕或标记),最后判定反馈信号是增强还是削弱了净输入信号,如果是削弱,则为负反馈,如果是增强,则是正反馈。
② 怎样判断电流反馈、电压反馈、串联反馈、并联反馈
先找出在输入输出回路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反馈元件(或反馈网络)。
根据反馈信号的取出方式,判定是电压还是电流反馈:方法1:将输出端短路,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为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方法2:当反馈信号与输出信号由同一端引出时(如输出信号从集电极取出,反馈网络的输入端也接在集电极)是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
根据反馈的接入方式判定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反馈信号Vf与输入信号Vi在输入回路串接,以电压形式叠加,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If与输入信号Ii在输入回路并接,以电流形式叠加,为并联反馈。方法1: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不同节点引入(例如三极管b和e极,或运放的反向端和同向端)为串联反馈;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在同一节点引入(例如三极管b极,或运放的反向端)为并联反馈。方法2:将输入回路的反馈点对地短路,若输入信号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为串联反馈;若输入信号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为并联反馈。
最后看反馈对输入信号的影响,判定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从输入端加入任意极性(正或负)的信号,使信号沿着信号传输路径向下传输(从输入到输出)。再从输出反向传输(反馈)到输入端。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原输入信号相比较,看净输入信号是增加还是减小(极性相同还是极性相反)。极性相同(增加)是正反馈,极性相反(减小)是负反馈。具体判别时可以将输入和反馈两个信号,接到输入回路的同一极上,则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③ 模拟电路反馈的判断
你先找出反馈网络,然后观察其输出端,如果将输出接地(短路),反馈信号就没有了的话,那就是电压反馈,如果还有就是电流反馈。
然后再观察其输入端,反馈信号vf与输入信号vi在输入回路串接,以电压形式叠加,为串联反馈。反馈信号if与输入信号ii在输入回路并接,以电流形式叠加,为并联反馈。也可以用短接的方法判断,好像是短路输入,信号进不去的话是并联,进得去是串联
,这个方法我有点忘记了。
④ 如何判别电路的反馈类型
1、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的经验法
a)负载短路法: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馈信号Xf消失,则说明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则为电压反馈(Xf=FV0)。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说明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流,则为电流反馈(Xf=FI0)。
b)一般规律法:反馈量取自于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信号,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于信号输出端的电流信号,为电流反馈。具体来说,将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看作双端网络(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其中一端通常为公共接地端),若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并联,则反馈量对输出电压采样,为电压反馈。
否则,反馈量无法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则只能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即为电流反馈。如图1所示:输出电压在发射极e上,反馈信号取在发射极e上,即反馈量取自于信号输出端,则为电压反馈。如图2所示,反馈信号取自于非信号输出端,则为电流反馈。
2、判断是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的经验法
a)输入短路法:将输入端交流短路,若反馈量作用不到放大电路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若反馈量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
b)一般规律法:反馈量加到非信号输人端的是串联反馈;反馈量加到信号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反馈信号加到信号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如图2反馈信号加到了非信号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
(4)怎么判断反馈网络的反馈信号扩展阅读
引入负反馈呢主要是使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使输出电压不超过最大输出电压,因为不引入负反馈其电压放大倍数很大,理想化可认为是无穷大,引入之后就降到了很小,但够了。
然后是对放大电路的一些性能的影响:首先,对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稳定性的影响:以牺牲放大倍数来稳定放大电路。
比如没有引入负反馈时放大倍数为Au,变化率为10%,引入1+AF为100的反馈电路,那么放大倍数为Au/(1+AF),但变化率为0.1%;其次,对输入电阻的影响: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1+AF倍,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至1/(1+AF)。
对输出电阻的影响:电流负反馈增大输出电阻1+AF倍,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至1/(1+AF);还能展宽频带:下限频率下降至1/(1+AF),上限频率上升1+AF倍,所以频带更宽。最后可以减小非线性失真等等作用。比如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电压跟随器等。
⑤ 怎样判断反馈信号是电流还是电压
是从输出端来判断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而不是从输入端来判断的,具体的判断方法通常可以采纳以下三种:
(1)将输出端短路(即令uo=0),观察此时电路是否仍有反馈信号。若电路中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反之,若反馈仍存在,则为电流反馈。例如: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若设uo=0,则uf=0,也就说明反馈信号消失,这类反馈就属于电压反馈。
(2)直接从输出端的取样对象来区分,若取样对象为输出电压,则为电压反馈;若取样对象为输出电流,则为电流反馈。在这里我们仍以图3电路为例,从该电路的输出端来看,取样对象为输出电压uo,由于Rf和R1组成分压器,使得反馈电压uf是uo的一部分,故为电压反馈。
(3)除公共接地线外,若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同一点引出,则为电压反馈;若输出信号与反馈信号从不同点引出,则为电流反馈。对于如图所示电路,反馈信号uf从输出端A点取出,而输出信号UO从O点取出,因它们取自不同点,故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作用和原理:
作用:信号反馈装置通常安装于选择阀或选择阀之后的主管路上、以及柜式七氟丙烷瓶头阀上,用以启动设置在防护区入口处表示气体喷洒的火灾声光警报器。另外,通过信号反馈装置还可以监测系统是否正常启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机械应急方式启动系统进行灭火。
原理:信号反馈装置通常是由阀体、活塞、微动开关和自锁装置等组成,当灭火剂释放后其压力推动内部活塞,使微动开关接通,从而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启动设在防护区门外指示灭火剂喷放的火灾声光报警器
⑥ Re1的反馈支路怎么看是正负反馈串联并联反馈,其实我都不太明白,为什么它有反馈啊
负反馈是净输入量减小。
对于T1管,两个输入端是左边的基极和下边的发射极。vbe是净输入量。
Re1引入交流反馈。
判断串并联看反馈信号是否与输入信号在同一个输入端。同一个输入端是并联反馈。vo回来在T1管的e端,输入信号在b端,不同端,得到是串联负反馈。
瞬时极性法,设vi(+),T1集电极(-),T2基极(-),T2集电极(+),T2发射极(+),T3基极(+),T3发射极(+),即反馈信号xf为(+),净输入量减小,得到负反馈。
关于瞬时极性法,共射放大电路输出反相(Av是负的),共集放大电路输出同相(电压增益≈1),换种说法就是对于三极管,基极入,集电极出:反相;基极入,发射极出:同相。
最后,你不懂的太多了,如果使用的是华科的教材,建议去b站看张林的公开课,ppt在评论区就有,上课听不懂就课后自学加问老师,模电只要耐得住寂寞慢慢学,真不难。老师为什么什么都懂,无非是教了十几年,相当于每年重修一遍。你只要舍得花两个月看三遍,做课后习题,再勤问老师,必懂。
祝点赞的模电90+(满分100)。
⑦ 怎么判断哪些元件构成了反馈网络 怎么看它们送回输出回路的反馈信号是电压还是电流
哪些元件构成了反馈网络
这个电路的负反馈元件是Re,是为了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 假设晶体管基极电位是一确定值(由Rb1与Rb2分压决定),为晶体管提供固定偏压。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为电路。在电路输入端加上电源使输入端产生电势差,电路即可工作。有些直观上可以看到一些现象,如电压表或电流表偏转、灯泡发光等;有些可能需要测量仪器知道是否在正常工作。按照流过的电流性质,一般分为两种。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反馈控制系统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
(3)比较元件:其职能是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据量进行比较.求出它们的偏差;
(4)放大元件:其职能是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5)执行元件:其职能是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变化;
(6)校正元件:也叫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反馈控制系统是由哪些最基本的元件组成的
由执行元件、测量元件和控制元件三部分组成。执行元件用于改变被控量,如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可以改变机械臂的角度;测量元件用于测量被控量,如采用旋转变压器或者码盘等角位置测量元件可以检测机械臂的转角;控制元件用于实现闭环控制,改善被控系统性能,一般采用模拟电路、DSP、PLC或者计算机等部件实现,可以校正被控对象,改变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使闭环系统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对于反馈电路,该如何找反馈元件或反馈网络呢?有什么实用的方法吗?
这个电路的负反馈元件是Re,是为了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
假设晶体管基极电位是一确定值(由Rb1与Rb2分压决定),为晶体管提供固定偏压。而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会由于温度变化而发生漂移,致使集电极电流改变,这里假设集电极电流自己增大了,那么这个电流也流过Re,Re上的压降也会增大,使得发射极电位上升。由于基极电位固定不变,发射极电位上升就使得Vbe下降(也可以这样理解:基极电位固定不变,发射极电位上升就等效于基极电位下降),总之基极偏流就会减小,使得集电极电流下降。这就是一个负反馈的过程。
什么是反馈元件?
将放大电路出入回路中的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通过某一电路或元件,部分或全部的送回到输入回路中去的措施称为反馈。
⑧ 怎么样简单有效的判断反馈电路的组态
首先是负反馈才有组态,其次看输入,如果反馈网络和输入信号同端进入时并联,否则串;输出信号直接连反馈网络是电压,否则电流。
极性: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正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负反馈。
组态:并联串联看输入;电流电压看输出。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输入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不同输入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电压反馈。(输出电压短路,反馈亦为0)
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电流反馈。(输出电压短路,反馈不为0)
(8)怎么判断反馈网络的反馈信号扩展阅读: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对负反馈的研究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在放大电路中既有直流分量,又有交流分量,所以必然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之分。直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如静态工作点。交流反馈影响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如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带宽等。
⑨ 请问如何判断反馈的四种类型,如何判断反馈信号是电流还电压
反馈的判断方法: 1、有无反馈判断方法:若放大电路中存在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相连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并由此影响了放大电路的净输入,则表明电路引入了反馈;否则电路中便没有反馈。 2、反馈极性判断: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增大,则说明引入了正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基本放大电路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则说明引入负反馈。 3、反馈类型判断:(1)输出短路法:将输出端短路,若反馈信号消失,为电压反馈,反之就为电流反馈。(2)输出开路法:将输出端开路,若反馈信号消失,为电流反馈,反之就为电压反馈。(3)串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输入回路的两个电极,既为串联反馈。判断方法:将(4)并联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输入回路的同一电极,既为并联反馈。串、并反馈判断方法:将输入短路,若反馈信号消失(反馈信号也被短路),为并联反馈,反之为为串联反馈
⑩ 如何判断电路反馈
1、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的经验法
a)负载短路法: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馈信号Xf消失,则说明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压,则为电压反馈(Xf=FV0)。若反馈信号仍然存在,则说明反馈信号取样于输出电流,则为电流反馈(Xf=FI0)。
b)一般规律法:反馈量取自于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信号,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取自于信号输出端的电流信号,为电流反馈。具体来说,将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看作双端网络(在反馈放大电路中其中一端通常为公共接地端),若负载电阻与反馈网络并联,则反馈量对输出电压采样,为电压反馈。
否则,反馈量无法直接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则只能对输出电流进行采样,即为电流反馈。
2、判断是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的经验法
a)输入短路法:将输入端交流短路,若反馈量作用不到放大电路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若反馈量仍能作用到放大电路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
b)一般规律法:反馈量加到非信号输人端的是串联反馈;反馈量加到信号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
(10)怎么判断反馈网络的反馈信号扩展阅读
从概念上说,若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压,而是取样处的电压)成正比则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与输出电流(有时不一定是输出电流,而是取样处的电流)成正比则为电流反馈。在判断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时,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采用负载短路法。
负载短路法实际上是一种反向推理法,假设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电阻RL短路(此时,),若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即,则为电流反馈;若输入回路中已不存在反馈,即则为电压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