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機網路對大學生影響
1. 網路帶來大學生生活方式的改變,在網路中,大學生的文化生活得到極大豐富,他們可以同時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和娛樂節目,一些思潮、觀念、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消費方式、娛樂方式等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
2. 網路為大學生的生活提供了使利,大學生利用日漸成熟的電子商務,在網上購買教材、衣服、電腦等,也可以在網路上交易二手商品;還可以在網上為自己手機充話費,更改電話服務套餐;還可以通過遠程網路視頻和遠方的親人面對面的交流。
3. 網路為大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過去,學生基本上從老師及課本上獲得知識;查閱資料,往往只能到圖書館才能實現。隨著高校招生人數擴增,各高校圖書館資源都十分緊張,壓力很大,並且圖書館到了下班時間,就會閉館,所以許多同學很難能及時查詢到所需資料。
4. 網路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便利,大學生可以通過招聘單位的網站了解一些招聘信息,通過發Email的方式同招聘單位取得聯系。這樣,大大減少了應聘的盲目性,既減少了經濟開支,也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5. 網路文化的虛擬性容易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網路文化的虛擬世界中,為大學生提供了與外界交流的途徑,這種交流是廣泛、安全和隱匿的,人們可以時刻扮演著自己非現實的理想角色,可以在虛擬的環境中為所欲為而不用受過多的約束。
6. 網路文化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容易導致大學生身心受到危害,由於互聯網的開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藉助網路工具交流溝通,大量不良信息,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流言蜚語、反動言論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低級趣味的網上游戲不經意間便在網路上泛濫。
7. 網路文化導致大學生道德意識弱化。由於網路文化具有多元性、開放性和自由性,網路的發展,加速了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吸收、融合,使其在廣泛傳播中得到發展。
㈡ 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負面影響
第一、互聯網將信息碎片化,讓人無法進行深度閱讀
個人電腦普及之後,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手機、電視、電腦、公共交通上的車載電視都成為獲取信息的渠道,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如此之多,方法如此簡單,以至於我們對信息的關注僅僅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式的閱讀除了增加一些談資以外,真正沉澱下來的價值信息少得可憐。
人們再也沒有耐心讀完一篇長篇小說,也無法通過深度的新聞報道對某個事件形成客觀理性的認知。由此導致人們往往在尚未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時就不假思索地發表個人意見,不負責任的言論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比比皆是。這也是造成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造謠傳謠的原因。
第二、互聯網降低人們信息分辨能力,選擇性忽略大量價值信息
互聯網媒體過分追逐點擊率,不加選擇地向用戶推薦聳人聽聞的所謂爆炸性新聞,以誇張的標題和獵奇性的內容吸引用戶點擊,忽略了新聞本身具備的社會價值。從而導致人們對新聞的敏感度和辨別力降低,以為只有足夠「爆炸」的消息才具備價值,才能夠堂而皇之地登上頭條。
那些真正具備價值的新聞則被媒體和受眾選擇性忽略。由此導致人們只對世界上發生的大事略知皮毛,而對「頭條」之外的信息所知甚少。盡管在茶餘飯後,大家談論起時事來頭頭是道,實則知識的匱乏已經難以掩飾。
㈢ 網路對人類的危害有哪些
一、網路會使人錯失恐懼
手機從不關機,社交軟體無時無刻不在線,信息不斷更新著身邊人的情況。社交軟體已成為人們查看朋友日常動向的“基地”。人們獲得的信息越多,他們不想錯過的信息就越多。一有時間,就看手機信息。當看到手機沒有更新時,就會一邊焦慮,一邊怕錯過信息。
四、會引起食慾不振視力下降
長時間網上,玩游戲的時候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看電視劇的時候大腦就會很遲鈍。網路上的食物圖片都是美化過的,非常誘人、美味,電腦會釋放一些有害物質刺激人的脾胃,會造成食慾不振。看手機電腦屏幕的時間過長,會影響眼睛的視力,長時間會造成視力疲勞,導致視力下降,形成近視。長時間上網,通過文字與網友交談,會使人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越來越差。在生活中,一些人在網上愉快地交談是很常見的,但當他們和朋友聚在一起時,他們就變得口齒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