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技術書籍索取號首字母

計算機網路技術書籍索取號首字母

發布時間:2022-07-09 21:11:42

計算機網路專業方面的書籍

一、網路安全方面書籍很多,但建議你從黑客學起,黑客也很簡單,你搜索「10天成為黑客」二、語言建議你從c語言(譚浩強蓍)學習,這本書是綠皮的,然後結合網上的視頻學習。三、易語言也可以編寫軟體,但都是些小軟體,比如某個外掛之類的,我們黑客經常用它寫些常用小軟體,但功能不算太強。

② 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的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計算機網路概述
1.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接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3網路拓撲結構
1.4網路體系結構及協議的分層
1.5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1.6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和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珍貴的主機、路由器和互聯網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1.7OSI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習題
第2章物理層
2.1數據通信基礎
數據通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信息必須有傳輸信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信與無線數據通信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信道將數據終端與計算機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2.2信道復用技術
「復用」是一種將若干個彼此獨立的信號,合並為一個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時傳輸的復合信號的方法。比如,傳輸的語音信號的頻譜一般在300~3400Hz內,為了使若干個這種信號能在同一信道上傳輸,可以把它們的頻譜調制到不同的頻段,合並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響,並能在接收端彼此分離開來。
2.3數據交換技術
在數據通信系統中,當終端與計算機之間,或者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不是直通專線連接,而是要經過通信網的接續過程來建立連接的時候,那麼兩端系統之間的傳輸通路就是通過通信網路中若干節點轉接而成的所謂「交換線路」。
在一種任意拓撲的數據通信網路中,通過網路節點的某種轉接方式來實現從任一端系統到另一端系統之間接通數據通路的技術,就稱為數據交換技術。
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是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
電路交換:由於電路交換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雙方之間的交換設備和鏈路逐段連接而成),因而有以下優缺點。
①由於通信線路為通信雙方用戶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數據的時延非常小。
②通信雙方之間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雙方可以隨時通信,實時性強。
③雙方通信時按發送順序傳送數據,不存在失序問題。
④電路交換既適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適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⑤電路交換的交換的交換設備(交換機等)及控制均較簡單。
缺點:
①電路交換的平均連接建立時間對計算機通信來說嫌長。
②電路交換連接建立後,物理通路被通信雙方獨占,即使通信線路空閑,也不能供其他用戶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電路交換時,數據直達,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速率的終端很難相互進行通信,也難以在通信過程中進行差錯控制。
分組交換:分組交換仍採用存儲轉發傳輸方式,但將一個長報文先分割為若干個較短的分組,然後把這些分組(攜帶源、目的地址和編號信息)逐個地發送出去,因此分組交換除了具有報文的優點外,與報文交換相比有以下優缺點:
①加速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因為分組是逐個傳輸,可以使後一個分組的存儲操作與前一個分組的轉發操作並行,這種流水線式傳輸方式減少了報文的傳輸時間。此外,傳輸一個分組所需的緩沖區比傳輸一份報文所需的緩沖區小得多,這樣因緩沖區不足而等待發送的機率及等待的時間也必然少得多。
②簡化了存儲管理。因為分組的長度固定,相應的緩沖區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換結點中存儲器的管理通常被簡化為對緩沖區的管理,相對比較容易。
③減少了出錯機率和重發數據量。因為分組較短,其出錯機率必然減少,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就大大減少,這樣不僅提高了可靠性,也減少了傳輸時延。
④由於分組短小,更適用於採用優先順序策略,便於及時傳送一些緊急數據,因此對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分組交換顯然更為合適些。
2.4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2.5常見物理層標准
習題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數據鏈路層的作用
3.2成幀
3.3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3.4滑動窗口協議
3.5數據鏈路層協議實例
習題
第4章介質訪問層和區域網
4.1區域網與IEEE802標准
4.2MAC地址及其結構
4.3傳統區域網技術
4.4邏輯連接控制子層LLC
4.5區域網的擴展
4.6高速區域網技術
4.7無線區域網
4.8藍牙技術
習題
第5章乙太網技術
5.1乙太網的發展簡史
5.2乙太網幀結構
5.310Mb/s/100Mb/s/1000Mb/s乙太網
5.4乙太網組網技術
5.5自動協商
5.6萬兆乙太網技術
習題
第6章交換技術與虛擬區域網
6.1交換機與集線器
6.2交換機的種類
6.3交換機的學習和數據轉發
6.4基於交換機的虛擬網
6.5交換機的擴展
6.6冗餘鏈路與生成樹協議
習題
第7章網路層
7.1網路層的任務
7.2IP協議
7.3劃分子網
7.4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
7.5地址解析協議
7.6BOOTP、DHCP和IGMP
習題
第8章網路的互連
8.1路由與路由演算法
8.2基於路由的互連
8.3網路地址轉換
8.4第三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9章傳輸層
9.1傳輸層概述
9.2傳輸層要解決的問題
9.3傳輸控制協議TCP
9.4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9.5套接字編程
9.6第四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10章應用層
10.1應用層功能概述
10.2TCP/IP應用層
10.3DNS服務
10.4Web服務
10.5E-mail服務
10.6FTP服務
10.7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10.8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習題
第11章網路安全
11.1信息加密技術
11.2防範網路病毒
11.3入侵檢測技術
11.4網路層安全協議族IPSec
11.5防火牆技術
11.6網路分析和監視工具
習題
第12章網路設計與結構化布線
12.1網路系統設計流程
12.2綜合布線系統
12.3網路設計實例
習題
第13章廣域網接入技術
13.1幀中繼
13.2DDN技術
13.3ISDN技術
13.4ATM技術
13.5數字同步體系SONET/SDH
13.6ADSL/DSL技術
13.7VPN技術
習題
附錄A網路參考實驗
實驗一構造小型區域網
實驗二利用交換機組建虛擬網
實驗三通過路由器連接區域網
實驗四實施網路應用(FTP服務、DNS服務、wWW服務和E-mail服務)
實驗五利用防火牆實現網路安全
實驗六協議及數據分析軟體的使用
附錄B網路課程設計參考題目
設計一設計基於路由和虛擬網的綜合性工作組網路
設計二數據包的捕獲與分析設計
設計三分析IP地址與MAC地址映射關系
設計四編寫基於ICMP的應用程序
參考文獻

③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推薦書籍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④ 計算機網路書籍推薦

在網路原理方面,最經典的教材就是謝希仁編寫的《計算機網路》;國外經典計算機教材《TCP/IP詳解》共三卷;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方面,最經典的就是思科認證教材CCNA,CCNP及CCIE系列認證教材。

⑤ 計算機網路技術入門教材有什麼

《TCP/IP詳解》這本書不錯,介紹的也比較系統。就是太厚,學習網路必須接受枯燥。
實用點說就是為了考個全國計算機等級三級網路技術的證書 還有現在看書並不是能幹些什麼 能有什麼用 看書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 你反過來想想 你不看書 你知道什麼事路由器 什麼是交換機 他們的區別 看書不能急功近利 學習是個積累的過程 你可以先看書 在搜索一些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視頻看看 一步一個腳印去摸索 最好還能記筆記 等到你的功力差不多的時候在去一些公司去實踐 這樣的話學習 我相信你肯定會取得進步的

⑥ 推薦幾本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書籍。

《計算機與通信硬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專業一點可以閱讀《通信原理》《數據網路與通信》等《網路工程師》

⑦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圖書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
1.2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3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4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5 思考題與實訓課題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
2.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結構
2.3 數據傳輸
2.4 數據編碼與調制技術
2.5 多路復用技術
2.6 非同步傳輸和同步傳輸
2.7 差錯控制
2.8 思考題
第3章 網路體系結構
3.1 網路體系結構概述
3.2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3.3 IEEE802體系結構
3.4 TCP/TP協議簇
3.5 思考題與實訓課題
第4章 區域網技術
4.1 區域網基本概念
4.2 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4.3 交換式乙太網與虛擬區域網技術
4.4 無線區域網技術
4.5 思考題與實訓課題
第5章 網路互聯技術
5.1 網路互聯概述
5.2 IP地址
5.3 地址解析
5.4 IP數據報
5.5 路由器與路由選擇
5.6 思考題與實訓課題
第6章 TCP與UDP
6.1 端對端通信
6.2 傳輸控制協議TCP
6.3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6.4 思考題與實訓課題
第7章 網路應用服務
7.1 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7.2 域名系統DNS
7.3 DHCP服務
7.4 WWW服

⑧ 計算機網路技術應該要看什麼書

買清華版教材.非入門及實用,相信看懂!
我幫收集資料:
(1)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C語言版),版期:2005-5-1,嚴蔚民,清華.---推薦
《數據結構習題與解析(C語言版)》,李春葆.---比嚴簡單點通俗易懂
《數據結構》(用面向象與C++描述)》,版期:19997月,殷昆 王京,清華版社.
(2)算:
《算設計與析(高等校計算機教材)》,鄭宗漢,清華版社.
《算導論(影印版)》(Intro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
Thomas H. Cormen, Charles E. Leiserson, Ronald L. Rivest and Clifford Stein MIT)高等教育版社.
《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The Art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清華版社
《算設計與析基礎》(Intr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US)Anany Levitin)潘彥 譯清華版社.
3)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概論》,1983,薩師煊 王珊,高等教育版社版.
《資料庫原理與》,1983,鄭若忠 王鴻武,湖南科技術版社版.
《資料庫系統原理》,1988,俞盤祥 沈金發,清華版社.
(4)操作系統原理
《現代操作系統》,孫鍾秀等,高等教育版社.
《操作系統原理》,謝青松,民郵電版社.
《操作系統原理教程》,張堯主編,清華版社版.
(5)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體系結構》,張晨曦等,高等教育版社.
《計算機系統結構》,鄭緯民 湯志忠,清華版社版.
《計算機組與結構》,王英,清華版社.
(6)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第二版)》,馮博琴,高等教育版社.
《<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教程>》,張堯,清華版社.
《計算機網路》,蔡裕等,機械工業版社.
(7)離散數
《離散數》,孫吉貴 楊鳳傑,高等教育版社.
《離散數教程》,耿素雲 屈婉玲 王捍貧,北京版社.

⑨ 計算機網路學習的基礎書籍有哪些

計算機應用基礎、編程語言基礎、可視化編程應用——Visual Basic、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區域網組成實踐、……

⑩ 索書號怎麼排序

索書號不是印在書本上的,是圖書館為了方便書籍的管理和讀者的借閱而對書籍進行編號。是寫(或印)在標簽上,然後貼在書脊上。

索書號開頭的大寫英文字母表示該圖書館對圖書的分類號(每個書架兩端都會標上該書架上書的類別,比如c代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等等),後面的數字應該是書的出版年份或是在該類書籍中的編號。

索書號是很有順序性的,一般書架上的書都是按照索書號的順序排列的,因此讀者在借閱書籍前,查查索書號,比較容易找到對應的書籍。

在通常情況下,索書號由兩部分組成:分類號和書次號。索書號的第一部分是根據圖書的學科主題所取用的分類號碼。索書號的第二部分是按照圖書作者姓名所編排的著者號碼,或者是按照圖書進入館藏時間的先後所取用的順序號碼。

通過採用著者號碼,一位作者所著的同一學科主題的圖書會被集中在一起,也方便了讀者查找資料。分類號依據《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取號。有關的分類體系參見《中圖法分類簡表》。

種次號即具有相同分類號的圖書的流水次序號,由1-3位阿拉伯數字組成。著者號由第一責任者拼音首字母(限1個)和3位阿拉伯數字組成。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技術書籍索取號首字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足浴網路營銷技巧 瀏覽:798
vivo手機網路功能教程 瀏覽:683
電腦右下端網路找不到了 瀏覽:876
安卓車載導航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596
windows移動中心網路連接灰色 瀏覽:710
電腦不連接網路怎麼看 瀏覽:399
老的數字機頂盒怎樣連接網路電視 瀏覽:827
為什麼玩香腸派對總是網路不好 瀏覽:324
哪些網路文庫 瀏覽:761
正能量的網路用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844
深圳龍華鑫園小區為什麼沒有網路 瀏覽:261
網路怎麼做卡片 瀏覽:739
如何開通網路營銷微課 瀏覽:733
網路用語加個菜是什麼意思 瀏覽:203
計算機網路設置在哪 瀏覽:315
ke的網路密碼 瀏覽:481
網路的dns哪個適合打王者 瀏覽:905
網路查控系統可以查詢哪些 瀏覽:745
路由器網路丟包率30 瀏覽:613
故城網路營銷與網站製作推廣公司 瀏覽:25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