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
上下行速率1:4一般,那麼答案就是正確的
❷ 自考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很明顯有用。。不然拿著練習冊來幹嘛
如果沒把握,我非常推薦你去買一本來做一做,一是在做的時候你就會慢慢熟悉公式,就這么背下來了;二是你能知道考試會考哪些方面,甚至遇到原題哦!
❸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簡單題
1、時間間隙:就是AB間通訊一次的時間,也就是通訊節拍,計算方法是AB間距離乘以2,然後除以通訊速率,加上雙倍的通訊延遲;你的答案似乎有問題;
2、最小幀長度:就是說100Mbps的傳輸頻率情況下,來得及傳播的最小數據串長度;也就是說1000米長度上,分布100M個數據包,有多少個,然後換算為位元組。你的答案是對的。
❹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解答:
p20的總時延定義,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從主機A開始發送數據到主機A把數據全部發送到鏈路上所需要的時間叫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
依題意,主機A要發送的數據幀長度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麼發送時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從主機A到交換機的傳播時延是20μs
交換機接收完分組這個分組同樣需要時間,按照題意是35μs
然後交換機開始發送這個分組,又需要計算發送時延,由於分組長度和速率不變,仍然是1000μs
接著這個分組在交換機到主機B之間的鏈路傳遞,傳播時延是20μs。
關於主機B要多少時間才能接收完這個分組,依題意,「從A開始發送至B接收到該分組所需的總時間」,接收到就是主機B開始接收這個分組那一個時刻,也就是分組的第一個位元組到達鏈路末端的那個時刻,後面的時間就不管它了。
總時延就是上面所有時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❺ 請教一條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
總時延=傳輸延遲+傳播延遲
傳輸延遲=5000b/(1000*10^6b/s)=5us
傳播時延應該是20us
因為要經過交換機又是另外一條鏈路
所以總時延
25us
❻ 一道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
在120μs發送1000位元組,轉變成bps就是吞吐量,換算單位
❼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
第一題:進行模2除法時被除數錯了,應該是M*2^4,不是M*2^5,因為多項式是4階的,在M後面添4個0
❽ 求解!自考的,計算機網路原理的一道計算題
發送1 確認1 接收3 是不是這樣的比例啊
❾ 求解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
第二種解釋靠譜的,第一個解忽略了回復確認的32bit的幀,第一種解不知道你是從哪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