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課設路由協議選擇

計算機網路課設路由協議選擇

發布時間:2022-07-17 10:46:07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某中型企業雙出口網路設計)

兄弟``照你這樣算`每個員工都用電腦那要分配900個IP``192.168.0.0夠嗎?如果真的是以安全來看的話``我建議分不同的內網地址比較好`A類地址10.0.0.0 也行呀`
這個網路有一點點復雜的哦``你給的這些還太少了``具體網路拓樸還得根椐你們公司的樓面來覺定`
```首先算算要多少個內網IP```根據IP來確定交換機的個數,再根據部門的需要來劃分VLAN``然後再劃分串列鏈數``這是內部網路``再根據樓面結構來確定內網有兩條專線那肯定用兩條路由器`用熱備份協議`這個協議可以幫你達到`要達到輕載要求:低負載,高帶寬,簡單,有效,保證骨幹網路的穩定有效。
2.設備可管理,出口具有負載均衡和冗餘備份功能;
根據這個劃分用RAP、或OSPF協議``

❷ 計算機網路協議四的特點和原理

ip就是網際互聯協議,支持的有4個協議:ARP,RARP,ICMP,IGMP1.網路互連把自己的網路同其它的網路互連起來,從網路中獲取的信息和向網路發布自己的消息,是網路互連的最主要的動力。網路的互連有多種方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網橋互連和路由器互連。1.1網橋互連的網路網橋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二層,即鏈路層。完成數據幀(frame)的轉發,主要目的是在連接的網路間提供透明的通信。網橋的轉發是依據數據幀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來判斷一個幀是否應轉發和轉發到哪個埠。幀中的地址稱為「MAC」地址或「硬體」地址,一般就是網卡所帶的地址。網橋的作用是把兩個或多個網路互連起來,提供透明的通信。網路上的設備看不到網橋的存在,設備之間的通信就如同在一個網上一樣方便。由於網橋是在數據幀上進行轉發的,因此只能連接相同或相似的網路(相同或相似結構的數據幀),如乙太網之間、乙太網與令牌環(tokenring)之間的互連,對於不同類型的網路(數據幀結構不同),如乙太網與X.25之間,網橋就無能為力了。網橋擴大了網路的規模,提高了網路的性能,給網路應用帶來了方便,在以前的網路中,網橋的應用較為廣泛。但網橋互連也帶來了不少問題:一個是廣播風暴,網橋不阻擋網路中廣播消息,當網路的規模較大時(幾個網橋,多個乙太網段),有可能引起廣播風暴(broadcastingstorm),導致整個網路全被廣播信息充滿,直至完全癱瘓。第二個問題是,當與外部網路互連時,網橋會把內部和外部網路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網,雙方都自動向對方完全開放自己的網路資源。這種互連方式在與外部網路互連時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問題的主要根源是網橋只是最大限度地把網路溝通,而不管傳送的信息是什麼。1.2路由器互連網路路由器互連與網路的協議有關,我們討論限於TCP/IP網路的情況。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層,即網路層。路由器利用網路層定義的「邏輯」上的網路地址(即IP地址)來區別不同的網路,實現網路的互連和隔離,保持各個網路的獨立性。路由器不轉發廣播消息,而把廣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網路內部。發送到其他網路的數據茵先被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轉發出去。IP路由器只轉發IP分組,把其餘的部分擋在網內(包括廣播),從而保持各個網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這樣可以組成具有許多網路(子網)互連的大型的網路。由於是在網路層的互連,路由器可方便地連接不同類型的網路,只要網路層運行的是IP協議,通過路由器就可互連起來。網路中的設備用它們的網路地址(TCP/IP網路中為IP地址)互相通信。IP地址是與硬體地址無關的「邏輯」地址。路由器只根據IP地址來轉發數據。IP地址的結構有兩部分,一部分定義網路號,另一部分定義網路內的主機號。目前,在Internet網路中採用子網掩碼來確定IP地址中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與IP地址一樣也是32bit,並且兩者是一一對應的,並規定,子網掩碼中數字為「1」所對應的IP地址中的部分為網路號,為「0」所對應的則為主機號。網路號和主機號合起來,才構成一個完整的IP地址。同一個網路中的主機IP地址,其網路號必須是相同的,這個網路稱為IP子網。通信只能在具有相同網路號的IP地址之間進行,要與其它IP子網的主機進行通信,則必須經過同一網路上的某個路由器或網關(gateway)出去。不同網路號的IP地址不能直接通信,即使它們接在一起,也不能通信。路由器有多個埠,用於連接多個IP子網。每個埠的IP地址的網路號要求與所連接的IP子網的網路號相同。不同的埠為不同的網路號,對應不同的IP子網,這樣才能使各子網中的主機通過自己子網的IP地址把要求出去的IP分組送到路由器上。2.路由原理當IP子網中的一台主機發送IP分組給同一IP子網的另一台主機時,它將直接把IP分組送到網路上,對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給不同IP於網上的主機時,它要選擇一個能到達目的子網上的路由器,把IP分組送給該路由器,由路由器負責把IP分組送到目的地。如果沒有找到這樣的路由器,主機就把IP分組送給一個稱為「預設網關(defaultgateway)」的路由器上。「預設網關」是每台主機上的一個配置參數,它是接在同一個網路上的某個路由器埠的IP地址。路由器轉發IP分組時,只根據IP分組目的IP地址的網路號部分,選擇合適的埠,把IP分組送出去。同主機一樣,路由器也要判定埠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網,如果是,就直接把分組通過埠送到網路上,否則,也要選擇下一個路由器來傳送分組。路由器也有它的預設網關,用來傳送不知道往哪兒送的IP分組。這樣,通過路由器把知道如何傳送的IP分組正確轉發出去,不知道的IP分組送給「預設網關」路由器,這樣一級級地傳送,IP分組最終將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IP分組則被網路丟棄了。目前TCP/IP網路,全部是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Internet就是成千上萬個IP子網通過路由器互連起來的國際性網路。這種網路稱為以路由器為基礎的網路(routerbased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為節點的「網間網」。在「網間網」中,路由器不僅負責對IP分組的轉發,還要負責與別的路由器進行聯絡,共同確定「網間網」的路由選擇和維護路由表。路由動作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尋徑和轉發。尋徑即判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由路由選擇演算法來實現。由於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選擇協議和路由選擇演算法,要相對復雜一些。為了判定最佳路徑,路由選擇演算法必須啟動並維護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賴於所用的路由選擇演算法而不盡相同。路由選擇演算法將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路由表中,根據路由表可將目的網路與下一站(nexthop)的關系告訴路由器。路由器間互通信息進行路由更新,更新維護路由表使之正確反映網路的拓撲變化,並由路由器根據量度來決定最佳路徑。這就是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協議(RIP)、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和邊界網關協議(BGP)等。轉發即沿尋徑好的最佳路徑傳送信息分組。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如何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路由器或主機),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發送分組,通常將該分組丟棄;否則就根據路由表的相應表項將分組發送到下一個站點,如果目的網路直接與路由器相連,路由器就把分組直接送到相應的埠上。這就是路由轉發協議(routedprotocol)。路由轉發協議和路由選擇協議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獨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後者維護的路由表,同時後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來發布路由協議數據分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協議,除非特別說明,都是指路由選擇協議,這也是普遍的習慣。3.路由協議典型的路由選擇方式有兩種: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靜態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設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網路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由於靜態路由不能對網路的改變作出反映,一般用於網路規模不大、拓撲結構固定的網路中。靜態路由的優點是簡單、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靜態路由優先順序最高。當動態路由與靜態路由發生沖突時,以靜態路由為准。動態路由是網路中的路由器之間相互通信,傳遞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過程。它能實時地適應網路結構的變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發生了網路變化,路由選擇軟體就會重新計算路由,並發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這些信息通過各個網路,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啟動其路由演算法,並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動態地反映網路拓撲變化。動態路由適用於網路規模大、網路拓撲復雜的網路。當然,各種動態路由協議會不同程度地佔用網路帶寬和CPU資源。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因此在網路中動態路由通常作為靜態路由的補充。當一個分組在路由器中進行尋徑時,路由器首先查找靜態路由,如果查到則根據相應的靜態路由轉發分組;否則再查找動態路由。根據是否在一個自治域內部使用,動態路由協議分為內部網關協議(IGP)和外部網關協議(EGP)。這里的自治域指一個具有統一管理機構、統一路由策略的網路。自治域內部採用的路由選擇協議稱為內部網關協議,常用的有RIP、OSPF;外部網關協議主要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的路由選擇,常用的是BGP和BGP-4。下面分別進行簡要介紹。3.1RIP路由協議RIP協議最初是為Xerox網路系統的Xeroxparc通用協議而設計的,是Internet中常用的路由協議。RIP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即路由器根據距離選擇路由,所以也稱為距離向量協議。路由器收集所有可到達目的地的不同路徑,並且保存有關到達每個目的地的最少站點數的路徑信息,除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外,任何其它信息均予以丟棄。同時路由器也把所收集的路由信息用RIP協議通知相鄰的其它路由器。這樣,正確的路由信息逐漸擴散到了全網。RIP使用非常廣泛,它簡單、可靠,便於配置。但是RIP只適用於小型的同構網路,因為它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為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被標記為不可達。而且RIP每隔30s一次的路由信息廣播也是造成網路的廣播風暴的重要原因之一。3.2OSPF路由協議80年代中期,RIP已不能適應大規模異構網路的互連,0SPF隨之產生。它是網間工程任務組織(1ETF)的內部網關協議工作組為IP網路而開發的一種路由協議。0SPF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需要每個路由器向其同一管理域的所有其它路由器發送鏈路狀態廣播信息。在OSPF的鏈路狀態廣播中包括所有介面信息、所有的量度和其它一些變數。利用0SPF的路由器首先必須收集有關的鏈路狀態信息,並根據一定的演算法計算出到每個節點的最短路徑。而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協議僅向其鄰接路由器發送有關路由更新信息。與RIP不同,OSPF將一個自治域再劃分為區,相應地即有兩種類型的路由選擇方式:當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區時,採用區內路由選擇;當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區時,則採用區間路由選擇。這就大大減少了網路開銷,並增加了網路的穩定性。當一個區內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時並不影響自治域內其它區路由器的正常工作,這也給網路的管理、維護帶來方便。3.3BGP和BGP-4路由協議BGP是為TCP/IP互聯網設計的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多個自治域之間。它既不是基於純粹的鏈路狀態演算法,也不是基於純粹的距離向量演算法。它的主要功能是與其它自治域的BGP交換網路可達信息。各個自治域可以運行不同的內部網關協議。BGP更新信息包括網路號/自治域路徑的成對信息。自治域路徑包括到達某個特定網路須經過的自治域串,這些更新信息通過TCP傳送出去,以保證傳輸的可靠性。為了滿足Internet日益擴大的需要,BGP還在不斷地發展。在最新的BGp4中,還可以將相似路由合並為一條路由。3.4路由表項的優先問題在一個路由器中,可同時配置靜態路由和一種或多種動態路由。它們各自維護的路由表都提供給轉發程序,但這些路由表的表項間可能會發生沖突。這種沖突可通過配置各路由表的優先順序來解決。通常靜態路由具有默認的最高優先順序,當其它路由表表項與它矛盾時,均按靜態路由轉發。4.路由演算法路由演算法在路由協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採用何種演算法往往決定了最終的尋徑結果,因此選擇路由演算法一定要仔細。通常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設計目標:(1)最優化:指路由演算法選擇最佳路徑的能力。(2)簡潔性:演算法設計簡潔,利用最少的軟體和開銷,提供最有效的功能。(3)堅固性:路由演算法處於非正常或不可預料的環境時,如硬體故障、負載過高或操作失誤時,都能正確運行。由於路由器分布在網路聯接點上,所以在它們出故障時會產生嚴重後果。最好的路由器演算法通常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並在各種網路環境下被證實是可靠的。(4)快速收斂:收斂是在最佳路徑的判斷上所有路由器達到一致的過程。當某個網路事件引起路由可用或不可用時,路由器就發出更新信息。路由更新信息遍及整個網路,引發重新計算最佳路徑,最終達到所有路由器一致公認的最佳路徑。收斂慢的路由演算法會造成路徑循環或網路中斷。(5)靈活性:路由演算法可以快速、准確地適應各種網路環境。例如,某個網段發生故障,路由演算法要能很快發現故障,並為使用該網段的所有路由選擇另一條最佳路徑。路由演算法按照種類可分為以下幾種:靜態和動態、單路和多路、平等和分級、源路由和透明路由、域內和域間、鏈路狀態和距離向量。前面幾種的特點與字面意思基本一致,下面著重介紹鏈路狀態和距離向量演算法。鏈路狀態演算法(也稱最短路徑演算法)發送路由信息到互聯網上所有的結點,然而對於每個路由器,僅發送它的路由表中描述了其自身鏈路狀態的那一部分。距離向量演算法(也稱為Bellman-Ford演算法)則要求每個路由器發送其路由表全部或部分信息,但僅發送到鄰近結點上。從本質上來說,鏈路狀態演算法將少量更新信息發送至網路各處,而距離向量演算法發送大量更新信息至鄰接路由器。由於鏈路狀態演算法收斂更快,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比距離向量演算法更不易產生路由循環。但另一方面,鏈路狀態演算法要求比距離向量演算法有更強的CPU能力和的內存空間,因此鏈路狀態演算法將會在實現時顯得更昂貴一些。除了這些區別,兩種演算法在大多數環境下都能很好地運行。最後需要指出的是,路由演算法使用了許多種不同的度量標准去決定最佳路徑。復雜的路由演算法可能採用多種度量來選擇路由,通過一定的加權運算,將它們合並為單個的復合度量、再填入路由表中,作為尋徑的標准。通常所使用的度量有:路徑長度、可靠性、時延、帶寬、負載、通信成本等。5.新一代路由器由於多媒體等應用在網路中的發展,以及ATM、快速乙太網等新技術的不斷採用,網路的帶寬與速率飛速提高,傳統的路由器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路由器的性能要求。因為傳統路由器的分組轉發的設計與實現均基於軟體,在轉發過程中對分組的處理要經過許多環節,轉發過程復雜,使得分組轉發的速率較慢。另外,由於路由器是網路互連的關鍵設備,是網路與其它網路進行通信的一個「關口」,對其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路由器中各種附加的安全措施增加了CPU的負擔,這樣就使得路由器成為整個互聯網上的「瓶頸」。傳統的路由器在轉發每一個分組時,都要進行一系列的復雜操作,包括路由查找、訪問控製表匹配、地址解析、優先順序管理以及其它的附加操作。這一系列的操作大大影響了路由器的性能與效率,降低了分組轉發速率和轉發的吞吐量,增加了CPU的負擔。而經過路由器的前後分組間的相關性很大,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組往往連續到達,這為分組的快速轉發提供了實現的可能與依據。新一代路由器,如IPSwitch、TagSwitch等,就是採用這一設計思想用硬體來實現快速轉發,大大提高了路由器的性能與效率。新一代路由器使用轉發緩存來簡化分組的轉發操作。在快速轉發過程中,只需對一組具有相同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的分組的前幾個分組進行傳統的路由轉發處理,並把成功轉發的分組的目的地址、源地址和下一網關地址(下一路由器地址)放人轉發緩存中。當其後的分組要進行轉發時,茵先查看轉發緩存,如果該分組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與轉發緩存中的匹配,則直接根據轉發緩存中的下一網關地址進行轉發,而無須經過傳統的復雜操作,大大減輕了路由器的負擔,達到了提高路由器吞吐量的目標。

❸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組建小型企業區域網

一,准備50口交換機一個
二、網線若干(根據你的實地距離來定網線)

接法:
寬頻線--貓--路由器--交換機--PC,

設置:
先確定路由器的IP地址,然後在PC機里的填上IP地址(同一網段的,比如說陸游器的IP地址是192.168.18.1那麼你們公司網段就要在192.168.18.2--254之間)PC的網關就是192.168.18.1

設置文件共享:
1)安裝NWlink IPX/SPX/NetBIOS Compatible Transport Protocol協議。

(2)開啟guest賬號:右擊我的電腦\管理\用戶有個guest,雙擊之去掉「賬戶已停用」前面的勾。

(3)右擊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查看該選項卡中出現的區域網工作組名稱,如「WORKGROUP」\網路ID\下一步\選擇「本機是商業網路的一部分,用它連接到其他工作著的計算機」\下一步\選擇「公司使用沒有域的網路」\隨後輸入區域網的工作組名,如「WORKGROUP」\下一步\完成。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4)使用winxp防火牆的例外:winxp防火牆在默認狀態下是全面啟用的,這意味著運行計算機的所有網路連接,難於實現網上鄰居共享。同時,由於windows防火牆默認狀態下是禁止「文件與列印機共享的」,所以,啟用了防火牆,往往不能共享列印,解決辦法是:進入「本地連接」窗口,點「高級」\「設置」\「例外」\在程序與服務下勾選「文件和列印機共享」。

5)刪除「拒絕從網路上訪問這台計算機」項中的guest賬戶:運行組策略(gpedit.msc)\本地計算機\計算機配置\windows設置\安全設置\本地策略\用戶權利指派\拒絕從網路訪問這台計算機。如果其中有guest,則將其刪除。(原因是:有時xp的guest是不允許訪問共享的)

6)取消「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方式:資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去掉「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推薦)」前面的勾。

7)工作組名稱一致。

8)勾選「Microsoft網路的文件和列印機共享」。

9)運行服務策略「Services.msc」。啟動其中的「Clipbook Server」(文件夾伺服器):這個服務允許你們網路上的其他用戶看到你的文件夾。當然有時你可把它改為手動啟動,然後再使用其他程序在你的網路上發布信息。

10)win98的計算機無法訪問win2000/winxp的計算機,原因是:win2000/winxp的計算機中的guest用戶被禁用了或者win2000/winxp採用NTFS分區格式,設置了許可權控制。一般要允許win98訪問的話,win2000/winxp里的安全控制里不要將everyone的賬號組刪除。注意:

>a、如果您沒有加入域並想查看「安全」選項卡,則設置顯示「安全」選項卡:資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去掉「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推薦)」前面的勾。

b、查看文件和文件夾的有效許可權:資源管理器\右擊要查看有效許可權該文件或文件夾\「屬性」\單擊「安全」選項卡\「高級」\「有效許可權」\「選擇」\在「名稱」框中鍵入用戶或組的名稱,然後單擊「確定」。選中的復選框表示用戶或組對該文件或文件夾的有效許可權。

c、只能在格式化為使用 NTFS 的驅動器上設置許可權。

11)解決網上鄰居太慢的方法:win98,假設網路中沒有novell網路,可刪除為了兼容novell netware網路而裝的ipx/spx兼容協議即可;win2000/xp,可刪除系統盤符\documents and setting\用戶名\nethood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即可。如果對方沒有設置共享,你就不能訪問,你看看他能不能訪問你

一、首先啟用guest來賓帳戶

二、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用戶權利指派里,「從網路訪問此計算機」中加入guest帳戶,而「拒絕從網路訪問這台計算機」中刪除guest帳戶;

三、我的電腦→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去掉「使用簡單文件共享(推薦)」前的勾;

四、設置共享文件夾

五、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本地策略→安全選項里,把「網路訪問:本地帳戶的共享和安全模式」設為「僅來賓-本地用戶以來賓的身份驗證」(可選,此項設置可去除訪問時要求輸入密碼的對話框,也可視情況設為「經典-本地用戶以自己的身份驗證」);

六、右擊「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該選項卡中有沒有出現你的區域網工作組名稱,如「work」等。然後單擊「網路 ID」按鈕,開始「網路標識向導」:單擊「下一步」,選擇「本機是商業網路的一部分,用它連接到其他工作著的計算機」;單擊「下一步」,選擇「公司使用沒有域的網路」;單擊「下一步」按鈕,然後輸入你的區域網的工作組名,如「work」,再次單擊「下一步」按鈕,最後單擊「完成」按鈕完成設置。

七、檢查本地連接是否被禁用,右擊「本地連接」→「啟用」;

八、關閉網路防火牆;

九、檢查是否啟用了域,是否加入了該域並檢查域設置;

十、檢查是否關閉了server服務;

十一、檢查本地連接IP、子網掩碼、網關及DNS設置是否有誤;

>十二、「本地連接」→屬性→常規,檢查是否安裝了「Microsoft網路文件和列印機共享」、「Microsoft網路客戶端」以及TCP/IP協議

列印機共享設置:
確定一台PC做為連接列印機用的,然後把列印機設置為共享,共享名自己寫,然後去的別PC操作 添加列印機--網路列印機--瀏覽列印機或著是連接到這台列印機(輸入\\IP地址\列印機共享名)

不需要伺服器

❹ ip各路由選擇協議的作用和原理

1.TCP/IP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是由許多計算機組成的,要實現網路計算機之間數據傳輸,必須要做兩件事,確定數據傳輸目的地址和保證數據迅速可靠傳輸的措施,這是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丟失或傳錯,Internet使用一種專門的計算機協議TCP/IP,以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地到達指定的目的地,TCP/IP主要由傳輸控制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網間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組成。TCP/IP是一個四層協議體系結構,如圖3.1所示。
Internet 對應的TCP/IP協議

圖3.1 TCP/IP體系結構

在這個結構里,每一層負責不同的功能:
鏈路層,有時也稱作數據鏈路層或網路介面層,通常包括操作系統中的設備驅動程序和計算機中對應的網路介面卡。它們一起處理與電纜(或其他任何傳輸媒介)的物理介面細節。
網間層,有時也稱作互聯網層,處理分組在網路中的活動,例如分組的路由選擇。在TCP/IP協議組件中,網間層協議包括IP協議(網際協議)、ICMP協議(Internet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等。
傳輸層主要為兩台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協議組件中,有兩個互不相同的傳輸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為兩台主機提供高可靠性的數據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應用程序交給它的數據分成合適的小塊交給下面的網路層,確認接收到的分組,設置發送最後確認分組的超時時鍾等。由於傳輸層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應用層可以忽略所有這些細節。
而另一方面,UDP則為應用層提供一種非常簡單的服務。它只是把稱作數據報的分組從一台主機發送到另一台主機,但並不保證該數據報能到達另一端。任何所需的可靠性必須由應用層來提供。
應用層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幾乎各種不同的TCP/IP實現都會提供一些通用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 遠程登錄、FTP文件傳輸協議、SMTP 用於電子郵件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和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2.TCP/IP數據傳輸過程
TCP/IP協議所採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組交換方式。所謂分組交換,簡單說就是數據在傳輸時分成若干段,每個數據段稱為一個數據包,TCP/IP協議的基本傳輸單位是數據包,TCP/IP協議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 首先由TCP協議把數據分成若干數據包,給每個數據包寫上序號,以便接收端把數據還原成原來的格式。
(2) IP協議給每個數據包寫上發送主機和接收主機的地址,一旦寫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數據包就可以在物理網上傳送數據了。IP協議還具有利用路由演算法進行路由選擇的功能。
(3) 這些數據包可以通過不同的傳輸途徑(路由)進行傳輸,由於路徑不同,加上其他的原因,可能出現順序顛倒、數據丟失、數據失真甚至重復的現象。這些問題都由TCP協議來處理,它具有檢查和處理錯誤的功能,必要時還可以請求發送端重發。
簡言之,IP協議負責數據的傳輸,而TCP協議負責數據的可靠傳輸。

3.2.2 IP地址與域名
無論是從使用Internet的角度還是從運行Internet的角度看IP地址和域名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當你與Internet上其他用戶進行通信時,或者尋找Internet的各種資源時,都會用到IP地址或者域名。
1.IP地址
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不管是最大型的還是最小型的,都被稱為主機。有些主機是為成千上萬的用戶提供服務的大型機或巨型機,有些是小型工作站或單用戶PC機,還有一些是專用計算機(如用於將一個網路和另一網路連接起來的路由器)。但是從Internet這一角度來說,所有這些計算機都是主機。
IP地址是在Internet網路中為每一台主機分配的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的惟一標識符,它是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網路標識(netid),另一部分是主機標識(hostid)。
目前所使用的IP協議版本規定:IP地址的長度為32位。Internet的網路地址可分為三類(A類、B類、C類),每一類網路中IP地址的網路標識長度和主機標識長度都有所不同。
凡是以0開始的IP地址均屬於A類網路,如圖3.2所示。

凡是以10開始的IP地址都屬於B類網路,如圖3.3所示。

凡是以110開始的IP地址都屬於C類網路,如圖3.4所示。

由此可見A類網路IP地址的網路標識長度為7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B類網路IP地址的網路標識的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長度16位。C類網路IP地址的網路標識長度為21位,主機標識長度為8位。這樣大家可以容易地計算出Internet整個IP地址空間的各類網路數目和每個網路地址中可以容納的主機數目。

表3.1 Internet的IP空間

第一組數字 網路地址數 網路主機數 主機總數
A類網路 1-127 126(全0、全1專用) 16387064 2064770064
B類網路 128-191 16256 64516 1048872096
C類網路 192-223 2064512 254(全0、全1專用) 524386048
總計 2080894 3638028208

從表3.1看出:A類網路地址數量最少,可以用於主機數多達1600多萬台的大型網路,B類網路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C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主機數不多的小型網路。
由於二進制不容易記憶,通常用四組三位的十進制數表示,中間用小數點分開,每組十進制數代表8位二進制數,其范圍為0~255,但是0和255這兩個地址在Internet有特殊用途(用於廣播),因此實際上每組數字可以真正使用的范圍1~254。
2.域名
前面講到,IP地址是一種數字型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數字型標識對計算機網路來講自然是最有效的,但是對使用網路的人來說有不便記憶的缺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研究出一種字元型標識,即為每一個接入Internet的主機起一個用字母表示的名字稱為域名,作為主機的地址。如用nju.e.cn代替202.11932.12,這樣就方便了記憶。
目前所使用的域名是一種層次型命名法。

第n級子域名 . ...... 第二級子域名. 第一級子域名.

這里一般: 2≤n≤5
域名可以以一個字母或數字開頭和結尾,並且中間的字元只能是字母、數字和連字元,標號必須是小於255。經驗表明為了簡便並容易記住名字,每個標號小於或等於8個字元。
Internet主機名字需要從右至左破譯,位置越靠左越具體。域名最右邊的是一級域或頂級域,代表國家,如nju.e.cn中cn表示該主機在中國,e表示主機接在教育和科研網上,而nju是該主機的名字。由於Internet起源於美國,所以沒有國家標志的域名表示該計算機在美國注冊了國際域名。國際頂級域名是一種標准化的標號,如表3.2所示。

表3.2 國際頂級域名列表

域 名 意 義
COM 商業組織
EDU 教育機構
GOV 政府部門
MIL 軍事部門
NET 主要網路支持中心
ORG 上述以外的機構
INT 國際組織
COUNTRY CODE 國家(採用國際通用兩字元編碼)

Internet地址中的第一級域名和第二級域名是由NIC管理,我國國家級域名(CN)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NCFC)進行管理,第三級以下的域名由各個子網的NIC或具有NIC功能的節點自己負責管理。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域名在整個Internet中必須是惟一的,當高級子域名相同時,低級子域名不允許重復。
大小寫字母在域名中沒有區別。
一台計算機可以有多個域名(通常用於不同的目的),但只能有一個IP地址。
主機的IP地址和主機的域名對通信協議來說具有相同的作用,從使用的角度看,兩者沒有區別。但是,當你所使用的系統沒有域名伺服器,只能使用IP地址不能使用域名。
為主機確定域名時應盡量使用有意義的符號。
一般我們把域名翻譯成IP地址的軟體稱為域名系統(DNS)。從功能上說,域名系統基本上相當於一本電話簿,已知一個姓名就可以查到一個電話號碼,它與電話簿區別是可以自動完成查找過程,此時,完整的域名系統應該具有雙向查找功能。
參考資料:http://fruit.sdau.e.cn/~jiguo/dzsw/ecp/1-3-2.htm

❺ 那位給發一下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第四版)第六章,28題:簡述RIP,OSPF,和BGP路由選擇協議的特點

1、RIP現在基本不用,就算是小型網路,也可執行OSPF,如果網路太小,比如幾台路由器,可用靜態路由;

2、OSPF適合中大型網路,一般路由器在1000台以下的都行,只要規劃合理;

3、BGP自治系統外部路由,目前唯一使用的EGP路由。

RIP協議工作在網路層,ospf也會也是工作在網路層,但是BGP就不是,工作在傳輸層,利用TCP的179埠,因為BGP主要用在運營商,概念和RIP,ospf完全不同,是距離矢量但又有鏈路狀態的特性的混合協議。因為他是AS by AS的傳遞路由信息。比其他協議更穩定,而且安全的以後總協議。

(5)計算機網路課設路由協議選擇擴展閱讀:

RIP很早就被用在Internet上,主要傳遞路由信息,通過每隔30秒廣播一次路由表,維護相鄰路由器的位置關系,同時根據收到的路由表信息計算自己的路由表信息。

最大跳數為15跳,超過15跳的網路則認為目標網路不可達。此協議通常用在網路架構較為簡單的小型網路環境。分為RIPv1和RIPv2兩個版本,後者支持VLSM技術以及一系列技術上的改進。RIP的收斂速度較慢。

路由協議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協議是用來確定到達路徑的,它包括RIP,IGRP(Cisco私有協議),EIGRP(Cisco私有協議),OSPF,IS-IS,BGP。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作用。它工作在網路層。路由選擇協議主要是運行在路由器上的協議,主要用來進行路徑選擇。

❻ 從多種路由協議同時學到一個相同的網段路由信息,由什麼決定選擇哪種路由協議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建議在CSDN技術專區找到合適的答案。

(6)計算機網路課設路由協議選擇擴展閱讀: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網路課設路由協議選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選修課哪個刷課少 瀏覽:540
核心網中什麼是網路切片 瀏覽:778
wifi重置網路ip 瀏覽:987
突破手機網路限速 瀏覽:837
網路線到什麼店去買 瀏覽:903
斐訊k2怎麼設置4g網路 瀏覽:514
網路電視登陸什麼 瀏覽:390
家庭共享室內網路 瀏覽:317
mscg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248
電腦無線網路卡 瀏覽:783
計算機網路和物聯網哪個好就業 瀏覽:741
軍隊計算機網路有哪些用途 瀏覽:773
網路營銷培訓seo 瀏覽:855
銅陵移動網路設計 瀏覽:139
黃岡網路設備回收多少錢 瀏覽:721
網路主播稅務歸哪個稅務局 瀏覽:253
攜程網路營銷類別 瀏覽:467
續費無線網路可以撤銷退款嗎 瀏覽:913
2020年網路安全競賽主題 瀏覽:695
手機網路光顯示一個E 瀏覽:93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