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大學計算機網路專業導論總結

大學計算機網路專業導論總結

發布時間:2022-07-20 20:59:39

① 求一篇計算機導論學後感,1500字左右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一門科學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些同學們,原先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喜歡把這個系分為計算機軟體理論、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後來又合到一起,變成了現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我一直認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門專業,在本科階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技術的,因為計算機科學需要相當多的實踐,而實踐需要技術;每一個人(包括非計算機專業),掌握簡單的計算機技術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們自以為得意的程序設計),但計算機專業的優勢是:我們掌握許多其他專業並不"深究"的東西,例如,演算法,體系結構,等等。非計算機專業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做一個晶元,寫一段程序,但他們做不出計算機專業能夠做出來的大型系統。今天我想專門談一談計算機科學,並將重點放在計算理論上。

1)計算機語言
隨著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存儲程序式通用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成功,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計算機的發展步入了實用化的階段。然而,在最初的應用中,人們普遍感到使用機器指令編製程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別扭,也不利於交流和軟體維護,復雜程序查找錯誤尤其困難,因此,軟體開發急需一種高級的類似於自然語言那樣的程序設計語言。1952年,第一個程序設計語言Short Code出現。兩年後,Fortran問世。作為一種面向科學計算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Fortran的最大功績在於牢固地樹立了高級語言的地位,並使之成為世界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Algol60的誕生是計算機語言的研究成為一門科學的標志。該語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概念,如變數的類型說明和作用域規則、過程的遞歸性及參數傳遞機制等。而且,它是第一個用嚴格的語法規則——巴科斯範式(BNF)定義語言文法的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語言的研究與發展在產生了一批成功的高級語言之後,其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受到程序設計思想、方法和技術的影響,也開始受到程序理論、軟體工程、人工智慧等許多方面特別是實用化方面的影響。在「軟體危機」的爭論日漸平息的同時,一些設計准則開始為大多數人所接受,並在後續出現的各種高級語言中得到體現。例如,用於支持結構化程序設計的PASCAL語言,適合於軍隊各方面應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設計語言ADA,支持並發程序設計的MODULA-2,支持邏輯程序設計的PROLOG語言,支持人工智慧程序設計的LISP語言,支持面積對象程序變換的SMALLTALK、C等。而且,伴隨著這些語言的出現和發展,產生了一大批為解決語言的編譯和應用中所出現的問題而發展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有大量的學術論文可以證明,由高級語言的發展派生的各種思想、方法、理論和技術觸及到了計算機科學的大多數學科方向,但內容上仍相對集中在語言、計算模型和軟體開發方法學方面。

(2)計算機模型與軟體開發方法
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網路、分布式處理和多媒體大發展的時期。在各種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中增加並發機構以支持分布式程序設計,在語言中通過擴展繪圖子程序以支持計算機圖形學程序設計成為當時程序設計語言的一種時尚。之後,在模數/數模轉換等介面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的支持下,通過擴展高級語言的程序庫又實現了多媒體程序設計的構想。進入20世紀90年代之後,並行計算機和分布式大規模異質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又將並行程序設計語言、並行編譯程序、並行操作系統、並行與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試行軟體的開發的關鍵技術依然與高級語言和計算模型密切相關,如各種並行、並發程序設計語言,進程代數,PETRI網等,它們正是軟體開發方法和技術的研究中支持不同階段軟體開發的程序設計語言和支持這些軟體開發方法和技術的理論基礎——計算模型。
(3)計算機應用

用計算機來代替人進行計算,就得首先研究計算方法和相應的計算機演算法,進而編制計算機程序。由於早期計算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科學計算領域,因此,數值計算方法就成為最早的應用數學分支與計算機應用建立了聯系。最初的時候,由於計算機的存儲器容量很小,速度也不快,為了計算一些稍稍大一點的題目,人們常常要挖空心思研究怎樣節省存儲單元,怎樣減少不需要的操作。為此,發展了像稀疏矩陣計算理論來進行方程組的求解;發展了雜湊函數來動態地存儲、訪問數據;發展了虛擬程序設計思想和程序覆蓋技術在內存較小的計算機上運行較大的程序;在子程序和程序包的概念提出之後,許多人開始將數學中的一些通用計算公式和計算方法寫成子程序,並進一步開發成程序包,通過簡潔的調用命令向用戶開放。子程序的提出是今日軟體重用思想的開端。

在計算機應用領域,科學計算是一個長久不衰的方向。該方向主要依賴於應用數學中的數值計算的發展,而數值計算的發展也受到來自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影響。早期,科學計算主要在單機上進行,經歷了從小規模數值分析到中大規模數值分析的階段。隨著並行計算機和分布式並行計算機的出現,並行數值計算開始成為科學計算的熱點,處理的問題也從中大規模數值分析進入到中大規模復雜問題的計算。所謂中大規模復雜問題並不是由於數據的增大而使計算變得困難,使問題變得復雜,而主要是由於計算中考慮的因素太多,特別是一些因素具有不確定性而使計算變得困難,使問題變得復雜,其結果往往是在演算法的研究中精度與復雜性的矛盾難於克服。

幾何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它實現了人類思維方式中的數形結合。在計算機發明之後,人們自然很容易聯想到了用計算機來處理圖形的問題,由此產生了計算機圖形學。計算機圖形學是使用計算機輔助產生圖形並對圖形進行處理的科學。並由此推動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計算機輔助信息處理、計算機輔助測試(CAT)等方向的發展。

在各種實際應用系統的開發中,有一個重要的方向值得注意,即實時系統的開發。

利用計算機證明數學定理被認為是人工智慧的一個方向。人工智慧的另一個方向是研究一種不依賴於任何領域的通用解題程序或通用解題系統,稱為GPS。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專家系統的開發中發展了一批新的技術,如知識表示方法、不精確性推理技術等,積累了經驗,加深了對人工智慧的認識。20世紀70年代末期,一部分學者認識到了人工智慧過去研究工作基礎的薄弱,開始轉而重視人工智慧的邏輯基礎研究,試圖從總結和研究人類推理思維的一般規律出發去研究機器思維,並於1980年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發表了一組非單調邏輯的研究論文。他們的工作立即得到一大批計算機科學家的響應,非單調邏輯的研究很快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人工智慧的邏輯基礎成為人工智慧方向發展的主流。

資料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圖形學技術等的發展產生了兩個新方向,即計算可視化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分布在全世界的各種計算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相互連接起來。網路上每天都在進行著大量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商貿、科學研究與藝術信息的交換與交流。網路上大量信息的頻繁交換,雖然縮短了地域之間的距離,然而同時也使各種上網的信息資源處在一種很難設防的狀態之中。於是,計算機信息安全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除了下大力氣研究對付計算機病毒的軟硬體技術外,由於各種工作中保密的需要,計算機密碼學的研究更多地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
實際上,在計算機科學中計算機模型和計算機理論與實現技術同樣重要。但現在許多學生往往只注重某些計算機操作技術,而忽略了基礎理論的學習,並因為自己是「操作高手」而沾沾自喜,這不僅限制了自己將研究工作不斷推向深入,而且有可能使自己在學科發展中處於被動地位。例如,在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60年代,我國隨著計算機研製工作和軟體開發工作的發展,陸續培養了在計算機製造和維護中對計算機某一方面設備十分精通的專家,他們能准確地弄清楚磁芯存儲器、磁鼓、運算器、控制器,以及整機線路中哪一部分有問題並進行修理和故障排除,能夠編制出使用最少存儲單元而運算速度很快的程序,對機器代碼相當熟悉。但是,當容量小的磁芯存儲器、磁鼓、速度慢的運算器械、控制器很快被集成電路替代時,當程序設計和軟體開發廣泛使用高級語言、軟體開發工具和新型軟體開發方法後,這批技術精湛的專家,除少量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在工作中已有針對性地將研究工作轉向其他方向的人之外,相當一部分專家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在替代原有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而被淘汰。因此,在計算機科學中,計算比實現計算的技術更重要。只有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特別是數學基礎,學習計算機科學技術才能事半功倍,只有建立在高起點理論基礎之上的計算機科學技術,才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前景。

計算機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

我國計算機科學系裡的傳統是培養做學術研究,尤其是理論研究的人(方向不見得有多大的問題,但是做得不是那麼盡如人意)。而計算機的理論研究,說到底了,如網路安全學,圖形圖像學,視頻音頻處理,哪個方向都與數學有著很大的關系,雖然也許是正統數學家眼裡非主流的數學。這里我還想闡明我的一個觀點:我們都知道,數學是從實際生活當中抽象出來的理論,人們之所以要將實際抽象成理論,目的就在於想用抽象出來的理論去更好的指導實踐,有些數學研究工作者喜歡用一些現存的理論知識去推導若干條推論,殊不知其一:問題考慮不全很可能是個錯誤的推論,其二:他的推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導實踐。嚴格的說,我並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政治課上學的理論聯系實際一直是指導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航標(至少我認為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當本著這個方向)。
我個人的淺見是:計算機系的學生,對數學的要求固然跟數學系不同,跟物理類差別則更大。通常非數學專業的所?高等數學",無非是把數學分析中較困難的理論部分刪去,強調套用公式計算而已。而對計算機系來說,數學分析里用處最大的恰恰是被刪去的理論部分。記上一堆曲面積分的公式,難道就能算懂了數學?那倒不如現用現查,何必費事記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a或是Matlab好了。退一萬步。華羅庚在數學上的造詣不用我去多說,但是他這光輝的一生做得我認為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幾件事情:首先是它籌建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這是我們國家計算機科學的搖籃。在有就是他把很多的高等數學理論都交給了做工業生產的技術人員,推動了中國工業的進步。第三件就是他一生寫過很多書,但是對高校師生價值更大的就是他在病期間在病床上和他的愛徒王元寫了《高等數學引論》(王元與其說是他的愛徒不如說是他的同事,是中科院數學所的老一輩研究員,對歌德巴赫猜想的貢獻全世界僅次於陳景潤)這書在我們的圖書館里居然找得到,說實話,當時那個書上已經長了蟲子,別人走到那裡都會閃開,但我卻格外感興趣,上下兩冊看了個遍,我的最大收獲並不在於理論的闡述,而是在於他的理論完全的實例化,在生活中去找模型。這也是我為什麼比較喜歡具體數學的原因,正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理論脫離了實踐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正因為理論是從實踐當中抽象出來的,所以理論的研究才能夠更好的指導實踐,不用於指導實踐的理論可以說是毫無價值的。

正如上面所論述的,計算機系的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將抽象的理論再應用於實踐,不但要掌握題目的解題方法,更要掌握解題思想,對於定理的學習: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掌握證明過程即掌握定理的由來,訓練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這樣才達到了學習這門科學的目的,同時也縮小了我們與數學系的同學之間思維上的差距。

關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我想是這樣的:學校開設的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其滯後性,不要總認為自己掌握的某門技術就已經是天下無敵手了,雖然現在Java,VB,C,C++用的都很多,怎能保證沒有被淘汰的一天,我想.NET平台的誕生和X#語言的初見端倪完全可以說明問題。換言之,在我們掌握一門新技術的同時就又有更新的技術產生,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應當有緊跟科學發展的素質。舉個例子,就像有些同學總說,我做網頁設計就喜歡直接寫html,不願意用什麼Frontpage,Dreamweaver。能用語言寫網頁固然很好,但有高效的手段你為什麼不使呢?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高,unique? 我看真正水平高的是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新事物的人。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後的程序設計就像人們在說話一樣,我想大家從xml中應是有所體會了。難道我們真就寫個什麼都要用匯編,以顯示自己的水平高,真是這樣倒不如直接用機器語言寫算了。反過來說,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並利用新技術關鍵還是在於你對計算機科學地把握程度。

總的來說,從教育角度來講,國內高校的課程安排不是很合理,強調理論,又不願意在理論上深入教育,無力接受新技術,想避開新技術又無法避得一干二凈。我覺得關鍵問題就是國內的高校難於突破現狀,條條框框限制著怎麼求發展。我們雖然認識得到國外教育的優越性,但為什麼遲遲不能採取行動?哪怕是去粗取精的取那麼一點點。

② 對計算機網路應用的所學內容進行總結

計算機網路應用面太廣了、、、還是不懂。所學內容全是沒有用的。

③ 計算機專業導論心得500字

像這種,計算機專業導論心得,有關於你把它寫成一個,500字左右的文章出來,我覺得只要你發揮你的想像力還和你的創意,結合實際情況,來寫的話應該是很好寫的。

④ 計算機網路實訓總結

比如說你參加具體的一個組建網路過程。如,硬體的選配、網路物理的連接、網路節點參數的設置、網路調試等,包括以下幾部分:
1、具體工作
2、問題發現
3、解決辦法

⑤ 大一計算機導論 學習心得

一篇好的學習心得,必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深入的分析這門學科帶給你的感受, 如果一味的寫理論知識,是得不到高分的,我從網上搜索了一個大二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心得,你可以參考一下,可以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修改。

大一大二兩年軟體開發學習心得 出處:博客園

轉眼間在從大一踏進學校的校門到現在剛剛好兩年了,在這兩年裡面,有學到了不少東西,包括怎麼去獨立生活,怎麼去與人溝通,等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學到了自己想要的專業知識。
大一的時候主要是學習計算機導論和C語言,對於急於想看到效果的我,C語言學起來就比較枯燥,因為C語言編寫出來的程序主要還是在命令行的操作,我很想開發出windows界面的軟體出來,但是沒有辦法,C語言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往高處想,恐怕夢想不會那麼容易實現。所以我就認真的把C語言的基礎打好,先掌握好裡面的語法,程序控制邏輯和一些基本的演算法,說真的,盡管是比較枯燥,但是一旦陷入了編程中,自然就會發現其中的快樂。

大一第二學期的時候開始接觸NIIT的課程,平時雖然一點作業都沒有,但是我上課的時候不是那麼認真聽課的人,所以課後總是要花時間來看看和理解老師上課的例子,在這個學期中,我們主要學習了C++和Java,都是剛剛開始接觸到面向對象的語言中來,由於對一些面向對象的特性不熟悉,畢竟是剛開始接觸這方面的語言,所以學起來就有點吃力,再加上平時實踐的時間比較少。

終於到了學期的期末,學期期末的項目是使用Java語言開發一個網路的聊天室,在我還沒有開發之前一聽到這個項目,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可以編寫出一個聊天室出來,但是既然是課程提出來的項目,就一定有它的理由,我也相信最後一定也可以完成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接近一個月的研究,我總於完成了我來到學校的第一件作品。在這個月中,我不斷得查閱資料,詢問老師,平時和同學多交流,終於在最後的評審中,我獲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績。通過這個學期的開發中,我幾乎把整個學期學到的知識都用到了我的聊天室裡面,所以在實踐中也等於復習了這個學期所學的內容,而且我發現這樣的實踐,比我在平時課後看書,看資料所學到的還多。

大二的第一學期,進入了資料庫和高級Java的學習,說真的,在學資料庫的那段時期是最煩的,因為每天就學了一大堆SQL的語言,非常的枯燥,都是關於怎麼去查找數據表格裡面的內容,那是時期,因為課堂上聽課了之後覺得都是比較簡單的,所以課後很少去動手。到了後來項目開發中,我才發現資料庫的重要性,整個系統的信息都是存儲在資料庫裡面的,所有的在程序中對數據的操作都是等同於對數據的增刪改查詢操作。

在期末的項目中,根據項目所要求的內容,我不斷翻看以前沒有掌握好的資料庫知識,感覺如果我前面有認真學習的話,到了後面開發項目的時候就不會那麼吃力了。對此,我總結出,如果在前面學資料庫的時候不要單純學習SQL的語言,把資料庫和程序結合起來,如果老師的講課的過程中可以說清楚資料庫怎麼綁定到程序中去使用的話,那麼我想對於我來說我會更加有興趣去學好資料庫,因為只要在程序開發中才可以去體驗資料庫的魅力和重大的作用。

在學期末的J2EE開發電子商務網站中,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怎麼製作動態網頁的一些必要元素的基本的原理,體會到軟體設計在網站開發中的重要性。

轉眼間來到了大二的第二個學期,可以說在這個學期中,是我最有感觸,學到最多知識,達到質的飛躍的一個重要學期。有了前面幾個學期的學習基礎,我對面向對象語言已經基本掌握清楚,運用起來也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困難,基本已經入門了,這個學期主要是進入了.net的學習。

好的開發工具是保證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就是這樣的一個開發工具,令我剛剛一接觸就深深得愛上了它,它的易學易用令我對編程的興趣倍增,以前學習Java之所以見效不大是因為沒有好的開發工具和環境,總是在環境配置中浪費大量的時間,而真正的涉及到編程很少,所以這也是我以前為什麼學起來沒有那麼有興趣的原因。

我覺得學編程就應該學習它的思想,編寫代碼就應該盡量避免寫出與邏輯無關的代碼,比如界面代碼可以讓機器去自動生成不必浪費時間手動去編寫,所以好的開發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只編程邏輯代碼,很多代碼都可以讓機器去自動生成。在.net就可以快速地開發既有漂亮界面也有強大功能的程序。有了這么好的開發工具,所以令我頓時感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有了好的開發工具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呢,當我們為之興奮的時候,當然是很有慾望去做出某某自己很想做的東西,因為你一拿到好的開發工具,就會整天的陷入開發狀態,對其愛不釋手,一開始我是試著開發一個Flash播放器,感覺編寫起來不是編寫起來不是那麼難,因為前面已經有學習Java的經驗了,初次學習.net的時候選擇編寫Flash播放器也是有理由的,一方面是程序比較簡單,另一方面的涉及到的控制項和界面比較多,所以一開始接觸這樣的語言就首先學習怎麼去調用.net平台上提供的控制項,只要掌握好這些控制項,以後編寫windows界面的控制項就簡單很多了。

經過幾天的時間,終於把Flash播放器做出來了,以後想Flash影集的時候都用自己開發的播放器進行播放,感覺別有一翻滋味,因為這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這就使我再一次感覺到開發的樂趣。

每年的11月份都有一個高校杯的軟體設計大賽,這時間正到了5月,我們屈指一算,離比賽的時間還有6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我正處在開發的興奮期,所以對這個軟體設計比賽就感興趣起來,第一是可以知道自己的編程程度和其他人的距離,第二是可以利用這個一個項目實踐來鍛煉自己的開發技能,第三是可以鍛煉團隊的合作。以前幾乎都是自己開發的軟體,很少和其他人合作,所以就令我想到這種開發模式將來帶到工作會另自己處於不利的地位,現在不是都講究團隊的合作么。

經過思考後,我找來另外的兩個志同道合的同學,利用五一放假的時間想好主題,還有進行需求分析,最後定下來「多媒體日記本」這一項目。定好題目後我們就進行了分工,一個人負責資料庫方面,一個人負責界面的美化和界面的布局,另外一個負責功能的實現,分好工後我們立刻就展開了工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講的或者只是粗略帶過的知識,有些特別的技術難點還要到網上去搜索,查閱有關的資料,在語言方面我們幾乎把.net裡面的基本框架和特性都用上了,這樣對於我們學習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邊學邊做學到的知識可以很快吸收,又可以很快得運用的實際中去,這是我通過這個項目感觸最深的。很快就到了期末,學校舉行「IT精英杯」軟體大賽,我們小組終於不負眾望,拿到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經過這次我比賽我總結出心得,首先比賽的題目要定好,一方面是開發的軟體要有實用性和市場前景,另一方面還要在實用性上加上點創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我覺得只要先抓住好這兩點,做出來的軟體才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利用暑假的時間,我又參加系裡面組織的軟體工程培訓,又一次在開發項目中學到了許多許多看書只能朦朧懂的知識。

轉眼間大三第一個學期就開學了,回顧這兩年來學習軟體開發的經歷,寫了這樣的一遍心得,一方面算是對自己的總結,另一方面也可以拿出來給大家參考和交流。最後我還是要再歸納一次,總結出如何才可以比較容易地進入學習狀態達到快速開發的目的。

1. 打好基礎,掌握好C語言C++基礎的語言,對學習數據結構和演算法有很大的幫助。

2. 面向對象是高級也是最流行的語言,所有的面向對象語言幾乎都是通用的,結構和特性都差不多,只要掌握和歸納好它們的一些共同的特性,哪怕將來轉向其他的語言都是輕而易舉,得心應手,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3. 好的開發工具是你提高開發效率,提高編程興趣的前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還應該研究怎麼利用開發工具有效地提高開發的效率。

4. 善於總結,在開發過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許許多多規律性的東西,這些規律一方面可以讓我們避免在以後的開發中犯同樣的錯誤,另一方面對我們掌握其他的規律都是有所幫助的,規律都是交叉在一起的。跟著規律走,實事求是。

5. 項目開發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一點是我最有感觸的,軟體開發是實踐性很強的活動,但靠理論知識學起來比較吃力,而且枯燥無味,學習種理論學習和開發實踐的比例應該是1:2,而且是交叉進行。這樣才可以比較快的掌握一個知識點。

6. 團隊合作,現在的項目幾乎很少一個人去完成,頻繁的溝通和密切的配合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閱讀全文

與大學計算機網路專業導論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欠費了會不會出現光信號 瀏覽:760
如何在網路葯店買葯 瀏覽:373
三星手機網路代碼 瀏覽:108
明明連上了網路為什麼總是掉線 瀏覽:469
網路安全法指出工業電信 瀏覽:140
手機電信4g網路延遲高 瀏覽:564
三七網路開發了哪個仙境游戲 瀏覽:268
手提電腦怎麼改變連接網路方式 瀏覽:541
電腦開機一段時間網路變慢 瀏覽:164
為啥有網路無線連不上 瀏覽:903
去哪裡推廣網路 瀏覽:33
網路安全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瀏覽:282
什麼叫環網網路 瀏覽:49
怎樣設計手機增強手機信號網路 瀏覽:73
甘肅京東網路運營電話多少 瀏覽:80
密碼技術保證網路安全的核心技術 瀏覽:113
一加5t網路設置教程 瀏覽:523
wifi玩網路游戲卡不卡 瀏覽:317
wifi網路覆蓋選哪家 瀏覽:909
昆廣網路信息閱覽如何操作 瀏覽:56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