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見的網路攻擊方式有哪些
1、跨站腳本-XSS
相關研究表明,跨站腳本攻擊大約占據了所有攻擊的40%,是最為常見的一類網路攻擊。但盡管最為常見,大部分跨站腳本攻擊卻不是特別高端,多為業余網路罪犯使用別人編寫的腳本發起的。
跨站腳本針對的是網站的用戶,而不是Web應用本身。惡意黑客在有漏洞的網站里注入一段代碼,然後網站訪客執行這段代碼。此類代碼可以入侵用戶賬戶,激活木馬程序,或者修改網站內容,誘騙用戶給出私人信息。
防禦方法:設置Web應用防火牆可以保護網站不受跨站腳本攻擊危害。WAF就像個過濾器,能夠識別並阻止對網站的惡意請求。購買網站託管服務的時候,Web託管公司通常已經為你的網站部署了WAF,但你自己仍然可以再設一個。
2、注入攻擊
開放Web應用安全項目新出爐的十大應用安全風險研究中,注入漏洞被列為網站最高風險因素。SQL注入方法是網路罪犯最常見的注入方法。
注入攻擊方法直接針對網站和伺服器的資料庫。執行時,攻擊者注入一段能夠揭示隱藏數據和用戶輸入的代碼,獲得數據修改許可權,全面俘獲應用。
防禦方法:保護網站不受注入攻擊危害,主要落實到代碼庫構建上。比如說:緩解SQL注入風險的首選方法就是始終盡量採用參數化語句。更進一步,可以考慮使用第三方身份驗證工作流來外包你的資料庫防護。
3、模糊測試
開發人員使用模糊測試來查找軟體、操作系統或網路中的編程錯誤和安全漏洞。然而,攻擊者可以使用同樣的技術來尋找你網站或伺服器上的漏洞。
採用模糊測試方法,攻擊者首先向應用輸入大量隨機數據讓應用崩潰。下一步就是用模糊測試工具發現應用的弱點,如果目標應用中存在漏洞,攻擊者即可展開進一步漏洞利用。
防禦方法:對抗模糊攻擊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更新安全設置和其他應用,尤其是在安全補丁發布後不更新就會遭遇惡意黑客利用漏洞的情況下。
4、零日攻擊
零日攻擊是模糊攻擊的擴展,但不要求識別漏洞本身。此類攻擊最近的案例是谷歌發現的,在Windows和chrome軟體中發現了潛在的零日攻擊。
在兩種情況下,惡意黑客能夠從零日攻擊中獲利。第一種情況是:如果能夠獲得關於即將到來的安全更新的信息,攻擊者就可以在更新上線前分析出漏洞的位置。第二種情況是:網路罪犯獲取補丁信息,然後攻擊尚未更新系統的用戶。這兩種情況,系統安全都會遭到破壞,至於後續影響程度,就取決於黑客的技術了。
防禦方法:保護自己和自身網站不受零日攻擊影響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在新版本發布後及時更新你的軟體。
5、路徑(目錄)遍歷
路徑遍歷攻擊針對Web
root文件夾,訪問目標文件夾外部的未授權文件或目錄。攻擊者試圖將移動模式注入伺服器目錄,以便向上爬升。成功的路徑遍歷攻擊能夠獲得網站訪問權,染指配置文件、資料庫和同一實體伺服器上的其他網站和文件。
防禦方法:網站能否抵禦路徑遍歷攻擊取決於你的輸入凈化程度。這意味著保證用戶輸入安全,並且不能從你的伺服器恢復出用戶輸入內容。最直觀的建議就是打造你的代碼庫,這樣用戶的任何信息都不會傳輸到文件系統API。即使這條路走不通,也有其他技術解決方案可用。
『貳』 如何防禦DDOS攻擊
防禦DDOS攻擊的有效方法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擊,即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是一種針對目標系統的惡意攻擊行為,會導致被攻擊者的業務無法正常訪問,甚至伺服器癱瘓。為了有效防禦DDoS攻擊,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採用高性能的網路設備
選擇知名度高、口碑好的路由器、交換機、硬體防火牆等設備,確保網路設備不會成為瓶頸。
與網路提供商建立良好關系,當發生大量攻擊時,請他們在網路接點處進行流量限制,以對抗某些種類的DDoS攻擊。
避免NAT的使用
盡量避免在路由器或硬體防護牆設備中使用網路地址轉換(NAT),因為這會降低網路通信能力。
NAT需要對地址進行來回轉換,並計算網路包的校驗和,從而浪費CPU資源。
保證充足的網路帶寬
網路帶寬直接決定了能抗受攻擊的能力。
至少選擇100M的共享帶寬,最好掛在1000M的主幹上。
注意確認實際帶寬,避免被網路服務商在交換機上限制。
升級主機伺服器硬體
在有網路帶寬保證的前提下,提升硬體配置。
有效對抗每秒大量SYN攻擊包,伺服器配置至少應為P4 2.4G/DDR 512M/SCSI-HD。
關鍵在於CPU和內存,選擇高性能的CPU和DDR高速內存,以及SCSI硬碟。
優化網站結構
將網站盡可能做成靜態頁面或偽靜態頁面,提高抗攻擊能力。
動態腳本調用可以放在單獨的主機上,避免攻擊時連累主伺服器。
在需要調用資料庫的腳本中拒絕使用代理的訪問。
增強操作系統的TCP/IP棧
Win2000和Win2003等伺服器操作系統默認狀態下未開啟抵抗DDoS攻擊的能力。
開啟相關設置後,可抵擋更多的SYN攻擊包。
安裝專業抗DDOS防火牆
使用專業的抗DDoS防火牆設備,提供針對DDoS攻擊的防禦功能。
HTTP請求的攔截
如果惡意請求有特徵,如特定的IP地址或User Agent欄位,可以直接攔截這些請求。
備份網站
擁有一個備份網站或臨時主頁,當生產伺服器下線時,可以立即切換到備份網站。
備份網站可以是全靜態的,至少能顯示公告,告知用戶網站正在搶修。
部署CDN
CDN(內容分發網路)將網站的靜態內容分發到多個伺服器,用戶就近訪問,提高速度。
CDN也是帶寬擴容的一種方法,可以用來防禦DDoS攻擊。
確保不要泄露源伺服器的IP地址,防止攻擊者繞過CDN直接攻擊源伺服器。
其他防禦措施
如果以上措施仍不能解決DDoS問題,可能需要增加伺服器數量並採用DNS輪巡或負載均衡技術。
購買七層交換機設備,提高抗DDoS攻擊能力。
投資足夠深入,採用更高級的防禦技術和設備。
綜上所述,防禦DDoS攻擊需要綜合考慮網路設備、網路帶寬、伺服器硬體、網站結構、操作系統、防火牆、HTTP請求攔截、備份網站、CDN部署以及其他防禦措施。通過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統的抗DDoS攻擊能力。
『叄』 網路層攻擊有哪些
常見的網路層攻擊包括:
『肆』 網路安全攻擊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網路攻擊從對信息的破壞性上,可以大致分為被動攻擊和主動攻擊兩大類。
主動攻擊是指攻擊者會篡改某些數據流或產生虛假數據流。這類攻擊具體可細分為篡改消息數據、偽造消息數據,以及通過使網路或系統癱瘓來實施的拒絕服務攻擊。在主動攻擊中,攻擊者會主動對信息進行修改或破壞,從而導致信息的不準確或系統的不正常工作。
被動攻擊則與主動攻擊不同,攻擊者不會對數據信息做任何修改。他們通常通過截取或竊聽的方式,在未經用戶同意和認可的情況下獲取了信息或相關數據。這類攻擊方式通常包括竊聽、流量分析、破解弱加密的數據流等。在被動攻擊中,攻擊者只是被動地獲取敏感信息,而不改變信息的原始狀態。
無論是被動攻擊還是主動攻擊,都嚴重威脅著網路和數據的安全。因此,了解和防範這些攻擊類型對於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安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