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貳』 秦沈客運專線的技術創新
接觸網懸掛系統是電氣化的秦沈客運專線實現200km/h及以上的速度目標值、保證電力機車良好取流和列車運行安全的關鍵,是高速電氣化鐵路的重點和難點。秦沈客運專線採用了中國自主開發的「弓網受流技術模擬軟體」模擬計算,全面使用額定張力放線車,使接觸網鋪設基本實現一次到位,在高速列車運行下,弓網受流質量良好。
牽引變電所是電氣化鐵路的牽引供電系統中的關鍵設備。秦沈線採用了中國自行研製的牽引變電所安全監控及綜合自動化系統,實現了牽引變電所的無人值守、遠動控制和自檢自診斷功能,提高了牽引供電的安全性、抗干擾性和可靠性。 秦沈客運專線通信網由基礎網、業務網和支撐網構成,是一個集有線及無線通信為一體的信息採集、傳輸與處理的綜合通信系統,在技術上具備先進性、兼容性、高可靠性和可擴展性。並首次採用了數字集群技術及光纖射頻直放技術用以解決區間公務通信,替代了傳統通信設計中採用的干線電纜、區間通話柱及區間電話轉接機的區間公務通信模式。
秦沈客運專線客運自動化系統主要由通靠顯示網路、列車到發通靠系統、客運廣播系統、旅客引導顯示系統及客運電視監視系統組成,實現了秦沈客運專線信息管理現代化,並首次實現全程聯網信息共享、全程集中圖像監控、全程集中廣播等功能,極大地改善了客運管理與服務水平和旅行環境。 信號設備是保障行車安全、提高運行效率的關鍵。中國在秦沈鐵路上首次採用車載速度顯示信號作為行車憑證,取消了傳統的區間地面通過信號機,是中國鐵路信號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信號綜合系統主要由列控聯鎖—體化系統、列車運行指揮系統和信號集中監測系統組成。設計中廣泛採用數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現代通信技術、遙控和遙信等先進技術,形成以車站信號計算機區域網為基礎、以專用通道構成的計算機專用廣域網為骨架、以調度所和綜合維修基地信號計算機區域網為龍頭的信息和資源廣泛共享的綜合信號系統,達到遠程集中控制、集中指揮、集中管理和維修的目的。
『叄』 計算機網路系統設計方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析、評估和檢測(包括模擬攻擊),是設計網路安全系統的必要前提條件。
2.網路安全系統的整體性原則
強調安全防護、監測和應急恢復。要求在網路發生被攻擊、破壞事件的情況下,必須盡可能快地恢復網路信息中心的服務,減少損失。所以網路安全系統應該包括3種機制:安全防護機制、安全監測機制、安全恢復機制。安全防護機制是根據具體系統存在的各種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脅採取的相應防護措施,避免非法攻擊的進行;安全監測機制是監測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和制止對系統進行的各種攻擊;安全恢復機制是在安全防護機制失效的情況下,進行應急處理和盡量、及時地恢復信息,減少攻擊的破壞程度。
3.網路安全系統的有效性與實用性原則
網路安全應以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合法用戶的操作活動為前提。網路中的信息 安全和信息利用是一對矛盾
西京亮 11:13:46
:一方面,為健全和彌補系統缺陷的漏洞,會採取多種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勢必給系統的運行和用戶的使用造成負擔和麻煩,「越安全就意味著使用越不方便」。尤其在網路環境下,實時性要求很高的業務不能容忍安全連接和安全處理造成的時延和數據擴張。如何在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把安全處理的運算量減小或分攤,減少用戶的記憶、存儲工作和安全伺服器的存儲量、計算量,這應該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矛盾。
4.網路安全系統的「等級性」原則
良好的網路安全系統必然是分為不同級別的,包括對信息保密程度分級(絕密、機密、秘密、普密);對用戶操作許可權分級(面向個人及面向群組),對網路安全程度分級(安全子網和安全區域),對系統實現結構的分級(應用層、網路層、鏈路層等),從而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對象,提供全面的、可選的安全演算法和
西京亮 11:13:46
安全體制,以滿足網路中不同層次的各種實際需求。
5.設計為本原則
強調安全與保密系統的設計應與網路設計相結合。即在網路進行總體設計時考慮安全系統的設計,二者合二為一。由於安全與保密問題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因此必須搞好設計,才能保證安全性。
6.自主和可控性原則
網路安全與保密問題關系著一個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所以網路安全產品不能依賴國外進口產品。
7.安全有價原則
網路系統的設計是受經費限制的。因此在考慮安全問題解決方案時必須考慮性能價格的平衡,而且不同的網路系統所要求的安全側重點各不相同。例如國家政府首腦機關、國防部門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側重於存取控制強度。金融部門側重於身份認證、審計、網路容錯等功能。交通、民航側重於網路容錯等
『肆』 計算機網路系統
分為 匯流排型拓撲 星型拓撲 環型拓撲 匯流排型拓撲 匯流排型拓撲是採用單根傳輸作為共用的傳輸介質,將網路中所有的計算機通過相應的硬體介面和電纜直接連接到這根共享的匯流排上。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的特點如下: (一)易於分布 由於節點直接連接到匯流排上,電纜長度短,使用電纜少,安裝容易,擴充方便。 (二)故障診斷困難 各節點共享匯流排,因此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故障都將引起整個網路無法正常工作。並且在檢查故障時必須對每一個節點進行檢測才能查出有問題的節點。 (三)故障隔離困難 如果節點出現故障,則直接要將節點除去,如果出現傳輸介質故障,則整段匯流排要切斷。 (四)對節點要求較高每個節點都要有介質訪問控制功能,以便與其他節點有序地共享匯流排。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適用於計算機數目相對較少的區域網絡,通常這種區域網絡、的傳輸速率在100Mbps,網路連接選用同軸電纜。匯流排型拓撲結構曾流行了一段時間,典型的匯流排型區域網有乙太網! 星型拓撲 星際拓撲結構是用一個節點作為中心節點,其他節點直接與中心節點相連構成的網路。中心節點可以是文件伺服器,也可以是連接設備。常見的中心節點為集線器。 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屬於集中控制型網路,整個網路由中心節點執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節點間的通信都要通過中心節點。每一個要發送數據的節點都將要發送的數據發送中心節點,再由中心節點負責將數據送到目地節點。因此,中心節點相當復雜,而各個節點的通信處理負擔都很小,只需要滿足鏈路的簡單通信要求。 星型拓撲結構的特點如下。 (一)可靠性強 在網路中,連接點往往容易產生故障。星型拓撲結構中,由於每一個連接點只連接一個設備,所以當一個連接點出現鼓故障時隻影響相應的設備,不會影響整個網路。 (二)故障診斷和隔離容易 由於每個節點直接連接到中心節點,如果是某一節點的通信出現問題,就能很方便地判斷出有故障的連接,方便的將該節點從網路中刪除。如果是整個網路的通信都不正常,則虛考慮是否是中心節點出現了錯誤。 (三)所需電纜多 由於每個節點直接於中心節點連接,所以整個網路需要大量電纜,增加了組網成本。 (四)可靠性依賴於中心節點 如果中心節點出現故障,則全網不可能工作。 總的來說星型拓撲結構相對簡單,便於管理,建網容易,是目前區域網普採用的一種拓撲結構。採用星型拓撲結構的區域網,一般使用雙絞線或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符合綜合布線標准,能夠滿足多種寬頻需求。 環型拓撲 環型拓撲結構是使用公共電纜組成一個封閉的環,各節點直接連到環上,信息沿著環按一定方向從一個節點傳送到另一個節點。環介面一般由發送器、接收器、控制器、線控制器和線接收器組成。在環型拓撲結構中,有一個控制發送數據權力的「令牌」,它在後邊按一定的方向單向環繞傳送,每經過一個節點都要被接收,判斷一次,是發給該節點的則接收,否則的話就將數據送回到環中繼續往下傳。 環型拓撲結構的特點如下: (1)所需要的電纜少 與匯流排連接類似,環型拓撲也是共享傳輸介質的,比較節省電纜。 (2)控制簡單 信息單向傳輸,不需要路徑的選擇。 (3)使用於光纖 由於環型拓撲數據的傳輸方向都是單向的,比較適合選用光纖。 (4)整體可靠性差 由於所有的節點一個挨著一個地連接,任何一個節點出現故障都會影響到全網。 (5)故障診斷困難 診斷故障時,需要對每個節點進行檢測,才能查出有問題的節點。 (6)對節點的要求高 環型拓撲結構中要求每個節點對信息都要都有地址識別能力,因此,每個節點的網路接入設備較復雜,也比其他網路拓撲結構的接入設備昂貴。 環型拓撲結構是三種基本拓撲結構中最少見的一種! 這個事兒還的你自己問,別聽他們在那胡說啊,要說這個事情的話我覺得可以找一下國志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伍』 簡述計算機的網路故障分類及其解決方法
寬頻連接錯誤:691(由於域上的用戶名或密碼無效而拒絕訪問)。
寬頻連接錯誤:內623(找不到電話薄項目)。
寬頻連接錯容誤:678(遠程計算機沒響應)。
寬頻連接錯誤:645產生原因為撥號軟體文件受損造成(常見於XP系統) 。
寬頻連接錯誤:721(遠程計算機沒有響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星卡日租版辦理即送20元話費,200G星卡專屬定向流量包,刷視頻、玩全網,更輕松、更自由,詳情可登錄廣西電信網上營業廳查看,客服107號為您解答。
『陸』 計算機網路在鐵路系統中的應用
計算機網路在鐵路機務管理中的應用
摘 要:隨著Internet/Intranet(互聯網/企業網)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大型資料庫及分布式計算機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作業模式已不能實現現在生產的需要,我段於2003年建立了自己的區域網,要求徹底甩掉紙張、鉛筆、尺子、實物銘牌、黑板等傳統手工作業模式,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完全共享,達到鐵路運用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科學化。如何更好的使用網路資源,實現及時、准確掌握機車信息、乘務員信息、了解機車動態,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機務運用管理是保障運輸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建立高效率、高標准、高質量的機務運用管理系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於2005年3月份開始編制新鄉機務段運用管理系統。
關鍵詞:網路、資料庫、機車、運用、調度、計劃
1 系統使用模式、結構及硬軟體配置
2.1 系統使用模式
本系統採用的是客戶機/伺服器(C/S)模式,其具有顯著的優點:聯網簡單,硬體便於維護。因而針對機務段的具體情況,採用了客戶機/伺服器(C/S)模式。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效率高,維護簡單,更加適應鐵路系統的具體情況。
2.2 系統硬體構成
本系統主要由一套雙機備份資料庫伺服器,多台班組工作站及多台管理工作站組成,其網路布局採用星型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各個工作站處於相互對等的地位,都可通過網路與伺服器進行數據交換,且計算機硬體配置要求不高。
2.3 系統軟體配置
採用Delphi 7.0面向對象的可視化開發工具作為前端開發平台。伺服器的配置是 Windows Server 2000操作系統+ SQL Server 2000 資料庫。客戶端的配置是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操作系統。
2 開發原則
2.1 規范化原則
程序界面設計遵循MIS(Manager Information System)系統人機界面設計的基本原則:以通信功能作為界面設計的核心、界面始終保持一致、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2.2 安全穩定原則
通過採用伺服器雙機熱備技術,來提高伺服器的可靠性和數據的可靠性:通過設置用戶和密碼來實現操作的安全性,防止越權操作;通過容錯處理,提高程序運行穩定性。
2.3 先進性原則
該系統採用Windows Server 2000操作系統和 SQL Server 2000 關系型資料庫,並採用客戶機/伺服器(C/S)模式。
3 運用管理系統介紹
3.1 總體框架
運用管理系統包括6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界面均採取以往軟體的菜單方式,便於用戶熟悉和操作。系統包括機車計劃子系統、人事派班子系統、待班室叫班管理子系統、乘務員人銘牌管理子系統、乘務員出勤管理子系統、 乘務員退勤管理子系統。
『柒』 描述一下計算機網路擁塞的原因是什麼解決的方案有哪些
網路擁塞(network congestion)是指在分組交換網路中傳送分組的數目太多時,由於存儲轉發節點的資源有限而造成網路傳輸性能下降的情況。網路擁塞是一種持續過載的網路狀態,此時用戶對網路資源(包括鏈路帶寬、存儲空間和處理器處理能力等)的需求超過了固有的處理能力和容量。
『捌』 上海長途客運南站包括哪些系統
上海長途客運南站位於上海鐵路南站東南側、柳州路老滬閔路口,按國家一級客運站的設計標准和國際航站樓的設施標准建造。
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是一座智能化、人性化、現代化的客運站。售票網、物流網、車流網、互聯網、OA網等五網相聯,形成了集成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它包括一卡通系統、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有線通訊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等17個系統。查詢、售票、檢票、車輛安檢、清洗等全部實行智能化管理。
營運客車進出站使用「一卡通」,車況、進出站時間、客座率等均記錄在案;現場監控系統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監控。旅客可以在短短的120秒之內通過聯網的查詢系統等多種方式獲取鐵路、軌道交通、公交線路等交通指南和實時乘車信息,方便換乘。
上海長途客運南站擁有全新概念的自動檢票儀,這種在軌道交通或識別相對單一票價才被選用的自動檢票方式在長途客運站點選用,在上海尚屬首例。自動檢票,大大節省了人力,大大方便了旅客通行速度,並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失誤差錯,使長途客運行業邁上了新台階。
『玖』 計算機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大全
用驅動精靈吧
『拾』 車站計算機系統設備主要設置在哪裡
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AFC)的結構進行了層次劃分,共分為車票、車站終端設備、車站計算機系統、線路中央計算機系統、清分系統五個層次。
層次結構是按照全封閉的運行方式,以計程收費模式為基礎,採用非接觸式IC卡為車票介質的組成原則,根據各層次設備和子系統各自的功能、管理職能和所處的位置進行劃分的。
目前確定的五層結構型式,是根據我國國情和城市發展現狀,綜合考慮了軌道交通建設的特點(如線路多而復雜、建設周期長、多個業主單位等情況)而設置的,具有一定的可伸縮性。對各層次必須實現的功能和要求做出如下規定:
第一層———車票是乘客所持的車費支付媒介,規定了儲值卡和單程票二種類型的物理特性、電氣特性、應用文件組織以及安全機制等技術要求。
第二層———車站終端設備安裝在各車站的站廳,直接為乘客提供售檢票服務的設備,規定了車站終端設備及其運營管理的技術要求。
第三層———車站計算機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對第二層車站終端設備進行狀態監控、以及收集本站產生的交易和審計數據,規定了系統的數據管理、運營管理及系統維護管理的技術要求。
第四層———線路中央計算機系統,其主要功能是收集本線路AFC系統產生的交易和審計數據,並將此數據傳送給城市軌道交通清分系統,以及與其進行對帳,規定了對該線路的車票票務管理、運營管理及系統維護的技術要求。
第五層———清分系統,其主要功能是統一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內部的各種運行參數、收集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產生的交易和審計數據並進行數據清分和對帳、同時負責連接城市軌道交通AFC系統和城市一卡通清分系統,規定了對車票管理、票務管理、運營管理和系統維護管理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