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Pv4地址使用4個位元組(32位二進位)表示,可劃分為A、B、C、D、E五類,請簡述五類IP地址的特徵。
1.A類IP地址 0到127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7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可以用於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的大型網路。
2.B類IP地址 128到191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規模的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3.C類IP地址 192到223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1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4 D類地址 224到239
5 E類地址 240到255
除了上面三種類型的IP地址外,還有幾種特殊類型的IP地址,TCP/IP協議規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個位元組以「11110」開始的地址都叫多點廣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個位元組大於223小於240的IP地址是多點廣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0的地址(「0.0.0.0」)對應於當前主機;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的地址都留著將來作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127.1.1.1用於迴路測試,同時網路ID的第一個6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路。
B. 計算機網路ip地址劃分的方法
ip地址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是ip address的縮寫,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ip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
ip地址被用來給網際網路上的電腦一個編號,大家日常見到的情況是,每台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四個八位二進制數,ip地址,常用點分十進製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ip地址是一種在internet上的給主機編址的方式,也稱為網路協議地址,常見的ip地址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
ip地址編址方案,ip地址編制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D,E 5類,其中A,B,C是基本類,D,E類是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
ip v4就是有四段數字,每一段最大不超過255,由於互聯網的蓬勃發展,ip位址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ip位址的發放愈趨嚴格。
ip地址的分類。
1.a類地址:
a類地址,第一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他三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它的第一個位元組的第一位,固定為零,a類地范圍,1.0.0.1-126.255.255.254。
2. B類地址:第一位元組和第二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兩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他的第一個位元組的前兩位固定為10。
B類地址的范圍:128.0.0.1----191.255.255.254。
3. C類地址:第一位元組,第二位元組和第三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第四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一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為110。
c類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D類地址和E類地址,不分主機地址和網路地址。
C. IP地址有幾種類型他們怎麼分類的
IP地址根據網路ID的不同分為5種類型,A類地址、B類地址、C類地址、D類地址和E類地址。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
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可以容納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1.0.0.1到127.255.255.254[1](二進製表示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
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二進製表示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2次方-2=65534台。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
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
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C類IP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2=254台。
4、D類IP地址
D類IP地址在歷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組播地址。在乙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路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10」,范圍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5、特殊的網址
(1)每一個位元組都為0的地址(「0.0.0.0」)對應於當前主機;
(2)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
(3)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開頭的E類IP地址都保留用於將來和實驗使用。
(4)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該類地址中數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於迴路測試。
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機IP地址,用「http://127.0.0.1」就可以測試本機中配置的Web伺服器。
(5)網路ID的第一個6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路。
ip地址可以分為兩類:靜態IP地址和動態IP地址。
1、靜態IP地址
靜態IP地址通常不會更改,但可能會因網路管理而更改。它們作為永久的Internet地址,為通信提供了一種簡單可靠的方式。
從系統的靜態IP地址,我們可以獲得許多詳細信息,例如計算機所在的大陸,國家,地區和城市,為該特定計算機提供服務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ISP)以及非技術信息,例如精確的國家緯度和經度,以及計算機的區域。
2、動態IP地址
動態IP地址是第二類。這些是臨時的IP地址。這些IP地址每次連接到Internet時都分配給計算機。它們實際上是從IP地址池中借用的,在不同的計算機上共享。由於靜態IP地址的可用數量有限,ISP通常會保留分配給他們的部分地址,以便在用戶之間以這種方式共享。
靜態IP地址被認為不如動態IP地址安全,因為它們更容易跟蹤。
當前運行的兩個版本的IP地址是IP版本4(IPv4)和IP版本6(IPv6)。
3、IP版本4(IPv4)
IPv4使用32位IP地址。因此,最大IP地址數為2 32或4,294,967,296。這是一個超過40億的IP地址。IPv4地址通常被格式化為四個8位欄位。每個8位欄位表示IPv4地址的一個位元組。
IPv4定址系統分為五類IP地址。所有五個類都由IP地址的第一個八位位元組標識。
IPv4地址的不同類別如下:
1)A類地址;
2)B類地址;
3)C類地址;
4)D類地址;
5)E類地址。
4、IP版本6(IPv6)
IPv6是Internet協議的最新版本。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IPv4的全球短缺。IPv6是由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開發的。IPv6旨在取代IPv4。
IPv6使用128位地址,它允許2128,即大約3.4×1038地址。實際數量略小,因為某些范圍保留用於特殊用途或未使用。IPv6地址由8組四個十六進制數字表示,組由冒號支持。下面給出一個例子:
例如:2001:0db8:0000:0042:0000:8a2e:0370:7334。
(3)計算機網路ipv4分類擴展閱讀:
在選擇專用(私有)IP地址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為每個網段都分配一個C類IP地址段,建議使用192.168.2.0--192.168.254.0段IP地址。由於某些網路設備(如寬頻路由器或無線路由器)或應用程序(如ICS)擁有自動分配IP地址功能。
而且默認的IP地址池往往位於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採用該IP地址段時,往往容易導致IP地址沖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應當盡量避免使用上述兩個C類地址段。
2、可採用C類地址的子網掩碼,如果有必要,可以採用變長子網掩碼。通常情況下,不要採用過大的子網掩碼,每個網段的計算機數量都不要超過250台計算機。
同一網段的計算機數量越多,廣播包的數量越大,有效帶寬就損失得越多,網路傳輸效率也越低。
3、即使選用10.0.0.1--10.255.255.254或172.16.0.1--172.31.255.254段IP地址,也建議採用255.255.255.0作為子網掩碼,以獲取更多的IP網段。
並使每個子網中所容納的計算機數量都較少。當然,如果必要,可以採用變長子網掩碼,適當增加可容納的計算機數量。
4、為網路設備的管理WLAN分配一個獨立的IP地址段,以避免發生與網路設備管理IP的地址沖突,從而影響遠程管理的實現。基於同樣的原因,也要將所有的伺服器劃分至一個獨立的網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ip地址
D. IPV4地址是如何表示的,如何進行分類的
A類網路
前8位由IANA(IP分配組織)確定,剩餘24位由該網路的內部系統管理員確定。
最左邊8位值可以從0到126,這樣就有了127個A類地址。IBM公司就是此類網路。
由於這種網路地址已經確定的部分只有8位,剩餘了24位,也就意味著A類網路可以包含最多2的24次冪個主機,也就是1600萬個主機。
0xxx xxxx | ??? | ??? | ???
A類網路:通用(3)、IBM(9)、施樂(13)、惠普(15)、DEC(16)、蘋果(17)……
B類網路
一種中等規模的網路,前16位由有關機構分配,剩餘16位可自行分配。
B類網路最左邊8位的值從128到191,第二組8位的取值可以是從0到255,因此B類網路總共有16 384種可能的網路,其中每個網路可以擁有65 536個主機。
10xx xxxx | xxxx xxxx | ??? | ???
B類網路:Microsoft、Mobil(美孚)
C類網路
一種小型網路,前24位由有關機構分配,把剩下的8位供本地自行分配。
故此類網路最多能有254個主機。最左邊的8位的值從192到223。左邊三組8位取值可以是從0到255,因此總共有會有2 097 152個C類網路。
110x xxxx | xxxx xxxx | xxxx xxxx | ???
保留地址
224 ~ 239,組播
240 ~ 255,實驗地址
三個非路由地址范圍(RFC1918)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特殊地址
0.0.0.0(默認路由地址) 相當於「整個網際網路」,故0.???.???.???都必須保留。
127.0.0.1(回饋地址)loopback,故127.???.???.???都必須保留。
網路號:x.y.z.0,IP廣播地址:x.y.z.255 都需要被保留。
RFC/CCNA方式劃分子網
雖然把一個C類網路劃分成兩個各包含126個地址的子網可以正常工作,但
RFC950建議:既不要使用第一個子網,也不要使用最後一個子網。
如果使用的是先進的路由器或者NT計算機作為路由器,那麼使用任何可能的子網都不會有麻煩。但如果一些路由器堅持遵守這些規則,那麼按照上述劃分的子網工作時就會出現問題。
C類網路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192可以產生4個62地址子網,而遵守RFC則只能得到兩個包含62個地址的子網。之所以要理解RFC950的限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如果參加微軟公司或者CISCO公司TCP/IP相關認證考試,那麼RFC950的答案是正確的;在實踐中這種答案卻是「錯」,因為實際使用中,「第一個子網」和「最後一個子網」可以工作良好。
A類網路
前8位由IANA(IP分配組織)確定,剩餘24位由該網路的內部系統管理員確定。
最左邊8位值可以從0到126,這樣就有了127個A類地址。IBM公司就是此類網路。
由於這種網路地址已經確定的部分只有8位,剩餘了24位,也就意味著A類網路可以包含最多2的24次冪個主機,也就是1600萬個主機。
0xxx xxxx | ??? | ??? | ???
A類網路:通用(3)、IBM(9)、施樂(13)、惠普(15)、DEC(16)、蘋果(17)……
B類網路
一種中等規模的網路,前16位由有關機構分配,剩餘16位可自行分配。
B類網路最左邊8位的值從128到191,第二組8位的取值可以是從0到255,因此B類網路總共有16 384種可能的網路,其中每個網路可以擁有65 536個主機。
10xx xxxx | xxxx xxxx | ??? | ???
B類網路:Microsoft、Mobil(美孚)
C類網路
一種小型網路,前24位由有關機構分配,把剩下的8位供本地自行分配。
故此類網路最多能有254個主機。最左邊的8位的值從192到223。左邊三組8位取值可以是從0到255,因此總共有會有2 097 152個C類網路。
110x xxxx | xxxx xxxx | xxxx xxxx | ???
保留地址
224 ~ 239,組播
240 ~ 255,實驗地址
三個非路由地址范圍(RFC1918)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特殊地址
0.0.0.0(默認路由地址) 相當於「整個網際網路」,故0.???.???.???都必須保留。
127.0.0.1(回饋地址)loopback,故127.???.???.???都必須保留。
網路號:x.y.z.0,IP廣播地址:x.y.z.255 都需要被保留。
RFC/CCNA方式劃分子網
雖然把一個C類網路劃分成兩個各包含126個地址的子網可以正常工作,但
RFC950建議:既不要使用第一個子網,也不要使用最後一個子網。
如果使用的是先進的路由器或者NT計算機作為路由器,那麼使用任何可能的子網都不會有麻煩。但如果一些路由器堅持遵守這些規則,那麼按照上述劃分的子網工作時就會出現問題。
C類網路使用子網掩碼255.255.255.192可以產生4個62地址子網,而遵守RFC則只能得到兩個包含62個地址的子網。之所以要理解RFC950的限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如果參加微軟公司或者CISCO公司TCP/IP相關認證考試,那麼RFC950的答案是正確的;在實踐中這種答案卻是「錯」,因為實際使用中,「第一個子網」和「最後一個子網」可以工作良好。
E. 網路IP地址及子網掩碼是怎麼劃分的
IP地址和子網掩碼
基於IP協議的網際網路,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擁有用戶最多、資源最廣泛的通信網路。 IP協議也因此成為事實上的業界標准,以IP協議為基礎的網路已經成為通信網路的主流。
一、IP地址
IP地址是用來標識網路中的一個通信實體,比如一台主機,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個埠。 而在基於IP協議網路中傳輸的數據包,也都必須使用IP地址來進行標識,如同我們寫一封信, 要標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發信人的地址,郵政工作人員通過該地址來決定郵件的去向。
在計算機網路里,每個被傳輸的數據包也要包括一個源IP地址和一個目的IP地址。 當該數據包在網路中進行傳輸時,這兩個地址要保持不變,以確保網路設備總能根據確定的IP地址, 將數據包從源通信實體送往指定的目的通信實體。
目前,IP地址使用32位二進制地址格式,為方便記憶,通常使用以點號劃分的十進制來表示,如:202.112.14.1。
一個IP地址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用於標識該地址所從屬的網路號;另一部分用於指明該網路上某個特定主機的主機號。
為了給不同規模的網路提供必要的靈活性,IP地址的設計者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五個不同的地址類別, 如下表所示,其中A、B、C三類最為常用。
http://www.kib.ac.cn/network/images/IP/T10086-1.jpg
網路號由網際網路權力機構分配,主機地址由各個網路的管理員統一分配。因此, 網路地址的惟一性與網路內主機地址的惟一性確保了IP地址的全球惟一性。
二、子網劃分
為了提高IP地址的使用效率,一個網路可以劃分為多個子網:採用借位的方式, 從主機最高位開始借位變為新的子網位,剩餘部分仍為主機位。 這使得IP地址的結構分為三部分:網路位、子網位和主機位,如圖1所示。
http://www.kib.ac.cn/network/images/IP/T10086-2.jpg
引入子網概念後,網路位加上子網位才能全局惟一地標識一個網路。把所有的網路位用1來標識, 主機位用0來標識,就得到了子網掩碼。圖2所示的子網掩碼轉換為十進制之後為:255.255.255.224。
子網編址使得IP地址具有一定的內部層次結構,這種層次結構便於IP地址分配和管理。 它的使用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層次結構,使得網路地址既能適應各種現實的物理網路規模, 又能充分地利用IP地址空間(即從何處分隔子網號和主機號來決定)。
三、 IP 地址的局限性
最初的網際網路設計者沒有預想到網路會如此快速地發展, 因此現在網路面臨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決策上,IP地址的分配更能體現這一點。
http://www.kib.ac.cn/network/images/IP/T10086-3.jpg
目前使用的IPv4地址使用32位的地址,即在IPv4的地址空間中有232(約43億)個地址可用。 這樣的地址空間在網際網路早期看來幾乎是無限的,於是便將IP地址根據申請而按類別分配給某個組織或公司, 而沒有考慮到IPv4地址空間最終會被用盡。
IPv4地址是按照網路的大小(所使用的IP地址數)來分類的,它的編址方案使用「類」的概念。 A、B、C三類IP地址的定義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劃分,但是在實際網路規劃中, 它們並不利於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間。對於A、B類地址,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公司能夠使用, 而C類地址所容納的主機數又相對太少。所以,現有類別的IP地址並不利於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地址空間,不適合網路規劃。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開始致力於下一代網際網路協議——IPv6的研究。由於現在IPv6的協議並不完善和成熟, 還需要長期的試驗驗證,因此,IPv4到IPv6的完全過渡將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在過渡期間我們仍然需要在IPv4上實現網路間的互連。 而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的變長子網掩碼(VLSM)和無類域間路由(CIDR)等機制, 作為過渡時期提高IPv4地址空間使用效率的短期解決方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F. ipv4將IP地址劃分為幾類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7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可以用於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的大型網路。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兩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規模的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1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除了上面三種類型的IP地址外,還有幾種特殊類型的IP地址,TCP/IP協議規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個位元組以「lll0」開始的地址都叫多點廣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個位元組大於223小於240的IP地址是多點廣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0的地址(「0.0.0.0」)對應於當前主機;IP地址中的每一個位元組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著將來作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該類地址中數字127盇舾�鋃嫌茫�?27.1.1.1用於迴路測試,同時網路ID的第一個6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路。
|-page-|
三、IP的定址規則
1.網路定址規則
A、 網路地址必須唯一。
B、 網路標識不能以數字127開頭。在A類地址中,數字127保留給內部回送函數。
C、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255。數字255作為廣播地址。
D、 網路標識的第一個位元組不能為「0」,「0」表示該地址是本地主機,不能傳送。
2.主機定址規則
A、主機標識在同一網路內必須是唯一的。
B、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1」,如果所有位都為「1」,則該機地址是廣播地址,而非主機的地址。
C、主機標識的各個位不能都為「0」,如果各個位都為「0」,則表示「只有這個網路」,而這個網路上沒有任何主機。
四、IP子網掩碼概述
1.子網掩碼的概念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路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2.確定子網掩碼數
用於子網掩碼的位數決定於可能的子網數目和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在定義子網掩碼前,必須弄清楚本來使用的子網數和主機數俊?
定義子網掩碼的步驟為:
A、確定哪些組地址歸我們使用。比如我們申請到的網路號為 「210.73.a.b」,該網路地址為c類IP地址,網路標識為「210.73」,主機標識為「a.b」。
B、根據我們現在所需的子網數以及將來可能擴充到的子網數,用宿主機的一些位來定義子網掩搿1熱縹頤竅衷諦枰?2個子網,將來可能需要16個。用第三個位元組的前四位確定子網掩碼。前四位都置為「1」,即第三個位元組為「11110000」,這個數我們暫且稱作新的二進制子網掩碼。
C、把對應初始網路的各個位都置為「1」,即前兩個位元組都置為「1」,第四個位元組都置為「0」,則子網掩碼的間斷二進制形式為:「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D、把這個數轉化為間斷十進制形式為:「255.255.240.0」
這個數為該網路的子網掩碼。
3.IP掩碼的標注
A、無子網的標注法
對無子網的IP地址,可寫成主機號為0的掩碼。如IP地址210.73.140.5,掩碼為255.255.255.0,也可以預設掩碼,只寫IP地址。
B、有子網的標注法
有子網時,一定要二者配對出現。以C類地址為例。
1.IP地址中的前3個位元組表示網路號,後一個位元組既表明子網號,又說明主機號,還說明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一個網段。如果屬於同一網路區間,這兩個地址間的信息交換就不通過路由器。如果不屬同一網路區間,也就是子網號不同,兩個地址的信息交換就要通過路由器進行。例如: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5的主機來說,其主機標識為00000101,對於IP地址為210.73.140.16的主機來說它的主機標識為00010000,以上兩個主機標識的前面三位全是000,說明這兩個IP地址在同一個網路區域中。
2.掩碼的功用是說明有子網和有幾個子網,但子網數只能表示為一個范圍,不能確切講具體幾個子網,掩碼不說明具體子網號,有子網的掩碼格式(對C類地址):主機標識前幾位為子網號,後面不寫主機,全寫0。
五、IP的其他事項
1.一般國際互聯網信息中心在分配IP地址時是按照網路來分配的,因此只有說到網路地址時才能使用A類、B類、C類的說法;
2.在分配網路地址時,網路標識是固定的,而計算機標識是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下面是三類網路地址的組成形式:
A類地址:73.0.0.0
B類地址:160.153.0.0
C類地址:210.73.140.0
上述中的每個0均可以在0~255之間進行變化。
3.因為IP地址的前三位數字已決定了一個IP地址是屬於何種類型的網路,所以A類網路地址將無法再分成B類IP地址,B類IP地址也不能再分成C類IP地址。
4.在談到某一特定的計算機IP地址時不宜使用A類、B類、C類的說法,但可以說主機地址是屬於哪一個A類、B類、C類網路了。
通過上面的學習,大家對IP地址肯定有了了解。有了IP地址大家就可以發送電子郵件了,並且可以獲得Internet網上的其他信息,例如可以獲得Internet上的WWW服務、BBS服務、FTP服務等等。
G. IPV4地址中A類、B類、C類地址分別是如何定義的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
IP地址范圍不同: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從1.0.0.1到127.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從128.0.0.1-191.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C類IP地址范圍從192.0.0.1-223.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子網掩碼不同:
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
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4、適用范圍不同:
A類適用的類型為大型網路,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B類適用的類型為中型網路,B類網路地址數量適中,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2次方-2=65534台;
C類適用的類型為小型網路,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1次方-2=254台。
H. 計算機的IP地址是怎麼分A B C D等級的
A類地址,地址范圍0.0.0.0到127.255.255.255。
B類地址,地址范圍128.0.0.0-191.255.255.255。
C類地址,地址范圍192.0.0.0-223.255.255.255。
D類地址,范圍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計算機要實現網路通信,就必須要有一個用於快速定位的網路地址。IP地址就是計算機在網路中的唯一身份ID,與現實世界中快遞的配送需要有具體的住宅地址是一個道理。
ip地址以圓點分隔號的四個十進制數字表示,每個數字從0到255,如某一台主機的ip地址為:128.20.4.1
(8)計算機網路ipv4分類擴展閱讀: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IP地址就像是我們的家庭住址一樣,如果你要寫信給一個人,你就要知道他(她)的地址,這樣郵遞員才能把信送到。計算機發送信息就好比是郵遞員,它必須知道唯一的「家庭地址」才能不至於把信送錯人家。只不過我們的地址是用文字來表示的,計算機的地址用二進制數字表示。
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大家日常見到的情況是每台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我們可以把「個人電腦」比作「一台電話」,那麼「IP地址」就相當於「電話號碼」,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當於電信局的「程式控制式交換機」。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
I. IP地址總共分為幾類怎樣區分IP地址
IP地址總共分為A類、B類、C類、D類、E類這5類IP地址,通過這5類IP地址的地址范圍來區分。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可以容納主機數達1600多萬台。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1.0.0.1到127.255.255.254。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路地址適用於中等規模的網路,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台。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128.0.0.1-191.255.255.254。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最多隻能包含254台計算機。
C類IP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
4、D類IP地址
D類IP地址在歷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即組播地址。在乙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路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10」,范圍從224.0.0.0到239.255.255.255。
5、E類IP地址
E類IP地址中是以「11110」開頭,E類IP地址都保留用於將來和實驗使用。
(9)計算機網路ipv4分類擴展閱讀:
IPv4和IPv6的差異:
現有的互聯網是在IPv4協議的基礎上運行的,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聯網協議,也可以說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協議,它的提出最初是因為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IPv4定義的有限地址空間將被耗盡,而地址空間的不足必將妨礙互聯網進一步發展。
為了擴大地址空間,擬通過IPv6以重新定義地址空間。IPv4採用32位地址長度,只有大約43億個地址,估計在2005~2010年間將被分配完畢,而IPv6採用128位地址長度,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實際可分配的地址,整個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積上仍可分配1000多個地址。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了解決了地址短缺問題以外,還考慮了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其它一些問題,主要有端到端IP連接、服務質量、安全性、多播、移動性、即插即用等。
J. IP地址中A類、B類、C類地址的區別
區別如下:
1、IP地址表示方法不同: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3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2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B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路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製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位元組的網路地址和1位元組主機地址組成,網路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路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
2、IP地址范圍不同:
A類IP地址 地址范圍從1.0.0.1到127.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B類IP地址地址范圍從128.0.0.1-191.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C類IP地址范圍從192.0.0.1-223.255.255.254 (二進製表示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最後一個是廣播地址。
3、子網掩碼不同:
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
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4、適用范圍不同:
A類適用的類型為大型網路,A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3次方-2=16777214台;
B類適用的類型為中型網路,B類網路地址數量適中,有16384個網路,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2次方-2=65534台;
C類適用的類型為小型網路,C類網路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路,適用於小規模的區域網絡,每個網路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的1次方-2=25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