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2013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

2013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

發布時間:2022-08-26 05:29:05

『壹』 求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計算機網路原理試題答案


自學考試哪裡好!當然選擇思翰!重慶思翰教育培訓!廖咋咧!

『貳』 計算機網路大專畢業 自考計算機網路(獨立本科段)/(本科)各需要考哪些科目哪位過來人指點下萬分感謝

1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3 英語(二)日語(二)俄語(二)三個語種任選一種
4 高等數學(工本)
5 通信概論
6 計算機網路原理
7 網路操作系統
8 資料庫系統原理
資料庫系統原理(實踐)
9 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實踐)
10 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
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實踐)
11 計算機網路管理
12 網路工程
13 互聯網及其應用
互聯網及其應用(實踐)
14 計算機網路安全
15 計算機組成原理
16 加考課程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實踐)

17畢業設計

本專業的大專畢業 不用加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點一點打給你的

『叄』 能不能發一份2013年7月份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答案發我一份啊

你要哪套的

『肆』 誰知道2007年7月的「計算機網路基本原理」這科用的是幾幾年的版本,誰編的

應該是最舊版本。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彭澎編的

『伍』 計算機網路原理與通信技術的目錄

1.1OSI參考模型
1.1.1OSI的層次結構
第7層 應用層:OSI中的最高層。為特定類型的網路應用提供了訪問OSI環境的手段。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應用層不僅要提供應用進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換和遠程操作,而且還要作為應用進程的用戶代理,來完成一些為進行信息交換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傳送訪問和管理FTAM、虛擬終端VT、事務處理TP、遠程資料庫訪問RDA、製造報文規范MMS、目錄服務DS等協議;
第6層 表示層:主要用於處理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為上層用戶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問題。它包括數據格式交換、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恢復等功能;
第5層 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接。為端系統的應用程序之間提供了對話控制機制。此服務包括建立連接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置,盡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
第4層 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為會話層用戶提供一個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優化的數據傳輸服務機制。包括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第3層 網路層:—本層通過定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為源端的運輸層送來的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傳送給目的端的運輸層。它包括通過互連網路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
第2層 數據鏈路層:—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層,為網路層提供一個數據鏈路的連接,在一條有可能出差錯的物理連接上,進行幾乎無差錯的數據傳輸。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
第1層 物理層:處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以便透明的傳送比特流。
數據發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收數據則相反。
上三層總稱應用層,用來控制軟體方面。下四層總稱數據流層,用來管理硬體。
數據在發至數據流層的時候將被拆分。
在傳輸層的數據叫段,網路層叫包,數據鏈路層叫幀,物理層叫比特流,這樣的叫法叫PDU(協議數據單元)
1.1.2OSI制定過程中的三級抽象
1.1.3OSI中服務和協議的含義
1.1.4OSI中SAP、層間介面和傳送數據單元
1.1.5OSI中的服務原語
1.1.6OSI中的服務類型
1.2IP網路層次結構
1.2.1IP網路層次結構組成
1.2.2IP網路層次結構與OSI的關系
1.2.3TCP/IP協議族
TCP/IP協議不是TCP和IP這兩個協議的合稱,而是指網際網路整個TCP/IP協議族。
從協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路介面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TCP/IP協議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議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介面層)、網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議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由於ARPNET的設計者注重的是網路互聯,允許通信子網(網路介面層)採用已有的或是將來有的各種協議,所以這個層次中沒有提供專門的協議。實際上,TCP/IP協議可以通過網路介面層連接到任何網路上,例如X.25交換網或IEEE802區域網。
1.3如何理解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1.4網路通信過程中的定址
1.4.1定址結構
1.4.2定址過程
習題 2.1IPv4協議
2.1.1IPv4數據報格式
2.1.2IPv4地址
2.1.3IPv4分段封裝
2.1.4IPv4功能模塊
2.1.5IPv4發送和接收流程
2.1.6IPv4路由選擇
2.2IPv6協議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其中Internet Protocol譯為「互聯網協議」。IPv6是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於替代現行版本IP協議(IPv4)的下一代IP協議。IPv6是為了解決IPv4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而提出的,同時它還在許多方面提出了改進,例如路由方面、自動配置方面。經過一個較長的IPv4和IPv6共存的時期,IPv6最終會完全取代IPv4在互連網上占據統治地位。
2.2.1IPv6分組格式
2.2.2IPv6擴展頭部
IPv6對數據報頭作了簡化,以減少處理器開銷並節省網路帶寬。IPv6的報頭由一個基本報頭和多個擴展報頭(Extension Header)構成,基本報頭具有固定的長度(40位元組),放置所有路由器都需要處理的信息。由於Internet上的絕大部分包都只是被路由器簡單的轉發,因此固定的報頭長度有助於加快路由速度。IPv4的報頭有15個域,而IPv6的只有8個域,IPv4的報頭長度是由IHL域來指定的,而IPv6的是固定40個位元組。這就使得路由器在處理IPv6報頭時顯得更為輕松。與此同時,IPv6還定義了多種擴展報頭,這使得IPv6變得極其靈活,能提供對多種應用的強力支持,同時又為以後支持新的應用提供了可能。這些報頭被放置在IPv6報頭和上層報頭之間,每一個可以通過獨特的「下一報頭」的值來確認。除了逐個路程段選項報頭(它攜帶了在傳輸路徑上每一個節點都必須進行處理的信息)外,擴展報頭只有在它到達了在IPv6的報頭中所指定的目標節點時才會得到處理(當多點播送時,則是所規定的每一個目標節點)。在那裡,在IPv6的下一報頭域中所使用的標準的解碼方法調用相應的模塊去處理第一個擴展報頭(如果沒有擴展報頭,則處理上層報頭)。每一個擴展報頭的內容和語義決定了是否去處理下一個報頭。因此,擴展報頭必須按照它們在包中出現的次序依次處理。一個完整的IPv6的實現包括下面這些擴展報頭的實現:逐個路程段選項報頭,目的選項報頭,路由報頭,分段報頭,身份認證報頭,有效載荷安全封裝報頭,最終目的報頭。
2.2.3IPv6地址
IPv6將現有的IP地址長度擴大4倍,由當前IPv4的32位擴充到128位,以支持大規模數量的網路節點。這樣IPv6的地址總數就大約有3.4*10E38個。平均到地球表面上來說,每平方米將獲得6.5*10E23個地址。IPv6支持更多級別的地址層次,IPv6的設計者把IPv6的地址空間按照不同的地址前綴來劃分,並採用了層次化的地址結構,以利於骨幹網路由器對數據包的快速轉發。
IPv6定義了三種不同的地址類型。分別為單點傳送地址(Unicast Address),多點傳送地址(Multicast Address)和任意點傳送地址(Anycast Address)。所有類型的IPv6地址都是屬於介面(Interface)而不是節點(node)。一個IPv6單點傳送地址被賦給某一個介面,而一個介面又只能屬於某一個特定的節點,因此一個節點的任意一個介面的單點傳送地址都可以用來標示該節點。
IPv6中的單點傳送地址是連續的,以位為單位的可掩碼地址與帶有CIDR的IPv4地址很類似,一個標識符僅標識一個介面的情況。在IPv6中有多種單點傳送地址形式,包括基於全局提供者的單點傳送地址、基於地理位置的單點傳送地址、NSAP地址、IPX地址、節點本地地址、鏈路本地地址和兼容IPv4的主機地址等。
多點傳送地址是一個地址標識符對應多個介面的情況(通常屬於不同節點)。IPv6多點傳送地址用於表示一組節點。一個節點可能會屬於幾個多點傳送地址。在Internet上進行多播是在1988年隨著D類IPv4地址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這個功能被多媒體應用程序所廣泛使用,它們需要一個節點到多個節點的
傳輸。RFC-2373對於多點傳送地址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說明,並給出了一系列預先定義的多點傳送地址。
任意點傳送地址也是一個標識符對應多個介面的情況。如果一個報文要求被傳送到一個任意點傳送地址,則它將被傳送到由該地址標識的一組介面中的最近一個(根據路由選擇協議距離度量方式決定)。任意點傳送地址是從單點傳送地址空間中劃分出來的,因此它可以使用表示單點傳送地址的任何形式。從語法上來看,它與單點傳送地址間是沒有差別的。當一個單點傳送地址被指向多於一個介面時,該地址就成為任意點傳送地址,並且被明確指明。當用戶發送一個數據包到這個任意點傳送地址時,離用戶最近的一個伺服器將響應用戶。這對於一個經常移動和變更的網路用戶大有益處。
2.3UDP
2.3.1運輸層協議概述
2.3.2UDP數據報格式
2.3.3UDP校驗和演算法
2.3.4UDP應用
2.4TCP
2.4.1TCP報文段格式
2.4.2TCP連接
2.4.3TCP流量控制
習題 3.1域名空間
3.1.1域
3.1.2域名
3.1.3區
3.2名字伺服器3.2.1名字伺服器種類
3.2.2名字伺服器樹
3.3域名解析演算法
3.3.1域名解析方式
3.3.2定位起始域名伺服器
3.4逆向域名解析
3.4.1逆向域名解析的特點
3.4.2逆向域名解析原理
3.5域名解析報文
3.5.1報文格式
3.5.2記錄類型與結構
3.5.3域名解析報文的運輸
習題 4.1路由選擇策略
4.2最短路徑法
4.2.1基本原理
4.2.2路由表的生成
4.3擴散法
4.3.1基本原理
4.3.2選擇性擴散法
4.4基於流量的路由選擇
……第5章路由協議第6章地址解析第7章區域網第8章寬頻接入網第9章傳統交換網第10章寬頻交換網ATM第11章傳統IPoverATM技術第12章新型寬頻交換網技術第13章網路服務質量第14章網路安全技術參考文獻

『陸』 求2010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答案

哪有答案呀!小抄要不要!很精簡,大約有40分的題!
http://hi..com/letianyun606/blog/item/c08e190779af9ac57a894767.html

『柒』 計算機網路原理(自考)4741.歷年試題、

4741是2007年出版的,是換原來的計算機網路與通訊的,所以只有2008年4月和7月的試題

『捌』 求2011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答案

計算機網路原理筆記1(可以用作考條)2009-04-21 7:53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四個發展階段: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開放式標准化網路、網際網路廣泛應用和高速網路技術發展。

我國三大網路:電信網路、廣播電視網路、計算機網路。

未來發展趨勢:寬頻、全光、多媒體、移動、下一代網路。

計算機網路由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構成。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利用通訊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軟/硬體資源共享、用戶間信息交換。

計算機網路的應用:辦公自動化、遠程教育、電子銀行、證券及期貨交易、企業網路、智能大廈和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按拓撲結構:星形、匯流排形、環形、樹形、混合形、網形。

按交換方式: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分組交換網。

按覆蓋范圍: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按傳輸技術:廣播方式網路、點對點方式網路。

ISO(國際標准化組織),ITU(國際電信聯盟),IETF(網際網路工程特別任務組)

第二章

網路協議: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

網路協議由三個要素組成:語義、語法、時序關系。

分層:將一個復雜的劃分為若干個簡單的

網路的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各層次結構模型及其協議的集合

面向連接服務:開始時建立連接,傳輸時不用攜帶目的節點的地址。

無連接服務:開始時不需建立連接,每個分組都要攜帶完整的目的節點地址,不同分組可能選擇不同路徑達到目的節點,節點接收到的分組可能出現亂序、重復、丟失的現象。協議相對簡單,效率較高。

OSI/RM: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IP:主機-網路層、互聯層、傳輸層、應用層。

ORI/RM與TCP/IP的比較:

共同:1,兩者都以協議棧的概念為基礎,協議棧中的協議彼此相互獨立,2,都採用了層次結構的概念,各層功能大體相似。

不同:1,OSI有7層,TCP/IP有4層。TCP/IP網路層提供無連接通信,傳輸層支持2種。OSI網路層支持2種,傳輸層支持面向連接的通信。

第三章

物理層定義:在物理信道實體之間合理地通過中間系統,為比特傳輸所需的物理連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機械的、電氣的、功能性和規程性的手段

DTE::數據終端設備,對屬於用戶所有的聯網設備或工作站的統稱,如計算機、終端等。

DCE:數據通信設備,為用戶提供入網連接點的網路設備的統稱,如數據機。

物理信道的特性: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規程特性。

電氣特性分三種:1,非平衡方式(非平衡發送器+接收器+1導線+1地線),2,採用差動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非平衡發送器+差動接收器+1導線+2地線),3,平衡方式(平衡發送器+差動接收器+2導線+2地線)。

功能特性分四類:數據信號線、控制信號線、定時信號線、接地線。

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 RS-232C,:提供了利用公用電話網路作為傳輸介質,通過數據機將遠程設備連接起來的技術規定。

RS-422(平衡方式),RS-423(採用差動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

X.21機械特性採用15芯標准

有線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介質: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衛星通信。

同軸電纜分基帶同軸電纜(阻抗50歐,支持百台設備)和寬頻同軸電纜(阻抗75歐,支持千台設備)。

光纖:多模是發光二極體LED,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是單模。

數據傳輸速率:是指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為位/秒(bps)。R=1/T*log2N (bps)

信號傳輸速率(調制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R=1/T (Baud)

信道容量:表徵一個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單位為位/秒(bps)。

信道容量表示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是信道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數據傳輸速率表示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

奈奎斯特公示:C=2*H*log2N (bps),香農公式:C=H*log2(1+S/N)(bps)(H:信道帶寬,S/N:信噪比)

誤碼率=出錯數/總數

數據機:數字轉模擬,CODEC:模擬轉數字

放大器:增強信號中的能量,同時使噪音分量增強。中繼器:重新生成信號。

數據通信: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或其他數據裝置與通信線路,完成數據編碼信號的傳輸、轉接、存儲和處理的通信技術。

多路復用技術:頻分多路復用FDM,時分多路復用TDM,波分是頻分的變形。

FDM:物理信道分為若乾子信道,同時傳送若干信號。

TDM:物理信道按時間片輪流分給多個信號使用。

采樣,量化,編碼。字長=log2N

傳輸線路三個主要問題:衰減、延遲畸變、雜訊。

分組交換網分為虛電路和數據報兩種

第四章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幀同步、差錯控制、流量控制、鏈路管理。

差錯控制:反饋重發、超時計時器、幀編號。

流量控制:數據鏈路層控制相鄰兩節點之間數據鏈路上的流量,傳輸層控制從源到最終目的之間端對端的流量。

雜訊有兩大類:隨即熱雜訊和沖擊雜訊。

停-等: 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Go-back-N: 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選擇重傳: 發送窗口>1,接收窗口>1;

非同步協議:字元內同步,字元間非同步;同步協議:許多字元和比特組成的幀同步。

BSC:面向字元,分為數據報文和監控報文兩類。

數據報文:

SYN SYN STX 報文 ETX BCC

SYN SYN SOH 報頭 STX 報文 ETX BCC

SYN SYN SOH 報頭 STX 報文 ETB BCC

SYN SYN STX 報文 ETB BCC

監控報文:

SYN SYN ACK

SYN SYN NAK

SYN SYN P/S前綴 站地址 ENQ

SYN SYN EOT

HDLC:面向比特,有信息幀(I幀),監控幀(S幀)和無編號幀(U幀)。

幀格式:標志 地址 控制 信息 幀校驗序列 標志

F A C I FCS F

01111110 8位 8位 N位 16位 01111110

PPP協議提供三類功能:成幀、鏈路控制、網路控制。

PPP的幀格式和HDLC的幀格式非常相似,但PPP面向字元。

第五章

網路層的功能:路由選擇、擁塞控制和網際互聯等。

分組交換方式中,通信子網向端系統提供虛電路和數據報兩種網路服務。

最優化原則:如果路由器J在從路由器I到K的最佳路由上,那麼從J到K的最佳路線就會在同一路由之中。

擴散法(泛射路由選擇法):一個網路節點從某條線路收到一個分組後,再向除該條線路外的所有線路發送收到的分組。

擁塞發生的原因:1,內存不夠,沒有足夠的內存存放同時到達的分組,2,路由器處理器的處理速度慢,難以完成排隊,更新路由表等工作

擁塞控制的任務是確保子網能夠承載所有到達的流量,這是一個全局的問題。流量控制只與特定的發送方和特定的接收方之間的點到點流量有關。

擁塞控制的解決方案可分成兩類:開環(不考慮網路的當前狀態)的和閉環的。

虛電路子網中的擁塞控制:1,准入控制,2,路由選擇,3,資源預留。

數據報子網中的擁塞控制:1,警告位,2,抑制分組,3,逐跳抑制分組。

QoS四個特徵:可靠性、延遲、抖動、帶寬。

集成服務:每個連接有專用資源。區分服務:每一類連接有專用資源。

標簽交換:類似虛電路,查表得到整條線路。

MPLS(多協議標簽交換協議)。

網路互連的目的是使一個網路上的用戶能訪問其它網路上的資源,使不同網路上的用戶互相通信和交換信息。

路由信息協議(RIP)分被動狀態和主動狀態兩種操作方式。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是一種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網橋用來連接類型相似的區域網,區域網本身沒有網路層。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路由器的主要服務功能:1,建立並維護路由表,2,提供網路間的分組轉發功能。

網管也稱協議轉換器,用於高層協議的轉換,對傳輸層到應用層均能支持。

IP(互聯網協議),ICMP(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ARP(地址轉換協議),RARP(反向地址轉換協議)。

IP協議提供不可靠的、無連接的數據包傳輸機制。

ARP:IP地址(32位)到物理網路地址(乙太網地址,DA,48位)的轉換。

RARP:物理網路地址到IP地址的轉換。

IGMP(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只有兩種報文,詢問和響應。

IPv6把IP地址長度增加到128比特。

『玖』 你找到2011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的答案了嗎有就發我一份吧,先謝謝了,4月份急著要考試啊,掛了一次了

郵箱,我發你。

『拾』 求"計算機網路原理與使用技術"試題

韓老師講高校《計算機網路原理》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cfjCNpy6ATP-BI-A0qKNaQ

提取碼: qu6n

韓老師講高校《計算機網路原理》 目錄(1).txt 156第9章 無線網路--創建臨時無線網路.mp4 155第9章 無線網路--無線區域網.mp4 154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IP電話.mp4 153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流媒體實現現場直播.mp4 152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通過網站觀看流媒體節目.mp4 151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安裝流媒體服務.mp4 150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頻視頻--互聯網音頻視頻面臨的問題.mp4 149第7章 網路安全--數據鏈路層安全.mp4 148第7章 網路安全--配置IPSec實現網路安全.mp4 147第7章 網路安全--搭建IPSec實驗環境.mp4 146第7章 網路安全--網路層安全IPSec介紹.mp4 145第7章 網路安全--配置網站使用SSL通信.mp4 144第7章 網路安全--安全套接字SSL功能.mp4

閱讀全文

與2013年7月計算機網路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丘哪裡有網路推廣公司 瀏覽:127
重慶網路電話是多少 瀏覽:685
打游戲網路出現異常怎麼解決 瀏覽:549
網路能連接百度上不了 瀏覽:142
什麼病毒阻塞網路 瀏覽:960
如何通過網路連接電視機 瀏覽:20
在學校手機卡網路不好怎麼辦 瀏覽:182
晚上社保網網路異常 瀏覽:455
用什麼殺毒軟體可以恢復網路設置 瀏覽:970
蘋果鎖屏無法右下滑開網路 瀏覽:632
組網如何設置訪客網路 瀏覽:306
網路故障多少天通信管理局 瀏覽:965
中國網路安全市場現狀 瀏覽:562
博興網路審批軟體方案 瀏覽:632
一樓有網路一上二樓信號差 瀏覽:424
家庭網路老是斷連接 瀏覽:979
什麼樣的apn網路快 瀏覽:398
蘋果手機添加無線網後上不了網路 瀏覽:141
寬頻無線網路慢怎麼辦 瀏覽:130
tp固件升級網路異常 瀏覽:25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