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為班級電腦連接設計一個網路方案

為班級電腦連接設計一個網路方案

發布時間:2022-09-02 19:34:25

Ⅰ 100分求校園區域網建設實施方案,急!!!

______學校數字化實驗學校建設實施方案

一、 現狀分析

技術條件:

1、 校園建立了區域網,實現了辦公、教學的網路聯系;信息技術中心能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學校校園網路,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學校特色網站建立,教師、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優秀教學資源共享在網路上,進一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價值。同時也促進了家長、社會與學校的聯系與關注。

2、 硬體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電腦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師生應用率高。

3、 各類信息化專用設備相繼到位,使學校各項相應工作都能通過科技手段予以獨立解決。

建設歷史:

1、 在校領導極重視和支持下,教師的觀念快速的轉變,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成果,促進了我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進展。

2、 結合區校園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園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網路通訊、信息服務、教育管理為一體的信息化教育系統。

3、 建設網站,擴展容量,提高層次。建立了部分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發揮師生主動性,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建立了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學資源積累。

4、 學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體系及網路制度化管理。

5、 優化組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融視頻、網路、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讓師生形成多種類、多形式、多規格、多層次的教育教學空間。

6、 隨著校園信息網路的全面建設和多樣化發展,在理論上在實踐中我們不斷的探索發展。通過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工作日趨完善成熟,特別是在管理、網路、培訓、應用等等已經慢慢形成了規模效應和規范體系,校園網站上的特色網頁越來越多,內容精彩紛呈,教師信息科技運用日趨成熟,校園網的升級服務,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區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在信息技術工作專項督導中被評定為「優秀」、同時獲得了區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單位稱號。

課程整合:

1、 課題研究,形成特色

學校從97年起,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閱讀,已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為了使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並使讀書從知識的積累過程轉變為科學的研究過程,從第五屆讀書節起,學校開展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小學生主題式探索性讀書能力的實踐研究」,此課題已成為中央電教館規劃類課題。讓學生圍繞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超文本的閱讀學習,培養學生多渠道地獲取信息、整理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建立了各級研究課題,與新基礎教育、學科整合教育、讀書活動、藝術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機的融合起來;並已在各類課題論文評比中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一些基於教學網路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的實踐研究和主體式探究性活動開始探索並卓有成效。如王綺老師與一年級語文組劉芸老師合作進行了《計算機多媒體互動式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研究》的區級課題研究,骨幹教師則對《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研究》、《小學中年級學生美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小學校合唱隊練聲訓練的研究》、《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寫作能力的探索研究》、《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等課題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研究。《上海電教》02.4為我校作了現代教育技術實踐的專欄論文刊登,有9位教師的相關文章進行了交流;從學校管理、學生德育、新基礎研究、學科整合、教學個案以及科技探索等各方面進行了探索。

2、 學科教學,體現價值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對知識信息的立體感性認識,使教師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進行教學實踐,並通過信息化設備、軟體來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主意識。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學習、讀書、行為方面的良好習慣,並形成會學習、會自我學習、會利用資源學習的多元化學習。特別是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的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即開發了學生的生活資源又通過網路的平台進行宣傳觀摩,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課堂研討,重建與發展

結合課程改革實施構築起了良好的課堂生態,對教學資源有了"新"的定位,讓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師生有了拓寬學科價值的意識,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師生信息技術運用的水平提高了。實現了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突出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新基礎課堂教學整合效應。讓我們看到了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服務我們的教學。

4、 興趣活動,發展特長

運用信息技術,組織各類興趣活動,能夠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我校信息技術類的興趣小組有多個,學習內容有:電腦繪畫、電子小報製作、網頁製作、運用單片機進行程序設計與製作等。還建立班級主頁和個人特色網頁,讓學生能通過網路進行學習探索、創作各類比賽及展示的作品、網路交流與發表以及進行資源積累與共享。

師生發展:

1、學校現代化建設需要動員所有教師參加應用,做有效的利用現代化條件輔助我們的教學。目前,全校教師積極參與了計算機等級達標考試,合格率基本達到99%,優秀率32%;有近20%的教師參加了信息科技教學軟體的區培訓,以培養一批能掌握先進技術的優秀教師,並將以點帶面發動他們的才智以帶動全校的數字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學校大力支持教師家庭辦公信息化,以促進全體教師的均衡發展;同時開展了師生網路培訓、科技培訓、網頁培訓、應用維護培訓等一系列培訓活動,教師們能夠利用區域網進行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從整體上開拓了網路新資源,發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有的三年級信息科技課程、電腦興趣組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培訓,以計算機網路小組為依託,培養學生網路管理的能力,並參與特色網站建設,形成我校計算機的特色教育。並積極組織開展師生信息科技競賽活動,多人多次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等第獎。

方向定位:

托校園網路與技術,發展基礎設施,實現兩網四室的數字化環境依託。

結合科研特色,發展學習型主題網站。

整合課堂教學,形成核心資源庫與學生、家校教育網路庫。

發展現代學校教育教學網路管理功能,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校園模式。

二、 發展目標與理論支持

1、 對數字化學校的理解:

「數字化學校」是建立在「校園網」基礎上的,是將網路多媒體技術融入多門學科的日常教學;是讓計算機成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具,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校園資源配置更優化,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區域網、廣域網上的遠程教學和交互;讓協作學習存在於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創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數字化學校」將形成全方位數字化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同時形成制度化網路管理,對職能部門和人員的崗位職責,教師考核指標和評估、獎懲均實現數字化、信息化。

「數字化學校」可以充分發揮網站的展示功能、資源共享功能、師生個性發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功能。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骨幹教師個人主頁以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開發學校數學特色網站,通過與外界的交流,發展自身的技術力量。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同時為學生跨學科誇張節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提供幫助。

2、在現有基礎上尋求突破:

通過校園網及其軟硬體的進一步建設發展,師生的全面熟練的應用,最終形成集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師生活動、家校聯系等為一體的數字化教育環境,全面實現校園信息化。也就是在網路與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成長檔案、家長聯系互動、教學資源應用的核心資源庫,同時通過網路平台,從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著手,形成中心集成的網路應用模式。

3、目標理論依據:

區局的大力支持與基礎建設,學校的不斷完善與探索,教師的努力實踐與積累,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同時包括管理應用的護駕;對數字化學校建設有了著力點和發展點。同時,與現階段工作相結合,二次開發門戶網站與管理應用平台,資源庫的繼續規范化與合理化,內外網應用的相輔相成;師生的應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 具體實施計劃

1、 具體預期效果:

⑴、 校園網站日趨完善並形成互動效應和學習效應,各類學習性鏈接和資源開發應用不斷豐富, 形成網路學習新格局。

⑵、 管理網路信息化、科學化並具發展性效應;

⑶、 教學整合規模化,體現數字化成果效應;

⑷、 數字化學習行為方式有特色和區域效應。

2、 目標任務測評點:

管理工作

⑴、信息發布——後台管理,及時更新。

⑵、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電子政務》系統,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

⑶、教學管理——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各類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客觀、公正、全面的教學質量評估。

⑷、教務管理——能通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對學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檔案、專用教室和課表安排等進行網路管理,實現教務管理的網路化。

⑸、學習系統——教師無紙化備課、學生自主學習平台、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電子圖書館、校本課程建設、與二期課改和新基礎教育實驗的融合等。

⑹、公共信息服務——通過學校門戶注冊登錄後,經統一身份認證,提供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一卡通、後勤、家校聯系、視頻點播、信息檢索等服務。

⑺、信息化維護:結合學校維護報修制度,及時維護或聯系公司,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教學工作

⑴、教研活動與科研同步發展。

⑵、教學研究與學生發展同步發展。

⑶、組織教學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⑷、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使其積極參與信息技術等級考和各類競賽活動。

培訓工作

⑴、開展學生信息管理員培訓,提高學生管理能力。

⑵、組織教師信息輔導員培訓,擴大校園信息化管理維護隊伍。

⑶、教師信息化運用與課程、教科研整合培訓工作,促進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整體推進。

⑷、開展師生校園網應用培訓,豐富江小校園網,使其永遠煥發生命的活力。

發展性工作

⑴、更新網站,形成中心發展特點。

⑵、主題式讀書活動更具網路化,並形成學習型主題網站。

⑶、建成學生成長、家校互動、教學應用等資源庫。

⑷、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項目評審工作,促進教師的信息化應用和提高。

⑸、 師生在線的學習、運用與推廣,以提高和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

⑹、 新聞信息的發布工作,及時宣傳校園教育教學活動。

⑺、 結合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實際,不斷更新發展校園信息化的軟硬體。

7、 結果呈現:

⑴、 門戶網站的成功更新,開發網路拓展型課程並形成互動學習效果,建立學習型網站生成規模效應。

⑵、 各類教學環境達到數字化建設要求,並體現應用價值和效應。

⑶、 利用內外網建成江小核心網站資源庫和內網普及應用資源庫以達到不同對象對資源的分類、分許可權使用效果,同時實現規范管理與規范應用。

⑷、 教育教學優秀資源進行開發及應用。如:科研成果集、課例設計、學生教育集、課件、視頻等等。提升核心資源庫的教育價值。

⑸、 開發學生成長檔案庫,與家校聯系庫,加強學生的學習指導。

⑹、 管理網路化、辦公無紙化、培訓個性化。

⑺、 形成大網路環境下集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功能的數字化特色學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礎規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

一級
二 級
三 級

校 長 室
信息技術中心
班 主 任

辦公室室長

資料室管理員

圖書管理員

總務處
協同管理維護

制定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系統》、《辦公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教室電腦多媒體網路管理制度》、《電子備課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子閱覽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腦房電腦網路管理制度》、《現代學校設備管理制度》、《項目評審制度》、《列印製度》、《數碼照片檔案操作流程及規則》、《教師個人筆記本使用管理條例》、《計算機類設備管理》等發展性工作的許多系列的管理條例與制度、操作規則。同時結合不同的發展階段將及時地作相應的更新或調整,使得制度能隨著信息化應用的發展而發展。

學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舉措,從教學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從教師組室交流、論壇講座到教師多元化考評,從民主議事到新聞宣傳形成了數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 應用基礎普及提高:

設備使用率100%,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各類會議活動基本上都採用了網路多媒體技術和設備。

教師使用層次不斷提高:文字處理 → PowerPoint課件製作 → Flash動畫 → Authorware → 視音頻技術、網路技術、網頁製作、視頻會議等等;並在區的電腦比賽中獲得課件的等第獎。

學生使用機會不斷增加:信息技術課、電腦網頁組、電腦小報組、電腦平面設計組、校園網吧(每天中午)、校園廣播包括教室中的一些學生活動都有體現。學生自主管理應用水平也逐步提高,學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的學習意識並在各類活動中得以體現,如:電子小報、視頻小品、科技競賽、等級考核、拓展型學習等等。

Ⅱ 一個簡單的校園網設計誰幫我看看

雖然我不是專業設計,但你問的那麼誠懇,我給提一些建議:
因為你一共三棟樓,必須有一路由器聯接整個網路(以後如果你要聯外網的話,必須用到),再用三個交換機(每樓一個,方便管理)。把路由器安裝在網路中心機房,其它的三個交換機分別安裝在每棟樓的第二層(因為你的每層樓只有6個房間,可以把交換機安裝在第二層的牆壁上(看你的大樓的布線的時候是怎樣布的,怎樣豎起的連接在一起,就把交換機安裝在哪兒,以便和第一層和第三層的所有網路相連)。
上面是整體計劃。
因為你的第三棟有兩個機房,而且是連著的,用一個交換機(最好交換機孔數大約你的計算機數,以便擴展),把兩個機房劃分為兩個VLAN。每個辦公室用一個交換機連接(這個交換機的要求不用太高,連接每棟樓的交換機的配置要高一點,畢竟它連接一個比較大的網路)。
總體計算,一共需要一個路由器,四個比較好一點的交換機(每棟樓一個,機房一個),三個配置可以稍差一點的交換機(用於每個辦公室)。至於網路的拓撲結構,用星型結構就可以了,方便。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選擇你可以上中關村網站上好好了解一下,再去購買。
上面只不過是本人的一點建議,你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相信大家會有更好的設計計劃!

Ⅲ 需要一個無線校園網路規劃和設計的參考方案~~用Cisco Packet Tracer做的~~最好是IP有分配~~也可以用OPNET

無線校園網建設方案

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路平台,才能夠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路,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路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體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路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台,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網路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採用無線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路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並且對於創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路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l實現以地區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教育系統的無線網路連接;

l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覆蓋;

l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l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路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會自動漫遊,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幹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幹網路相連,形成以有線網路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路,訪問整個網路資源。

方案採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採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採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路。

室外覆蓋示意圖

Ⅳ 學校班級的電腦連接網路方法

你們學校是不是固定分配IP的?如果是的話,設置成以前的IP就行了

Ⅳ 多媒體網路教室設計方案

所謂IP地址就是給每個連接在Internet上的主機分配的一個32bit地址.一般可以表示為10.0.0.1」的形式. 特點就多了,比如它的唯一性等. 學校多媒體網路教室,接入的計算機數量應該少於255台,可採用主機+交換機的形式來組建區域網. 方案:主機雙網卡,一網卡接互聯網,一網卡接交換機,其它計算機通過交換機連接主機. 要想進行多媒體教學,還要在主機和客戶機上安裝軟體,使客戶機同步主機操作. ..

怎麼樣組建一個30台電腦左右的教室網路,共享文件和上網謝謝

如果你想將這三十台電腦組成一個網段,而且不涵蓋其他的電腦。就是說。本網段僅限這三十台電腦,那麼你需要一個網關,即路由器。然後2個至少16口的交換足夠。至於IP可以自動獲取或者手動指定。手動指定的話完全可以在任何時候通過IP進行訪問。自動獲取。建議統一計算機名稱,並通過計算機名進行共享訪問操作。另,問題中所謂的IP和網關是錯誤的。如果網關是192.168.1.1.那麼。IP即為192.168.1.2到192.168.1.254之間。可以隨意分配

Ⅶ 設計一個局域組網方案,提供網路結構設計、各層設備選擇及其理由

2.1方案綜述

校園主幹網通過多模光纖連接各子系統,各區域網採用快速乙太網,系統採用星形結構連接,還可擴充學校教職工住宅區.

具體方案如下:

(1) 網路具有傳遞語音、圖形、圖像等多媒體信息功能,具備性能優越的資源共享功能。

(2) 校園網中各終端間具有快速交換功能。

(3) 中心系統交換機採用虛擬網技術對網路用戶具有分類控制功能。

(4) 對網路資源的訪問提供完善的許可權控制。

(5) 網路具有防止及便於捕殺病毒功能,保證網路使用安全。

(6) 校園網與Internet網相連後具有「防火牆」過濾功能,以防止網路黑客入侵網路系統。

(7) 可以對接入Internet網的各網路用戶進行許可權控制。

2.2網路拓撲圖

2.3綜合布線系統方案

結構化布線設計應該滿足以下目標:

(1) 滿足大樓各項主要業務的需求,且兼顧未來長遠發展;

(2) 符合當前和長遠的信息傳輸要求;

(3) 布線系統設計遵從國際(ISO/IEC11801)標准和信息產業部、建設部標准;

(4) 布線系統應支持語音、數據等綜合信息的高質量傳輸,並適應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廠商的計算機及網路產品;

(5) 布線系統的信息的埠採用國際標準的RJ-45插座,以統一線路規格和設備介面,是任意信息點都能接插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如計算機、列印機、網路終端、電話機、傳真機等,一支持語音、數據、圖像等數據信息和多媒體信息的傳輸,布線系統符合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的要求,以便與國內國際其他網路互聯。

校園網為園區網,建築群子系統採用光纜連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帶寬,有充分的擴展餘地。垂直子系統則位於高層建築物的豎井內,可採用多模光纖或大對數雙絞線。管理子系統並入設備子系統,集中管理。

對於多幢樓宇,可採用多設備間的方法,分為中心設備間和樓棟設備間部分。中心設備間椒整個區域網的控制中心,內設有對外(Internet)對內通信的各種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視頻伺服器等),中心交換機通過光纜(地下直埋)與樓棟設備間的交換設備連接,以保證數據的高速傳輸。在樓棟設備間放置布線的配線架和網路設備,端接樓內來自各層的主幹線纜,並端連接網路中心的光纖。

樓內布線包括水平布線和主幹布線,水平系統採用超五類雙絞線,新的樓宇採用暗裝牆內的方式,舊的樓宇採用PVC線槽明裝的方式。

2.4網路硬體設備構選型

在本方案中,整個校園網採用層次化網路拓撲結構,核心層採用聯想LRS-6706G第三層交換機。這是一種功能強大的主幹交換機,使網路管理者能方便地監督和管理網路,同時,又能將主幹網帶寬提升到千兆速度。

LRS-6706G與工作組交換機聯想DES-6000之間採用生成樹(SpanningTree)冗餘連接,可以保證與骨幹交換機之間的備份連接。DES-6000與接入層交換機聯想DES-36241之間可採用鏈路匯聚技術,用以保證負載均衡及線路備份。通過鏈路匯聚技術可以在交換機之間連接最多4條線路,實現負載均衡線路冗餘。採用快速乙太網連接,可以達到800M帶寬,若採用千兆乙太網作多鏈路冗餘連接,最多可以實現8G帶寬,當兩個交換機之間的一條線路出現故障,傳輸的數據會快速自動切換到另外一條線路上進行傳輸,不影響網路系統的正常工作,無需人工干預。

DES-36241可以根據所需要埠的數量進行堆疊群,網路管理軟體通過一個IP地址就可以完成整個堆疊群的管理,可以實時監測交換機,並且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顯示以便於觀察,隨時監控網路運行狀況。

用聯想LR-2501A路由器實現廣域網的路由連接,同時採用聯想LF-2000防火牆,用以提供全面的訪問策略和安全防護能力。

2.5客戶機和伺服器

2.5.1客戶機

客戶機是一種網路終端,校園網中的客戶機大多是教師機、學生機及各級管理用的PC機。在本方案中建議使用品牌PC機,售後保修,使用年限較長。

選型標准如下( 簡述):

CPU
Intel P4
硬碟
4G

主板
Micro ATX
ADSL
華為SmartAX MT800

內存
256M
Moderm
花王系列Moderm卡

顯示器
TCL MF767 純屏電腦顯示器
網卡
10、100Mbit/s

2.5.2伺服器

伺服器是網路中的控制和數據的中心,是網路中的關鍵設備之一。一般伺服器是專用的,沒有主要的用戶,它是多客戶機共享的多用戶計算機。在大型校園網中一般選用企業級伺服器作為主伺服器。它可以連接客戶機120—500台之間的網路

1、網管工作站設計

網路管理是校園網必須考慮的關鍵技術,這里的網路管理主要指網路設備及其系統的管理,它包括配置、性能、安全、故障管理等,網路管理設計需要在配置每個網路設備時,都選擇具有網路管理代理的、駐留有網路管理協議的設備。

網路管理設計的另一方面,是配置一個網路管理中心,配置網路管理平台,在平台上運行管理每個網路設備的應用軟體。網管軟體應能夠支持對網路進行設備級和系統級的管理,並能支持通用瀏覽器進行網路設備的管理及配置。

2、WWW伺服器設計

WWW應用是Intranet的標志性應用,最核心的應用服務集中在WWW伺服器上完成。因而對於WWW伺服器的設計首要考慮的就是伺服器性能問題,另外考慮到將來在Intranet平台上做應用開發的可能,對於WWW伺服器同資料庫互聯的問題也應作為重點考慮。

因為WWW伺服器是被大量實時訪問的超文本伺服器,它要求在支持大量網路實時訪問、磁碟空間、I/O吞吐能力、快速處理能力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

3、DNS伺服器設計

建立Intranet,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是DNS(域名系統)。IP地址和機器名稱的統一管理由DNS(DomainNameSystem)來完成的。

4、FTP伺服器的設計

FTP是Internet中一種廣泛使用的服務,主要用來在兩台機器之間(甚至是一同系統)傳輸文件。FTP採用C/S模式,FTP客戶軟體必須與遠程FTP伺服器建立連接並登錄後才能進行文件傳輸。為了實現有效的FTP連接和登錄,用戶必須在FTP伺服器進行注冊,建立帳號,擁有合法的用戶名和口令。

5、E-mail伺服器設計

為了作到Intranet內部Mail系統同公共InternetMail系統的平滑對接,要求採用Internet公共標準的通用MAIL系統,在內部的MAIL系統同外部通信時需要一個Proxy應用作適當的轉接服務,進行相應的地址轉換工作。

6、Proxy伺服器的設計

代理伺服器是作為內部私有網路和INTERNET之間的一個網關。通過代理方式,首先可以大大降低網路使用費,另外代理可以保護區域網的安全,起到防火牆的作用。

2.5.3操作系統

伺服器採用Windows server2003企業版作為網路操作系統。工作站客戶端採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

具體的安裝方法與日常裝機時相同。

2.6網路配置和管理

2.6.1綜合配置和管理

校園主幹網採用一台千兆多層交換機作為中心交換機,配置多台二層交換機作為二級交換機;在網路中心配置多台工作站,一台網管工作站,一台作為連入INTERNET/CERNET的路由器,同時在路由器上配置相應的撥號訪問模塊供撥號用戶訪問校園網;二級交換機通過千兆光纖上連到主幹交換機上,構成星形的拓撲結構,使得主幹網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下屬站點採用10/100M接入方式,可以實現100M到桌面.網路中心的設備配置各高校可根據方案的「需求分析」部分,本著實用、高效的原則進行選型、配置(含二級接點和其他接點交換設備的選擇)。

所有系統內的用戶,IP地址規劃由網路中心統一規劃;對於上公網的用戶,需要進行IP地址轉換(NAT),即將內部私有地址轉換為公有IP地址。這樣的好處是既節省了有限的公有IP地址資源,又對外屏蔽了內部的網路,有利於網路的安全管理。

2.6.2網路核心層設計

作為網路核心,起到網間互聯作用的路由器技術卻沒有質的突破。傳統的路由器基於軟體,協議復雜,與區域網速度相比,其數據傳輸的效率較低。隨著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發展肯B/S(瀏覽器)計算模式的廣泛應用,跨地域、跨網路的業務急劇增長,業界和用戶深感傳統的路由器在網路中的瓶頸效應,第三層交換技術應運而生。第三層交換技術也稱為IP交換技術,高速路由技術等。

在本解決方案中,整個校園網路採用層次化網路拓撲結構,在網路中心的核心層配置聯想LRS-6706G第三層交換機。通過LRS-6706G第三層交換機完成高帶寬、大容量網路層路由交換功能交換,是一種功能強大的企業網主幹交換機,使網路管理者能方便地監督和管理網路,同時,又能將主幹網帶寬提升到千兆速度。LRS-6706G配置靈活、實用。可選的擴展模塊包括一個6埠的千兆模塊,一個16埠的10/100Base-TX擴展模塊。

LRS-6706G同時提供了增強的網路傳輸能力,例如:IP路由、服務質量(QoS)、分級傳送和IP組播。網路管理員能夠隨時通過任意一個埠配置以上功能,以消除傳統路由器的瓶頸,設置優先順序給不同類型的網路傳輸及保證某些應用的流量帶寬,如視頻傳輸。

LRS-6706G提供了廣泛的管理選擇,使用Netscape或IE瀏覽器,可以很容易地通過Web方式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監控。其中包括配置IP路由、IP組播、靜態VLAN、生成樹、設置陷阱和警報,察看RMON狀態和登錄事件。也可以通過VT100模擬終端以文本界面方式設置交換機。

2.6.3網路分布層設計

在校園園區內樓宇間連接時,主要樓宇可放置聯想機箱式言主幹交換機DES-6000作為分布層交換機,與主幹第三層交換機LRS-6706採用千兆以太鏈路冗餘方式連接,用以保證主幹鏈路的冗餘不連接。DES-6000採用級不連方式,通過千兆們埠與該樓宇的聯想可堆疊交換機DES-3624L連接。使得分布層交換機和接入層交換機之間均在全雙工模式下以1G的帶寬不連接,保證分支主幹無帶寬阻塞瓶頸。

2.6.4網路接入層設計

校園網廣域網的設計主要考慮如何實現和INTERNET、CERNET的互聯。校園網的撥號網路,主要目的是解決校內和校外零散用戶以及出差在外的臨時用戶的接入服務。訪問網中的技術關鍵是撥號訪問伺服器的選擇和對撥號上網用戶的安全控制。要求路由器有簡單的防火牆功能,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即以後撥號用戶的擴展,其它公網的接入等。根據實際需要,能夠不斷增加撥號用戶的數量

在本方案設計中,採用聯想DES-3624系列可網管、可堆疊千兆乙太網交換機作為網路的接入級交換機,即放置於每幢樓的樓層內,可用以直接接入到辦公室或住宅內部。DES-3624系列是可網管、可堆疊的高性能交換機,包括:DES-3624I交換機和DES-3624交換機。DES-3624I提供了20個固定10/100Mbit/s埠和3個插槽,分別可插3口的堆疊模塊、單口或雙口的千兆模塊以及2口10/100Mbit/s(已內置)、100Base-FX模塊;DES-3624提供了22個固定10/100Mbit/s埠和2個插槽,分別可插單口堆疊模塊(已內置)和2口10/100Mbit/s、100Base-FX模塊。

DES-3624系列交換機堆疊後,可使用於高埠密度的部門級大中型網路;提供千兆乙太網模塊可適用於上連高速率主幹網路,用以有效地緩解網路骨乾的瓶頸。

採用1台DES-3624與3台DES-3624組成一個堆疊,可提供最多94個10/100BASE-TX埠和2個千兆乙太網埠。由於該技術採用背板堆疊,堆疊時不需佔用網路埠,而且堆疊後仍可以達到線速交換。

在設計接入Internet時,本方案推薦採用區域網專線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備聯想接入路由器LR-2501A租用電信部門的專線並向CERNET管理部門申請IP地址及注冊域名。聯想接入路由器LR-2501A可以通過DDN專線(最高可達2.048M帶寬)、FrameRelay、X.25、ISDN撥號等方式與Internet相連,還可以按照需要靈活配置多種廣域網埠模塊,提供寬頻、具有QOS保證的遠程多媒體服務。為了保證園區網路的安全,方案中在聯想接入路由器LR-2501A後,設置一台聯想LF-2000硬體防火牆,該防火牆可及時追蹤Internet的黑客攻擊行為和方法,實現了抗攻擊和反攻擊的安全策略,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在網路中亦可實現實時郵件病毒檢測、實時檢測是否有入侵行為、進行快速的流量過濾、訪問控制和加密,防止外部非法用戶的侵入以及內部用戶對外部網路的不安全訪問等。

另外,某些教師或學生如果要在園區外訪問校園內部網查找資料,這些遠程訪問用戶需要撥號訪問校園內部網,這就需要校園網提供遠程訪問服務。通過配備訪問伺服器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使用聯想DI-520和DI540訪問伺服器,安裝在本地區域網中,通過1至4個數據機(或ISDNTA)和1至4根電話線,為們於任何地方遠程訪問人員提供撥號訪問本地區域網的服務。遠程用戶只要在當地擁有1個數據機和1根電話線,通過 撥接DI-540上所連接的電話號碼,就可以使其計算機登陸,訪問校園網上的資源。

2.7校園網內部信息資源建設

內部信息資源建設包括校園辦公管理系統、多媒體電子圖書閱覽室、網路多媒體課件製作系統等。外部信息資源包括學校主頁、遠程教學、Internet信息管理等。

1、校園辦公管理系統

校園辦公管理系統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塊:校長查詢、學生管理、教工管理、課程管理、工資管理、財產管理、人事檔案管理、文件管理等。

2、多媒體網路教室

多媒體網路教室有以下幾個功能模塊:教學功能、管理功能、輔助功能等。

3、外部信息資源建設

外部信息資源建設應包括以下功能模塊:Internet功能、遠程訪問功能、電子函件功能學校主頁、討論和交流功能、住處發布功能。

{1}Internet功能及遠程訪問功能 在信息時代宣傳學校、發布學校的信息,對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同時共享教育資源非常有意義。只要學校還沒有條件通過專線上Internet,可安裝Modem讓用戶遠程撥號入網。

(2)電子函件功能 校園網信息平台應用功能強大的郵件系統,可以為每個使用者建立自己的信箱,安全保密以極大地方便了通信。許多事務處理均可以通過郵件提醒,高效便利。

(3)建立學校主頁碼 在校園網中建立學校的主頁,可以以靈活生動的方式綜合介紹學校。這是展示學校風採的最佳手段。

(4)討論和漿功能 校園網信息平台具有討論的功能,可以允許所有人就一個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面這種討論的好處在於它可以保留討論的過程,並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教學研討、經驗交流等均是以討論的形式出現。

(5)信息發布功能 學校有許多信息需要向老師、學生或社會公布,如學校的規章制度、招生信息、教學信息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只許看不能改,校園網信息平台的安全體系保證這一點。

2.8網路安全

2.8.1網路安全性設計

網路的安全性是評價校園網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於校園網這樣的大型園區網,網路的安全問題就越發重要。

1、 本地主機系統的安全考慮

計算機病毒是伴隨著計算機而產生的,它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在網路環境中,計算機病毒更易於傳播,其對系統的危害也是明顯的,在校園網工程中建議採用網路與單機相結合的方式來避免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2、 內部網安全控制

通過VLAN的劃分,利用中心交換機上高性能路由模塊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控制內部各VLAN間的訪問。

3、 外聯網的安全控制

網路的安全問題主要是由網路的開放性、無邊界性、自由性造成的,所以考慮信息網路的安全首先應該考慮把被保護的網路由開放的、無邊界的網路環境中獨立出來,成為可管理、可控制的安全的內部網路。也只有做到這一點,實現信息網路的安全才有可能,而最基本的分隔手段就是防火牆。利用防火牆,可以實現內部網與外部網路(如網際網路)之間或是內部網不同網路安全域的隔離與訪問控制,保證網路系統及網路服務的可用性。

4、 撥號訪問的安全設計

對於從外部撥號訪問中心內部區域網的用戶,由於使用公用電話網進行數據傳輸所帶來的風險,必須嚴格控制其安全性。

主要措施如下:*通過在撥號訪問伺服器後設置防火牆來實現網路的安全性,以嚴格限制撥號上網用戶所訪問的系統信息和資源。

*使用專用身份驗證伺服器,以加強對撥號用戶的身份認證。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採用加密技術,防止數據被非法竊取。

5、數據的安全: ]

網路系統應能通過身份驗證實現信息的鑒別,通過存取控制達到對信息的控制,通過數字簽名或數據壓縮等演算法保證數據在傳送過程中保持完整、保證信息的機密。在實現時重點考慮信息系統整體的安全控制策略和重要設備的安全控制。

2.8.2網路防火牆

防火牆界於網路出口,將網路分成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並認為內部網路是安全的和可信賴的,而外部網路則是不太安全和不太可信的。防火牆檢查和檢測所有進出內部網路的信息流,防止未經授權的通信進出被保護的內部網路。

防火牆除了具有包過濾功能外,通常還可以對應用層數據進行安全控制和信息過濾,對主機地址轉換(SAT)和地址隱藏(NAT),具有認證、日誌、計費等功能。防火牆的實現技術非常復雜,由於所有進出內部網路的信息都需要通過防火牆的處理,因此對其可靠性和處理效益都有很高的要求。

此設計方案選用天網防火牆,它量款國產軟體。具有嚴密的襯里監測、靈活的安全規則及詳細的訪問記錄。可從www.sky.net.cn下載安裝。

2.8.3防毒軟體

面對計算機病毒的威脅,人們都希望能做好預防工作,而不是面對事後被病毒感染破壞的殺毒和數據恢復工作。預防計算機病毒最好的方法是安裝一套防毒軟體。防毒軟體對於保持系統安全很重要。目前國內主流的反病毒軟體有KV3000、Kill、瑞星、諾頓等多種品牌,它們各有所長,而且都有自己的特殊技術作為後盾。本方案選用「瑞星殺毒軟體」。它是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針對流行於國內外危害較大的計算機病毒和有害程序,自主研製的反病毒安全工具。可以到瑞星公司的主頁(http://www.rising.com.cn)上去獲取試用版本。

2.8.4安全建議

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例如:對一些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不要打開,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網站、不要執行從 Internet 下載後未經殺毒處理的軟體等,這些必要的習慣會使您的計算機更安全。

2.關閉或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默認情況下,許多操作系統會安裝一些輔助服務,如 FTP 客戶端、Telnet 和 Web 伺服器。這些服務為攻擊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對用戶沒有太大用處,如果刪除它們,就能大大減少被攻擊的可能性。

3.經常升級安全補丁。據統計,有80%的網路病毒是通過系統安全漏洞進行傳播的,象蠕蟲王、沖擊波、震盪波等,所以我們應該定期到微軟網站去下載最新的安全補丁,以防範未然。

4.使用復雜的密碼。有許多網路病毒就是通過猜測簡單密碼的方式攻擊系統的,因此使用復雜的密碼,將會大大提高計算機的安全系數。

5.迅速隔離受感染的計算機。當您的計算機發現病毒或異常時應立刻斷網,以防止計算機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為傳播源,再次感染其它計算機。

6.了解一些病毒知識。這樣就可以及時發現新病毒並採取相應措施,在關鍵時刻使自己的計算機免受病毒破壞。定期看一看注冊表的自啟動項是否有可疑鍵值和內存中是否有可疑程序。

7.最好安裝專業的殺毒軟體進行全面監控。用戶還應該安裝個人防火牆軟體進行防黑將安全級別設為中、高,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網路上的黑客攻擊。

Ⅷ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給你推薦個網站 上面有網路工程計劃策略什麼的 對你可能有幫助我也經常上那個網站

www.zhulong.com

Ⅸ 我想把班級里網路轉成無線網路,班裡的網路是區域網,除了買一個無線路由器其他改怎麼做呢

如果班級的區域網已經能正常上網,那麼直接從現有網路中接出一根網線接無線設備就可以了.看你選擇的是什麼型號的設備?
如果選擇TP-LINK的TL-WR700N,就可以直接接入網路,最多設置一個無線的密碼,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如果使用常規的無線路由器,設置就多幾個步驟:
1、關閉DHCP伺服器
2、檢查LAN口地址與你班級原有網路的網關地址有沒有沖突.
如果沒有沖突則直接保存重啟路由,
如果有沖突則把LAN口地址修改,保證跟前端網關不沖突即可。
做好設置,再注意連線。以上設置,前面區域網接過來的線,需要接在路由的LAN口上,「不能」接在WAN口。

無線加密:
進入路由界面-無線設置-無線安全設置: 推薦加密類型WPA-PSK/WPA2-PSK 加密演算法AES,其它默認,設置一個8位以上的PSK密碼即可.

閱讀全文

與為班級電腦連接設計一個網路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在網路創業如何突破瓶頸 瀏覽:795
電信網路慢重新設置 瀏覽:778
湖南益陽網路公司有哪些 瀏覽:496
ubuntu共享網路怎麼設置 瀏覽:816
貓咪網路閃爍怎麼解決 瀏覽:463
夢龍和品茗網路計劃哪個好 瀏覽:977
玩網路游戲需要什麼費用 瀏覽:221
電視怎麼判斷可以連接網路 瀏覽:675
wifi網路為什麼突然變差 瀏覽:894
網路電視用無線好還是有線好 瀏覽:51
蘋果114g網路最近很卡 瀏覽:374
德語網路培訓哪個好 瀏覽:991
五個插口網路攝像頭如何上下連接 瀏覽:827
台式電腦怎麼連接聯通移動網路 瀏覽:247
網路獲客哪裡有 瀏覽:870
移動手機重啟網路 瀏覽:912
家裝wifi網路卡頓 瀏覽:383
網路問卷調研流程費用是多少 瀏覽:89
z111火車網路密碼 瀏覽:686
上岸成功是什麼意思網路語 瀏覽:76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