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如何做(內外網)雙網隔離。
需要隔離卡--2塊硬碟(內外網)---2套網路。
使用1個主機來實現內外網的切換。
很難打上那麼多字。我建議你去當地的電子街找專業做隔離的公司,會給你提供完整的方案。
⑵ 防火牆和交換機如何實現內外網隔離
防火牆和交換機還是比較常用的,於是我研究了一下 ,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隨著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成熟和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開始組建網路來實現辦公自動化和共享網際網路的信息。但是, 安全問題也突現出來,iMaxNetworks(記憶網路公司)根據電子政務網路的特點提出了以交換機、防火牆和交換機相結合實現內外網隔離的解決方案。 方案一:交換機實現內外網的物理隔離 網路系統由內部區域網和外部網際網路兩個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部分組成,均採用星形拓撲結構和100M交換式快速乙太網技術。內部網與外部網之間不存在物理上的連接,使來自Internet的入侵者無法通過計算機從外部網進入內部網,從而最有效地保障了內部網重要數據的安全,內部區域網和外部網際網路實現物理隔離。 imaxnetworks終端提供了經濟安全的內外網物理隔離功能,它通過物理開關進行內外網的切換,在物理上信息終端只與其中一個網路連通,所以黑客即使侵入其中一個網路也無法越過物理屏障侵入另一個網路。建立內外網隔離方案需要在內網和外網各安裝至少一台終端伺服器。 方案二:防火牆和交換機結合,實現內外網隔離 VLAN隔離內外網:電子政務網路中存在多種業務,要實現多網的統一互聯,同時又要保證各個網路的安全,除了在應用層上通過加密、簽名等手段避免數據泄漏和篡改外,在區域網的交換機上採用VLAN技術進行,將不同業務網的設備放置在不同的VLAN中進行物理隔離,徹底避免各網之間的不必要的任意相互訪問。在實現VLAN的技術中,以基於乙太網交換機埠的VLAN(IEEE 802.1Q)最為成熟和安全,防火牆訪問控制保證。 網路核心安全:為了網路構建簡單,避免採用太多的設備使管理復雜化,從而降低網路的安全性,可以放置一個高速防火牆,通過這個這個防火牆和交換機,對所有出入中心的數據包進行安全控制及過濾,保證訪問核心的安全。另外,為保證業務主機及數據的安全,不允許辦公網及業務網間的無控制互訪,應在進行VLAN劃分的三層交換機內設置ACL。數據加密傳輸:對於通過公網(寬頻城域網)進行傳輸的數據及互聯,數據加密是必須的,在對關鍵業務做加密時,可以考慮採用更強的加密演算法。 設置DMZ區進行外部訪問:通常對於外部網路的接入,必須採取的安全策略是拒絕所有接受特殊的原則。即對所有的外部接入,預設認為都是不安全的,需要完全拒絕,只有一些特別的經過認證和允許的才能進入網路內部。
⑶ 如何用一台電腦實現網路隔離和安全管控
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很多企業是不允許員工上外網的,一旦有需求上網查找資料,必須要在指定的網域通過專門的電腦進行查詢和下載。這樣表面看是保障了內部網路的安全性,防止內部信息泄漏到外網,但從實際操作過程來看,管理復雜,效率低,資源不能合理利用,給員工工作帶來很多不便。
還有一些單位,為了保障內部信息的安全,採用虛擬化的方式,將所有文件存儲在遠端伺服器上,也就是傳說中的「雲端」,本地不保存文件,投入了巨資建設這套虛擬化系統,但往往由於網路帶寬資源和後續維護不到位,導致更多的麻煩出現。
研發部門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的主體部門,一直是企業內部信息保護的重點,所以還有一些單位直接將他們的所有文件都做加密處理,這樣來控制企業的內部信息安全,這確實也是信息保護最強有力的手段。
由於內容性質不同,有些企業希望降低管理難度,節約保護成本,將內外網有效的隔離開來,採取許進不許出的原則進行控制就可以,既不影響效率,又能保證安全。但如果網路隔離後,要配置多台電腦,成本又增加了,所以市場在呼喚更有效的隔離方案來解決信息安全的問題!
億賽通憑借自己十餘市場發展經驗,運用成熟的沙箱技術和加解密技術,在充分保持兼容性強的前提下,為研發企業、金融單位、軍工單位、政府行業等有多種網路辦公環境需求的單位提供了一套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該系統能夠有效創建並隔離多個安全域環境,保障各安全域環境中應用與原始系統一致,另一方面各個安全域環境中的數據安全隔離,全磁碟加密存儲,從而達到安全防護的目的,主要特點如下:
1. 環境隔離及加密存儲
各安全域環境可實現單向或雙向隔離,保障不同環境間數據存儲與使用安全,實現物理隔離效果。安全域環境所產生的所有數據均被重定向保存至虛擬加密磁碟中,確保隔離數據在硬碟上的存儲安全,防止非法用戶竊取磁碟泄密。
2. 安全身份認證
支持多種身份認證方式,包括:用戶名與口令認證、硬體USB雙因子認證和AD單點登錄認證等,並支持與CA證書統一集成認證。
3. 網路加密與隔離
各安全域環境內網路通訊均完整加密與隔離,同一安全域環境內可組建加密安全隔離網路,各安全域環境間可實現相互隔離,並可實現對核心應用系統的訪問隔離,保障應用系統的安全認證和訪問安全。
4. 埠及外設管控
可對計算機埠及外設進行啟用或禁用控制,包含USB存儲設備、手機同步、物理列印、光碟機、串口、並口、紅外、藍牙等。
5. 域內安全共享與傳輸
同一安全域環境內,用戶間可進行安全即時通訊和文件安全共享傳輸,在確保安全域隔離傳輸安全的同時提高內部協同效率。
6. 離線安全外帶
針對出差辦公或網路中斷等特殊場景,系統支持設置離線策略與時限;在正常策略許可權下,用戶可離線正常使用安全域及隔離數據,但禁止非授權導出及網路外發,系統將詳細記錄操作日誌及審計。
7. 數據安全外發
安全域內重要文檔需要外發時,需提交明文外發或密文外發申請,在審核通過後才可將文檔輸出至安全域外;當密文外發時,外發文檔將以加密的方式提交給外部使用,防止重要文檔被非法擴散及泄密。密文外發可設置文檔打開認證方式、使用許可權、閱讀次數以及閱讀時限等控制。
8. 數據集中管控與雲存儲
安全域中所有隔離數據可集中存儲至伺服器中,實現「數據大集中、終端不留痕」的高保密要求。
億賽通虛擬安全隔離管控系統,真正的應用環境隔離防護,讓之前雜亂無章的工作環境變得安全可控;該產品應用影響小、與現有環境集成快、而且安全域環境之間可一鍵快速切換, 真正做到安全與效率並存。
⑷ 如何隔離一台電腦網路
隔離電腦網路一般可以通過防火牆來隔離,通過防火牆的設置可以屏蔽一個網路的連接,也可以屏蔽你連接一個網路。
⑸ 網路隔離屬於什麼防護技術
網路隔離屬於網路安全防護技術。
面對新型網路攻擊手段的出現和高安全度網路對安全的特殊需求,全新安全防護防範理念的網路安全技術――「網路隔離技術」應運而生。
網路隔離技術的目標是確保隔離有害的攻擊,在可信網路之外和保證可信網路內部信息不外泄的前提下,完成網間數據的安全交換。網路隔離技術是在原有安全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原有安全技術的不足,突出了自己的優勢。
內容發展
所謂網路隔離技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計算機或網路在斷開連接的基礎上,實現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也就是說,通過網路隔離技術既可以使兩個網路實現物理上的隔離,又能在安全的網路環境下進行數據交換。
網路隔離技術的主要目標是將有害的網路安全威脅隔離開,以保障數據信息在可信網路內在進行安全交互。目前,一般的網路隔離技術都是以訪問控制思想為策略,物理隔離為基礎,並定義相關約束和規則來保障網路的安全強度。
⑹ 涉密計算機與互聯網連接的有關規定
摘要 1)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必須與互聯網實行物理隔離,嚴禁用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計算機上互聯網,違者嚴肅查處。
⑺ 同一台電腦連接的兩個網路如何隔離
買一台可管理的交換機劃分兩個VLAN ,一個跑內網一個跑外網。就可以了!
⑻ 區域網中有4台計算機要相互隔離,怎樣實現
這需要高端交換機來實現,配置私有VLAN,裡面有個隔離VLAN,可以在同一個交換機下,隔離廣播和單播,完全無視對方。
⑼ 什麼是網路的物理隔離
所謂「物理隔離」是指內部網不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公共網。
物理隔離的目的是保護路由器、工作站、網路伺服器等硬體實體和通信鏈路免受自然災害、人為破壞和搭線竊聽攻擊。
只有使內部網和公共網物理隔離,才能真正保證內部信息網路不受來自互聯網的黑客攻擊。此外,物理隔離也為內部網劃定了明確的安全邊界,使得網路的可控性增強,便於內部管理。
網路隔離技術目前有如下兩種技術:
1、單主板安全隔離計算機: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將內外網路轉換功能做入BIOS中,並將插槽也分為內網和外網,使用更方便,也更安全,價格界乎於雙主機和隔離卡之間。
2、隔離卡技術:其核心技術是雙硬碟技術,啟動外網時關閉內網硬碟,啟動內網時關閉外網硬碟,使兩個網路和硬碟物理隔離,它不僅用於兩個網路物理隔離的情況,也可用於個人資料要保密又要上互聯網的個人計算機的情況。其優點是價格低,但使用稍麻煩,因為轉換內外網要關機和重新開機。
⑽ 怎麼實現內網外網隔離啊
5月5日 23:04 保密要求比較高的場所可以使用物理隔離卡,有現成的產品賣
有如下品牌
· 易思克
· 偉思
· XWELL
· 宙斯盾
· HARD LINK
· 中孚
· 聯想
· 圖文
· 威訊
關於物理隔離
如今,我們已越來越發覺,我們必須聯結網路,無論是Internet、www、電子郵件等等,"聯結"令我們受益匪淺,當你已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你將很難再離開網路,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正受到日益嚴重的來自網路的安全威脅,諸如網路的數據竊賊、黑客的侵襲、病毒發布者,甚至系統內部的泄密者。
盡管我們正在廣泛地使各種復雜的軟體技術,如防火牆、代理伺服器、侵襲探測器、通道控制機制,但是由於這些技術都是基於軟體的保護,是一種邏輯機制,這對於邏輯實體(即黑客或內部用戶)而言是可能被操縱的,即由於這些技術的極端復雜性與有限性,這些在線分析技術無法提供某些組織(如軍隊、軍工、政府、金融、研究院、電信以及企業)提出的高度數據安全要求。
基於安全官員的立場"如果不存在與網路的物理聯接,網路安全威脅便受到了真正的限制",以及我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中第六條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國際互聯網或其它公共信息網路相聯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基於上述政策與規定,我們開發出了這一全新的網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物理隔離技術,以及實現這一技術功能的產品--偉思信安網路安全隔離卡。
技術原理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功能即是以物理方式將一台PC虛擬為兩個電腦,實現工作站的雙重狀態,既可在安全狀態,又可在公共狀態,兩個狀態是完全隔離的,從而使一部工作站可在完全安全狀態下聯結內、外網。 網路安全隔離卡實際是被設置在PC中最低的物理層上,通過卡上一邊的IDE匯流排聯結主板,另一邊聯結IDE硬碟,內、外網的聯接均須通過網路安全隔離卡,PC機硬碟被物理分隔成為兩個區域,在IDE匯流排物理層上,在固件中控制磁碟通道,在任何時候,數據只能通往一個分區。
圖1
在安全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安全區與內部網聯結,而此時外部網(如Internet)聯接是斷開的,且硬碟的公共區的通道是封閉的。
在公共狀態時,主機只能使用硬碟的公共區,可以與外部網聯結,而此時與內部網是斷開的,且硬碟安全區也是被封閉的。
轉換便捷
當兩種狀態轉換時,是通過滑鼠點擊操作系統上的切換鍵,即進入一個熱啟動過程,切換時,系統通過硬體重啟信號重新啟動,這樣,PC的內存所有數據被消除,兩個狀態分別是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並獨立導入,兩個硬碟分區不會同時激活。
數據交換
為了安全的保證,兩個分區不能直接交換數據,但是用戶可以通過我們的一個獨特的設計,來安全方便地實現數據交換,即在兩個分區以外,網路安全隔離在硬碟上另外設置了一個功能區,功能區在PC處於不同的狀態下轉換,即在兩個狀態下,功能區均表現為硬碟的D盤,各個分區可以通過功能區作為一個過渡區來交換數據。當然根據用戶需要,也可創建單向的安全通道,即數據只能從公共區向安全區轉移,但不能逆向轉移,從而保證安全區的數據安全。
安全區控制
基於安全威脅來自內外兩方面的關系,即除了外來的黑客攻擊、病毒發布以外,系統內部有意或無意的泄密,也是必須防止的威脅。因此,網路安全隔離卡可以對安全區作只讀控制,即可禁止內部使用者以軟碟機、光碟機復制數據或纂改安全區的數據。
技術的廣泛應用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控制主IDE匯流排,在PC機硬體最底層的基礎上,因此廣泛支持幾乎所有奔騰以及奔騰兼容晶元。
由於網路安全隔離卡是完全獨立於操作系統的,因此也支持幾乎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統。 網路安全隔離卡對網路技術和協議完全透明,因此,對目前主要協議廣泛支持,如乙太網、快速乙太網、令牌環行網、光纖、ATM、ISDN、ADSL。
安裝與使用
網路安全隔離卡的安裝並不復雜,一般情況,並不需要改變用戶原有的網路結構,安裝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相當安裝普通網卡的水平。 安裝網路安全隔離卡,一般情況下,不必因為擔心丟失數據,而去復制硬碟上數據。 用戶的使用也只須接受簡單的培訓,不存在日後的維護問題。
適用范圍與政府論證
基於國家有關保密的規定,偉思的網路安全物理隔離技術,正完全符合這一點。因此,本技術適用於幾乎所有既要求十分嚴格的數據安全,同時又期望接入互聯網的各類機構,諸如政府機關、軍事機構、金融、電信、科研院校及大型企業等等。 偉思的"網路安全隔離卡"與"網路安全隔離集線器"已通過國家公安部和國家信息安全評測認證中心等國家權威機構的認證,並已具備了相關的產品證書。
如需要了解更多資料,歡迎到<技術支持>欄目的下載區下載本產品的詳細資料或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