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不能脫離網路存在
脫離了網路,它仍然是計算機,但不再是計算機網路的組成部分,直到它再次連入網路。
2. 電腦技術以後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很不錯的啊
1、電腦行業需求量大,工作很好找,而且工作環境也不錯。
2、電腦行業的工作與社會接觸都比較緊密,緊跟潮流,所以見識和思想都會比較開放,
也有利於以後自己發展。
3、學習電腦入手比較快,學習難度不是很大。
4、現在有些學校有一些技能加學歷的政策 ,不過主要看你自己的選擇,
上大學雖說聽起來好,但是很多大學生都是畢業即失業的,還不如趁早學習門技術,
畢業就可以工作,選對了好的行業,以後的發展空也會很大的。可以去學習計算機網路,現
在學網路就是不錯的選擇
3. 計算機網路
應用層(數據):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
表示層(數據):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如加密解密
會話層(數據):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傳輸層(段):實現網路不同主機上用戶進程之間的數據通信,可靠
與不可靠的傳輸,傳輸層的錯誤檢測,流量控制等
網路層(包):提供邏輯地址(IP)、選路,數據從源端到目的端的
傳輸
數據鏈路層(幀):將上層數據封裝成幀,用MAC地址訪問媒介,錯誤檢測與修正
物理層(比特流):設備之間比特流的傳輸,物理介面,電氣特性等
IP 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 A、B、C、D、E 五類,其中 A、B、C 是基本類,D、E 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為特殊地址。
A 類地址:以 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0~127 。
B 類地址:以 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128~191 。
C 類地址:以 1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192~223。
D 類地址:以 1110 開頭,第一個位元組范圍:224~239 。
E 類地址:以 1111 開頭,保留地址。
物理地址(MAC 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使用的地址。
IP 地址是網路層和以上各層使用的地址,是一種邏輯地址。
其中 ARP 協議用於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對應。
網路層的 ARP 協議完成了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
主要特點如下:
FTP :定義了文件傳輸協議
Telnet :它是一種用於遠程登陸
SMTP :定義了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POP3 :它是和 SMTP 對應,POP3 用於接收郵件
HTTP :從 Web 伺服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防止了伺服器端的一直等待而浪費資源
伺服器端准備為每個請求創建一個鏈接,並向其發送確認報文,然後等待客戶端進行確認後創建。如果此時客戶端一直不確認,會造成 SYN 攻擊,即SYN 攻擊,英文為 SYN Flood ,是一種典型的 DoS/DDoS 攻擊。
TCP 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運輸層通信協議。TCP 是全雙工模式,這就意味著: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對方的 FIN 報文,並發送出了 ACK 報文,就等 2MSL後即可回到 CLOSED 可用狀態了。如果 FIN_WAIT_1 狀態下,收到了對方同時帶 FIN 標志和 ACK 標志的報文時,可以直接進入到 TIME_WAIT 狀態,而無須經過 FIN_WAIT_2 狀態。
如果不等,釋放的埠可能會重連剛斷開的伺服器埠,這樣依然存活在網路里的老的 TCP 報文可能與新 TCP 連接報文沖突,造成數據沖突,為避免此種情況,需要耐心等待網路老的 TCP 連接的活躍報文全部死翹翹,2MSL 時間可以滿足這個需求(盡管非常保守)!
建立連接後,兩台主機就可以相互傳輸數據了。如下圖所示:
因為各種原因,TCP 數據包可能存在丟失的情況,TCP 會進行數據重傳。如下圖所示:
TCP 協議操作是圍繞滑動窗口 + 確認機制來進行的。
滑動窗口協議,是傳輸層進行流控的一種措施,接收方通過通告發送方自己的窗口大小,從而控制發送方的發送速度,從而達到防止發送方發送速度過快而導致自己被淹沒的目的。
TCP 的滑動窗口解決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問題,允許接受方對傳輸進行限制,直到它擁有足夠的緩沖空間來容納更多的數據。
計算機網路中的帶寬、交換結點中的緩存及處理機等都是網路的資源。在某段時間,若對網路中某一資源的需求超過了該資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網路的性能就會變壞,這種情況就叫做擁塞。
通過擁塞控制來解決。擁堵控制,就是防止過多的數據注入網路中,這樣可以使網路中的路由器或鏈路不致過載。注意,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不同,前者是一個 全局性 的過程,而後者指 點對點 通信量的控制。
擁塞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1)慢開始
不要一開始就發送大量的數據,先探測一下網路的擁塞程度,也就是說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擁塞窗口的大小。
2)擁塞避免
擁塞避免演算法,讓擁塞窗口緩慢增長,即每經過一個往返時間 RTT 就把發送方的擁塞窗口 cwnd 加 1 ,而不是加倍,這樣擁塞窗口按線性規律緩慢增長。
3)快重傳
快重傳,要求接收方在收到一個 失序的報文段 後就立即發出 重復確認 (為的是使發送方及早知道有報文段沒有到達對方),而不要等到自己發送數據時捎帶確認。
快重傳演算法規定,發送方只要一連收到三個重復確認,就應當立即重傳對方尚未收到的報文段,而不必繼續等待設置的重傳計時器時間到期。
4)快恢復
快重傳配合使用的還有快恢復演算法,當發送方連續收到三個重復確認時,就執行「乘法減小」演算法,把 ssthresh 門限減半。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與 TCP 相對應的協議。它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它不與對方建立連接,而是直接就把數據包發送過去。
主要特點如下:
DNS :用於域名解析服務
SNMP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TCP 只支持點對點通信;UDP 支持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通信模式。
TCP 有擁塞控制機制;UDP 沒有擁塞控制,適合媒體通信,對實時應用很有用,如 直播,實時視頻會議等
既使用 TCP 又使用 UDP 。
HTTP 協議,是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的縮寫,是用於從萬維網伺服器傳輸超文本到本地瀏覽器的傳送協議。
主要特點如下:
請求報文包含三部分:
a、請求行:包含請求方法、URI、HTTP版本信息
b、請求首部欄位
c、請求內容實體
響應報文包含三部分:
a、狀態行:包含HTTP版本、狀態碼、狀態碼的原因短語
b、響應首部欄位
c、響應內容實體
GET: 對伺服器資源的簡單請求。
POST: 用於發送包含用戶提交數據的請求。
HEAD:類似於 GET 請求,不過返回的響應中沒有具體內容,用於獲取報頭。
PUT:傳說中請求文檔的一個版本。
DELETE:發出一個刪除指定文檔的請求。
TRACE:發送一個請求副本,以跟蹤其處理進程。
OPTIONS:返回所有可用的方法,檢查伺服器支持哪些方法。
CONNECT:用於 SSL 隧道的基於代理的請求。
1.明文發送,內容可能被竊聽
2.不驗證通信方的身份,因此可能遭遇偽裝
3.無法證明報文的完整性,可能被篡改
綜上所述:
需要 IP 協議來連接網路,TCP 是一種允許我們安全傳輸數據的機制,使用 TCP 協議來傳輸數據的 HTTP 是 Web 伺服器和客戶端使用的特殊協議。HTTP 基於 TCP 協議,所以可以使用 Socket 去建立一個 TCP 連接。
HTTPS ,實際就是在 TCP 層與 HTTP 層之間加入了 SSL/TLS 來為上層的安全保駕護航,主要用到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證書,等技術進行客戶端與伺服器的數據加密傳輸,最終達到保證整個通信的安全性。
埠不同:HTTP 與 HTTPS 使用不同的連接方式,埠不一樣,前者是 80,後者是 443。
資源消耗:和 HTTP 通信相比,HTTPS 通信會由於加解密處理消耗更多的 CPU 和內存資源。
開銷:HTTPS 通信需要證書,而證書一般需要向認證機構申請免費或者付費購買。
SSL 協議即用到了對稱加密也用到了非對稱加密
1)客戶端發起 https 請求(就是用戶在瀏覽器里輸入一個 https 網址,然後連接到 server
的 443 埠)
2)服務端的配置(採用 https 協議的伺服器必須要有一套數字證書,可以自己製作,
也可以向組織申請,這套證書就是一對公鑰和私鑰,這是非對稱加密)。
3)傳輸證書(這個證書就是公鑰,只是包含了很多信息)
4)客戶端解析證書(由客戶端 tls 完成,首先驗證公鑰是否有效,若發現異常,則彈出
一個警示框,提示證書存在問題,若無問題,則生成一個隨機值(對稱加密的私鑰),然後用證書對隨機值進行加密)
5)傳輸加密信息(這里傳輸的是加密後的隨機值,目的是讓服務端得到這個隨機值,以後客戶端和服務端的通信就可以通過這個隨機值來進行加密了)
6)服務端解密信息(服務端用私鑰(非對稱加密)解密後得到了客戶端傳來的隨機值(對稱加密的私鑰),然後把通信內容通過該值(對稱加密的私鑰隨機值)進行對稱加密。所謂對稱加密就是,將信息和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通過某種演算法混在一起,這樣除非知道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不然無法獲取內容,而正好客戶端和服務端都知道這個私鑰(對稱加密的私鑰),所以只要加密演算法夠彪悍,私鑰夠復雜,數據就夠安全)
7)傳輸加密的信息
8)客戶端解密信息,用隨機數(對稱加密的私鑰)來解。
默認情況下建立 TCP 連接不會斷開,只有在請求報頭中聲明 Connection: close 才會在請求完成後關閉連接。
在 HTTP/1.0 中,一個伺服器在發送完一個 HTTP 響應後,會斷開 TCP 鏈接。但是這樣每次請求都會重新建立和斷開 TCP 連接,代價過大。所以雖然標准中沒有設定,某些伺服器對 Connection: keep-alive 的 Header 進行了支持。意思是說,完成這個 HTTP 請求之後,不要斷開 HTTP 請求使用的 TCP 連接。這樣的好處是連接可以被重新使用,之後發送 HTTP 請求的時候不需要重新建立 TCP 連接,以及如果維持連接,那麼 SSL 的開銷也可以避免.
如果維持持久連接,一個 TCP 連接是可以發送多個 HTTP 請求的。
HTTP/1.1 存在一個問題,單個 TCP 連接在同一時刻只能處理一個請求,在 HTTP/1.1 存在 Pipelining 技術可以完成這個多個請求同時發送,但是由於瀏覽器默認關閉,所以可以認為這是不可行的。在 HTTP2 中由於 Multiplexing 特點的存在,多個 HTTP 請求可以在同一個 TCP 連接中並行進行。
TCP 連接有的時候會被瀏覽器和服務端維持一段時間。TCP 不需要重新建立,SSL 自然也會用之前的。
有。Chrome 最多允許對同一個 Host 建立六個 TCP 連接。不同的瀏覽器有一些區別。
如果圖片都是 HTTPS 連接並且在同一個域名下,那麼瀏覽器在 SSL 握手之後會和伺服器商量能不能用 HTTP2,如果能的話就使用 Multiplexing 功能在這個連接上進行多路傳輸。不過也未必會所有掛在這個域名的資源都會使用一個 TCP 連接去獲取,但是可以確定的是 Multiplexing 很可能會被用到。
如果發現用不了 HTTP2 呢?或者用不了 HTTPS(現實中的 HTTP2 都是在 HTTPS 上實現的,所以也就是只能使用 HTTP/1.1)。那瀏覽器就會在一個 HOST 上建立多個 TCP 連接,連接數量的最大限製取決於瀏覽器設置,這些連接會在空閑的時候被瀏覽器用來發送新的請求,如果所有的連接都正在發送請求呢?那其他的請求就只能等等了
4. 台式電腦網路突然沒有網了,怎麼辦
看看電腦的本地連接連上沒,沒連上,檢查網線,水晶頭,路由器通電沒,連上的,檢查路由器,或者欠費沒
5. 計算機專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計算機專業就業前景很好。
隨著現代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中國IT行業已經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家有目共睹的IT發展及其迅猛,每年的IT人才缺口人數都高達百萬以上。
在我們的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無不存在和使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事實說明,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IT技術服務市場需求空缺會越來越大。精通一門編程語言,掌握一種IT技術將擁有更多的就業選擇。
隨著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行業人才需求量也在逐年擴大。據國內權威數據統計,未來五年,我國信息化人才總需求量高達1500萬—2000萬人。
其中「軟體開發」、「網路工程」、「電腦美術」等人才的缺口最為突出。以軟體開發為例,我國軟體人才需求以每年遞增20%的速度增長,每年新增需求近百萬。
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IT業以其超強的發展勢頭,成為目前最具前景的高薪行業之一,諸如軟體工程師、網路工程師、影視動畫設計師等IT人才必將成為職場緊缺人才,發展前景好,薪資水平也水漲船高。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IT行業是目前平均收入最高的行業,其從業人員平均年薪已逾十萬元,有經驗的IT工程師平均年薪一般在12萬元以上。
(5)計算機網路能不能變成活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運算速度快。計算機內部的運算是由數字邏輯電路組成的,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
例如:衛星軌道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 4小時天氣預報的計算等,過去人工計算需要幾年、幾十年,如今用計算機只需幾天甚至幾分鍾就可完成。
計算精確度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邏輯運算能力強。計算機不僅能進行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事先設計好運行步驟與程序,計算機十分嚴格地按程序規定的步驟操作,整個過程不需人工干預。
6. 計算機網路技術未來有哪些就業方向
有很多就業方向,具體如下:
1、網路工程師的就業范圍相當寬廣,幾乎所有的IT企業都需要網路工程師幫助用戶設計和建設計算機信息系統;可在資料庫管理、WEB開發、IT銷售、互聯網程序設計、資料庫應用、網路開發和客戶支持等領域發展。
2、辦公方向:會客戶端操作系統、office類軟體、使用一些軟體。擁有這種能力的可謂遍地都是,競爭最劇烈;
3、工具和輔助類軟體使用方向:AutoCAD,Flash,Photoshop,業務系統軟體,教學用軟體,及一些特定人員的輔助工具,比如美工、建築師等會使用;
4、計算機軟體、新能源、互聯網/電子商務、計算機服務(系統、數據服務、維修)、通信/電信/網路設備
7. 電腦網路連接有個紅叉上不了但是無線網能用,怎麼回事,求解。
無線網路可以使用,說明寬頻正常,電腦上不了網,可能是電腦系統問題導致,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排障:
(1)重置網路:在桌面按WIN+R輸入CMD點擊確定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win10按win+X直接打開命令提示符,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netsh winsock reset,稍後,會有成功的提示:成功地重置Winsock目錄/重啟計算機完成重置。
(2)IP地址和DNS識別問題:可打開電腦「控制面板」,點擊「網路連接」,選擇本地連接,右鍵點擊本地連接圖標後選「屬性」,在「常規」選項卡中雙擊「Internet協議 (TCP/IP)」,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在IP地址中填寫「192.168.0.1」,在子網掩碼中填寫255.255.255.0,其他不用填寫,然後點「確定」即可。需要注意的是,IP一定要保證和Modem的IP地址處於同一網段。如果是無線網路,可點桌面任務欄上網路圖標,打開網路與共享中心,點本地連接,點屬性,雙擊IPV4,把IP地址和DNS設置為自動獲取。如經自助排障後還是無法正常上網,建議可聯系歸屬地人工客服報障處理。
8. 救命!!!!!!!
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國的上網計算機總數達3089萬台,上網總人數為7950萬人。
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所佔比例最高,達39.1%,其次是25-30歲所佔比例為17.2%,18歲以下的所佔比例為17.1%,35歲以下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83.7%,35歲以上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16.3%,網民結構呈低齡化。網民中收教育程度為高中(中專)的比例最高,佔到30.9%
而信息的比例為80%,其餘游戲和黃色較多。
以健康的心態把網路作為生活的補充,我們就可以享受網路交往的諸多益處,如開闊眼界,放鬆心情,學習新知,結交新友等。
隨著網路的發展及普及,大學生上網的人數日趨增多,網路對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身心健康、價值觀念和政治趨向等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對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提出嚴峻的挑戰。因此,研究網路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2000年12月15日,至2001年1月10日,網路文明工程組委會辦公室、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對北京、上海、廣州等七大城市,101所各級各類高等院校及專科學校,開展了"互聯網對大學生的影響"的專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互聯網路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一個重要內容,網上各項文化活動,尤其是網上聊天等活動對於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大。80%的大學生認為在網上限制黃色、反動以及無聊的內容是必要的。
有關網路對大學生及其思想教育的影響問題,在很多期刊、雜志及網路上有很多論述,綜合起來有以下觀點:1、網路有利於大學生新觀念、新意識的形成;2、網路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網路豐富思想教育的素材3、網路能為大學生提供角色實踐的場所;4、網路威脅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5、網路傳播誘發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沖突;6、網路弱化了大學生的道德意識等等;總而言之網路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利大於弊。下面就我淺顯的認識談談自己的看法。
1、網路給大學生及其教育帶來的正面影響
(1)、網路有利於大學生形成新的思維方式
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線性思維。網路的發展,對傳統的思維是一種超越和挑戰。它是一種跳躍式、非線性的思維方式。網路時代的這種思維方式改變了傳統思維所固有的較狹隘、死板的弊端,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網路有利於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
網路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等特徵。它不僅豐富了教育內容,拓寬了教育途徑,幫助大學生在寬廣的環境中學習和積累知識,而且有利於大學生發展和形成個性。尤其是校園網和思想政治工作網的建立和發展,為大學生接受知識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3)、網路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過去,傳統大學思想教育往往局限在課堂教學,傳統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佔主導部分。網路的出現,拆掉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牆,把學生帶入到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通過網路,學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種社會現象、思想觀點、文化思潮。
(4)、網路使我們了解到更為真實的學生思想動態,從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特別是一些受到普遍關注的校園和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們會樂於在網上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進行交流、討論,這都是學生真實思想的流露。教師可以通過收集、整理、分析這些網貼,從而找出對策。
網路的利與弊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網路,一個新新事物正悄悄向我們走來,如今在大街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網吧,其中大多數是青少年,他們在網上聊天,漫遊,交友,查找資料,網上CS和星際爭霸等等,他們已沉浸在網路帶給他們的快樂之中。
毫無疑問,二十一世紀是網路的世紀,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網路,國民生活的提高更需要網路,網路正向我們招手,向我們呼喚。隨著人類的進步,自60年代中期起,美國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開始進行計算機網路互連技術的研究。到70年代,以ARPA網為代表的計算機網路開始興起。80年代至今,Internet由ARPA的一個小型的實驗型研究項目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網路,世界上至少150個國家和地區、600多萬台主機、4萬多個區域性網路、4千多萬計算機用戶連接在Internet上。而且其規模還在不斷發展、擴大。凝聚著人類智慧的網路正一步一步地朝前發展,網路正被運用於更多的領域,就拿現在來說,網路貫穿著人類的方方面面 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計算機網路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發生了重大變革:通過網路,我們能夠快速地和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通信,能夠查看「電子圖書館」里的各種電子書籍、資料,可以看看世界上最新發行的電影,還可以進行電子購物、做網路廣告等等。計算機網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密切相關。通過網路我們可以做到我們以前沒法做到的事:
1.網上圖書館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查閱網路上電子圖書館里的各種書籍,或者查找自己所需的專業資料等。
2. 辦公室自動化系統
電子郵件、遠程傳真和計算機可視電話會議都屬於辦公室自動化系統。
3.銀行金融系統
銀行金融系統包括: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轉賬業務、銀行的異地存取業務、銀行自動取款機的自動取款業務等。
4. 教育培訓
人們可以在家裡通過計算機網路學習知識,而不必到教室里上課,「網上學校」就是一個例子。
5. 社會生活
計算機網路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利用計算機網路可以進行城市交通管理(交通流量控制、紅綠燈自動控制等)、公共安全管理(如電子報警系統等)、醫療衛生應用(如遠程式控制制的外科手術等)、圖文傳視和其他的應用。
6. 軍事方面的應用
現代化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通信網路。海、陸、空立體防衛系統,軍隊的遠程調度,雷達預警系統,導彈的遙控發射等都離不開計算機網路。
與此同時,在網路給我們帶來便利的時候,也帶來了不小麻煩。例如,網路經濟犯罪,非法入侵者,網上傳播色情圖片,以至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舉動等。所以我們有必要來談論一下網路的利與弊。
當然,網路帶給我們的主導性是有利於我們發展的,網路帶給每個人都利益是顯著的,21世紀信息時代的名稱也就是來自於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網路所帶給我們的豐富的生活。
隨著網路帶寬的不斷提高,人們上網的速度越來越快,網路所能夠幫助人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人們之間開始放棄傳統而速度較慢的寫信的聯系方式轉而選擇傳輸信息及時的e-mail。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但速度快,不容易丟失,而且又節約了製造紙張的木材,保護了環境。可以說一舉兩得。這也是各種各樣的網站提供郵箱服務的理由。而這也為商家提供了一條增加自身知名度的捷徑。更為網站本身的點擊率提供了一定的保證,可以說是一種良性循環。遠程教育和醫療等也是隨網路的春風所帶來的新鮮事物。它們的運用前景十分令專業人士看好。足不出戶便享受到與到醫院或學校相同的待遇。它採取醫生與患者或教師與學生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直觀快捷是它最大的特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它不久將會走進每個家庭,為造福人類做出貢獻。
網路不但出現許多新鮮事物,它對於原有的事物的推動和大眾化也是很有幫助的。國內著名的網站榕樹下便是網路對於文學的推動的最大最有利的證據。榕樹下是一個比較專業的文學站點,擁有素質十分高的編輯和決策者。而且最令人震驚和振奮的就是榕樹下集中了相當一部分很有文學底蘊的作家群。並且其中不乏如今在文壇享有不錯聲譽的作家,如安妮寶貝,李尋歡等等。而這也引起了傳統作家們的關注和評論。雖然到現在為止並沒有一個眾人皆贊同的結論,但大家一致同意文學在網路上出現更容易被現在的青年一代接受。所以不少文學上泰斗級的作家都將自己的文章無償放到網上供大家閱讀和傳載,由此可見網路的魅力。電子商務也是作為接替傳統商務形式的事物出現在人們面前,而且發展速度驚人的迅速。網上購物,各種票務的預定早以為年輕一代所熟知和使用。電視各種廣告也不斷提醒人們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相信不久以後電子商務一定會取代他的前輩們作為一種成熟商業模式而為人們喜愛。電影也同樣受到了網路的支持。雖然關於網上電影是否為盜版仍然沒有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為電影的宣傳起到了相當的作用,比起明星助陣絲毫也不遜色。我們也高興的看到,在青少年喜歡的游戲方面,網路也開始發揮了作用。各種新奇的有趣的線上游戲的出現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而有些競技游戲在網站的幫助下更發揮了游戲史上鮮有的生命力。經久不衰的星際爭霸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網路也為一些身懷絕技卻沒有機會表現的人們提供了機會。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靠一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而成名雪村。「翠花,上酸菜!」一時也成為一句時尚的話。另一個例子就是靠著Flash而火起來的流氓兔。可愛的形象和有趣的動作是它竟成為人氣急逼兔八哥等老前輩的大紅人。而須知它的出現只不過是幾個月以前的事。而後者則是動畫界「老一輩革命家」。網路對於它的催化作用可見一般。
總之,網路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大有幫助的。而它發展和前進的步伐也是不可阻擋的。我們期待著網路在今後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但是,我們沉浸在網路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幸。隨著電腦科技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已從一個僅為軍事服務的通信設施轉變成為一個供全球人類信息交換、休閑和娛樂的媒介。
不可否認,當今高速發展的網路的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捷和方便。但隨著網路的日益發展,它的弊端也漸漸地顯露無疑。
電子商務是一個隨著互聯網一同發展起來的新興的交易方式。可以說它是互聯網的產物。人們通過電子商務能很輕松地在網上進行交易,而網路犯罪分子也不會輕易地放過這個互聯網的新生兒。
一個黑客能輕松地在一夜之間從一個窮小子變成百萬富翁。據英國工業協會發表的一項調查報告說,目前英國網路犯罪十分猖獗,已經嚴重影響到電子商務的發展。英國工業協會主席瓊斯說:「調查表明,由於擔心網路犯罪可能帶來金錢損失並毀壞信譽,人們對電子商務特別是B2C交易表現謹慎,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著可能停滯的危險。」
網路的色情與暴力也是一個構成網路犯罪的重要原因。網路上的色情與暴力,猶如一種精神的毒品,把人一步步地推向了深淵,引入了一條不歸路。例如: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因沉迷於色情網站,竟用迷葯將一女孩迷倒,然後根據色情網站上的動作將其姦汙和褻瀆。而像這樣的事例已經不是一件、兩件了。網路的色情與暴力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已經深入到整個社會的治安。
如果說網路的色情與暴力只是對於一部分意志不堅定的網路沖浪者的話,網路的安全問題則是涉及到每一個網民。
互聯網雖然已經有一段發展歷史,但它的安全問題卻一直得不到太大的重視。而網路犯罪分子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對網路進行一系列的肆無忌憚的破壞。
在1999年8月,海峽兩岸的黑客大戰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那些安全意識比較強的官方網站(如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網路版等)外,很多官方網站遭受了破壞。
2000年1月,所有網遭黑客攻擊,經過反復較量,還是關閉了伺服器;2月,大連某網路服務公司遭黑客攻擊,計算機郵件服務系統崩潰,造成嚴重經濟損失;2月的7、8、9三天,黑客使用一種叫做「拒絕服務」的攻擊手段,讓世界定級互聯網站Yahoo、e-Bay、E-Trade、Amazon等陷入癱瘓,造成經濟損失超過10億美元;3月我國第一家大型網上連鎖商城IT163突遭黑客襲擊,致使網站無法運作,造成經濟損失12億美元…………
官方和大型的網站的安全意識不足,個人網路安全的狀況更加令人擔憂。曾經有調查數據說我國95%的電腦存在網路安全問題。曾經有專家警告過防範網路恐怖主義。在網路世界裡面存在著更可怕的危險:一個訓練有素的「黑客」,就有能力使整個網路世界癱瘓。例如,全球互聯網域名解析系統是存放在美國的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裏面的,它掌管著全球互聯網關鍵數據。如果黑客對它進行網路攻擊,那麼全球的互聯網將癱瘓。
在登陸國內最大的網路安全門戶——天網安全陣線的注冊用戶中,有近60%的電腦有網路安全的漏洞。在天網安全陣線注冊的用戶只有150萬,比起我國3千多萬的網民而言,實在是鳳毛麟角。
青少年學生對於新興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青少年學生上網,一直是教育專家和學生家長們關心的問題。當今青少年學生,上網已是一種流行和時尚的趨勢。在現在的網民中,青少年學生已經佔有了很大的比例。許多青少年學生甚至迷陷於互聯網,而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年學生涉世未深的特點,進行犯罪。已經有過不少的女學生因為網上聊天,與陌生人見面而被犯罪分子凌辱。在美國,一位老師公布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數字:在十幾歲的孩子中,有13%的人承認他們和網路上的虛擬人物見過面,而實際上,這些孩子和居心不良的色情傳播者的會面次數,比前一年增加了3000次不止。越來越多的色情商人通過搜索在線名單、新聞組或學校網址來尋找自己的目標。而許多自製力較差的學生更是迷戀於網上聊天,搞「網戀」,從而荒廢了他們的學業,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這不僅讓學生的家長傷心,更讓教育學者和社會旁觀人心痛。所以,當他帶給我們歡樂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幸。任何對於哲學有少許涉及的人都知道,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他的道理,而他也有價值上的兩面性,也就是說,對待網路,我們既不能用太樂觀的態度,也不可以過度消極悲觀。理智和清醒才是此時我們應該採取的對策。青少年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不成熟期,對於事物好壞的分辨能力差,好奇心過強等等。所以,網路的不良作用在青少年的身上的作用更加顯著。所以,為了更好的抵禦這種侵害,我們也有必要清楚網路背後的陰影。
應當承認,大多數網站和其管理者是有相當的職業道德和使命感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著一小部分的不法分子依靠不正當和害人害己的手段來謀取暴利。越來越多的色情網站,暴力站點便是網路最大的污點之一。他們依靠向瀏覽者收取高額的費用來裝滿他們的錢包。殊不知他們的行為害了多少原本善良清純的青少年走向墮落,甚至犯罪。在這里我們不想再舉更多的例子,各種報紙和新聞已經有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只是要告訴為了好奇或者自認為很有定力的朋友們放棄「一探究竟」的想法。這樣才不會有更多的悲劇發生。網路也能發揮它本身所應有的作用。當然,網路的弊端決不會只是這一些。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要把握一個度的問題,都可以避免使網路對自己的不良影響。而對於已經掌握了很強的技能的人,我們則希望他們不要太過賣弄自己的才能,以免弄巧成拙。因為國家已經就網路犯罪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想必大家也聽說過美國有些學校的學生因改動學校檔案中的資料而受到警方的傳喚。成績還是應該靠自己去爭取而不是靠一些非常手段。
到這里為止我想我們已經試著對網路做了一定的分析了。如何對待網路相信大家的心裡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總之,揚長避短,利用網路的特點為生活學習服務,遠離網路的一些不良的地方使自己健康的成長就是我們現在該做的事。
小的時候,父母總是禁止我們玩紅白機游戲、踢足球或是打彈弓。是的,他們總是禁止我玩這個,玩那個。我至今仍不明白:爸爸媽媽真的理解這些游戲的魅力嗎,他們童年時不玩玩具嗎?他們的「禁止」到底是對,還是錯?
好的玩具、游戲是什麼樣子?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知識載體,能夠幫助學習者鍛煉思維能力,對創造能力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網路游戲在本質上是玩具的高級形態,作為一種高科技平台上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快樂,它利用計算機技術,注重視聽享受,強化社交功能,是其他玩具無法比擬高級玩具。
玩上了癮?父母們沒有好好跟自己的孩子溝通,卻把孩子不聽話推到一些外在因素上。要麼責備金庸、瓊瑤;要麼就怪罪錄象廳,要麼就遷怒電子游戲;現在他們又開始炮轟網路游戲了?!
網路游戲只是我們的新玩具,別動我的網路游戲。
家長要端正心態,拋棄對子女上網那種「談網色變」的錯誤認識,提高家長教育管理子女上網的能力。網路已經走入家庭,一味抵觸網路是盲目的,也是徒勞的。家長也應該了解網路知識,以自身影響力來影響孩子正確認識、使用網路。
9. 網路利與弊
1.
現在,網路的確帶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但網路是個萬花筒,什麼東西都有。我們小學生自製能力和分辨能力並不強。因為迷戀網路而逃學、曠課的不在少數。還有受不良信息影響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可以說,網路使許多人失去了原本美好的生活,使許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
上網有害視力。對方辯友個個都是上網「大蝦」,可視力又如何呢?我方調查了對方辯友本學期的有關資料,結果令人觸目驚心:對方五位辯友中,竟有四位不過關!而李舒暘同學的視力,也從原先的5.3降到了5.0與5.2。如果說,泡泡堂、傳奇上的高等級與BBS上的灌水排名要用我們的健康來換的話,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3.
上網使我們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自從有了網路,我們每天都只是面對著冷冰冰的顯示器與滑鼠,毫無趣味可言。在網吧里,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容納了許多人,空氣渾濁,不僅對我們的身體有害,長時間地坐在電腦面前接受過多的輻射,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我們尤其不利。在雙休日,請問對方辯友究竟是在西湖邊度過的時間長呢還是在電腦邊度過的時間長?
4.
上網玩游戲對小學生不利。玩網路游戲,可使人沉迷其中,浪費時間,花費金錢,荒廢學業,虛度光陰……現在,因為沉迷於網路游戲而幾天幾夜不回家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游戲玩到凌晨也不是罕見的事。過分沉迷網路游戲與上了賭癮一樣危險,最終使人陷入無心上課學習的狀態,毀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5.
上網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人有千面,網上也有許多不三不四的人。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在網上,沒人會知道你是誰。」正因為網路的虛擬,才使得我們交友容易被迷惑。長期與這種人打交道,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沾染上壞習氣。
自由辯論
對方可能提及的問題及答辯(參考)
問1:現在學校里裝了「班班通」,如果上網不好的話,學校為什麼要裝「班班通」呢?
答辯:學校給我們裝班班通並沒有錯,但請問對方辯友,裝了班班通,我們又在幹些什麼呢?難道不就是看《灌籃高手》嗎?對於這樣的用處,難道對方辯友覺得天天看動畫片不上課是學校裝班班通的本意嗎?
問2:既然對方辯友覺得上網是不好的,那麼請問對方辯友有哪一位沒有上過網?既然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要帶頭!如果對方辯友認為上網不好的話,那為什麼你們要上網呢?
答辯:現在,上網已經成為一種時代潮流,如果不跟上時代的潮流的話,我們就落伍了,這是我們要上網的原因。就像一個人討厭學習,難道他就不學習了?一個人討厭洗澡,他就不洗澡了嗎?有些事情是無可厚非的,在此,我要重申我方的觀點:上網弊大於利!
問3:如果上網不好的話,那麼當初為什麼要發明網路呢?
答辯:發明網路的人並沒有錯,網路本身也是沒有問題的。上網的害處只在於一些人不正當的操作。正是這些不正當的操作,使得網路變成了一個良莠不齊的大世界。正因為這點,我方才認為上網弊大於利!
問4:我們小學生僅僅是針對找資料、學習這方面來上網,難道這也有錯嗎?
答辯:對方辯友真是太天真了,難道你們真的上網僅僅是做這些嗎?難道你們沒有上QQ、在BBS上灌水嗎?星期三的電腦班為什麼這么熱門?就是因為可以玩電腦!難道上述的一些例子都是上網查資料的嗎?!
我方可提出的問題
問1:現在因為上網過度而引發的疾病並不少,像「上網綜合征」等等,對方辯友對此又如何解釋呢?
問2:請問對方辯友,你們口口聲聲說上網是為了查資料,那麼你們在網上用來查資料的時間究竟占總時間的百分之幾呢?!
問3:請問對方辯友,你們上網究竟是為了干什麼?難道僅僅是查資料,從來沒有去BBS上灌水、去泡泡堂玩過嗎?
總結辯論
在現今社會,上網是無可厚非的。但上網只是為了玩游戲或和別人聊天,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學習,也會導致視力下降。我方認為,小學生沉迷上網不好。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沉迷上網會耽誤學習的時間。小學生涉世未深,容易在網上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最終會誤入歧途。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十分強烈的,他們對生活也缺乏辨別能力,所以,上網是不好的。小學生太過於沉迷上網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對眼睛有所傷害,二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三是網上有些不健康的內容會導致青少年誤入歧途。為了能有錢上網,有些人就不顧一切去偷搶拐騙,無視法律法規的存在。網路像一隻黑手,將你一步一步地拉向犯罪的深淵。現在小學生上網,無非就是灌水、聊天與打游戲。尚處於成長期的我們自製能力較差,往往被多姿多彩的網路吸引而不能自拔,最終深陷其中。所以,我方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上網弊大於利!讓我們從虛擬的網路世界回到這個真實、美好的世界中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