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何為計算機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有哪幾個特徵各特徵的含義是什麼
你的問題比較專業,復雜,建議參考專業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教程」。知道欄目,只能簡要說明,否則還會違反字數超標。簡單說,計算機網路安全,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網路硬體安全;二是網路軟體安全;三是信息安全。總的說,計算機網路安全特徵具有天災人禍屬性。天災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比如:台風、寒潮、地震、水患。人禍包括有意無意、蓄意的破壞行為。各特徵的含義,天災是比較好理解了,由於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的計算機網路的故障、中斷或完全損毀。而人禍,無意者是指,由於建設或施工,或不懂網路安全法律法規,無意中損壞或損毀計算機網路行為的表現。而有意和蓄意破壞計算機網路和竊取計算機網路信息行為,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法律高度,可被定罪入刑。
㈡ 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是指什麼安全
一.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編輯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
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
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
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束,用戶可以自由的上網,發布和獲取各類信息。
二網路系統的脆弱性
計算機網路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弱點(脆弱性),非授權用戶利用這些脆弱性可對網路系統進行非法訪問,這種非法訪問會使系統內數據的完整性受到威脅,也可能使信息遭到破壞而不能繼續使用,更為嚴重的是有價值的信息被竊取而不留任何痕跡。
網路系統的脆弱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操作系統的脆弱性
網路操作系統體系結構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具體表現為:
·動態聯接。為了系統集成和系統擴充的需要,操作系統採用動態聯接結構,系統的服務和I/O操作都可以補丁方式進行升級和動態聯接。這種方式雖然為廠商和用戶提供了方便,但同時也為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方便(漏洞),這種動態聯接也是計算機病毒產生的溫床。
·創建進程。操作系統可以創建進程,而且這些進程可在遠程節點上被創建與激活,更加嚴重的是被創建的進程又可以繼續創建其他進程。這樣,若黑客在遠程將「間諜」程序以補丁方式附在合法用戶,特別是超級用戶上,就能擺脫系統進程與作業監視程序的檢測。
·空口令和RPC。操作系統為維護方便而預留的無口令入口和提供的遠程過程調用(RPC)服務都是黑客進入系統的通道。
·超級用戶。操作系統的另一個安全漏洞就是存在超級用戶,如果入侵者得到了超級用戶口令,整個系統將完全受控於入侵者。
2.計算機系統本身的脆弱性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故障可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嚴重時系統會停止工作。系統的硬體故障通常有硬體故障、電源故障、晶元主板故障、驅動器故障等;系統的軟體故障通常有操作系統故障、應用軟體故障和驅動程序故障等。
3.電磁泄漏
計算機網路中的網路埠、傳輸線路和各種處理機都有可能因屏蔽不嚴或未屏蔽而造成電磁信息輻射,從而造成有用信息甚至機密信息泄漏。
4.數據的可訪問性
進入系統的用戶可方便地復制系統數據而不留任何痕跡;網路用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訪問系統中的所有數據,並可將其復制、刪除或破壞掉。
5.通信系統和通信協議的弱點
網路系統的通信線路面對各種威脅顯得非常脆弱,非法用戶可對線路進行物理破壞、搭線竊聽、通過未保護的外部線路訪問系統內部信息等。通信協議TCP/IP及FTP、E-mail、NFS、WWW等應用協議都存在安全漏洞,如FTP的匿名服務浪費系
統資源;E-mail中潛伏著電子炸彈、病毒等威脅互聯網安全;WWW中使用的通用網關介面(CGI)程序、Java
Applet程序和SSI等都可能成為黑客的工具;黑客可採用Sock、TCP預測或遠程訪問直接掃描等攻擊防火牆。
6.資料庫系統的脆弱性
由於數據集庫管理系統對資料庫的管理是建立在分級管理的概念上,因此,DBMS的安全必須與操作系統的安全配套,這無疑是一個先天的不足之處。黑客通過探訪工具可強行登錄或越權使用資料庫數據,可能會帶來巨大損失;數據加密往往與DBMS的功能發生沖突或影響資料庫的運行效率。由於伺服器/瀏覽器(B/S)結構中的應用程序直接對資料庫進行操作,所以,使用B/S結構的網路應用程序的某些缺陷可能威脅資料庫的安全。
國際通用的資料庫如Oracle、sql server、mysql、db2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以Oracle為例,僅CVE公布的資料庫漏洞就有2000多個,同時我們在使用資料庫的時候,存在補丁未升級、許可權提升、緩沖區溢出等問題,資料庫安全也由於這些存在的漏洞讓安全部門越來越重視。
7.網路存儲介質的脆弱
各種存儲器中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存儲介質很容易被盜竊或損壞,造成信息的丟失;存儲器中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復制而不留痕跡。
此外,網路系統的脆弱性還表現為保密的困難性、介質的剩磁效應和信息的聚生性等。
㈢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㈣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利用網路管理控制和技術措施,保證在一個網路環境里,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邏輯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統設備及相關設施受到物理保護,免於破壞、丟失等。邏輯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㈤ 簡述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安全以及網路安全的
一.計算機網路的脆弱性編輯
互聯網是對全世界都開放的網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方便地傳輸和獲取各種信息,互聯網這種具有開放性、共享性、國際性的特點就對計算機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互聯網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幾項:
1)網路的開放性
網路的技術是全開放的,使得網路所面臨的攻擊來自多方面。或是來自物理傳輸線路的攻擊,或是來自對網路通信協議的攻擊,以及對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漏洞實施攻擊。
2)網路的國際性
意味著對網路的攻擊不僅是來自於本地網路的用戶,還可以是互聯網上其他國家的黑客,所以,網路的安全面臨著國際化的挑戰。
3)網路的自由性
大多數的網路對用戶的使用沒有技術上的約
㈥ 計算機網路安全指的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安全不僅包括組網的硬體、管理控制網路的軟體,也包括共享的資源,快捷的網路服務,所以定義網路安全應考慮涵蓋計算機網路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參照ISO給出的計算機安全定義,我認為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不因偶然或惡意的原因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使網路系統連續可靠性地正常運行,網路服務正常有序。」
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為突破口,重點分析防範各種不利於計算機網路正常運行的措施,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將不利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確保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與有效運行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Internet的廣泛普及,信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核心。國家政府機構、各企事業單位不僅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區域網系統,而且通過各種方式與互聯網相連。通過上網樹立形象、拓展業務,已經成為政府辦公、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㈦ 什麼是網路信息安全它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網路信息安全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路技術、通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資訊理論等多種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它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主要特徵: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過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壞和非丟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樣性,使信息能正確生成、存儲、傳輸,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徵。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給定要求不泄漏給非授權的個人、實體或過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絕有用信息泄漏給非授權個人或實體,強調有用信息只被授權對象使用的特徵。
3. 可用性
指網路信息可被授權實體正確訪問,並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況下能恢復使用的特徵,即在系統運行時能正確存取所需信息,當系統遭受攻擊或破壞時,能迅速恢復並能投入使用。可用性是衡量網路信息系統面向用戶的一種安全性能。
4. 不可否認性
指通信雙方在信息交互過程中,確信參與者本身,以及參與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實同一性,即所有參與者都不可能否認或抵賴本人的真實身份,以及提供信息的原樣性和完成的操作與承諾。
5. 可控性
指對流通在網路系統中的信息傳播及具體內容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特性,即網路系統中的任何信息要在一定傳輸范圍和存放空間內可控。除了採用常規的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監控這種形式外,最典型的如密碼的託管政策,當加密演算法交由第三方管理時,必須嚴格按規定可控執行。
㈧ 信息安全、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的區別
狹義上講 計算機安全是指個人計算機的安全 包括操作系統,用戶口令,存儲的數據安全等,如漏洞、病毒等;信息安全主要指存儲的數據安全,網站信息安全,如防泄密 防篡改等,網路安全主要指廣域網或區域網的安全,如防網路攻擊等。希望採納
㈨ 什麼是計算機安全安全專家通常將計算機安全分為哪三類
計算機安全,國際標准化委員會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
我國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司的定義是「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資產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安全專家通常將計算機安全分為:實體安全、網路與信息安全、應用安全。
1、實體安全
計算機系統實體是指計算機系統的硬體部分,應包括計算機本身的硬體和各種介面、各種相應的外部設備、計算機網路的通訊設備、線路和信道等。
2、網路與信息安全
包括網路的暢通、准確及其網上的信息安全。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3、應用安全
包括程序開發運行、輸入輸出、資料庫等的安全。系統的運行安全是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的重要環節,因為只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得到保證,才能完成對信息的正確處理,達到發揮系統各項功能的目的。包括系統風險管理、審計跟蹤、備份與恢復、應急處理四個方面內容。
(9)什麼是國家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內容安全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相關要求:
1、計算機系統的安全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空氣潔凈度、腐蝕度、蟲害、振動和沖擊、電氣干擾等方面,都要有具體的要求和嚴格的標准。
2、選擇計算機房場地,要注意其外部環境安全性、地質可靠性、場地抗電磁干擾性,避開強振動源和強雜訊源,並避免設在建築物高層和用水設備的下層或隔壁。還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提高網路反病毒技術能力。通過安裝病毒防火牆,進行實時過濾。對網路伺服器中的文件進行頻繁掃描和監測,在工作站上採用防病毒卡,加強網路目錄和文件訪問許可權的設置。在網路中,限制只能由伺服器才允許執行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