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連接 > 航領計算機網路

航領計算機網路

發布時間:2022-11-29 01:52:54

A. 航空航天與現代計算機網路技術2000字

.航空航天技術的簡介: 該技術是為航空航天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創立的一系列高級復雜的施工作業程序。它涉及人力資源配置設備儀器搭配與安裝使用等艱深的學術作業。是國家,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發展的高度追求。航空航天技術使人類文明進入三維時代。航空是大氣層內的飛行活動,航天是穿越大氣層的飛行活動。其中,航空技術的基礎理論是空氣動力學。該技術是綜合高技術,在理論和設計的基礎上,材料技術是關鍵,電子技術是靈魂。航空指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飛行。飛機上的發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航天技術則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宇宙空間的技術。它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科學技術,涉及各類航天飛行器的設計、製造、發射和應用。載人航天是航天技術的最前沿。。航天活動的目的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與天體,為人類服務。航天的基本條件是航天器必須達到足夠的速度,擺脫地球或太陽的引力。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是航天所需的特徵速度。按航天器探索、開發和利用的對象劃分,航天包括環繞地球的運行、飛往月球的航行、飛往行星及其衛星的航行、星際航行(行星際航行、恆星際航行)。按航天器與探索、開發和利用對象的關系或位置劃分,航天飛行方式包括飛越(從天體近旁飛過)、繞飛(環繞天體飛行)、著陸(降落在天體上面)、返回(脫離天體、重返地球)。 2.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該技術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火箭技術:近代火箭的出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西斯德國。早在1932年德國就發射A2火箭,飛行高度達3公里。1942年10月發射成功V-2火箭(A4型),飛行高度85公里,飛行距離190公里。V-2火箭的發射成功,把航天先驅者的理論變成現實,是現代火箭技術發展史的重要一頁。接著美國為發射多種航天器的需要,先後研製成功"先鋒"號、"丘諾"號、"偵察兵"號、"大力神"號和"土星"號等運載火箭。1990年4月7日,中國CZ-3 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衛星。長征火箭成功地進入了國際商業發射衛星的行列,至今已將27顆外國衛星發射上天。 不得不 說火箭技術推動了人類航天發展的歷史。 二衛星時代: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用"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 。人造地球衛星出現之後,60年代前蘇聯和美國發射了大量的科學實驗衛星、技術實驗衛星和各類應用衛星。70年代軍、民用衛星全面進入應用階段,並向偵察、通信、導航、預警、氣象、測地、海洋和地球資源等專門化方向發展。衛星時代的到來是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又一重要見證。 三空間探測:空間探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陽系的起源、演變和現狀,通過對太陽系內的各主要行星及其衛星的比較研究進一步認識地球環境的形成和演變。了解太陽系的變化歷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變。空間探測器實現了對月球和行星的逼近觀測和直接取樣探測,開創了人類探索太陽系內天體的新階段。月球是人類第一個探索的目標,接著是行星和行星際探測,人類在探索過程中獲得了大量太空星球的信息資料,進一步了解了宇宙,航空航天方便不停的在超越。 四載人航天:載人航天在航天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盡管航天器攜帶裝置精確、靈敏度高、能自動觀察、操作、儲存、處理數據,但它們不能代替人的思維。初期載人航天器一方面研究航天技術,另一方面進行生物學和醫學試驗,研究航天員在長期失重條件下的反應,航天員在密閉艙中的工作能力,航天器對接時和走出航天器時的人的生理反應。 3、世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現狀及中國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 一世界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現狀:21世紀以來, 航天科技工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運載器及其技術繼續向滿足大噸位、高可靠性、高環保性及強適應性的方向發展, 同時向低成本、快速響應方向發展; 衛星向高可靠、長壽命、高空間與時間解析度、大容量、高速率方向發展; 人類逐步突破地球軌道載人航天技術, 正在向載人深空探測發展。新型技術主要是以下三種: 1. 運載器及技術:新一代大中型一次性使用運載火箭技術已基本成熟, 其設計思想遵循通用化、系列化、模塊化,並採用大直徑、少級數結構和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美國與俄羅斯的現役小型運載火箭如飛馬座、金牛座、起跑號、第聶伯等大多從戰略導彈衍生而來, 可進行一定的機動發射, 但快速響應能力不足。完全重復使用運載器技術尚未實現突破, 只有美國在 役的太空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部分重復使用的運載器。現役主流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已超過20噸,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 運載能力達到10噸, 可實現一箭雙星、一箭多星等多種發射。小型火箭近地軌 道運載能力為500千克。太空梭可運送30噸貨物到近地軌道, 可發射衛星或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人或物。現役火箭的發射成功率較高, 宇宙神5、阿里安5和H-2A等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2%左右。 2. 衛星系統及技術:近幾年來, 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國家等世界主要 航天國家均在積極開展應用衛星的更新換代。其中雷達與光學高性能衛星 遙感技術擴散迅速, 尤以歐洲、以色列發展迅速; 歐洲與美國陸續將一代軍用通信衛星投入現役; 美、俄的導航衛星正在升級改進, 歐洲的伽利略系統成功進行在軌驗證。 3. 空間對抗系統及技術:目前, 只有美國與俄羅斯形成了以地基為主、天基為輔的空間態勢感知系統, 當前天基系統還主要依賴在軌的導彈預警衛星。空間防護技術則停留在對高空核爆、射頻、激光和動能武器的攻擊探測和抗核加固等一些有限的本體防護裝置上。反衛星武器技術美國發展得最多、最全面, 但當前進入實戰部署的一般為軟殺傷裝備。美國相關設備低軌探測精度可達10厘米, 定位精度可達1千米; 初步形成了有限的攻擊告警能力並應用了多種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反衛星裝備具備實戰能力的較少, 大多處於技術儲備階段。總體來講, 包括美俄在內的國家空 間對抗能力都十分有限。 4. 深空探測系統及技術:當前深空探測開展最多的是月球探測, 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中國、印度均成功發射過月球探測器, 只有美國與歐 洲成功進行了火星探測, 其中美國已經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 尚未全面實現對水星、木星、土星和冥王星等行星以及小天體的探測。各國根據各自不同的技術能力水平, 在探測方式的選擇上呈現多樣性。 二中國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近年來我國的「高新工程」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先進作戰飛機、航空發動機和大型飛機研製及其基礎科學研究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急需國家加大投入,解決基礎研究、產品研發和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以應對國際局勢變化和國際新軍事變革。。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國外一直對我嚴格封鎖高性能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我國航空發動機落後已成為嚴重製約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瓶頸。中國民用裝配的飛機幾乎都是進口,主要由空客和波音壟斷了干線客貨運市場,支線航空主要是加拿大航空和巴西航空的客機所覆蓋。還有就是航空航天技術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金任然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二.現代計算機網路核心技術:21世紀已進入計算機網路時代。計算機網路的極大普及,使它成為了計算機行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計算機網路技術是當前發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強、對人類社會影響最大、新技術新工藝涌現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術。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 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 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而 計 算 機 網 絡 技 術 則 是通 信 技 術 與計 算 機 技術 相 結 合 的產 物 ,它 在迅 速 地 發 展著 ,對世界、社會和人 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目前,計算機網路學術界和技術界對許多計算機網路的前沿技術進行著認真刻苦的 研究工作。其中比較熱門的 研究技術涵蓋了雲計算、 軟交換以及 IMS 等。  雲計算: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 (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 ;雲計算也是虛擬化(Virtualization)、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 礎設 施 即 服 務)、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體 即 服 務)等概念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 再交由多部伺服器 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 這項技術 ,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 ,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 至億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 同樣強大效能的網路服務。 所以從 最根本的意義來說,雲計算就是利用互聯網上的軟體和數據的能力。 最 簡單的雲計算在網路服務中已經隨處可見,如搜索引擎、洛信箱等。未來如手機、gps等行動設置都可以透過雲計算技術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服務。進一步的雲計算不僅只有資料搜尋、分析的功能,未來如分析DNA的結構、基因圖譜定序、解析癌細胞等都可透過這項技術輕易達成。雲計算具備以下四個顯著特徵:1. 雲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存儲中心,用戶不用擔心存儲丟失、病毒入侵等麻煩。2. 雲計算對用戶端的設備要求最低,使用起來最方便。3.雲計算可以輕松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應用共享。 4.雲計算為我們使用網路提供了近乎無限多的可能。  軟交換:這一術語是從英文單詞 Softswitch 翻譯過來的。軟交換是一 種正在發展的概念和技術,核心是一個標准化協議和應用編程介面的開發體系結構,以便提供更廣泛的應用和業務平台。軟交換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硬體軟體化的思想來實現原來交換業務的 控制連接和處理,可以同時在同一個網路上同時提供語音、數據以及多媒體業務。 軟交換的體系結構分為業務/應用層、網路控制層、核心交換層和邊緣接入層。邊 緣接入層,負責將各種網路和終端設備介入軟交換體系機構;核心交換層,對各種不同 的業務和媒體流提供公共的傳送平台,多採用基於分組的傳送方式,目前比較公認的核心傳送網IP網或ATM骨幹網;其主要實體為軟交換設備,實現網路控制層,完成呼叫控制、路由、認證、資源管理等功能;業務應用層,在呼叫控制的基礎上向最終用戶提供各種增值業務。 在軟交換系統中,IP 承載使網路調整更為靈活,同時也使媒體能力增強,進而帶來一些新的業務,增強運營商網路的網路價值。另一方面,軟交換分離的架構使得網路部署更靈活,可以有效降低運營商網路的建網成本和運營維護成本。由此可見,IP承載的變化是對傳統網路的一個革命性的改變。軟交換是網路發展的一個重要技術未來。 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體系統 ,是一種全新的多媒體 業務形式,它能夠滿足現在的終端客戶更新穎、更多樣化的多媒體業務需求。IMS是對IP多媒體業務進行控制的多媒體網路核心層邏輯功能實體的總稱。。3GPPR5主要定義IMS的核心結構,網元功能、 介面和流程等內容;IMS 體系結構從上向下分為四層:應用層、控制層、承載層和接入層。應用層主要 實現傳統的電話業務、智能網的接入以及提供基於SIP的非傳統電信業務等;控制層主 要完成基本會話的控制、 SIP 會話路由控制等功能; 承載層採用具有 QoS 保證的 IP 網進 行承載;接入層主要完成各類 SIP 會話的發起、終結,完成與傳統 PSTN/PLMN 間的互聯 互通。 目 前,IM S被認為是下一代網路的核心技術,也是解決移動與固網融合,引入語音、 數據 、視頻 三重融合等差異化業務的重要方式。 三.計算機網路技術在航空航天技術領域的應用: 1.計算機網路高技術在國外導彈、火箭測控領域的應用:航天測試工程是集研究、開發、設計、測試為一體的工程技術,工程的難度在於要處理復雜的數據和信息以及通訊擴展行為,而當今測試工程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引入網路來支持工程管理軟體控制測試設備、收集遠程設備採集的數據。美國聯邦政府和航天工程組織正努力應用計算機網路來達到提高效益和競爭力的目的。約翰遜航天中心配有一個新型的任務控制中 fl,(MCC),該中心負責飛行測試計算任務的主控計算機把遙測數據和計算結果傳給宇航員,它的執行過程尤如把相關數據從主機壓到適當的飛行控制終端一樣。在分布式MCC設計方案中,遙測和計算中心的概念已經消失,飛行控制台包含了UNIX工作站,它能夠訪同網路上的遙測數據流,而共享數據方式替代主機依賴方式,MCC工作站上運行的軟體將從信息共享協議上佔有遙測數據,(信息共享協議)ISP採用客戶/服務方式,分布式客戶可 從對等式ISP伺服器集上得到ISP的支持,伺服器對網上的數據有效性負責。客戶的應用過程通過ISP客戶應用程序接12(API)啟動同伺服器的對話(可能來自不同機器)獲取數據,這些客戶機認可來自ISP伺服器的數據,這些數據 非同步方式經過轉換後傳給客戶機,ISP API提供獨立的數據源因而ISP客戶應用程序可 被測試數據驅動,並可以重現數據來對飛行訓練和遙測提供服務。美國政府目前正加緊實施的「聯邦高性能計算和通訊項目(HPfiCP)」,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建立遍布全美國的通訊網路, 目的是給科研提供通訊基礎,大量航天工程所需的測試模擬和計算數據可以通過此網路傳輸給分析程序進行分析。HPCfiP實施的重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高性能遠程網路的優勢來為廣域網遠程用戶提供服務。例如:某一航天型號前方測試站需要將型號模擬和測試數據文件向遠距數千公里之外的計算中心進行傳輸和保存,並要求將這些要傳送的典型數據作分析比較。這些工作用HPCCP來實現實際上是通過前後台操作來完成的。傳送和分析、比較工作通過後台完成,前端的用戶不必等待漫長的分析過程,而只需時常回來檢測一下結果送到沒有就行了。

B. 計算機網路技術就業方向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體開發、計算機網路的組建、網路設備配置、網路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路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1、辦公方向:客戶端操作系統、office類、使用一些軟體有這種能力的可謂遍地都是,競爭最劇烈。
2、工具和輔助類軟體使用方向:AutoCAD,Flash,Photoshop,業務系統軟體,教學用軟體,及一些特定人員的輔助工具,比如美工、建築師等會使用。
3、專業服務方向:PC硬體組裝維護師,網路工程師,網管員、廠商產品支持工程師。這也是許多IT人員非常關注的方向。
4、開發方向:程序人員,熟悉各種編程語言、項目管理、廠商管理工程師。

C. 中國電信商務領航定製網關(2-1)是如何配置的才能讓電腦訪問到無線網路

中國電信商務領航定製網配置的方法

1:首先改無線路由器IP:單獨連接電腦與TP-無線路由器,不要接光貓,這樣可以進入到tp的設置頁面

2:在網路設置-lan口設置中將路由器lan口地址由192.168.1.1,更改為192.168.2.1,保存,DLINK路由器後面寫的是 192.168.0.1,這個與電信光纖貓默認IP192.168.1.1 無沖突,就不用修改IP

3:到網路連接,取消「寬頻連接」為默認聯接;點本地聯接,右鍵,屬性,選:自動獲得IP地址、DNS伺服器,確定

4:在IE輸入:192.168.2.1,帳號:admin 密碼:admin 登錄路由器進行設置:點設置向導,輸入寬網帳號、密碼,模式選取:PPPoE,保存退出

5:再將光貓接過來的網線接到路由器wan口中,繼續在TP-設置頁進行無線路由設置

6:光纖貓電信已經設置好,保存即可(也就是保存設置)。

D. 計算機網路主要應用於哪些方面

計算機網路應用的主要領域有以下五點:

1.計算機算機網路應用——企業信息網路

企業信息網路是指專門用於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的計算機網路,它一般為一個企業所專用,覆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提供硬體、軟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地理分布狀況,企業信息網路既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廣域網,既可以在近距離范圍內自行鋪設網路傳輸介質,也可以在遠程區域內利用公共通信傳輸介質,它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技術基礎。

在企業信息網路中,業務職能的信息管理功能是由作為網路工作站的微型計算機提供的,進行日常業務數據的採集和處理,而網路的控制中心和數據共享與管理中心由網路伺服器或一台功能較強的中心主機實現,對於分布於廣泛區域的分公司、辦事處、庫房等異地業務部門,可根據其業務管理的規模和信息處理的特點,通過遠程模擬終端、網路遠程工作站或區域網遠程互連實現彼此間的互連。

目前,企業信息網路已成為現代代企業的重要特徵和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礎,通過企業信息網路,企業可以擺脫地理位置所帶來的不便,對廣泛分布於各地的業務進行及時、統一的管理與控制,並實現全企業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從而大大提高企業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2.計算機網路應用——聯機事物處理

聯機事務處理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將分布於不同地理位置的業務處理計算機設備或網路與業務管理中心網路連接,以便於在任何一個網路節點上都可以進行統一、實時的業務處理活動或客戶服務。

聯機事務處理在金融、證券、期貨以及信息服務等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

例如金融系統的銀行業務網,通過撥號線、專線、分組交換網和衛星通信網覆蓋整個國家甚至於全球,可以實現大范圍的儲蓄業務通存通兌,在任何一個分行、支行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資金清算與劃撥。

在自動提款機網路上,用戶可以持信用卡在任何一台自動提款機上獲得提款、存款及轉帳等服務。

在期貨、證券交易網上,遍布全國的所有會員公司都可以在當地通過計算機進行報價、交易、交割、結算及信息查詢。此外,民航訂售票系統也是典型的聯機事務處理,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提供民航機票的預訂和售票服務。

3.計算機網路應用——POS系統

POS(Point Of Sales)系統是基於計算機網路的商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它將櫃台上用於收款結算的商業收款機與計算機系統聯成網路,對商品交易提供實時的綜合信息管理和服務。

商業收款機本身是一種專用計算機,具有商品信息存儲、商品交易處理和銷售單據列印等功能,既可以單獨在商業銷售點上使用,也可以作為網路工作站在網路上運行。

POS系統將商場的所有收款機與商場的信息系統主機互連,實現對商場的進、銷、存業務進行全面管理,並可以與銀行的業務網通信,支持客戶用信用卡直接結算。

POS系統不僅能夠使商業企業的進、銷、存業務管理系統化,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並且能夠與整個企業的其他各項業務管理相結合,為企業的全面、綜合管理提供信息基礎,並對經營和分析決策提供支持。

4.計算機網路應用——電子郵件系統

電子郵件系統是在計算機及計算機網路的數據處理、存儲和傳輸等功能基礎之上,構造的一種非實時通信系統。

電子郵件的基本原理是:在計算機網路主機或伺服器的存儲器中為每一個郵件用戶建立一個電子郵箱(開辟一個專用的存儲區域),並賦予一個郵箱地址,郵件發送者可以在計算機網路工作站(如PC機)上,進行郵件的編輯處理,並通過收件人的電子信箱地址表明郵件目的地;郵件發出後,網路通信設備根據郵件中的目的地址,確定最佳的傳輸路徑,將郵件傳輸到收件人所在的網路主機或伺服器上,並存入相應的郵箱中;收件人可隨時通過網路工作站打開自己的郵箱,查閱所收到的郵件信息。

先進的電子郵件系統可以提供「文本信箱」、「語音信箱」、「圖形圖象信箱」等多種類型的電子郵政功能,支持數據、文字、語音、圖形、圖象等多媒體郵件,並且可以將各種各樣的程序、數據文件作為郵件的附件隨電子郵件發送。因此可以構造許多基於電子郵件的網路應用。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服務都是通過基於分組交換技術的數據通信網提供的。隨著網路能力的提高和網路用戶的增加,電子郵政將逐漸替代傳統的信件投遞系統,成為人們廣泛應用的非實時通信手段。

5.計算機網路應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簡稱EDI)是以電子郵件系統為基礎擴展而來的一種專用於貿易業務管理的系統,它將商貿業務中貿易、運輸、金融、海關和保險等相關業務信息,用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網路,按照協議在貿易合作者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快速傳遞,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業務處理過程。

由於EDI可以取代以往在交易者之間傳遞的大量書面貿易文件和單據,因此,EDI有時也被稱為無紙貿易。

EDI的應用是以經貿業務文件、單證的格式標准和網路通信的協議標准為基礎的。商貿信息是EDI的處理對象,如訂單、發票、報關單、進出口許可證、保險單和貨運單等規范化的商貿文件,它們的格式標準是十分重要的,標准決定了EDI信息可被不同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系統所識別和處理。 EDI的信息格式標准普遍採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制訂並推薦使用的EDIFACT標准。

EDI適用於需處理與交換大量單據的行業和部門,其業務特徵是交易頻繁、周期性作業、大容量的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等。目前EDI在歐洲、北美、大洋洲及亞太地區的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應用相當普及,有些國家已明確規定,對使用EDI技術的進口許可證、報關單等貿易文件給予優先審批和處理,而對書面文件延遲處理。國際EDI應用的迅速發展,促進了我國EDI工作的開展,1991年我國就成立了「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並加入了國際上的相關組織,EDI的應用開發納入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經貿委、海關、銀行、運輸等系統以及部分省市已開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與應用工作,有些已開始了試運行。從目前科技發展水平來看,實現EDI已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管理問題。

閱讀全文

與航領計算機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無線組網和無線網路的認識 瀏覽:393
網路電纜應該插在哪裡 瀏覽:40
中職網路安全技術如何教學 瀏覽:396
高教網路安全 瀏覽:489
蘋果7蜂窩網路錯誤維修 瀏覽:825
我家網路電視可以看wifi卻不能用 瀏覽:116
網路海鮮銷售員做些什麼 瀏覽:790
魚峰區網路教育怎麼樣 瀏覽:903
電腦網路信噪比 瀏覽:968
網路綜合布線軟體 瀏覽:925
什麼網路軟體可以看衛視 瀏覽:947
網路共享的文件數據恢復 瀏覽:892
騰訊旗下的網路軟體 瀏覽:611
為什麼我的網路是空文件 瀏覽:636
網路共享單車和改裝車什麼意思 瀏覽:523
華碩筆記本無線網路在哪裡連接 瀏覽:968
網路安全系統作用 瀏覽:842
裝移動網路必須裝路由器嗎 瀏覽:742
上海網路手機維修怎麼樣 瀏覽:222
為什麼我的wifi突然沒有網路 瀏覽:98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