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方式有哪幾種
在計算機網路中,數據交換的方式有:
(1)線路交換。在數據傳送之前需建立一條物理通路, 在線路被釋放之前,該通路將一直被一對用戶完全佔有。
(2)報文交換。報文從發送方傳送到接收方採用存儲轉發 的方式。在傳送報文時,只佔用一段通路;在交換節點中需要 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因此,這種方式不滿足實時通信的 要求。
(3)分組交換。此方式與報文交換類似,但報文被分成組傳 送,並規定了分組的最長度,到達目的地後需重新將分組組裝成報文。這是網路中最廣泛採用的一種交換技術。
❷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CS:circuit
switching)是通信網中最早出現的一種交換方式,也是應用最普遍的一種交換方式,主要應用於電話通信網中,完成電話交換,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電話通信的過程是:首先摘機,聽到撥號音後撥號,交換機找尋被叫,向被叫振鈴同時向主叫送回鈴音,此時表明在電話網的主被叫之間已經建立起雙向的話音傳送通路;當被叫摘機應答,即可進入通話階段;在通話過程中,任何一方掛機,交換機毀拆除已建立的通話通路,並向另一方送忙音提示掛機,從而結束通話。
報文交換(Message
switching)是一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報文交換不要求在兩個通信結點之間建立專用通路。結點把要發送的信息組織成一個數據包——報文,該報文中含有目標結點的地址,完整的報文在網路中一站一站地向前傳送。
分組交換(PS:packet
switching)的實質就是將要傳輸的數據按一定長度分成很多組,為了准確的傳送到對方,每個組都打上標識,許多不同的數據分組在物理線路上以動態共享和復用方式進行傳輸,為了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當數據分組傳送到交換機時,會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中,然後根據當前線路的忙閑程度,交換機會動態分配合適的物理線路,繼續數據分組的傳輸,直到傳送到目的地。到達目地之後的數據分組再重新組合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數據。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❸ 數據傳輸方式分為哪幾種
按照不同分類可以分為7種。
1、並行傳輸
並行傳輸指的是數據以成組的方式,在多條並行信道上同時進行傳輸,是在傳輸中有多個數據位同時在設備之間進行的傳輸。常用的是將構成一個字元的幾位二進制碼同時分別在幾個並行的信道上傳輸。
並行傳輸時,一次可以傳一個字元,收發雙方不存在同步的問題。而且速度快、控制方式簡單。但是,並行傳輸需要多個物理通道。所以並行傳輸只適合於短距離、要求傳輸速度快的場合使用。
2、串列傳輸
串列通信作為計算機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機與外設以及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作用,串列通信具有傳輸線少、成本低的特點,主要適用於近距離的人-機交換、實時監控等系統通信工作當中,藉助於現有的電話網也能實現遠距離傳輸,因此串列通信介面是計算機系統當中的常用介面。
3、非同步傳輸
非同步傳輸每次傳送一個字元代碼(5~8bit),在發送每一個字元代碼的前面均加上一個「起」信號,其長度規定為1個碼元,極性為「0」,後面均加一個止信號,在採用國際電報二號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5個碼元,在採用國際五號碼(見數據通信代碼)或其它代碼時,止信號長度為1或2個碼元,極性為「1」。
4、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是以固定時鍾節拍來發送數據信號的。在串列數據流中,各信號碼元之間的相對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從收到的數據流中正確區分發送的字元,必須建立位定時同步和幀同步。
5、單工數據傳輸
單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只能沿一個指定的方向進行數據傳輸。即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源,另一端的DTE固定為數據宿。
6、半雙工數據傳輸
半雙工數據傳輸是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數據傳輸,但不能同時進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數據源,也可作數據宿,但不能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
7、全雙工數據傳輸
全雙工數據傳輸是在兩數據站之間,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傳輸。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時作為數據源與數據宿。通常四線線路實現全雙工數據傳輸。二線線路實現單工或半雙工數據傳輸。
❹ 計算機網路的傳輸方式 (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分別是什麼意思)
同步傳輸(ATM)是按數據幀進行傳送、字元與字元間的傳輸是同步無間隔的,收發方的時鍾必須嚴格一致。
非同步傳輸方式(STM)是按字元一個一個地發送,字元與字元間傳輸間隔是任意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的時鍾要求沒有同步的嚴格。
參考: http://blog.21ic.com/user1/2216/archives/2006/33370.html
❺ 計算機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有四種,分別是
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信元交換
電路交換:端對端通信質量因約定了通信資源獲得可靠保障,對連續傳送大量數據效率高。
報文交換:無須預約傳輸帶寬,動態逐段利用傳輸帶寬對突發式數據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分組交換:具有報文交換之高效、迅速的要點,且各分組小,路由靈活,網路生存性能好。
信元交換又叫ATM(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是通過建立虛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
(5)計算機網路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方式擴展閱讀:
報文交換的原理是當發送方的信息到達報文交換用的計算機時,先存放在外存儲器中,待中央處理機分析報頭,確定轉發路由,並選到與此路由相應的輸出電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一旦電路空閑,立即將報文從外存儲器取出後發出,這就提高了這條電路的利用率。
報文交換雖然提高了電路的利用率,但報文經存儲轉發後會產生較大的時延。分組交換也是一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但與報文交換不同,它是把報文劃分為一定長度的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
這就不但具備了報文交換方式提高電路利用率的優點,同時克服了時延大的缺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據交換
❻ 計算機網路採用的主要數據交換方式的特性
電路交換:建立連接之後傳輸。
報文交換:把要發送的數據當成一個整體(報文)傳送出去。
分組交換:把要發送的數據分成組傳送出去。
在實際應用中報文交換主要用於傳輸報文較短、實時性要求較低的通信業務,如公用電報網。報文交換比分組交換出現的要早一些,分組交換是在報文交換的基礎上,將報文分割成分組進行傳輸,在傳輸時延和傳輸效率上進行了平衡,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
(6)計算機網路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方式擴展閱讀:
電路交換方式的優點是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缺點是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量被浪費;另外,如數據傳輸階段的持續時間不長,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就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於遠程批處理信息傳輸或系統間實時性要求高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這種通信方式的計費方法一般按照預訂的帶寬、距離和時間來計算。
❼ 傳送的控制方式有哪幾種
CPU與外設之間傳輸數據的控制方式通常有三種:程序方式、中斷方式和DMA方式.
程序方式:指用輸入/輸出指令,來控制信息傳輸的方式,是一種軟體控制方式,根據程序控制的方法不同,又可以分為無條件傳送方式和條件傳送方式.
無條件傳送方式介面簡單,適用於那些能隨時讀寫的設備.條件傳送方式(查詢方式) 的特點是介面電路簡單,CPU利用率低(程序循環等待),介面需向CPU提供查詢狀態.適用於CPU不太忙,傳送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要求各種外設不能同時工作,外設處於被動狀態.
中斷方式:當外設准備好時,由外設通過介面電路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CPU在允許的情況下,暫停執行當前正在執行的程序,響應外設中斷,轉入執行相應的中斷服務子程序,與外設進行一次數據傳送,數據傳送結束後,CPU返回繼續執行原來被中斷的程序.其特點是CPU的利用率高,外設具有申請CPU中斷的主動權,CPU和外設之間處於並行工作狀態.但中斷服務需要保護斷點和恢復斷點(佔用存儲空間,降低速度),CPU和外設之間需要中斷控制器.適用於CPU的任務較忙、傳送速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尤其適合實時控制中的緊急事件處理.
存儲器直接存取方式(DMA):外設利用專用的介面(DMA控制器)直接與存儲器進行高速數據傳送,並不經過CPU(CPU不參與數據傳送工作),匯流排控制權不在CPU處,而由DMA 控制器控制.其特點是介面電路復雜,硬體開銷大.大批量數據傳送速度極快.適用於存儲器與存儲器之間、存儲器與外設之間的大批量數據傳送的場合.
❽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通信方式分為哪幾種
按照每次傳送的數據位數,通信方式可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
按照數據在線路上的傳輸方向,通信方式可分為:單工通信、半雙工通信與全雙工通信.
❾ 計算機網路中信號的傳輸方式可分為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信號傳輸方式分為調制解調(模擬信號)和編解碼(數字信號)兩種,常用的傳輸方式有網線傳輸,光纖傳輸,無線傳輸,目前新推出一些調制解調方式傳輸,使用雙線就能傳輸網路數字信號,但前提是需要在線纜兩端加上數據機,有需要的可以進一步交流。
❿ 計算機網路中的數據通過什麼傳輸
1.先把你的計算機中「數字數據」通過調制器轉化成「模
擬信號」(如果你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模擬信號數字化
的三個步驟分別是:采樣、量化、編碼}[其中通信方式包
括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數據傳輸可以通過基帶、頻帶、
寬頻}{也可以通過多路復用同時上傳和下載};
2.它們的信息頭中都帶對方的地址,通過節點間的路由器
、交換機傳到對方的機器上.(數據的交換技術包括電路
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它們各自都有優缺點)).
3.然後到達對方的機器上.
其中在本地OSI數據流為從第七層的「應用層」依次向下,
在向下的途中,加上各自的「標志」{封裝技術},到達
第一層「物理層」後,通過物理傳輸介質,通過上面的技
術傳輸到對方的機器上,通過從第一層到最後一層拆卸各
自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