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2023年世界各地都發洪水
1、低溫冰凍
拉尼娜現象導致幾乎遍布全中國的寒流從2020年底延續到了2021年初,霸王級寒潮速凍全國,氣溫暴降16度,直接就是低溫橙色預警,從北到南覆蓋全國,讓大家見識到了北極寒流之猛。
而到了南半球冬季之時,同樣也是罕見的寒潮,前陣子是南非寒流,多地冰凍,出現了零下7℃到零下10℃的低溫,這幾天則是巴西,64年來第一次,巴西43座城市罕見降雪,這個80%國土地處熱帶的國家民眾一臉懵逼。
2、極端乾旱
2021年的乾旱是3月份從我國台灣省開始的,那個日月潭差點乾涸見底的景象著實讓大家嚇了一跳,台灣全省很多水庫庫容不足10%,但這只是開始而已。
馬達加斯加的乾旱同樣讓人揪心,而北美西南部的乾旱更是王炸,墨西哥國內第二大湖泊乾涸,美國胡佛大壩後的米德湖自蓄水以來最低水位,加州多個湖泊幾近乾涸,湖床外露,加州政府幾次用水警告。
3、極端高溫
最早開始的是莫斯科100多年來罕見高溫,然後再是席捲中東的高溫,最後是王炸美加西部遭遇熱穹頂控制的高溫,49.6℃,這是有人居住的加拿大利頓小鎮的溫度,和中國黑龍江黑河市同緯度,一般也就30來度。
此後的熱浪再次襲擊中東,科威特地表70℃,北非阿爾及利亞熱暈駱駝的新聞估計各位都看了,2021的高溫實屬罕見。最近則是希臘遭遇40年來的高溫,部分地區溫度達到43℃~44℃以上。
4、全球火災
據7月31日環球網報道,加州火災「迪克西」過火面積超過970平方公里,而目前僅有23%的火勢得到控制,其實整個美國西部都被大大小小的山火控制了,而且歐洲西南部的西班牙大火,歐洲南部義大利撒丁島大火,以及土耳其30個省份的88場大火,僅有部分得到控制。
5、極端暴雨
歐洲中西部的德國和比利時荷蘭等國遭遇緩慢移動的低氣壓,造成極端暴雨,默克爾稱這是戰以來德國最艱難的時刻。而在7月底中國河南的暴雨幾乎就是德國最大災難暴雨的3倍以上,直接讓人傻眼。
而7月19日在新疆還發生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北側的天山腳下還發生了洪水,受災面積300平方公里,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
2021的災難實在太多,無法再一一羅列,否則變成災難統計合輯了。
霍金究竟是干什麼的,他的預言到底有沒有可信度?
每當災難來臨時刻,我們總是會想起霍金,因為他是眾多神棍預言家中的一泓清流,毫無疑問,霍金的眾多頭銜比如:擔任了1979~2009的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還差點和彭羅斯一起獲得諾獎,你說這大佬硬核不?
所以霍金的預言總歸是有些靠譜的,那麼他究竟說過哪些預言呢?2018年3月18日,在霍金去世4天後BBC梳理了霍金霍大爺曾經說過的預言:
1、離開地球:Don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機械崛起:「人工智慧的全面發展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終結」
3、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暖是地球上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危險之一
4、尋找外星人:霍金警告人類要小心對待尋找外星人的行動
1、2、4的預言估計大家各有想法,但關於氣候變化的問題,霍金非常擔心氣候變暖將達到一個臨界點,屆時將達到無法逆轉的地步。
霍金所說的臨界點確實是一個梗,因為在霍金去世一年多後的2019年11月份,就出現了一篇在《自然》期刊上澳洲氣候學家斯特芬發表的文章稱,全球15個臨界點已經有9個被突破的說法,還有在7月底再次更新了自2年前開始監測的31個指標中,16個已經爆表的信息。
盡管氣候臨界點早在20多年前就有IPCC提出過,但這一天真的到來,還是讓大家擔心不已,氣候臨界點的說法是全球或區域氣候從一種穩定狀態到另外一種穩定狀態的關鍵門檻,產生的條件各項初始條件的累積,而引子則是溫室氣體的排放。
未來會怎樣實在難以預料,但就現在來看,估計各位心裡都發憷了,畢竟今年全球氣候所表現出來的震撼場景,讓大家見識到了地球雷霆震怒的後果,不過問題是這究竟是生氣還是震怒,估計連氣候學家都不知道。
全球變暖,中國北方會更宜居,是真的嗎?
在大家擔心不已的今天,有一個說法毫無疑問是同樣是一泓清流,而且那個理論早在2019年就提出來了,也就是說全球變暖下,中國北方會更溫暖濕潤,也就是說我國可能會迎來絕佳的發展機會,真的會是這樣嗎?
種花家專門查了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氣候資料,結果在竺可楨1972年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發表的論文中找到了1、夏、商和西周,2、兩漢,3、唐朝,4、明朝是個溫暖期。
同時論文中關於當時的植物的記載表明了北方降水猶如亞熱帶,因為周朝時有北方有竹子種植,而唐朝時長安有柑橘,表明了當時北方降水是比較豐富的,因為這些植物對水的需求比溫度還敏感。
而在這幾年以來的表現北方降水在增加,比如黃河兩岸植被增加,新疆發洪水等等,特別是上文有述的7月19日塔克拉瑪干沙漠發洪水,讓大家意識到這中國北方真的要變天了?
北方是否變天真不知道,但7月19日的洪水主要還是融雪性洪水,這也是天山冰川的夏季融雪產生的洪水,每年都有,只是今年湊巧遭遇了暴雨,在北疆地區夏季暴雨也是偶發性的,各位有興趣去查資料,從2000年來,每年都有幾場暴雨。
全球變暖北方降水會增加嗎?
理論上確實會,中國北方的降水來自幾個地方,一是副熱帶高壓引導下的東南水汽進入北方內陸,二是來自大西洋的二手水汽,三則是來自印度洋到達青藏高原的水汽,盡管難以越過塔克拉瑪干沙漠,但在南疆的昆侖山脈降水同樣能給南疆帶來融雪水。
2021年1月18日在《自然》上的論文表示,西太地區的熱帶降雨線在北移,而2020年的青藏高原二次考察也發現青藏高原降水也在增加,而來自歐洲降水的增加的二次水蒸氣進入新疆在增多。
從暫時的結果來看,中國北部降水在大概率上是增加的,但這只是短期氣候的變化,因為全球氣候變化非常難預測,即使是超級計算機也無法保證預測的結果,所以短期並不代表長期是否會如此,因此現在承認北方將更溫暖濕潤還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