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採用「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介質訪問控制方法的區域網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
CSMA/CD 表示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多點接入」表示許多計算機以多點接入的方式連接在一根匯流排上。
「載波監聽」是指每一個站在發送數據之前先要檢測一下匯流排上是否有其他計算機在發送數據,如果有,則暫時不要發送數據,以免發生碰撞。
匯流排上並沒有什麼「載波」。因此, 「載波監聽」就是用電子技術檢測匯流排上有沒有其他計算機發送的數據信號。
碰撞檢測」就是計算機邊發送數據邊檢測信道上的信號電壓大小。當幾個站同時在匯流排上發送數據時,匯流排上的信號電壓擺動值將會增大(互相疊加)。當一個站檢測到的信號電壓擺動值超過一定的門限值時,就認為匯流排上至少有兩個站同時在發送數據,表明產生了碰撞。所謂「碰撞」就是發生了沖突。因此「碰撞檢測」也稱為「沖突檢測」
每一個正在發送數據的站,一旦發現匯流排上出現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發送,免得繼續浪費網路資源,然後等待一段隨機時間後再次發送。
按照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歸類為時間、距離、速度的運算,t=l/s,
1/200000 秒 = 0.000005 秒
問題是,你的問題中沒有給出區域網中有多少主機接入,所以,要把最近的主機距離算在內的話,這個值應該小於 0.000005 秒。
『貳』 csma/cd協議的要點
法律分析:csma/cd協議的要點:
1.多點接入:說明這是匯流排型網路,許多計算機以多點接入的方式連接在一根匯流排上;
2.載波監聽:用電子技術檢測匯流排上有沒有其他計算機也在發送;
3.碰撞檢測:即適配器邊發送數據邊檢測信道上的信號電壓的變化情況,以便判斷自己在發送數據時其他站是否也在發送數據。
法律依據:郵電部493號《中國公用計算機互連網國際聯網管理辦法》
第八條 接入單位負責對其接入網內用戶的管理,並按照規定與用戶簽定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第九條 接入單位和用戶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加強信息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國家保密制度,並對所提供的信息內容負責。
『叄』 計算機網路兩種常見連接方式是點對點和點對多點,這里的點是指什麼
這個算網路開講篇的內容了。
這個不用刻意去糾結了,其實就是一個術語而已。 你 可以把點理解為就是一個終端,一個介面都行。
我感覺這個舉一些實際的例子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像你肯定有手機對吧,你用過手機藍牙傳輸不?你用藍牙和另外一個人傳輸文件的時候,這個就叫做點對點通信。 你肯定也應該用過wifi吧? 你可以無線路由器看作是一個點,有很多手機,電腦等接入到路由器中,這個就是點對點多。
『肆』 計算機上網路介面層的功能是由什麼完成的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