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基礎教程的圖書目錄
第1章計算機網路概述1
1.1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1
1.2計算機網路組成1
案例1-1了解各種網路設備的用途2
案例1-2安裝網卡7
案例1-3掌握各種網路傳輸介質的用途及適用場所8
案例1-4製作雙絞線12
1.3網路的拓撲結構15
案例1-5構建辦公室網路——星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15
小結18
習題18
第2章區域網技術20
2.1區域網規劃20
2.1.1用戶需求分析20
2.1.2網路規劃21
2.2區域網設計26
案例2-1兩台計算機的家庭區域網設計26
案例2-2多台計算機的家庭區域網設計32
案例2-3計算機機房區域網設計33
2.3綜合布線39
案例2-4校園區域網布線設計40
小結45
習題46
第3章Intranet技術48
3.1IIS概述48
案例3-1安裝和卸載IIS49
3.2配置WWW伺服器52
案例3-2創建和配置企業內部Web伺服器52
3.3配置FTP伺服器58
案例3-3創建FTP伺服器和設置FTP伺服器的屬性59
案例3-4使用FTP伺服器下載和上傳文件62
3.4配置DHCP伺服器63
案例3-5安裝和卸載DHCP伺服器64
案例3-6配置DHCP伺服器65
案例3-7配置DHCP客戶機68
小結69
習題69
第4章Internet接入技術71
4.1電話寬頻接入Internet71
案例4-1家庭網路接入Internet72
4.2區域網接入Internet78
案例4-2宿舍網路接入Internet(使用代理伺服器)79
4.3專線接入Internet81
案例4-3校園網路接入Internet82
4.4手機上網86
案例4-4手機網路87
小結92
習題92
第5章Internet應用94
5.1信息海洋——WWW94
案例5-1設置IE瀏覽器94
案例5-2使用搜索引擎97
案例5-3保存網頁和網頁上的圖片99
5.2網上郵政——E-mail101
案例5-4申請免費E-mail101
案例5-5在瀏覽器中使用電子郵件系統103
案例5-6使用OutlookExpress接收和發送郵件106
5.3網上交流平台——博客109
案例5-7開通個人博客109
小結111
習題111
第6章網路安全與維護113
6.1WindowsXP操作系統的安全加固113
案例6-1WindowsXP操作系統的安全加固措施113
6.2防火牆技術123
案例6-2安裝和設置天網防火牆個人版123
6.3病毒防治127
案例6-3使用瑞星殺毒軟體查殺病毒130
6.4網路維護134
案例6-4單機網路故障的排除135
案例6-5部分網路故障的排除137
小結138
習題138
參考文獻140
……
2.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教程的目錄
前 言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實驗
1.1 計算機網路實驗概述
1.2 實驗說明
1.3 實驗一 RJ-45接頭的製作
1.4 實驗二 常用網路測試命令
1.5 實驗三 計算機對等網組建
1.6 實驗四 構建簡單的乙太網
1.7 實驗五 快速乙太網
思考題
第2章 路由與交換實驗
2.1 實驗說明
2.2 實驗一 S2403交換機兩種配置管理方式
2.3 實驗二 S2403交換機的VLAN的劃分
2.4 實驗三 路由器的配置方式
2.5 實驗四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2.6 實驗五 路由器的升級
2.7 實驗六 靜態路由
2.8 實驗七 RIP協議
2.9 實驗八 標准訪問控制列表
思考題
第3章 Windows 2000實驗
3.1 實驗說明
3.2 實驗一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安裝
3.3 實驗二 設置DHCP伺服器
3.4 實驗三 配置DNS伺服器
3.5 實驗四 配置和使用FTP服務
3.6 實驗五 配置和開發WWW服務
3.7 實驗六 SQL Server的安裝與配置
思考題
第4章 防火牆實驗
4.1 實驗說明
4.2 實驗一 Cisco PIX防火牆的升級和初始配置
4.3 實驗二 Cisco PIX防火牆網路地址翻譯(NAT)配置
4.4 實驗三 Cisco PIX防火牆外部訪問內部配置
4.5 實驗四 費爾個人防火牆配置與管理
思考題
第5章 互聯網實驗
5.1 實驗說明
5.2 實驗一 網路連接
5.3 實驗二 撥號上網
5.4 實驗三 Web服務原理實驗
5.5 實驗四 IE瀏覽器應用實驗
5.6 實驗五 搜索引擎應用實驗
5.7 實驗六 FTP實驗
5.8 實驗七 E-mail實驗
5.9 實驗八 NetMeeting實驗
思考題
第6章 Linux實驗
6.1 實驗說明
6.2 實驗一 Linux DNS配置
6.3 實驗二 sendmail配置
6.4 實驗三 Vsftp配置
6.5 實驗四 Apache的基本安裝和配置
6.6 實驗五 Samba服務配置
6.7 思考題
第7章 網路故障診斷與網路管理實驗
7.1 實驗說明
7.2 實驗一網路故障診斷工具使用
7.3 實驗二區域網接入Internet故障診斷
7.4 實驗三路由故障排錯
7.5 實驗四交換式網路故障排錯
7.6 實驗五網路分析軟體sniffer使用
思考題
第8章 網路安全實驗
8.1 實驗說明
8.2 實驗一 PGP軟體使用
8.3 實驗二 Web伺服器上設置SSL
8.4 實驗三 IPSec實驗
8.5 實驗四 Sygate代理伺服器使用
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組網設計案例
9.1 案例一 Linux組網系統的設計
9.2 案例二 中小企業Intranet設計
參考文獻
3. 計算機網路技術教程的內容提要
本書是依據普通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本科教學的要求而編寫的。全書共分9章,首先在介紹了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體系結構、數據通信知識的基礎上,分析了比較成熟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協議,其中包括TCP/IP協議、乙太網、廣域網、Internet技術以及流行的無線網路技術。接著,又從實用角度出發.結合實例對區域網技術、網路互連、互連設備、網路操作系統、Internet應用伺服器的安裝與配置、計算機網路的管理以及網路方案設計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重點介紹。
書中結合了許多工程設計實例,以加強讀者的實踐應用能力。
本書既可以作為計算機、通信、信息以及電子類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供從事計算機網路及相關工作的工程人員學習參考。
4. 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1版計算機3級網路技術教程的具體內容
可參看書的目錄, 如果要電子書,郵箱掛出來。
第1章 計算機基礎
1.1 計算機概述
1.1.1 計算機的特點
1.1.2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1.1.3 計算機的應用領域
1.2 計算機硬體系統
1.2.1 計算機硬體的種類
1.2.2 計算機的配置
1.2.3 計算機的技術指標
1.2.4 微處理器的技術特點
1.2.5 主板與插卡
1.3 計算機軟體系統
1.3.1 軟體的基本概念
1.3.2 軟體的分類
1.3.3 程序、文檔與軟體開發
1.4 多媒體技術基礎
1.4.1 多媒體的基本概念
1.4.2 數據壓縮與解壓縮技術
1.4.3 超媒體與流媒體的概念
1.4.4.多媒體應用軟體
習題1
第2章 網路技術基礎
2.1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2.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階段
2.1.2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
2.1.3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標准化
2.1.4 互聯網的應用與高速網路技術發展
2.1.5 寬頻城域網的發展
2.1.6 我國互聯網的發展
2.2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2.2.1 計算機網路定義的基本內容
2.2.2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2.2.3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2.2.4 描述計算機網路傳輸特性的參數
2.3 分組交換技術的基本概念
2.3.1 電路交換的基本概念
2.3.2 存儲轉發交換的特點
2.3.3 數據報方式與虛電路方式
2.4 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的基本概念
2.4.1 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2.4.2 ISO/OSI參考模型
2.4.3 FCP/IP參考模型與協議
2.4.4 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2.5 互聯網應用的發展
2.5.1 基於Web應用的發展
2.5.2 搜索引擎技術的發展
2.5.3 播客技術的應用
2..5.4 博客技術的應用
2.5.5 網路電視的應用
2.5.6 P2P技術的應用
2.6 無線網路的研究與應用
2.6.1 寬頻無線接入技術與IEEE802.16標准
2.6.2 無線區域網與IEEE802.11標准
2.6.3 藍牙技術與IEEE802.15標准
2.6.4 無線自組網、無線感測器網路與無線網格網
習題2
第3章 區域網基礎
3.1 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基本概念
3.1.1 決定區域網與城域網性能的三要素
3.1.2 區域網拓撲結構的類型與特點
3.1.3 傳輸介質類型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3.1.4 IEEE802參考模型
3.2 乙太網
3.2.1 乙太網的發展
3.2.2 乙太網幀結構與工作流程分析
3.2.3 乙太網的實現方法
3.2.4 乙太網的物理地址
3.3 高速區域網的工作原理
3.3.1 高速區域網的研究方法
3.3.2 快速乙太網
3.3.3 千兆乙太網
3.3.4 萬兆乙太網
3.4 交換式區域網與虛擬區域網
3.4.1 交換式區域網的基本結構
3.4.2 區域網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3.4.3 虛擬區域網的工作原理
3.5 無線區域網
3.5.1 無線區域網的應用
3.5.2 紅外無線區域網
3.5.3 擴頻無線區域網
3.5.4 無線區域網標准IEEE802.11
3.6 區域網互聯與網橋的工作原理
3.6.1 區域網互聯的概念
3.6.2 網橋的工作原理
3.6.3 網橋的層次結構
3.6.4 網橋的路由選擇策略
3.6.5 網橋與廣播風暴
3.6.6 多埠網橋與第二層交換
習題3
第4章 伺服器操作系統
4.1 網路操作系統的特點
4.1.1 單機操作系統
4.1.2 網路操作系統
4.2 網路操作系統的演變
4.2.1 早期的網路操作環境
4.2.2 網路操作系統的形成
4.2.3 當前的網路操作環境
4.3 網路操作系統的類型與功能
4.3.1 網路操作系統的分類
4.3.2 網路操作系統的結構
4.3.3 網路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
4.4 Windows網路操作系統
4.4.1 Windows的發展
4.4.2 WindowsNT的特點
4.4.3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
4.4.4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
4.4.5 Windows Servei 2008操作系統
4.5 NetWale網路操作系統
4.5.1 NetWare操作系統的發展
4.5.2 NetWare操作系統的組成
4.5.3 NetWare操作系統的特點
4.5.4 IntranetWare操作系統
4.6 UNIX網路操作系統
4.6.1 UNIX概述
4.6.2 UNIX的特性
4.6.3 Sun公司的Solaris操作系統
4.6.4 IBM公司的AIX操作系統
4.6.5 HP公司的HP-UX操作系統
4.7 Linux網路操作系統
4.7.1 Linux的發展概況
4.7.2 Linux的特點與組成
4.7.3 Novell公司的SUSELinux
4.7.4 RedHat公司的Linux
習題4
第5章 Internet基礎
5.1 Intemet的構成
5.1.1 Internet的邏輯結構
5.1.2 Intemet的主要組成部分
5.2 Intemet的接入
5.2.1 通過電話網接入
5.2.2 利用ADSL接人
5.2.3 使用HFC接入
5.2.4 通過數據通信線路接入
5.3 IP協議與互聯層服務
5.3.1 IP互聯網的工作原理
5.3.2 互聯層服務
5.3.3 IP互聯網的特點
5.4 IP地址
5.4.1 IP地址的作用
5.4.2 IP地址的層次結構
5.4.3 IP地址的分類
5.4.4 IP地址的直觀表示法
5.4.5 特殊的IP地址形式
5.4.6 子網編址
5.4.7 地址解析協議(ARP)
5.5 IP數據報
5.5.1 IP數據報的格式
5.5.2 IP封裝、分片與重組
5.5.3 IP數據報選項
5.6 差錯與控制報文
5.6.1 ICMP差錯控制
5.6.2 ICMP控制報文
5.6.3 ICMP請求/應答報文對
5.7 路由器與路由選擇
5.7.1 表驅動IP進行路由選擇
5.7.2 路由表的建立與刷新
5.7.3 RIP協議與向量一距離演算法
5.7.4 OSPF協議與鏈路一狀態演算法
5.7.5 部署和選擇路由協議
5.8 IPv6協議
5.8.1 IPv4協議的局限性
5.8.2 IPv6地址
5.8.3 IPv6數據報
5.8.4 IPv6擴展頭
5.8.5 IPv6地址自動配置
5.9 TCP與UDP
5.9.1 端對端通信
5.9.2 傳輸控制協議(TCP)
5.9.3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習題5
第6章 Internet基本服務
6.1 客戶機/伺服器模型
6.1.1 什麼是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6.1.2 客戶機與伺服器的特性
6.1.3 實現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6.2 域名系統
6.2.1 互聯網的命名機制
6.2.2 域名解析
6.2.3 對象類型與資源記錄
6.3 遠程登錄服務
6.3.1 遠程登錄協議
6.3.2 遠程登錄的工作原理
6.3.3 使用遠程登錄
6.4 FTP月毆務
6.4.1 FTP客戶機/伺服器模型
6.4.2 FTP命令與響應
6.4.3 文件格式
6.4.4 用戶介面
6.4.5 FTP訪問控制
6.5 電子郵件系統
6.5.1 電子郵件系統的基本知識
6.5.2 電子郵件傳輸協議
6.5.3 電子郵件的報文格式
6.6 WWW服務
6.6.1 WWW的基本概念
6.6.2 WWW系統的傳輸協議
6.6.3 WWW系統的頁面表示方式
6.6.4 WWW的安全性
習題6
第7章 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
7.1 網路管理
7.1.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7.1.2 網路管理的功能
7.1.3 網路管理模型
7.1.4 網路管理協議
7.2 信息安全技術概述
7.2.1 信息安全的概念
7.2.2 信息安全策略
7.2.3 信息安全性等級
7.3 網路安全問題與安全策略
7.3.1 網路安全的基本概念
7.3.2 OSI安全框架
7.3.3 網路安全模型
7.4 加密技術
7.4.1 密碼學基本術語
7.4.2 對稱密碼
7.4.3 公鑰密碼
7.4.4 密鑰管理
7.5 認證技術
7.5.1 消息認證
7.5.2 數字簽名
7.5.3 身份認證
7.5.4 常用的身份認證協議
7.6 安全技米應用
7.6.1 安全電子郵件
7.6.2 網路層安全——IPSec
7.6.3 web安全
7.7 入侵檢測技術與防火牆
7.7.1 入侵者
7.7.2 入侵檢測技術
7.7.3 防火牆的特性
7.7.4 防火牆的分類
7.8 計算機病毒問題與防護
7.8.1 計算機病毒
7.8.2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策略
習題7
第8章 網路應用技術
8.1 組播技術
8.1.1 IP組播的概念和特點
8.1.2 組播技術基礎
8.2 P2P網路
8.2.1 什麼是P2P網路
8.2.2 P2P網路的基本結構
8.2.3 P2P網路的應用
8.3 即時通信系統
8.3.1 即時通信系統概述
8.3.2 即時通信系統的基礎通信模式
8.3.3 即時通信實例
8.3.4 即時通信系統的通信協議
8.4 IPTV
8.4.1 IPTV系統
8.4.2 IPTV系統的關鍵技術
8.5 VOIP
8.5.1 VOIP實現方法
8.5.2 VOIP系統組成
8.5.3 Skype
8.6 網路搜索技術
8.6.1 網路搜索引擎
8.6.2 搜索引擎的原理和組成
8.6.3 Google和網路搜索引擎
習題8
附錄1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路技術考試大綱(2007年版修訂版)
附錄2 2010年3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筆試試題及參考答案——網路技術
附錄3 習題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