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沉迷現象有哪些

網路沉迷現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2 21:32:15

⑴ 小學生沉迷網路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毅力和自控能力下降,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

過度使用網路,使青少年對網路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尤其是網路游戲的冒險和刺激、在網路交友中的方便、以及網路中一些不健康內容中的*等,會使青少年慢慢形成「網癮症」,從而對自已的生活和學習卻失去興趣,容易導致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學業荒廢等問題。

第二,「虛擬性格」的形成和身體素質變差

網路性格的特徵是:「孤獨、緊張、恐懼、冷漠和非社會化」。對虛擬世界的依戀,現實人與計算機為媒介的人機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脫離現實社會而產生異化,有時為出現難以理解的行為,同時青少年又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坐在電腦前容易對脊椎產生危害,同時電腦的輻射也會危害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第三,信任感差和人際關系變差

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每個人都用虛假的虛擬身份交流,很多時候,大家都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或無所顧忌地說自已想要說的話,但是在網路虛假的身份之下,這種人際關系很少有真實性,時時充斥著不信任感,人際關系不明朗。尤其是「性格內向」的青少年們,雖然網路為大家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間,也使他們更加內向和閉鎖。

第四,價值觀念扭曲和道德觀念差

網路在給青少年帶來豐富知識、信息以及精神上的挑戰與愉悅的同時,同時帶來了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時期,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期,好奇心強、自製力弱,極易受到異化思想的沖擊。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極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傾斜,模糊不清。網路虛擬世界裡人際關系的隨心所欲,無須承擔責任和免遭懲罰的特點,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特別是網上暴力、*、欺詐等行為,使得迷戀網路的青少年道德素質下降、道德觀念淡化。

第五,網路引發青少年犯罪現象

網路引發了青少年的罪安全焦慮。由於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育均不成熟、識別是非能力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特點,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識減弱、社會責任感下降;網路交流的隱弊性、無約束性,極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違反常規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⑵ 當代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

我認為,當代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網路與現實的反差

網路有大量現實生活中接觸不到的信息,大學生可以在網路上接觸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網路上豐富的信息給大學生造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著迷於網路世界裡。在網路世界裡,大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新鮮事物,還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網路上傾訴,而這些恰恰是現實生活中所匱乏的,大學生由於頻繁接觸網路而對網路產生依賴。

大學生沉迷網路游戲

4.監督與管制不足

大學生剛脫離高中枯燥的學習生活,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沒有家長、老師在身邊的監管與束縛,周圍環境的同學也一樣玩電腦手機,於是容易沉迷網路世界而自己卻不自知。而且,大學生大部分都剛成年,他們還不能很好的管控住自己,但大部分網路游戲由於他們已經實名認證很難牽制住他們,大學生更是能隨心所欲在網路世界裡遨遊,無法自拔。

⑶ 上網成癮具體有哪些症狀

1、誘發說謊隱瞞上網的情況和程度等行為、偷錢或盜用別人賬號上網等。
2、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生物鍾紊亂、神經衰弱等生理特徵。不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網時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
3、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孩子逃學、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
4、過去引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中,主要是學業壓力、人際關系、感情問題等,沉迷網路是近年來出現的新現象,並且迅速上升為主因之一。一些學生終日沉迷網路聊天、網路游戲,不但耽誤學業,考試掛紅燈、留級甚至退學。以致於荒廢了他們的學業。
5、導致青少年出現情緒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在心理方面,會出現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記憶力減退,對其他活動缺乏興趣,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情緒低落。
6、網癮綜合症患者由於上網時間過長,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會引起腎上腺素水平異常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血壓升高,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此外,還會誘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症、緊張性頭痛等病症。
7、網路作為人類智慧的產物,雖不是洪水猛獸,但卻是一把「雙刃劍」。當代青少年在充分享受著網路時代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其身心也正承受著網路負面效應的煎熬。
8、 一些青少年網民過分迷戀與網上的「 人——機」式交往,會忽視真實存在的人際關系,產生現實人際交往萎縮和角色錯位的現象;爆炸般的網路信息的擠壓揉搓,會加大青少年網民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引發「信息污染綜合症」等心理障礙;網路世界的虛擬性也會使青少年網民產生一種「特別自由」的感覺和「為所欲為」的沖動,做一些平時不能做,也明顯是不道德的行為;長時間的上網會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產生對網路的過分依賴心理,成為「電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網成癮症」等心理疾病。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專家麥克�6�1格里弗斯博士認為,「過分迷戀上網有損身心健康,嚴重的會導致心理變態,危害程度不亞於酗酒和吸毒。」「患者的行為與吸毒成癮類似,一接觸網際網路就興奮異常,沒機會接觸就寂寞難耐。」可見,網癮問題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視。
9、網路欺騙、賭博、色情、人身攻擊、反動言論、犯罪行為以及各種網路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傷害。正如一位網路罪犯在法庭上所說:「對沒有成年人監護的青少年來說,國際互連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
10、人的心理狀況是在環境與人的相互影響中形成的。由於人腦細胞使用能力特別強,人對自己所在環境很快會形成一種心理狀態,孩子長時間和電腦在一起,他的思維將與電腦的符號式機械思維趨同,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人與人溝通相處的能力和現實生活的反應能力和應對能力,不利於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況且,網路游戲良莠不齊,暴力和色情游戲充斥著網路,長時間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戲中,對道德觀的形成有極其不良的影響,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畫面和情景中,很可能會認為現實生活也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潛意識地去模仿。
11、很多上網成癮的孩子與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溝通較差,情緒不穩定、易怒、多變,沒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諾不能兌現。

⑷ 沉迷網路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學習下降是很常見的了,例如休息時間打亂,經常熬夜,離不開手機,最經典的就是有手機有網路就是生活在科技文明社會,沒手機沒網路就成了原始人

⑸ 青少年沉迷於網路的症狀

第一,認知上的「快餐——硬結」症

對於眾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聯網好比知識快餐一樣,大大激發了他們急於求知的強烈慾望,在滑鼠輕點之間就能立刻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里的學習、工作效率。 而對網上各種時髦展品,他們在好奇心、求知慾驅使下流連忘返,從不審視、懷疑它的構造成份和運轉功效,整個大腦於囫圇吞棗之際成了一個受動而麻木的機器,致使許多硬結不但吞噬著青年人本應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而且阻塞著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瀉——冷漠」症

對於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擺脫父權主義、順應主義教育的青年來說,雖然在現實中其情感表露總要受到他人及社會的左右,但他們身上被壓抑的諸多情感卻可以在網路世界中肆意暴發。上網交友,網上聊天、在BBS中高談闊論成了人們忘記權威壓制、排遣孤獨,宣洩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盡管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青年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虛擬的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許多青年在放飛情感的同時,總想試圖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深埋心底,不願向真實世界坦露,並懶得與活生生的人進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世間情感所動,顯出一副冷漠姿態。互聯網成了一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心靈之鎖。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脹」症

在互聯網這一無人管理的區域內,青年人能夠以己為中心,以己需要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個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網上資源、自主地在游戲中扮演各類角色、自主地設計令人驚嘆的「小製作」、「小發明」等等,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現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利於青年個性的張揚。 但我們也為一部分人在極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獨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脹表現所震驚:一些青年僅僅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現而一鳴驚人,於是利在互聯網上隨意製造思想和議論的巨大泡沫,甚至為了達到讓世人把他當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損害別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侵入別人系統等過激行為,以至釀發可怕的阻塞網路交通的網路地震。

第四、「網癮」綜合症的主要表現:

因擔心電子郵件而睡不著覺;一到電腦前就廢寢忘食;未上網時手指頭出現敲打鍵盤的動作甚至失去自製力等。 全身打顫、痙攣、摔物品,跟"毒癮"發作差不多。

⑹ 沉迷於網路有哪些危害

長期沉迷網路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會對視力形成很大的影響。不管是玩手機還是看電腦,都是有輻射的。除此之外,電子產品的屏幕都比較亮,會刺激眼球,造成視覺疲勞。

特別是到了晚上關燈的時候,對於視力簡直是毀滅性的傷害,而且不可逆的。


所以年輕人上網一定要節制,無聊的時候可以看書或者聽音樂來打發時間。

⑺ 沉迷於網路的危害有哪些

1、過度成癮

沉迷於網路游戲(想到以前的游戲活動,或期待下一個游戲;網路游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動)。

2、戒斷

當網路游戲停止時,會出現戒斷症狀(通常描述為易怒、焦慮或悲傷,但沒有戒斷葯物的身體跡象)。

3、寬容

對網路游戲的寬容,參與網路游戲需要越來越多的時間。

4、失控拷貝

難以控制參與線上游戲。

5、失去其他興趣

結果除了網路游戲外,對以前的愛好和娛樂失去興趣。

6、誤導他人

欺騙家庭成員、治療師或其他人參與網路游戲的程度。

7、作為逃避手段

透過網路游戲逃避或解除負面情緒(如無助、內疚、焦慮)。

8、喪失機會

參加網路游戲,導致重要人際關系、工作/教育/職業機會受到損害或喪失。

⑻ 沉迷網路的事例有哪些

1、不慎交友,身遇殘害。利用網路結識朋友,也是人們交往的一個方面。但青少年因年齡小、心理不成熟,缺乏經驗,往往容易上當受騙,甚者會身遇殘害。
案例一:與網友見面,受騙被強暴。山東青島一女青年在網上結識一位男青年後,邀其見面,不想被男青年強行帶到威海,被非法拘禁10天中遭強暴,後被派出所民警解救。
案例二:與網友見面,被綁架致死。今年1月6日,湖南長沙市一名十幾歲男孩,唐某,在長沙市一網吧與網友見面,後被綁架,綁匪將唐某掐死後向其家長索要8萬元贖金。近日,綁匪雖被長沙警方抓獲,但唐某生命卻再也不能復生了。
案例三:與網友見面,受騙被輪奸後殺害。河南省某市一個中學六名女學生與網友見面,被網友輪奸後殺害;
案例四:接識網友,受騙被奸拍裸體照騙錢。我市某縣一女中學生,名叫小娟(化名),通過上網聊天結識了一名男子。此後,該男子對小娟百般呵護,小娟感覺自己遇到了一位知心大哥。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該男子以他過生日為由將小娟邀請到他的住處聚會,當晚參加聚會的還有該男子的兩名朋友(均為青年男子)。就在當晚,小娟酒後不僅被該男子強暴,同時,該男子還拍下了小娟的裸體照片,小娟對此渾然不知。小娟酒醒後發現已失身,考慮到自己的名譽,並沒有及時報案,而是選擇了沉默。此後該男子竟用拍的該女子的裸體照片相威脅,勒索5000元。
2、網路成癮,走上犯罪。網路在青少年犯罪中起著催化劑作用。當前網路引發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五個特點:一是在網吧實施犯罪。主要表現是,經常在網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實施犯罪行為;在我市一家網吧就多次發生打架斗毆事件,老闆不讓上網就對老闆動刀子。二是通過網路選擇作案目標。主要表現是,利用在網上聊天的機會,有目的地詢問網友的財產情況以及聯系方式等,等待時機成熟,便以見面交友為由,將網友約出來,然後實施詐騙、搶劫等犯罪活動。廣西賀州市某鎮中學初中一年級學生李某,年僅十六歲,他迷戀網吧後,把父母給的零花錢,以及伙食費全都耗盡在網吧里。一天晚上,他獨自在縣城商業街散步時,發現前面有一個女青年單獨行走,就產生了搶劫念頭,即沖上前用手勒住女青年的脖子,將她拉進一條小巷內,即拿出小刀指著女青年說,不要喊,喊我就「一刀捅死你。」李某便對女青年進行搜身,搶走了現金200元錢,後被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是利用網路結伙作案。主要表現是利用網路尋找夥伴,幾個或一夥青少年犯罪分子行動前進行計劃、分工,相互配合,得手後按所起的作用大小瓜分贓款;今年1月10日,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刑警二隊,接到一男青年許某的報案,稱其在網吧上網時,結識了一個網名叫「誘惑」的17歲女網友,並相約到安徽省廣電學校附近網吧見面。當兩人見面後,「誘惑」謊稱自己回家取衣服,將許某騙至常青鎮十五里河附近一橋邊,由埋伏在此的男青年實施搶劫,將手機和400餘元現金搶走。四是通過網路利用色相作案。主要表現是,通過網路裸聊結識女友,實施強奸。五是沉迷網吧而導致犯罪。主要表現是上網沒錢,進行偷、槍。今年5月19日,湖南衡陽市一中學三年級學生顏某,因沒錢上網偷不著錢,竟將40歲的父親顏某錘殺。

沉迷網游花費驚人

除身體上的病患,網游還給少年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陶然稱,每個沉迷網游的少年平均花費在萬元以上。來自浙江的一個少年,買裝備、請代練花掉10多萬元,這些錢主要是通過逼迫家長的方式得到。

在北京一家網吧內,網游發燒友小偉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小偉說,他一年前開始玩網路游戲《夢幻西遊》。他在游戲中所練的角色,已經是所在區的第一名。小偉說,他練這個號已經花掉了5萬多元,最初是自己上網練號,曾經幾天幾夜不睡覺,餓了就吃方便麵。夜以繼日地練號,使他在網路游戲中的角色排名越來越靠前。

為了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小偉開始委託代練公司替他練號,代練公司的幾個人24小時不下線,替小偉在網上打游戲。「玩游戲不僅是尋求在網上玩的樂趣,更大的快感是自己在網游世界中得到別人的承認。我委託代練公司幫我練號,每天給他們100元錢,這樣我不用自己上線玩,我的角色也可以升級。」小偉說,目前他是所在區的第一名,游戲中幫派之間的戰爭他必須出場,「有龍頭老大的感覺。」另外,小偉為提升角色的能力,還在網上花錢買裝備,現在他的游戲角色的裝備價值近萬元。

據一位資深網路游戲玩家估算,在《夢幻西遊》玩一個155級的頂級角色,按每天在線10個小時,需要練半年左右,游戲中開銷、花費點卡和在網路上購買裝備總計1.2萬元左右。

戒除網癮漫長而痛苦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收治的2000多個網癮少年中,有38%因為父母阻止他們玩網游而罵過父母,來自安徽、湖南、北京的幾個孩子甚至用刀砍過父母。長期玩網游的孩子失去正常人的情感,處於麻木狀態,單純依靠反沉迷系統的硬性限制是不夠的。「反沉迷系統起到的更多的是預防未成年人玩網游上癮,對於已成癮少年,需要多重力量聯合救助。」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網癮少年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0小時。在治療中心時,這些孩子表現為焦躁不安,無法自控。因為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無專門治療網癮葯物,只能用一些治療心理疾病的葯物輔助治療。更多的是採用「健康行為覆蓋」的方式,通過軍訓、音樂、繪畫等方式慢慢緩解孩子的網癮。

陶然說,2000多例網癮少年中的30%以上屬痴迷網游型,在治療中心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治療還是無法戒除網癮,一些戒除掉網癮的少年在回家後又重新上癮。「戒除網癮更多的需要家長的合理管教,不要通過極端的方式管教孩子。」對此,成功幫助兒子戒除網癮的暢占亭說,「我幫兒子戒掉網癮的過程,跟兒子成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後才能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最終徹底戒掉網癮。」

目前,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過程中。北京、河南、廣州、山東、湖北等地都已有了戒除網癮訓練營。共青團中央網路協會與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合作開展1318工程,每年夏天針對家庭相對貧困,年齡在13到18歲的網癮少年,舉行公益性的戒除網癮夏令營。2006年收治了60餘人,其中有30多人戒掉網癮。

鏈接

沉迷網游 頻發惡性事件

■2005年7月30日,北京沉迷網游的16歲少年小韜向父親要錢未果後,揚言殺死父親。當晚,父親發現兒子房間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絕望的父親用地上的啞鈴將兒子殺死。

■2002年6月16日凌晨,4名沉迷網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區學院路「藍極速網路」網吧縱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傷。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區13歲的少年張瀟藝因上網玩《魔獸世界》成癮而跳樓自殺。

■2005年7月17日,河北省定興縣一名15歲的網癮少年繩勒刀捅,致母親受傷。

■2006年3月22日中午11時許,甘肅省武威市青年許福斌因不滿父母對其上網的責罵,將父母殺害,而後從父親身上搜得現金27元,繼續回網吧上網。

暢占亭,河南洛陽網癮少年暢文(化名)的父親。

為幫兒子戒除網癮,暢占亭2002年辭去工作,用4年的時間成功幫兒子戒除網癮。昨天上午,暢占亭被新聞出版總署邀請到發布會現場。

陶然,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主任,曾經幫助暢文治療網癮。

陶然說,同暢文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國有近100萬青少年網民出現中度或深度網路成癮。他說,沉迷網游、身染網癮已成當今社會青少年易患重症。

典型案例

父親辭職 幫兒子戒網癮

暢占亭,河南洛陽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工作。2001年,他發現12歲的兒子暢文經常泡在網吧內玩網路游戲,學習成績從班級前5名下落到倒數第一。暢占亭說,為挽救兒子,他不止一次地打過兒子,但根本不管用,兒子為了上網,偷家裡的錢,甚至將學校剛剛發的新書當廢紙賣掉換錢上網。

暢文的網癮越來越大,經常泡在網吧里徹夜不歸。暢占亭為找兒子幾乎跑遍洛陽市澗西區的100多家網吧。「為了找兒子,我當時還畫了一張洛陽市澗西區所有網吧的分布地圖。」暢占亭說。

2002年,暢占亭辭去工作,專門幫兒子戒除網癮。「我漸漸發現打孩子根本不管用,後來跟兒子交朋友,陪他一起上網吧玩游戲,跟他溝通,並培養他的其他興趣。」暢占亭發現兒子喜歡學英語後,給兒子請了外教,並買書給外教,再讓外教以自己的名義送給兒子。「通過各種小技巧,兒子漸漸喜歡上學英語。」暢占亭說,經過4年多的努力,終於幫兒子戒掉網癮。

為幫助更多不幸的家庭,暢占亭2006年在洛陽開辦了一所家長培訓學校,將自己幫兒子戒除網癮的經驗傳授給其他網癮少年的家長。

專家解析

青少年玩網游易上癮

「2005年起,我們治療中心已收治沉迷網游的少年2000餘名。」陶然說。

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成立於2005年,收治的網癮少年中90%以上沉迷網路游戲。陶然教授說,未成年人玩網游相對於成年人更容易上癮。

「網路游戲本身具有很強的成癮性,網游的升級制度讓人有成就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在生活中受挫後,他們能在網游中得到滿足,找到歸屬感。另外,網游的情節設置很吸引人,就像看一部情節精彩的電視劇一樣,很難自控。而網游中的團體作戰、劃分幫派把孩子們組織到了一起,一些級別高的玩家在游戲中有身份、有地位,他們充當領導的角色,離開他游戲無法繼續,吸引著他們無法不玩游戲。」陶然說。

陶然說,2000多個網癮少年的背後是2000多個不幸的家庭。這些孩子的共性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好,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有的孩子則是本來學習成績很好,染上網游後,成績急劇下降。

另外,這些孩子性格內向、偏執,有的則患有強迫症。「長時間地接觸畫面不接觸數字和文字,導致這些孩子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身體上則表現為視力下降、脊柱彎曲、營養不良等。」陶然在分析了2000多例網癮少年後得出該結論

閱讀全文

與網路沉迷現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設備平台有哪些 瀏覽:405
新建虛擬機網路連接視頻 瀏覽:159
網路如何進行網頁認證 瀏覽:144
裝修不懂網路找誰打造全屋wifi 瀏覽:783
裝網路寬頻能解決手機信號差問題 瀏覽:923
公安計算機網路 瀏覽:3
計算機網路拓撲圖的定義 瀏覽:222
qq飛車除了自己都網路異常 瀏覽:924
iphone網路工具哪個好 瀏覽:690
2021網路安全宣傳周網上直播 瀏覽:369
異地卡網路信號會變差嗎 瀏覽:989
曲阜5g手機網路 瀏覽:681
網路有線達標無線不達標 瀏覽:751
新蘋果無網路 瀏覽:695
無線網的網路不管用是怎麼回事 瀏覽:814
莆田網路基站在哪裡 瀏覽:454
wifi擴大器為什麼沒網路 瀏覽:120
vivoz1雲密碼激活時沒網路 瀏覽:728
網路共享突然連不上筆記本了 瀏覽:346
國外telenor網路設置 瀏覽:49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