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治理包含哪些內容

網路治理包含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2-06-08 00:38:43

『壹』 網路管理的內容和目標是什麼

6月28日 11:45 想進去的話是有方法的:不過不是每一家網吧都可以做到.你先交點錢去玩,你卡上的錢要完的時候你先開啟你想玩的游戲或qq,等你的錢完了以後就會出先你說的那種情況.好象是一層保護一樣.這個時候你用Alt+Tab鍵轉換就可以繼續玩你在錢未完時開啟的游戲或qq了.不過我都說了,不是一定可以的,試試吧!

『貳』 網路治理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推動社會治理從現實社會向網路空間覆蓋,建立健全網路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路空間法治化,營造清朗的網路空間。

『叄』 網路治理的為什麼治理

互聯網空間與現實空間一樣,也存在許多問題,制定法律和制度以約束技術的濫用,確有必要。但我們也應看到,互聯網上的一些問題,一般都能在現實的法律和制度中找到應對方法,未必需要疊床架屋地專門設置。如果我們承認互聯網上的自由並不是無限和任意的,那麼法律、制度的管理與介入,同樣也有其需要恪守的邊界。

一、治理方法如下:
1.建立健全監管機制, 加強網民監督力度
伺服器的使用對象就是網站,網站如果沒有伺服器,它想錄入與輸出的數據和內容就無法貯存,所以各縣市級以上政府應該建立伺服器備案制度和健全伺服器的監管機制,制定和完善監管辦法,嚴格控制接入服務營運商不得為未經備案的伺服器提供接入服務,嚴肅查處涉嫌低落、反動、欺詐、暴力、賭博等內容的伺服器,盡可能從根源上消除不良信息和「病毒」;監管機構還應設立舉報窗口,通過各種傳媒形式進行廣而告知,公開接受廣大網民舉報監督,並對舉報有功者給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促進網民監督力度,形成「病毒網頁,人人監管」的局面。

2.把好接入服務關口, 開通「綠色上網「服務
我國網站接入服務商主要有「電信、網通、移動、聯通」等四大機構,國家應出台「接入服務商『一把手』接入服務負責制,接入控制措施和獎罰條例」等政策法規,以至有效地斬截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以及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傳播途經,把好伺服器接入關。同時接入服務營運商要不斷更新相應的監控設備和技術手段,開通「綠色上網「服務和服務熱線,為寬頻用戶過濾黃賭毒等網站,限止上網、聊天、游戲等時間,全方位保護網民的上網行為和凈化網路空間。

3.培養網路人才,開發「綠色」軟體
引進和培養網路專業化技術人才,通過研製和開發先進的防範病毒傳播和破壞計算機系統的軟體技術,以源源不斷的新成果,大力推廣和應用到網路的各個領域,為加強對信息技術產品的監控與管理、攔截和過濾不良信息作堅不可摧的技術後盾。此項工作職責應納入科技和信息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中,以確保軟體產業的發展、推廣和應用。

4.科學使用電腦,快樂健康上網
計算機使用的客戶端是網民,科學使用計算機和健康文明上網是每個網民應盡的責任。每一個網民應合理控制好自己使用計算機的時間,調整好計算機顯示屏的合適亮度,端正計算機操作的正確姿勢。打開計算機上網時,應遵守網路的規章制度和道德規范,自覺樹立起網路自律意識,不瀏覽、不發布有害信息;自覺安裝使用「綠色」軟體或申請「綠色上網」服務;踴躍參與「文明上網,治理網路」等活動,積極檢舉「病毒」網站和流氓軟體;相互關照和提醒家人朋友等上網時間和上網行為;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共同為營造一個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網路環境作一份貢獻。
二、總之,治理網路,必須依靠切實有效的政府監管機制和長期額度的政府投入,加強實施行業管理力度,號召和發動廣大網民參與治網,共同構築一道強有力的「防火牆」,這樣才能長而遠地將網路的糟粕拒之防火牆之外!

『肆』 網路安全管理包括什麼內容

網路安全管理是一個體系的東西,內容很多
網路安全管理大體上分為管理策略和具體的管理內容,管理內容又包括邊界安全管理,內網安全管理等,這里給你一個參考的內容,金牌網管員之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你可以了解下:
http://www.ean-info.com/2009/0908/100.html
同時具體的內容涉及:
一、信息安全重點基礎知識
1、企業內部信息保護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三元組,標識、認證、責任、授權和隱私的概念,人員角色
安全控制的主要目標:
安全威脅和系統脆弱性的概念、信息系統的風險管理
2、企業內部信息泄露的途徑
偶然損失
不適當的活動
非法的計算機操作
黑客攻擊:
黑客簡史、黑客攻擊分類、黑客攻擊的一般過程、常見黑客攻擊手段
3、避免內部信息泄露的方法
結構性安全(PDR模型)
風險評估:
資產評估、風險分析、選擇安全措施、審計系統
安全意識的培養
二、使用現有安全設備構建安全網路
1、內網安全管理
內網安全管理面臨的問題
內網安全管理實現的主要功能:
軟硬體資產管理、行為管理、網路訪問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補丁管理、對各類違規行為的審計
2、常見安全技術與設備
防病毒:
防病毒系統的主要技術、防病毒系統的部署、防病毒技術的發展趨勢
防火牆:
防火牆技術介紹、防火牆的典型應用、防火牆的技術指標、防火牆發展趨勢
VPN技術和密碼學:
密碼學簡介、常見加密技術簡介、VPN的概念、VPN的分類、常見VPN技術、構建VPN系統
IPS和IDS技術: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入侵檢測系統分類及特點、IDS結構和關鍵技術、IDS應用指南、IDS發展趨勢、入侵防禦系統的概念、IPS的應用
漏洞掃描:
漏洞掃描概述、漏洞掃描的應用
訪問控制:
訪問控制模型、標識和認證、口令、生物學測定、認證協議、訪問控制方法
存儲和備份:
數據存儲和備份技術、數據備份計劃、災難恢復計劃
3、安全設備的功能和適用范圍
各類安全設備的不足
構建全面的防禦體系
三、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維護
1、安全策略的實現
安全策略包含的內容
制定安全策略
人員管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的重要性
對物理安全的威脅
對物理安全的控制
3、安全信息系統的維護
安全管理維護
監控內外網環境

『伍』 網路管理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網路管理的基本任務:

1、性能管理:對網路特性,資源利用率及有關活動進行分析。

2、故障管理:維護並檢查錯誤日誌,接受錯誤檢測報告,跟蹤,辨認錯誤,執行診斷測試,糾正錯誤等。

3、評估網路系統整體安全,及時掌握現有網路的安全狀況,根據具體的風險分析和工作的重要程度,確定系統的安全等級。

4、根據具體的安全等級要求,確定安全管理的具體范圍、職責和許可權等。

5、注重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策略,如安全設置、確定主機與網路加固防護等。

(5)網路治理包含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管理關鍵

治理並不是簡單的網路管理,它需要管理者對網路中所有設備完全掌握,包括每個網卡地址,以及所處的位置。

通過對網路傳輸中的數據進行全面監控分析,才能從網路底層數據獲取各種網路應用行為造成的網路問題,並快速的定位到網卡的位置。從而在安全策略上更好的防範,對故障和性能更合理的管理。

雖然許多企業部署了非常好的安全防護產品,但仍然會受到網路攻擊和病毒危害。要解決這些問題,則要求網路管理員隨時都能查看到網路中真實的數據,最快的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

『陸』 網路運行環境的維護,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1 網路基礎設施管理 在網路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對網路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確保網路傳輸的正常;掌握公司或者網吧主幹設備的配置及配置參數變更情況,備份各個設備的配置文件,這里的設備主要是指交換機和路由、伺服器等。負責網路布線配線架的管理,確保配線的合理有序;掌握內部網路連接情況,以便發現問題迅速定位;掌握與外部網路的連接配置,監督網路通信情況,發現問題後與有關機構及時聯系;時實監控整個公司或網吧內部網路的運轉和通信流量情況。 2 各用戶操作系統的管理 維護網路運行環境的核心任務之一是公司或網吧操作系統的管理。這里指的是伺服器的操作系統。為確保伺服器操作系統工作正常,應該能夠利用操作系統提供的和從網上下載的管理軟體,時實監控系統的運轉情況,優化系統性能,及時發現故障徵兆並進行處理。必要的話,要對關鍵的伺服器操作系統建立熱備份,以免發生致命故障使網路陷入癱瘓狀態。 3 網路應用系統伺服器的管理 網路應用系統的管理主要是針對為公司或網吧提供服務的功能伺服器的管理。這些伺服器主要包括:代理伺服器、游戲伺服器、文件伺服器、EPR伺服器、E-MAIL伺服器等。要熟悉伺服器的硬體和軟體配置,並對軟體配置進行備份。公司要對ERP進行正常運行管理,防止出錯,E-MAIL進行監控,保證公司正常通信業務等,網吧要對游戲軟體、音頻和視頻文件進行時常的更新,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4 網路的安全管理 網路安全管理應該說是網路管理中難度比較高,而且很令管理員頭疼的。因為用戶可能會訪問各類網站,並且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所以感染到病毒是再所難免的。一旦有一台機器感染,那麼就會起連鎖反應,致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所以,一定要防患於未然,為伺服器設置好防火牆,對系統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安裝殺毒軟體,並且要使病毒庫是最新的,還要定期的進行病毒掃描。 5 網路各計算機系統中重要資料及文件管理 計算機系統中最重要的應當是數據,數據一旦丟失,那損失將會是巨大的。所以,網吧的文件資料存儲備份管理就是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網吧的記費數據和重要的網路配置文件都需要進行備份,這就需要在伺服器的存儲系統中做鏡像,來對數據加以保護進行容災處理。 答案補充 網路維護是一個很籠統的叫法 它可以分為硬體和軟體 而硬體主要是網路的硬體設備如;交換機、防火牆(硬體)、網路線等。軟體有網路配置、網關維護、

『柒』 B站開展春節網路環境專項整治,此次整治都涉及哪些內容

主要涉及內容為色情、階級歧視、引戰言論等方面。

第四條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五條鼓勵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准確生動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

(二)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

(三)展示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反映人民群眾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的;

(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優秀道德文化和時代精神,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精神風貌的;

(五)有效回應社會關切,解疑釋惑,析事明理,有助於引導群眾形成共識的;

(六)有助於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

(七)其他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謳歌真善美、促進團結穩定等的內容。

第六條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製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違法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

(五)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的;

(六)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七)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八)散布謠言,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的;

(九)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十)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七條網路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採取措施,防範和抵制製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不良信息:

(一)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的;

(二)炒作緋聞、丑聞、劣跡等的;

(三)不當評述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災難的;

(四)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

(五)展現血腥、驚悚、殘忍等致人身心不適的;

(六)煽動人群歧視、地域歧視等的;

(七)宣揚低俗、庸俗、媚俗內容的;

(八)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九)其他對網路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內容。

『捌』 政府傳統的網路治理手段包括什麼

自互聯網在中國蓬勃發展以來,我國政府也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涉足互聯網在政府管理服務中的應用領域,先後經歷了網上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以及網路政府等發展階段,從對政府政策文件、辦事規章、數據圖表等信息在網路上的簡單發布,到開通網路行政辦事通道、建立網路政民互動平台的電子政務,再到全面建設電子化的網路政府。

『玖』 網路管理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按照OSI的定義,網路管理主要包括五個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計費管理。

『拾』 互聯網的治理,分為哪些層面管理

互聯網治理可概括為五類問題:
(1)基礎設施和標准化;
(2)法律上的問題;
(3)經濟上的問題;
(4)發展方面的問題;
(5)社會文化方面的問題。

我們可將這五類問題分解為11個熱點:
1.基礎設施與標准化
這包括互聯網賴以存在,運行和保證其功能的,基本的資源管理及其有關技術問題。資源就是網路,網路加上域名、地址、根伺服器、標准、協議。基礎設施又可分為互聯網生存必須的設施,包括傳輸設施,電信可以帶著互聯網到處走,互聯網自己有了光纜,包括我們的220交流電都可以帶著互聯網到處走,還有衛星、廣電,什麼東西都可以帶著互聯網,它的傳輸設施已經廣義化了,在很多東西上可以傳輸。技術標准和協議,互聯網要生存和存在,必須要有這些東西。另外,為了保護互聯網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必須解決的問題,比如網路安全、加密、反對垃圾郵件等等。互聯網基礎設施分為三層,底下一層是傳輸的基礎設施,電信當然是最大份額的,衛星、有線電視、動力電纜、互聯網光纜、無線都可以傳輸,底層是傳輸的基礎設施。上面一層是技術標准和協議,TCP/IP,DNG,再往上就是內容和應用標准,像BBS等。
這樣看來,電信還是傳輸互聯網的一個最重頭的基礎設施,關於傳統電信的管理,都對互聯網治理有影響,有關的組織有很多,ITU它的功能也有很多,它首先制定電信標准,協調國際電信有關規則,分配無線電頻率資源,管理衛星通信,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等。WT0現在越來越進入電子商務的領域,它制定基礎電信服務市場准入政策,反壟斷政策總體的市場框架,到底適不適用於互聯網,還有爭議,比如它要求開放電信市場,現在在爭論要想開放ISP市場還得做協議。跨國的企業因為開放可以向世界擴展業務,從而影響互聯網的發展。

2.互聯網地址域名資源的管理
這是互聯網獨特的,電信沒有的。域名和地址是網上的重要資源,原則上網上的每一台計算機都有一個純數字組成的IP地址,為了容易記憶查找,也為了當用戶改變伺服器而有了不同的IP地址時能被別人找到,因為我們一般都不用固定的IP地址,都是伺服器動態地給你的IP地址,這個時候你必須有一個穩定的、跟著你走的域名地址,這個域名用一串ASCII字元組成域名。從域名查找IP地址的過程稱為域名解析;域名系統按層次結構保存域名數據,最頂層的稱為「根」,根伺服器保存著所有國家、地區頂級域名和全球公用頂級域名伺服器的數據,根上面只有每個國家的總頭和每一個GTLD的總頭;根的鏡像伺服器有80多個,分布在世界各地。管理這些資源的組織機構,形成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體系。
域名的解析。比如一個人從這台機器發出請求,要找www.google.com,它就發出一個請求問根伺服器,說需要找下列域名對應的地址,這個根伺服器告訴它說我不知道google的地址,但是我知道google的域名是在.com,就可以找到google的地址,而.com頂級域名的地址是124.21.31.51就告訴請求者,這個計算機根據它給的數據就去找到了.com頂級域名伺服器了,這台機器的資料庫里就存著你所需要的google,把這個請求發到.com頂級域名伺服器里去,這台計算機存有google的地址,因為google是屬於.com裡面,它就告訴你要的地址是66.102.9.104,我這台計算機打電話撥號就找到google的伺服器,google這個計算機就把它的主頁展開了,這個過程就是這樣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叫做「域名的解析」。
互聯網地址域名的管理。ICANN是域名,根伺服器和IP地址分配機構的總體協調者。ICANN在資源管理上的權力來自美國政府的商務部。商務部於1998年組建ICANN,一個根據南加州法律注冊的非盈利私營企業,並與其簽訂備忘錄,授權ICANN管理互聯網資源。全球互聯網域名系統的頂層根伺服器在其內容需要修改時,ICANN依法必須報告美國商務部,獲得批准後,才能改變根伺服器,並廣播到位於全球各地的數十個鏡像伺服器。作為與各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運行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互聯網的基本資源,域名、地址和根伺服器系統的管理應該從美國一個國家授權改變為全世界互聯網上的國家聯合授權,因此需要聯合國的介入,使主權國家的政府得以在資源管理過程中佔有平等的地位,從而提高各國政府對互聯網政治上的信任和安全感,使得互聯網的深入廣泛的應用具有更為堅實的政治基礎。這也是我們一直在互聯網工作組里和這些開放咨詢會議上一再表明的我們的態度,我們並不要求更多的,我們只是要求平等的權利。這是許多國家的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代表在WGIG舉行的開放咨詢會議上發表的意見。這個問題屬於互聯網治理現行機制中最高層次上存在的重大原則缺陷,應該得到公正的解決。說它是一個重大的原則缺陷,並不是我們要想責備任何人,因為美國政府是不可以責備的,美國政府沒有做錯事,因為互聯網是從美國生長起來的,在美國誕生的,它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它當然不能放任不管,所以它開始的時候是政府管理,在早期的時候是美國的國防部,後來轉移到美國的自然科學基金會,然後又轉移到美國的商務部,但是始終是美國政府。

3.伺服器主記錄的管理許可權
經過美國商務部批准,頂級根伺服器更新內容首先進入由VerySign管理運行的主記錄,並自動鏡像(復制)到世界各地所有的根伺服器。因此,理論上說(事實上從未發生過)美國政府擁有單邊修改整個域名系統的許可權。這就是許多國家政府憂慮的原因。所以,在WGIG過程中提出建立某種「根伺服器協定」的問題,目的是使政策監管的許可權歸於國際社會,最主要的是管住根伺服器的主記錄,但是大家又分析美國可能不會接受這種意見,可能希望:對根伺服器的控制權從美國政府交到ICANN手中,改革ICANN,使其咨詢機構GAC成為國際化的象徵和體現。

4.IP地址是否夠用的問題
40億個IPv4地址,已有1億7千萬並正快速增加的網民數目,考慮到行動電話,家用電器,游戲機,PDA等設計,確實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互聯網的技術團隊採取的對策是:現有地址的合理利用,通過NAT(網路地址翻譯器)使一個企業或大學內部網上的所有計算機共用一個地址,因為早期網上沒有那麼多人,沒有全世界的人,只有美國人,所以早期美國的一些大學確實拿了很多地址,一大塊,都用不著,浪費了,現在他們把這些地址交回去,從早期拿了大塊地址的學校都已經交回了很多地址,交回ICANN,重新參加分配。所以有一種傳說說整個中國的IP地址還沒有美國一所大學多,這個說法曾經是對的,但是到了現在已經不是事實了。IPv6協議的逐步實現,將提供巨大的地址空間:430,000,000,000,000,000,000;值得注意的是在ISP層面上可能發生認為的地址短缺,聽說在中國要得到一個IP地址要花很多錢,比得到一個域名花的錢多。我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在政府的概念里總是認為互聯網世界裡分配不公,所以跟外國人談判WGIG活動,可是事實上我們的ISP都不願意去拿IP地址,從來沒有發生過說我們中國的ISP去申請要IP地址,而國際的分配機構不給他。為什麼我們的ISP不願意多要IP地址,今天來了很多企業老總,他們說IP地址太貴,所以我們ISP不願意多申請IP地址。

5.域名和商標的糾紛仲裁
沒有法律仲裁的情況下,麥當勞就願意出錢去買。所以激發了網上圈地的現象,有許多人做這個買賣了,把域名登記了,你要這個域名嗎?我賣給你。注冊著名商標域名,造成侵權,冒名等損害用戶和公眾利益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國家就發現了假的銀行,就是在網上,你把自己的卡的號碼告訴人家的時候,實際上那是假的銀行,不是真的銀行,結果你把卡號告訴人家了,人家把你的錢拿走了。為什麼能假冒?因為它的域名和銀行的域名非常接近,所以這就造成了糾紛。UDRP(統一糾紛處理政策),是一個仲裁法,這個法權按照注冊域名的合同合理生效。

6.域名管理中的其他問題
增加新的GTLD,造成企業保護自己的域名不被重復注冊變得十分復雜,因此對此問題的決策屬於公共政策的問題,需要政府和社團更多的介入。另外,CCTLD的分配是按照IS03166國際標准,包括主權國家和獨立經濟體,比如我們台灣代碼是W,它是獨立經濟體。CCTLD通常由非政府組織管理,一些CCTLD管理者不願意進入ICANN,他不願意成為ICANN領導下的一個團體,所以這些CCTLD們都是各個國家管理自己國家的。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地區組織,如CENTR(歐盟國家頂級域名注冊理事會)。多語種域名的實現主要根據IETF採取的方案,在客戶端直接把你敲進去的中文轉換到ASCII碼。為了全球推行多語種的域名,就需要得到主要的瀏覽器生產商的支持,把這個軟體加入到它的瀏覽器裡面,這樣可以大面積地推廣多語種域名。問題是要制定全球計劃和政策,吸引主要瀏覽器生產商的支持。

7.ISP對於內容的責任
20世紀90年代中,ISP在許多國家中對於內容一般不負任何責任,國家也不追究它的責任,他自己也認為沒有責任。後來隨著互聯網商務應用和對安全問題憂慮的增加,一些國家開始將法權用於監管ISP,因為你的用戶我一下子找不著,我要找你的用戶很困難,我必須先抓住ISP。各國家法律系統的共同點是,只要這個ISP不知情,就不能為侵犯知識產權內容負責。美國和歐盟採取「通知——去除」原則,我給你通知了,說你網上有壞東西,我通知了,你把它去除了,你就沒有責任,這個原則現在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共識。
ISP們的壓力日益增大,在我們中國,ISP被要求負責檢查內容,你自己得查出來你有什麼內容是違法的,這個壓力就很大,這就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並且這些成本是最終轉嫁給互聯網用戶,當然會影響互聯網的發展。ISP們對壓力日益增加的反映主要是「不斬信使」,但還是無可奈何地被捲入了對內容的問責,他們能做的也只是及時響應政府規范內容的要求,而不能自動去除認為有問題的內容,否則企業將取代公共服務的責任。

8.互聯網技術融合
IP協議的廣泛應用引發了電信,多媒體和互聯網3個系統的技術融合,過去是電話網都可以作為IP的載體,把互聯網帶到各地。現在是所有的電話都用IP協議,事實上就變成了三網的技術融合。對傳統電信而言,主要是VOIP使話音和數據機集於一體。技術總是先變的,法律和經濟體系的演變還需要一段時間。
融合的經濟後果是什麼?技術融合使原來經營不同市場的企業進入直接的競爭,原來基本上有一些分工,現在進入了直接的競爭。在新出現的共同市場上,誰領風騷?全世界都是同樣的趨勢,傳統的電信企業,像MCI,還有ICT企業,如IBM。在多媒體市場上也是一樣,有些企業同時發展娛樂業和ICT,或者實行資產合並、業務合並,例如AOL(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形成了互聯網服務,電視、音樂、軟體集於一體的企業。在我們國家,是存在著不可消除的壟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一個禁區,在世界上人家已經進入了賽場,在比賽。廣電可以做電信的業務,電腦電信不能做電視,這樣一種政策體制將要使技術融合所帶來的自然的發展演變的過程受到體制的約束,勢必使中國落後於世界,延長我們轉變的過程。
需要新的法律框架。在技術和經濟的融合過程中,法律體系是轉變最慢的。原來三者各有自己的規則體系;融合引出一系列治理中的問題:例如,國際和國內層面上原有的電話、廣播等體制將如何變化?這種新的體制是否主要聚焦於互聯網?新體制的形成主要靠政府,還是主要通過自律方式,或者是某種自下而上的過程?這都是國際上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一些國家已經起步。比如馬來西亞,瑞士和歐盟,他們已經開始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馬來西亞1998年就通過了電信與媒體法案,主要是為規范融合建立一個總體的框架,讓他們能夠發展,一個聰明的政府,在生產力往前發展的時候,你的生產關系應該主動地去迎合生產力的發展,為生產力的發展進步開路,而不是堵住它。

9.互聯網的安全問題
互聯網是一個雙刃劍,它廣泛深入於社會生活的主要負面作用是增加了現代社會的脆弱性。所有要害的社會系統,如電力、醫療、交通等全球網路都可成為網上打擊的目標,從而引起嚴重的經濟後果和政治損失。互聯網的基本結構是不安全的,根本的安全措施要涉及到基本協議的變革。現在IETF是否將改變電子郵件標准,以提高安全度,減少電子郵件濫用的可能?企業界是否能更快地發展出一個新的應用層「SmartInternet」?究竟是什麼樣的發展趨勢,現在還看不清楚。

10.網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平衡
過於侵犯個人隱私也不行,但是在「9·11」以後,對於網路安全的考慮是更重了,對於個人隱私就不像過去那樣,最高的利益是個人隱私。許多問題都需要把握平衡,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過分保護,保護過度的時候就影響發展。例如在網上購買電子版的國外文獻,發達國家實際上壟斷了,比如「科學」,只有美國人出「科學」雜志,結果它的電子版就非常非常的貴,原來是10萬美元,要漲價漲到30萬。按照它的規則,在網上購買電子版,我們得花上百萬美元,後來我們就不訂了,就看紙版。我就要「科學」雜志哪一年的哪一期,圖書館就給提供服務,給予影印,然後掃描,這樣大家買一本書就可以了。有了方便的網不能用,還得用這種辦法來做。當然我們這樣做不能被認為是侵犯知識產權,至少你不能這樣認為,因為圖書館能夠提供復印的服務,這些都是說不清的問題,都是新問題。所有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過分保護,就會阻礙信息的傳播與應用。

11.垃圾郵件,也有很多政策的問題
首先是垃圾郵件是全球的問題,不是哪一個國家自己通過一個法律就可以制止得住的,比如中國的很多垃圾郵件,是從美國帶來的,是美國的代理伺服器上帶來大量散發的。在美國散發垃圾郵件可以坐牢,法律是禁止的,但是我們國家沒有法律禁止,頂多是封了,不能把他抓起來。所以垃圾郵件的問題是一個國際的問題,國際的問題就要有國際的協調。為什麼需要互聯網治理呢?需要各個主權國家協調,治理一致,現在垃圾郵件的治理就不一致,美國的治理是,凡是未經本人許可,就把商業的信息發到你的郵箱里的這種行為就屬於垃圾郵件,必須是和商業有關,是盈利的。在美國比如色情,色情的東西送到成人的信箱里不算犯法,商業的東西就是犯法的。中國還沒有一個垃圾郵件的定義,一些歐洲的國家定義是,凡是未經本人請求就把郵件發到你的信箱里就是垃圾郵件。美國的定義和別的國家不一樣,美國只是治理跟商業有關的廣告,它不治理別的,別的國家又要治色情,又要治別的,所以治理工作非常復雜。
互聯網治理是一個長期的課題。需要大家的關注,需要更多的學習,需要創造。而且需要有想像力。要開放,多邊參與,需要多種類型的組織和個人的參與。既要與國際接軌,又要適合國情。要走出去適當提高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治理中的聲音,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做出我國應作的貢獻。

以上資源來自:www.chinairn.com/doc/70300/40036.html

互聯網的現狀、問題和公共政策研究 可以參考:wenku..com/view/a6760ff3ba0d4a7302763a98.html

閱讀全文

與網路治理包含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fi怎麼開通內部網路 瀏覽:265
米5手機網路設置 瀏覽:570
監控在路由器上影響網路 瀏覽:948
五年級以網路安全為主題的繪畫 瀏覽:882
電信網路轉換軟體哪個好 瀏覽:236
網路退稅7700元是什麼情況 瀏覽:679
廣東無線網路運營中心 瀏覽:577
有無無網路手機攝像頭 瀏覽:65
紫荊網路安全科技園哪裡設計的 瀏覽:95
濟南中國移動網路 瀏覽:673
海康威視nvr多址網路設置 瀏覽:286
為什麼喜歡網路技術 瀏覽:826
商鋪網路布線多少錢 瀏覽:143
網路營銷中如何做好產品客戶定位 瀏覽:800
網路安全學習知識 瀏覽:81
網路輿情的主體包括哪些 瀏覽:1001
移動寬頻網路信號卡怎麼辦 瀏覽:645
移動手機數據網路差怎麼辦 瀏覽:549
如何找到家庭網路連接 瀏覽:713
優盤怎麼連接不上無線網路 瀏覽:57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