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有哪些影響
1、利:①有些網路文學的文筆很好,表達清晰、描寫精彩,如果讀一讀這樣的網路文學,有利於中學生對作文的訓練。
②部分網路文學中正義與邪惡、善良與自私等的較量,也可以讓中學生明白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有一定的積極引導作用。
2、弊:①網路文學大多是速成的,裡面有很多句子、詞語不嚴謹,甚至是病句、錯別字。如果看多了,容易誤導中學生。
②網路文學中有很多不好的情節的描寫,比如赤裸的、暴力的等等,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③網路文學有很多改編成為了網路游戲,導致很多中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中。
④網路文學中有很多涉及各種廣告。造成了中學生從小即開始追逐於名牌,甚至炫富的現象。由於過多的將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對於中學生的學業成績、綜合素質等都有不利的影響。
3、網路文學,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其中,以網路原創作品為主。
網路文學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產生的。互聯網路為上億網民提供了多如恆沙的各類文學資料信息,與此同時,一種以這種新興媒體為載體、依託、手段,以網民為接受對象,具有不同於傳統文學特點的網路文學悄然勃興。
由於藉助強大的網路媒介,網路文學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特點。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路文學的重要特徵。由於網路文學傳播的便捷,導致知識產權不易受到保護。
Ⅱ 研究性學習報告《網路文學對中學生影響的研究》
摘要: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中學生對網路文學的看法,看清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產生了那些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為此,我們小組就網路文學的定義及發展背景、
主要內容、對中學生的影 響作了初步研討。
關鍵字:網路文學、中學生、影響
一、網路文學的定義網路文學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在網路上創作、發布(首發)和流傳的作品為主流,用 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大眾喜愛的傳統文學。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 的作品為目的,或者還會辦一份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也僅僅在網上傳播,並不和傳統媒體接觸。傳統媒體 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並購買(付費)然後出版(刊發) ,網站(論壇)大量吸收寫手作品,並主 動向傳統媒體靠攏,以自己出版(與傳統媒體合作)寫手的作品或以向傳統媒體推薦作品為目的。 網路文學是自由的,隨意的,不功利的,而且並不以紙媒的發表為最終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 種網站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的下載和閱讀,此種做法實際是傳統媒體在網路上的延伸 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二、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網路文學發展的背景 發展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空前地邁向一個信息時代。據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0 年 4 月 22 日發布 的數據顯示,中國上網用戶人數逾 4 億人,網民總量居世界第一。 網路文學的產生,有著深遠的社會背景。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更便捷,網路的直觀化,便利了許多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已經不大習慣靜下心來閱讀傳統的紙質作品, 而是更加願意把看書的情感投入到網路中去,再者說,網路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傳統文學刊物和書籍所 無法比擬的,使得傳統文學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每個時代文學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現形式, 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文學的進步。
三、網路文學的主要內容與有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學相比,網路文學還是個新生兒,還在襁褓啼哭中。雖然小,但一鳴驚人的哭 聲足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什麼是網路文學,至今還沒有給網路文學這一新鮮事物一個明確的定義,網民們 是不關心網路文學的定義的,他們只要恣意地寫,愜意地讀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內容與網路有關:描述 網路上發生的事件與情感的才能叫網路文學,有的人認為應該在網路上首發的才能算是網路文學,還有人 認為利用網路的特點在網路上傳播的文學都屬於網路文學等。 正如文學有廣義和狹義一樣,網路文學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網路上首發的,屬原創網路文學;內 容與網路有關,利用網路的多媒體和 web 交互作用而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稱為狹義網路文學;在網路 上傳播的文學,屬廣義上的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的中,談情說愛的佔了絕大部分。目前網民中,18-35 周歲之間占 64.8%,因此,網路文 學的創作題材和語言風格必然與青年讀者群的年齡層次緊密適應,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網路文學中的題材多 以愛情為主。最早風靡網路的網路文學要算蔡志恆(又稱「痞子蔡」 )的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 ,講述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這種以言情為主題的小說到處都是,與眾不同的是,它與網路有關,與網路聊天有 關,所以特別能引起網民的共鳴與幻想。還有《告別薇安》等少男少女們愛看的網路文學作品。雖說愛情 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但任何時代,言情類,尤其是言男女之情類的作品,都不可能成為文學的主旋律。如 此大量的純言情類文字從網路作者筆下流出,說明了同樣大量的網路作者和網路文學目前的「生態」—— 以宣洩個人情感為主的練筆初級階段。 總體說來,網路文學作品給大多數讀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潑精彩的語言風格帶來的閱讀快感。看 多了,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指望年輕的網路寫手寫出深沉的、關懷社會的或者有什麼更遠大意義的作 品。
四、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已經越來越普遍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正如之前對其他新生事物的 -1- 接納一樣,網路文學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了許多中學生的目光,並不斷影響著當代中學生。在本小組的調查 結論中, 調查范圍內的人有 54%的中學生經常閱讀網路文學,而家長的支持率僅為 10%。網路文學種類繁 多,但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言情都市類。他們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僅以打發時間而已,至於周圍是否 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他們的答案是有很多, 並且對於周圍閱讀網路文學這種行為多數人沒有仔細觀測過。 根據我們小組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對於網路文學痴迷的人群中,網路文學所顯示的消極的一面,影響 著中學生日常行為習慣極其嚴重。 例如,在我們對老師的采訪中,他們說,常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埋頭看網路文學;家長表示,在兒女 的書包中發現的不只是武俠小說,而多了許多網路文學,有的還在深夜秉燭夜看。 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其中一部分就中學生而言,現在看還有些為時過早。據調查, 有 30.36%的中學生很嚮往網路小說中的情節,54%的中學生常看網上的言情類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網路 經典開山鼻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中學生群中就十分走俏。因為它不僅把網路文化活生生地表現出來, 還表達了一種大都市生活中普遍的理想。即渴望在敲擊鍵盤的過程中出現奇跡,希望在現實中被否定的浪 漫在虛擬世界中成為現實。「痞子蔡」、「輕舞飛揚」在中學生群中的走俏程度,不亞於任何歌星、影星。在調 查中,有 33.05%的人都承認,在看完《第一次親密接觸》後產生過有關網戀的想像。 由於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文學水平都不很成熟的階段,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因此他們渴望 傾訴,渴望交流,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正因為如此,網路文學 就為他們提供了一扇稱心的大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 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同時也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受到了網路寫作風格的影響。
五、結論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 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 萬花筒。我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我們有我們許多理想中的現實,有現實中色彩艷麗的理想世界。更重 要的是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 網路文學是一把雙刃劍,作為日益成長的文學主體的網路文學,雖然已經發展壯大。但卻一直沒有解 決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文學性。既然是文學作品,首先就要以文學為前提,但由於如今的網路文學缺 乏文學性,因此閱讀網路文學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說要擴散知識面,擴大詞彙 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品,實在是牽強。同時,自己在創作網路文學的作品時,也要做到首先注重作品的 文學性。不要浪費思想,精力在無聊的言情,玄幻創作上。不要給別人製造不必要的閱讀時間。把握得好 就可以利用這把劍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把握的不好便會一步步的把自己推進一個深淵。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是必然且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是否能正確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我們的每 一步呢?我們期望老師、教育工作者乃至整個社會能給予我們及時、有力的幫助與引導。更重要的是,中 學生這個特殊的閱讀寫作群體,不能只是停留於模仿他人的風格。我們應以中學生的朝氣、活力、智慧與 氣質為網路文學注入自己的新鮮血液,使網路文學中有一塊屬於我們中學生的天地――自如瀟灑的、活潑 明麗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我們自己的天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在通往文學殿堂的道路上,開辟一片充 滿陽光的世界。 這次研究性學習,不僅提高了自己研究調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在網上學習、交流、查 找資料,並正確認識網路。
六、附錄(調查問卷) 附錄(調查問卷) 網 絡 文 學 對 中 學 生 的 影 響 ------調 查 問 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 -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沒影響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6、您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與我無關
七.參考文獻資料 以上是我研究課題的全部內容 -3-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調查問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無影響 )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
6、你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無關緊要 ) 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3% 17% 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 學 -413% 17% 55%
六、附錄(調查問卷) 附錄(調查問卷)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調查問卷
1、您平時是否經常閱讀網路文學( ) A、經常 B、不經常 C、很少 D、從不
2、您平時看哪些種類的網路文學 ( ) A、玄幻·奇幻 B、仙俠·武俠 C、言情·都市 D、其他 3、您認為網路文學對自己的影響( ) A、有助於學習 B、影響學習 C、打發時間 D、沒影響 4、家長是否支持您閱讀網路文學( ) A、支持 B、無所謂 C、不支持 D、不知道
5、您周圍是否有對網路文學痴迷的人( ) A、很多 B、一般 C、很少 D、沒有
6、您對他們行為的想法( ) A、贊成 B、不贊成 C、中立 D、與我無關
Ⅲ 中學生適合看什麼小說推薦幾本
1.傲慢與偏見,2.好兵帥克歷險記,3.南方與北方,4.雙城記,5.盧貢大人,6.唐璜,7.源氏物語,8.戰爭與和平,9.萌芽,10.兒子與情人,11.罪與罰,12.貝姨,13.苦難歷程,14.奧勃洛莫夫,15.尼貝龍根之歌,16.奧德賽,17.秘魯傳說,18.艾凡赫,19.屈原選集,20.浮士德,21.巨人傳,22.變形記,23.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24.勃洛克葉賽寧詩選,25.古希臘散文選,26.哥爾多尼戲劇集,27.歌德詩選,28.紅與黑,29.歐洲寓言選,30.卡夫卡小說選,31.濟慈詩選,32.羅蘭之歌特利斯當與伊瑟列那狐的故事,33.馬雅可夫斯基詩選,34.珍妮姑娘,35.魯達基海亞姆薩迪哈菲茲作品選,36.湯姆叔叔的小屋,37.紀伯倫詩文選,38.古羅馬戲劇選,39.一生漂亮朋友,40.誰在俄羅斯能過好日子,41.西班牙流浪漢小說選,42.彌爾頓詩選,43.奧列弗·退斯特,44.馮維辛格里鮑耶陀夫果戈理蘇霍沃-柯貝林戲劇選,45.外祖母,46.雨果詩選,47.塔杜施先生,48.華茲華斯、科爾律治詩選,49.巴黎聖母院,50.狄德羅小說選,51.戈洛夫廖夫老爺們童話集,52.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選,53.維加戲劇選,54.高乃依拉辛戲劇選,55.你往何處去.56.庭長夫人,57.呼嘯山莊,58.無名的裘德,59.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60.紅字、七個尖角頂的宅第,61.海涅詩選,62.易卜生戲劇選,63.波斯人信扎,64.關漢卿選集,65.韓愈選集,66.杜甫選集,67.樂府詩選,68.陸游選集,69.奧斯特洛夫斯基戲劇選,70.馬亞一家,71.金錢,72.幻滅,73.白鯨.74.詩經全注,75.基度山伯爵,76.醒世恆言,77.喻世明言,78.警世通言,79.拍案驚奇,80.二刻拍案驚奇,81.駱駝祥子離婚,82.還鄉,83.前夜父與子,84.列王紀選,85.悲翡達夫人,86.歐·亨利短篇小說選,87.柳宗元選集,88.桃花扇,89.長生殿,90.九三年,91.施托姆小說選,92.美國的悲劇,93.破戒家,94.羅亭貴族之家,95.裴多菲詩選,96.約婚夫婦,97.名利場,98.歐也尼·葛朗台高老頭,99.《羅摩衍那》選,100.打鹿將,101.莎士比亞悲劇選,102.莎士比亞喜劇選,103.莎士比亞歷史劇選,104.近松門左衛門井原西鶴作品選,105.戈拉,106.死魂靈,107.曹禺戲劇選,108.母親、短篇作品選,109.怎麼辦,110.安娜·卡列尼娜,111.涅曼河畔,112.少年維特的煩惱、親和力,113.白居易選集,114.艾青詩選,115.果戈理小說選,116.西遊記,117.博馬舍戲劇二種,118.水滸傳,119.萊蒙托夫詩選當代英雄,120.摩訶婆羅多插話選,121.卡拉馬佐夫兄弟,122.綠衣亨利,123.德伯家的苔絲,124.馬丁·伊登,125.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126.子夜.127.泰戈爾詩選,128.堂吉柯德,129.約翰·克利斯多夫,130.驢皮記、絕對之探求,131.草葉集,132.達洛維太太、到燈塔去、海浪,133.莫里哀喜劇選,134.軛下,135.田園三部曲,136.悲慘世界,137.格林童話全集,138.十日談,139.大衛.科波菲爾,140.古希臘戲劇選,141.普希金小說戲劇選,142.郭沫若詩歌戲劇選,143.懺悔錄,144.金瓶梅詞話,145.埃涅阿斯紀,146.瑪利亞藍眼睛,147.史記選,148.魯賓孫漂流記摩爾·弗蘭德斯,149.木桶的故事格列佛游記,150.我是貓,151.雪萊詩選,152.全本新注聊齋志異,153.普希金詩選,154.牡丹亭,155.西廂記,156.家,157.青年近衛軍,158.斯·茨威格小說選,159.唐宋傳奇選,160.包法利夫人三故事,161.梅里美中短篇小說集.162.惡之花、巴黎的憂郁,163.魯迅散文選集,164.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165.伊利亞特,166.簡愛,167.愛倫·坡短篇小說集,168.都柏林人青年藝術家的畫像,169.米德爾馬契,170.李白選集,171.曹植陶淵明選集,172.蘇軾選集,173.斯特林堡小說戲劇選,174.里爾克詩選,175.吉姆爺黑暗深處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176.獵人筆記,177.席勒詩歌戲劇選,178.癩皮鸚鵡,179.金人,180.辛棄疾選集,181.靜靜的頓河,18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說選,183.吉爾·布拉斯. 184.三國演義,185.王爾德作品集,186.莊子選集,187.紅樓夢,188.白痴,189.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190.維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191.神曲,192.儒林外史,193.安徒生童話故事集,194.尤利西斯,195.契訶夫小說選,196.《一千零一夜》選, 197.一位女士的畫像,198.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199魯迅小說集,200.復活
Ⅳ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
網路文學對中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維的影響影響
目前網路文學中包含了言情小說、玄幻、武俠、穿越、游戲等等的類別,其中以言情小說和玄幻、武俠小說的影響最大。言情小說中設計到的俊男美女搭配、色情部分描寫等都造成了當代中學生性早熟時間點的不斷成熟,而這種文學中大量的虛幻描寫也導致目前中學生脫離現實、憑空臆想的思維特點,而脫離現實、實際年齡與心理年齡不符等特點不斷凸顯,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單純的以網路文學中的情節來管窺現實世界,致使網友見面受傷害、求包養、幻想一夜暴富、各種潛規則事件不斷發生。這實際上是一種縱欲主義,懶惰主義的泛濫,反映了中學生浮躁的心理特點和單純的思維特點。
二、網路游戲人群數目不斷增長
縱觀網路文學的發展,一般都有這樣的一個發展軌跡:創造、小規模閱讀、較大規模人群閱讀、網路游戲。正是由於網路文學中涉及到武俠、動作等,而且故事的發展軌跡漫長,因此許多網路文學作品被直接轉換為網路游戲,比如《誅仙》等。隨著網路和網路文學的不斷普及,參加網路游戲的人群數目不斷增長,各式各樣的網路游戲廣告哦充斥於網路之上,正是網路文學對青少年人群新的滲透。
三、名牌觀念的不斷滲透
目前各種廣告雜如牛毛,無孔不入,網路文學也不例外。言情小說和現代小說中女主人公常見的背包、手機、相機、乃至汽車,以及打火機等常用的生活用品中名牌產品不斷顯現,這些名牌產品少則上萬,多達幾百萬元。通過電視廣告、網路廣告、以及小說作品中的穿插廣告等形式,造成了中學生從小即開始追逐於名牌,甚至炫富的現象。由於過多的將目光放在名牌之上,對於中學生的學業成績、綜合素質等都有不利的影響。
Ⅳ 高分懸賞!誰能幫我找一些關於網路小說的資料,要寫論文的,好的話有加分~
老師家長對網路小說看法的調查
http://bbs.ht88.com/dispbbs.asp?boardid=34&id=4895
關於高一(1)班學生網路小說閱讀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一(1)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展開了調查。
一、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二、調查問卷情況
本次問卷主要對高一(1)班48名同學、書店報亭和部分家長進行了調查。高一(1)班屬UEI實驗班,班上學生大都有條件上網且經常進行網上閱讀。在與同年級班級對比中,該班學生的閱讀量和信息攝取需求也較大,居中等水平,因而選取該班作抽樣問卷調查所得出的結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36人次,75%)B、游戲類(16人次,33%)C、言情類(18人次,38%)D、網路類(20人次,42%)E、時尚類(22人次,46%)F、武俠類(12人次,25%)G、偵探類(6人次,13%)H、卡通類(22人次,46%)I、經典類(4人次,8%)J、綜合類(10人次,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47人次,98%)B、語言幽默(40人次,83%)C、貼近生活(46人次,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46人次,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40人次,83%) C、沒有影響(2人次,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20人次,42%)B、同學(46人次,96%)C、老師(2人次,4%)D、家長(0人次,0%)E、兄弟姐妹(2人次,4%)F、網友(36人次,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36人次,75%)B、平時閑聊(46人次,96%)C、書信隨筆(12人次,25%)D、編輯簡訊(2人次,4%)E、文學沙龍(0人次,0%)F、課堂作文(2人次,4%)
(2)對書店的調查情況:
我利用周末分別對本市的兩家國營書店(朝陽路新華書店、海州新華書店),三家私營書店(席舒書屋、先鋒書店、鴻國書城),新浦步行街、華聯、南小區的四個報亭進行調查,並對書店報亭相關人員進行訪問,以此針對影響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因素進行另一角度的分析。以下是書店報亭中書籍類型的分配情況:
校園網路小說 33%
名著 29%
競賽、輔導 31%
科普類 7%
書店受利益驅使,根據銷售量而進書的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網路小說的市場份額,卻減少了其他特別是科普類書籍的份額。學生書籍市場趨向於單向化。
(3)對家長的訪問:
我利用高一家長會的機會與高一(1)班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三、調查分析
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一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二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三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四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五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高一(1)班學生的作文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四、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作為一個處於新世紀與舊世紀交替時期的高中生,學生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參考文獻:《中國青年報》《高中生閱讀》
2學生的看法
http://www.gzubbs.com/index1/bbs/dispbbs.asp?boardid=22&id=25707
還有一些 如下
http://hi..com/xsxbzxj/blog/item/f7dfbdf218bb4912b17ec52d.html
http://iamywd319.spaces.live.com/blog/cns!65EC20E51344D30B!159.entry
http://www.waok.net/wyjj/19722/355750.asp
Ⅵ 適合中學生看的網路小說
1.《城南舊事》林海音人民文學出版社 2.《朝花夕拾》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 3.如果是小說的話,還是國外的情節較為吸引人,如《藍熊船長的十三條半命》人民文學出版社強烈推薦!!! 4.《小婦人》溫馨的四姐妹的故事,看了很多遍,尤其適合女孩看 5.《魯賓遜漂流記》不用說了,荒島求生 6.《格列佛游記》想像力豐富,但我沒覺得比藍熊好,盡管是名著 7.《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關於地理的描述有些啰嗦,但整體上讀完很有收獲 8.《大衛.考波菲爾》作者自傳式小說,可讀性強,很鼓舞和啟迪人 9.《飄》不得不說所謂的名著系列叢書里,這本書才是經典,無論那個年齡來看,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都會在腦海里描繪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斯嘉麗,學生看的話(我就是高中學生...)沒什麼不妥的地方,特別是女主人公的堅強性格令人喜愛 10《福爾摩斯探案集》情節曲折,迷霧重重懸疑驚險,看看還好 11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12.《地心游記》 以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得較好 中國的我尤為喜愛古典作品, 13.王實甫的《西廂記》,特別是長亭送別一幕,極盡辭藻華麗,對仗工整,情意濃濃,久久余香裊裊,回味無窮
Ⅶ 網路文學的分類方式
所謂網路文學,就是以網路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果說網路文學有什麼底線,就是對網路沒有了解的人所寫出的東西,沒有官方人士在網上發表過(或者說網友流傳上來的不算)的東西不是網路文學,僅此而已。
目錄
定義
含義
分類體裁
寫作目的
載體
篇幅
特點?
發展史(1)網路文學的早期歷史——理想時代
(2)網路文學的發展——商戰
(3)白銀時代2001~2003
(4)青銅時代2003~2004
(5)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媒體報道
值得思考的問題
網路文學社
中國網路文學社聯盟簡介
職能與目標
網路文學網
網路文學書籍推薦1、網路十大經典小說
2、高人氣網路小說(已完結)
3、高人氣網路小說(連載中)
4、其他網路小說
5、境外網路小說
6、網路文學十年盤點
同名書籍信息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序言
後記
定義
含義
分類 體裁
寫作目的
載體
篇幅
特點?
發展史 (1)網路文學的早期歷史——理想時代
(2)網路文學的發展——商戰
(3)白銀時代2001~2003
(4)青銅時代2003~2004
(5)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媒體報道
值得思考的問題
網路文學社
中國網路文學社聯盟 簡介
職能與目標
網路文學網網路文學書籍推薦
1、網路十大經典小說 2、高人氣網路小說(已完結) 3、高人氣網路小說(連載中) 4、其他網路小說 5、境外網路小說 6、網路文學十年盤點同名書籍信息
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作者簡介 目錄 序言 後記展開 編輯本段定義
網路文學,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其中,以網路原創作品為主。 由於藉助強大的網路媒介,網路文學具有多樣性、互動性和知識產權保護困難的特點。其形式可以類似傳統文學,也可以是博文、帖子等非傳統文體。實時回復、實時評論和投票是網路文學的重要特徵。由於網路文學傳播的便捷,導致知識產權不易受到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不是對立的兩極,而是互相滲透的有機體系。不少傳統文學通過電子化成為了網路文學的一部分;網路文學的作者也都接受過傳統文學的熏陶。同時,網路文學通過出版進入了傳統文學領域;並依靠網路巨大的影響力,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到傳統文學。
編輯本段含義
網路文學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而產生的。互聯網路為上億網民提供了多如恆沙的各類文學資料信息,與此同時,一種以這種新興媒體為載體、依託、手段,以網民為接受對象,具有不同於傳統文學特點的網路文學悄然勃興。 網路文學分為三類樣態:一類是已經存在的文學作品經過電子掃描技術或人工輸入等方式進入互聯網路;一類是直接在互聯網路上「發表」的文學作品;還有一類是通過計算機創作或通過有關計算機軟體生成的文學作品進入互聯網路,如電腦小說《背叛》,以及具有互聯網路開放性特點、幾位作家幾十位作家甚至數百位網民共同創作的"接力小說"等。 付費閱讀改變網路文學生存狀態
[1]現在人們所說的網路文學多是指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包括那些經過編輯、登載在各類網路藝術刊物(電子報刊)的作品,電子公告欄(BBS)上不經編輯、個人隨意發表的文學作品,以及一些電子郵件(E-mail)中的文學作品。這種網路文學又被「榕樹下」等網站稱為「網路原創文學」。 目前較有影響的文學網站有「文學城」、「榕樹下」、「中文網路文學精萃」、「黃金書屋」、「碧海銀沙」、「莽昆侖「等網站。近一年來出版的較有影響的網路文學作品有《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蔡智恆著,知識出版社1999年11月版)、《小妖的網》(周潔茹著,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4月版)、《告別薇安》(安妮寶貝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舊同居時代》(張建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智聖東方朔》(龍吟著,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點擊1999》(顧湘著,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0年1月版),「網路之星」叢書3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3月版)、「網路文學」叢書10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有評論形容圖書市場將由「讀圖時代」進入「讀網時代」。[2]
編輯本段分類
體裁
(1)網路文學中也存在一些與傳統文學體裁類似的作品,如詩歌、散文、小說等。但由於與網路相結合,這些作品有一些自己的特點。不少網路小說就是在作者與讀者的即時互動中完成的。 (2)新的文學體裁。新文學體裁的劃分,雖未被廣泛認同,但確實存在著。論壇里有些通過接龍創造出來的故事,以及利用「隊形」達到特殊效果,就可以被認為是新的文學形式。
寫作目的
(1)文學愛好者為獲得更多認同而創作的作品。作品以小說為主,但可以看到一些很好的詩和散文。 (2)寫手的創作目的首先是出於愛好,但也抱著一定的功利性。作品中小說佔了絕大多數。 (3)雖首發於網路,卻以網路平台作為進入傳統媒體的跳板。作品也大多是小說。 (4)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感情而在網上寫的作品。大多文學性較弱。體裁比較多樣。
載體
(1)網站(論壇)純粹以發表和交流寫手的作品為目的,有時還會辦一份電子刊物什麼的,但不和傳統媒體接觸。 (2)網站(論壇)以類似於傳統媒體的手段推銷寫手的作品。 (3)傳統媒體在網路上尋找適合紙媒的作品後出版。 (4)利用自由的,無償的,平民性的寫作平台——博客,增加廣告收入。 還有一種是網站(論壇)購買傳統媒體作品的版權在網上進行付費下載(閱讀),不能歸入網路文學。
篇幅
一般是20萬字以下的是短篇,中篇在20-60萬字,長篇在60萬字以上,其中100萬字以上的為超長篇。
特點?
以小說為主。 作者多數是年齡偏小甚至很小的孩子、但有一部分已經寫得出深刻而有內涵、文學性較強的作品、 年齡偏小以抒發感情、獲得認可、互動、提高為主、年齡較大的抱著一定的商業動機、 由於網路中年齡很小的LULI偏多、導致大部分人認為網路文學沒有內涵、幼稚、但這是片面的
編輯本段發展史
(1)網路文學的早期歷史——理想時代
中文網路文學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初。 1987年9月14日,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我們能達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中國人完成了對互聯網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觸碰。 1990年11月28日,中國正式在SRI-NIC(斯坦福研究所網路信息中心)注冊登記了中國的頂級域名CN,開通了使用中國頂級域名CN的國際電子郵件服務,邁出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步。 1991年王笑飛在海外創辦了中文詩歌網。中國留美網路作家少君,1991年4月在網路上發表《奮斗與平等》,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一篇中文網路小說。 199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中國留學生在Usenet上建立第一個了使用GB-HZ編碼的中文新聞組alt.chinese.text,中文網路文學開始在全球的互聯網上傳播開來。 1993年3月詩陽開始通過電郵網路大量發表詩歌作品,此後在互聯網中文新聞組和中文詩歌網上刊登了數百篇詩歌,被學術文獻確認為歷史上第一位中國網路詩人。 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創辦了第一份中文網路文學刊物《新語絲》。 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在這一年,「博客教父」方興東,首次在北大發出電子郵件。 1995年3月詩陽、魯鳴等人創辦第一份網路中文詩刊《橄欖樹》。1995年底,幾位原來活躍於中文詩歌網的女性作者創辦了第一份網路女性文學刊物《花招》。1995年中國的網吧開始陸續出現,但僅限於少數用戶。 1996年之後,中國的網吧開始在各大城市飛速發展,此時對中國網路文學產生影響的還是海外的留學生作家,如散宜生、圖雅等網路名家。 1997年11月2日的凌晨,老榕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論壇里發表了一篇名為「10.31大連金州沒有眼淚」的文章,在短短的48小時之內,幾乎傳遍了整個網路。這是網路文學初次在傳統媒體上比較有影響的登台亮相。 發展到1998年,電子公告欄(BBS)上出現了蔡智恆所著的第一部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文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年第6期《天涯》就刊登了一篇"佚名"的網路小說《活得像個人樣》。由於這篇網路小說在電子公告欄上多次輾轉張貼,原作者據說為邢育森。此外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莫仁的《星戰英雄》也風靡一時,文學門戶網站如黃金書屋以及各種各樣的個人網路書屋紛紛而起。 1999年開始,更多的文學網站如榕樹下、收費文學網站博庫等大量成立。 從21世紀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閱讀和寫作;文學網站在經歷了發展,整合,兼並,以及其他困難和波折之後,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網路技術基礎上走向成熟,網路文學本身也出現了分化,2000年安妮寶貝的《告別薇安》、2001年今何在的《悟空傳》、2002年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和林長治的《沙僧日記》、2005年鄧安東的《有個流氓愛過我》和2008年的《不夠時間好好來愛你》等優秀的作品不斷出現。此後的幾年裡,個人博客的成熟和不斷壯大更是掀起了一場全民的寫作運動。 這個時期的文學作品往往是不求(也沒有注意到)名利的,而且也往往受傳統所控制,是網路文學的理想時代;但是網路的不健全,讀者的增多,維護費用的增加造成了理想時代的破滅。
(2)網路文學的發展——商戰
國內的網路書屋大致是在1997後出現的,網易等公司提供的免費空間,為初期書站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在那個全民辦網的時代,有很多喜歡讀書的網民都開辦了自己的個人網站。 1998年3月,「文學城」問世,該站點目前月頁面瀏覽人數已超過100萬人次,郵件訂閱人數達到一萬人次。 1998年5月,「黃金書屋」在網上推出,詳盡的分類和多方位的信息使該站點現在每天的訪問人數大約在3萬人左右,郵件的訂閱數則接近1萬人。 1998年7月10日,「書路」正式創辦,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首頁日訪問量過萬的大型文學網站。郵件列表自1999年1月開通後,短短三個月,訂戶達到5000人次。 初期的網路書站主要以轉載為主,版權意識薄弱。部分網站是通過將武俠、言情等實體書掃描到網上來充實網站內容,而更多的網站則是直接從別的站轉載。在這種情況下,各站的內容都大同小異。 在這個時期,《大唐雙龍》、《星戰英雄》等連載作品就成為各書站拉攏讀者的殺手鐧。很多新讀者都是為了追看黃易的《大唐雙龍傳》而接觸互聯網,「因為是連載,一個月在香港只出一卷,上網自然成了先睹為快的最佳方式」。哪個站上傳的快,哪個站掃校的質量高,哪個書站就能吸引更多的讀者。 在早期的書站中,卧虎居的校對口碑最好,其收錄作品校對之精緻,一時成為網友收錄的首選。卧虎居在掃校實體書的同時,也在網站上連載的風姿、水龍吟等原創作品。可以說,單論作品質量的話,卧虎居應該是那個時代最好的網路書站。然而,由於收藏作品的總體數量不多,網站的流量始終無法和那些以綜合書城相比。反而是採用卧虎居掃較版本的黃金書屋,依靠其海量的作品和詳細的分類成為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個人站點之一,並在98個人主頁大賽上榮獲亞軍。 當時的網路還處在門戶為主時期 讀者發現新的文學類網站大都是通過雅虎等門戶進入,或者是通過各站間的友情鏈接。友情鏈接幾乎是很多網站發展新成員的唯一方式,新網站進入困難。 在這種大環境下,黃金書屋利用先發優勢牢牢占據了網路書站老大的位置。號稱「上網讀書不識黃金書屋,再稱網蟲也枉然」。 隨著網站的發展,黃金書屋注意到了「對網上原創作品的比重還不夠,在書評的重視度上也不夠」的問題,辦起了「網人原創」專欄,開始了對網路原創的培養。 可以說,以當時黃金書屋的壟斷地位來看,只要發展中不犯太大的錯誤,其他網路書站是很難威脅到它的。 然而,資本的介入改變了命運的軌跡。 1999年12月,多來米中文網以400萬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網易個人網站排行榜中前20位個人網站中的16家。包括黃金書屋、中國足球網、海闊天空下載、笑林廣記等國內著名網站。 黃金書屋被收購後,出於版權的考慮,在操作上不敢太放開手腳抄襲復制,很多可讀性的作品不能收錄其上,但原創又不多,造成讀者群逐漸流失,主動讓出了網路書站的霸主地位。 幾乎是在黃金書屋被收購的同時,博庫在美國矽谷成立,並在北京進行大規模招聘。單從國內一家知名圖書報紙,新生的博庫便一舉挖走了十幾名編輯記者,其中不少還是該報的骨幹人員,此事對當時的整個出版界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因為有美國產業資本而非風險投資的支持,以及資深的書業人士坐鎮,博庫的前途一度被業界看好。創業之初,博庫一連串的推廣活動也讓人目眩神迷:先是在各大媒體進行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繼而與中國青年出版社、北大等單位聯手合作,推出「走馬黃河」、「敦煌行」等活動,大造聲勢,後又在大量收購作品電子版權之餘,以培養中國的「斯蒂芬·金」為名,與王朔、陳村等大批作家簽約合作。可以說為了拓展知名度和網站瀏覽量,博庫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 但是,博庫所倡導的收費下載與收費閱讀精神,在這個免費成為通行法則的互聯網爭霸年代顯得格格不入。盜版風行,其最重要的上游資源——與幾乎所有的中文知名作家、作者、學者簽約的幾千本電子書——的優勢也根本沒有發揮出來。另外,當時的網路條件也不具備,上網人數少,網速慢且貴,沒有便捷的支付條件。 投資商在第一筆投資後,就以盈利模式不現實為由拒絕追加投資。到了2001年底,博庫的倒閉宣告了國內第一次ebook收費嘗試的失敗。 隨著互聯網免費泡沫的破滅,網路書站的黃金時期也宣告結束。大量初期的網路書站倒閉,倖存的網站也不得不開始想盡辦法盈利。
(3)白銀時代2001~2003
隨著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之後,大部分免費空間消失,早先的個人網站紛紛關閉,西陸的bbs通過相對低廉的價格,成為網路玄幻文學的新中心,很多著名的書站都是由這里起步的。
Ⅷ 關於高中生看網路小說的問題
一、摘要:
在網路盛行的今天,網上閱讀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中學生對此尤感興趣。我們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網上學語文,發揮網路閱讀的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反映了高二(3)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分析了學生閱讀網路小說的現象及原因,進行了引導閱讀的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 課外閱讀 高中生 網路小說
二、引言:
21世紀是信息網路時代,書籍閱讀正與網路在彼此沖擊中逐漸融合,網路小說勢如破竹地發展起來。閱讀范圍逐漸擴大,閱讀內容紛繁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引導中學生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地篩選閱讀資料。因此對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高閱讀效率,是信息時代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中國有句古話叫:"開卷有益。"那麼,高中生究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給高中生帶來的究竟是什麼?就此,我們展開了調查。
三、概念的界定:
什麼是網路小說?我認為網路小說就是以網路(Internet)為傳播媒介,用平等的、雙向的、互動交流方式提供給普通受眾的網路文學。網路文學這個概念,從文學體裁的角度上看不存在;而從文學內容的角度上看又含糊不清,究竟是指像《第一次親密接觸》這樣的以網路生活為內容的文學作品呢?還是指所有原創於網路上的各類文學作品的集合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我想,現在我們沒有必要給這個東西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僅僅是對一件事物的理解,而理解是千姿百態的,現在就來統一這些理解有些為時過早了。在"網路小說"到底是不是"文學"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的時候,"網路小說"卻已經成為了一種不知定義的文化,一個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文化。校園網路小說有《愛爾蘭咖啡》、《一光年的距離有多遠》、《一杯熱奶茶的等待》、《愛的魔咒》、《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等等。
四、調查問卷情況:
(1)下面是我們利用網路做的問卷調查情況:
1、你是否讀過網路小說?
A、有98% B、沒有2%
2、你認為閱讀網路小說對你有用嗎?
A、有用,98% B、沒用,2%
3、你讀網路小說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A、消遣64% B、隨大流30% C、拓寬知識面2% D、盡早了解社會4%
4、你喜歡讀哪一類網路小說?(可多選)
A、青春類(75%)B、游戲類(33%)C、言情類(38%)D、網路類(42%)E、時尚類(46%)F、武俠類(25%)G、偵探類(13%)H、卡通類(46%)I、經典類(8%)J、綜合類(21%)
5、你覺得現在網路小說有哪些優點?(可多選)
A、情節生動(98%)B、語言幽默(83%)C、貼近生活(96%)
6、你認為網路小說的閱讀對你產生哪些影響?(可多選)
A、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96%) B、語言應用、寫作風格上的轉變與提高比較大(83%) C、沒有影響(4%)
7、讀後你會和別人交流嗎?
A、會(98%) B、不會(2%)
8、你會和什麼人交流?(可多選)
A、朋友(42%)B、同學(96%)C、老師(4%)D、家長(0%)E、兄弟姐妹(4%)F、網友(75%)
9、怎樣交流?(可多選)
A、網路聊天(75%)B、平時閑聊(96%)C、書信隨筆(25%)D、編輯簡訊(4%)E、文學沙龍(0%)F、課堂作文(4%)
(2)對家長的訪問:
我們利用家長陪孩子買書的機會與高一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有關的交流。我們通過問答形式了解現代家長對高中生閱讀書籍的看法,所問問題諸如"你是否經常陪子女逛書店購買輔導書""你的孩子看網路小說嗎""你允許他看網路小說嗎"之類。我們發現,大多數家長不同意中學生閱讀網路小說,他們認為網路小說僅僅是一種文化垃圾,不僅沒有益處,而且容易使中學生沉迷於其中的情節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多買輔導書,甚至有家長不同意學生購買和閱讀文學名著,認為太浪費時間。
五、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作了如下思考:
(一)學生為什麼喜歡網路文學?
原因之一:網路文學貼近生活
與傳統文學相比較,網路文學更貼近生活。它不僅情節簡單,敘述方式自由,而且大都寫個人經歷,讀起來讓人倍感親切,且多抒寫同齡人內心感受,寫的那些話好像就是自己心裡想說的,讀後讓人心裡一陣舒暢。正如「GGMM」們所說:「網是虛擬的,但擁有是真實的。」另外,網路文學還富於意象的塑造,它常以它豐富、幽默、前衛的對白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贏得學生青睞,有關專家分析,中學生喜愛網路文學,與中學生好奇心強,渴求溝通了解,追求前衛、追求自由不羈等心理特點有關。在我們所調查的高中生中,96%的中學生認為,網路文學貼近生活,其語言、情節都是基於現實生活的提煉,其形象是現實人物的簡縮。受此影響,學生們的作文,主題貼近生活,准確、真實地反映內心世界,語言生動活潑,娓娓敘來,輕松自然。較過去學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狀況,這個變化讓許多語文老師都很是驚喜。
原因之二:網路交流的隱秘性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在與網路文學的接觸中,有96%認為受到它影響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轉變與成熟。眾所周知,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發展的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斷乳期,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時時痛苦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有豐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內心,他們渴望傾訴,渴望交流,但又不願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讓別人評頭論足。這樣,隱秘的網路文學就成了他們心靈張揚的理想場所。看別人的文章,心靈得到回應,思想受到沖擊;寫自己的文章,沒人知道你是誰,卻給了自己一個傾訴的空間,不經意間,學生的自我關注加深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思想也日趨成熟,多了一份對於人生的思考。許多中學生(尤其是女生)對安妮寶貝的文章非常喜愛,認為那樣的文字很深刻很現代很能觸動人心;大多數的男生則對俞白眉的《網上論劍》持有極大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
原因之三:網路文學的多元性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豐富才會精彩。網路文學就是一個多元的空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靈魂與心態,不同的個性生活與社會景象。這對於喜愛幻想並充滿好奇、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的、追求時尚追求個性的中學生而言,無疑是一面多棱鏡、一個萬花筒。他們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他們可以擁有許多理想中的現實、現實中的色彩瑰麗的理想世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展示自我空間,任自己的思緒馳騁。於是,自由、活潑、多姿多彩的作文便出現在了語文老師的面前。
(二)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如下誤區:
1:是功利性閱讀:在應試教育升學就業壓力下,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讀物時,80%的家長急功近利,首選教材輔導類書,對網路小說持否定的態度,甚至否定文學名著。
2:是隨意、盲目性閱讀:高中生自主選擇課外讀物時,首選消遣類讀物,如言情小說,武打小說等通俗讀物;網路閱讀絕大多數首選純娛樂類讀物,網路游戲,卡通,幽默等。
3:是在網路文學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居多,且大多講男女之間的感情糾葛或愛情游戲,有的甚至是靡靡之音,這一部分作品對中學生而言,絕對還為時過早。如果中學生讀多了這些文章,勢必會影響中學生的觀念,不排除有中學生因模仿而做出不利於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事情,這對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最重要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4:是由於網路是一個傾訴的空間,是一個宣洩的角落,當人們想著淡褪的往事,想著曾經的美好與單純,想著現實的殘酷與尷尬;或許就會生出些許的無奈與滄桑。就如《祈禱擁抱》一般:孤獨的人祈禱一個擁抱,給天下所有孤獨的靈魂。網路文學消沉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導致許多中學生感染了這一病毒。
5:是錯誤不合時宜地運用網路語言,並將它摻雜於作文當中。在網路世界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恐龍」「青蛙」「灌水」「BF(男朋友)」「MM(妹妹)」「掛了(死了)」等等的網路語言,網路語言究竟是新新人類的文字游戲,還是現代漢語的積極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
①高中生學習壓力大,騰不出時間。
②家長望子成龍,給學生購買大量的輔導書。
③即使抽出時間,高中生為了放鬆身心,首選還那些網路小說中的娛樂雜志、漫畫等非知識類書籍。
④高中生佔有信息量大、求知慾強,個人感情上的考慮增多,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要求閱讀此類愛情題材的網路小說。
⑤高中生面對殘酷的升學現實,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教育人文性的增加,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裡承受能力明顯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需要一個傾訴、宣洩、逃避的心靈空間,網路小說滿足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⑥高中生生活緊張單調,因而更喜歡簡單、新奇的字眼。而對於使用這些字眼的合理性,學生顯然還無法辨別。
六、 思考與對策:
目前國內中學教育界對學生熱衷閱讀網路小說的問題大都持排斥態度。解決的方法不外乎兩種:「堵」和「疏」。所謂「堵」,就是通過學校行政命令,使網路小說禁讀令成為學校的規章制度,再通過班主任、課任教師和家長的合作,禁絕學生閱讀。這種作法的弊端顯而易見。這不僅違背了中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而且也有悖於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理念。從當年中學校園「瓊瑤」「金庸」禁絕令的禁而不止可見,「堵」是行不通的。
另一種對策是「疏」。所謂「疏」,就是引導學生閱讀所謂高品味的文學作品,使學生自然疏遠網路小說。這種作法又太過理想化。事實上,這種方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一直在做,但收效不大。在研究過程中,我也做過這樣的嘗試,向學生推薦一些情節性強的文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悲慘世界》,但學生並無太多感受和體驗。並且我們給學生的書單和指導意見有很多隻是一廂情願,並未考慮學生的實情。因而,「疏」也是很難操作的。
對此,我是這樣看的。網路小說的獨辟蹊徑與異軍突起,是文化多元化中的一支生力軍,是文學景觀中新添的芳園,但她與文學"正規軍"的分野不可能、也不必要形成擠壓空間的較量和一爭高下的抗衡。事實上,誰也不可能取代誰。你可以巨樹參天,我可以灌木蔥蘢;你可以花團錦簇,我可以淡姿輕搖;你可以典雅華貴,我可以朴實清新,如此「面向未來」,才符合人們審美要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才符合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與經典文學的互補交流、相得益彰,多元並舉、相映生
輝,是網路小說的正確取向,也是其走向成熟與繁榮的最佳選擇。
七、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教育制度的變化,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它對課外書的容納度。那麼,作為語文老師,怎樣面對網路小說的沖擊?我認為應該既疏且導。
(一)檢視我們給學生開的書單,為學生提供一些富有時代色彩又有較強可讀性的書目。不要非經典不讀,不要非「正經」不讀,不要非文學書不讀。時下流行的韓寒等人的校園文學可讀,《心靈雞湯》之類的暢銷書可讀,《窮爸爸-富爸爸》之類有關經濟方面的書可讀……讀什麼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加強指導,讓學生學會自己辨明什麼是好書,有用的書。
(二)給學生提供一些專題性的「豆腐塊」文章。這是解決中學生課業繁重,課余時間少卻又要增大閱讀量的較好方法。當然,《語文讀本》在這方面已作了有益的探索,但我以為,,《語文讀本》里的文章還是有太過經典之嫌。文章不在多而在精,結合現實生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自編自選一部分美文範文指導學生閱讀。比如郭敬明的《幻城》,其中的語言能很好的完成對意境的烘托,聯想豐富。那麼,我就將它與古詩詞一起講。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都有這種感覺:古詩人的心境、遭際是現代中學生特別是閱讀量極少的學生沒有體驗過的,因而理解很困難。單純從語言角度賞析又太乾巴生硬。結合了學生愛讀想讀的《幻城》再來講語言,課就生動多了,學生的思維也自覺地動起來了,他們對古典文學的理解也深入了。實踐證明學生僅用少量的時間,卻一樣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鑒賞能力,得到了美的熏陶。
(三)主題性的文學欣賞校本課的開設。許多文學名著失去了他的學生讀者群,並不是它不經典,而是它不適應學生的閱讀情趣和需要了。因而我們在引導時也沒必要一定指出哪本書好,而是結合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聯系有關的受學生歡迎的網路文學切實指導學生閱讀。新課程給我們開了個好頭,我覺得還要把校本課程與之相結合才能更有效。
八、研學感言:
總之,能讓學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靜地讀幾本好書,讀幾篇好文章,便是我進行這項調查的初衷。 正如飲食一樣,讀書需要人們的細細品嘗,有些東西看起來不好吃,可是很有營養;有些呢看起來美味誘人,可是只不過是垃圾食品;還有一些色香味俱全。那麼,我們也應當且必須在意識到課外書的重要性的同時,克服新世紀相應產生的浮華的新事物的誘惑,爭取在這個還不需徒傷悲的少壯時期,獲取更多的保用一生的知識與才能,並成熟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在今後能更適應人生的起伏與時代的變遷。
Ⅸ 網路文學的分類
1、玄幻:東方玄幻、王朝爭霸、異世大陸、異術超能、遠古神話、高武世界、轉世重生、西方玄幻。
2、武俠:傳統武俠、新派武俠、國術武俠、歷史武俠、浪子異俠、諧趣武俠、快意江湖。
3、仙俠:現代修真、修真文明、洪荒封神、古典仙俠、奇幻修真。
4、奇幻:西方奇幻、吸血家族、魔法校園、異類獸族、亡靈異族、領主貴族、劍與魔法、歷史神話。
5、都市:都市生活、恩怨情仇、青春校園、異術超能、都市重生、合租情緣、娛樂明星、諜戰特工、愛情婚姻、鄉土小說、國術武技、總裁虐戀、官場沉浮、商場職場。
6、歷史:架空歷史、歷史傳記、穿越古代、外國歷史。
(9)中學生喜好網路文學的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文學分為三類樣態:一類是已經存在的文學作品經過電子掃描技術或人工輸入等方式進入互聯網路;一類是直接在互聯網路上「發表」的文學作品。
還有一類是通過計算機創作或通過有關計算機軟體生成的文學作品進入互聯網路,如電腦小說《背叛》,以及幾位作家幾十位作家甚至數百位網民共同創作的具有互聯網路開放性特點的"接力小說"等。
Ⅹ 如何對網路文學的喜好特點進行分類
網路文學是分很多種的,如果說你對網路文學有很大的興趣的話,那麼我覺得可以適當的從網路的主觀論點去進行分類,有輕網路小說,還有重網路小說,還有腐女類的網路小說和中二類的網路小說,網路小說的特點還是比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