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協議包括哪些
目前網路協議有許多種,但是最基本的協議是TCP/IP協議,許多協議都是它的子協議。下面我們就對TCP/IP協議作一下簡單介紹。 1 TCP/IP協議基礎 TCP/IP協議包括兩個子協議:一個是TC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另一個是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互聯網協議),它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 在TCP/IP協議中,TCP協議和IP協議各有分工。TCP協議是IP協議的高層協議,TCP在IP之上提供了一個可靠的,連接方式的協議。TCP協議能保證數據包的傳輸以及正確的傳輸順序,並且它可以確認包頭和包內數據的准確性。如果在傳輸期間出現丟包或錯包的情況,TCP負責重新傳輸出錯的包,這樣的可靠性使得TCP/IP協議在會話式傳輸中得到充分應用。IP協議為TCP/IP協議集中的其它所有協議提供「包傳輸」功能,IP協議為計算機上的數據提供一個最有效的無連接傳輸系統,也就是說IP包不能保證到達目的地,接收方也不能保證按順序收到IP包,它僅能確認IP包頭的完整性。最終確認包是否到達目的地,還要依靠TCP協議,因為TCP協議是有連接服務。 【說明】在計算機服務中如果按連接方式來分的話,可分為「有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兩種。「有連接服務」必須先建立連接才能提供相應服務,而「無連接服務」則不需先建立連接。TCP協議是一種典型的有連接協議,而UDP協議則是典型的無連接服務。 (1)TCP/IP協議所包括的協議和工具 TCP/IP協議是一組網路協議的集合,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協議和工具。 ·TCP/IP協議核心協議 這些核心協議除了自身外,還包括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協議)、地址代理協議(ARP協議)以及網間控制協議(ICMP協議)。這組協議提供了一系列計算機互連和網路互連的標准協議。 ·應用介面協議 這類協議主要包括Windows套接字(Socket,用於開發網路應用程序)、遠程調用、NetBIOS協議(用於建立邏輯名和網路上的會話)和網路動態數據交換(Network,用於通過網路共享嵌入在文本中的信息)。 ·基本的TCP/IP協議互連應用協議 主要包括finger、ftp、rep、rsh、telnet、tftp等協議。這些工具協議使得Windows系統用戶使用非Microsoft系統計算機上(如UNIX系統計算機)的資源成為可能。 ·TCP/IP協議診斷工具 這些工具包括arp、hostname、ipconfig、nbstat、netstat、ping和route,它們可用來檢測並恢復TCP/IP協議網路故障。 ·有關服務和管理工具 這些服務和管理工具包括FTP伺服器服務(用於在兩個遠程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這是遠程式控制制通信中的關鍵功能)、網際命名服務WINS(用於在一個網際上動態記錄和詢問計算機的名字)、動態計算機配置協議DHCP(用於在Windows NT計算機上自動配置TCP/IP協議)以及TCP/IP協議列印(主要用於遠程列印和網路列印)。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代理(SNMP) 這個工具允許通過使用管理工具(如「Sun Net Manages」 或「HP Open View」),從遠程管理Windows NT計算機。 (2)TCP/IP的主要協議簡述 為了使讀者能全面了解一些基本的網路通信協議和服務,本節就對TCP/IP協議所包括的幾種主要協議進行簡要說明。 ·遠程登錄協議(Telnet) Telnet協議是用來登錄到遠程計算機上,並進行信息訪問,通過它可以訪問所有的資料庫、聯機游戲、對話服務以及電子公告牌,如同與被訪問的計算機在同一房間中工作一樣,但只能進行些字元類*作和會話。 ·文件傳輸協議(Ftp) 這是文件傳輸的基本協議,有了FTP協議就可以把的文件進行上傳,也可從網上得到許多應用程序和信息(下載),有許多軟體站點就是通過FTP協議來為用戶提供下載任務的,俗稱「FTP伺服器」。最初的FTP程序是工作在UNIX系統下的,而目前的許多FTP程序是工作在Windows系統下的。FTP程序除了完成文件的傳送之外,還允許用戶建立與遠程計算機的連接,登錄到遠程計算機上,並可在遠程計算機上的目錄間移動。 ·電子郵件服務(Email) 電子郵件服務是目前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到聯網服務。通過電子郵件,可以與Internet上的任何人交換信息。電子郵件的快速、高效、方便以及價廉,越來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只要是上過網的網民就肯定用過電子郵件這種服務。目前,全球平均每天約有幾千萬份電子郵件在網上傳輸。 ·WWW服務 WWW服務(3W服務)也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基本互聯網應用,我們每天上網都要用到這種服務。通過WWW服務,只要用滑鼠進行本地*作,就可以到達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由於WWW服務使用的是超文本鏈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從一個信息頁轉換到另一個信息頁。它不僅能查看文字,還可以欣賞圖片、音樂、動畫。最流行的WWW服務的程序就是微軟的IE瀏覽器。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 SMTP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成員,這種協議認為你的計算機是永久連接在Internet上的,而且認為你在網路上的計算機在任何時候是可以被訪問的。它適用於永久連接在Internet的計算機,但無****使用通過SLIP/PPP協議連接的用戶接收電子郵件。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是在郵件計算機上同時運行SMTP和POP協議的程序,SMTP負責郵件的發送和在郵件計算機上的分揀和存儲,POP協議負責將郵件通過SLIP/PPP協議連接傳送到用戶計算機上。 ·信息服務(Gopher) Gopher最早出現在1991年,它是第一個*作簡便、使用廣泛的從Internet伺服器上獲取信息的客戶應用程序。除了*作簡便外,它的另一個特點是速度快。Gopher運行時,將顯示一個互動式的供用戶選擇的菜單,菜單中的選項由簡單的短句組成,每個短句通常指向另一個菜單,並最終指向有用的文件。Gopher是幫助用戶在Internet信息海洋中搜索有用信息的導航器。用戶只要關心瀏覽的內容,而不必關心具體的伺服器。 ·文件檢索服務(Archie) 它是一個從整個Internet上匿名FTP伺服器獲取文件的服務。其完全依賴於匿名FTP系統的管理員,他們將站點在全世界的Archie伺服器進行了注冊,Archie僅通過文件名進行檢索
2. 15, 專門用於測試兩台已配置TCP/IP協議的計算機之間連通性的命令是什麼
ICMP協議,常用命令ping加ip地址。
如果以上ping命令均能夠得到響應,說明tcp/ip配置能夠支持網路通信。否則,針對相應的網路組件進行設置檢查。使用netstat工具顯示連接統計,可以使用netstat命令顯示協議統計信息和當前的tcp/ip連接。
netstat -a命令將顯示所有連接,而netstat -r顯示路由表和活動連接。netstat -e命令將顯示 ethernet 統計信息,而netstat -s顯示每個協議的統計信息。
(2)網路協議有哪些命令擴展閱讀:
TCP/IP傳輸協議,即傳輸控制/網路協議,也叫作網路通訊協議。它是在網路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協議。TCP/IP傳輸協議對互聯網中各部分進行通信的標准和方法進行了規定。
並且,TCP/IP傳輸協議是保證網路數據信息及時、完整傳輸的兩個重要的協議。TCP/IP傳輸協議是嚴格來說是一個四層的體系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和數據鏈路層都包含其中。
3. 無線區域網協議有哪些
802.11主要是這個。。。。。。。下邊是一些資料,我復制給你看的。。。。。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激光、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有線區域網中的部分或全部傳輸媒介而構成的網路。它不僅可以作為有線數據通信的補充和延伸,而且還可以與有線網路環境互為備份。
802.11協議、藍牙標准和HomeRF工業標準是無線區域網所有標准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它們各有優劣,各有自己擅長的應用領域,有的適合於辦公環境,有的適合於個人應用,有的則一直被家庭用戶所推崇。下面就介紹一下三種標準的具體情況:
802.11協議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主要限於數據存取,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它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隨後又相繼推出了802.11b和802.11a兩個新標准,2001年11月,第三個新的標准802.11g業已面世。盡管目前802.11a和802.11g倍受業界關注,但從實際的應用上來講,802.11b已成為無線區域網(WLAN)的主流標准,被多數廠商所採用,並且已經有成熟的無線產品推向市場。這些產品包括:集成支持802.11b無線功能的PC、支持網路接入的802.11b無線網路適配器以及相對應的網路橋接器等。生產這些產品的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著名的網路集成商,如:3Com、Cisco等,他們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適配器和橋接器領域;另外,很多PC廠商藉助網路終端的先天優勢,提供全面的無線區域網設備,IBM、HP、Toshiba為代表廠商,其中,IBM憑借其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絕對優勢和參與制定無線標準的領導地位,提供最全面的無線解決方案,並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地推出了相應的產品。
目前,802.11b無線區域網技術已經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已經進入了寫字間、飯店、咖啡廳和候機室等場所。沒有集成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只需插進一張PCMCIA卡或USB卡,便可通過無線區域網連到網際網路。在國內,支持802.11b無線區域網協議的產品不僅全面上市,而且像IBM,還特別為用戶和專業人士搭建了「體驗中心」,讓用戶和媒體可以親身體驗無線區域網的便利和高效。
藍牙標准
藍牙這個頗為奇怪的名字來源於十世紀丹麥國王哈洛德(Harold)的外號。據說,這位丹麥國王靠出色的溝通和說服能力統一了當時的丹麥和挪威。因為他非常愛吃藍梅,牙齒經常被染藍,所以得了藍牙這個外號。1998年5月,愛立信、諾基亞、IBM、東芝和英特爾公司五家著名IT廠商,在聯合開展短程無線通信技術的標准化活動時提出了藍牙技術,其宗旨是提供一種短距離、低成本的無線傳輸應用技術。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業界巨頭微軟、摩托羅拉、3Com、朗訊與藍牙特別小組BluetoothSIG等5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藍牙技術推廣組織,從那時起,全球變開始掀起了藍牙熱潮。
藍牙技術是一種用於替代便攜或固定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纜或連線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其設備使用全球通行的、無需申請許可的2.45GHz頻段,可實時進行數據和語音傳輸,其傳輸速率可達到10Mbps,在支持3個話音頻道的同時還支持高達723.2K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說,在辦公室、家庭和旅途中,無需在任何電子設備間布設專用線纜和連接器,通過藍牙遙控裝置可以形成一點到多點的連接,即在該裝置周圍組成一個「微網」,網內任何藍牙收發器都可與該裝置互通信號。而且,這種連接無需復雜的軟體支持。藍牙收發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圍為10米,強的可以達到100米左右。
由於藍牙在無線傳輸距離上的限定,它和個人網路通訊用品有著不解之緣。因此,生產藍牙產品的廠除了網路集成廠商和傳統PC廠商以外,還包括很多行動電話廠商。近一年,隨著全球無線市場的不斷擴大,藍牙手機成為行動電話用戶的新寵。實際上,依據目前的無線技術水平,一台藍牙筆記本加上一部藍牙手機就可以實現無線登錄互聯網。但是,在市場中能夠同時支持802.11b和藍牙的筆記本電腦確實不多,只有少數廠商擁有這樣的技術與解決方案,IBMThinkPadXTRA各系列筆記本電腦的大多數產品和TOSHIBA部分筆記本電腦可以提供這樣的支持。
HomeRF工業標准
HomeRF是由HomeRF工作組開發的,適合家庭區域范圍內,在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性工業標准。作為無線技術方案,它代替了需要鋪設昂貴傳輸線的有線家庭網路,為網路中的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和Internet應用提供了漫遊功能。
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批准HomeRF標准之前,HomeRF工作組已為在家庭范圍內實現語音和數據的無線通信制訂出一個規范,這就是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
SWAP規范定義了一個新的通用空中介面,此介面支持家庭范圍內語音、數據的無線通信。用戶使用符合SWAP規范的電子產品可實現如下功能:在PC的外設、無繩電話等設備之間建立一個無線網路,以共享語音和數據;在家庭區域范圍內的任何地方,可以利用攜帶型微型顯示設備瀏覽Internet;在PC和其他設備之間共享同一個ISP連接;家庭中的多個PC可共享文件、數據機和列印機;前端智能導入電話機可呼叫多個無繩電話聽筒、傳真機和語音信箱;從無繩電話聽筒可以再現導入的語音、傳真和E-mail信息;將一條簡單的語音命令輸入PC無繩電話聽筒,便可以啟動其他家庭電子系統;可實現基於PC或Internet的「多玩家」游戲……
SWAP規范問世以後,除了擴展高性能、多波段無繩電話技術以外,還極大地促進了低成本無線數據網路技術的發展。但是,HomeRF占據了與802.11b和Bluetooth相同的2.4G頻率段,並且在功能上過於局限家庭應用,再考慮到802.11b在辦公領域已取得的地位,恐怕在今後難以有較大的作為。調查顯示,該標准在2000年的普及率高達45%,但到了2001年已降至30%,且逐漸喪失市場優勢。特別是很多PC廠商並沒有在自己的PC產品中對該項標准加以支持,也造成了其擴展上的障礙。看來,HomeRF這項工業標准註定不會沖出「Home」。
4. 計算機中網路命令有哪些
太多了,詳細可以網路上了解。
譬如:
1、Tracert
Tracert命令用來顯示數據包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徑,並顯示到達每個節點的時間。命令功能同Ping類似,但它所獲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詳細得多,它把數據包所走的全部路徑、節點的IP以及花費的時間都顯示出來。該命令比較適用於大型網路。
2、Netstat
Netstat命令可以幫助網路管理員了解網路的整體使用情況。它可以顯示當前正在活動的網路連接的詳細信息,例如顯示網路連接、路由表和網路介面信息,可以統計目前總共有哪些網路連接正在運行。
利用命令參數,命令可以顯示所有協議的使用狀態,這些協議包括TCP協議、UDP協議以及IP協議等,另外還可以選擇特定的協議並查看其具體信息,還能顯示所有主機的埠號以及當前主機的詳細路由信息。
3、IPCONFIG
利用IPCONFIG命令顯示所有當前的TCP/IP網路配置值、刷新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HCP) 和域名系統 (DNS) 設置。 使用不帶參數的IPCONFIG顯示所有適配器的 IP 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
4、ARP
利用ARP確定對應IP地址的網卡物理地址。查看本地計算機或另一台計算機的ARP高速緩存中的當前內容。
在乙太網協議中規定,同一區域網中的一台主機要和另一台主機進行直接通信,必須要知道目標主機的MAC地址。而在TCP/IP協議棧中,網路層和傳輸層只關心目標主機的IP地址。這就導致在乙太網中使用IP協議時,數據鏈路層的乙太網協議接到上層IP協議提供的數據中,只包含目的主機的IP地址。於是需要一種方法,根據目的主機的IP地址,獲得其MAC地址。這就是ARP協議要做的事情。所謂地址解析(address resolution)就是主機在發送幀前將目標IP地址轉換成目標MAC地址的過程。
5. 網路傳輸協議除了TCP、UDP還有什麼
1.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它是Internet上應用最為廣泛的通信協議之一,上網用戶用到的WWW程序都需要遵守這個協議標准。如果用戶要對某個資源伺服器的文件進行訪問,包括對該伺服器上指定文件的瀏覽、下載、運行等,都可以通過HTTP訪問Internet上的WWW的資源。
2. FILE:本地文件傳輸協議。是從用戶自己計算機上獲取文件的一種方法,用戶通過它可以將保存在自己硬碟上的文件顯示在導航系統的屏幕上。
3.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該協議是從Internet上獲取文件的方法之一,它是為用戶與文件伺服器之間進行相互傳輸文件服務的。通過該協議用戶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遠程伺服器上的文件內容,同時還可以把所需要的內容拷貝到自己所使用的計算機上。另外一方面,如果文件伺服器授權允許用戶可以用該伺服器上的文件進行管理的話,用戶就可以把自己本地計算機上的內容上傳到文件伺服器上,讓其他用戶共享,而且還能自由地對上面的文件進行編輯操作,例如對文件進行刪除、移動、復制、更名等。
4. TELNET:遠程登錄協議。此協議允許用戶把自己的計算機當作遠程主機上的一個終端,並且可以登錄到遠程伺服器上,使用基於文本界面的命令連接並控制遠程計算機。用戶一旦用TELNET與遠程伺服器建立聯系後,用戶所使用的計算機就可以擁有與遠程計算機本地終端相同的許可權,同樣使用伺服器的CPU、硬碟及其他系統資源。
5. GOPHER:一種信息查詢系統協議。該協議定義了Internet上的一種信息查詢系統,此系統類似WWW的菜單系統,只不過它是純文本形式,使用其菜單可以搜索到有關的網路信息。另外用戶還可以方便地從一個GOPHER伺服器轉移到另一個GOPHER伺服器上進行信息的檢索和拷貝。
6. WAIS(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ers):廣域信息伺服器協議。該協議是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深層方式,提供與廣域信息伺服器資料庫有關的超級鏈接。打開超級鏈接,用戶可以從Internet上的任何一個資料庫中查詢或獲取信息。
7. MAILTO:電子郵件協議。該協議是通過Internet來郵寄電子郵件,我們可以利用MAILTO創建一個指向電子郵件地址的超級鏈接。通過電子郵件用戶既可以把文字發送給對方,同時也可以發送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媒體文件。
8. NEWS(news group):網路新聞組協議。此協議可以通過Internet訪問所有新聞組,也可以寫信給這些新聞組,並且信息會存儲在名稱為「USENET」新聞伺服器的計算機中。網路新聞組討論的話題內容廣泛,包括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信息,用戶可以方便地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新聞組,並發表自己對某些事情的觀點及看法。
6. 如何定義網路協議網路協議有哪些意義
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
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還需轉換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對等實體通常是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處於相同層次的信息單元。一般系統網路協議包括五個部分:通信環境,傳輸服務,詞彙表,信息的編碼格式,時序、規則和過程。
網路協議是由三個要素組成:
(1) 語義。語義是解釋控制信息每個部分的意義。它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與做出什麼樣的響應。
(2) 語法。語法是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的順序。
(3) 時序。時序是對事件發生順序的詳細說明。(也可稱為「同步」)。
人們形象地把這三個要素描述為:語義表示要做什麼,語法表示要怎麼做,時序表示做的順序。
7. PING命令使用的是什麼協議
使用的是ICMP協議,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協議)的縮寫,是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主機、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
8. 常用的網路協議有哪些
常用的網路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
1.TCP/IP協議
TCP/IP協議用得最多,只有TCP/IP協議允許與internet進行完全連接。現今流行的網路軟體和游戲大都支持TCP/IP協議。
2.IPX/SPX協議
IPX/SPX協議是Novell開發的專用於NetWare網路的協議,大部分可以聯機的游戲都支持IPX/SPX協議,例如星際、cs。雖然這些游戲都支持TCP/IP協議,但通過IPX/SPX協議更省事,不需要任何設置。IPX/SPX協議在區域網中的用途不大。它和TCP/IP協議的一個顯著不同是它不使用ip地址,而是使用mac地址。
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還需轉換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9. 查看本機無線網卡支持的網路協議的命令是什麼
如圖,其中類型就是當前的協議類型,如果要看支持哪些類型,把無線網卡的型號或者名稱貼一下,可以在網上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