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詐騙有哪些途徑可以舉報
網路詐騙的舉報方式和途徑包括:
1、每個省的公安廳主頁都有網路監察部門的報案頁面,可以去提交相關內容進行報案;
2、也可以撥打110報案;
3、還可以去當地公安局的網路監察支隊或刑警隊當面進行報案。因為現在網路詐騙案件一般是刑警隊主辦,網監部門協助。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② 有哪些平台可以投訴網貸平台
1、聚投訴-21CN
聚投訴是21CN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平台,是中央網信辦批準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投訴量很大。
如果想投訴網貸平台,在聚投訴發布投訴信息,對於有資質的網貸平台,有一定的威懾力,如果本身就是不正規的網貸平台,約束力不大,但大家集體投訴,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幫助後來者甄別網貸平台的好壞。
2、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如果遭遇網貸平台的騷擾電話、垃圾簡訊或者詐騙電話,可以在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這是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中國互聯網協會設立的公眾舉報受理機構,針對電話騷擾,在這里舉報效果很好。
3、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如果對網貸平台的相關業務有投訴舉報意見,選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效果也不錯,這個平台就是來處理互聯網金融相關問題的。
4、銀保監會
如果網貸平台在借貸過程中,有暴力催收或者泄露隱私等問題,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舉報,一般是採用撥打投訴電話的方式來進行投訴。
5、當地工商部門
如果想在線下投訴網貸平台,可以去當地工商局的紀檢監察室進行投訴。
說到投訴網貸平台在哪裡投訴有用,以上這五個渠道都是有用的,但各自針對的重點可能略有差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投訴渠道。
③ 網路不良信息在哪裡舉報
0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渠道撥打電話:010-12321。這是負責處理各種形式的信息通信網路以及電信業務中的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內容的舉報受理中心。受理的范圍是:利用互聯網網站。論壇,電子郵箱,簡訊,彩信,彩鈴,手游,電話,傳真等傳播,發送不良的垃圾信息。
02受理方式網站方面的話就是:www.12321.cn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簡訊;在您要舉報的簡訊內容前面輸入被舉報的號碼,再加*號分隔開,後面填上內容,最後發送到「12321」。
03其外,還有wap網站:wap.12321.cn,公信衛士;到應用軟體市場裡面,免費下載安裝公信衛士,直接利用軟體向12321舉報中心舉報,微博;新浪騰訊12321舉報中心,在您要舉報的內容面前輸入被舉報的號碼或者是網址,用*號隔開,然後私信@12321舉報中心。
04網路違法犯罪網路舉報渠道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是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下的網站。其舉報方式分為兩種:網路提供注冊舉報和非注冊舉報。此網站鼓勵實名舉報,目的是為了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舉報人所填寫的所有舉報信息都將受法律保護。
05舉報渠道微信:關注12321微信公眾號,「12321'舉報中心,點擊"我要舉報」或者直接發送文字,語音,和截圖進行舉報;彩信:在您要舉報的彩信標題欄輸入要被舉報的號碼,再用*號隔開後面的彩信標題,然後發送到12321;手機app:支持安卓版的手機,http://jbzs.12321.cn。
06提高防騙意識建議多看一些法制節目,切記,不要貪圖便宜而去輕信別人,亦或者是熟人,畢竟,熟人下手的機會比較多,還有,不要向陌生人直接打款轉賬之類的。為了自己不上當受騙,自己還是要增強一下防患意識。
07此外呢,被騙了之後,記得要保存後證據,例如:通信記錄,聊天記錄和轉賬或者是匯款記錄。要是被騙金額數目是超過兩千元或者以上的,建議馬上打110報警或者到附近派出所報案。
④ 消費者網上購物投訴渠道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網站投訴: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記錄,進行投訴或舉報。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將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二、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⑤ 投訴網貸平台在哪裡投訴有用
1、聚投訴-21CN
聚投訴是21CN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平台,是中央網信辦批準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投訴量很大。
如果想投訴網貸平台,在聚投訴發布投訴信息,對於有資質的網貸平台,有一定的威懾力,如果本身就是不正規的網貸平台,約束力不大,但大家集體投訴,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幫助後來者甄別網貸平台的好壞。
2、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如果遭遇網貸平台的騷擾電話、垃圾簡訊或者詐騙電話,可以在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這是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中國互聯網協會設立的公眾舉報受理機構,針對電話騷擾,在這里舉報效果很好。
3、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如果對網貸平台的相關業務有投訴舉報意見,選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效果也不錯,這個平台就是來處理互聯網金融相關問題的。
4、銀保監會
如果網貸平台在借貸過程中,有暴力催收或者泄露隱私等問題,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舉報,一般是採用撥打投訴電話的方式來進行投訴。
5、當地工商部門
如果想在線下投訴網貸平台,可以去當地工商局的紀檢監察室進行投訴。
說到投訴網貸平台在哪裡投訴有用,以上這五個渠道都是有用的,但各自針對的重點可能略有差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投訴渠道。
拓展資料:
陸金服
陸金服是陸金所的網貸版塊,2011年9月在上海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8.37億元,由平安銀行提供資金託管,2016年獲得了國泰君安,騰訊,民生銀行的121600.00萬元融資。
拍拍貸
拍拍貸成立於2007年6月,總部位於上海,是一家線上貸款平台,2017年於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拍拍貸的產品主要分為散標和彩虹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貸款產品。
宜人貸
宜人貸隸屬於宜信集團公司,是一家P2P借貸服務平台,於美國紐約上市,個人借款人在網上發布借款請求,通過信用評估後,獲得出借人的信用借款資金支持,用以改變自己的生 活,實現信用的價值。
玖富普惠
玖富平台隸屬於玖富集團,是成立於2006年的一個互聯網金融平台,業務包括個人消費貸和企業借貸,收益中等偏下,比較適用於看重流動性而非絕對收益的穩健型投資者。
⑥ 網上投訴最有效的平台
網上投訴最有效的平台是黑貓投訴。
黑貓投訴是新浪旗下的消費者服務平台,用戶可以通過該平台投訴商家的不規范行為,同時還有企業信譽榜單,以幫助消費者進行消費行為抉擇參考。2018年3月14日,微博和新浪網聯合舉辦以「共建消費新生態」為主題的3·15論壇,雙方聯合推出的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正式上線。
消費投訴
用戶在消費過程中與企業發生糾紛,可通過黑貓提交相應憑證進行投訴。2019年11月6日,集體投訴功能上線,同一個涉訴事件有多人存在消費糾紛,一人發起集體投訴後,其他人可基於發起人填寫的內容快速參與。
這項功能簡化了消費者的投訴流程,提供了一個「互助」的渠道和平台。同時,參與集體投訴的維權者可以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擴大投訴影響力,督促企業更高效的解決投訴,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黑貓投訴
⑦ 網上購物怎麼投訴
法律分析:網上購物投訴渠道:1、可以找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2、撥打12315或者直接到所在地消費者協會投訴;3、直接找購物網站客戶服務部門投訴;4、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採取措施,方便消費者提起訴訟。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起訴條件的消費者權益爭議,必須受理,及時審理。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⑧ 網上購物遇到欺詐去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網上購物遇到欺詐投訴渠道有:1、可以找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2、撥打12315消費者申訴熱線或者直接到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消費者協會投訴;3、搜集相關證據材料,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⑨ 消費者有哪些投訴渠道
消費者投訴渠道:
渠道一:
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
消費者可以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該平台工作人員進行情況登記和匯總後,根據消費糾紛發生的地點、性質和消費者訴求,將投訴、舉報轉至相關部門及時受理。
渠道二:
撥打各市工商局消保分局投訴電話進行投訴。
消費者遇到消費糾紛時可以直接撥打所在地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分局投訴電話進行投訴、舉報,由該局進行受理登記、分析研判、及時調解和處理反饋。
渠道三:
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現場投訴。
消費者遇到消費糾紛時可以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現場投訴和舉報,由屬地工商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和處理。
渠道四:
撥打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進行投訴。
遇到消費糾紛時,消費者可以撥打市級和各縣(市)區級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進行投訴舉報,由各級消費者協會及時進行調解。或者直接撥打全國熱線12315。
渠道五:
通過12315互聯網平台進行投訴。
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腦、微信、手機APP等多種途徑,在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上進行投訴、舉報。投訴、舉報的信息將由該平台轉至當地管轄單位及時進行處理。
渠道六:
消費者質量投訴平台-中國網。
投訴平台由中國網主辦,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汽車缺陷線索的協作單位,投訴線索將同步提交到國家缺陷汽車產品召回信息管理中心,平台致力於為支撐政府監管、保障消費者權益。
渠道七:
支付寶投訴通道。
12315的官方小程序登陸支付寶,消費者在支付寶進入「城市服務」或在首頁搜索「12315」就可以打開國家工商總局官方的12315小程序,點擊「我要投訴」或者「我要舉報」,然後輸入要投訴舉報的公司名稱,最後提交相關投訴舉報信息就能完成。
如果消費者不知道企業的注冊名稱,還可以通過在電子地圖上點擊選擇的方式,由系統自動確定企業,匹配管轄機關。投訴時,消費者還可以選擇優先讓企業介入,企業處理時長不超過10個工作日。
如果對企業的處理結果不滿意,可以一鍵轉交給企業所在地的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
渠道八:
黑貓投訴平台。
微博與新浪聯合推出的消費者上線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參考和維權服務。
目前,黑貓投訴平台已與12301國家旅遊服務熱線達成戰略合作,對涉及旅遊景區管理部門等的重要投訴,黑貓投訴將在24小時內提交至12301平台進行重點處理,共同提升處理效率。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⑩ 投訴平台有哪些
消費者投訴平台有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和解監督平台、全國12315平台、中國消費者協會。
1、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和解監督平台
點擊訪問:http://hjxt.cca.cn/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和解監督平台 是中國消費者協會建立的網路維權站點,旨在疏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途徑。當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消費者可以通過平台直接向經營者提出訴求。
平台通過減少消費爭議處理環節,提高消費爭議和解率,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提升消費品質,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同時,平台兼有聽取、徵求、分析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質量的意見和建議的責任,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2、全國12315平台
點擊訪問:http://www.12315.cn/
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是全國消費者通過電腦、手機APP、微信公共號、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24小時便捷高效地進行投訴、舉報的平台。這一平台由工商總局建設,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同使用。
3、中國消費者協會
點擊訪問:http://www.cca.org.cn/tsdh.html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10)哪些網路渠道可以投訴擴展閱讀:
消費者投訴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有以下內容:
(一) 投訴方及被投訴方基本情況。投訴方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名稱、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提交授權委託書;
(二) 具體的投訴內容。損害事實發生的過程及與經營者交涉的情況;
(三) 具體的證據。消費者有義務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四) 具體的投訴請求;
(五) 投訴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