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自己的網路嗎
互聯網起源於美國,普及於全世界。中國也於1994年正式獲准接入了國際互聯網。
就中國自己本身,可以說中國有自己的互聯網。中國是先有了自己的互聯網,才而有接入國際互聯網一說。
但從你問的問題來看,你應該指的不是互聯網吧。而應該說的是中國有沒有自己的互聯網根伺服器吧。
在當今IPV4的網路協議下,全球共13台根伺服器,其中10台在美國(包括一個唯一的主根伺服器)。其他3個「輔跟」分別在英國、瑞典、日本。
咋一看,這么重要的資源——「互聯網命根子」竟被歪果仁捏在手中。自己大半夜搜索個小姐姐,這數據都要跑到美國伺服器上繞一圈。總覺得哪裡不舒服,一種莫名的便恐懼滋生起來。但,大家至少要了解一下人家的原理,再害怕不遲呀!
「根伺服器」顧名思義,就是像根一樣很重要的伺服器,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是互聯網的中心。根伺服器其實只提供域名解析服務,即幫助我們完成從「字母域名」到「數字IP」的轉換。
我們訪問網路時會在地址欄中輸入「.com」,通過域名伺服器轉換為像「202.108.22.5」這樣的數字IP地址。因為機器只認二進制編碼,而人類更習慣記片語這樣的字母。域名解析服務就是幫助我們進行人機交互的。
美國作為當前「根伺服器」的絕對支配者,想通過掐斷某些不聽話小國的網路輕而易舉。就比如2003年的伊拉克、2004年的利比亞戰爭期間,這些小國在互聯網上「消失了」(利比亞消失了3天),即人們訪問不到利比亞境內的網站。
而中國也就是在這個敏感時間(2003年-2004年),鏡像(即復制)了一份根伺服器上的數據,以保證國內互聯網安全。
哪怕有一天,美國真的「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掐斷中國的域名解析服務,中國雖然也會從世界互聯網上消失(歪果仁視角,即外國人登錄不了中國網站),但我們國內用戶卻不受影響,該聊天的聊天、該網購的網購……甚至可以訪問部分國外網站。
事實上,2016年起我國就開始致力於部署IPV6伺服器的雪人計劃,在新的互聯網體制下,中國將擁有4台根服務(包括一個主根伺服器)。
『貳』 哪些國家是通互聯網哪些國家是"區域網"哪些國家是不能聯網的
我了解著,朝鮮、古巴等國家的網路是全封閉的,就是只能訪問本國的網站,國外的一概上不了,不準國內的網民從國外獲取任何信息。。。比如,中國大陸有兩個網站現在也是上不了的,facebook , youtube, 這兩個網站在全球都是很火的,幾十億用戶,你去香港或者台灣就能上。
區域網,你要是從全宇宙角度看,全球的網路也是局域的,就跟外星人聯系不了(假設有外星人,呵呵)。 從 地球角度看,你公司搭建了一個網路,只能公司內部的網路可以訪問,一般就定義為區域網。
『叄』 除了中國,現在還有哪些國家擁有5G建設
眾所周知,隨著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宣布“5g套餐業務”,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5g網路時代,世界各國似乎進入了5g網路基站建設最激烈的競爭之中。除了中國,現在哪些國家有5g建設?
南歐國家西班牙加入5g商業企業行列,其5g網路也由沃達豐推出。沃達豐的西班牙分公司位於馬德里、瓦倫西亞,巴塞羅那,塞維利亞、馬拉加、薩拉戈薩、畢爾巴鄂、維多利亞諾等城市的桑坦德都推出了5g服務網路。
我們國家的5g網路建設仍在加速。根據相關運營商的規劃,預計到2023年,我國將實現5g網路的覆蓋全國。
『肆』 全世界的互聯網由誰控制,還是每個國家有自己的互聯網
美國 實際控制 是中立的 但總部在美國 所以實際上由美國控制
『伍』 世界上哪些國家有電信網路
世界上有電信網路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香港、美國、印度、歐盟的20 多個國家、俄羅斯、波蘭、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台灣。
電信,英文:Telecom。是以電為基礎發展由來的。1865年5月17日,為了 電信業順利實現國際電報通信,法、德 、俄、意、奧等20個歐洲國家的代表在巴黎簽訂了《國際電報公約》,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TelegraphUnion,ITU)宣告成立。1932年,70多個國家的代表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會議,決定自1934年1月1日起正式改稱為「國際電信聯盟」()。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決定把國際電信聯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並要求各會員國從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開展紀念動。
『陸』 非洲國家有Internet嗎
落後的國家一樣可以有先進的東西,但不是很普及,而且費用也相對昂貴.
1.一般非洲國家都有網路服務.當然光纜在非洲一些國家並不普及,但是可以通過撥號, 手機無線網和衛星天線上網實現.
中國移動在國內剛剛開展的黑莓業務,在很多非洲國家早就有了.
2. 在非洲國家很多行業都利用網路,尤其政府,商業,貿易等.
3. 政府電腦非常普及.當然可能不會使全部的政府部門,就像我們國家在偏遠鄉村也不見得都有電腦用.
現在很多中國人在非洲淘金,機會還是很多的.
『柒』 世界多少國家有互聯網
應該全部都有。
世界上網速最快的國家是哪裡?你覺得呢?網盤公司Pando網路的在全球224個國家取樣了2700萬次下載,研究後發現,世界上下載速度最快的國家是韓國。平均下載速度是每秒2.2 MB。羅馬尼亞位居第二,速度是每秒1.9 MB,接下來是一系列東歐國家,保加利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
美國的速度很一般:每秒616 KB,世界第26位。而盡管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但是因為一些未知的原因,速度很慢:只有每秒245 KB,排世界第82位。
速度最慢的國家是剛果,只有每秒13KB。大部分的世界上網速最慢的國家大部分都在非洲。
世界平均的下載網速是每秒580KB。
此外,根據 Gizmodo網站援引 Bloomberg的數據,世界上帶寬最快的網路在中國香港,全港平均峰值帶寬能達到54.1MB每秒。美國帶寬則是29.6MB每秒。
#帶寬和下載速度不一定成正比。後者受更多因素影響,並不穩定。比如妮妮用4M的帶寬開迅雷會員下載神州第一組合鳳凰傳奇的專輯的速度,和樓上的高富帥100M的帶寬不用工具下載牆外面的某則新聞視頻,結果只能是屌絲的完美逆襲。文中的下載速度是一家較大的網路存儲公司的平均數據,較為客觀。
『捌』 真正能像中國一樣,擁有自己獨立搜索引擎的只有4個國家
美國,中國,捷克,韓國,現在還有俄羅斯。
『玖』 世界上互聯網普及有多少國家
現實遠沒有統計數字所顯示的那麼黑白分明。人們以不同的方式連接互聯網,用它來做不同的事情——有些人甚至連接的是完全不同的互聯網。正如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25年前就說過:未來已來——只是它的分布並不均勻。
發達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十年之間就用互聯網連接起來了,相對容易。互聯網用戶增速一度達到了近20%。2000年,只有三個國家的普及率超過50%。現在,超過100個。
截圖來源:經濟學人
不過,有15個國家的普及率不到10%,另外50個國家的普及率不到30%。要讓這些人上網則要難得多。
大科技企業正在想方設法——不過,他們使用的方法意味著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通常與發達國家的截然不同。
例如,Facebook就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不上網,原因不是他們住的地方沒有連網,而是買不起智能手機,也付不起數據費。
於是Facebook開始為他們付費。Facebook的Free Basics程序在22個國家提供免費上網,訪問20個左右的網站,包括維基網路(Wikipedia)、AccuWeather,當然還有Facebook自己。
Facebook通過這個程序讓1億人上網,而其他類似的項目也僅憑一己之力。可是,它也有不足之處,一些很嚴重。在Free Basics取得成功的一些國家,互聯網還比不上Facebook。
2014年,幾乎所有奈及利亞和印尼互聯網用戶在接受調查時都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里同時也使用過Facebook。一些人說他們只用Facebook,不上網。
現在,Facebook不得不努力應對這一結果。從緬甸的種族暴力沖突(聯合國發現Facebook誤傳信息加劇了這種沖突)到在印度宗教暴力(Facebook的 WhatsApp用於惡性謠言轉發速度遠遠超過真相傳播的速度), Facebook發現取代互聯網的方式有利有弊。
對於那些必須依賴Facebook才能上網的國家來說, 互聯網不僅僅各不相同。微妙的差異意味著即使在有很多共同點的國家,互聯網也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野獸。
例如,盡管英美兩國在以英語為母語的互聯網上有相通之處,媒體機構、社交網路和文化現象也在此起彼伏,但還是存在差異。以搜索引擎為例: 谷歌在這兩個國家都佔主導地位,但在英國更受歡迎。區別在於雅虎在美國長期受歡迎。在美國,雅虎的市場份額幾乎是英國的三倍。
往遠處看,甚至在互聯網滲透率很高的發達國家,實地體驗可能會有很大不同。以德國為例,火狐在2017年5月之前一直是全球第一的瀏覽器,而在德國,火狐仍然是第二,有27%的用戶。從根本上來看,德國的網路獨樹一幟:使用不同的技術呈現在不同的窗口中,由不同的擴展程序過濾(作為Firefox占的主要份額的一部分,德國使用廣告屏蔽插件adblock的比例很高,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戶在PC端使用adblocker插件)。
目前還不清楚互聯網增長放緩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唾手可得的果實已被人摘走,留下的地區和人群越來越難上網;可能是像Facebook和谷歌等主要支持上網人口增長的企業被一種可能性嚇壞:他們有可能不是因為上網的優點而受表揚,而是因上網的負面效果而遭指責。不過,不管什麼原因,簡單的上網並不是終點:對許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拾』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有5g
首先是美國,美國已經為2020年在5G方面的普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5G技術為無線通信、以及人們的生活區提供了更多的頻譜。5G技術提供至少每秒千兆位的連接速度,有著比4G更短的延遲以及毫米波頻帶,用於一些低延遲、大流量的科技應用。在2016年7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開始制定5G技術規則,使美國成為第一個為該技術開放高頻譜的國家,由於頻段可供許可、為許可和共享用戶使用,因此可靈活使用的頻譜數量是前幾年的四倍以上。此外,用戶可以獲得比前幾年多15倍的未經許可頻譜。
韓國運營商此前也推出了5G網路,該成功的試用了5G網路系統,使用極高頻率傳輸高達3.2Gbps的數據,此前在2018年冬季奧運會上也成功使用,該系統連接5G基站來實現通訊,這要比目前的鏈路鋪設光線容易得多,相比較其他系統而言,它可以在空氣傳播中保證更多的信號不被丟失,並且使用一種可以傳輸更多數據的編碼行駛。
此前,位於瑞典芬蘭的運營商TETIL和供應商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表示,斯德哥爾摩、愛沙尼亞塔林目前已經開始使用5G技術。工業和物聯網的數字化將主要受益於技術最初的公司,但最終該技術將通過新的服務和應用程序使公眾受益。例如,5G技術可以控制遠程的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此外,還能夠給全國人民提供更高的寬頻和更好的通信技術。
土耳其目前也正在從4G到5G網路過渡,通過土耳其國內的公共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合作,使得土耳其也成為了最早實施該技術的國家之一,目前土耳其已經在國內開始建立相應的5G基站。土耳其實施5G技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公民提供合理優質的技術服務,此外,科學、工業的發展也不得不通過5G網路來進行輔助。
日本此前曾推出計劃,將於2020年推出5G移動服務,目前日本的通信部正在和日本的三大運營商NTT Docomo Inc、KDDI Corp以及SoftBank Group Corp進行會面洽談,除此之外,手機和基站的監管製造商,如松下公司、富士通和夏普公司都開始討論5G技術的持續研發。日本通信部說道,5G技術的速度將會提升國內的寬度上網速度,實施5G技術將有助於集成4K和8K的高解析度視頻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