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歌手楊昌是哪裡人

網路歌手楊昌是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2-10-18 12:36:54

A. 楊昌濬的人物生平

道光五年(1825年)農歷九月初九,楊昌濬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埠橋街道辦事處宋家村居委會)。他自幼家貧如洗,其父親楊仲明是當地鄉村裡的普通手工藝人。道光十五年(1935年),他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因病去世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楊昌濬往左氏芭蕉山館拜著名的湘軍將領羅澤南為師,學習程朱理學和武藝。咸豐元年(1851年),他考中生員。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入湖南,他跟隨羅澤南在籍組織團練。咸豐四年(1852年)夏天,他跟隨羅澤南轉戰湖北;十月,羅澤南率湘軍所部攻太平軍於田家鎮對岸半壁山,楊昌濬逞勇先登,羅部接連攻下廣濟、黃梅,楊昌濬因為幾次戰役功勞都很大被提拔為訓導(縣學教官副職)。 後來他又跟隨湘軍出征江西、安徽的太平軍,在楓樹嶺與太平軍大戰,連續攻下德興等地,又在高沙大戰,下攻下婺源,多次建立功勛,被遷為知縣。 咸豐六年(1856年),他與劉蓉在家鄉辦理團防,被提升為教授(府學教官);就在這一年,他父親去世,他回家守孝三年。 咸豐十年(1860年)五六月間,左宗棠在長沙金盆嶺編練「楚軍」,楊昌濬以三個月為期應邀入幕;八月,他跟隨「楚軍」取道醴陵進入江西;十月,楊昌濬與總理營務的王開化率領四營在贛東北的楓樹嶺大敗太平軍;十一月,楊昌濬率親兵營攻陷德興、婺源,遂遷知縣,加同知銜。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為牽制太平軍,縮小太平軍的控制范圍,配合湘軍對天京的作戰,清廷命左宗棠 為浙江巡撫後率領「楚軍」全部8000人進入浙江地區,與太平軍侍王李世賢的20萬人馬作戰。 三月,會攻石門花園港,他們越過河流進入花園港之內,忽然北風颳起,大雨如注,清軍的火箭失去了作用,槍炮也無法點燃,所以不得已撤退;其後左宗棠部其餘軍隊進攻江山,楊昌濬與劉典、劉璈分三路攻石門,破壘七座,終因太平軍奮力堅守,未能得逞。五月,左宗棠因為楊昌濬性情恬裕,屢辭保薦,廉明篤實,曉暢戎機推薦他為浙江省道員銜;七月,左宗棠攻龍游(今並入浙江省衢縣、金華縣),楊昌濬率軍在蓮塘、孟塘等地擊潰太平軍。李世賢因為龍游告急,分兵三路赴援,中路攻取了清軍劉培元的大營,楊昌濬依靠高山的地形向下攻擊,擊破中路的太平軍。九月,左宗棠經過與李世賢的反復爭奪,終於佔領皖浙邊境的衢州府,命楊昌濬為衢州府知府。同年十月,天京(今江蘇南京市)告急,李世賢派李尚揚、李遇茂、劉政宏等扼守湯溪(今並入浙江金華縣)、龍游、蘭溪,自率一軍回援天京。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清軍攻陷湯溪。龍游的太平軍因腹背受敵,棄城往東跑。楊昌濬等躡蹤追至湯溪,與清軍蔣益澧部內外夾擊,再次擊敗太平軍; 九月,清廷授楊昌濬為浙江糧儲道;十一月,與蔣益澧、黃少春等合兵共一萬三千餘人進攻餘杭西北;十二月初三,楊昌濬進攻杭州北門,兩軍激戰。這時,雨雪兼旬,太平軍堅守不動。二十五日,天氣放晴,楊昌濬等連破餘杭五卡。第二天,再攻餘杭北十里的林清堰(康王王海洋駐地),中伏敗退。
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二十五日,楊昌濬率軍破杭州、餘杭,加按察使銜;三月,左宗棠入駐杭州,楊昌濬奉命督清軍北上,攻佔湖州府(府治在今浙江吳興縣)武康縣城(今並入浙江德清縣);然後分兵進駐三橋埠,與湖州南路清軍連成一氣;五月,湖州太平軍往逃至泗安、梅溪,楊昌濬由牌頭進桐嶺進行阻截;六月,北攻安吉受挫;七月,安吉太平軍棄城西走,楊昌濬率各營由吉安、孝豐(今並入浙江安吉縣)追至安徽寧國縣境,與劉璈部合擊太平軍,抓獲太平軍七千餘人;十二月,授浙江鹽運使,旋升浙江按察使。
同治四年(1865年)八月,左宗棠上奏朝廷,稱楊昌濬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鞠躬盡瘁為朝廷效力,功勞卓著。朝廷能否對其恩賞,請求朝廷恩准將楊昌濬從浙江按察使提升為加布政使銜,並賞給楊昌濬以下三代二品官銜的封賞,以示優異。
同治五年(1866年)二月,左宗棠督軍前往福建,清廷命楊昌濬為浙江布政使,負責處理浙江善後事宜。同治八年十二月,清廷又命楊昌濬為署理浙江巡撫, 同治九年(1870年)八月,楊昌濬正式擔任浙江巡撫一職。經歷多年戰爭摧殘後的浙江百廢待舉,楊昌濬帶領浙江百姓鑿湖導河,興修水利,發展農桑。楊昌濬曾作詩:「手植垂楊三萬株,春來新綠滿西湖;他年若過雙堤路,漫道棠陰繼白蘇」。「天津教案」發生後,英、美、法等七國聯合向清政府「抗議」,並在天津、煙台集結軍艦示威。
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楊昌濬親自前往往寧波、鎮海,巡視海口,籌辦防務。他上奏清廷說:「我們想要自強的辦法,最好學習西洋人的軍事技藝,學習他們的長處。
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初四日,他又就海防問題上折,認為日本侵台事件雖已了結,但難保日本以後不會借故向我國挑釁,所以為了抵禦外辱的長遠打算,必須要依靠備戰進行堅守。即使是保持如今的和局,也要有所准備,又稱:「外國的軍事雖然強大,如果我們的百姓齊心協力,他們也不敢在眾怒之下公然挑釁,所以我們必須要整頓吏治,以此來鞏固民心」。此時,浙江象山、寧海兩縣農民常偷渡去濱海「封禁」的南田島耕墾,楊昌濬認為不應該干涉,遂奏准弛禁。光緒元年(1875年),楊昌濬因餘杭葛畢氏案被革職。 光緒四年(1878年)四月,楊昌濬又被起復,左宗棠因西征事務繁雜,幫辦劉典因病求去,遂上奏清廷,調楊昌濬代劉典主持後路軍政事務。 楊昌濬於十二月抵達蘭州,幫辦甘肅、新疆善後事宜,獲四品頂戴。
光緒五年(1879年),又獲准專摺奏;九月,獲二品頂戴,署理甘肅布政使。
光緒六年(1880年)正月,楊昌濬因為曾經為籌措西北的軍餉出過力,所以獲頭品頂戴;七月,左宗棠在哈密奉詔回京;十一月,楊昌濬護理陝甘總督,與劉錦棠會辦新疆的善後事宜,對新疆建省做出了重要貢獻。
光緒七年(1881年)八月,朝廷授楊昌濬甘肅布政使的職務。
光緒九年(1883年)二月,又任漕運總督之職。 光緒十年(1884年)七月初三,法國艦隊襲擊福建水師和福州船政局,對中國的東南海防造成很大損失;七月九日,清廷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福州將軍穆圖善、漕運總督楊昌濬作為他的副手; 同年七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楊昌濬為閩浙總督,領兵督防颱灣;十二月底,法軍集結在媽祖澳,楊昌濬率親軍巡視沿海營壘,出福州巡視閩江下游南、北岸,又至閩江口長門、金牌炮台視察,並檢閱守軍。他命軍隊從馬尾江底打撈出18墩大炮,分別安裝在長門、金牌等處,在林浦、魁岐、閩安等重要門戶鞏固了防守力量。同時,他下令撤除各海口水道的標識,在沿海各港口遍布水雷。其次是他進行了軍紀和兵制的整頓,在兵營中重振旗鼓,命令軍士試槍放炮,壯大聲威,同時在兵營中淘汰老弱增加年富力強的士兵。
光緒十一年(1885年)六月,楊昌濬兼署福建巡撫;光緒十二年(1886年),楊昌濬等上疏,指出:「台灣是中國前往南洋的門戶,也是中國沿海七省的前沿,朝廷將台灣改設巡撫,可以加強對台灣的控制,這是保衛我國東南海疆的大計啊」,又上書說:「福建和台灣本來就是一省,如今將其分為兩部分,還仍然應該唇齒相依,讓他們互為犄角、相互援助」。在推動台灣建省的問題上,作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楊昌濬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決定將台灣從福建分立成省,命楊昌濬與劉銘傳共同籌備建立台灣行省。為了使台防能有確實保證,他積極設法籌措經費,建議由閩海關、福建各庫局每年協銀四十四萬兩,加上其他各海關協銀共成八十萬兩。 光緒十四年(1888年)二月,楊昌濬調補陝甘總督;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因慈禧太後六十壽誕被賞加太子太保銜。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甘肅的回族勢力掀起反清起義,很快就席捲湟中、河州(今甘肅臨夏)、狄道州(今甘肅臨洮)一帶,楊昌濬因防範不嚴,鎮壓不力而被清廷革職留任;十月,開缺回籍。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楊昌濬在湖南省城長沙病逝。逝世後,清政府誥贈其為太子太傅。

B. 麗江出過哪些名人

和耀曾,清朝將領,賜號雲騎尉、達春巴圖魯。

和庚吉,壬辰科進士,任兵部主事,授中憲大夫。

王源,清朝舉人、畫家,歷任七州縣官。

王錫桐,舉人歷任江蘇如皋、睢寧、安東知縣。

李洋,清嘉慶五年庚申科舉人。

周之松,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舉人。

牛濤,清道光乙酉科優貢,現實主義詩人。

牛燾,清道光丁酉拔貢,教諭,詩人兼音樂家。

楊昌,散文家,清嘉慶十二年舉人,任湖北天門等縣知縣。

桑映斗,清朝現實主義詩人。

李玉湛,清朝舉人,西雲書院監院、雪山書院山長。

和虎臣,清末舉人、詩人,愛國將領,歷官思茅府知府。

木增,明代作家、木氏土司。

王春藻,於道光己丑科考取進士,任灃、晃等知州,納西族考取進士的第一人。

麥良,元朝麗江軍民宣撫司,基本統一了的納西地區各部落。

木得,麗江土知府,朱元璋賜木姓。

泥月烏,公元5世紀後期(南朝齊、梁之際)納西族酋長。

葉古年,唐朝納西族部落集團首領。

於贈,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

波沖,唐代六詔之一的越析詔王,在位年期不明。

和字,元朝納西族首領。

阿勒邱,土司木增之妻,納西族人精明能乾女子的代名詞。

李汝炯,民國陸軍中將,抗日名將,炮兵專家。

和繼聖,民國陸軍中將,貴州省清鄉司令、代理省長。

王潔修,民國中將師長,兼任雲南省憲兵司令。

習自強,民國中將高參,兼任滇黔聯軍憲兵司令官。

李達三,民族工商業家。

楊毓靈,少將參軍,同盟會員,護國第一軍總司令部參謀、南京中央軍校任戰術學教官。

和志強,曾任雲南省委副書記、雲南省人民政府省長。

白庚勝,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李群傑,革命家、書法家,原中共雲南地下黨特委、工委書記,雲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方國瑜, 歷史 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西南民族史的開拓者、雲南地方史的奠基人。

楊鳳,國家傑出高級專家、著名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家。

趙仲修,農業科學家、小麥育種專家。

宣科,音樂民族學家。

孫少蘭,歌唱家,第二代江姐扮演者。

周霖,國畫家、詩人,代表作《金沙水拍雲崖暖》懸掛於人民大會堂雲南廳。

趙琦,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畢業,原中國民族畫院院長。

周霖,中國現代畫家、詩人。

1、麗江名人李玉湛、周凡

2、李玉湛(1827-1887),字會侯,又字韜川,晚年自號「一笑先生」,同治庚午科舉人。早年,李玉湛在麗江金沙江上游一帶軍營中當差。當時正值滇西戰亂,趙藩父親帶著家人從大理劍川避亂到麗江金沙江邊,為糊口在軍營里做雜工,趙藩那年7歲左右,很喜歡到軍帳中李玉湛處玩,李玉湛也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大理劍川小男孩。一天,李玉湛對趙藩父親說:「你要讓孩子好好讀書識字才是。」趙父嘆道:「離鄉背井逃命在外的人,生活都顧不過來,哪有工夫教他讀書啊!」李玉湛想想便說:「這孩子十分聰明伶俐,如果不盡早教他讀書就可能要被耽誤了,這樣吧,讓我每天抽空教他。」從此,李玉湛每天抽時間從《三字經》及《幼學瓊林》開始教趙藩讀書,老師教得認真,學生學得刻苦。就這樣一教五六年,趙藩學業大有進展。戰亂結束,師生依依惜別。趙藩十分珍惜與李玉湛的師生之情,也十分敬佩這位啟蒙老師,李玉湛去世後,他將老師的作品重新整理編定,取名《一笑先生詩文集》,其書稿手抄本現仍珍藏麗江市圖書館。趙藩還多次著文紀念李玉湛,曾深情地說:「先生品質為之不可及,而可惜先生未竟其用,俾國家增一艱難宏濟之才也。」又在《一笑先生墓表》中說:「先生於為詩,初嗜庾信,繼宗杜甫,蓋身世所遭,關山峰火,骨肉死喪,百感紛來,而忠孝纏綿,一語百咽,與古人上契神明,非苟求形似者比,亦非獨感時記事之篇可備來者考證而已。」又以詩嘆日:「軍書學罷復題詩,漉漉人頭血手持。編纂遺文歸死後,一杯先酹九原知。」足見對老師的無限緬懷之情。

3、周凡,字善甫(1913-1998)。周霖的胞弟。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雲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兒時在富於文化傳統的麗江家中讀四書五經,為今後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17歲時便走上執教謀生之路,遍植桃李於海內外,培養了大量人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善甫的錯案得到平反,此時他已是60多歲的麗江老人了。但他並不把年歲放在心上,更不屈命運的安排,潛心學習,發誓要把被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先後出版了《簡草譜》、《春城賦》、《善甫文存》等著作。其書法筆力道勁,氣勢磅礴。文字優美似寶象渡河,飄逸俊秀。他的著作無論詩書典章,文物掌故,考證訓詁,塗筆皆成妙趣,道德文章,足可垂範後學。

圖文來自網路知道,侵刪!

這個問題有意思。麗江是我國雲南省著名的 旅遊 城市。境內有很多名山名川。

那麼麗江到底有哪些名人呢?大家都說是「一笑先生」。除了一笑先生之外。還有木府的木老爺。

其實麗江還有一個名人,那就是前省長和志強。

沒有,沒有,沒有。

不是我說的,網路搜索麗江,你發現麗江的介紹里沒有名人。

不服來辯。

方國瑜這種僅僅在雲南省學術界有名氣的就不用拿來反駁了。麗江古城裡的外地歌手後來出名的也不要拿來湊數。來吧,說說看。

知道最多的才是名人:阿勒秋

C. 楊氏歷史名人故事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
楊廣:楊堅的兒子,開鑿大運河,征高麗!
楊家將那一家子
楊戩:有天眼的那個,鎮守南天門,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
楊振寧:物理學家
楊利偉:中國第一個上天的人
這是我知道的,下面附上別人知道的。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人人不損一毫"。
楊章:秦朝華陰侯。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太尉,為官清廉,四世三公。
楊修: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楊駿:車騎將軍,臨晉侯。
楊播:北魏上柱國。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即隋文帝。北周外戚,於西元581年建立隋朝。勵精圖治,改革兵制,於西元589年滅陳,結束了自漢末三國以來400餘年的分裂局面。
楊廣:隋文帝次子,即隋煬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影響後世千年。駕馭遼東,通西域,暢通絲綢之路。
楊炯:初唐四傑排名第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楊貴妃
楊玉環(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行密: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廬州合肥人。少為群盜,占據廬州,唐昭宗拜為淮南節度使,封吳王,悉有淮南江東地,在位十五年。後其子溥稱帝,追尊為太祖武皇帝。
楊業:初事北漢,驍勇善戰,賜姓劉,名繼業。北漢亡,歸宋,刺代州,積功遷雲州觀察使,後潘美以忠武軍節度使北征,業副之,連拔應、寰、朔各州。會契丹國母蕭氏率眾南下,復陷寰州,業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侁等逼業赴敵,既戰而敗,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後代楊延昭,楊文廣一直為北宋王朝捍衛疆土,楊家將的忠勇事為後人傳誦。
楊延昭: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之子,久經沙場,智勇兼備,防守邊關20餘年,因操勞過度,57歲時病逝於軍前,皇帝甚哀。
楊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學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號東里,謚文貞,漢族,泰和(今江西泰和縣澄江鎮)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
楊榮:(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永樂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當朝首輔。
楊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也做一楊傅)正統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當朝首輔。時人稱為「南楊」。他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為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斗爭而入獄。
楊延和:(1459——1529),漢族。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舉於鄉,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進士及第。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學家,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
楊一清:(1454年-1530年),字應寧,號邃庵,謚文襄,漢族,明朝鎮江丹徒(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學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謚忠愍。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諫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楊忠愍文集》。
楊秀清:原名嗣龍,清朝廣西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約為兄弟,故改名秀清。與秀全同起事,屢敗清兵,封東王,太平軍號令幾全出自秀清,權勢頗盛,故世並稱洪楊。
楊深秀:(1849-1898):清末維新變法人士。
楊昌浚:字石泉,號鏡涵,別號壺天老人,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鎮)人.湘鄉桐瑞台楊氏文升公十二派孫.湘軍重要將領,先後擔任浙江巡撫、甘肅布政使、護理陝甘總督、漕運總督、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陝甘總督兼甘肅巡撫、兵部尚書等職。官至太子太保。逝世後,清政府誥贈其為太子太傅.。楊昌浚工詩詞書畫,博學多才。其中「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楊虎城:民族英雄,陸軍上將。著名抗日愛國將領,號虎臣。1910年在家鄉組織以打富濟貧為宗旨的中秋會。
楊得志: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
楊嘉墀:1919年7月出生,江蘇省吳江縣人,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電信專業,1947年至194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1950年至1955年期間,先後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和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1956年回國後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任室主任、副所長。1968年後調任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航天部總工程師。1999年獲國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6年6月11日12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楊虎:陸軍上將,上海警備司令。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 楊利偉(16張)楊尚昆:曾任中國國家主席。
楊振寧:安徽合肥人。華裔美籍物理學家,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芝加 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一九五七年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利偉: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D. 楊氏的歷史名人的介紹他們是干什麼工作的

楊朱(約公元前450--約公元前370),,楊姓,字子居,魏國(一說秦國)人,中國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見解散見於《列子》,《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在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 」,可見其學說影響之大。
知名弟子有孟孫陽、心都子,學說繼承者,有告子、子華子、詹何、它囂、魏牟等人。其學說並不是淺薄簡單的「自私自利」。他們對老子的思想加以發展,旨在通過對個體的自我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他們「貴生」、「全生」的觀點,對稍後的莊周很有啟發。
楊震(?—124年),字伯起。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東漢時期名臣。從其父楊寶研習《歐陽尚書》,師從於太常桓郁。他通曉經籍、博覽群書,有「關西孔子楊伯起」之稱。楊震不應州郡禮命數十年,至五十歲時,才開始步入仕途。被大將軍鄧騭徵辟,又舉茂才,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
元初四年(117年),入朝為太僕,遷太常。永寧元年(120年),升為司徒。延光二年(123年),代劉愷為太尉。任內因正直不屈權貴,又屢次上疏直言時政之弊,為中常侍樊豐等所忌恨。延光三年(124年),被罷免。又被遣返回鄉,途中飲鴆而卒。順帝繼位,下詔平反。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去世後謚曰景武。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皇泰主楊侗追謚為世祖明皇帝。 《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E. 歷史上楊氏的名人

楊子:即楊朱,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楊雄:西漢著名文學家。 楊敞:西漢丞相。 楊震:東漢著名文學家。 楊彪:(142~225)字文先,弘農華陰人,東漢光祿大夫,臨晉侯。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人,東漢丞相主簿,是楊彪之子。 楊儀:(?~235)字威公,荊州襄陽人,官至蜀漢中軍師。 楊洪:(?~228)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騎校尉、關內侯。 楊大眼:北魏名將。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541-604年):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開皇之治」。 楊廣(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戰功顯赫,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 楊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楊巨源:唐代詩人。 楊國忠(?-756年),:唐朝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楊玉環:唐玄宗的貴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體態豐盈,容貌美艷。 楊行密: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986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楊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楊文廣(?-1074):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楊幺:南宋農民起義領袖。 楊輝:南宋傑出數學家。 楊萬里: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時:南宋思想家,洛學大家。 楊文:南宋抗蒙名將。 楊志:水泊梁山好漢,號稱「青面獸」排行17。 楊雄:水泊梁山好漢,號稱「病關索」排行32。 楊林:水泊梁山好漢,號稱「錦豹子」排行51。 楊春:水泊梁山好漢,號稱「白花蛇」排行73。 楊璟:明開國將領,封營陽侯,後追封芮國公,謚武信。 楊憲:明初名臣。 (明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明朝前期三大楊姓政治家,文學家; 「仁宣之治」時期的治世名臣;「台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楊洪:明朝前期戍邊名將。 楊昺(bǐng):明朝永樂壬辰進士,歷任廣西、福建、山東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楊一清:明朝中期軍事家,戍邊名將。 楊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內閣首輔,文學家。 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楊璉: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楊鶴:明末崇禎時將領,任職三邊總督。 楊遇春:清朝前期戍邊名將。
神話人物
楊回:即西王母。 楊戩:中國神話傳說中一個重要人物,掌管天庭司法,即司法天神二郎神。
近代名人
楊秀清:太平天國傑出領袖之一,東王。 楊輔清:太平天國重要將領。 楊深秀:清末維新派重要人物,「戊戍六君子」之一。 楊銳:清末維新派人物,「戊戍六君子」之一。 楊守敬:清末歷史,地理學家,書法家。 楊子榮:東北人民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軍官。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抗日名將。 楊虎城:抗日愛國名將,「西安事變」發動者之一。
當代名人:
楊虎:上將,上海警備司令。 楊可權:某師部參謀。 楊懷:抗日名將。 (共產黨「三楊」)楊得志,楊勇,楊成武,新中國三大楊姓上將,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時稱「三楊」。 楊尚昆:已故國家領導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開慧:新中國開國元勛毛澤東同志的夫人,1930年11月14,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長沙瀏陽門外。「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毛澤東的這首寫於1957年的詞《蝶戀花 答李淑一》,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詞中熱情懷念的「驕楊」就是他的夫人和戰友楊開慧。 也可以說,楊開慧在毛澤東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 楊白冰:原名楊尚正,楊尚昆主席和楊闇公烈士的弟弟,原籍:重慶潼南,上將軍銜,曾擔任中央軍委委員兼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楊得志:原名楊敬堂,1911年1月3日生於湖南省醴陵南陽橋(今屬株洲)三望沖一個鐵匠家庭。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將領,上將軍銜,1980至1987年擔任總參謀長職務。 楊傳廣:台灣體壇第一人,「亞洲鐵人」,十項全能運動冠軍獲得者。 楊利偉:航天英雄,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楊潔篪:外交部部長。 楊德昌:台灣著名電影導演,「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台灣大師之一」。 楊朔:當代著名作家。 楊晨:央視著名主持人;又:著名足球運動員 楊琨:央視社教節目中心記者。 楊國強:當代企業家,「中國首富」。 楊樂:現代數學家,證明了「楊張定理」。 楊振寧:美籍華人,著名物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丞琳:台灣演員,歌手,主持人可愛教主。 楊紫瓊:馬來西亞華人影星,1992年成為亞洲最富知名度和片酬最高的女影星。 楊坤:當代著名歌手。 楊睿智:中華職棒大聯盟 - 誠泰Cobras隊野手。 楊騏嘉:中華職棒大聯盟 - 誠泰Cobras隊投手。 楊松弦:中華職棒大聯盟 - 統一獅隊外野手。 楊博超:中華職棒大聯盟 - 統一獅{二軍}隊捕手。 楊鐵梁:香港終審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 楊受成:香港企業家,英皇集團主席。 楊森: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民主黨成員。 楊孝華:前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自由黨成員。 楊永強: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前任局長。 楊潔恩:香港無線新聞外電記者兼主播。 楊采妮:香港歌手。 楊冪:大陸演員。 楊丞琳:台灣演員,歌手。 楊謹華:台灣演員。 楊千嬅:香港歌手。 楊宗緯:台灣歌手,星光幫成員。 楊恭如:香港藝人,前任亞洲小姐。 楊玉梅:香港藝人,前任亞洲小姐。 楊怡:香港藝人。 楊思琦:香港藝人,前任香港小姐。 楊愛瑾:香港歌手,偶像樂隊Cookies前任成員。 楊淑君:台灣女子跆拳道選手,代表出戰北京奧運。 楊雲:當代著名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 楊威:當代著名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 楊金閣:當代知名策劃人。 楊致遠:「世紀網路第一人」,雅虎創始人。 楊洋:大陸演員,新版《紅樓夢》中成年寶玉的扮演者。 楊蕊:大陸演員。 楊暑東:攝影家,占星家,職業經理人。 楊金貴: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經濟合作部副主任,跨國商務精英俱樂部秘書長,著有《微利時代-新思路決定新出路》等作品。 楊瀾: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著名主持人。 楊文平:設計師,及同名縣長。 楊雲超:網路工程師 楊洋:中國大陸新生代女歌手,2011年快樂女聲全國5強

F. 百家姓楊姓的來歷

1、源自姬姓,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為楊侯,春秋時楊為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為姓。

2、源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楊伯僑為得姓始祖,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勛,仍封伯僑於楊,為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謚賢敬。

(6)網路歌手楊昌是哪裡人擴展閱讀:

楊姓人口分布

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其次分布於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四川為當代楊姓第一大省。

楊姓名人

1、楊堅,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到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後之言,廢黜長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2、楊鈺瑩,1971年5月11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中國女歌手、主持人、音樂製作人。

G. 歷史上和目前楊家的名人

歷史名人
楊朱:戰國時期哲學家,主張"人人不損一毫"。
楊章:秦朝華陰侯。
楊敞:西漢丞相。

隋煬帝楊廣
楊雄:文學家,語言學家,與司馬相如並稱於世。
楊震:東漢太尉,為官清廉,四世三公。
楊修:漢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楊駿:車騎將軍,臨晉侯。
楊艷、楊芷:西晉晉武帝皇後。
楊播:北魏上柱國。
楊纂:北周名將。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
楊廣:隋文帝次子,隋煬帝。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卒謚景武。

楊貴妃
楊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並稱「初唐四傑」。
楊玉環(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楊行密:字化源。五代吳國開國君主。
楊業:(楊繼業)北宋名將。
楊延昭:英雄傳奇「楊家將」中的人物,民間俗稱「楊六郎」,楊業之子。
楊文廣:北宋名將。字仲容,祖籍麟州(今陝西神木北)。楊延昭之子
楊萬里:南宋大詩人,一生抗金。
楊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學者。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
楊榮:(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永樂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當朝首輔。
楊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也做一楊傅)正統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當朝首輔。時人稱為「南楊」。他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榮因其後被檢入內閣,又不斷跟隨成祖北征而成為永樂朝的近臣。楊溥卻因為被選侍太子朱高熾為洗馬,成為太子身邊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漢王朱高煦奪嫡的威脅,並且一度為這場奪嫡斗爭而入獄。
楊廷和:(1459——1529),漢族。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舉於鄉,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進士及第。
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學家,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江西廬陵。
楊一清:(1454年-1530年),字應寧,號邃庵,謚文襄,漢族,明朝鎮江丹徒(今屬江蘇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學家。
楊繼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號椒山,追謚忠愍。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諫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嚴嵩而死,被奉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楊忠愍文集》。
近代名人
楊秀清:原名嗣龍,清朝廣西桂平人。因與洪秀全約為兄弟,故改名秀清。與秀全同起事,屢敗清兵,封東王,太平軍號令幾全出自秀清,權勢頗盛,故世並稱洪楊。
楊深秀:(1849-1898):清末維新變法人士。
楊昌浚:字石泉,號鏡涵,別號壺天老人,湘鄉縣神童鄉豐樂三十八都(今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西陽鎮)人.湘鄉桐瑞台楊氏文升公十二派孫.湘軍重要將領,先後擔任浙江巡撫、甘肅布政使、護理陝甘總督、漕運總督、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陝甘總督兼甘肅巡撫、兵部尚書等職。官至太子太保。逝世後,清政府誥贈其為太子太傅.。楊昌浚工詩詞書畫,博學多才。其中「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楊露禪:武術家,太極拳一代宗師,楊式太極拳奠基人。
現代名人
楊尚昆:[2](1907-1998)四川省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市)。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國家和人民軍隊的卓越領導人。早年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轉為中共黨員,後赴蘇聯學習。回國後在各個時期擔任黨政軍重要職務,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作出了重大貢獻。1988年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楊振寧:(1922~)安徽合肥人。華裔美籍物理學家,西南聯合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芝加 哥大學講師、普林斯頓近代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一九五七年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雪蘭:(1935~)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歷史上唯一的華人副總裁、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文化名人。
楊麗萍:(1958~)著名舞蹈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雲南印象》總編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被譽為中國五美人之一。
楊利偉:(1965~)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
楊瀾:(1968~) 中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及企業家,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楊瀾
楊鈺瑩:(1971~)內地女歌手。
楊采妮:(1974~)香港女演員、歌手。
楊丞琳:(1984~)台灣女演員、歌手,主持人。
楊冪:(1986~)內地影視女演員。
楊怡:(1979~)香港女演員
楊恭如:(1974~)香港影視演員

楊恭如
楊惠珊:(1952~ ),中國台灣電影女演員。湖南湘潭人。1952年在台灣出生。曾就讀於台中靜宜女子文理學院。
楊洋:(1989~)大陸新生代女歌手、演員
楊紫瓊:

楊紫瓊
(1962~)影視演員
楊洋:(1991年9月9日~),內地新生代90後男演員,新版紅樓夢成年寶玉的
扮演者。
楊坤:(1972~)歌手、音樂人
楊紫:(1992~)內地青年影視演員
楊穎:(1989~)演員、模特、歌手
楊延文:(1939~)中國畫山水畫家,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楊力舟:(1942~)中國畫人物畫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楊瑞芬:(1950~)女畫家,中國畫花鳥畫家,北京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彥:(1958~)中國畫山水畫家,中國民族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曉陽:(1958~)中國畫人物畫家,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楊佳翰:(1970~)中國畫畫家,曾為《百家講壇》欄目繪制歐陽修、范仲淹、等多幅歷史人物素材。
楊絳:(1911~ )錢鍾書夫人,翻譯家,文學家,戲劇家。
楊煉:(1955~)作家,詩人。
楊黎:(1962~)作家,詩人。
楊廷君:(1986~)企業家,創美華集團總裁。
楊雲:(1984~)中國體操運動員。
楊威(Yang Wei):(1980~)中國體操運動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體操全能金牌獲得者。是一名全能型運動員,強項為吊環和雙杠
楊洪基:(1941~)

楊洪基
總政治歌劇團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西城區政協委員、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系教授。總政歌舞團著名歌唱家,少將軍銜。他曾經演唱過《滾滾長江東逝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滿江紅》、《短歌行》等等經典曲目,是中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楊晨:(1974~)足球運動員

楊晨
1974年1月17日出生,身高1.85米,體重79公斤,場上位置前鋒。百米成績12秒,12分鍾跑3200米,業余愛好音樂,看書。1998年7月1日以100萬馬克轉會德甲法蘭克福俱樂部,成為中國留洋五大聯賽第一人,身披21號球衣。曾效力北京國安、深圳健力寶。1998-1999德甲賽季進球8個。2008年正式退役,現任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領隊兼助理教練。
楊成瑞:1992年7月28日生於山東泰安,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
楊珺菁:1989年5月15日出生於河南,中國女排名將,其犀利的二三號位快球進攻頗具特色,被譽為中國女排的新「暴力副攻」,2011年首次入選國家隊,便穩坐中國女排主力副攻,在當年幫助球隊獲得亞錦賽冠軍以及世界盃季軍。2013年4月,郎平知道掛帥新中國女排,楊珺菁再次入選國家隊,並身披6號戰袍。
-----------------------來自網路團隊

H. 男高音歌唱家楊洋的家鄉是哪裡

男高音歌唱家
大運男足博士
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小白楊劇組簽約演員
清華大學副教授
山東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
重慶警院教師
製片人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角色
玉樹縣地震救災小英雄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
中央電視台《流行無限》欄目出鏡記者
冰粉妹妹
香港衛視新聞聯播主持人
步步為贏教育集團企業大學執行校長
重慶大學副教授
羽毛球運動員
楊陽皮膚性病科主任
中國綠色和平環保志願者
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審判員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中國畫院職業畫師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台前幕後》的節目主持人
開封大學副教授
廈門理工學院文化產業與旅遊學院副教授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處長
《草樣年華》中角色
江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
奧運志願者
國防大學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江蘇省昆劇院第四代青年演員
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常委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音樂製作人
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導演
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
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信息技術專家
中國寶玉石協會研究員
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重慶電信職業學院學生
烏當區羊昌鎮黨委書記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心臟副主任醫師
《快樂星球2》角色
中國內地女演員
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
中國特攝劇《鎧甲勇士》系列中的角色
滁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
蚌埠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檢驗中心辦公室主任
瀘溪縣某鄉鎮衛生院院長
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執業醫師
中國籃球運動員
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副教授
川大電子信息學院副教授

I. 婁底有哪些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教育家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雙峰洛陽灣古建築群,九峰山古庵。新化北塔、洋溪文昌閣、漣源龍山葯王殿等名勝古跡各具特色,為優美的自然風光抹上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色彩,廣袤的婁底土地到處閃耀著中華古文明的輝煌。鍾靈毓秀的婁底山水孕育了代代英才。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楊昌浚,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紀澤,辛亥革命先驅陳天華,中共早期領導人蔡和森,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羅盛教等大批志士仁人,在婁底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光輝的篇章。

婁底名人
蔡暢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湖南雙峰人
蔡和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湖南雙峰人

熊清泉湖南省委書記、書畫家湖南雙峰人
肖志恆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湖南新化人
龔佳禾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湖南 新化人
易煉紅現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秘書長、省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湖南漣源人
譚談中國作協副主席湖南漣源人
吳奇修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局長。
吳宇平復旦大學教授 湖南漣源人
張信威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漣源人
鄧起東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謝和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昭倫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劉筠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劉耕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蘇民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雙峰人
曾益新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漣源人
余彭年彭年實業董事長湖南漣源人
梁穩根三一集團董事長湖南漣源人
顏光美中山大學副校長湖南婁底人
李平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長湖南漣源人
劉海藩中央黨校副校長、經濟學家湖南漣源人
禹奇才廣州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朱堅真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謝建新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謝和平四川大學校長湖南雙峰人
王繼平湘潭大學副校長湖南雙峰人
王燦芝女航空教育家湖南雙峰人
李亭植中國醫科大學校長湖南雙峰人
成仿吾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湖南新化人
曾邦哲 國際系統遺傳學與WABSE等奠基人 湖南新化人
謝常清著名演員歌手湖南漣源斗笠山人
徐靜蕾 著名演員,導演 (籍貫) 湖南雙峰
謝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冷水江人
謝禹堯「烙畫怪才」湖南婁底人
楊衡鍾(弘征)湖南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湖南新化人
彭利銘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漣源人
李普新華社副社長湖南漣源人
蔣牧良中國作家協會湖南分會主席湖南漣源人
曹明求國畫家(一級美術師)湖南雙峰人
歐陽謙叔湖北省歌劇團一級作曲家湖南雙峰人
曾昭橘南京博物館館長、考古學家湖南雙峰人
楊小燕世界橋牌冠軍湖南新化人
伍湘梅舉重世界冠軍湖南新化人
曾星玲舉重世界冠軍湖南新化人
王魯湘清華大學工藝美院教授、美學專家湖南漣源人
宋宜山台灣地區國民黨「立法委員」湖南雙峰人
邱任美國科學院院士湖南漣源人
譚添三湘菜大師湖南漣源人
羅盛教國際主義戰士湖南新化人
陳佑甫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等功臣湖南新化人
禹之謨民主革命先驅湖南雙峰人
陳天華中國同盟會書記湖南新化人
曾國藩(清)軍機大學士湖南雙峰人
曾國荃(清)兩江總督湖南雙峰人
曾紀澤(清)外交官、曾國藩之子湖南雙峰人
李續賓(清)安徽巡撫湖南漣源人
游智開(清)廣東巡撫湖南新化人
羅澤南清朝將領、湘軍創始人湖南雙峰人
劉蓉湘軍將領湖南雙峰人
羅澤甫湘軍將領湖南雙峰人
楊昌浚(清)太子太保、陝甘總督湖南婁底市婁星區人

J. 從湖北出來的有哪些明星

劉亦菲...任賢齊..
近代軍事人才:
元帥
林彪
大將
徐海東、王樹聲
上將
韓先楚、王平、郭天民、周純全、陳再道、王宏坤、劉震、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黃永勝、賀炳炎、謝富治、王建安
中將
王必成、王近山、王尚榮、田維揚、成鈞、劉飛、劉昌毅、杜義德、楊秀山、李天煥、李成芳、吳先恩、余立金、張才幹、張天雲、張仁初、陳康、陳慶先、周希漢、周志堅、胡奇才、饒正錫、秦基偉、聶鳳智、頓星雲、徐深吉、徐斌洲、黃新廷、韓偉、程世才、鮑先志、詹才芳
少將
丁先國、王政柱、鄧 岳、朱火華、李慶柳、高志榮、徐其孝、喻新華、張漢丞、張培榮、
周純麟、祝世鳳、張宗勝、馮仁恩、江鴻海、袁 彬、趙炳倫、朱玉學、鄧少東、石志本、
葉建民、田厚義、伍瑞卿、劉 何、劉華清、孫 光、嚴 光、韓東山、何輝燕、金紹山、
雷紹康、謝甫生、顏東山、張潮夫、張國傳、趙文進、周明國、何光宇、肖永正、李長如、
董志常、席舒民、寧賢文、吳 傑、方毅華、高 林、吳永光、鄭本炎、萬振西、劉清明、
陳文彪、羅坤山、唐金龍、顏青雲、何濟林、劉 林、王萬金、趙復興、馬 龍、喬信明、
馬忠全、王誠漢、甘思和、劉福勝、江騰蛟、李世焱、陳美藻、程儒珍、程悅長、戴克林、
戴克明、韓衛民、何德慶、胡正平、黃立清、金世柏、黎錫福、馬忠全、吳林煥、吳世安、
蕭永銀、謝正榮、熊應堂、徐紹華、姚運良、袁克服、賀 健、況玉純、羅應懷、閔學勝、
塗錫道、張竭誠、鄭國仲、周世忠、鄒國厚、江 波、李定灼、程啟文、耿錫祥、羅厚福、
吳振挺、殷國洪、詹少聯、盧燕秋、秦光遠、陳炎清、汪運祖、張天恕、張志勇、趙鶴亭、
王義勛、阮賢榜、汪克明、吳嘉民、阮漢清、賀俊偵、彭方復、朱直光、王全國、王紹南、
史可全、李人林、陳華堂、范忠祥、黃忠學、宋慶生、魏天祿、吳子傑、鄧可運、李國良、
范保順、楊虎臣、別祖後、唐 凱、童陸生、袁學凱、張廣才、陳福初、雷 震、葉 超、
方明勝、李大清、鄧家泰、李建良、董家龍、龔興業、石忠漢、盧南樵、劉振國、胡定千、
鄭友生、帥 榮、胡大榮、趙正洪、周學義、朱玉庭、朱聲達、譚友林、蘇宏道、劉少卿、
張樹才、杜國平、藍 僑、張春森、李少元、李文清、李書茂、張秀龍、查國楨、陳金鈺、
樊哲祥、張賢良、傅傳作、胥治中、周長庚、夏耀堂、汪洪清、薛少卿、魏國運、曾祥煌、
周家美、趙國泰、黎化南

閱讀全文

與網路歌手楊昌是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忘記網路密碼怎麼連接華為 瀏覽:180
無線網路機頂盒設計 瀏覽:752
三層無線網路實驗 瀏覽:323
家庭網路總是斷開怎麼回事 瀏覽:852
圓形網路線怎麼畫 瀏覽:160
共享電視網路錯誤怎麼辦 瀏覽:169
網路電話手錶哪個牌子最好 瀏覽:767
有移動硬碟如何變成網路服務端 瀏覽:779
周邊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719
移動網路和電信聯通有什麼區別 瀏覽:448
統帥無線網路電視怎麼升級 瀏覽:225
用過路由器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599
美團商家版輸入名稱網路請求異常 瀏覽:888
網路咋騙屬於什麼案件 瀏覽:773
公共網路金股有哪些 瀏覽:595
在網路安全中中斷是指 瀏覽:296
網路補課一對一哪裡性價比更高 瀏覽:899
華為wifi網路分享不了 瀏覽:922
安裝了小米路由器怎麼沒有網路 瀏覽:143
網路安全已成為 瀏覽:44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