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農產品網路營銷存在的困難問題

農產品網路營銷存在的困難問題

發布時間:2025-08-09 13:53:45

⑴ 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問題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布局的調整,我國農產品市場迅速擴大,特別是加入WTO後,國外農產品大量湧入,國內農產品的供給轉為相對過剩,農產品營銷市場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本論文通過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方法找出農產品傳統營銷方式中的弊端,利用網路營銷的原理,在傳統營銷模式的基礎上,找出一條適應我國農產品網路營銷的方式。同時,通過對我國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縱向思考,為促進我國農產品的流通,解決農民生產、銷售中的現實問題提出理論依據和現實範例,以便在我國農產品生產相對過剩的環境中為農產品貿易提供一種新措施。本論文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對農產品傳統營銷方式與網路營銷方式的利弊進行全面的分析,指出在網路時代,農產品網路營銷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一種全新的營銷方式,是利用其無時空性、高效率性、交互性、整合性等特點來拓展農產品的營銷市場空間,也是解決農產品的「賣難」問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本論文採用實證分析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對影響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各種因素,如社會環境、技術環境、基礎設施、營銷觀念、營銷人才、物流系統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與論證。對我國農產品網路營銷的實施與發展,提出了構建農產品網路營銷框架結構體系的觀點,並對其實施策略與方法進行了探討。

⑵ 農村電子商務營銷體系分析

農村電子商務營銷體系分析

農產品上行除了需要供應鏈服務體系和物流體系的支撐之外,還需要專門的營銷體系支持才能將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遠銷全國。下面由我為大家分享農村電子商務營銷體系分析,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品牌化

與營銷體系相關的第一個問題是農副產品的品牌化。目前各地農村電商主要以初級農產品為主,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不夠。區域內初級農產品同質化嚴重,難以差異化以形成有效品牌效應,這是制約農產品品牌化的主要問題。對此,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解決:首先,產品質量是關鍵,外部市場,尤其是外部城市市場對綠色、生態和健康的農副產品具有相當的需求,電子商務可以解決市場對接問題,但沒有辦法解決消費者信任問題,這需要一系列能夠讓消費者感知到的質量控制體系的支撐;其次,產品升級是出路,初級農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只有將初級農產品在本地完成加工後,本地所獲得的價值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對此,安徽碭山的黃桃罐頭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黃桃本身的價格提升有限,但是一旦加工成黃桃罐頭後,其價格獲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提升。再次,整合資源是手段,縣域需要對本地的特色農副產品進行系統梳理,將分散的農戶聚合起來,形成產品規模,獲得議價能力,從而才能形成區域公共品牌。最後,品牌意識是根本,必須讓品牌所有者願意打造和呵護產品品牌,才能為農產品品牌化提供持續的內生動力。

基於此我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農產品品牌化建設。首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硬體方面。不少地方農產品品牌化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例如網路覆蓋、物流設施等;軟體方面,需要在區域內形成品牌保護意識,營造品牌建設氛圍,並制定相應的品牌保護法規制度,對侵犯他人品牌或對公共品牌的破壞行為進行懲處,加強對區域品牌的保護力度。其次,要出台政策吸引品牌包裝企業和人才。農產品網路營銷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較高,要求既懂得農業知識,同時也要熟悉電子商務運營,對此,一方面要大力開展針對該類人才的培訓,另一方面也要適度引進此類專業的操盤手和經營團隊。引進方式需要不拘一格,“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最後,加強對農產品電商品牌的保護。各地需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申請、認證、授權、使用和管理相關規定及章程,為符合資質的企業和農戶提供宣傳和擔保服務,為區域品牌“背書”。此外,農業主管部門要建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區域能農產品公共品牌進行統一管理和服務。

2.品控

產品質量是網上交易的根本保證,產品質量控制是縣域電子商務,尤其是農村電子商務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嚴格可靠的品控管理體系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個完整的農產品品控管理體系包括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和流通,需要將質量控制標准充分貫徹到種植、生產和交易的各個環節,並將這一套質量控制體系開放給所有參與主體,尤其是要讓合作夥伴和消費者認識到這套質量控制標準的.價值,從源頭上解決農副產品、食品安全問題。基於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打造品控體系。

首先,加強農副產品產前、產中和產後質量檢驗。應積極引入域外第三方檢測組織為本地農副產品提供檢測服務,並將檢測結果經過商業化包裝後向社會公開。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戶購買慾望;另一方面也能夠對供應商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

其次,大力引入現代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農產品質量控制是一個系統運作的過程,各個環節,包括生產、採摘、入庫、包裝等,以及各環節之間的處理程序,如產後預冷、初加工、存儲保鮮和冷鏈運輸等,都需要建設集成系統加以統一控制,應大力推廣和應用諸如條形碼、RFID(無線射頻識別)、GPS(全球定位系統)、感測器、移動物流信息等技術,實現不同環節之間無縫連接和統一控制,確保生鮮農副產品的物流速度、效率和質量安全。

最後,加大對網路銷售劣質農副產品的懲罰力度。整體而言,我國市場監督部門對電子商務交易缺乏有效把控,進而對諸如農葯殘留、腐爛、包裝不合格等問題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和處理規則。這方面需要**積極與電子商務平台進行對接,將行政部門的執法監督權利與電子商務平台的信息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實現對劣質農副產品銷售的精確識別和精確執法,確保本地上行農副產品質量過硬。

3.包裝

農副產品包裝環節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包裝功能定位不明確,包裝的展示功能、保護功能、差異化功能、品牌化功能沒有充分結合產品特色、區域特色、品牌特色,導致包裝效果不理想。對此,應當鼓勵市場主體重視產品包裝規劃和設計,一方面,在進行包裝規劃時,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有針對性地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和分析,之後根據市場偏好確定產品包裝要向客戶傳遞的價值定位,最後綜合上述因素實施產品包裝規劃;另一方面,在產品包裝設計層面需要考慮包裝材料、工藝、造型和視覺效果,綜合考慮這些要素組合起來將給客戶傳遞何種有價值的信息,要將包裝設計的功能、目標、價值和成本進行統籌設計,此外還可以根據客戶的體驗和反饋對包裝設計進行改進,以更好地傳遞品牌價值,實現較好的營銷效果。

;

⑶ 制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交易主體電子商務觀念落後,商務意識淡薄,信息素質偏低 因為農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都比較低,農民學習電子商務知識和信息技術 存在很大困難,沒有正確認識網路和電子商務給農產品帶來的好處,農民基本上保持最傳統 的交易模式,不願意也不想接受新的交易方式。受到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的影響,農民對網 絡應用少,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人又更少,農民對於互聯網很陌生,即使網路基礎設再完 善,農民不會使用,電子商務不能發揮作用和獲得應有的收益。而且大多數的企業把競爭焦 點定位在實體市場和實體交易,根本沒有意識到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重要性。
2、網路信息化基礎建設不完備 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不能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需要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農 產品電子商務比其他行業起步晚,農產品網路營銷更是處於初級階段,初級水平。根據中國 互聯網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互聯網在城鎮的普及率是 44.6%,在農村為 15%。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 新技術、 新成果的用戶率不高。 農民的收入比較低, 政府的投入也較少,所以網站的建設水平也很低,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不先進,這給農產 品網上交易帶來很大困難。網路基礎設施水平低下,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有時會受到病毒 的攻擊,沒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威脅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安全。
3、人才匱乏是制約農產 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農民的整體素質較低,有很多人不具備農產品電子商務所應具備的 素質。

⑷ 農產品上行發展狀況分析報告

什麼是農產品上行?
農產品上行是指通過農村電商,開辟本地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實現特色農產品從田間直接到消費者餐桌的運營模式。這一模式在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核心目的是利用網路平台將農產品推廣至更廣泛的市場。
農產品上行的意義何在?
農產品上行的價值在於通過優化農產品供應鏈,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並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降本增效"意味著在保持產量的同時,提高產品市場定位、降低流通成本,從而提升整體利潤。
1. 供需直接對接使優質農產品得以直面市場,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定價上升,進而促進有效供給,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 通過供應鏈服務,如集中化、規模化的物流和品牌包裝,以及快遞物流資源的整合,農產品上行能夠顯著降低流通成本。
農產品上行的發展現狀如何
農產品滯銷問題常見,主因市場信息不對稱。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這一狀況,農產品上行因此得以發展。隨著國家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農產品上行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農產品上行發展的有利因素包括:
1. 政策支持:國家和地方政府推出多項扶持農產品電商的政策,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
2. 經濟和供給側改革: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推進,特色農產品規模擴大,供應充足。
3. 科技進步: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以及鄉下電子商務的推廣。
4. 新消費經濟:新型消費經濟體的形成,以及新一代消費者參與農產品交易。
5. 產業基礎:中國已形成眾多地標性產品,具備了產業基礎,政策進一步促進了產業基礎的形成。
農產品上行面臨哪些挑戰?
1. 產品問題:小規模生產導致分散化和低端化,農產品供應不穩定,電商運營困難。
2. 物流問題:農村物流的"最後一公里"問題限制了電商發展,生鮮產品需要冷鏈物流,但覆蓋不足。
3. 運營問題:缺乏統一的品質控制標准,農產品上行面臨質量和安全問題。
4. 人才問題:農村多為老年人從事農業生產,缺乏網路購物能力,難以推廣農產品上行。
如何突破農產品上行的瓶頸?
1. 重視產品質量:確保源頭產品的特色和質量。
2. 完善物流體系:建立高效的冷鏈物流系統。
3. 培育新型農民:提升農民的網路營銷能力和農產品上行意識。
有哪些先行者?
社員網是農產品上行領域的專業先行者,依託中國供銷集團,致力於打造服務農業大戶的農業互聯網生態平台。通過互聯網+資本的方式,社員網推動農業大戶生產更優質的產品,減少中間環節,直接面對市場,實現農民增收,並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農產品。

⑸ 制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制約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 交易主體電子商務觀念落後,商務意識淡薄,信息素質偏低;

  2. 網路信息化基礎建設不完備 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不能滿足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需要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3. 人才匱乏是制約農產 品電子商務發展的因素等。

閱讀全文

與農產品網路營銷存在的困難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網路構成的 瀏覽:844
連接網路列印機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99
怎麼在電腦上找到網路 瀏覽:297
惠普通Z400設置網路啟動 瀏覽:740
總是連接網路超時 瀏覽:724
網路連接中沒有乙太網圖標 瀏覽:612
無線網路規劃與優化 瀏覽:740
廣電網路安裝費是多少 瀏覽:45
廣電網路打哪個電話 瀏覽:882
域名網路連接 瀏覽:370
網路信號存在的問題 瀏覽:585
蔥脖短表示什麼網路意思 瀏覽:110
ipad網路類型選擇哪個 瀏覽:169
電腦怎樣連上手機網路熱點 瀏覽:359
手機經常沒網路上不了網 瀏覽:30
網路連接水平分散指數 瀏覽:193
手機卡網路老斷線是怎麼回事 瀏覽:339
雲計算用戶端網路安全 瀏覽:657
魅族18雙wifi網路連接受限 瀏覽:398
如何看網路使用js部分 瀏覽:717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