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學生數學、物理有哪些競賽
數學有希望杯數學競賽,另外就是奧林匹克競賽了,那個數學,物理,化學都有的,不過我記得是奧林匹克競賽是要高二考的。希望杯可以高一考
2. 新高一高二高三解惑,信息學奧賽都考什麼,競賽流程
什麼是信息學奧賽(NOIP)
NOIP(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是一項面向全國青少年的信息學競賽和普及活動。旨在向那些在中學階段學習的青少年普及計算機科學知識,給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提供動力和新的思路;給那些有才華的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通過競賽和相關的活動培養選拔優秀的計算機人才。初、高中或其他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可報名參加聯賽。
競賽形式競賽賽制
聯賽分兩個年齡組:初中組和高中組(普及組和提高組)。每組競賽分兩輪:初試和復試。各省市初試成績在本賽區前百分之十五的學生進入復賽。
初試形式為筆試,側重考察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編程的基本能力,並對知識面的廣度進行測試。
復試形式為上機,側重考察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數學抽象能力,駕馭編程語言的能力和編程技巧、想像力和創造性等。
初賽及復賽程序設計採用 C、C++、Pascal語言,2022年後將不可使用 Pascal、C語言,只能使用 C++。
比賽時間
初賽:十月的第 2個或第 3個星期六下午 14:30-16:30(普及,提高)
復賽:十一月的第 2個星期六下午 14:30-18:00(普及組) 十一月的第 2個星期六上午 8:30-12:00, 星期日上午8:30-12:00(共 2天,提高組)
自 2017年來,由於參賽人數增多,NOIP復賽規模的規則進行了調整。包括:每個省賽區可以設立多於兩個的復賽考點
(但必須在同一個城市),初賽進入復賽的比例和規模由各省賽區自行決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鼓勵更多選手參賽。 同時復賽獲獎比例將基本保持不變,全國一等獎獲獎比例約為復賽參賽選手的 20%。
參加NOIP 能得到什麼
NOIP競賽的目的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推動普及。普及的重點是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使得他們對信息技術的一些本質和核心的東西有更多的了解,其中包括:
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計算機操作系統使用(Windows,Linux 等); 計算機工作的基本原理;
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至少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非圖形化) (Pascal/C/C++等); 程序設計中常用的數據結構(指針、多維數組、 單鏈表及循環鏈表、二叉樹等)。
同時,提高他們創造性地運用程序設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注重:想像力與創造力;對問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客觀問題和主觀思維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人文精神。包括與人的溝通和理解能力,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恆心和毅力,審美能力等。
賽事含金量 :信息學奧賽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奧賽並列為國際五大奧林匹克競賽項目,且是唯一的工科奧林匹克競賽項目。和奧數一樣,信息學奧賽目前也已逐漸成為小升初、中考特長生招生,高考大學自主招生,以及出國留學背景提升的一項重要申請條件。 獲獎難度 :據中國科協統計, 國內五大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總人數從 2016 年的
7595 人遞增到了 2017 年的 8727 人,增長率達 14.9%。其中,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人數超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740 人,在佔比上超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8%。尤其在浙江、廣東、福建、山東等地,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級一等獎
中,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與全國數百萬學習「奧數」的中小學生相比,目前參加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不到 8 萬,形成強烈的反差。在總獲獎人數上卻是數學的 1.4 倍,由於參賽人數上差異大,信息學競賽在部分省份獲獎率超數學聯賽的十數倍。對升學就業的幫助 :隨著這幾年全民奧數的風氣愈演愈烈,奧數的學習已經漸漸成為了孩子們課堂外的最大負擔。為了拿到奧數競賽的獲獎證書,各學齡段孩子的搶跑現象非常嚴重。為此,北京、上海、成都等不少省市都陸續出台了遏制奧數發展的「禁奧令」,嚴令禁止奧數競賽與小升初、中高考掛鉤。 相對而言,目前政策方面對信奧賽還是以扶持鼓勵為主。「編程進入浙江高考選考科目」,「編程進入南京
3. 全國高中的競賽有哪些
我比較功利啦,正好整理過高考能加分的一些競賽
學科、科技類
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或省賽區一等獎、上海市中小學信息科技競賽(程序設計)一等獎、上海市青少年「金鑰匙」科技競賽一等獎、上海市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明日科技之星」評選),獲以上獎項的高三學生,高考加20分。
其中的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包括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競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
上海市「海文杯」高三英語競賽、高三數學競賽、「東華杯」高三化學競賽、「西部集團杯」計算機應用操作競賽、中學生科普英語競賽、「白貓杯」應用化學與技能競賽、中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競賽、「上師杯」青少年物理實驗競賽,在上述比賽中獲一等獎的高三學生,高考加10分。
藝術、體育類
上海市學生藝術團重點團隊的優秀團員,加10分;一般團隊的優秀團員,加5分。全國及上海市文藝競賽個人一等獎或前三名(需賽前經市教委認定加分項目),2009年認定項目為上海市學生繪畫書法作品展,獲一等獎的高三學生,可加10分。
高中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和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六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經省級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全省(市、區)統一認定,可加20分。
4. 高一學生可以參加哪些競賽(包括網路競賽) 來獲得一些含金量較高的證書或獎狀 甚至是可以申請獎學
如果你實力夠強,可以參加全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等競賽,成績好的進入全國冬令營,再次選拔,如果排在前70名,可以直接保送清華北大
5. 高一有哪些數學競賽
高一,高二沒有,高三有數學聯賽,但你要是真正有水平可以請求老師讓你去參加高三的,前提是得把高中內容全熟
6. 高一新生,想參加信息技術競賽,考什麼啊,並且有沒有推薦的書,入門到精通的那種
其實說實話,高一學習信息競賽是非常有壓力的,因為有一大堆初中生在碾壓你,但是還是有很多高一新學的獲得不錯的 成績,尤其是在大佬省。。。至於書嘛,復賽(NOIP)前可以看看《信息學奧賽一本通》(基礎知識),劉汝家寫的《演算法競賽入門經典》藍紫黑三本都可以,建議按顏色看,然後可以學學《信息奧賽數學一本通》(就是一個智障編輯做的數論題的博客合集),不過第一章之外基本就是省選內容了,至於到了省選。。。就沒有什麼書了,只有找大佬課件和博客,邊學便刷題,相信勤能補拙,又及,後面的數學可以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以及一系列的教材。
7. 現階段,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有哪些可以參加的競賽
當然可以。任何高中生都可以報名的,省級比賽舉辦在每年的九月中下旬。前幾名學生通過選拔進入省級代表隊,參加全國決賽。不過高一的學生參賽的話,需要學習高中的物理知識,還需要額外掌握競賽知識,在時間上會有一定劣勢。
8. 高中生競賽都有什麼
1、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獎:由全國競賽組委會統一設獎,共設三種獎勵等級: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全部為師生同獎,另設優秀組織獎。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均通過各賽區的決賽產生,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組織機構根據決賽成績確定。
2、新概念作文大賽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和入圍獎,頒發獲獎證書。好作品和獲獎佳作將在《萌芽》紙張版或網路版上刊登,大賽結束後將由專家點評,結集出版。獲獎的應屆高三畢業生將進入著名高校重點關注范圍,視其具體情況予以優先考慮。另設組織推薦獎若干,授予積極組織學生參賽的學校。
3、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獎項:承辦方式與初中聯賽相同,每年10月舉行,分為一試和二試,在這項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全國約90名學生有資格參加由中國數學會主辦的「中國數學奧林匹克(CMO)暨全國中學生數學冬令營」。
競賽設狀元獎(獎杯)一名、一等獎(金牌)、二等獎(銀牌)、三等獎(銅牌)。
4、三好學生獎:三好學生是中國的學校給予被評選出來的優秀學生的一種榮譽稱號,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
5、優秀團幹部獎: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各級團委,為了表彰在日常工作及團日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共青團幹部,而特別設立的榮譽稱號。
9. 高一學生參加中學生奧林匹克信息技術競賽
什麼都不懂你還參加干嗎?如果人人都能拿獎,保送大學。哪裡還有高考的?!做人實際點!別老是想投機取巧。奧林匹克信息技術競賽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連編程也不會,更不用說是簡易邏輯和數據結構、演算法之類的了。
1、要想懂編程不會C語言就是文盲!!!pascal、VB都是現在小學生、初中生玩的。C++是以C為原形做的,對於高中生還早。
2、網頁製作應該是高中生至少會玩的吧?!FP+三劍客!
3、至於代碼么,連編程也不會。代碼?!想也別想···
4、是否有參加市級、全國比賽得獎。沒的話,算了吧……
看來你該出去學學了,看看什麼才是電腦高手。對於那種競賽你還差的遠呢!
10. 高中生可以參加的英語競賽有哪些
1、「21世紀杯」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2、全國中小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競賽。
3、全國中小學生英語能力電視大賽。
4、全國中小學生英語作文大賽。
既參加筆試(含聽力)又參加口試的學生滿分是200分,其中筆試分數為150分(含聽力),口試分數為50分。決賽賽題和口試方案、題目由全國競賽組委會統一命制。各省級競賽組委會選擇是否統一參加口試,並決定口試地點、時間、形式等具體事宜。
組織領導:
本競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天仁報業集團英語輔導報社、考試與評價雜志社承辦。成立由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和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主要領導成員。
資深專家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組成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競賽組委會,成員名單附後)。全國競賽組委會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競賽的各項賽務組織工作和一系列後續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