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tn設備在光纖網路中的作用
為你奉上,請參考!
PTN技術特點
全業務承載能力在ALLIP時代,解決少量TDM業務傳送,必須使用電路模擬,PTN就是通過PWE3邊緣到邊緣的偽線模擬技術和LSP彈性分組管道實現對傳統業務的承載。PWE3是一種二層承載技術,對ATM非同步轉移模式、乙太網、低速TDM時分復用等電路業務進行封裝適配,通過隧道,在PTN網路中進行透明傳送。PWE3類似SDH的低階通道保護,LSP類似SDH的高階通道保護。通用分組交叉能力PTN使用統一的通用交換平台,將業務處理和業務交換相互分離,簡化了網路,將數據、電路及光層傳送等功能融於一體,實現分組交叉和對各種業務的統計復用。QoS能力PTN使用DiffServ區分服務的QoS機制,將數據流分為三大類:EF優先轉發、AF保證轉發、BE盡力而為。通常將語音等對時延敏感的業務劃分為EF類,將對帶寬保證嚴格,而對時延不敏感的業務如信息內網劃分到AF類,對時延和帶寬無特殊要求的業務如信息外網劃分為BE類。PTN對業務提供具有針對性的QoS,滿足差異化需求,並對帶寬進行按需分配。這種靈活地面向連接管理可以提供比傳統電路連接更豐富的管理模式,給業務提供更多的接入選擇,帶寬的統計復用能力比基於電路的性價比更高。網路安全性PTN提供鑒權認證、防重發攻擊、消息完整性驗證和私密性機制等安全機制保證業務、網管的安全性。強大的OAM能力PTN還定義了功能強大的OAM機制,使得網路中每一個層面的傳送實體,不管屬於客戶、業務提供商還是運營商,都能執行故障檢測、故障定位和性能監測任務,知曉該層收發信息的完整性和通道情況,能夠達到和SDH類似的OAM功能,實現對網路故障的迅速診斷和定位,最終提高網路的可用性和業務的服務質量。保護機制PTN提供了完善的分層保護方式,有1+1和1:1的路徑保護以及環網保護,1+1和1:1兩種路徑類型,與SDH網路中的1+1和1:1保護類似。同步技術PTN同步系統是時鍾(頻率)同步系統和時間同步系統的融合,時鍾同步系統包括物理層同步和1588v2報文同步兩種方案。IEEE1588v2時鍾標准已經建立,包括OC/BC/TC模式,10GE/GE/FE/PPS+TOD時鍾介面,滿足靈活組網的要求。同步乙太網技術可以很好地支持頻率同步,通過乙太網物理層實現同步,實現方式類似於傳統的SDH網路。
PTN在電力網路的應用定位
PTN既採用統計復用和分組交叉,良好地支持二層乙太網業務,又有完善的QoS能力,使用先進的分組環實現業務層小於50ms的保護倒換,支持TDM業務傳送,滿足對電網實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順應了電網通信網IP化和網路融合的趨勢,未來將使用一張統一的傳送網來承載不同的業務應用。基於目前縣級供電企業的網路特點,國內技術標准已經成熟的PTN分組傳送網比增強型乙太網(CE)和基於路由器的網路更適合電力通信網的演進發展。PTN技術的組網方式目前PTN技術所能提供的最大網路側介面速率只有10Gbit/s,環網容量有限,同時,受收斂時間對業務的影響,不適合作為長距離傳送,所以,PTN技術不適合電力通信網骨幹層,無法滿足骨幹層當前業務帶寬高速增長的需求。PTN的體現在小顆粒業務的靈活接入、匯聚收斂和統計復用上,因此,PTN適合定位於匯聚層和接入層。縣級供電企業和110kV變電站組建PTN核心層,10GE核心調度層採用MESH結構,達到光方向連接豐富、業務調度靈活的目的作為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進行數據包的快速轉發;供電所、工區組建匯聚層,採用10GE環網,雙節點向核心層接入,處理來自接入層的所有數據量,並提供到核心層的上行鏈路;其他節點,如營業站、巡操站等組建GE速率接入層,同樣,原則上雙節點接入上一層,接入層提供大量的接入埠,滿足各種業務的接入和業務處理策略,如TDM、ATM、GE業務的接入,可採用線性接入。業務規劃低速E1業務規劃。語音業務在PTN中採用PWE3中的CES電路模擬技術,QoS等級為EF,並設置較小的報文裝載時間和抖動緩沖時間。乙太網業務規劃。乙太網業務在PTN中採用E–LINE乙太網專線映射進PWE3進行承載,視頻監控業務、配網自動化、調度自動化網、會議電視等業務配置成基於埠+VLAN的以太專線,通過端到端隧道透傳到匯聚層節點埠,並將PWE3封裝還原,實現業務的端到端透傳,這類業務比例不要過高。同時,帶寬要求不高、時延要求高的軟交換業務也採用這種封裝方式;信息內外網使用BE類型的QoS等級,在網路擁塞時,流量可以統計復用,保證高優先順序業務先行。業務容量規劃。對於接入環,一般可按照接入節點的實際上傳容量、未來擴容預期指數、800Mbit/s環網帶寬容量來規劃接入環節點的數量,同時需結合實際拓撲。在業務密集區域一般不超過8個接入節點,業務稀疏區域不超過16個節點以保證業務時延性能和時間傳送精度性能。對於匯聚環,在雙節點互聯的情況下,一般將接入環網流量平均分配在兩個匯聚節點上,避免接入環單節點故障時接入環所有業務都發生倒換,以4~5個節點為佳。各接入環區域業務流量就近接入匯聚層節點,在向上層傳送時按照各節點分流的方式,應避免過多業務路徑(包括保護路徑)經過同一中間匯聚節點,避免保護路徑和主用路徑在中間某一節點相交。核心環的業務容量規劃與匯聚環相同。
結束語
在電力信息化業務快速集中和電力通信終端業務IP化已經成熟的大背景下,傳統的SDH/MSTP網路已經不適合大規模IP業務的接入,PTN作為面向分組的傳送網新技術,其承載IP業務的優勢非常明顯,非常適合縣級供電企業信息網和通信網的融合改造。
⑵ ptn設備是干什麼用的
PTN:(英文全稱:PacketTransportNetwork)意思為分組傳送網路,它的作用有:
1、可以很好地解決移動網路由2G向3G演進背景下,由TDM業務向IP業務的逐步過渡,滿足2G/3G基站回傳業務的統一接入和傳送,是下一代城域傳送網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2、分組傳送網在垂直網路協議中位於一層的物理層和三層的IP層之間,能夠對分組業務提供高效統計復用傳送,網路結構支持分層分域,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3、可以提供可靠的網路保護及OAM管理功能,具備完善的QoS功能,兼容傳統TDM、ATM、FR等業務的綜合傳送網技術,支持分組的時間及時鍾同步;
4、分組傳送網需要具備多種功能來實現上述業務的傳送,既有繼承的原來SDH傳送網的功能需求,也有新的功能需求。
⑶ PTN網路技術的原理及分析
一、PTN網路技術現狀
1、技術體制
PTN的最初設想是用一個有連接的、支持類似SDH端到端性能管理的網路,來滿足網路從當前向下一代平滑演進的能力,滿足IP類業務的高帶寬需求,出於這個目的,業界分別從IEEE 802.1系列的二層乙太網技術和ITU-T 6.8110系列的三層IP交換技術分別進行改良,形成了PBB-TE(PBT)和MPLS-TP兩大主流技術體制。
2、標准情況
PTN的技術標准分別由三大組織共同制訂:①IEEE主導乙太網技術,重點關注增強乙太網如PBB、PBB-TE;②IETF主導開發IP/MPLS協議,重點關注MPLS-TP、PWE3、L2VPN(VPLS);③ITU-T曾主導開發T-MPLS, 目前重點關注MPLS-TP G.8110.1系列, EOT G.8010 系列,集中在框架和需求制訂。
MPLS-TP技術的前身是傳送—多協議標簽交換(T-MPLS),ITU-T自2005年開始開發T-MPLS技術標准,已開發出包括體系架構、設備、保護倒換和操作管理維護(OAM)的一整套標准,從2008年4月開始,ITU-T和IETF正式合作開發MPLS-TP標准,IETF主導協議開發,ITU-T負責傳送需求。
截至目前PTN的相關技術標准仍在不斷完善中,目前已批准公布的標准有:G.8110.1v1MPLS-TP 層網路架構;G.7712DCN 網路架構和規范;G.8101v1MPLS-TP 術語和定義;G.8113MPLS-TP 層網路OAM 機制(分為傳送網、IP/MPLS 兩種應用場景);G.8121MPLS-TP 設備功能特性;G.8112MPLS-TP 網路介面;G.8151MPLS-TP 網元管理規范;G.8131MPLS-TP 線性保護;G.8132MPLS-TP 環網保護;G.8121am1 G.8121的增補1;G.8152MPLS-TP 網元信息管理模型。
近年來,我國在基於MPLS-TP的PTN標准研製和產業應用方面已處於國際前列。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CCSA)TC6已積極組織會員開展了PTN的通信行業標准制定工作,截至2012年12月,CCSA(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已發布的標准有:分組傳送網PTN總體技術要求;分組傳送網PTN設備技術要求;分組傳送網PTN測試方法;分組傳送網(PTN)互通技術要求。
總的來說,MPLS-TP 的數據平面、管理平面和OAM 方面的需求和框架標准相對成熟穩定,控制平面的草案在研究開發之中,目前MPLS-TP 標準的主要分歧在OAM 和保護方面,已分化為以PTN 和IP/MPLS擴展為代表的兩種技術方案,實際上是傳送和數據兩個產業利益矛盾在國際標准上的.突出體現,最終以OAM的兩種方案均列入標准,標准化工作才得以順利推動。
二、PTN主要關鍵技術原理及分析
1、網路內保護
網路內保護分為線性保護和環網保護兩類。
線性保護是指在工作路徑失效後,線性保護會自動切換至保護路徑實現業務端到端的保護過程,線性保護按照保護路徑的不同的又可分為1+1、1:1、1:N,幾種方式優缺點見下表:
PTN技術標準定義了兩種環網保護機制:Wrapping 和Steering 。其中Wrapping保護類似於SDH的復用段保護,它只在受故障影響的相鄰兩個節點執行保護動作,讓所有業務通過環網的保護帶寬繞開故障點,然後在故障點的另一端返回工作帶寬。Steering保護與此相反,所有網元都需要判斷它的業務連接是否受到故障點的影響,如果受損,則本地上環的業務就近橋接到保護帶寬,業務的目的端也就近倒換到保護帶寬上。
線性保護和環網保護是網路內保護的重要方式,根據組網環境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保護方式,可以有效保障業務通信的可靠性,兩者也可以互相補充,一般在環網架構下,首選環網保護,針對特別重要的業務也可以另行配置線性保護,雙重保護通過 Hold-off機制協同動作,可以為業務提供更可靠的服務。
2、同步技術
同步包含頻率同步和時間同步兩個概念。
2.1 同步乙太網
PTN網路中一般採用同步乙太網技術實現頻率同步。
同步乙太網技術是基於物理層的同步技術,主要是乙太網鏈路碼流恢復時鍾的技術。乙太網通過物理層晶元從串列數據流中恢復出發送端的時鍾,在發送側將高精度時鍾灌入乙太網物理層(PHY)晶元,PHY晶元利用高精度的時鍾將數據發送出去,接收側的PHY晶元將時鍾恢復出來,然後判斷各個介面上報的時鍾質量,從其中選擇一個精度最高的,將系統時鍾與其同步息的同時,也要將時鍾質量等級信息上報。同步乙太網介面就通過乙太網同步消息信道(ESMC)傳遞專有的攜帶時鍾信息的同步狀態信息(SSM)報文,來告知下游設備,從而實現全網同步。
2.2 IEEE 1588 V2技術
隨著PTN技術在移動回傳等網路中的應用,應用環境提出了更為精確的時間同步要求,例如CDMA2000中要求時鍾頻率在0.05ppm,時間同步要求為3us,TD-SCDMA中時間同步要求為1.5us.
目前PTN網路中廣泛採用IEEE 1588技術實現時間同步,IEEE 1588 V2標準的全稱是“網路測量和控制系統的精確時鍾同步協議標准”簡稱為精確定時協議(PTP)。
PTP本質上是主從同步系統,通過採用主從時鍾方式,對時間進行信息編碼,這樣可以記錄同步時鍾信息的發出時間和接收時間,並且給每一條信息加上時間戳,接收方就可以通過時間記錄計算出傳輸時網路中的延時和主從時鍾的偏移量,從而修正從設備時鍾,使之與主時鍾同步。 雖然PTP支持頻率和時間同步,但是由於IEEE 1588採用軟體層面的演算法,在來回傳遞報文時,頻率同步收斂性不好,而且報文經過復雜的數據網路,抖動和非對稱性的不可控導致從IEEE 1588報文中恢復的頻率和時間精確度難以保證。 所以IEEE 1588主要面向時間的同步要求,同步乙太網主要面向時鍾頻率的同步要求,一般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共同實現PTN全網同步。
2.3三層功能
PTN作為承載網路,支持IP數據業務的接入及承載,需要支持三層功能以滿足IP業務的路由及轉發,目前普遍採用PTN核心層開啟三層功能。接入匯聚層採用PTN 隧道技術來實現,如圖1所示。
PTN接入匯聚層設備通過PTN隧道技術,將來自CE的IP數據接入到PTN核心層,PTN核心層節點內部實現隧道的終結,識別IP報文,根據IP報文的目的地址及介面信息,完成L2到L3 VRF的橋接功能,查找VRF路由表或者IP路由表進行報文的路由轉發處理(直接轉發到實際物理埠或添加VRF標簽),PTN核心層支持多個虛擬路由轉發實例能力,即可以提供多個VRF,不同VRF之間的路由轉發表項邏輯隔離;PTN核心層節點間路由學習可通過靜態或動態方式;靜態方式是通過網管靜態配置路由轉發表,動態方式是通過MP-BGP路由協議來動態發布和學習路由(適用於VPN路由方式)。
三、網路技術發展分析
業務需求永遠是技術發展的驅動力,PTN的一項重要使命是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TD-LTE網路,作為一種新的網路架構,LTE單站網路流量對帶寬開銷很大,網路層次趨於網狀。
1、更高的帶寬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據業務在整個網路流量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逐漸占據主導,承載網路需要具備帶寬可擴展以及網路可持續性增長。
由於PTN內核基於分組傳輸,因此選用乙太網承載效率最高,但是乙太網最高傳輸速率遠遠小於光纖的傳輸容量(80波×40G)3.2T,在有更高傳輸帶寬要求的場合下,PTN和光網路技術融合將是最好的選擇即POTN(PTN+OTN),也是未來技術發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2、更加智能
PTN是基於面向連接的技術,採用以靜態配置為主的方式建立連接,網路的連接數與網路節點數的平方成正比。規模越大,連接數量越多,開通和維護連接的工作量也越大,為此需要引入智能控制平面技術。通過引入智能控制平面技術可以極大地增強PTN網路對承載業務的保護並同時增加對網路帶寬的使用效率。能以一種極具性價比的方式為運營商提供一個強壯並高可靠的網格化PTN網路。
3、網路技術的融合
技術的發展是在不斷融合不斷更替,網路技術的發展最終是受業務驅動影響,PTN技術也不例外,PTN發展歷程較為短暫,尚存在許多問題,必須吸收其他先進技術不斷完善以滿足業務需求,未來的PTN將逐步在逐步融合吸收OTN、IP/MPLS等技術特徵同時,改造光傳送層向未來的分組光傳送網(P-OTN)發展,通過引入ASON智能控制平面,為用戶提供更智能化、全分組化的服務,以提供更高的帶寬和更加靈活的網路應用。
⑷ IP RAN和PTN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IP RAN:以IP/MPLS協議及關鍵技術為基礎,主要面向移動業務承載並兼顧提供二三層通道類業務承載,以省為單位,依託CN2骨幹層組成的端到端的業務承載網路。
2、PTN:在IP業務和底層光傳輸媒質之間設置了一個層面,針對分組業務流量的突發性和統計復用傳送的要求而設計。
二、內容不同
1、IP RAN:主要包括接入層、匯聚層和核心層,而核心層又分為城域核心層、省核心層。
2、PTN:支持多種基於分組交換業務的雙向點對點連接通道,具有適合各種粗細顆粒業務、端到端的組網能力,提供了更加適合於IP業務特性的「柔性」傳輸管道;具備豐富的保護方式。
三、特點不同
1、IP RAN:IPRAN具有統計復用的能力,可以對流量進行收斂承載的是高價值業務,需要對業務進行高質量保證,因此一般也需要通過輕載來實現。
2、PTN:以分組業務為核心並支持多業務提供,具有更低的總體使用成本(TCO),同時秉承光傳輸的傳統優勢,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帶寬管理機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網管、可擴展、較高的安全性等。
⑸ 請簡述PTN網路是如何實現全程電信級保護。
PTN是在以乙太網為外部表現形式的業務層和WDM等光傳輸介質之間設置的一個層面,針對IP業務流量的突發性和統計復用傳送的要求而設計,以分組業務為核心並支持多業務提供。
具有更低的總體使用成本(TCO),同時秉承SDH的傳統優勢,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業務調度機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網管、易擴展、業務隔離與高安全性等。
(5)ptn網路中的哪些ip禁止重用擴展閱讀:
PTN網路的特點
PTN網路是基於包交換、端到端連接、多業務支持、低成本的網路。近年來作為IP over WDM解決方案的PTN和OTN逐漸成為光通信領域的兩個技術熱點,其應用場景分別針對不同的傳送層面。
PTN針對分組業務流量特徵優化傳送帶寬,同時秉承SDH技術的高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優勢,適用於FE/GE/10GE乙太網介面傳輸,兼容TDM。
⑹ 請教下華為傳輸大拿!關於PTN設備的問題
題主你的領域選錯了…這不是手機領域可以解答的= =
去網路領域提問吧,或者考慮更專業化的例如知乎/相關設備的技術社區會好些
問題好專業…
按照我的理解
1.ip用完了考慮埠映射(如果可行的話)
2.950/960是一類3900/7900是另一類
3.技術人員才知道怎麼配置
4.25535?(不知道)
⑺ PTN的網路地址劃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PTN設備時有路由功能的。
1、用交換機相連場景所有PTN與網管在同一個二層網路,是否一個網段與廣播域劃分有關系,如果每個設備一個VLAN(廣播域)的話,那麼就需要網管設備支持多個IP地址分別在不同的廣播域,網管通常沒法做到。
2、用DCC連接場景下,PTN設備的二層網路是相互隔離的,中間存在三層設備,如果設備在同一網段那麼中間連接的三層設備的路由就會出問題,同一個網段的路由分別對應多個出口(每個出口都可能連接到不同的PTN設備)。
⑻ 請教下華為傳輸界大拿,關於PTN的問題!
PTN設備是用在接入層和匯聚層代替SDH的光傳輸設備,其作用就是在固網和移動回傳中用來傳輸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實現統計復用功能彌補了SDH時隙電路剛性缺陷。
以後的傳輸網會是PTN+OTN的組網,不再是現在的SHD+DWDM的組網方式。
0 4
⑼ ptn功能傳輸層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PTN分組傳送網,一種光傳送網路架構和技術在IP業務和底層光傳輸媒質之間設置了一個層面,它針對分組業務流量的突發性和統計復用傳送的要求而設計,以分組業務為核心並支持多業務提供,具有更低的總體使用成本,同時秉承光傳輸的傳統優勢,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帶寬管理機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網管、可擴展、較高的安全性等。PTN產品為分組傳送而設計,主要特徵:靈活的組網調度能力、多業務傳送能力、全面的電信級安全性、電信級的OAM能力、具備業務感知和端到端業務開通管理能力、傳送單位比特成本低。 PTN解決方案示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同時結合應用中可能出現的需求,需要重點關注TDM業務的支持能力、分組時鍾同步、互聯互通問題。
⑽ 關於PTN傳輸問題:
1、傳統的基於SDH的MSTP網難以適應數據業務的突發性和靈活性分組業務的迅速增長,給傳統基於剛性管道的傳送網(VC靜態顆粒調度)的業務調度處理、帶寬效率、大帶寬介面等方面有較多不足/也沒有相關的查分服務,不能體現大客戶「大」的價值。而傳統的面向非連接的IP網路,由於其難以嚴格保證重要業務的質量和性能,因此不適宜作為電信級承載網路。順應傳送網路分組化的趨勢,才推出了PTN。
2、PTN = 增強的分組核心 + SDH Operation 體驗。增強的分組核心Packet 技術搭建面向ALL IP的平台,具有更高的網路效率,靈活的調整能力,更好的可擴展性,而SDH 傳送體驗確保了由everything over SDH的承載網到 everything over IP承載網的平滑轉型 .
3、SDH網就是指MSTP傳送網,目前還在大量使用的同步數字傳送技術,各大運營商還在大量使用,但隨著3G甚至LTE的發展到來PTN代替SDH成為主流是一種趨勢。
4、接入網和傳輸網的概念很不好說,你可以問問別人,我感覺接入網偏向於最底層直接面向客戶,傳輸網可以理解成一條鏈路,使用的設備不一樣,領域不一樣,原理和技術也不一樣。
5、你的這個問題在第一個問題里就解答了。